到底什麼是「公知」?
當然這個名詞的定義百度、谷歌都可能找到答案。但我非常困惑的是,每個人對這個詞語的理解是不是有非常大的差異?比如有人定義吳法天為公知,還有方舟子,還有易中天……其實這些人的政治立場都可能存在嚴重對立的格局。可是有些人潑水的時候卻是一古腦兒潑在公知身上?那麼既然連公知本身的定義都沒有明確,這種潑水合適嗎?
【是的,我是個公知,我就是在消費政治,我就是在消費時事,我就是在消費熱點。我是消費這些公權力的既得利益者。大家也自然可以消費我,甚至都不用給小費。——韓寒】
公知的第一責任是譴責公權被個人利用。只要符合這一點,不管他有沒有學問,我都認同他是現時中國的公知。
龍應台:不要去盼什麼英明之主,而要去爭一個可將權力關進籠子的制度。不要跪什麼青天官員,而要去爭一個可監督問責官員的制度。不要歌頌什麼偉大領袖,而要去爭一個可選舉彈劾權者的制度。不要說什麼擁護感謝,而要去爭一個可言論遷徙自由的制度。不要等什麼英雄勇士,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推牆的力量!
PS:像方舟子這種只關心質疑私權的人絕對不是公知。當他們能夠綁架民意的時候,他們認為民意就是正義。當他們被民意聲討的時候,他們認為民意就是五毛。鬧了半天,正義與否其實不在乎民意站在哪邊,而在乎公知的屁股坐在哪邊
公知包含兩個要素:1.參與到公共事務中。2.參與的領域跟自己的專業有關。一個核物理學家積极參与到關於養老金的討論中,或者一個演員積極的參與到廢除死刑的討論中,他們都不能算公知。
各種人眼裡的公知:
- 極左:漢奸、買辦、顛覆
- 一般左派(常被稱為五角錢):傻逼、投機分子
- 理性左派:渾身都是槽點
- 一般右派(常被稱為腦殘,美分):思想進步的地產商、中國最後的良心
- 理性右派:茅於軾等
- 極右:一切盡在掌握之中
- 二逼公知:「由於急公好義,識別水平不高,又天性輕信,確轉發過不實信息」
- 自以為自己是公知的公知:皇上
天朝輿論基本異化了公知的定義,立場方面縮小隻包括右邊,素質方面卻放寬了,準確的說是探底,那種下三濫的「政客」提前出現了……題主說的矛盾只存在於很小的範圍內(我只在知乎上看到過類似討論),殃及池魚的情況幾乎不存在。
公知是個偽概念。因為「公共」和「知識分子」,本質上是相互抵觸的。
作為知識分子,若想要積極有效地參與公共事務並發揮自身影響力,野心更大一點的想引導變革,都免不了在不同程度上接受甚至迎合公眾的觀點也就是,討好輿論。這與知識分子理客中地尋求真理的態度是矛盾的。
否則,沒有公眾支持的知識分子,充其量也就是那種常被當槍使的專家了。綜上,結合我的個人喜好,公知既不是純粹的公眾人物,又非知識界的排頭兵,里外不是人。
參與社會的知識分子, 比如馬克思, 布魯諾, 蘇格拉底,撒特,盧梭, 弗里德曼, krugman,本傑明m富蘭克林, 弗洛伊德, 孔子,魯迅,高曉松,部分炸藥和平獎得主
取弱定義:符合與公眾溝通,但是談的不是公共議題, 那麼卡爾薩根, sean caroll, braine green 這類科普人也算
取不知名的, 那加羅華這樣關注公共議題, 與公眾溝通,但是人們都不知道其人的算
反例:
專門私下書信往來的, 比如和pam dirac書信交流的不算。mendel 這樣私下研究的不算
公眾知道其人, 但是本人未與公眾交流的不算, 比如司馬遷
關注公眾議題, 但是未與公眾溝通, 或匿名溝通的應該不算。比如匿名出版政府論的locke
大多數公知,是有那麼點知識,又希望通過互聯網這個工具,打著「民族進步」的招牌,實現自己的道德快感、自我實現、專業利益或專業價值、社會名望、政治博弈、青史留名的人。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3月1日不動產登記?是否像描述所說的那樣?有何利弊?
※作為留學生,如何應對公開反對川普的老師?
※政治面貌的群眾和無黨派人士有什麼區別?
※共和國、合眾國、聯邦有什麼區別呢?
※南京大學的校友們是否因為林忠毅的政治觀點而否認其南京大學學生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