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股發行市場化還有多遠,如果審核製取消會怎樣?
之前新浪網調查,新浪網針對此話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支持新股發行不審或減少行政審批。不過,證監會對造假等違規上市要零容忍。
截至2月13日19時30分,一共3892人參與調查,其中,61.1%的人表示,「可以,取消審核減少權力尋租。」還有22.9%的網民表示,「現階段不行,但長期來看是大勢所趨。」而認為「新股發行一定要審核」的網民只有16%。 進而問,如果 IPO 不審核,哪些人會因此失業?
對於那個調查,如果是我的話,我多半會選擇「現階段不行,但長期來看是大勢所趨」這個選項。
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
取消審核也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權力尋租的情況,但是由於中國的證券市場並不是一個完全市場化的證券市場,盲目的國內投資者和理性市場的投資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語,現在讓新股發行市場化則是對股民的財富掠奪。如果讓股民去承受了巨大的損失以後再告訴他們去理性的進行證券投資,實在太殘酷了。從上市公司的角度來看:
在進行新股發行的市場化初期,會有大批的僅符合政策性標準的公司匆忙上市融資,無論從企業的長遠發展、內部控制制度的完善還是募投資金的使用和管理相比核准制通過上市的上市公司都會存在比較大的差距。其實核准的過程也就是擬IPO企業自我規範的一個過程,缺少了審核這個外部促進的因素,對企業的長遠發展其實是很不利的。從監管機構的角度來看:
倉促施行市場化,對於監管的力度和深度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無論是制度的完善、人員的培訓、其他機構的協調、強制力執行的力度等等方面在短期內施行都會產生巨大的成本(不僅是耗費的金錢方面還有理念的提升方面)。其實最關鍵的還是體制的問題,這個不能說太多。我們只能做改良,只能逐步完善。所以不能著急。++++++++++++++++++++++++++++++++++++++++++++++++++++++++++++++++++++
關於失業的問題,我覺得: 沒有人會失業! 在中國,雖然施行的是核准制,但是審核員其實只是從其他機關單位調過來的人員,如果中國不用核准制,最多這些人員還回原來的單位而已。至於發審委的委員們更是如此了,他們本來就是各個行業的精英,可以很輕鬆的回到原來的單位繼續從事工作。IPO只是在現行體制下這些中介機構回報最豐厚的一個項目而已,但不是唯一的收入來源。我想了想,也許你說的是那些財經公關或者董事會秘書之類的工作人員。其實就算不施行審核制度,上市以後的投資者關係的維護和信息披露方面的事項也足夠他們忙的了。你不妨看看國外不施行核准制的國家的上市機構設置,其實和國內沒什麼差別,只是職權的側重不同罷了。
只是因為現在國內的IPO太火了,以至於所有的資源都向這裡傾斜,所有的是非都在這裡集中而已。不要相信什麼網上的投票。俗話說得好,褒貶的是買主,喝彩的是閑人。
中國的中小投資者真的非常不適合股票投資。首先他們沒有風險承擔能力,幾萬、十幾萬或者幾十萬的錢可能就是畢生積蓄,都投資在股市上了。然後他們沒有知識,不會估值,不懂金融,連上市公司的業務也搞不懂。再然後還缺乏願賭服輸的氣質,只能賺錢,要是賠錢就恨不得去炸了天安門。最後,這樣一群什麼也沒有、什麼也不懂的人,還懷著明早一睜眼就要在股市暴富的美妙夢想。
為了保護這種實力弱小、投機意識又極其強烈的中小投資人,證監會才搞了一套IPO審核制度。不能說100%有效,但是多數時候還是靠譜,起碼保證了投資人買到的大部分股票都是合法的,能賺些錢的,有一定持續盈利能力的。這種保護制度不太符合自由市場的理論,但是確實符合中國國情,因為我們的散戶真的太弱了,太不會炒股了。再不給他們點保護,那都輪不到投行去坑蒙拐騙,一個普通的市場波動就能讓好多散戶跳樓了。郭主席是一個學者型官員,對IPO市場不是很熟悉。所以剛剛以來可能有一些基於經濟理論的設想。但是據我所知,真正搞這一行的人都是反對取消IPO審核的。
長期來看,我也覺得IPO審核是應該取消的。但是只要股市上的散戶一直慫著,這個制度就改不了,基本上就「必須審核」。就算真的取消了IPO審核,也不會有誰失業。像投行、會計師、律師這些都還會繼續有活干,甚至有更多的活干。證監會的公務員更不會失業。美國市場經濟那麼發達、自由化程度那麼高,還需要SEC的工作人員時時監控呢,中國的證監會要做的事情只能更多,公務員忙得很的。
~~~~~~~~~~~~~~~~~~~~~~~~~~~~~
評論中提到散戶的教育甚至淘汰的問題。要建立自由、高效的市場經濟體制,確實只能把不合格的投資人從股市中淘汰出去。但是這樣做政治壓力太大,沒有人下得了手,證監會主席不敢,總理也不敢。如果說一定有什麼既得利益集團,中小投資人應該就是最大的既得利益集團。他們為了自己的股票保值增值,不惜一切代價,不怕違背市場規律,是股票市場改革完善最大的阻力。這個方面從正反方面可以討論,但是我的觀點還是:只有當市場足夠成熟之時,才是審批制改變之時。
主要觀點如下:
正方:思考的框架大概是根據市場上的幾個參與者的厲害關係。市場上的主要參與者分為四類:企業、監管機構、中介機構和投資者。我們的思考方向也主要是針對這四類參與者,審核制有什麼好處。企業:並沒有提出對企業的利處,更多的是討論審核制如何能夠抑制企業財務造假
監管機構:不能過快的取消審核制,而是應該慢慢向市場化過度中介機構:審核制的存在時中介機構券商不能夠完全承擔壞企業虛假上市造成後果的,所以審核制一方面也能夠保護券商的利益
投資者:目前中國市場上80%的資金是來自個人散戶的,而在國外,60%的資金來自機構投資者。這就造成了市場上投資者的話語權缺失的問題。國外由於機構參與者參與得多,其盡職調查和對公司的分析,有助於甄別市場上那些造價的公司,這是對市場有利好的。因此,國外是一個買方市場。在中國,散戶為主的市場,散戶對證券的研究能力往往較低,而且投資也偏向於投機,使得市場顯得不那麼理性。投資者的失語也使得投資者在市場上處於弱勢,這時候如果完全市場化,那麼後果必然是投資者遭受損失。另外市場制度也沒有完善。首先對於市場的一個重要參與者公募基金,制度規定公募的「維穩」特性,賣空的限制,這就使得有大量資源和研究能力的公募不能夠完全參與到市場中去。而且,賣空手段的缺乏,使得市場也不能夠對劣質的企業實施有效的手段去幫助市場平衡。
總而言之,IPO審核制是當前市場環境下最有效的手段,但是不可否認,審核制存在著問題。但是,我們認為現在還不是改革的時候,更有效的措施是要去培養市場。我們也可以看到當前市場的一些積極措施,例如融資融券業務的推出,以及券商資管部門產品審批制改為備案制,這些都為市場的改進做出了貢獻,也讓更多的機構參與進來。只有當市場足夠成熟之時,才是審批制改變之時。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這個問題的責任目前還需要由監管部門承擔。
反方:
審批制存在著問題,而這段期間的新股停發也是因為審批制問題存在逐步積累導致的(Objection:新股停發主要是由於十八大的召開,很多項目其實已經過會,只是在等待時機。當前,如果繼續發行新股,將導致市場擴容的問題,在沒有新資金進入的情況下,必然會導致市場的再度下挫。這對於原本就已經有較大損失的股民來說,只能加大其的損失)而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說。- 流程存在問題。在IPO過程中,市場的參與者是證監會、企業和券商,而投資者被排除在外。這也使得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重點的保護,投資者也沒有能力在發行過程中維護自己的權益。
- 目前從過會情況上看,大企業過會成功率明顯比中小企業要高。這種情況也造成了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的問題,這對於經濟發展是不利的。
- 過會率過低,也使得券商和企業「不得不」去粉飾財務
而取消審核制,改為註冊制或是備案制
- 會使得股市的流動性增強,新股發行的增多也會使得投資不必再去「搶」那為數不多的新股,這也會使得市場理性回顧,避免IPO破發的局面
- 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
- 缺少證券會這個中間部門,券商發行的效率會得到提高
- IPO市場化,會使得券商更有動機去盡職。有了市場力量的監督,券商只有對企業好壞進行自己甄別,才能避免不良企業上市對公司名譽帶來的損害。
另外,目前市場上,第三方力量,如媒體,也正在慢慢成長。例子有財新網對XX的披露。(這個待補充,一時想不起相應的案例了)
這個事情談幾個我自己的觀點:
1、好大喜功,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政績表象2、IPO市場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3、中國的官員總是在一抓一放兩個極端上玩政績工程,須知,抓和放的手,還的有另外一隻監管和打板子的手,否則一切都是徒勞。市場化的基礎是法制,中國,太多扯淡!4、@羅璞,@王維,二位提到散戶太弱,風險轉移的問題,我的觀點是應該投資者教育是關鍵,最好的教育方式讓他摔跤,摔跤還沒法讓他獲得教訓,摔死了離場是最好的理性市場環境,雖然殘酷了點。一味的保護普通的散戶不會保護出來一個理性投資的環境。IPO不審核幾乎可以肯定是一件極好的事情。
-----------------------------------------------------------------------有意思的是投行人士異口同聲說中小散戶是註冊制的最大阻力。Orz 各位公司的文化建設不錯嘛。新股發行市場化還有多遠,如果審核製取消會怎樣?
券商會高出上市高峰,然後垃圾會充滿滬深兩版。
隨著標的的增多,初期打新等造富神話的增多,股民的熱情被徹底點燃,搏了
公私募股票型資金趁著大家對股市的熱情,大筆賺錢。當股民的資金和熱情被耗光,跳樓,離場,消失等等。最後,市場變成了一潭死水,沒人玩了。就像賭場和大戶利用信息優勢和資金優勢坑散戶,沒人玩了!!!之前新浪網調查,新浪網針對此話題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八成的受訪者表示,支持新股發行不審或減少行政審批。不過,證監會對造假等違規上市要零容忍。
截至2月13日19時30分,一共3892人參與調查,其中,61.1%的人表示,「可以,取消審核減少權力尋租。」還有22.9%的網民表示,「現階段不行,但長期來看是大勢所趨。」而認為「新股發行一定要審核」的網民只有16%。
樣本數量:3892人
樣本人群:網民樣本人群區域分布:null樣本人群職業分布:null樣本人群薪資分布:null
樣本人群性別分布:null樣本人群年齡分布:null樣本人群教育背景分布:null樣本人群政治面貌分布:null此調查樣本數太少,且等等等信息缺失~網民,別給我說是網吧或股吧里那群網民。(那些網上罵審核制和支持註冊制的小散,更多的怨念不在於制度,在於自己沒賺到錢甚至賠了。so,你若一直關注這群人,你會發現,即使在新的市場他們也不會賺到錢。港股,沒有審核制,香港離大陸也近,怎麼沒人在港股爆發呢?虧錢因為是他們本身的問題,他們只是在找出氣筒罷了。
假設審核制是有缺陷的制度,但是不是市場里所有人都面對這個制度,好吧範圍在縮小點,所有小散都面對這樣的制度,為什麼有人還是能賺到錢?原因很簡單,適者生存。)現在在新股發行前面的發審委本身就對經手每一個項目都負有責任,
所以發審會的小夥伴雖然可能有被腐蝕,但是頭上還是懸著達摩克利斯之劍,每個人還是認認真真按照國內白紙黑字的遊戲規則在審核。所以審核制的上市企業比註冊制的質量高。如果 IPO 不審核,哪些人會因此失業?
享受瘋狂且自我瘋狂的小股民。
我建議你關注下中國新三板及各地四版的發展情況,雖然對投資者和交易方式上都有限制,
但引起沒有用審核制,對討論在中國沒有審核制的股權市場,也有借鑒意義。據說台灣從核准制到註冊制走了二十年。註冊制需要證券市場制度、外部社會和法律環境的配合,中國距完全的市場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推薦閱讀:
※關於證監會禁止跨界定增vr等四行業?
※技術分析不是用來預測價格走勢的吧?是不是呢
※boll(99)和boll(20)在使用上的區別?
※股市中各種周期的指標參數影響時間多久?
※對2016年股市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