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心痛苦的根源是什麼?
求不得。
文章標題:內心痛苦的原因及如何去除痛苦。
正文:
有兩個條件可以衡量一個人是否走在改變自己的道路上,一:在意識的層面也就是大腦,有否這樣一個想法:我想要放下自我,我想要改變自己。二、在他的心中,對這個意願有多強烈。當生活中我們承擔著這樣那樣的責任時,與此同時,也伴隨著很多的事務需要我們處理。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心會隨著事態的發展開始起伏,就如左右搖擺的掛鐘:要麼會因為事情的成功而讓心中庫存的貪愛浮現出來,變成一個個念頭:我做的這麼好,他們應該獎勵我或誇誇我吧;要麼會因事情的不順而讓心中庫存的嗔恨浮現出來,變成一個個:他們怎麼這麼討厭,怎麼這麼煩人;諸如此類到念頭。同時,不管是庫存的貪愛升起了,還是庫存的嗔恨升起了,都會伴隨著一種念頭:看,我是如此的優秀;或,他們怎麼不懂得體諒我,關心我;這所有到念頭,皆是圍繞著"我""我""我"。而這時便是考驗一個人修行水平的時候了。要知道,你對"我要放下自我"這個意願有多強烈,你就會升起多少的警覺性。就如你有百分之七十的意願放下自我,那你也就有百分之七十的警覺度要放下"自我"。
同時還有一個問題影響著你的警覺度,就是習性反應(心理學叫心理創傷)有多強烈。譬如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父母經常否定我們,而每一次被否定時,我們都會在心中產生嗔恨心和煩惱心,但我們又不能向父母抗議,所以這股嗔恨就在心底不斷的累積,不斷的積壓。成年後,我們需要面對社會,當偶然的一次,有陌生人否定了我們某一件事物的決定時,那我們過去所積存的煩惱和嗔恨就會瞬間爆發,這個爆發可能會讓我們瞬間失控,可能會讓我們歇斯底里。
這和我們對"放下自我"這個意願的警覺度有什麼關係呢?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若你的警覺度只有百分之七十,而這個習性反應(心理創傷)反應到意識的層面直接佔去了你百分之八十的意識部分,那你就會被習性反應帶走,就會無法意識到"自我"已經升起,你會歇斯底里,你會痛苦,你會瘋狂,你會以為這一切的根源是那個人否定了你。
而這時的你會沉浸在:這個人是多麼的討厭,這個人是多麼的令人厭惡等的諸多念頭中。你就像那卡了帶的錄像機,在那個被否定時場景的片段里一遍又一遍的重複著,翻滾著,痛苦著。你不知道的是,你正在不斷的強化這個習性反應,這個心理創傷。以至於下一次類似的情況發生時,你產生更加強烈的煩惱。
要知道,身心是交互影響的,心中每產生一個念頭,身體都會伴隨著感受的升起,而當你集中注意力覺知身體的感受時,你心中的煩惱會如剝洋蔥般,不斷被剝除,慢慢的你會回歸平靜,恢復理智,而下一次面對這種否定時,你或許便能做到微笑以對。
要有一個警覺性,在每一個自我的念頭升起時,警覺到:自我的念頭升起了。當警覺到自我升起時,要第一時間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或感受上,以免注意力隨著念頭走,而製造新的業習,新的煩惱。為什麼注意力被念頭帶走後就會增加煩惱呢?
要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工作、學習,需要持之以恆不斷的思考、想像,那一天下來會怎樣?筋疲力盡,就如一輛沒有了油的汽車。再者:當我們心中升起強烈的痛苦時,我們持之以恆不斷的想像、幻想,不讓大腦有片刻的停歇會怎樣?我們很快會感覺到平靜,會覺得好了很多。可是事實是怎樣的?我們只是通過思考、幻想的方式消耗掉了我們心力,要知道強烈的痛苦感也是心力的一種呈現。當我們通過持之以恆不斷的幻想某一件事情時,我們可能會獲得心靈暫時的平靜,但我們卻在心中建立了一種新的習性模式,一種慣性,我們會慢慢的養成一種習慣,當痛苦產生時,我們就會不由自主的幻想某件事物,慢慢的這種慣性越來越強,在沒有痛苦產生時,我們也會慣性的去思考,控制不住的去幻想,當心失去控制時,會讓我們更加的痛苦。
而任何形式的感官享樂也是一樣到的道理。如何自這種痛苦中跳脫出來呢?觀察呼吸、觀察感受。每當我們將專註力回歸到內在,回到身體這個框架之內時,我們的心慢慢的會變的安靜,我們的心力會逐漸的恢復。當我們集中注意力覺知全身的感受時,我們的痛苦會一層一層的不斷被剝除,當雜質被去除時,純凈就會顯現,一顆純凈的心充滿了無限的平等、無限的歡喜、無限的悲憫、無限的慈愛。那這種愛是怎樣的呢?試想當你摔倒時,陌生人的一句關心,會給你帶來怎樣的感受?試想看到他人被苦難折磨時,心中的惻隱之心;試想你真誠的幫助別人,並幫助他解決了問題,他人感激涕零時,你心中所升起的那種歡喜;
試想,在經受他人誹謗時,你從容淡定、平等的對待時,那種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態;這就是慈愛、悲憫、隨喜和平等心。一顆純凈的心包含了無限的平等、無限的歡喜、無限的悲憫、無限的慈愛,簡單來講就叫做慈、悲、喜、舍。為了你自己的利益,為了從煩惱染污中出離,為了獲得心的安寧,請抽出你寶貴的十天時間,去學習這個方法吧。如果你能正確的應用這個方法,請你繼續在法中增上,如果你還未學習這個方法,請珍惜這難得的機會去學習這美妙殊勝的方法。願你們在法中成長;願你們在法中增上;
願你們在法中安住;願你們在法中自益又利他!人的痛苦是,滿足不了的慾望和慾望被滿足以後的空虛。交替出現,支撐人生。
一切痛苦都來源於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其實我覺得是因為「放不下!」,就像一隻裝滿熱水很燙手的杯子,你覺得很燙手,但不忍心放手,怕摔碎了,其實痛苦就是那隻燙手的杯子。
人生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外在環境是內心痛苦的根源,想要的太多,卻不知道怎麼要。知道了怎麼要,卻堅持不下去。堅持下去了,卻發現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
你之所以會痛苦
是因為你逃避
你之所以會逃避是因為你害怕你之所以會害怕是因為你無知你無知,所以你會迷茫,會慌亂,會不知所措
所以你會對你所處的狀況無從把握你對事態的發展無從把握,然而你的心又極其敏感你能敏感的覺察到未知事物可能會對你造成的威脅所有的威脅都只有一個主題:帶給自己傷害或者死亡(受傷或死亡)
其實受傷或死亡的本質都是自我毀滅(這裡,我們將死亡定義為一種自我毀滅,其實死亡的本質,是一種意義的喪失,這裡不做過多論述),只是程度不同而疼痛是肉體面對自我毀滅(即身體傷害,比如疾病)時做出的自我保護機制所以疼痛的出現對於自身來說有積極的意義,它是身體發出的求救信號,它提示身體的主人要檢查身體,注意健康,調整健康。人們一旦注意到這一信號,便能夠及時調整身體,恢復健康可怕的是有些疾病厲害到一定程度它會阻止身體及時發出的求救信號,比如癌症,往往到了晚期,人們才發現它,它便順理成章地帶走了你的生命疼痛是身體的感受,而它被定義在心理感受上的辭彙,叫做痛苦!身體的疼痛會讓你痛苦同樣的,當心理面對某些未知狀況,因為覺察未知事物對我們會造成威脅,我們會本能的對這些狀況做出"求救"解釋,這時我們就會心慌和焦慮這裡需要我們注意,本能發出的這些"求救『』解釋只能傳達給我們自己,當我們面對威脅時,我們本能地救自己於危險狀況的辦法就是躲避這個危險狀況躲避即逃避,因為你會發現,凡是你不想面對的東西,你根本躲不開。你越躲,它就會越清晰地呈現在你面前。這種逃避,恰恰反映出你對這種「自我毀滅」的恐懼
這種恐懼,正是由於面對一個全然未知的領域、狀況的茫然、慌亂和不知所措正如你在沒有地心引力的空間里,獨自面對伸手不見五指的夜這種狀況,簡直直逼死亡!你可能會拒絕自己的慌亂,因為你想掌控自己,你已經習慣了你對身邊的事物了如指掌,已經慣了預判和把握自己的未來,你需要對境況的利害有必要的了解,你想把握自己的命運可是,你越是拒絕,越是害怕,越是逃避,事態反而越會向你所不期待的方向發展。正所謂:"越怕什麼,就會越來什麼!"比如高中時我們考試,你越對自己說「我不緊張」你就會越緊張,你越怕考不好,你越可能發揮失常所以,最好的辦法是找到內心的那份淡定與從容寵辱不驚,扶搖兩萬里,淡看雲捲雲舒;閑庭信步,胸懷五千年,靜觀花開花落。而意識領域我們往往不會直接體驗到威脅或者"自我毀滅",而只是體驗到焦慮,而「自我威脅」是我們經過分析後對這種焦慮的解釋身體上的疼痛經驗告訴我們:當我們面對疾病威脅時,我們會體驗疼痛的痛苦,這個疾病甚至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在一定意義上,我們會將疾病等價於痛苦。即直接理解為痛苦會指引我們死亡。所以當指向「死亡」的「自我威脅焦慮」出現時就會痛苦。殊不知,這種等價,是一種錯誤認知,正確的認知是:疾病和痛苦,沒有必然聯繫。(由此推測:死亡和痛苦也沒有必然關係。這是題外話,當然,很多時候,很多疾病,很多死亡都會經歷一定的疼痛痛苦,即死亡會和痛苦有聯繫,只是沒有必然聯繫)而痛苦的出現,往往是跟我們如何處理這種「自我威脅焦慮」有關如果我們抵觸這種焦慮感,往往更加焦慮有時我們轉移注意力可能會暫時忘記這種焦慮,但焦慮還是會不時地湧上心頭抵觸不是解決焦慮的辦法,所有逃避問題的方式都不能解決問題唯一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面對問題我很痛苦,面對痛苦,經歷痛苦,不再痛苦無限牽掛,面對牽掛,經歷牽掛,了無牽掛面對痛苦,這個過程,往往是最艱難的,因為這需要信賴和勇氣你需要相信自己能夠承受那些所謂的痛苦,如果自我的力量薄弱到一定程度,則需要在別人那裡獲得愛與信賴的力量愛與信賴能為你提供勇氣現在流傳著一個說法:許多疾病的產生,都是因為缺乏愛許多心理諮詢實踐也證明,許多疾病的產生,往往與愛的能量不流通有關例如好多壓力太大的人輕度駝背並莫名感到胸椎疼痛心理學的解釋是,人們用胸椎背負重物,當無形的壓力壓在我們身體上時,胸椎就好像背負著一個重物,常年累月,背就駝了,胸椎小關節疼痛,是身體告誡我們壓力過大的信號。在這裡,愛的本質是支持,信賴,和陪伴每個人的靈魂都是生而孤獨的,都需要在愛的陪伴下茁壯成長如果生命過程中,我們感受不到愛的支持、信賴和陪伴,愛的能量就會不流通,我們就會生病然而,事實是,有很多時候我們只是感受不到愛的存在,但並不是它真的不存在還有的時候,我們意識領域能理解愛的存在,但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我們又未必能真真正正感受到愛的存在體驗到愛,是一種踏實,開心,幸福,充滿力量的感覺!體驗不到愛時,是焦慮,恐慌,失落,灰頭喪氣的感覺有時候,我們太相相信我們的眼睛,卻忽略了我們的心你有沒有給自己時間體驗內心的感受呢?快樂的時候感受世界的美好不快樂的時候感受世界的寧靜接受世界上一切的美好也接納這個世界的不完美靜靜地品位那份來自於內心的平靜當我們不再逃避,選擇面對的時候一切痛苦便開始不攻自破你需要做的,是多給自己一些勇氣愛情,會讓人心跳加速其實心跳之所以會加速,正是因為這個時候考驗著一個人的勇氣多做一些嘗試,嘗試你沒吃過的食品,嘗試一種新的運動,嘗試去交往另外一個人,嘗試一種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好的機遇來了,你需要嘗試,勇氣和機遇一樣,也需要嘗試嘗試的意義在於面對和體驗,有時候,痛苦也需要嘗試,一件事,你還沒有嘗試又怎麼知道一定會給自己帶來痛苦?很多時候,逼退我們的往往不是痛苦本身,而是痛苦帶給我們的恐懼譬如,武學中所言「拔筋挫骨」,初聽此詞,定教人心生恐厄,你想給你把筋脈拔長,把骨縫挫寬,能不痛乎?其實,只有真正嘗試過的人才知道,拔筋的過程確實要忍受一些疼痛,但拔完筋放鬆的那一剎那所體會到的通暢和舒適實在是一般人難以體會更何況「筋長一寸長,壽增十年康」「拔筋通靈,挫骨開慧」「腿軟命大,筋長壽長」,「拔筋措骨」更是對頑強意志的磨礪,對個人精神品質的冶煉,「吃下拔筋挫骨苦,立起君子頂天志」那種人格的享受,擔當的大義也能讓你正氣凜然,超凡脫俗。最後付《七苦詩》一首給大家苦苦苦有限不苦苦無窮苦盡甜來日方知苦是功往深奧了說,「我執」,就是執著。執著帶來痛苦。為什麼「求不得」會令人痛苦?因為「我」一定要「得(如願)」!結果不稱心如意怎麼辦?起煩惱啊,煩惱就是這麼來的啊。。纏繞在心裡,腦海里,「如火燒心」,就是執著帶來的痛苦感覺。
往簡單說,就是——「想太多」!求不得與不得求,皆是痛楚和悲哀。
by空無真師
頭腦最害怕痛苦,所以會一直談論痛苦,如此就越把痛苦投射,痛苦於是就越留住.空無只覺知痛苦,所以根本不談論痛苦,如此就沒有認同痛苦,痛於於是就消失也.---------------------------------------------------------------------痛苦,幸褔都來頭腦自己的定義,和體驗無關.自己認為是痛苦,那怕是仙境也覺得痛苦.
任何感受,都是在一念之間.主人就是自己.
自己選擇了痛苦,便痛苦的體驗著.
自己選擇了覺知,便覺知的體驗著.不能忠實於自己的內心,太關注外界
慾望與實現慾望的手段或能力不匹配。——《野蠻生長》
其根本原因在於自我的分裂。在你痛苦時,你不是一個流動順暢的整體,而且是一個分裂體。
求不得,忘不了,睡不著,吃不下。
活著的各種矛盾以及無意義感。事實上活著也正是由無意義和矛盾組成的。
我執
脆弱、計較、無知是痛苦的源泉,造就痛苦的並非問題本身,而是我們的心沒有調伏,對外境過於執著。
有所求,有慾望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怨憎會苦、求不得苦、五蘊盛苦
推薦閱讀:
※哪一刻,你感受到:時間是最最奢侈的?
※怎麼發現自己的夢想?
※怎麼去發現自己內心深處真正想要得到的東西?
※內心長時間感覺空洞,到底該怎麼辦?
※當內心空虛時你會怎麼做?最近幾天內心空,不斷刷微博、吃東西、瀏覽劇集,期待走馬觀花般的找到能填補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