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林毅夫就東北經濟給吉林省開出的「藥方」?
新聞背景:東北經濟怎麼辦?林毅夫給吉林開出一劑猛葯_中證網
8月21日,《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徵求意見稿)在吉林長春正式發布。該報告是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領導下的北京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與吉林省發改委聯合課題組運用新結構經濟學對吉林省經濟發展研究的階段性成果。
其他聲音:http://m.guancha.cn/Tianguoqiang/2017_08_25_424358.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0http://mp.weixin.qq.com/s/5Jj1-6aEZDN_YEUW_aJ2FQ林毅夫團隊的回應:
http://m.guancha.cn/Fucaihui/2017_08_24_424248.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最新:http://mp.weixin.qq.com/s/T-0WFeMkv0w9ThrwLmhdoA
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在官網公布了報告全文並附上了PPT,對於知乎看客來說這是很棒的學習機會啊!分享如下:
對《吉林報告》有關評論的簡短回應(附報告下載鏈接) -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官方網站
吉林報告(徵求意見稿)http://www.nse.pku.edu.cn/upload/editor/file/20170823/20170823165611_3517.pdf
吉林課題研究交流PPT
http://www.nse.pku.edu.cn/upload/editor/file/20170823/20170823165907_6397.pdf
也附上孫建波的批判文章,
孫建波回應林毅夫:有兩個致命錯誤 該發展什麼一目了然
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大家可以先看看。期待知乎大神發表建設性的觀點~
我是吉林人,還是遼源人。林毅夫的觀點在遼源已經證明是成功的。東北是人數最多不是工人而是農民。農民是季節性勞動,春秋最忙,夏冬十分閑。遼源襪業就是充分利用農民農閑。據我所知吉林農民對土地具有十分的執著具有一定知識儲備。發展重工業吉林有什麼優勢,吉林需要是利用農民發展密集型工業。這是漫長的過程,吉林人口在被農業束縛。
本文後繼更新:
【第一續:吉林建議PPT的錯誤方法論(見本貼分割線後續文)】
【第二續: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盛行的來龍去脈(上)(見本貼分割線後續文)】 或單獨文章鏈接
【第三續: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盛行的來龍去脈(中)】 文章
【第四續: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盛行的來龍去脈(下),兼談所謂新結構主義經濟學】 文章
【第五續:真實世界的經濟發展:除了最初的「比較優勢常識」,整個發展靠政治家、企業家和規模經濟!】 文章
【第六續:東北發展面面談】 文章
【第七續:產業政策之爭:沒有重複2003年數量型增長的新周期,只有依靠真正技術型企業家主導的創新產業升級】 文章
本人就是這個機構的校友。
林的團隊再把問題複雜化,再堆砌報告,也不能掩蓋其本質。他的本質就是只懂得所謂比較優勢的產業升級,但對真實的經濟產業史知道的很少或以面概全。請各位讀者留意一下,林及其團隊的常見做法,就是先立論(不會超出比較優勢),再有人出來反駁,他就跟你糾纏反駁中的數字。有時候他也通過反駁來輸出自己的觀點,但一般以否定他人理論來作為自己的依據,卻很少正面論述自己對外理由為什麼可行。我們刨去那些作為修飾的冗長文字,直接切入他所說的藥方:
一,「吉林省輕紡工業提振計劃」工程;二,「長春-天津電子信息產業聯合轉型升級計劃」工程;三,「吉林-廣東家電與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化升級計劃」工程。一,所謂吉林輕紡工業振興提振計劃。
我想林及團隊對紡織工業現在發展到什麼技術水平一點都不了解。紡織工業,在90年代中後期在中國就過剩了,這是在入世之前,所以才要壓錠。之後由於入世,又迎來一次嶄新的發展期。這次發展期,出現了紡織業的成衣以上環節迅速機械化的階段,迅速變成技術和資本支配的結構。而其中的領軍人物主要是江浙企業。成衣業,2003-2007在廣東等地火爆了一陣,現在去大量轉移到孟加拉國這樣的國家。吉林再怎麼窮,比孟加拉國沒法比,那孟加拉國是給口飯就乾的地方。另外,成衣業天然適合人口年輕且人口有密集點,交通方便對的地方,所以會在當年的珠三角,現在的湄公河三角洲和柬埔寨西哈努克港,菲律賓,孟加拉國和印度安德拉邦和未來坦尚尼亞出現。所以兩個環節,一個變成科技資本密集型,一個勞動和交通不具備,你說吉林怎麼搞。這幾年,很明顯,紡織業確實是中國占支配地位,主要邏輯是中國的輕工紡機收購歐洲老牌機械商,然後把設備賣到東南亞南亞東非去,這事情市場說了算,你政府和學者一廂情願說了不算。吉林的相對人才稟賦。主要在重工業,機械工業,軍事工業,當年是日本和蘇聯重點經營或支持對外地方。但由於眾所周知的官僚和文化因素,需要再造才行。最近也有不多的成功案例。一會說。再說
「長春-天津電子信息產業聯合轉型升級計劃」工程;為什麼是天津?天津電子信息工業很強嗎?我想林團隊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吧。大概率他們是從統計年鑒上看到天津電子信息工業比重比較大,而吉林和天津又都在北方,所以來一個聯合轉型升級計劃。
可是你知道天津的電子信息產業是什麼嗎?天津的電子信息產業,就是90年代末到21世紀初,在當時全球化進入高潮的歷史時代,基於靠近北京的邏輯(拜麥肯錫們忽悠外企所致),由摩托羅拉,IBM等外資跨國公司,和天津本地的國企合資建立的生產性企業。個別有一些配套比如國有的天津力神電池。問題就出在這裡,這主要是一種外資合資,對內銷售的生產基地。不具有研發升級的能力。這就使得當合資的外方在本國逐漸平庸,或生產的產品變得相對白菜化的時候,天津的產業就變得平庸。可以說天津電子信息產業最好的時候也就是靠合資帶來的分紅,過了幾年不錯的小日子,等到紅利消失的時候,傻眼了。現在又要重新升級。怎麼升級呢?目前還沒思路。這樣一種基於外資的生產基地的合資產業,怎麼和吉林聯合升級?紙上談兵罷了。中國真正發生的升級是怎麼升級的,請看北到山東歌爾聲學,南到深圳若干紅色產業鏈的一系列電子產業公司,共同特點是:多為中國工程師的本土民營科技型企業,老闆堅持鑽研,善於跨越式進行產品研發並爆髮式投產。這樣及時擁抱了智能手機這一輪超級紅利。電子產業要升級,核心企業家,人才,地理交通,市場機遇缺一不可。吉林和天津,目前都不具備。吉林省吉林市(不是林團隊的長春)有個半導體上市公司,經營平庸,可最為吉林少有的該產業的例子。另外說一句,林會選電子信息,還是基於這個行業要人力密集的印象,事實上這個行業是分工的。能稱呼的上科技企業的,主要是裝配環節以外的企業。另外,裝配環節,近幾年也在內陸興起,其基礎是人口返鄉加當地正好是交通要道。比如河南,十字交叉之地。再比如重慶,拜黃市長苦心經營方能達到效果。最後說:
「吉林-廣東家電與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化升級計劃」工程這個玩意還是因為林認為家電電子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這東西廣東最牛,所以應該廣東和吉林聯合。是,廣東確實厲害,而且主導實體相比天津那些歐美和國企的合資實體也是更有活力的企業,問題在於廣東企業為什麼要去東北?即便要北移,我也要去河南河北乃至山西啊。顯然林團隊對於地理經濟沒有概念。山海關外和山海關內不是同一個概念,這就是願意布局河南,河北邯鄲乃至山西而不去東北的原因!接著說說所謂新結構經濟學的根據比較優勢來進行政府規劃的產業升級的學說。這是2012年以後林團隊的主要成果。以此為標準,居然出現了把林毅夫說成和西方經濟學對立的領軍人物,代表者如最近以偉大的中國工業革命起家的文一。
產業的規劃,確實是有必要的,但必須由真正的企業家來主導而不是政府越俎代庖。真正有效的,由具有深遠視野的官員 比如台灣的外省精英孫運璿李國鼎,韓國的朴正熙啟用的官員,都是調動和結合了企業家,或者創造了企業家(不是指命,而是發掘,給他舞台)來實踐的。而且有一個共同特點:超越所謂比較優勢。這才是創新,創造和產業升級。不信就去看看工研院電子所,台聯電台積電,汪宏電子聯發科,三星和LG半導體事業的例子。林心中的產業升級,所謂比較優勢導向的產業升級,其實就是造鞋子,做組裝。90年代中期如此,2001年如此,2007年如此,2012年回國後還是如此。因為他不敢說自己錯過,不敢面對真實的歷史。等中國2005年以後低端勞動力短缺了,他就在五六年後發掘了衣索比亞,說那裡工資低(大學生才300人民幣很低哦),你們勞動密集型企業去衣索比亞蓋廠造鞋子嘛(華堅鞋業),去盧安達開成衣廠嘛。道路呢?修修就可以嘛(幸好中國有超強的工程企業,靠著政策性銀行空手造錢把這個高原修路「修修修」就出來了)。中國學術史上最讓人開眼的大逆轉,就是一個長期以來以比較優勢理論包打天下的理論代表,居然成了一個指點產業升級,大談所謂產業政策的代表。一個保留著西方經濟學最核心也是最錯誤的核心——比較優勢理論的人,成了「反對」西方經濟學的先鋒。
比較優勢理論,只在勞動密集型行業的最初階段可以吸收年輕人就業,這叫常識。但一國僅僅停留在這個階段,一定無法發展經濟。這就是韓國和菲律賓的區別,這就是當年的台灣和印尼的區別。
最後說說吉林乃至東北的不多的希望在哪裡。
東北的大開發,的確和早年的俄國日本和美國人有關。(美國人哈利慢覬覦過東北)。為什麼,因為20世紀中葉以前,東北到朝鮮半島到日本乃至俄國遠東(30年代以前)是通的。這就形成一個四通八達,東臨大海的開放格局。在這種情況下,結合本地豐富對外自然稟賦,發展鋼鐵,車輛,裝備,農業,木材加工,大有希望。這也是當時偽滿經濟確實做的不錯的經濟地理基礎。這個格局,可以和廣東,長三角,今天的越南南方相比。更重要一點,當時的日本,朝鮮半島乃至俄國遠東和東北本身,都是人口高速增長的地方。二戰後,這個格局被破壞了。中間插了個北朝鮮。東北就被封閉了。到90年代以後,情況更加嚴重,南方在加速發展,而東北周邊出現了朝核問題。乃至日本也進入人口老齡化的階段,未來市場堪憂。
所以這一階段,東北個別地區,如地理位置和歷史特殊的大連,有過日韓企業投資的情況,但曇花一現。長期邏輯不強。而2003年之後的東北振興,更多是靠著數量型增長的驅動,拉動本地國企進行數量型擴張,在企業經營上並無本質升級。2012年增長到頭,遂進入崩盤式塌方的困境。而雪上加霜的是,東北文化率先向日韓式晚婚不婚不育靠攏,人口極速老化,局面類似東歐俄國日本。東北如何有出路?只能是在保種的基礎上,大力支持一批有活力的技術型民營企業。同時寄希望於朝鮮問題解決,以及大興鼓勵生育的文化,同時普及工業文化感,增強科學和工業素養,而不是大打二人轉牌。
朝鮮問題,到了必須消除威脅的地步。只有消除威脅,特朗普同意中國負責東北亞安全(這是特朗普的意願)的情況下,東北封閉的地理格局被打開。重建北朝鮮將成為重要需求。當然那時勞動密集型產業也肯定先落戶北朝鮮。而東北成為先進位造業的基地,需求拉動。吉林這幾年有一個亮點,這就是資源枯竭型城市遼源。在2009年左右,遼源就重視新產業包括新能源汽車和高鐵產業的發展。目前,吉林麥達斯是高鐵車體的主要供貨商,是高端鋁加工的領軍企業。東北不是沒有人沒有企業家的。某重要的行業,東北幾個老國有企業因為醉心於2003年後數量型增長的幻想,把產業升級丟了,結果現在每年虧幾億幾十億。而東北同樣一家民企,聚焦十幾年,和下游不斷打磨,目前已經在突破道路上。依山伴海用於生產精密產品的地下工廠,讓人感慨這是新一代工業文明的代表作。這些企業家就重視對東北普通人的工業科學啟迪,這才是包括吉林在內的東北的出路。
————————————————分割線————
【第一續:吉林建議PPT的錯誤方法論】
看完了吉林報告的PPT。完全驗證了之前的判斷:林團隊不懂產業。我將陸續補充。
結合「吉林建議」PPT和報告文件本身談經濟學家不懂產業的後果,以及經濟學長期忽視產業史教育導致的笑話:
我仔細閱讀了吉林建議的PPT,——這應該是洋洋洒洒四百頁報告的精華了。很失望,甚至超出了我的預期。
這種分析的方法論是錯的。我認為為此付出精力的學生和年輕學者,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理論創新不可能在跟著權威聲音後面戰戰兢兢,亦步亦趨的機構里誕生,歷史反覆證明這一點,必將繼續證明這一點。
吉林PPT的方法論可謂林團隊2012年以來發展的所謂「提前產業選擇預測法」的生動演繹,它形象的告訴了我們一種扭曲結合了西方經濟學中的錯誤理論和計劃經濟中的錯誤做法的混合奇怪產物,會如何得出一個讓普通人都貽笑大方的結論。自此,所謂比較優勢預測產業選擇論,可以休矣!
我用幾句話概括一下「比較優勢預測產業選擇法」,這沒有什麼好說的,因為它不是真實世界的經濟。
這個方法,就是去考察考察各個行政區域內的當前GDP數字(並不怎麼考慮這裡面的虛假或壓縮的成分,也很少考慮通貨膨脹因素,也基本不考慮平價購買力問題),和世界各個國家或某些發達國家的歷史數字相比較。而後用某些發達國家或地區當時的產業情況,生搬硬套,提出此地應發展這個產業。
而摘取的參考地區的產業,不考慮它到底是產業中的哪個領域,哪個上下游階段,不考慮宏觀上產業的產值未必代表著這個地區的該產業企業能盈利的問題,不考慮參考地區發展這個產業在歷史上的歷史機遇(通常某地發展某個產業都是不可重複的!——人口年輕國家發展紡織業可能是唯一的例外,因為這是大路貨!),不考慮其地理位置、氣候條件、民情、政局、國際地緣環境、交通出海口……尤其不考慮發展產業所必須的企業家要素!——當然了,林團隊所習慣的產業,都是外來投資,本地是不需要出企業家的,只需要出(勞動力)要素,就是個被使用的對象!
因此,可以如此斷言:這個PPT幾乎沒有考慮發展產業的任何基本要素。
無怪乎三個落地建議如此荒謬了。
為什麼知名經濟學機構教育出來的骨幹力量,發表出如此不接地氣,不懂社會的作品?
一是因為(西方)經濟學本身有問題,尤其是經濟學不教經濟史、產業史。因此研究的很多方法論有問題。西方經濟學不研究經濟史,已經有半個世紀之久了,很多經濟學家沒有基本的歷史常識,這是事實。這在2007年次貸危機之前尤其嚴重,2008年金融風暴後好一些,有些西方學者包括中國學者也讀歷史了,這才有明斯基等被遺忘的學者的復活。
二是這個機構森嚴,學生不能挑戰教師,沒有開放討論的氛圍。創新——包括科學創新、產業創新、思想理論創新,無不誕生於開放的環境下。一言堂,動輒某某理論已經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只能固步自封。看一個(學術)機構是否有活力,就在於看這個機構能否人才輩出,而不是創立者及部分初創集團享受重大榮譽,幾十年以後還是這個小團體繼續發表言論,其他的人都是打工的,幫潤色文章的。這樣的機構沒有前途。
————————分割線——————
我會找時間一個個分析所謂新結構主義經濟學試圖指導的各個國家和地區案例。
————————分割線——————
【第二續: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盛行的來龍去脈(上)】
林團隊「吉林藥方」,付才輝的原文,畢恭畢敬言必稱「比較優勢」,其行文邏輯,頗為類似於22-23年前林在大陸真正起家時的那場大論戰。有必要以1994-1995年的林-王理論較量作為基礎,來還原歷史的真相——既包括思想史的真相,也包括經濟史、產業史的真相。當然在論述通常理解的比較優勢之外,還要另文說明東北/吉林的實際情況是什麼,這又不是林所斷言的「吉林的比較優勢」所可以說明的了——事實上,林團隊並不了解東北,以及吉林。
比較優勢理論,是西方經濟學中國際貿易領域的一個比較核心的理論。最早是亞當斯密的絕對優勢理論——一種基於18世紀歐洲貿易常識的理論;而後由古典經濟學的李嘉圖大體發展成型,用於解釋19世紀上半葉,也就是英國居於世界產業巔峰時期的貿易政策,為當時已經逐漸淪陷為英國貿易支配對象的葡萄牙的貿易政策進行「指導」;後來到20世紀30年代,西方經濟學即新古典經濟學發展起來後,經國際貿易學家俄林等人加入資本-勞動的要素稟賦概念,成為所謂要素稟賦論。這就是當代版比較優勢理論。
這裡需要注意幾點:比較優勢理論從方法論來說是一個靜態理論——這不是老生常談,而是至關重要的基礎性問題。它是交換均衡理論在國際貿易領域的一種具體表現。所謂西方經濟學(新古典經濟學)的核心,在於均衡概念。而均衡概念所描繪的世界,實際上是發生「一次交換」,而後就「固定」在交換均衡點上,不再發生變動。這個概念,本質上不涉及動態的發展問題——甚至別說發展問題,積累問題都在裡面是邏輯上不存在的。
這就到了奧妙之處了。現實的經濟是一種 生產-貿易-消費-積累-技術升級的過程。當代工業經濟,生產、積累乃至貿易環節都涉及規模經濟問題,技術升級還涉及更複雜的企業家理論、組織理論、創造性破壞問題等等。因此,比較優勢理論除了能解決常識級的某些最初發展階段問題外,這些話題它是不涉及的。
因此,比較優勢理論及其貿易和經濟發展政策,對於發展中國家長期來看是一個比較有害的理論。其實,如果放任一個國家的微觀個體自由選擇,一般都會按照比較優勢(或商業常識)發展,但眾所周知,發展(成功工業化)不是一個常見現象,不發展(停滯,或成為被動的原材料供應地或銷售市場)才是常態。20世紀尤其是二戰後,世界落後國家(發展中國家)能躍遷為發達國家,只有東亞的幾個案例,包括中國,大部分國家原地踏步。其實早在比較優勢理論發明之初,葡萄牙完全喪失在15-16世紀其發揮勇猛探險精神所得到的殖民帝國的優勢,完全淪落為一個農產品(葡萄酒)生產國,以經濟附庸的身份納入到英國的全球殖民-經濟體系中,就可以看到它造成的經濟體系是一個什麼經濟體系。
二戰後,如按照比較優勢理論簡單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業而不做進一步的升級,至多能實現自由加工區的飛地經濟(簡單服務于海外的出口加工區,與本地經濟關聯不大,稅收很少,主要滿足了本地簡單勞動力的就業需求),早期案例包括60年代末的中國台灣——但經濟官僚李國鼎很快看到了弊端,有意識的進行超越既有優勢的經濟升級。而大規模的實踐主要始於70年代後期-80年代的東南亞。只是中國在1988年以後,尤其是在90年代末期以後後來居上,一方面成了世界上搞經濟開發區的代表,另一方面又由於中國恰好有規模經濟且有意識的促進了規模經濟效應的網路形成,避免了東南亞的飛地經濟陷阱。
這裡就涉及一個問題:採取所謂比價優勢的產業選擇,能不能發展呢?這是經濟學迴避的,也是林近二十年經營的學術重點。這就需要問:通常所謂比較優勢所指向的產業選擇,是否能帶來足夠的剩餘和積累——既包括經濟剩餘,也包括人才積累、技術積累和企業家群體積累。歷史告訴我們:需要抓住歷史機遇的躍遷才有積累,簡單比較優勢沒有積累。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一些長期堅持歷史事實的學者,就堅定的稱比較優勢理論來發展是一個「神話」。當然這裡面是有不同的角度。有的經濟學家比較堅定的全反,也有的經濟學家部分反。這部分學者自然不會為二戰後的西方經濟學主流所容納,他們另立門戶搞了個政治經濟學派(Comparative Political Economy),全反者如格拉申克龍,部分反者如韓國留英學者張夏准(Ha-Jong Chang),這個張夏准我們後面談林的路線演變的時候還要涉及。
還有一部分經濟學家,如中國的王小東(石中),一方面支持在特定歷史環境下基於比較優勢發展自由貿易的合理性,一方面又強調不要把孩子連同洗澡水一起倒掉。
現在我們來回顧比較優勢學說與林在中國學術-政策界的崛起過程。
林80年代在北京大學讀書時,和大家差不多,因為翻譯赴美留學後,主要攻讀的是農業經濟學和發展經濟學——農業經濟學是美國特殊經濟地理下的一個特有熱門經濟學科,一定程度延續了19世紀美國的風格,至於發展經濟學,主要是二戰後美國和蘇聯爭奪世界影響力背景下,試圖以和平隊、世界銀行貸款等模式支持發展中國家發展下的伴生思想產物,由非洲裔經濟學家劉易斯挑頭,特點是在中立或親美的發展中國家搞水壩,如在迦納、巴西和巴基斯坦。
圖:美國50-70年代援建的巴基斯坦大壩。
因此,他在1988年回國的時候,主要特長是這些領域,然而這些東西,並不是當時中國思想政策界特別熱門的東西——1988年時,中國經濟思想界最激烈的交鋒在吳敬璉領導的樓繼偉、周小川、李劍閣一派與華生領導的另一派年輕學者(張學軍、何家成等人,部分包含張維迎、周其仁)之間展開,主要聚焦的是「價格-稅收-財政一體化改革」還是「企業改革」(華生比後來的厲以寧更早提出企業改革問題)等城市經濟和企業改革、金融與通貨膨脹問題。他那個農業經濟理論,在中國被認為由1978-1984年的農村改革已經解決了,因此不是焦點。
所以在1988-1994年間,林在中國經濟思想-政策界是沒有什麼位置的。正是因為沒有上升空間,他到了北京大學當時的經濟學院,在老派學院領導的勉強允諾下,開辦了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張維迎當時是經濟中心的共同創始人)。
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最開始是沒有什麼力量的,創業是很不容易的,尤其是學術領域創業。這時候拿到了當時比較普遍的一筆基金支持(依照當時的中國的財力情況,可以理解),1995年春正式開張,開始選擇重大學術命題實現躍遷。1994年,中國的價格改革大領域已經完成,治理1993年經濟過熱正在落實中,而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在當時經濟的主要組成成分——國有企業中落實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重大改革正在摸索中前進,一個必要的改革步驟,是通過擴大對外開放來吸收先進的管理制度——請注意,第三代領導人由於多出身工程界,對這裡面的輕重拿捏是比較清楚的,他們是真的希望而且確保吸收外面的先進成分提升自己,這在本文隨後涉及的電信產業的政策態度上非常清楚。
同時,冷戰剛剛結束,美國柯林頓政府成為全球化概念的發明者和推廣者,自由貿易理論達到前所未有的巔峰期。這時候,林開始在《戰略與管理》上發出一篇重要份量的文章,隨後引發了論戰,一直延續到1995年,這奠定了林毅夫在中國思想政策界崛起的第一基礎,也是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立命的第一炮。
需要指出,1988年林返回中國之初,曾經在當時的「大循環」理論的思潮熱下,發表過《外向型戰略的最佳選擇:發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1988年《改革》雜誌)等文,但缺少影響,後經歷一陣徘徊。林攜手蔡昉、李周於1994年在《戰略與管理》發表《對趕超戰略的反思》。《戰略與管理》是當時軍方開明中青年學者主持的一本十分有份量的雜誌,此文一開,立刻激發了討論。當年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青年學者劉力群也在《戰略與管理》發表《重工傾斜政策的再認識——兼論趕超戰略》,對林此時掀起的「重工太重,輕工太輕」,「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才是正途,中國過去道路走錯了要糾偏」進行了反駁。隨後,90年代初曾經發揮重要作用的綜合性學者王小東(日後則演變成「持劍經商」的代表人物)化名石中在《戰略與管理》發表《不應把比較優勢的邏輯推向極端》,而林隨後再聯合蔡、李二人又在《戰略與管理》在1995年發表《趕超戰略的再反思及可供替代的比較優勢戰略》。這就是中國思想界著名的「比較優勢」大論戰。
關於這幾篇文章的內容,大家可自行到知網下載。概括的說,林等人當時要否定1949-1994年間中國在基礎工業方面的投入,鼓吹走類似當時東南亞推行的路線,而劉、王等人指出實際問題更複雜,首先認為不能全盤否定中國在基礎工業的投入,同時指出80年代一度發展熱門工業(主要是家電組裝業等輕工業)的問題,而且指出不能走單純依靠「來料加工」一條腿走路的路線,並預言1994-1995年十分繁榮的東南亞各國必將遭受悲慘的打擊,單一性的加工型產業不穩定等(後來為1997年金融危機所證實),而且針對真實的經濟史展開辯論。值得注意的是,在當時林和「產業政策」是對立方。所以23年後林變成產業政策的鼓吹方,讓人感覺滄海桑田,十分感慨。
一個核心的問題在於:中國是一個大國,它在1980年或1994年的GDP,按照當時的匯率反映非常低,但具有迥異於統計數字相同水平的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產業積累和人才庫。在這種情況下,顯然不能等同於當時的發展中國家的路線。事實上,正如19世紀初英國和葡萄牙貿易中英主葡仆的高低政治地位,90年代初柯林頓政府鼓吹全球化的浪潮下,對東南亞搞出口加工區發展密集型的國家,也是美高東南亞低的。而中國當時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固然能在部分時間段以美高中低的格局「就範」,但目的在於獲得自己的主體性和主導產業,從而實現大國的應有世界地位,不能全盤走東南亞「屈身事美主」的路線,自廢武功,放棄對本土技術升級型企業家階層的支持(林道路當時的潛台詞,按照東南亞的經驗,要麼是邀請外資,要麼是簡單屈從於外資的本土企業)。
由於當時的中國需要解決就業問題,打工大軍正在形成,所以中國的確在廣東、浙江等地發展了勞動密集型產業。但中國絕不是單純依靠勞動密集型產業來發展,江朱一代同樣十分重視大型企業的改革和科技產業的支持。事實上是一種中和。尤其是深圳的發展,此時發生了一件地方上的大變化,那就是從單純的三來一補+模仿香港探索房地產開發的路線,轉向由地方官員領軍,切實發掘企業家,支持科技型企業家創業(給予研發支持但不堅持市場競爭,不搞保護),這就是比亞迪王傳福等人的故事了,從1995-2005年間,深圳成功躍遷為中國的科技產業領軍城市。深圳在這一時期的產業升級,恰恰不是比較優勢簡單積累形成的,而是有遠見的政治家和官員,創造了開放競爭的條件,解決一些起步問題,讓科技型企業家自己找准市場,優勝劣汰,形成的南山和關外科技產業群。這是需要專門闡釋的歷史。(近幾年深圳在紅色產業鏈取得輝煌成就的同時,在地產影響下,這個樸素的氛圍在消失,令人遺憾)
接下來看看中國經濟中心在1996年以後的發展:它通過90年代末最重要的電信產業大爭論獲得社會地位,又在21世紀初中國的高速發展中逐漸分化。
【第二續: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盛行的來龍去脈(上)(見本貼分割線後續文)】 或單獨文章鏈接
【第三續: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盛行的來龍去脈(中)】 文章
【第四續:比較優勢理論在中國盛行的來龍去脈(下),兼談所謂新結構主義經濟學】 文章
【第五續:真實世界的經濟發展:除了最初的「比較優勢常識」,整個發展靠政治家、企業家和規模經濟!】 文章
【第六續:東北發展面面談】 文章
【第七續:產業政策之爭:沒有重複2003年數量型增長的新周期,只有依靠真正技術型企業家主導的創新產業升級】 文章
爭議的核心點說白了就是吉林承接珠三角的落後產能,倒不是完全沒戲。騰籠換鳥還有環保壓力讓一些企業在珠三角已經很難生存了,中國的消費也在升級,其實吉林離北方經濟中心北京也是很近的。搞了這麼多年改革開放,現今吉林的人力成本也不會比珠三角農民工高多少。
問題在於吉林的官員能創造怎樣的營商環境,畢竟這樣的企業大部分不會是立稅大戶,按往常的情況基本就是基層官僚jqk的對象。
這就比較考驗當地主政者的水平了。簡單看了下PPT,跟朋友聊了幾句,從理論方面說說幾點粗淺的看法:
1、林老師對比較優勢的理解過於狹隘了,Costinot (2009)給出了比較優勢理論一般化的闡述和嚴格證明:某國在A領域具有比較優勢,而產業B依賴於A,則該國會生產產品B。這個A可以是技術,可以是要素稟賦,也可以是制度,甚至可以是地理位置,林老師似乎只專註於要素稟賦一方面,最後的結論自然會引發爭議。
2、發展戰略和制度到底哪個更根本?林老師認為發展戰略是根本,但Acemoglu和Robinson認為並不是政府不知道怎麼做,而是受了制度的約束。沒有回答這個問題,顯然林老師的藥方是不完整的。
3、報告沒把話說死,也有要改善營商環境,消除制度障礙之類的闡述,說明林老師團隊應該也意識到大家提出的問題,包括我上述兩點,但這一塊兒能不能納入到他的新結構經濟學理論框架下,我覺得是個問題。
4、任何經濟政策都是一把雙刃劍,既會帶來經濟發展,也會造成經濟扭曲,如何衡量兩種效應的大小,就十分關鍵。這是一個實證問題,目前林老師尚未提出一套有力的工具,這也是吉林報告飽受爭議的一個關鍵原因。
5、吉林報告是基於所謂的「增長甄別與因勢利導」法,這也是新結構經濟學的核心內容,至少目前看來,我還尚未看到堅實的理論和實證基礎,比如說,第一步選取benchmark,是找那些「與本地區相似的要素稟賦結構,且人均收入高於本地區約100%-300%的高速增長地區」,不知道「相似的要素稟賦結構」的標準是什麼?100%-300%這個數字是怎麼得到的?
6、吉林報告里有提到建議政府採用開展隨機控制實驗來檢測政策效果,我覺得是個好提議,畢竟天朝這麼愛搞試點,這方面的研究的科普可以看一下Banerjee和Duflo夫婦的《貧困的本質》一書,貧窮的本質 (豆瓣)
咱們就報告談報告(好吧,就PPT談PPT,我看了一遍PPT,有問題的地方掃了一眼報告)。
先說一句,我相信林教授團隊進行實地調研後應該是獲得了比較詳細真實的數據,也把握了當地的實際情況,整個「藥方」在大方向上(發展輕工業、「轉進」重工業)沒有問題。
1. 人均GDP和增長率比其它省份低,所以就有「後發優勢」,這個說法很奇怪——做對比的重慶和湖北的人均GDP不是和吉林一樣嗎?從這個角度說,吉林不就沒有「後發優勢」了嗎?
2. GIFF第一軌中的說法是這樣的:
在具有與本地區相似的要素稟賦結構,且人均收入高於本地區約100%-300%的高速增長地區中,這些商品和服務的生產已超過20年。
重慶和湖北只是人均GDP和吉林接近,要素稟賦結構和吉林接近嗎?原文我只看到吉林省各地市的要素稟賦結構分析,並沒有看到其它各省的分析。
此外,拿1996-2016年的重慶來做同期比較,也有點……重慶1997年設直轄市。(就好像考慮改開以來經濟增長,結果去和深圳比一樣……)
3. 主營業務利潤率這裡有問題吧?
近幾年吉林省的重工業的企業虧損面較輕工業嚴重而主營業務利潤率卻較輕工業低。
主營業務利潤率重工業的曲線在輕工業上面啊?(PPT35頁)
4. 輕工業的生產率較高,是否說明存在比較優勢?
不一定,畢竟衡量的生產率是邊際生產率,邊際生產率較高只說明應該增加(「補短」),並不代表應該「大力發展」。既然吉林省的輕工業發展不足,完全有可能是因為不具有比較優勢,因而缺乏產業政策引導,使得生產量並未達到不具有比較優勢下的最優生產量(換言之,產業政策過分看重重工業,導致輕工業發展有額外的阻礙),而在江浙地區則正好相反,產業政策過分看重輕工業,使得輕工業生產量超出了最優生產量,邊際生產率自然就更低了。
5. 先有的「騰籠換鳥」,還是先有的「遵循比較優勢發展戰略」?或者這麼說,「騰籠換鳥」、「語重心長」、「語氣沉重」等等,在多大程度上影響了「遵循比較優勢發展戰略」?我很好奇。
6. 順便說一句,那個什麼「大討論」……真的有討論吉林報告嗎?
關於「有為政府論」的討論,我覺得都是車軲轆話:政府干預和市場調節相互補充是必然的,最多是程度問題,但是在這方面的討論和吉林報告有關係嗎?
吉林報告的爭議不在政府是否應該干預:我承認,有些爭議批評的是政府官僚體系,算有點關係吧,但是很多批評文章的重點都是不應該(大力)發展輕紡工業,這其實是默認了「有為政府」或者說「產業政策」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吧。所以最有爭議的地方,其實是「輕紡工業是不是(潛在)比較優勢」,討論裡面提到了嗎?似乎只有一次發言中稍微提到了我上面說的第4點而已。
討論里提到貴州的大數據產業:大數據產業是否是貴州的(潛在)比較優勢?如果是,又是怎麼判斷出來的?我很懷疑在產業引導政策之前,貴州的大數據產業生產率到底有多高?
另外,說是「討論」,互相吹捧倒不少,總共六頁,起碼一頁半是在捧林教授吧。還有林教授一開始拿一堆成就壓人,也是有點尷尬。
就是這個:吉林報告引發20位學者大討論 林毅夫首發聲:學問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最後,「一語成讖」。
贊同林的說法,東北工資低,1500-2500元就可以招到人。說明東北人力資源很富餘。這就是東北的優勢。發展對勞動力成本敏感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比如紡織業,電子代工業是可以的.而且東北比東南亞非洲印度基礎設施完善。不怕他們的競爭。發展高端產業雖然好聽,但是不實際。廣大人民不需要高端產業。因為高端產業要高技術(高學歷)高資本投入。底層人民沒這些東西,無法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發展這些高端產業無異於空中樓閣,幫助不了底層人民。
大家批評林的理論的副作用,雖然多少有一定d的道理。但是大家都不提解決方案。卻專門攻擊提方案的人。對別人的方案指手畫腳誰不會啊。有種有自己來提解決方案
另外不少人認為不要救了。開出東北直接放棄,重點發展三大城市群的藥方。我認為很不合適。
對於東北人口流失,不用悲觀。很久以前廣東人口也是流失的。建國前跑東南亞和美國,以至於美國唐人街講粵語。直到現在美國漢語學校教的大部分不是教普通話,而是粵語。廣東人建國後跑香港。改革開放後人家廣東照樣發展起來,人口流失不可怕。不發展紡織業才可怕。福建晉江也是一樣,清朝大量人口跑台灣,以至於台灣講南島語系的原住民都改講漢藏語系的閩南話。建國前大量人口跑東南亞當華僑。90年代發展紡織業(製鞋)後,晉江人口反而流入
為什麼明明吉林報告,許多人都偷換成了給東北藥方?
認真看了林毅夫的那個報道。還有高票的反對意見。雖然我點贊了。但深思之後,發現一個很大問題:對立雙方想解決的問題完全不是一回事!
振興東北只是一個理念,但永遠不可能所有問題都能一次性解決的,這時候,選擇主要解決什麼問題,就會帶來不同的解決方案。反對意見主要是希望解決東北的經濟問題。而林毅夫方案更接近於解決東北人的經濟問題。雖然緊密相關而且最終目標極其相似,但會對應的解決路線大相徑庭。林毅夫的方案,是首先解決近期就業問題,順帶解決重工業升級問題。
東北的重工業已經是全國前列的,但機器人取代工人方面已經明顯落後於南方。但如果不解決工人下崗問題,以東北的社會現狀(本地人多,城市化程度高),那絕對會造成比別的省市嚴重的多的社會問題。社會都不穩定了,還談啥振興經濟?什麼才能吸納這些老工人再就業?唯有勞動密集型輕工業。而且還不能和南方那些已經大規模用機器人的輕工業直接對干。那麼,定位就必須是比東南亞非洲的低端勞動密集型輕工業稍微高端一些的。比如先進一些的紡織業。只有安置了這些老工人,才能放開手腳在重工業做機器人替代工人的事。銼刀磨飛機零件的國家級工匠,有一兩個就算了,絕大部分中高級技工車工還是得轉型的。與其期待他們這些老一代中專可以再學習,不如請年輕的,這幾年專業對口的大專生來干。讓這些老技工去相對技術水平低一些的輕工業吧。他們工資全國來看雖然比農民工高一點,但還是比東南沿海同等技工工資低。只要你的輕工業不是太低端,而是比之前農民工流水線的技術水平高,就能適配這些老技工。其實,這和年輕大專生取代他們老崗位一樣,他們也依靠自己知識水平優勢,取代了農民工(低水平勞動力註定被非洲東南亞工人取代的)。
多麼契合產業化升級的大潮啊。而且這些老員工雖然老油條,但有歸宿感,有房子沒有買房壓力,有穩定工作就很好管理,不像南方現在很多廠的外來工動不動就跳槽。這些求穩的中年工人工資高那麼一些,但也可以人員流動少帶來的社會管理收益上得到補償。跳出具體工廠,從從城市大局看,他們的成本其實完全可能媲美(南方那些)外來農民工。
至於反對林毅夫的,也是好心。但他們更多是考慮現在東北的准優勢企業怎麼直接升級做大。也許他們沒有想到,升級之後固然能提供就業,但升級後的就業和現在有工作的工人,更可能不是同一批人。
而且南方的競爭對手退休工人的壓力比你小多了。東北重工業帶著沉重的人工成本,經濟上哪有優勢?在去產能的今天,你不是自己做好就夠,還得搶對手嘴裡的肉啊。就算運氣爆棚,真的跟上了競爭,生產線升級了,工人螚跟上么?一堆四十歲的中專生,PK南方這幾年對口培養的大專生,你死定了。所以,表面上林毅夫說是的比較優勢。其實面對東北,他提出的其實是「先解決掉比較劣勢」,也就是先讓重工業廠的老員工挪窩。像這種理論上的探討,尤其是探討一個在知乎歧視鏈上位於底部的地區,你可以觀察到數不清的劣勢。但是,很多東西不是局外人可懂的。比如,有人說東北官僚主義重,那是必然,因為東北國企特多,整個社會體制化嚴重。返這只是經濟衰落後所加劇的問題,並非東北衰落的主因。在此之前,東北的國企是廣受好評的。同理,假如這個方案到底如何,其實是個不斷修訂的問題。知乎上一般人冷嘲熱諷,實在沒啥意思。
顯然很多人從來沒到過吉林,所以完全在憑想像說話,自以為不到現場就能比林毅夫看的更清楚。我就奇怪你們這麼牛逼,怎麼世界銀行沒把你們請去呢? 然而遼源成為世界襪都,已經打了無數人的臉了。
我就奇怪你們不疼嗎? (關於遼源襪業,我查了一下,說「世界襪都」確實過了,遼源只產了全國25%的襪子,確實太少了,我向所有指出這一點的朋友道歉)————————————————————補充:還有拿溫度說事兒的,照你們這麼說,遼源那麼多襪子企業是不是一年就只能開工半年?那它們怎麼活下來的?都不會思考了?————————————————————吉林從來都不是重工業省份,除了一汽和吉化,吉林哪來的重工業?
所謂「老工業基地」,從來都是遼寧,壓根兒沒吉林多少事!吉林本質上就是個農業省,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吉林人太清楚吉林啥樣兒了:工業少,人口多,人均收入低,西部水資源緊缺,東部耕地資源緊缺,農業機械化之後又下來一大批勞動力——這本來就是應該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地方。 而且歷史上吉林省的輕工業曾經辦的非常好,別的不說單說白城,曾經有毛紡、棉紡(一棉、二棉)、塑料(一塑、二塑)、造紙(蘆葦多,用蘆葦造紙)、製藥、皮革等多種輕工行業。只可惜改開之後沒有及時突破計劃經濟思維管理模式,都廢了。現在重新振作起來沒毛病。
林毅夫的報告,我這個吉林人很認同,反而是一堆從來沒來過吉林的人瞎逼逼,真是可笑!
看了這題下面的一部分人的評論,我簡直無語了。都不是經濟學家,在那自以為是地胡言亂語,作為一個東北人真的很無語。
我只是一個黑龍江人,生長在哈爾濱,旅遊走過齊齊哈爾、大慶、松原、長春。
作為東北地區,其實還有部分內蒙古,大家一直想不起來。
東北三省因為地理與歷史原因也情況各不相同。
我簡述一下我知道的情況吧。
一、概況
遼寧省大家都知道,東北三省最南方的省份,有出海口,靠近津京唐工業區,工業和信息,物流都比其它兩省有優勢。包括張家父子也一直重點經營的地區。
二、歷史
我就說上屆政府的事情,胡主席去了吉林,賈副主席去了黑龍江。結果大家都知道。政府管理層從來就沒有忘記黑土地,可是我們沒「土壤」讓經濟飛起來。
胡錦濤:加快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_新聞台_中國網路電視台
胡錦濤考察吉林:全面實施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
這個科技創新城我知道的就是高新開發區,這個地方除了有辦展會的建築,在本地最出名的是漢水路、贛水路一代的高檔飯店……至於企業么,不好說。
(注釋:老哈爾濱人口中的高新開發區實際上是哈爾濱開發區_百度百科 實際上全稱是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1991年。在哈爾濱的東部也有規劃,即我說我的贛水路一帶。2004年哈爾濱成立松北區,且規劃高新科技創新城。松北區政府 網頁有寫。兩個機構合併,統稱高新區。直接證據,園區介紹-哈爾濱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隱性證據 叢國章-中國哈爾濱 )
二位滿意?我百度的可對?
哈爾濱拿得出手的企業,哈慈、哈葯、哈飛、三大動力全都是國有企業,民營在哪裡?
試舉一例,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
名義上還是哈爾濱的公司,上證上市,屬於A股中的黑龍江板塊,可是你看網頁地下的聯繫地址,總部在北京。這企業稅還給哈爾濱黑龍江不知道北京怎麼想?
三、人才
東北為什麼會造成高素質人才流失其實很簡單,從兩點就能看出端倪。大學畢業生留在本地最多的是哪一類?幹部子女,由於我讀的是黑龍江大學,哈爾濱的一所二流綜合院校,其實質還是原哈爾濱外國語學院(陶行知先生創立)的底子,所以偏文科類就業好。文憑含金量最高的是西語院,俄語等一眾小語種很好就業,但是人數不多。學校人數最多的是經濟學院、金融學院(這兩個是否是同一個我就記不清楚了,人數最多的是會計專業)、法律學院。需要重點講的就是這兩個專業了,會計專業、法律專業,一個是二本線,一個是調劑專業,三表接收(01級的時候,三表都沒人去,認為是差等生的收容所,後來發現很多三表專業和一表是重合的,並且畢業證書無區分才火起來的,這部分給年紀小的朋友科普一下)。所以生源構成很容易對比出來,會計專業多數是本市平民子弟,文化成績好,法律專業多是各種幹部家庭子女(哈爾濱省市領導子女都在學生會或者體院,這裡更多的是外地市的),據說黑龍江省一半以上的公檢法人都是我校校友。在校讀書時,英語4級考試,上手機信號屏蔽車,替考等作弊行為的學生大多都是法院的學生。(有法院的校友看到了,噴我我接受,這些內容我也是道聽途說,給你們造成了壞影響我道歉。)我原以為他們會是哪裡來哪裡去,但是畢業後從同學的口中發現,他們都留在了哈市的政府機構或者國有企事業單位。我們說前面的會計專業學生(高中同學女生好多都在這個專業)絕大部分都到了外地,一部分是通過校招,一部分是自己找的。
我畢業後工作在哈爾濱呆了3年,做了2家企業。深刻體會是,兩任老闆都是靠著上一輩的關係在經營自己的公司。例如,一任她爸爸是哈工大的校領導,所以么,進政協做教育培訓,所有的場地都是從哈工大的產業找。她老公的爸爸也是哈工大的學生,在哈爾濱是最早的一批計算機網路布線公司。夫妻倆的第一桶金是依靠這邊開網路公司那邊培訓ccna,mcse這類證書積累起來的。
我媽的單位(那時候沒有公司,都是工作單位,國營比集體牛逼),領導是我姑姥的同學,我大姨是我大姑的同學,然後她單位里的從會計到運輸車隊,都是這個領導的子侄輩。
看到了嗎?這就是東北的現實,90%以上的城市人口都是被計劃經濟綁定的。在上一代是正常的接班制度和明代的戶籍規定職業非常相似,到處都有親屬關係。現代雖開始鬆綁,但是官僚階級卻不會的。
四、政策執行
我上學的時候,從小學到初中都是就近上學的政策,定點升學,後面就全靠考了。小學時都是鄰居家庭背景都極為相似,也沒覺得大家有什麼不同,都是一個人,孤獨寂寞了就互相串門。除了那種龍鳳胎和雙胞胎的特殊情況。到了高中尤其大學後,我們才發現,自小認知的計劃生育有多嚴,有多狠,根本在一些人眼裡不是的。外地市的同學家裡大多數都是2-3個兄弟姐妹。即使有的是哈爾濱市戶籍的,仔細打聽下就會發現,至少他們在兒童時期才移民過來的。
你要知道我們這一代人從小看的春晚都是黃宏宋丹丹的《超生游擊隊》長大的,還有那個什麼王木得兒(dei er)東北方言寫不出來,一直在諷刺、批判超生的。等你稍微接觸社會了卻突然發現除了你自己別人都不是這麼回事兒,你的人設崩了啊。計劃生育這種國策在1980-1984年是執行最嚴格的時期,都能執行成這樣。你想想其它行政命令的執行程度。
五、人口問題
全省現轄1個副省級城市,有12個地級市、1個地區行署,128個縣(市、區),省會哈爾濱市。
全年人口出生率為6.12‰,死亡率為6.6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9‰。年末常住總人口為3799.2萬人,比上年減少12.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49.1萬人,鄉村人口1550.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9.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9.9%。0—14歲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為11.0%,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65歲以上人口佔全省總人口的比重為11.6%,比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這是黑龍江省政府網站的上的內容。
1.關於黑龍江的城鎮化問題:
黑龍江地級市人口_百度文庫
這份文件數據沒有源頭,沒有時間線,但是可以對比哈爾濱和齊齊哈爾的政府網站數據,沒有質上的偏差,可以做定性判斷。
哈爾濱作為省會城市人口規模超千萬(市政府上數據是:全市土地面積5.31萬平方公里,戶籍總人口961.4萬人,佔全國土地面積的0.55%,全國總人口的0.7%。其中市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48.7萬人。),第二大城市齊齊哈爾537萬,一下子降了一半,大慶290萬,又降了一半。這種降法,我很懷疑城鎮化的定義。
城市規模與經濟體量排序是哈大牡齊佳(老版黑龍江人的心中排序,從上圖我們看,齊齊哈爾才是第二,但是從松花江的流經順序來看是哈爾濱、大慶、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上圖牡丹江支流被蓋住了,圖上只是說明曾經有過的污染,我沒有特別說明指整個水系而不是幹流),哈爾濱作為省會沒的說,大慶之前是因為有石油,現在沒油了主要靠中俄石油管道加工化工產品,據說黑龍江省的IDC建設也傾向這邊,齊齊哈爾是軍事重點城市那邊現在還有清代的黑龍將軍府,市政建設、公共資源投入和哈爾濱比簡直天上地下。牡丹江,旅遊資源,林業資源豐富啊,黑龍江非冰雪旅遊項目我認為名氣大的就是牡丹江了。佳木斯差不多的情況,也曾經做過黑龍江省的省會,在01年左右佳木斯還沒有從哈爾濱直達的動車組,只有慢速火車。我個人主觀感覺,黑龍江出了哈爾濱那些城市真心不算是城市。哪有公交車7點前就收車的,全市還沒幾條線路。(我記得01年齊齊哈爾是夏天6點半,冬天六點,目前的參考是7點。圖吧 www.mapbar.com)小的時候還有印象哈爾濱的出城高速上還會出現畜力車上路的情況,現在應該執法嚴格,加上生活水平提高,畜力車快絕跡了吧。
說一個人是不是城市人口,不是他是否具有城鎮戶口,或者住在城區與否,而是看是否形成了現代城市文化的氛圍。有人愛說上海人小氣,市儈,但是我認為市儈、親兄弟明算賬就是現代城市文化的特點,陌生人社會關係下,把利益擺在檯面上形成明規則才是契約精神發展的土壤。東北,起碼黑龍江的哈爾濱在這點上還沒做到。我不是在下定義,而是說有歷史原因也有社會機制還未形成這類文化。看到這要噴我不愛家鄉的老鄉們,請自己捫心自問一下,有了問題不去尋找原因改正問題,而是噴指出問題的人,死不認賬的思想、觀點、行為是現代文明的精神嗎?現代生產力的釋放需要現代的新社會關係不是嗎?這點馬列課上我們都學過對吧?
所以說城鎮化人口高,真心得辨證看問題。
2.找到兩份文件,可以對比數據看問題
http://www.hlj.gov.cn/wjfg/system/2012/11/05/010446361.shtml
省政府的2012人口問題的工作計劃
黑龍江省統計局
省統計局2017.5月發布的2016黑龍江統計公報
由於第一份政府文件是12 5規劃,而後一份是正好今年進行對這個計劃的第四年進行的統計,我們可以進行一下比較,嘗試從中發現問題。第一份文件我簡稱計劃,第二份簡稱結果。
計劃中有人口慣性增長,認為會加劇對資源的需求。
(二)「十二五」時期人口發展的階段性特徵。
——人口總量繼續慣性增長。育齡婦女人數逐漸減少,生育旺盛期婦女數量將達到最大規模,政策內總和生育率有所提高,符合照顧生育二孩的人群增加,年均自然增長人口近10萬人。到「十二五」期末,全省總人口預計達到3890萬人,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發展的矛盾將進一步顯現。
結果:
常住人口。據人口抽樣調查推算,全年人口出生率為6.12‰,死亡率為6.6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9‰。年末常住總人口為3799.2萬人,比上年減少12.8萬人
不用考慮移民到外省的情況,自然生長已經是死的比生的多了。這充分說明,黑龍江已經是一個老齡化社會了,但是我們應該注意一個問題,計划上寫的是全省總人口,不知道是指戶籍人口還是常駐人口,如果是常駐人口的意思的話。那麼結果比計劃已經少了90.8萬人口。
問:你覺得黑龍江現在屬於下面圖中哪個類型?
人口流失的到底是哪一部分人群?
結果中顯示
其中城鎮人口2249.1萬人,鄉村人口1550.1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9.2%,比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49.9%
2106年黑龍江的人口是近六成人口住在城市裡,有城市戶籍的接近總人口的一半。農民是向城市流動的,但是也只有10%的人口如此。說明黑龍江的城市整理就業能力有限。
黑龍江省統計局
黑龍江省統計局
以牡丹江市和嘉蔭縣為例,城市人口自然小幅減少,農業人口大幅減少。(這個人口統計我不太懂,需要有朋友來指點一下。這裡是指真正的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口呢,還是戶籍上的農業人口)
——人才資本流失嚴重。農村外出務工流動人口預計達到450萬人,大部分為16歲至40歲的青壯年人口。人口凈遷移率始終呈負值,2009年凈遷移率為-0.89%,遷出人口中,中、高級科技人員和考入全國高等院校的後備人才較多。
上面是計劃中的文字,流出人口多是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但是前面兩個統計數據,卻是說的農村人口少了。那麼具體情況是,農村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增多,但是並不返回當地呢?還是受過高等教育的農村人口遷入本省城市,本省城市人口向外省遷出這樣一個路徑呢?
城鎮化的質量問題:
計劃中顯示:
——人口城鎮化質量亟待提升。政策聚集、資源聚集、產業聚集以及以場地共建為核心的人口城鎮化速度加快。城鎮戶籍人口增長速度緩慢,僅佔總人口比重的48.8%;城鎮社會管理和服務保障機制、公共服務基礎網路設施建設滯後。
前面我討論過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城市文化,這裡也指出了公共資源投入的不足。其實這裡還有一個大問題沒解決,2012城鎮人口48.8,2016年,城鎮居住人口59.2%,戶籍人口49.9%四年時間只解決了1.1%,不知道我這種常年在外工作的算到裡面了沒有。嫌棄緩慢,但是又有大部分人得不到戶籍,黑龍江不是上海吧?還沒到挑三揀四的時候呢吧?
人口分布問題
——人口空間分布不均衡。人口空間分布與經濟布局不協調,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適應。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生態屏障地區人口嚴重超載,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衝區人口經濟活動活躍。
我個人理解,超載地區其實是林場與煤礦地區,在建國初期,這些地區都是資源輸出區域,加上當時機械化水平不高,需要大量勞力。隨著資源乾涸,人力資源過剩,需要進行調整。自然保護區和緩衝區,其實是產業問題,這裡的人口活躍多數都是旅遊從業及相關人口。這就是政府的產業結構問題啦。
人口素質問題
——人口素質有待提升。2010年全省住院分娩肉眼可見出生缺陷發生率73.34燉萬;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偏低,2009年全省農村家庭勞動力小學文化程度或不識字、識字較少的佔24.3%,初、高中(中專)文化程度的佔74.6%,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僅佔1.1%。總體人口素質不高,人力資本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較低。
你能相信嗎?堂堂省政府的12 5規劃報告,引用的數據還都是2012引用2009,2010的統計數據。並且每年還沒固定的指標。這個素質問題,用豬八戒或者短板理論來解釋吧。
東北三省各省情況不同,基本致病原因大同小異,但是地理資源與周邊環境,絕對不該走相同的經濟模式。如果走合作模式,吉林、黑龍江必然被遼寧吸血,即使想走大而全的模式也避不開入關必走瀋陽,海港只到旅順、大連。
我深沉而深刻的愛著這片黑土地。希望有權力和話語權的人,真的給這片土地帶來生機。
-----------------------------------------------------2017.09.01 更新-------------------------------------------
Q.說大慶沒油了,有人不高興。
A 政府工作報告(2017年1月10日)
已經降低到五年前的三分之一。並且在全國都進口石油的背景下,大慶的石油不能出口了吧?既然不出口了,就不跟著國際原油價格走了,對么?那麼整個石油行業的產值減少到三分之一了,是不是產量減少的原因呢?
我小時候經過大慶的鐵路沿途可到處都是蝌蚪機和灘涂。
現在只有光禿禿的鹽鹼地了。(灘涂的水都滲入了開採光石油後的地底,開採石油礦井的機器一上一下,像是東北方言中人打瞌睡,就叫蝌蚪機了)
Q。松花江流經城市的哈大牡齊佳。
A 嚴格來說這的確不對,松花江的中段和下游在黑龍江省地域內,而只有哈爾濱和佳木斯是在松花江幹流上建城,其他城市都是在松花江支流。準確用語該是松花江水系。
Q。哈爾濱的高新區到底在哪裡?
A 1991年成立哈爾濱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哈爾濱東部(老太平區)、平房區(合併了老動力區)。後哈爾濱的行政區划進行的改革,合併了一些區,成立了新區。2004年松北區成立,在該區成立了高新科技城,遂與原老開發區合併。統一簡稱高新區。
具體引用資料與鏈接我直接放在原文處了。
8月31日更新,吉林報告引發20位學者大討論 林毅夫首發聲:學問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吉林報告引發20位學者大討論 林毅夫首發聲:學問要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
看一下陣容吧
郭強 (中央黨校 教授)
車嘉華(中歐國際工商學院 教授)
聶輝華(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 教授)
趙剛(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可再生能源與國際合作計劃辦公室副主任)
付才輝(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王勇(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副主任 副教授)
王迎春(上海科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楊新英(北京菁英祥資產管理公司總裁)
黃益平(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教授)
林毅夫(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張中祥(天津大學馬寅初經濟學院院長 卓越教授)
張國華(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綜合交通院院長)
劉學文(香港科技大學金融系 副教授)
沈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教授)
劉曉蕾(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金融系系主任 教授)
張小茜(浙江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 副教授)
路乾(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助理教授)
徐建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副教授)
李系(香港科技大學會計系 教授)
何國俊(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環境學部、經濟學系助理教授)
原回答:
看一下林毅夫團隊自己的回應吧:
【編者按:8月22日,觀察者網發布了林毅夫新結構經濟研究中心團隊的一篇新聞,《東北經濟怎麼辦,林毅夫為吉林開出一劑新葯》,對30多萬字的《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徵求意見稿)進行了報道。報道指出,報告運用新結構經濟學研究方法,提出了富有開創性的建議:即揚長補短,而非以往的揚長避短。「短」即吉林包括整個東北被公認的輕工業發展偏弱,重工業佔據主導位置。
此外,《東北經濟怎麼辦,林毅夫為吉林開出一劑新葯》一文也在文末說明,補短板不意味著放棄原有的比較優勢,該報告最終建議吉林繼續做大重工業裝備製造,並發展五大產業集群,即大農業、大健康、現代輕紡、現代裝備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五大融合型產業集群。這篇新聞熱傳之後引發熱議,前銀行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發表《林毅夫要把吉林帶到坑裡?東北發展該發揮比較優勢還是補短板?》,斷章取義,以偏概全,質疑給東北的藥方拋棄了吉林原有的比較優勢。為澄清事實避免誤導,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吉林課題研究執行負責人付才輝昨晚做出簡短回應,並公布報告的全文和PPT下載鏈接,供各界討論。本文原發與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作者授權觀察者網發布。觀察者網也將於近期推出文章,更全面闡述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研究團隊對東北轉型升級的思考,敬請關注。】
原文鏈接:付才輝:林毅夫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團隊回應對《吉林報告》的質疑
8月21日,付才輝與吉林省發改委討論《吉林報告》楊光|攝
《吉林報告》提出吉林應發展五大產業集群 現代輕紡只是其中之一
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近日發布的《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徵求意見稿)(下面簡稱《吉林報告》)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烈討論,我們很高興看到大家對從新結構經濟學角度對東北問題初步研究的廣泛關注。
但遺憾的是,不少評論還只是基於網路報道的零星觀點。例如,孫建波的一篇評論文章《林毅夫要把吉林帶到坑裡?東北發展該發揮比較優勢還是補短板?》中提到:「明明說的是要發揮比較優勢。可是,說好的比較優勢呢?林毅夫團隊怎麼沒指出來?」並且孫建波也提出吉林省要發揮醫藥健康、旅遊運動、農業食品等比較優勢,並以此來批評《吉林報告》沒有指出來這些比較優勢。事實上,這些內容正是我們提出吉林省可以疊加大農業、大健康、現代輕紡、現代裝備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融合型產業集群等五大萬億量級的符合其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的內容之一,而且有更加系統和詳細的分析。
報告提出的吉林省具有潛在比較優勢的五大產業集群
《吉林報告》的建議是揚長補短而非只發展輕加工業不發展其他產業,由此可知這些評論人士只是道聽途說,並未見到《吉林報告》的完整版,居然也把我們的結論作為批評我們的依據,有點不思其解。所以,為了避免這些評論的誤導性,有必要澄清。
有鑒於此,我們在此向大家公開《吉林報告》(徵求意見稿)完整版的電子版(並附上簡要的PPT),供大家討論。該報告目前還只是初步的草稿,有諸多不完善甚至錯誤之處,請大家予以反饋建議,也歡迎大家展開深入討論。(吉林報告徵求意見稿電子版及吉林課題交流PPT請點擊下載)
另外,孫建波文章也認為吉林由於緯度高不能發展輕加工業,並以北歐為例,其實這是他對北歐的情況不熟。
例如,芬蘭的諾基亞是從木材,到造紙,然後幫飛利浦代工生產家電,到生產自主品牌的電視,然後才進入到生產移動通信手機等。瑞典、瑞士等在發展早期也有許多紡織、製鞋、電子等輕工業。
他認為吉林冬天天寒地凍有半年不適合生產輕工產品,顯然不是事實,因為這些產品是在工廠里生產而不是在露天的地里生產,遼源能發展襪業集群就是明證。
當然,這只是他看到目前北歐發達經濟體的產業結構,而沒有追溯其產業結構變遷歷史。
另外,孫建波的文章也提出「我怎麼沒有看到韓國、中國台灣等地實施經濟追趕的時候搞輕紡呢?」——這顯然也與歷史事實不符,日本和亞洲四小龍正是通過大力發展輕紡行業積累資本之後才升級到重工業以及現代科技行業的(可參見《世界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報告——新結構經濟學之路》一書)。事實上,2016年吉林省紡織業規上工業增加值147.36億元,增長16.1%,已經超過能源產業的122.08億元,現在已納入吉林省八大重點工業之一。作為一省 吉林有沒有必要搞輕工業?
當然,除了吉林省大力發展其他幾類有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之外,包括吉林省在內的東北需不需要發展輕紡工業,孫建波的觀點確實也代表了許多人對東北發展根深蒂固的觀點:
大家普遍認為一省不同於一國,吉林在重工業上有傳統,就不應該去搞輕工業,覺得那個太低端。
正如孫建波在文章中所言:「林毅夫的第一個致命錯誤,是把吉林和東北當真一個國家,而且是大國經濟來診斷了。一個大國,當然要產業機構健全……如果中國每一個地區都要發展這些產業,都來與江蘇、浙江、廣東競爭這些產業,中國的省區之間,還需要產業分工嗎?如果吉林真的去發展輕紡、家電、電子之類的產業,必將永遠失去發展的機會。」與之不同,我們認為不同於一個區縣市的情況,擁有超過一億人口的東北地區,以及目前的經濟體量與紐西蘭旗鼓相當但人均收入水平只與非洲加彭相當,2016年的人均GDP為54266元略高於全國的平均水平53980元,2016年末有2700萬人口、其中16-59歲的適齡勞動人口佔68.65%、農村人口佔比44.03%這樣省情的吉林省,是繞不過大力發展勞動力密集型輕工業階段的。目前吉林製造業就業人口占就業總人口比重,浙江是40.27%、天津是28.19%、而吉林省只有區區5.73%。以重化工為主導的資本密集型產業對就業的吸納能力非常弱,為了解決就業利用勞動力資源稟賦,目前吉林省就需要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當然,我們在報告中提出的是現代輕工,不同於傳統簡單的輕工業,承接江浙輕紡工業轉移的方式也需要在轉移過程中發揮吉林省裝備製造業的比較優勢進行技術裝備改造以及產品質量升級,即轉進。
吉林事實上已經在補輕工業短板,但報告認為,這還不夠。
這意味著吉林省還可以發揮重工業的基礎反哺輕工業,也促進重工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大力發展現代輕工業,不但可以吸納農業剩餘勞動力推進吉林省農業規模化經營促進現代化大農業發展,而且出口導向型輕工業還可以提升吉林省的出口以及帶動物流、銷售、金融等等生產性服務業的大力發展——而這些正是吉林省的短板。
以2015年的數據做比較,經營單位所在地出口總額吉林省排在倒數第五位;只比寧夏、青海、西藏這些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高一點點;吉林省只有廣東省的0.72%、江蘇省的1.36%、浙江省的1.67%、上海市的2.35%、山東省的3.21%、福建省的4.09%、重慶市的8.36%、北京市的8.44%、天津市的9.02%、遼寧省的9.10%、河南省的10.71%、江西省的13.93%、四川省的13.94%、河北省的14.01%、安徽省的14.30%、湖北省的15.79%、廣西壯族自治區的16.52%、湖南省的24.1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26.37%、雲南省的27.77%、陝西省的31.20%、貴州省的46.38%、山西省的54.79%、黑龍江省的57.42%、甘肅省的79.39%、內蒙古自治區的81.66%。2015年數據,吉林出口全國排倒數第五
——讓人驚訝!我們認為吉林省不但需要大力發展輕紡工業——囊括了從紡織業,紡織服裝、服飾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製品和製鞋業,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製品業,傢具製造業,造紙和紙製品業,印刷和記錄媒介複製業,文教、工美、體育和娛樂用品製造業,化學纖維製造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以及家電和消費電子等等龐大的產業譜系,而且需要基於已有的這些輕工業產業集群基礎抓住江浙產業轉移的寶貴窗口機遇期。
例如,2015年吉林省的人均GDP為51086元,只有浙江省的65.8%,但與2010年的浙江省的51711元相當,說明窗口機遇期大致只有五年,非常短,轉瞬即逝。與吉林省處於同一發展水平的湖北省和重慶市近年來就大力承接沿海消費電子等輕工產業轉移的機會,獲得快速增長。
2015年吉林省的人均GDP與湖北省和重慶市相當,分別為100.85%和97.64%,但2016年湖北省的GDP增長率為8.1%,重慶市的GDP增長率為10.7%,吉林省只有6.9%,低於湖北省1.2個百分點,低於重慶市3.6個百分點。
整體上看,吉林省的宏觀經濟結構轉型情況不亞於湖北省與重慶市,甚至一定程度上優於重慶(重慶市的經濟增長對房地產建築業有較強的依賴性,建築業在第二產業中的比重近20年增加了9.62個百分點,而吉林省和湖北省只分別增加了0.52個百分點和1.81個百分點)。
然而,近20年來與湖北省和重慶市的比較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吉林省工業的內部結構明顯存在「斷層缺位」:以家電與消費電子為龍頭的輕工業產品產量非常薄弱。
例如,2015年家用電冰箱產量、房間空調器產量、家用洗衣機產量的產量重慶市分別為179.8萬台、701.01萬台、281.3萬台,湖北省分別為286.2萬台、1213萬台,移動通信手持機產量、微型電子計算機產量重慶市分別為17605.1萬台、6180.8萬台,湖北省分別為5475.7萬台、1121.5萬台。以汽車與石化為重點的重化工業三省也旗鼓相當,吉林省重工業目前也不佔絕對優勢,但輕工業嚴重落後。對東北印象 很多人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
另外,事實上,輕工業的充分發展也有利於裝備製造業等重工業的快速發展,最近沿海地區的裝備製造業發展就非常迅速,大有超過輕工業之勢。
如果除去汽車行業,吉林省的裝備製造業在全國的比重目前只有區區1%左右。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各地的產業分工是由市場決定的,而不是計劃經濟時代中央指令所決定的。中國各個地區的產業分工會隨著稟賦結構的變化而不斷變遷。
那些墨守成規地認為東北應該堅持重工業分工而東北沿海應該堅持輕工業分工的思想,事實上還停留在計劃經濟年代。當然,區域產業分工作為學術問題及其政策分析值得深入的討論。我們鼓勵大家就東北現階段需不需要再大力補輕工業短板的問題展開討論。
最後,我們再次重申《吉林報告》的建議是揚長補短而非只發展輕加工業不發展其他產業。吉林省目前需要根據其資源稟賦結構與產業基礎大力發展大農業、大健康、現代輕紡、現代裝備以及以新能源、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融合型產業集群等五大萬億量級的符合其潛在比較優勢的產業集群,深挖經濟增長潛力。
不過,我們依然堅持認為吉林省乃至東北地區目前需要把握好極為重要的窗口機遇期惡補輕紡工業的短板,長期來講才能讓產業結構步入良性發展。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年3月9日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的:「如果按照原來的跑道跑,跑得越快可能偏離越遠。這個問題不解決,老工業基地難以鳳凰涅槃、騰籠換鳥、脫胎換骨、優化升級」。當然,對東北問題的認識及其建議有不同的視角和不同的觀點,任何理論都是盲人摸象。
我們歡迎大家圍繞《吉林報告》(徵求意見稿初稿草稿)展開深入討論,以便幫助我們進一步完善。
這兩年,唱衰東北經濟成為政治正確,鄙視東北人民成為全民狂歡。始作俑者是這些年漸成規模的自媒體,他們編口號、帶節奏。或許他們知道,就像戲劇一樣,只有負面消息才能吸引眼球,並能渲染情緒。
投資不過山海關」「東北人只認可大鍋飯」「每一個直播熱門都充斥著低俗的東北演員」,凡此種種,他們成功了,至少在媒體圈裡和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里,他們成功了,一輪又一輪的輿論車輪,碾壓在東北的土地上。用東北人的話說:扎心了,老鐵!
可是東北人大部分天生都是樂觀的,用他們的話說「天邊飄來五個大字,那都不是事,是事也就是一會,一會就完事」
這不,在東三省中,負面消息相對較少的吉林這兩天又「博眼球佔頭條」了,原因是林毅夫北大新結構經濟學研究中心團隊,為吉林轉型升級開出新藥方,發布了30多萬字的《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徵求意見稿)。這種陽春白雪,下里巴人暫未啟蒙,還未感受,經濟學界就已經吵開鍋了。有人說林毅夫飄了,把自己當聖當神,拿政治家的姿態指導一方經濟,有人沒明說但是繞來繞去還是那幾句潛台詞:東北的基因已無藥可救,垂死掙扎,坐看你們老底爛穿。
在中國的目前還活躍的經濟學家中,林毅夫是最具有家國情懷,最能腳踏實地,最學貫中西,最能從一而終的經濟學家,最主要的是,他也是最能把所謂的高深理論講成「大白話」的人。經濟觀點如強調政府把控、發展製造業等觀點也是三十幾年不能動搖,學識、品行、能力不容置疑。
在這份吉林報告中,主體思想是發揮比較優勢,對標天津、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山東等省市,發展現代輕工產業、轉移農村勞動力(吉林省2016年末2700萬人口中,16~59適齡勞動人口中44.03為農村人口)。繼續做大重工業裝備製造業、建立農業產業、大健康產業、現代輕紡產業、現代裝備產業以及新能源、新材料與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融合性產業集群。
看似良方、並無意外。
乍一看似乎老生長談,但是報告內提供了更為詳實的數據邏輯支撐。如果沒點耐心,很多人包括官員印象也將是含糊的,行動也將是遲緩的。
但是這份的報告的意義不容小看!
1、在全國一片唱衰東北的輿論風潮中,這個報告時最腳踏實地的誠懇的一份發展建議,林毅夫不似那些只抱怨無建議、只批評無良言的大小媒體,大小經濟學家,他的團隊能耐心的整理出這樣一份報告,就值得尊敬。
2、報告內容詳實有內容,告知方式方法,將吉林傳統優勢產業如農業、大健康、重工業與現代輕工、新能源新技術等行業並列發展,互生互補。可見其基本吃透吉林現狀,才能有針對性的提出經濟發展良策。
3、吉林政府也好,官員也罷,從這份報控中能看到動力、看到希望。信心是黃金,一個口號能毀掉發展的信息,但是信心的建立過程卻悠久漫長。
最後,東北有東北複雜(地緣、氣候),東北也有東北的簡單。只要政府好好規劃,把握大環境大方向,東北也必然能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拿我們公司來說,一汽技術中心,自從反腐開始年開始公司待遇腰斬。原因是國資委調研了長春的收入,認為收入過高,結果去年就走了一千人,從4000人的企業變為3000人。大城市的企業給了幾倍的待遇。走的全是工程技術人員,留下的都是管理人員,造成了工作量加大,人員流失更快,惡性循環。我只能說東北藥丸。針對評論我還要編輯一下,一汽的工程技術人員口碑還是不錯的, 解放一直是商用車銷量冠軍,乘用車的兄弟們跳槽後也都很順利,一汽的乘用車該反思下為什麼造成這種情況。拿一汽自主的商用車為例,今年全國老大,第二尾燈都看不到那種,上半年狂賺二十億,下半年由於計件工資薪資總額要用沒了,國資委規定每年最多增長6%,下半年極其悲慘.大家幹活積極性都沒了,產量大了除了無盡的加班什麼好處沒有,利潤照樣上繳。這種一刀切的管理制度制約了企業的發展。這只是一個縮影,一直是一收就死一放就亂,希望有智囊團想出好辦法吧。一汽技術中心歷經67年,終於倒閉,1950-2017.9.18。在國恥日倒下,希望未來能更好吧。
仔細看了ppt。文本概要看了。 先不討論對錯。事實上報告給的是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方向,具體來說就是發展哪些產業?為什麼是這些產業?整個報告都圍繞這個核心主線在論證。所以,很多人在討論營商環境,投資不過山海關,體制機制,觀念,朝鮮問題……這個不是這個報告要解決的問題,也解決不了。當然報告也需要提一些保障措施。然而實質性的還是在財政,土地等方面有一點參考意義。體制,尤其是觀念,地緣問題根本不在討論之列。
這個藥方單看很蠢,但如果我們默認朝核問題將在未來一段時間解決,那麼就完全不同了。
恕我無知,東北為什麼要振興呢?以前人口遷去東北,是因為內陸戰亂,現在東北每年外流幾十萬人,也沒什麼不對呀,東北本來就適合發展農業,做個農業大省,也沒什麼不好的,農業機械化以後,農業人口的收入也會不錯,以後估計會有幾個超大城市群,包括珠江灣,杭州灣,京津冀,估計要吸納四五億,還有一些其他城市群,輕鬆吸納10億人口,東北就作為不到6000萬的農業地區,現在美國也好幾個農業大州,生活並不差呀
----------------
既然說比較經濟學,把東北比較一下就知道了,東北要是真的那麼好的話,就不會歷史上那麼少人住了,一切經濟的核心要素是人,要把人留在東北,就要因為氣候支付溢價,第一批的溢價是內地的戰亂支付的,才有人闖關東,第二批的溢價是日本人支付的,解放後,東北的工業基礎好過其他地方一大截,現在發展東北的工業,誰來支付溢價呢?反之,發展農業的話,地廣人稀,土地就可以支付溢價,這才是真正的比較優勢嘛。
---------------
補充一下
1,我主張要保持優勢產業,淘汰落後產能和虧損項目,順應東北人口流出現狀和東北的地理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通過現代農業和優勢產業創造的高收入人群帶動消費能力,帶動第三產業,如此20年後,東北自然振興,無須刻意做什麼東北振興計劃。我從沒說過東北以後光種地
2,要想見效快,也不是沒有辦法,眼下就有機會,一帶一路也是軍火之路,沒有軍備發展,東南亞穩定不了,現在在南亞了,以後還會有西亞的對峙,內外銷訂單都會大漲,這個就看國家把新的產能放在哪裡了,我看東北就很合適
------------------
2016年,東北人口流出30多萬,過去十年,流出200多萬。這是官方數字,原文有誤。
不過如果你真的相信過去十年只流出200多萬,你最好到全國各地轉轉。一種是往熱帶地區流出,如,廣東,廣西,海南,甚至泰國。一種是往經濟熱點地區流出,如北上廣深等等。光一個海南省就有100多萬,深圳也很多,去泰國旅遊還看到了不少,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歷,200多萬?加個零,都有可能
----------------------------------------------------------------------------------
又回來看了下,好多人說東北搞農業就是落後,拜託現代農業要依託技術,工業,設備,金融,管理等等,是一套很先進的東西好不好,如果收入到每人幾萬,為啥不願意啊,不願意的只有落後的農業吧,又有人說東北搞現代農業土地不夠,拜託請向後看,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加起來超過中國的面積但只有1000萬人,同是寒帶農業和東北農業一脈相通,如果東北有發達的現代農業企業,那裡多的是土地,關鍵是農業效率夠不夠高,能不能用高薪把人留下。如果農業擴張的好,說不定將來還可以幫國家收回遠東呢,哈哈。
三言兩語答案中所說的「東北每年人口流出二百萬」是錯誤的
我們看看東北2016年人口流出到底是多少
數據來自2016年千分之一人口抽查
遼寧的人口數據
2016年,遼寧省常住人口較上一年減少4.6萬人。
2016年,遼寧省出生人口28.9萬人,出生率6.60‰;死亡人口29.7萬人,死亡率6.78‰;人口自然增長率-0.18‰。與上一年相比,出生率增加0.43個千分點,死亡率增加0.19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增加0.24個千分點。遼寧省常住人口減少數的減少,與出生率的增加有關。
綜上,2016年遼寧人口流出3.8萬人。
遼寧省人口大數據分析:2016年常住人口較上一年減少4.6萬-中商情報網
吉林的人口數據
2016年,吉林省出生人口15.28萬人,出生率為5.55‰;死亡人口15.42萬人,死亡率為5.6‰;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5‰,比上年下降0.39個千分點。
2012-2015年,吉林省常住人口增加數均保持在1萬人左右,而2016年,吉林省常住人口增加數卻大幅下降,達到-20.28萬人,增加數較上一年減少21.19萬人。
綜上,2016年吉林人口流出20.14萬人。
吉林省人口大數據分析:2016年常住人口減少20.28萬-中商情報網
黑龍江人口數據
全年人口出生率為6.12‰,死亡率為6.61‰,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49‰。年末常住總人口為3799.2萬人,比上年減少12.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249.1萬人,鄉村人口1550.1萬人。
綜上,2016年黑龍江人口流出10.95萬人。
黑龍江省統計局
整個東北在2016年共流出人口數量,遼寧3.8萬,吉林20.14萬,黑龍江10.95萬,共計34.89萬。絕非南木所說的200萬,南木的數據將東北人口流出誇大了六倍。
那麼東北人口流出二百萬是哪來的呢?
來自第六次人口普查,2000年至2010年間,黑龍江人口流出204.7萬,吉林人口流出91.6萬,遼寧人口流入77.3萬,整個東北流出人口共計219萬。問題是這是十年總共的數據而非一年的數據。
至於他後面說的對不對我不知道,不作評價,然而他說的東北每年人口流出二百萬是錯誤的。
東北生育率一直比全國平均水平低0.5以上,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中國平均生育率2.5,東北1.9,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遍,中國平均生育率1.4,東北0.75(只有中國平均生育率的近一半)。因為東北是中國一胎化執行最嚴格的地區,三十年來,東北出生人口數量較全國平均水平少1500萬左右。而東北在2000年以前是人口流入區,2000至2016人口流出不到400萬。說東北人口問題是人口流出是對計劃生育帶來惡果的掩飾。
因此,徵求意見稿認為,吉林省過去以及現階段主導型的比較優勢產業應該是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林先生的這份新的報告圍繞著發展比較優勢產業做文章,而他認為吉林的比較優勢竟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VERY excuse me, 吉林作為人口少(只有江浙廣東等人口大省的1/5左右),全國人口密度最稀疏的省份及老齡化及人口流失最嚴重的省份,你告訴我最好發展勞動密集產業?!我先忙了,回見了你。
中國省份人口密度表:
推薦閱讀:
※香港人為什麼要反對水貨客?
※美聯航的醜聞,能讓人們抵制它們多久呢?過一段時間消費者會不會又開始購買美聯航的機票了呢?
※怎麼回復(對付)教授/編輯/審稿人的哲學三問?
※發表經濟學頂級期刊(top 5,field top)是什麼體驗?
※如何看待中文期刊中抄襲外文期刊並發表出到經濟學(季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