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為何要進軍空調業?這個行業的技術壁壘有多高?
新聞背景:小米或殺入空調業 雷軍、董明珠10億賭約再起波瀾
近日,小米進軍空調行業的消息和討論層出不窮。據了解,一款名為「米家全變頻空調」的產品日前出現在國家3C質量認證的名單中,委託製造商是四川長虹空調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虹」)。長虹內部人士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目前在公司內還未聽聞與小米的合作事宜。
對此, 小米生態鏈市場總監李卓頎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近段時間小米並沒有可以對外公布的空調產品,不過,包括空調在內的整個家電領域的產品小米一直都有關注,不排除未來推出相關產品的可能。
「智能家居」的另一個品類?空調的製造複雜嗎?相比於之前的電視、空氣凈化器,更難還是更簡單?
結論:白電市場痛點不是智能化,是傳統企業用線下模式經營線上,型號繁雜。小米的機會在於單品爆款!
分體空調(不含中央空調),包括壓縮機,都沒太高門檻。技術差異其實是成本控制造成的。有足夠的銷量和成本空間,國產照樣可以做出不輸大金、三菱電機的空調。
白電線上市場已經足夠大了,但格力、美的等的線上打法完全是線下模式的翻版——配置不透明;關鍵部件技術參數黑箱;繁雜型號搞得你頭暈目眩;同一型號下面還分不同能效等級,差一個字母性能天差地別……這是方便線下導購員轉型、忽悠的模式,不是互聯網思維。
很多線上消費者討厭繁雜型號,希望剖開黑箱。所以,小米是有機會攪局的。但攪局的方法應該是紮實做好基本配置和關鍵部件,甚至設法使用大金、三菱電機的相同部件或技術指標,併合理安排信息對稱化宣傳。
智能化只是錦上添花。不能因噎廢食犧牲性價比,過度炒作牟利。
剖開黑箱,做好核心部件,主打性價比,才是對付重度營銷的利器!
讓我想起今年夏天最熱的時候,也就前幾天,買空調得預約,咋沒人說全體空調廠商耍猴?這是個問題。
————————————————————————————————————————
有說是安裝工人不夠的,那麼安裝工人算不算服務?市場需求這麼大,按各種耍猴理論同學的邏輯,市場有需求你必須飽和滿足,不然就是飢餓營銷啊,你去僱工人啊,難道不是這個道理嗎?
我講幾點是不是你遇到的痛點?
1,你想給空間設定的溫度,總是和實際空間的溫度差別太大2,噪音太大,晚上睡眠時,空調聲比呼嚕聲還大3,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氣溫下,人體應該享受多少度的冷風才合適最近更新關於智能空調的評價,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694481/answer/211933967#showWechatShareTip先說明,我們是做工業空調的。家用方面更多的要考慮到功耗和噪音問題,技術壁壘相應更低點吧,考慮到現在流行什麼都往互聯網上扯,估計會出現個智能聯網空調了,從電視,空調,路由器,拖線板,洗衣機,電燈,小米是打算做一套家局體系了。也許這就是智能生活的雛形吧,一部手機,遠程控制自己的家。從點到面的突破。從行業到一個體系。
抱歉,剛才的的回答其實有些不夠準確,我從一個深度的消費者的角度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作為傳統的家電行業,空調的構造看似是比較簡單的,蒸發器冷凝器,節流閥,壓縮機,這就構成一個空調的基礎部件,但是相對比提問中說的電視,空氣凈化器,要複雜的多,可能一個空調內機的複雜程度就遠遠超過了一台空氣凈化器。
想要堆料一台好空調不難,主要部件採用合資的就完全可以,但是現在空調尤其是全直流變頻,怎麼讓這些外部採購的風扇電機,壓縮機,電子膨脹閥,等等,老老實實聽你的話,還要互相配合好始終在最佳效率下運行,這是一件很難的事,是需要靠技術積累,軟體演算法的優化,這個不是一天兩天你想做就能做的。
所以小米這次也不例外,選擇了有生產經驗的長虹進行合作,個人認為目前從發布會看到的消息應該小米只是設計了外觀,顯示和操作交互自己本身擅長的部分,而系統結構,還是老套路,並沒有什麼可以拿出來吹的黑科技。提到的這些別的品牌也有,但是沒有拿到真機是不好說是否有特別出彩的地方。
本身長虹就屬於國產二線品牌,自己也沒有掌握壓縮機變頻控制的核心技術,主要部件還要依靠外部採購,但是當年生產過大輕快,還是不錯的產品,所以我也很期待拿到手上的效果。
回到問題中來,小米這次的空調產品線我想也是為了智能家居布局,硬體上沒有太多亮點,就在軟體,和「互聯」功能上下文章,以此來布局「智能家居」至於改款產的銷量我認為會有,但是從我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他不降價我不會買。
在來說下別人說的跟董小姐較勁,這個我覺得小米空調目前還沒有這個實力和技術。董小姐的空調雖然在國內品牌中不算最好的,但是多年的技術積累可以讓它保持較高的一致性和穩定性,說白了,大牌子拼的除了獨門的黑科技就是穩定性!再加上新的r32環保冷媒的推進,格力自己又能夠生產r32的壓縮機,而且也是國內最早銷售r32冷媒產品的,小米空調想要追趕難度太大,格力不到4千元標價的潤系列產品,還有給京東蘇寧定製的「京致」「寧韻」性能上也是超越小米不少。如果小米真的想做好一款硬體好的空調,他完全可以找美的,但是我覺得這是給智能家居豐富產品線的產品,好看,交互好,產品ok我覺得就夠了。
但我希望看到的國內空調市場更多是在高品質硬體上下功夫的,我們國家現在的產品除了能在智能控制上「彎道超車」,其他技術水平,還是被日本碾壓,日系品牌更是壓根也看不上中國市場,給你一個5,6年前,甚至7,8年前的產品在中國就能進前三,如果不相信可以看看日本空調官網,濾網自動掃除,風對人,風避人,再熱除濕,超低溫制熱(-25度出50度風),超高能效比(apf7.0以上日本標準),這些國內品牌目前還是有著很大差距的。
我真心期待能有一個國產品牌能夠攻克這些技術難點,能夠推出比肩日本本土銷售的產品。
精確感知室內人體溫度:MITSUBISHI ELECTRIC 三菱電機 推出 2017升級款霧峰FZ系列空調_資訊中心_什麼值得買
現在日本品牌已經逐漸開始更多的產品同步,如果哪一天政策開放,海淘更加 方便,我想中國的空調將會受到較大的影響,(日本旗艦產品額定4kw以上機型都是200v電壓,50-60hz通用,國內220v使用完全無壓力)如果大家感興趣也可以看我回答的小米空調發布會問題。
魅惑藍心:如何評價 2017 年 8 月 10 日發布的智米空調?
我是小白,只回答第一個問題。
為了完善小米智能家居。只要能切中用戶痛點,加上不減分的外觀和誘惑的價格,小米就能賣出去。能叫米家的產品,不會差的,如果很一般的話,按照小米的風格,就去眾籌了,所以能搞一場發布會來介紹這款產品,小米應該是有信心的,期待明天的發布會。(寫於8月9日)----------------------------分割線----------------------
昨天看了發布會(b站直播),感覺沒雷總的有意思,導播也是醉了,一直拍特寫,就是不拍PPT,然後一堆尿點,彈幕里都反映只關心價格(對小米生態鏈的品控還是有信任度的),然後,就彈幕就開始搞笑了,什麼【董明珠】進入直播間,什麼【董明珠】送出mmp×999之類的,彈幕氣氛好不熱鬧。然而,就當發布空調的時候(開始放空調PPT),我失望了。不是米家!不是米家!不是米家!空調是智米自己搞的,產品怎麼樣先不說,光從名字看就知道定位了。希望有些人不要說什麼雷軍殺入董明珠地盤了…………再來說產品。顏值不減分,體驗未知,現在回想起賣點也就是製冷製冷強悍,安靜,節能(一級能耗),與日系高端核心零部件一樣,還有就是這詭異的價格4399(感覺是恰好高端空調都是5000+,4399正好比他們低,而且順口),感覺智米可以向小遊戲公司收廣告費了(滑稽)
馬桶蓋就不介紹了,你這問題也沒問不是?值得一提的是,假如馬桶蓋也能連接物聯網,想像一下,以後你就可以說:小愛同學,幫我沖一下PP(滑稽),感覺小愛要被玩壞了。總結:1.從名字看定位,不是米家,差評 2.體驗未知,用戶只看體驗,才不管什 么參數,我是抱有觀望態度,或許它能 成為一款爆品,稍稍撼動一下國內空 調大頭的地位。 3.我是買不起,我才大一……我這裡沒有 測評的 PS:這是做米粉了三四年,每次有新品 用想研究一下而已,大佬不要噴哦,最 後還是希望這款產品能助小米一臂之 力。 排版不易:還望多點贊,謝謝。估計是加了攝像頭,可以實時調節風向避免吹到人,國外有這樣的產品,國內還不知道有沒有,有估計也比較貴,小米很容易做到平價。
同時加入米家,手機遠程控制,回家路上開機,估計就這樣了。空調品質就是長虹的品質。如果出,我還是願意買的,不過家裡空調不壞也沒什麼動力換啊。又不是經常買新房的土豪
小米有品牌,有粉絲,有用戶群,能保證一定的銷量,就可以嘗試做空調。
但是,工業品是非常講究規模效應的,銷量打不開,成本降不下來,就難以賺錢。現在空調市場被幾個巨頭牢牢控制,競爭非常激烈,小米能不能賺到錢還很難說。當然,小米圖的也許不是賺錢,而是營收或者現金流之類的好看數字,方便繼續融資,這個隱藏戰略就不好說了。
具體到生產,是可以ODM的,可以不用考慮技術壁壘。
比較看好,會一定銷量,希望能在工業設計上有所突破,但價格肯定不會很便宜,可能和科龍齊平。但科龍拆解過以後完全解毒,一級能效下面是各自偷工減料,根本對不住神機這個名號
小米跟美的是戰略合作,所以他沒必要做空調,留出精力開發其它產品更符合小米發展方向
謝邀,我主要做的小家電,對空調也不是很熟悉,就簡單的說一下:
就我所知的家電行業技術壁壘都不算高,原理就擺在那裡,新進廠商要面對的無非是性能優化以及功能整合問題,現在家電行業申請的專利主要以結構為主就是這個原因,以小米現在的百貨性質,基本不用擔心技術欠缺。中國現在的家電業,大部分的質量問題不是因為技術不好,而是出於成本控制導致的。
至於小米進軍空調,我還是比較看好的,現在家電特別是品牌家電,都已經趨向同質化,不再是「一晚上只耗一度電」就能把客戶抓住的時候了,現在的大趨勢是智能家居,但國內現在大部分的智能都處於一種用app控制的誤區,以為加了一個手機遙控器就能成智能了,我理想中的智能應該屬於通過人機交互,減少操作,甚至可以不操作讓家電通過人的行為自己判斷應該提供什麼功能模式。小米的人機交互做的算是比較前列的,前段時間發布的小夜燈讓我都有了購買的衝動,所以我還是頂小米的,希望小米能夠在智能家電方面有更多產品出現!
身為從事空調銷售行業許久的我,在這裡不請自答一下,目前整個空調行業可以說是三分天下,格力美的海爾三家獨大,其他品牌分食一點點銷量,格力和美的因為前些年的廣告,現在在三四線城市深入人心,海爾後面進入市場,也不斷擴大,依靠自主研發的自清潔技術,顛覆傳統空調無法自動清洗蒸發器的尷尬,當然這裡說的有些跑題了。下面回歸正傳。
1.智米空調在發布會當天首先說到了外觀,白色外觀比較討喜,而且其能耗等級一級變頻,壓縮機是日立松下進口壓縮機,並且依靠米家智能後台,如果了解空調的人會發現這根本沒什麼亮點可說,現在空調智能可以說都被各個廠家玩爛了,壓縮機是大牌壓縮機,這個很贊,但是變頻是一個技術活。
2.我們來說說售後問題,現在排名前三的格力美的海爾售後服務可以說基本非常完善,但是智米空調依託於長虹售後,這點不得不讓人堪憂,比較大熱天如果空調壞了,售後又無法解決的確是個很糟心的事情。3.小米一直走性價比路線,而深入人心。但是這款空調價格卻性價比不明顯,這個價位不管買海爾還是格力,都是沒話說的,而且比智米空調技術更成熟。4.我在這裡吐槽一下,我還沒搶到小米6(無辜臉)如果哪裡說的不好,望大家多多見諒。
技術壁壘這個東西還是有的。
要不然三菱電機、大金那麼高的售價不會有市場。
軟體方面比如比較重要的溫控系統(變頻控制),
很多國內品牌直接引進(或者乾脆收購)的日本技術,
典型的例子就是美的收購東芝,從而躋身國內空調一線地位,
和定頻時代的「一哥」格力並駕齊驅。
再比如海爾曾和三菱重工有過短期合作等等。
記得家電論壇有大蝦分析過海爾的短板之一就是掛機的溫控系統,
用的還是三菱(電機?)N年前的技術模塊。
硬體方面的壁壘主要是行業壟斷,
空調核心部件(壓縮機、電機)供貨商就那麼幾個,
而且大多掌握在一些空調巨頭手裡面,
比如三菱、松下、美的(美芝)、格力(凌達),
小米要躋身進去肯定要跟某某某搞合作開發才行(比如和美的合作搞了個青春I),
想自己另起爐灶有點困難,畢竟這個市場誰都不願意養虎成患。
我講一下我對於小米為何進軍空調業的看法吧首先你看小米之前推出的產品 除了手機 已經涵蓋了很多方面了 大到電視機 小到牙刷 反正只要日常生活中用得到的 他都會去做或者可能打算做然後你再看他們這些產品的功能 很多都是可以用手機控制的吧 我也只用過一部分 不能說得太全面 那麼這是為什麼呢現在有個概念很火 叫物聯網 那麼什麼是物聯網呢 就是萬物聯於一個網 現在比較流行的智能家居也屬於物聯網的一種 然而物聯網的行業發展前景很大 人是懶的 誰不想每天回家前就可以用手機設置好溫度 設置好電飯煲自動做飯 自動燒好熱水等等 然後一進家門就是適宜的溫度給自己舒適的感覺 馬上就能吃上熱飯 馬上就能洗熱水澡等等 然而要實現這些的代價還是很大的 就拿你說的空調來舉例子吧 你要控制一個空調 就得有和它相同的紅外線吧(這是我同學告訴我的 他們說控制不同空調的紅外線也不同)然後就得和製作空調的廠商合作吧 但是現在空調廠商層出不窮 各種各樣 要一一都能取得合作代價太高了 那不如靠著小米自己打響的品牌做出他們自己的空調 還特別方便 然後估計再過不久 就可以實現家裡都一切都形成一個家庭網路 到時候一切都會變的很方便 上面都是我的想法 具體是不是只有雷布斯知道吧...
為何要進軍就不回答了…滿大街的小米模式生態等文章可供參考。
--
空調么技術壁壘是沒有滴。反正就貼個牌唄…
基本是如以往拿二三四五線雜牌貼牌後加點手機遙控,路由器之類的聯動下遠程控制就算是「智能」了,可能還能聯網升級些沒卵用的模式(傳統空調廠商務實,模式少)、催你洗濾網啊之類的。有一定概率和國產一線廠商合作貼牌。
技術方面,上點冷門但不成熟或沒啥用的,吹一吹,靠信息差吸引下小白米粉。
比如空調除基本套路和上述爛大街的套路外,可能還裝攝像頭或紅外之類的,來檢測人體物體等等,依靠它們控制吹風朝向、優化下溫濕度計算方向、自動開關機,甚至加點「不在家時防陌生人」也很easy。這些N年前就有的東西 成本也不高 但因為然並卵沒人推開。
反正是要堆無難度成本低,但卻有的吹,能讓小白xx粉莫名高潮的東西都塞進去。
配合迷之文案,即可形成"高大上"的效果。
至於真正的"技術壁壘",小米和它投資的那種企業是沒能力也沒必要更沒資格研發的。。
…你還希望小米和它投資的小企業拿出比谷輪艾默生三洋日立好的壓縮機嗎……
主要就是打打噱頭戰,白色家電價格戰也是打不了了。一般打"差不多價格我有噱頭"這樣的價格戰。
現在中國家用空調的格局基本已定,兩大一線品牌,若干二線品牌,外加很多小廠。 小米進入哪個行業,哪個行業都不好受,價格屠夫確實讓同行不爽,但是沒辦法。小米進入空調行業的初衷是什麼?進入的程度有多深?售後服務怎麼操作,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問題需要解決,當然我也知道雷布斯既然看準了,肯定有他的解決之道。 互聯網+現在熱火朝天,傳統行業也需要升級換代。這點上就是自己革命還是別人革你命的問題,擁抱變化是一個常態,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最後的結果重要,這種用於做突破的思想更重要。 祝福雷布斯,希望將來別人說到你的時候,去掉布斯,以後外國成功人氏過來介紹的時候會這樣說:這是***國家的雷軍!
壓縮機 變頻控制系統 這2個不能自主研發和貼牌有區別么?小米應該干自己該乾的事,很多人都說空調沒技術壁壘,變頻壓縮機自產的除了格力的凌達和美的的美芝壓縮機,基本市面上都是外國牌子!壓縮機就是CPU,變頻控制系統就是主板!如果把空調比做手機的話,這CPU和主板不是自己研發的,那不是貼牌是啥?
白電的需求是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小米一直在布局智能家居,都是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擴大的需求。進軍空調是必然的選擇,即使自己不做,也必然會找合作方。空調的市場前景很廣。
不要說什麼門檻低,任何工業產業都是需要積累的。做空調容易,但要做好了並不容易。高精製冷系統技術的掌握和控制系統專業的廠商都有自己不斷的核心技術(而技術的提升是建立在關鍵數據的不斷採集改進的基礎上的),國內的企業這方面的機制還是世界頂級企業有相當的差距;中國產業還有個短板我覺得是基礎精加工能力的欠缺。
額 技術壁壘 我只能講從Carrier搞出空調起 這個熱循環就沒變過 更多的是在人性化的功夫誰下的多 還有壓縮機誰的效率高
推薦閱讀:
※小米 Note 2 和小米 MIX 能成為 2016 年爆款嗎?
※關於小米和搜狗offer如何選擇的問題?
※冰桶挑戰是怎麼傳到中國這些IT大佬這兒的?接下來會怎麼樣?
※汪超駿是誰?
※如何理解雷軍在發布會提到的「O2O將是小米流量變現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