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知道對電影的評價再看電影,會影響看完之後的評價嗎?

現在都習慣在看電影之前,先聽聽朋友們對電影的評價,或者在豆瓣等看到了電影的評分。這樣會對看完電影后對電影的評價有影響嗎?

聽到朋友的評價和看到豆瓣的評價,以及評價是在買票之前還是之後聽到的,會不會都對事後評價有影響?


看到有心理學標籤,就說說自己的看法。

心理學有一個現象,叫首因效應,指第一次接觸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對以後的行為活動和評價會產生影響,也就是俗稱的第一印象。也就是說根據最初獲得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會或多或少的影響人們對該事物或人的評價,甚至會左右對後來獲得的新信息的判斷。

與之相反的近因效應是指當一個人識記一系列事物時對末尾部分項目的記憶效果優於中間部分項目的現象。換句話說看過電影后自身產生的情緒和思考屬於近因效應,而之前的影評則是首因效應。近因效應與首因效應相反,是最近一次對事物的相關接觸給人留下的印象,這個印象在對方的腦海中也會存留很長時間。

所以我覺得可以認為,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對觀影者產生的電影評價都會產生影響,只是對於擁有相對完整的評價標準和觀影喜好的人,近因效應影響會大大超過首因效應。


謝邀。

這裡應該是 Priming Effect(啟動效應,或者翻譯成「洗腦」?)或 Anchoring Effect(錨定)。

簡單來說,就是給人一個信息(此處為影評),這個信息能影響這個人之後的想發和行為(此處為觀影后的感想)。

對於從 Priming 或 Anchoring 的角度來具體解釋觀影前看影評和觀影后態度的變化。

有興趣可以在網上多搜搜相關的研究,在此不做引用了。

原因主要是許多 Priming 研究的結果並不能通過重複實驗中,其結果的可靠性正在逐個接受檢驗[1](參考卡尼曼的公開信Nobel laureate challenges psychologists to clean up their act : Nature News Comment)。

對於,Helix NG的答案說是的記憶研究裡面的 Primary Effect 和 Recency Effect。這兩個現象在記憶研究中發現的,又叫Serial Position Effect(系列位置現象)。這兩個現象可以在某些程度上解釋哪些影評更容易被記住,但並未回答 記憶 與 觀影之後的行為和態度改變 之間的邏輯空隙。

其現象描述的是如果要記憶一長串英文單詞,最先出現的單詞和最後出現的單詞相比於中間出現的單詞更容易被人們記住。

圖[2]

Primary Effect 可以被理解為是因為最先出現的單詞形成了長期記憶。

Recency Effect 可以被理解為是因為短期記憶讓最後出現的單詞更容易記住[3]。

[1] Psychologists strike a blow for reproducibility : Nature News Comment

[2] http://link.springer.com/referenceworkentry/10.1007%2F978-0-387-79948-3_2232

[3] http://www.simplypsychology.org/primacy-recency.html


會。如果一個電影豆瓣分數很高,我會很認真地去看,很多點反覆琢磨覺得真好看……不過也有例外,曾經覺得一部電影故事鏡頭都可以,但是評分只有5點多


肯定是有影響的,畢竟有先入為主的概念。

舉個例子,穆赫蘭道我就是先看影評再看電影,我去,這個電影好牛叉啊,逼格好高啊,看的時候聚精會神,心想,此處定是伏筆,此刻導演想表達的意思肯定不簡單,肯定不止是這樣balabala

看完之後,感覺自己開始頓悟,然後繼續看影評,心想 果然是個奇劇!

可是過了這麼久再想想,感覺除了這個電影很牛叉外,記不得任何東西了。可能是因為我本身就沒有很認真深入的研究這個電影,而是帶一種人云亦云的站隊。

現在我更喜歡先看電影再看影評。畢竟看電影時對情節的共鳴和我內心的驚喜是我覺得非常神奇的東西。帶著自己的領悟去看影評,發現 這個地方不該是這篇理解的呀,原來這裡有伏筆啊,這個人想的才是我想的,原來電影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啊balabala 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在看,而且總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影評。也是對自身理解力的一個提高吧!

嗯,我覺得這樣看電影比較有意思。

ps 會提前看電影推薦,只看大致題材和名稱。


糟糕的電影不會因為看了評價而遮蓋本質

但不錯的電影看完評價,作者對細節的理解會讓你更容易共情,也就容易產生跟作者一樣的傾向和情感。


謝邀。

覺得標準答案就是那個那個高票啦,anchoring and adjusting effect.

目前我知道的實驗,作證這個感覺的就是Kahneman和Tversky的,簡單說一下...

實驗者被分為兩組,分別要求在五秒之內估計一下兩個階乘的大小,

8*7*6*5*4*3*2*1和1*2*3*4*5*6*7*8。結果第一組比第二組中位數顯著大很多。

大概一個幾百,另一個幾千這樣。

類似的實驗, Dan Ariely也做過。

都是大同小異,講cognitive bias的。當然也都有槽點。。。

覺得感興趣的可以去看Kahneman的書,think fast and slow.

不過呢,我只是個人近來看這些錯覺不錯覺得東西有點厭了,

是相信人有這些錯覺的。但更傾向於找到一個正確的model來解釋他,而不是寫篇paper,

xxxx bias....xxxxx irrationality....就完了...

說到看電影,這個怎麼說都有道理啊。可以說會人云亦云,會對之後的評價有正影響,

也可以說心理學某種研究表明,人會想要顯示自己和大眾不一樣,因而故意形成和大眾評價不一樣的觀點 =.=總之...隨便怎麼說吧...

覺得自己跟評價最不一樣的電影可能就是...北京遇上西雅圖==


評價改變的是預期。

一場電影耗時兩個小時左右,生活節奏如此之快的今天,很少有人走進影廳那一刻,是完全不帶預期的。而人們齣電影院門時,首先判斷的是自己這兩小時有沒有值回票價(或時間)。

在邁入影院大門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造勢與宣傳。

電影製作方發行方首先考慮的肯定是儘可能多地吸引觀眾走進影廳,於是美輪美奐的海報,震撼緊張的預告片上映數周前就開始輪番立體轟炸人們的視線了,這些是電影的精華部分,至少是出彩的部分,目的是使電影叫座。

砸錢總能砸出首映票房的上座率,但能否砸出叫好就不那麼簡單了。有預期就有同預期的落差,上映前的過度宣傳,此時或許恰恰起到了反效果。由於大多數觀眾並不會第一時間上影院然第一時間寫評論,是所謂沉默的大多數,因此媒體上出現最早的電影評價,大多出自專業影評人或者死忠粉絲,那些能在第一時間引爆朋友圈的,要麼是超級大片,要麼必然有重大的槽點存在,因為沉默的大多數也選擇不再沉默了。

能打破沉默的情緒體驗,首推憤怒,其次是爭議。而爭議總好過憤怒。

不同的電影有不同的欣賞方式,有深度的電影則有更廣泛的受眾群體。我不是影評人,我只知道評論一部電影,有畫面、人物、情節、深度等多個不同的視角。有特點值得看的影片,必然總體與亮點並存,而編劇和導演的功力往往居功至偉。

2016是資本引爆中國電影市場的重要一年,作為一個普通的電影愛好者,真心希望資本的力量能發現發掘出一批優秀的新銳編劇與導演,(當然,也默念廣電總局多多刀下留人)。


會。當年我哥在我看不能說的秘密之前告訴我那是鬼片可嚇人了。然後我就懷著女主是鬼的心情看了這麼個並不是鬼片的片子…………


隨機的吧 有時候會 有時候又不會。正面的評價經常會影響我看的時候更吝嗇讚美 負面的評價又經常會讓我看電影的時候更審慎批判。


第一印象永遠最重要。


謝邀,我一般是先看電影完了看評論,畢竟有些電影看過評論就不想看了。


多少會有點影響。

朋友評價,豆瓣評分會影響你的決定,到底要不要看這個電影啊。

如果看了,會重點關注朋友會他人吐槽的 ,誇讚的點,然後往往有一種認同心理,恩,就是這樣


我傾向於認為有影響

錨定效應 百度百科裡也叫沉錨效應

真想要知道有沒有影響可以做個實驗╮(╯▽╰)╭


對我個人而言是會的

先知道評價有種類似被劇透的感覺

前段時間看瘋狂動物城 是聽到周圍同學一片讚許聲之後抱著好奇去看了 意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情節都讓我沒什麼感覺了


我作為一個看客,當一部電影很難再看懂下去的時候,就開始去百度影評了,不過也沒什麼不好,能幫助我更好理解這部電影的主要意思。雖然說自己最終思考出來的結果比較有趣,不過沒那麼多時間浪費在思考電影的內涵上,沒辦法,我就是這樣一個膚淺的人~


我是不會的,我不是專業的影評人(如果是專業的應該更不會被影響吧?),我有自己的一個對電影的評價,雖然很多時候會和別人衝突,但是我作為一個業餘人,也就醬了.就是我看完一部電影后,這部電影在我記憶里留有一部份,我也說不清楚是什麼,時間證明一切吧,很久很久以後你會想起這部電影來的,出於各種情況


我覺得我看電影,是在看從這個電影里我學到了什麼,我知道了什麼,我看到了什麼。先看影評絕對會影響你對這一部電影的主觀判斷,這就是涉及一個先入為主的問題了。


會有一定影響。

除非是開拍時候就很喜歡的電影,否則答主是很少去看首映的人。比如說在開始時候並沒有打算看《大聖歸來》,因為這部電影的影評很好,所以就看了,而且感覺不錯。

在答主看《唐人街探案》的之前,有朋友已經去看過了,向答主說最後小女孩的笑有多滲人,因為有了思想準備,所以在最後張子楓魔性一笑的時候沒有被嚇到~

答主看《神探夏洛克》電影的時候,朋友圈有人瘋傳殺人兇手是女傭,然而答主還是在教堂那一幕情節時候才明白哦原來是這個意思啊。

當然也有反例,曾經《我的少女時代》這部電影刷遍了朋友圈,也感謝朋友們的無意識劇透,答主耐下心來在知道劇情的前提下終於看到結局,完全不能理解為什麼有的小女生看完之後哭的稀里嘩啦。而答主自身的感覺就是《初戀這件小事》《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等青春電影的套路,沒有新鮮感,顏值也不是特別高。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概不同人看後的觸動點不同。

《聽見下雨的聲音》《同桌的你》兩部電影評分都很一般,可是莫名觸動了答主內心偽文藝的小矯情,在看的時候很喜歡~

舉以上例子是想說明,被安利很多的電影未必是你喜歡的,但可能是你喜歡的;有的評分不高的電影,也可能是你喜歡看的。無論如何,好評高的電影被你喜歡的可能性會大一點。


對於大部分的國產電影我只會覺得比評價的還差。

當然平心而論國產電影的水平整體而言是在提升的,如果早兩年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會多加個絕字。


會。

看答案後做題跟做題之後看答案能一樣嗎?況且電影的答案並不是唯一的。


推薦閱讀:

在目擊證人提供嫌疑人相關線索時,有哪些方法可能可以降低無辜者被指認的可能性?
這種宣傳牌有效嗎?
「熔斷機制」有著怎樣的心理學基礎?
為什麼消息在一傳一的過程中,會被人添油加醋或誇大失真,最終就成了流言,這反映了人們怎樣的心理?還是因為不同人對信息的解讀不同?
如何看待下面這段視頻?一個人是如何被洗腦的?

TAG:電影 | 心理學 | 行為經濟學 | 消費者行為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