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經常與危化品接觸的工作人員中,接受過必要相關安全培訓,具備足夠常識與經驗的比例高嗎?

包括科研,生產,運輸,倉儲,管理,安保和救援人員。


我幾年前曾在一家危險品貿易公司負責進出口和國內物流,這次出事的港區我也曾去過,我們當時租的是距離出事地兩公里外的另一個危化倉庫,由於實地去看過,大白天的人也不多,何況是半夜,所以不會相信網上的謠言。

  我剛入職的時候,公司的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正好到期,於是被領導要求負責換證,按規定申請這類許可證的單位,至少需要四張以上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知識培訓合格證書,包含法人,高級經理等。這個可以參加安監局的培訓班,會發一些資料,考試有題庫,看看書,都是些選擇題,考場氛圍也不嚴格,很容易通過,一般企業也就拿四張證應付下。

  我老闆讓我把國內涉及的危險品法律法規都了解過,並讓我做PPT,給同事培訓一下,我就把一些和公司有關的物流和經營知識梳理一下,和同事分享過兩次。

  我們當時租用的倉庫都是有資質的危險品倉庫,上海的倉庫擺放很規範,倉庫留空餘地很多,人員素質也不錯。天津的倉庫堆的較滿,我們當時的貨不多,就佔了小片庫位,但在盤點的過程中感覺很擠,容易磕碰。

  其實對危化品的法規國家規定的還是很嚴格的,但是實際操作中,如果全部按照法規來,那對企業來說成本非常大。比如一些液體,要求低溫運輸,客戶可能只需要類似可樂瓶那麼多一兩瓶,對於短途且無法配貨相同性質的危化品,包車運輸要一兩萬,這貨物的實際價值可能就幾百而已。

  碰上易制毒的危化品,還要去公安局備案,買賣雙方都要備案,物流還得事先指定運輸路線車牌人員等,如果不是量非常大且固定,小單位不一定有那麼多的精力去執行。

  中國對於危險品的集裝箱裝箱申報管的還是很嚴格的 ,但是不能保證國外都按照國際危險品裝運規範來裝貨,國外也會出現瞞報漏報,有些shipper為了省錢是會把不該裝一起的混裝的。像這次天津出事的中轉倉庫,也不能排除可能是國外的箱子亂裝貨導致的起火。

  我相信,只要是從事危險化學品公司的,一定對自己公司產品的MSDS的信息有所了解,但要說有足夠的經驗和常識來緊急處理突髮狀況,臨場經驗對於小概率發生的事件一向都是欠缺的。


1.

就從我在某個比較正規的民營化工企業待過的一段時間來看。

接受過培訓的比例高,而且企業領導還比較看重這個,因為一旦出事故企業自身是首當其衝的受害者。比如什麼5S管理啊,安全生產檢查和績效掛鉤啊,這些都是確確實實在推的。因為現在只要不是那種土財主老闆,在化工行業有幾年摸爬滾打經歷、並且做到企業管理人員程度的人都不會忽視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這個不是什麼道德啊、情操啊這樣的問題,因為任何事故的第一受害人都是企業自身。

但是培訓一般落不到實處。因為一個化工企業的員工無外乎兩種人(至少我們這個企業的生產部門是這樣),第一種人是從事研發的,或者車間管理的,大多數已經具備了這方面的知識,不需要太過於系統的培訓;另一種人是純粹的工人,操作工好一些,但是倉儲管理、運輸工等等,文化水平較低,因為需要降低人力成本,很多時候培訓很難推行下去。所以一個企業真正具有完全的危化品處理常識的,只有一少部分人。

而且,這部分人裡面真正有足夠的危化品處理經驗的人的比例更少。而一旦出現意外,真正能夠迅速給出可行解決方案的就更更少了,一個100-200人規模的化工廠能有幾個就不錯了。

2.

另一部分人是實驗室,國內的大學實驗室也是事故的高發區,不過這個也分學校的。

我本科學校的化學實驗室進去是必須要通過一個實驗室安全考試的,雖然這個考試還是比較水,但是倒是經常組織防災演習。另外就是,一般學院都會有一些老一輩的「大明白」,也就是有充分的相關知識以及經驗的年紀比較大的老師,未必是教授之類的,主要是實驗室技術人員。這些人對安全方面的問題還是比較敏感的。

另外就是學校比企業反倒是更容易做到規範化管理。本科學校要求任何過夜的反應,無論是加熱的不加熱的,或者冰浴的,都需要寫好申請條,上面註上反應內容以及正常的反應溫度,放在反應釜旁邊,每天實驗室關門之後會有門衛大爺挨個實驗室檢查。如果溫度不對了,門衛大爺是有權利直接關掉反應的,而且會寫進實驗室的記錄,影響研究生獎學金的評定。

而且,學校這邊對於化學品的用量本身是非常少的,所以一般並不會發生如工廠那樣影響巨大的事故,至多也就是燒一棟樓這樣的。


2012年大學畢業了,在一家訂製加工的化工企業待了3年,這家公司在國內算是前幾名的大企業。工作期間,我也去過一些其他企業(一般是更小的企業)做過技術工作。總體來說,安全培訓會經常講,但是具備足夠常識與經驗的比例還是需要提高。

一般研發技術部門會詳細了解物料的危險性,我在車間做項目時候,車間貼在牆上的msds都是我製作的,給工人培訓時候也會特意強調危險物料。但是生產部門,因為工人素質良莠不齊,比如我培訓工人時候,會反覆強調格氏試劑泄露了不能用水沖,最後安全考試時,我還特意出了判斷題,結果還是有工人弄錯。班長等基層骨幹在接受安全培訓時比較到位,大概占工人比例20%;另外40%對安全問題需要加深培訓,剩下很多是不怎麼關心,或者安全意識淡薄。

管理層一般安全培訓到位,只是受限於自身的局限性,比如車間一般出了小事故,車間領導肯定能瞞就瞞,被安全部門知道了,會影響車間考核。所以往往有的事故本來不大,會生生拖成了惡化。

工作之中,涉及到安全,很多時候與工作進度會衝突,而盲目追求進度,是安全工作的另一問題。比如車間開動狀態,拆開一根管道檢查,儘管十分鐘就能搞定,但是按照流程需要安全部門評估風險,並檢查可燃氣體含量,簽字後才能拆卸。可能這種事在半夜發生,為了省事,或者為了趕進度,違規操作就出現了。

我的簽名檔是「在化工廠提心弔膽的」,因為這三年遇到危險的事還是有些的,比如投鈀炭起火,溴素泄露,小型爆炸,加上錢少事多,我準備改行了。


謝邀。我在某大型石油化工廠工作。這裡對安全還是很重視的。公司的一切政策都可以讓位於安全。基本上每個科級單位就專門分配了一個人管安全。他們要通過相關的考試才能拿到這個崗位資格,還經常會去接受各種培訓。我進部門的第一件事就是被拉去做安全教育一整天。平時定期會開安全會通報一下近期公司內、國內發生的安全事故,以及公司的相關政策。這個會雖然不能說學到什麼,但至少時時刻刻在給你提醒要注意安全。很多時候,這種安全意識才是最重要的,畢竟防範要大於處置事故。對於危化品,其實是有人會來監督定期清理的。這其實是個很得罪人的事。

我工作四五年了。廠里也出過安全事故,但絕大多數都是大意或違章操作造成的。比如為了不繞路爬圍牆掉消防水池裡被淹死,高空作業不系安全帶摔死。相反,那些危化品因為管得嚴,一直沒出過事。畢竟在國企虧損了也只是少點獎金而已,但要是出事,那就是要點烏紗帽的。

對於救援人員來說,他們絕對是具備最專業的救援技能的。要是普通人,只怕連空呼都帶不好。

當然這是國企的情況。私企會不會這樣就不知道了。


謝邀

本人任職於國內大型煉化生產企業,嗯,最大的那個。

做為中字頭化工企業,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非常非常高。

高到什麼程度?工作這些年,說的最多的話不是「吃了嗎」,是「安全生產」。

但是作為最基層的員工,只能說說身邊的所見所為。

1.培訓

企業有嚴格的安全培訓條例,我入職前統一脫崗培訓了六個月。生產方面粗略了解整個企業的生產流程,安全方面認識到了生產中遇到或可能會遇到的種種危化品以及相應的處理方法,自救互救方法。也許有些脫離實際,但是作用非常明顯,至今記得職防老師說的氰化物中毒使用硫代硫酸鈉和亞硝酸異戊酯救人。入職培訓結束進入生產部,安全培訓,為時一周。接著是到具體生產裝置,就是以前的生產車間,安全培訓。裝置到班組,安全培訓。三級教育,層層遞進。這不只針對生產人員和企業員工。只要跨進大門,全部接受安全教育。別說安保,拔草的,掃地的,回收礦泉水瓶的,人人口袋裡一本自己的安全承諾書,拿不出? 你的問題大了!

2.經驗

經驗和常識靠重複的積累。天天有崗位練兵學習,自測,抽測,總抽測。每月固定兩次的安全學習,班組建設學習。經常有反事故演練,應急預案演練。牆上到處貼的十大禁令,七想七不幹。桌子玻璃下壓著各種報警要點,心肺復甦流程圖示,滅火器的使用方法。真心說,天天看著都覺得煩,非常煩。但是別說,真有點用,還記得第一次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的時候(這什麼鬼,居然那麼重!)一按壓把,噗噗噗,二氧化碳噴出來時我都快嚇尿了,現在用滅火器就像拍死只小強一樣。這可能就是經驗在一點點積累後的成果。

3.硬體

就我所在企業來說,公司內有三個消防支隊。幾十輛新型消防車,指揮車,救護車,上百名消防隊員。裝置內大到消防豎管,消防水炮,小到一個風向標,一套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全有專職人員檢查與維護。滅火箱,滅火器保養由現場管理,日常班組管理,消防部門人員檢查登記。安全大檢查,檢查,抽查,暗查無限循環。消防技能比武,職防技能比武,職業衛生知識等比賽獎勵豐厚,全公司人人參與。比賽成績不盡人意? 朋友,等著扣工資吧。

4.不足

當前中國經常與危化品接觸的工作人員中,接受過必要相關安全培訓,具備足夠常識與經驗的比例高嗎?

就身邊每天所見來回來題主的問題 。接受培訓的比例為100% ,常識和經驗因人而異,但灌輸經驗渠道很多,經常接觸的物品客觀上有一定的經驗。

那為什麼還會有那麼多的安全生產事故?

工業化起步晚,基礎差,設備老化,管理不科學,這些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事故。

但人是確保安全生產的主導因素,通過不斷加強各類技能培訓,強化人的安全意識,提高人的安全和操作水平。在馬路上違章停個車,在地鐵里違反規定吃個早飯,很多人都有相同的經歷。但是在生產過程中,貪圖方便,自以為是的等等行為,卻是嚴重的安全隱患。人之天性擺在那,這和社會總體人群的文化程度,責任意識緊密相關,改變絕非一朝一夕。

企業的培訓也許有些流於形式,經驗的積累往往伴隨著血的教訓。

希望所有化工人都能嚴格遵守操作規程,無論科研,生產,運輸,倉儲,管理,安保和救援人員

請你們牢牢記住,你們的行為影響的不僅是你自己的安危,永遠別忘了天津那個直徑100米的深坑!


我是大型煤化工生產企業一線運行人員。

周圍接觸危化品的人,根據我的認知有四種

1企業消防隊。受企業管轄的專職消防人員,對企業各處各種危化品了解清楚,訓練有素;防護設備齊全,包括但不限於防化服,空氣呼吸器,各種防毒面具等。

2生產部門管理人員,他們接受的生產安全和危化品安全知識很全面,尤其是對自己車間會遇到的危險品很了解。畢竟自己車間出了生產事故自己是第一責任人。

3一線運行職工。他們接受的安全培訓很多,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差別較大,經歷生產事故越多思想上就越重視。也不排除有些不在乎作死的…但運行職工基本只了解自己崗位會接觸的危化品,其他崗位的基本不了解。

4檢修維護人員,這是出事故最多的人員。他們可能並非本企業職工,往往不重視對危化品的培訓,但工作中卻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危險。企業的規章制度一旦執行不徹底就會留各種隱患。

但是…上面四種人是大型國企員工,國企由於其特殊的地位,投資及利潤分配方式和國企領導特殊的崗位(幹得好很可能就成了省市領導,比如李小鵬),對安全的投入很大,從上到下很重視。這是私企比不了的。

就我了解,很多私企,尤其是規模不大的私企,安全培訓基本流於形式,員工學習安全知識的意願也不高,安全設施投入就更跟不上了。再加上政府監管不到位,發生惡性事故就是必然的了。


高,必須經過培訓。本地成產企業80餘家,經營企業300多家,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管理人員都經過培訓。


去年工廠爆炸了……

幸運的是無人員傷亡;如果不可控,將是幾十上百人出問題吧

危險品行業民營的也知道培訓,也必須按照流程培訓,但是真正上心學習或者說認真按照流程工作的十之有五就不錯了。隔三差五的總會出點問題,這裡泄漏了,那裡傷人了,當然都是小問題--積少成多忽視了都是大問題。

這邊的安監環保消防每周總會有人過來檢查,但是該出問題還是逃不掉,這個沒辦法,不可能事事俱細的,更何況還有吃人嘴短的時候。

關於倉儲物流:

倉儲每個產品要專門單獨放置不可混放之類的,領導都知道,但是倉庫就那麼大,這個產品好銷,做多了沒地方放,那隻能佔用其他倉庫,這個你做領導你也會這樣;

關於物流,如果是附加值大的產品還好,如果附加值小的,讓你寄1KGS做樣品,你怎麼操作,國家是不允許快遞的,那物流,國家也不允許非危險品車運輸的。這就有個問題,一輛危險品車如果小車10噸,大車30噸,那麼客戶需要2噸的生意你是做還是不做呢?按照規定,成本客戶接受嗎?最終的問題是你做不到總歸有其他人做到,按規矩辦,等著破產吧。

再說下七線小縣城,公司做個危險品的劇毒品公路運輸證,政府部門竟然不知道怎麼做,然後想正規都正規不了。如果是自己公司,辦不成肯定想辦法去學,奇葩的政府官員就一句話,不會。你就這樣弄吧,反正我現在不查你,我也不會。當然出事的時候,公司的責任就大了。問了他的直屬部門,然後又推到當地,唉,沒辦法。

跟上面的回答一樣,如果有機會,轉行吧,5年之內有沒有命在還不確定,但是這點錢,還不夠某某填飽肚子的呢。


很高興看到有人對這一塊重視了

我分別就我所熟悉的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1、有個叫 漂粉精 的物質,易燃易爆危品,幾年前被禁,上了各大船公司的黑名單,給多少錢也不給運,就是因為太不穩定,出過事故。那怎麼辦呢,走空運,改品名,偽裝成普貨出運。飛到一半,泄露,把飛機燒了,迫降,萬幸人沒事兒。航空公司向責任人索賠,直接把出運的那家公司賠倒閉了。

而混普貨出運,改品名,換海關編碼,這樣的事兒,需要生產廠家、出口方和貨代共同操作。你覺得,他們有沒有接受過危品知識的相關培訓,知不知道危品的危險性?有沒有好好看一眼手裡的MSDS?

2、燒鹼,危品,具有一定的腐蝕性,一般都是編織袋包裝,不像鋼桶密閉性那麼好。於是工人就知道,扛過燒鹼,肩膀會有灼熱感,他們就拿片兒橡膠墊著扛。而密閉完好的鋼桶?

危品一般都是各種袋裝 桶裝 罐裝。你自己去倉庫現場看,它們都安安靜靜的被裝在容器里,你所見到的也只是容器而已,就算別人告訴你,這個劇毒,那個易爆,又怎麼樣呢。一個鋼桶25KG,一個集裝箱能裝80桶,一個倉庫有幾千個集裝箱。而且有的危品不能用叉車,只能靠人背。每天工作量那麼大,誰給你輕拿輕放?你覺得工人們知不知道他們搬的東西有多大危險性?


從事成品油管道輸送,從勞務工爬到基層負責人,不是相關專業,靠的是日積夜累。隨便說說,工作心酸


謝邀。

就職於國內一個比較大型的民營化工企業。(具體多大我說不清楚,反正我國的前任一把手,前任和現任二把手,都來視察過)

集團的主營產品屬於化工類的危爆品。

因為我在集團的進出口公司上班,所以大部分時間在市區上班,不會長期呆在廠里,不過也經常去工廠辦事。

從進入公司到現在,從來沒有接受過化工類或者危爆品的相關培訓。

至於廠里的工人,聽廠里的職工講,他們入職前的培訓主要是以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為主。也不會涉及專業的化工類知識。

個人希望班長以上的職位會有必備的相關知識和素質吧。

以後多了解一下,再來補充。

抱歉目前只知道這麼多,謝謝!


國內某中外合資化工企業在職一線員工,生產部門。

我們單位的情況可以說落實的非常到位,至少一線班組生產員工都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理能力,上崗是要有證的,特種作業,危化品,壓力管道。每三年復證一次。入職三級安全教育,實習一年除了工藝考試還有hse考試,有一項不過就重考,再不過就延長實習期。(我能說我重考了么,真挺嚴格的)每月有hse例會所有生產都要參加,國內近期事故原因分析,以往國內外化工生產企業事故案例,有事沒事放宣傳短片(例如查理的自述我們同事一起來的看完都不想幹了好么。。。)然後會有hse下放的hse學習(班組內由班長執行)國家新法規啊,法律制度等等。每季度至少一次班組級應急演練,每半年一次公司級應急演練。然後hse的經常在現場逛進行hse觀察,對員工和承包商進行考核和處罰(勞動保護用品,使用工具是否正確,安全措施是否落實到位)。平時要求每月至少一次hse觀察,4次操作規範觀察(天天寫寫寫)對於動火作業和受限空間作業監控特別嚴,要有生產方和施工方分別派監護人,不間斷檢測可燃氣有毒氣含量(已隔離)。總之我們企業對安全方面是十分重視的,甚至將hse放在第一位的,但國內企業大多注重生產,效益。把生產放第一位,而國外的化工企業是真正以人為本的。國內有安全隱患,做評估,登記,待停工處理。國外直接停產處理了。

國內大的化工企業對於hse方面的培訓重視度應當是可以的,企業負責人要承擔很大責任。

但私立的小化工,一年幾萬噸規模的,在小的都有,沒有專兼職的hse人員,員工素質也良莠不齊,甚至有的沒接受過專職安全培訓,為了減少成本缺失必要的環保設施,直接放空或排地/海。存在一定的hse隱患。

其實化工廠這種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地方真是要萬分小心,有的時候一項作業有5道安全措施/確認,只要有一道落實好了就不會有問題,但有時候恰恰就是所有的防禦環全落空了,導致了事故的發生。

所以題主的問題,培訓會有,不過是否學到位,是否落實到位,就要看生產企業責任人是否重視,也希望國家能加大監管範圍,對於安全/環保不達標的企業能予以關停。


家裡人以前從事化工,五年前政府響應號召將家鄉的化工廠強行買斷。

說說熟悉的那個小廠子,一百來號員工,三班制度,沒有科班出生的人,都是九十年代初招工的,三班制度,每兩周公司開安全生產大會,班長都會做安全記錄,每一個月進行勞保用品的檢查換新,夜班值班必須有多人在鍋爐等高危品旁監督,夏季的安全檢查是每周一次,裝氣的瓶子(我不懂應該專業術語)按時更換。物流選擇也是有高危運送資質的物流公司,不在禁止通行的時間進入市區。

畢竟是關乎人命的事情,其實化工公司就算沒有安全事件,本身就很傷人,家人的鑰匙沒用一年就生鏽了,但是就算說了一百遍安全 注意安全 都會有意外,我記得是一次氣體泄漏,導致幾位員工高度燙傷,家人說之前也出現出人命的事情,怕就怕那個小小的失誤操作。

老說這樣的話,寧願少賺點錢也要安全生產,在這樣的行業,安全是凌駕於所有的指標之上的。

寫這麼多是因為想起了工廠的那些工人,都是周圍的居民,平時也會出現順手多拿物資一些可愛的事情,但是做那一行是真的又辛苦又不安全,尤其是國有企業改制,一大半員工被迫下崗,能留在私營企業的員工的工作量比之前大了很多,福利也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

哎 跑題了


在各行業中危化品安全是國家很重視的一個行業,各級安監部門會重點監督檢查,安全培訓是企業安全管理基本內容,所以基本上都會在平時的安全培訓中貫徹下去,至於貫徹程度和接受程度看情況


第一次被人邀請,受寵若驚

—————————————————哥————————————————————

入行一年,見識淺薄,僅以所知敘述

1.接受過必要相關安全培訓的比例

上學時去過4個廠實習,分別是3個國有大型化工廠,1個小型私企,目前在某國有大廠搬磚。

其中,2個大廠是學校統一組織的實習,基本內容就是50%的安全培訓+40%的工藝講解+10%的現場參觀。因為廠子規模大或者是產品、原料的特殊性,這2個大廠均符合題主所說的「經常與危化品接觸」。目測,接受必要相關安全培訓的比例接近甚至達到100%。

另一個大廠是某國有藥廠,是一個學長引薦的,本來打算就在那幹了,結果實習了一段時間遇到了其他的問題,後來不了了之。可能是我去的時間已經過了統一培訓的時間(一批就我一個人,在9月份開始實習),沒有經過任何培訓(注意,是任何,任何,任何),當然也可能是這個廠的毒害性不大,或者是我的崗位是坐在辦公室里不直接操作,然而整個廠的HSE做的不是很到位,廠區異味比較重。這一點,上面2個大廠就做的比較好,廠區內跑冒滴漏還是很難找到的。實習時間過短,無法判斷受培訓的比例。

然後說一下那個私企,毒害性不大,同樣沒有經過任何培訓(當然也是坐辦公室的實習崗位),然 而因為廠子小,我實習的部門跟人力的直接在一個房間里,目睹過他們招聘操作工,無非就是看看工作時間能不能保證,以前有沒有干過,有干過相關行業的直接上崗,沒幹過的不要。目測接受培訓的比例不超過50%。

最後說下我搬磚的單位,很自豪的說,接受過相關培訓的比例是100%(包括且不限於操作工,外協,行政人員,採購,銷售,研發等等)。

2.具備足夠常識與經驗的比例

這個比例就很難說了,只能以現在搬磚的單位來舉例。

具備足夠常識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粗略以化工或相關專業的大專及以上學歷來計算,我們單位的」具備足夠常識「的比例大概在50%左右,因為很多外協文化水平較低,只負責出力,以及其他崗位的其他專業的同事,想要具備足夠常識還是挺難的。

具備足夠的經驗需要大量的時間積累。個人認為從事化工行業5年及以上才能算具備足夠的經驗(私以為此處的經驗是指應對緊急情況)。而且必須是與HSE工作聯繫較為密切的崗位。這個比例不好估計,以」能正確處理緊急情況而不是碰到緊急情況只會跑"為評價標準,我們單位大概有10%的比例吧。


自從天津的事一出,關於安全的提問多起來了。不知道這是幸與不幸。

我是安全行業從業者,僅從我知道的範圍內答題。

危險化學品的管理,從制度上來說,管理是相當嚴格的,不僅要求企業的從業人員進行相關安全培訓,取得從業資格證方可上崗,還要求企業負責人(法人)取得相應證件,進行相應培訓。但,這只是從「制度」上來說。實際操作中是如何的呢?實際有多少效果呢?

取證,是要求滿足相應課時和考核(基本已考試形式)達標後方可發證,並且有每年複審的要求。

如果,每一個步驟都嚴格執行,這類培訓還多少有些效果,無論是對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還是安全技能上都有一定的提高。但,這只是如果。

實際操作中,各類安全培訓基本流於形式。

從企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是,「都按照要求來,這企業就沒法開了」。


謝邀。

首先, 其實所有從業人員都要求必須經過安全培訓,是否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安全管理知識,是否具備相應的管理能力和操作技能等,否則不可能給你去上崗。但是國內平時大家對於安全培訓真的是重視的很不夠,可想而知培訓效果就如何了。很多事故也是由於違規操作造成的。這怪誰?安全培訓不夠還是經驗不夠?記得大三時上安全管理專業課,當時從三桶油來了二十多個人,可能是來培訓的吧,就跟著我們一起上課。上課全是在低著頭玩手機的幾乎沒聽過課。他們也有最後的考試。我記得後來他們是找我們借的複習資料去考試的,他們還是開卷。真的不知道他們的培訓有多大效果。

然後,另外我國對於危化品等企業也有專門的安全人員配備的管理規定,如下:

?安全生產法?第十九條 規定 礦山、建築施工單位和危險物品的生產、經營、儲存單位,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前款規定以外的其他生產經營單位,從業人員超過三百人的,應當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或者配備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從業人員在三百人以下的,應當配備專職或者兼職的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或者委託具有國家規定的相關專業技術資格的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

  生產經營單位依照前款規定委託工程技術人員提供安全生產管理服務的,保證安全生產的責任仍由本單位負責。

這些規定都在那,但是真正按照規定實施起來的又有多少?更別說這種小企業了。當前很多企業對於安全管理機構的理解還僅僅停留在消防機構上。安全管理人員也大都不是科班出身,都是由一些現場經驗豐富的員工來做的 。這樣說來,他們的常識和經驗較安全專業知識的比例要高很多。大致說就是我國很多企業的安全管理還停留在粗放式安全管理階段,與國家的法律,法規以及安全標準的要求對照,差距甚遠。很多企業當初也可能為了滿足安全評價達到換證的目的,開始都設有這些與安全相關的機構,但是他們並不願意進行資金投入來加強安全管理。因為安全管理的投入產出這是一個隱性的結果,只要不出事故你就不知道你的投入到底有產生多大效果。所以最後有的就乾脆不投入了。

其次對於救援人員,都應該有應急救援體系的,包括人員設備物資以及平常的應急演練等等,如果真正做到了,就像汶川大地震一所學校一樣,幾分鐘全部安全撤出。效果很明顯的。當然平時的應急演練大家也可能沒有那種真正的危機感,碰到真正的事故時也會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在裡面,這也很難說。


目前在台灣一家很大的化工企業,安全培訓很重要,我們國家都會定期抽查,企業內部的也很正規,但是一般這些證書都是先入職,然後企業再安排你去考的。企業內部的也會安排時間再做教育訓練。


謝邀!第一次回答問題。

現就職於國內一家中型石油化工企業,主營碳四深加工。(PS:買的公司股票今天賠掉腚了~~~~(&>_&<)~~~~)

所有新職工入廠必須進行為期三天的三級安全教育——公司、車間、班組安全教育,HSE培訓。

每個車間設安全員一名,專職負責車間各種票證的辦理(審批進行動火、進入受限空間、高處、吊裝、臨時用電、動土、檢維修、盲板抽堵等作業),票證辦理前各種檢測分析還是按要求做的。還要有車間領導和安環處同意。

公司設有安環處,負責檢查各車間的安全、環保和衛生等,每月進行一次崗檢,都是要考核的。

班組每8天進行為期一下午的副班學習,由安全員帶頭的班組安全學習。車間不定期組織事故演習。

安全問題也作為車間定期考試的內容,約佔15%。

由於公司職工學歷水平較高,沒有民工,安全意識還是不錯的。

效果嘛,馬馬虎虎吧,未出過大事故。期待能夠聘任專業的受過培訓的駐廠安全員,代替車間里提拔的員工,進一步完善安全工作。

有機會,還是不打算在這個行業干,某些同志的水平、素質和意識讓我感覺就是定時炸彈……


謝邀,本人地處山東地煉,題主所問的問題,我先回答,大體來講,生產、倉儲等方面的具備足夠安全常識比較高,三級安全教育培訓都必須向員工去說明白他們所需要的注意事項,進行簽到、考試。物流這方面呢,就稍微欠缺了一點,我們公司主要以銷售調和汽油為主,公司因為壓縮成本會找一些並不是太專業的物流公司來運輸,大車司機經常存在攜帶煙火手機的現象,當然,被我們保安或者其他公司人員抓住之後會罰款,他們也不清楚所運輸的介質的理化特性,經常做一些為了多裝一點或,超壓超載的事情。多說一句,一分錢,一分貨,招人,招合作方一樣如此。


推薦閱讀:

陶氏化學的formashield除醛技術是怎麼個原理?效率如何?會產生有毒的中間產物么?
為什麼銅鋁直接接觸會產生電位差?
怎麼設計化工流程圖?

TAG:化工 | 安全生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