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行業新人如何有效學習國家標準、行業標準?
在回家的班車上,閑來無事,翻看知乎發現這個老帖子。因為我對題主的問題感同身受,寫出來供大家參考。
說來有趣,我的許多帖子是在上下班的班車上寫的。這樣既可以解悶,還能每日寫作和閱讀,以便知曉知友們的評論看法,做到良性互動。
由於工作原因,我日常會接觸到近百個與開關電器運用相關的國家標準,而真正能對工作起到指導意義的標準大約有十幾個。就我看來,國家標準與其說是羅列條文,還不如說是技術理論和技術應用的精華濃縮。
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當電流流過導體和開關電器時會產生電流發熱效應,金屬材料受熱後機械強度會降低。同時導體和開關電器會散熱,並且發熱和散熱會達到一個動態平衡。
作為開關電器的使用者來說,我們不可能會對這些發熱體做溫度測量,我們需要有一個標準來加以規範,以便我們方便地選用導線和開關電器。
國家標準就起到這種作用。
但是,光看標準,味同嚼蠟。一定要帶著問題去看標準,並且要有一定的方法才行。
例如某個標準說電器設備在海拔2000米以上使用時要降容。若我們看到這一條,就照著執行,但不管這條規定背後的道理,我們就不可能學通標準。當我們一旦明白了空氣擊穿電壓與介質氣壓的關係,立刻就會明白標準為何如此規定。
事實上,國家標準背後的道理是很深刻的,含有許多專業知識和技術要領在裡面。
我們看以下標準摘錄:
這個標準是GB14048.3-2008《低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 第3部分:開關、隔離器、隔離開關以及熔斷器組合電器》。
如果只是把這些標準條文一瞥而過,我們就不可能了解標準背後的知識。
我來解讀一下:
由2.1條,我們知曉開關是一種機械裝置,它能夠接通和承載電流工作電流,也能夠分斷工作電流。所以,開關一定具有額定電流這一條參數,同時也必須有與額定電流配套的額定電壓這個參數;
其次,我們看到開關在短路條件下能夠承載電流,說明開關不具備分斷短路電流的能力。當面對短路電流時,它只能被動地承受短路電流的衝擊。
既然要承受短路電流的衝擊,則開關必須具備抵禦短路電流熱衝擊的參數,以及具備抵禦短路電流電動力衝擊的參數。這兩條參數叫做開關的熱穩定性和動穩定性。
再看2.2條隔離器,它的定義是在斷開狀態下具有隔離功能的開關。所謂隔離,指的是當斷開時必須具有可視的明確的斷點。
此定義的注2頗有意思,它指出隔離器能夠接通和分斷的電流可以忽略,其意義就是隔離器只能在空載條件下執行閉合和打開的操作,它不具有任何分斷能力。
這句話事實上就是電工們必須遵守的一條操作禁令:不允許隔離器(隔離開關)在任何條件下帶載合分線路!
隔離器能夠承載電流,也能在一定時間內承載短路電流,說明隔離器必須具備開關的四條基本參數,即額定電流、額定電壓、熱穩定性和動穩定性。
2.3條好理解,指出隔離開關就是具備隔離器功能的開關。
在實用中,隔離開關不但具有隔離器的功能和參數,同時在斷開狀態下有非常明確的標識,還可以用掛鎖把操作手柄給鎖起來,以此避免誤操作。
試看ABB的隔離開關參數:
看完這些定義,我們立刻就會想到,我們最熟悉不過的微型斷路器(空氣開關)必須具備開關的參數,但不具備隔離器的性質。所以在工業條件下,往往在斷路器的前方配套隔離開關,用以保障檢修人員的安全。
至於開關的熱穩定性和動穩定性背後的知識,與短路電流的分析有關,此處從略。
由此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標準其實就是一種規範。它既可能成為產品的質量規範,也可能成為設計和操作規範,甚至還能成為重要基本參數的數據規範。
例如GB156《標準電壓》,就規定了所有電壓等級的電壓值規範;再例如GB/T 13870.1就是有關電擊的數據參數規範:
事實上,標準是對理論知識的總結和集成,它便於閱讀和理解,在各種社會工作中具有指導意義。
我們由此也能認識到,看國家標準完全不同於看小說,而是要去解讀它,理解它的內容和背後的知識,以便用標準來指導和規範我們的工作。
===================
我對標準的解讀和理解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剛參加工作時,對標準的理解很膚淺,甚至覺得標準不過就是類似規章制度的條文而已,大略知曉即可,對工作來說可有可無。
第二個階段是來到外企,突然發現產品規範如此重要,以至於在與客戶進行技術會談時,對行業標準和產品技術標準越熟悉,就越具有說服力,同時也能保護自己不會犯下原則性錯誤。
在這一階段我對標準的認識明顯提升,許多標準的文本甚至都能背下。
第三個階段是寫書。由於寫書要引用標準,並且對標準的來源理論要有很深刻的理解。這種理解不但是紙面上的,還需要有許多知識體系在做解讀支撐。
經過這三個階段,相關的行業標準已經成為我的囊中之物,隨時隨地都能取出來運用一番。相信,看過我寫的書《低壓成套開關設備的原理及其控制技術》和《老帕講低壓電器技術》的讀者一定深有體會。
下圖是書中的摘錄:
顯見,對國家標準的認識程度,和個人的工作歷程以及磨練應當有很大關係。
&<六一特別版&>
國家標準呢,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自從我們的社會開始工業規模化的那一天起呀,國家標準就千呼萬喚、群策群力、應運而生啦。每一份國標呢,都滲透著前輩們的汗水、智慧與諄諄告誡,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要跟它們和平相處,這樣才能共同創造美好的明天,對不對呀各位小(gong)朋(cheng)友(ren)們(yuan)!其實呢,學習與執行國標的過程,就像倒吃甘蔗,開始又苦又澀,但到後面就會越來越甜,越來越滋潤。這是工程人員才懂的專(zi)屬(wo)樂(zhao)趣(le),一般人我都不(知道怎麼)告訴他。
我雖然不是老司機,但在不同的設計製造型企業也做了七八年,參與或主導執行的國標有過十幾種(幾十個)之多。下面我就給大家揀幾個分享一下吧:
1、 產品設計類標準
以數控機床為例,光是主軸單元就牽涉到接近百個各類標準,國內標準GB,國際標準ISO,德國標準DIN,日本標準JIS,等等。強勢如DIN(儼然ISO的垂簾媽媽),細緻如JIS,這類型的標準直接拿圖表數據照畫就是。慢慢地,你就會摸到相應產品的設計要點和核心關鍵在哪裡了。舉個栗:HSK刀柄的短錐是這款刀柄的精髓,設計與製造時的控制面(即測量目標面)都不是實體的端面,而是在「腰部」的一個虛位,這個做好了,對使用效果簡直是致命般的重要。這雖然只是一個小秘密,但老老實實地照貓畫虎的小朋友一定可以找到這個彩蛋,還是可以偷著樂一會兒了。然後呢!興奮的勁兒一定會讓你放眼學習整個標準的時候,翻箱倒櫃如探囊取物、勢如破竹似一瀉千里什麼的,都不在話下。當然,作為工程人員,還是不要低頭走十步的路,走一百步都在看星空。多數情況下,我們需要的還是忍得「黃花枯萎菜冰涼」的耐性在骨子中。總之一句話,發揮小朋友的天性——凡事先看圖。沒什麼要命的東西會落的。
額外補充一個:有些國外的公司強到一個地步,自己的產品就是全社會的標準。別人發個產品手冊也成了行業標準。我在某企仿製過一家瑞士的東西,有的細節怎麼搞都搞不出來。問過很多同行,說是同感。
2、 操作規範類標準
這類特別要說的是一些研髮型的試驗。我在做本科畢業設計時,要做大量的材料壓力試驗。當初以為拿著材料直接上設備就行了,後來到實驗室一看,旁邊放著一本厚厚的《GB/T XXXXXX》(估計是吃了虧的某師兄愛護學弟發的熱心吧)。隨便一翻——什麼都給你規定好了!包括報告格式。沒有一點點防備,就出現在了我的面前。按照隨便一眼看到的某條規定,我都沒法今天就試驗,說好的今天就出數據呢!按著來吧!研發工作,本來就是準備階段佔了絕大多數時間和精力!這類標準,一般逐條對比,符合加勉,不符改之,缺了補齊,多了發個熱心留給後面的小朋友,比較簡單。而且,這是你關心的東西,由不得你沒耐性。要高興的,等到全部備齊以後再好好來個踏實的高興吧。3、 評估審定類標準
既然是評估審定,標準執行權在評審那兒。我呆過一個環保科技企業。公司的某項環保設備要第三方出環評報告,評審員給了我3套國標,分別是液體排放標準、鍋爐排放標準、固體燃料標準,具體名稱就不寫了。這類更簡單,讓評審員直接指導你注意重點就行了,多數規定跟我們無關。當時我的評審員老師,可熱心了,把為什麼選這些抽檢項都告訴了我。雖然對我來說是跨專業的東西,但仍然受益匪淺。4、 運營流程類標準
還是這家環保科技企業,進行知識產權貫標。作為有內審員資質的我想說:這是一個框架龐雜而周期漫長的執行標準。靠的已經不僅僅是員工和企業自身,還需要更多的第三方第四方來合作參與,才能真正高效運營起來。讀懂標準是一回事,知道它會意味著什麼又是另外一回事。學習,總要尋找一個適切的基準面作為開始。不都是智商和學習技巧的事。總結下來:
一、 學習各類標準,應當以查閱、執行、對比為主導,理解記憶為輔;二、 標準不是僅靠閱讀理解力和記憶力去擁有,而更要靠反覆查閱、對比、執行去擁有,靠一個團隊的執行力和一個企業的資源甚至一個行業的合作去擁有。一件事物,它是用怎樣的體系生的,就要用相應規模的體系去容納和消化。這是真理。(雖然過了時間,但還是祝大朋友們節日快樂,童心永駐^_^)
樓主說出了其實不止是學習標準的問題。一方面是啃條文枯燥,一方面是書到用時方恨少。
個人建議,如同理解法條,還是平時積累,並且是結合一些典型案例來看比較好一點。剛好在做一個出口歐洲的壓力設備的項目,接觸比較多的歐盟標準EN,在此簡談一下體會(雖然不是我國的標準,但應該都是類似的,或可供參考)。
我所用到的標準是PED (Pressurized Equipment Directive) 以及基於此衍生出來的其他EN (例如EN 13445系列)。剛接觸這些標準確實頭都大了:幾百頁,英文…….對於新人來說,不去看是不行的,但要像學習教材那樣去研讀,也是不現實的(太無聊)。為了熟悉這個文件,我的方法是:
1. 瀏覽,熟悉結構;
2. 然後通過提問題、找答案的方式加深理解
1. 瀏覽
就是說至少要知道整個標準試用對象是什麼,它的結構是怎樣的,每個章節都是關於什麼的。瀏覽的時候我會做筆記,把每一章節的大致內容記下來(用自己的語言概括,不是直接複製章節的標題),這樣以後用到這個標準的時候才不至於全文檔搜索。直接到相應的章節去查找效率較高。
比如PED,看之前我以為只是設備的技術要求,瀏覽一遍之後才知道還有conformity assessment的要求和方法流程。而在技術要求這一塊,就會涉及到設計、材料、製造、檢驗測試、包裝等生產鏈條上的所有方面。瀏覽的時候具體的技術細節不用去記,由於我知道了哪塊內容在哪一章,以後拿到一個設備的技術規格書後,我可以很快地在PED對應的章節找到規範和要求。
另外,標準的東西可能還有一些附錄,這些附錄的內容由於比較冗長故不會放在原文里,但都很重要。瀏覽的時候也需要搞清楚,每個附錄和哪個章節是對應的(也要做筆記),因為附錄往往不是單獨拎出來就可以應用的。
和附錄道理類似的,還有一些相關的文件(在reference里的)。學習一個標準,最好還要搞清楚它和其他文件的關係——哪個是總領性哪些是補充;是不是等價的替代文件,等等。所有這些相關文件可以做個表格列出來,說明各自的用處。當然這裡僅僅是縷清關係而已,不必要每個reference都去閱讀。
2. 提問題、找答案
知道了某個標準(或者某個系列的標準)的用途之後,就要真的要用一下了。所謂「用」,就是就一個問題去標準里找答案。問題可以是自己提出來,也可找師傅幫忙提。剛接觸這個工作的時候,我的師傅是直接布置題目給我做的,比如「找到設備某處厚度的誤差要求」,「對於指定的設備,應該適用什麼conformity,評估的流程是什麼」,等等。這些問題,當你已經有通篇瀏覽過標準之後,再去找答案其實是比較簡單的。而在找答案的過程中,最終答案可能會在其他reference的標準里,這就是熟悉另一個標準的時機了。
總之,標準就是個工具,檢索用的。但是事前需要先熟悉結構,知道在哪塊地方檢索;然後多練練手便熟練吧。而更進一步的,就像高票答主說的,可以去研究一下每個技術標準背後的科學道理。
上面張博士的回答非常仔細,關於規範學習我也有一些心得分享給大家。首先直接像看教科書一樣地翻看規範,那肯定是看完就忘,不得要領。規範就像法律文書,一定要結合實際案例來看。如何結合實際案例看,工程小白剛參加工作時,手頭上沒有什麼項目資料,學習很饑渴怎麼辦。最快速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參加註冊類考試。註冊類考試考的就是對本行業規範的熟悉掌握程度。在複習過程中,結合曆年真題中的案例題,可以快速定位重要規範的重要條款。同時通過觀看培訓視頻,可以在老師的講解下更加體統地、更加深入地學習規範。無論如何,考試就是考試,跟實際工作還是有出入。那麼通過考試熟悉本行業大部分規範後,下一步就是利用手裡的項目資料深入學習工作中高頻應用規範。如何操作,第一是拿出設備招標文件,結合招標文件中具體的設備參數和設備要求查找規範中的依據,做好記錄,以備後用。而不是你抄我的我抄你的,不知所以然。第二是拿出典型設計圖紙,盡量弄清楚圖紙中涉及到的規範條款,並且畫寫在圖紙上,掃描以備後用。如此操作過後,想不成為規範達人都難。包你腦袋裡都是5222 5352 5044 5153 50054 50064 50065 1094 11022 11032 8349 1984 1985 14285 50545 5218 50227 50217 10228 311 50660等等等等...快炸了...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檢索網址:
http://qt.ccsn.gov.cn/WebSite/Default.aspx
學標準,用標準常查多用,有問題先找標準看到張老師的回答,受益匪淺,從個人角度講下學習規範的體會,講講入門的經驗,希望對題主有幫助。
1、學以致用。能用到才會督促自己去學,學之後也才能記住。
拿來一套圖紙,不僅要模仿別人的圖紙,還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打開規範,看看人家為什麼這麼做,包括每個現行的粗細,塊的大小,標註的每個參數,都應該有數據和規範支撐,也就是你的每一筆設計,都應該有依據。
考註冊電氣工程師,無疑是督促自己學習規範的第二個途徑,也是必經之路。在工作五年以後,規範基本熟悉,再通過考試把實踐和理論系統的學習一遍,備考規範至少看2遍吧,自然也就熟悉了。
保持對新知識饑渴感,新規範出了,第一時間去研究,去學習和舊規範不同,和同事,論壇一同探討。
2、認真遵守
在透徹理解規範之前,請必須先遵守規範,網路論壇有很多大佬,他們經驗豐富,他們有精力和能力去為規範挑錯,但是個人認為,10年工作經驗以下的新人,還是遵照規範,熟練掌握後再創新,再質疑。
還是想說說張老師的回復,這大概是從入門到專家的必經之路吧,張老師學識淵博,每個帖子回復的很深入,脈絡,細節都堪稱完美,值得我們學習。
學習標準還是要在實際設計及施工中進行,時間長了你就知道有些標準是否實用。
首先,明確自己所處的行業是什麼行業!例如,你是做工程的,然而工程這個名詞太寬泛。應進一步細化,如建築或水利或電氣或機電等等。明確以後,再進一步細化,例如,建築行業總體來說有上部建築與地下建築。總之,就是一步一步細化下去,基本上都是有相關規範與標準的。具體也是要把握好地方標準與國家標準的適應性。例如,岩土工程勘察規範,就有行業與行業的區別,有地區區別。水利有水利的規範,工民建有工民建的規範。也有國標與地方標準區別。具體到設計或施工每個環節,應該自己將其定位明確。
給自己模擬一個現實場景 用現行標準解決出來你就進步了
實踐,多用
機械設計手冊第三版,成大生編,全是國家標準。
國家標準太落後了,比同類型國際標準的最新版本始終差了2年以上,最多可以差到七八年。國內企業的標準資源整理進度太慢了,企業幾乎百分之九十去看外文標準了…………
標準是沒有學習的空間的,白紙黑字的事情請向有關人士請教,如何有效檢索相關的標準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