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女花之香夭怎麼理解呢?濃重的悲傷中一絲絲的欣慰?
雖說這唱段乃是經典中經典,廣東地區人人都能哼上兩句(小學時還把開頭改成「落街無錢買麵包,借錢又被阿婆鬧……」),但我是在把歌詞背下來再反覆聽反覆聽,把一字一詞拆開來品味,才逐漸發現裡面的玄妙和凄美。有時在路上聽著聽著,到動人之處,仍會渾身一個冷顫(名副其實的「touched」啊),不禁拍腿仰天長嘯:「寫得實在太妙啦!!」
我補充幾個容易被忽略的妙點吧
1、帝女花:雙關,既指菊花,也只長平公主帝皇之女的身份。唱段中多處寫「花」,如「明珠萬顆映花黃」「落花滿天蔽月光」「雙枝柳樹透露帝女香」,既是寫景,也與公主身份呼應。
2、香夭:維基上翻譯是fragrant
death,香就是指帝女香,即公主了;夭即夭折。所以這段就是寫殉情的(我過了好久才發現原來題目這個意思)。
3、明珠萬顆映花黃:寫的是公主的鳳冠
4、落花滿天閉月光:最出名的往往最易忽視(廣東話稱之為「念口枉」)。高中語文學過詩經有種手法叫「比興」,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就是要先描寫一下環境烘托氣氛。真正想像一下那情景,秋天黃花飄落,把月光都遮蔽住了,還沒說戀人殉國心馬上就涼了半截。
5、將柳陰當做芙蓉帳,明朝駙馬看新娘,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這句之前說了一大段心理描寫,比如「寸心盼望能同合葬」「江山悲災劫。感先帝,恩千丈」「盼得花燭共諧白髮,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我都差點忘了他們今天是來結婚的了。畢竟還是該有點新婚之喜的啊,柳樹的樹蔭當做紅帳,新郎還是會小鹿亂撞地偷窺一下新娘那麼漂亮。哎,以喜襯悲。
6、將砒霜帶淚放落葡萄上:有人說這是真的葡萄,有人說是「葡萄美酒夜光杯」借指合巹酒。不管是哪樣,都是帶淚。
7、合歡與君醉夢鄉:之前我一直可惜反正都要殉情了為什麼不洞完房再死啊,後來才發現原來還是「合歡」了,舒心一點。
8、百花冠替代殮妝:寫得好。
9、駙馬珈墳墓收藏:查了字典,珈是古代婦女的一種頭飾,用頭髮編成假髻,稱「副」;再用簪子把副別在頭上,上加玉飾,稱「珈」。我在想唐滌生究竟中文功底得有多好才能懂得這種生僻用法……
另有一處不懂:「泉台上再設新房,地府陰司裏再覓那平陽門巷」的「平陽門巷」是指什麼?有典故嗎?
有時我挺慶幸自己多了粵語這種強勢方言作為母語,與普通話差別夠大,但又不會像某些地區方言背後沒有足夠文化產品作支撐。比如看周星馳電影不用聽石班瑜配音,在柏林電影節看《一代宗師》不用看字幕並且能發現字幕翻譯得有多失真心中暗喜,還有能聽懂粵曲。曾經慕名去恩寧路的八和會館拜訪希望能聽正宗粵曲表演,可惜這麼出名的行會現在只剩十來個退休阿公阿婆在自娛自樂,他們看到有年輕人來都很開心,真是有點唏噓。
陳奕迅的《苦瓜》裡面有一句:
「就像我一直聽《香夭》從未沾濕眼角,仔細地看神壇里木紋什麼精巧也不覺。「《香夭》對於粵語地區的人來說,大概是從小都能唱上兩句。年少無知,未經歷過家仇國恨、生離死別的我們,從未從未沾濕過眼角。年歲漸長,經歷過人生的離離合合,再聽,方明白這當中的悲與澀。最讓我覺得心酸的是長平公主一句半白半唱的話:
「唉,我誤君,累你同埋孽網。」倘若沒有亡國,她是皇上的明珠,他是太僕之子,門當戶對,珠聯璧合,羨煞旁人。
縱江山悲災劫,她做她的慧清尼姑,他或投奔新朝,或歸隱山林,相忘於江湖。奈何情深緣更深,相遇了,世顯幾番試探,終是相認了。她總覺得虧欠。她自覺是她連累了他,否則以他的才智機敏,定能一展抱負。再不濟,苟存性命非難事。但因著她,他的才華、他的抱負,他的性命,都要與她一同埋孽網。「盼得花燭共諧白髮,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別人的婚宴都希望能同偕白首,他們的婚宴,註定要翻血浪。她唯一聊以安慰的,是「待千秋歌贊注駙馬在靈牌上」。
而駙馬卻不在乎。
國破了。但是長平在,家尚在。他知道她的內疚,他安慰她:「感先帝恩千丈」。他感恩崇禎把愛女賜婚與自己,才想著要報國。先帝都不在了,百姓社稷與他何干?《帝女花》的第四幕是《庵遇》,裡面有一段世顯獨自一人時的念白:「冷冷雪蝶臨梅嶺,曲中弦斷香銷劫後城,此日紅閣有誰個悼崇禎,我燈昏夢醒哭祭茶亭」。曾經的同僚,都在向愛新覺羅家賣舊主求榮。崇禎剛愎自用、自大才疏,不是明主,他何嘗不知。
但因為長平,他總念著先帝的恩情。聽到清冷的琴音,他先想到是「有誰個悼崇禎」?他說「寸心盼望能同合葬」,
他道"地府陰司里再覓那平陽門巷"。平陽門巷,指的是尋常百姓家,大概她與他曾經說過,來生不願再生帝王家,那他便與她在地府陰司里做對尋常夫妻。她內疚、心疼,半帶驚惶。而他,不過當做尋常婚宴,他說「將柳蔭當做芙蓉帳」,
他「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他「遞過金杯慢咽輕嘗「……全然不覺是要去殉情。如此斷腸花燭夜,他只要帝女花長伴有心郎,便夠了。很想回答這個問題,儘管自己不是粵劇迷,這方面的知識也很膚淺。
這是我從小聽到大的粵劇之一,另一部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第一次聽,是在上小學低年級時,電視里播放的。當時不明白為何長平公主和周世顯在拜堂成親那晚要服毒自殺,不過對於一個孩童而言,依然極具震撼力。那種震撼,多年後,我在一些文學作品中重新體味到了,比如《上邪》《孔雀東南飛》《死生交范張雞黍》及魏晉民間志怪小說種種,etc.。「怕駙馬惜鸞鳳配/ 不甘殉愛伴我臨泉壤」
「泉台上再設新房/ 地府陰司里再覓那平陽門巷 」「花燭夜難為駙馬飲砒霜」
「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 「我誤君累你同埋孽網」「合巹交杯墓穴作新房」「遞過金杯慢咽輕嘗/ 將砒霜帶淚放落葡萄上」 新婚即是葬禮,結合便要死亡,不可不謂觸目驚心,哭斷人腸!詞曲中有悲傷、哀慟、驚惶、愧疚、忱摯、無悔。整首詞充滿了矛盾的意味,死生愛恨的碰撞下,色彩顯得異常濃烈、沉著。至於「欣慰」,與其說是欣慰,莫若說是無可奈何。家國之間,情愛當中,該何去何從?生不可同眠,死同穴。這是他們在最絕望之際,彼此能夠為父母、為愛人、為自己所做的唯一之事。雖然劇中安排他倆在死後升天又相聚,然而這更能反襯出現實的殘酷!因為升天是不可能的,重生也是不可能的,在歷史的真相里,沒有一絲奇蹟。一直很喜歡帝女花香夭這個曲子
我從小聽到大
題主問『為何有一絲絲的喜悅』首先我覺得應該從全劇入手全劇說的是明末崇禎女兒長平公主與駙馬周世顯的故事。崇禎在城破前本想殺死所有妻房兒女但是長平命大被周仲父子救去明朝滅亡之後清朝決定懷柔希望長平回去做傀儡周仲父子本想上繳長平以換去榮華富貴長平發現後逃走到庵堂頂替了一個死去的道姑改名換姓為沈慧青,偶遇駙馬周世顯。駙馬的痴情感動了她,兩人約定再做夫妻。
然而被庵堂師傅舉報了。於是兩人將計就計,假意投降清帝,讓他釋放世子,將崇禎葬入皇陵。所以『香夭』是帝女花最後一出。噢,對了。其實駙馬前生是金童,公主是玉女。所以如果說開心的話,我認為1.『願喪生回謝爹娘』在公主角度,爹娘十五年來的恩情無以為報,現在可以幫爹娘入土為安,也算是回謝。2.『惜花者甘殉葬』大家知道所謂帝女花就是公主了,惜花者,指駙馬爺。別說一個前朝公主,一個女人,有多少福分才能遇到一個甘心與你赴死的情郎?3.『樹盟』中他們的誓言終於得以兌現。4.『感先帝恩千丈』在駙馬角度,戲中周世顯為太傅之子,習文。他是公主親自挑選真心喜歡的駙馬爺。(話似青鋒劍,方信是俊賢。)崇禎雖然很希望駙馬是習武的,但也沒有棒打鴛鴦。再說他們一家都是深沐皇恩的,現在以身殉國,報答先帝。是不是雖死猶生呢?苦澀中還有一點點欣慰吧?5.不知道題主有沒有看過全劇,看過你就知道,『帝女花之庵遇』以及『帝女花之相認』都是駙馬爺『寧以身殉博後評』才求得公主的相認。人生最痛快,莫過於得償所願四字了。6.他們結婚的地方,是月華殿外。那是『樹盟』的地方。有一棵連理樹在那。他們在那寄人籬下的環境,都能在那地方成親。可見也是十分高興了。(裹度雖然花無並蒂,卻有雙樹含樟。)7.我認為,雖然是要去赴死,可是跟自己的最愛結婚,最愛願意一同赴死,還是會高興的吧。(畢竟我覺得一同赴死很需要勇氣...)【詩白:(女)倚殿陰...(男)下去】從公主答應清皇帝回宮,與附馬成親時,早預想今天是這樣的結果。但當這一天要到來的時候,也難免悲痛感慨。成親(結婚)是人生大事,對於女人更是期望不得了,沒想到竟然是這樣的場面,所以公主的話語多是「陰森」,「如此斷腸」,而附馬的多是安慰比如主說「明珠萬顆」。【(女)落花...臨泉壤】前面兩句是對場景的描述,公主回想一生坎坷流離,國破家亡,造成她心裡比較脆弱、敏感,她看到附馬眼中帶淚,悲傷的表情,擔心附馬後悔,不甘心陪她一起,比較沉重,又不敢說。【(男)寸心盼望...平陽門巷】作為一個男人,附馬很清楚公主的擔憂,他輕輕安慰驚惶的公主,類似今日所說的,雖然不能同日生,但願同日死,即使泉台上作為我們的新房,在陰司里再過生活,我也不後悔今天的選擇。【(女)唉惜花...飲砒霜】公主聽附馬說完,心裡不安的心稍稍放下,換來是愧疚,感覺對不起附馬。讓他在結婚時要陪時她去飲砒霜。她說,我知道了你對我的心意,但你還可以選擇,不一定要隨著我。我不會怪你的。這裡公主說的,是一種歉意,也有一點點試探的成分。【(男)江山....帝安】附馬明白公主的想法,她受過太多苦。為了讓公主堅定他的愛,很溫柔的說:這不關你的事,江山災劫誰也不想的。我感謝先帝對我的恩情,把你許配給我,我希望可以和你一起,見到先帝的時候,雙雙向他叩頭請安。【(女)唉 盼 得花燭.....在靈牌上】公主這才肯定附馬真心跟她一起的,她很欣慰說:每個人都盼望能夠找到心愛的人,洞房花燭,白頭諧老;誰願在花燭夜要飲砒霜赴死?都是我連累你。在這裡,我應該盡禮儀,里用新墳作新房,後世會歌頌附馬你的情義。【(男)將柳蔭....心作窺妝】附馬不想公主太過悲傷,他故作輕鬆說,即使把柳蔭當做芙蓉賬也很不錯。我的新娘,依然是美麗動人的。這段里有點調皮,故作輕鬆,是為了讓公主平靜下來【(女)地老...杯舉案】公主大概是說,我一生能夠遇到您是我的福氣,願意與你共拜交杯【(男)遞過...落葡萄上】即使是附馬,到了這裡,也難免觸景傷情。「慢與輕」是他努力讓自己也做到平靜,他不希望再引起公主的不安。「帶淚」中其實也有無奈,世道如此,也改變不了什麼。【(女)合歡與君醉夢鄉.....同模樣】這裡已經到了夫妻兩個人同心同意,決定一同赴死。只要兩個人在一起,什麼都無所謂了。完結
很喜歡。聽的時候看詞會十秒落淚。
第一次知道帝女花的時候是看的TVB劇版的第一集,被震撼了,尤其是那一句「帝女今配盛妝,暫借新墳做新房。」然後找了任白的戲看,喜歡香夭一發不可收。這是當時寫下的,文字草草,我為自己中二的文字感到羞恥
|ω?)。但是我找不到更好的表達方式了。。--------------(??ω??)??---------------可憐逢君國破時。今生今世的愛與淚,生與死,喜與悲,嫁與喪,都在這連理樹下化青煙一縷,至少我愛過,也被愛過,今生今世,便已足夠。「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帝女花帶淚上香,願喪生回謝爹娘。」亂世里的愛情,總是混著涼,摻著暖,像雨里漸涼的血點。盈盈淚眼濡濕了明史,墨色在紙上暈成那清麗的背影,暈成那一攢故國萬里愁的秀眉。香夭里,這四句詞唱的悲切,生死的界限,在這四句里漸漸模糊,我彷彿看見在那偌大的宮廷里,那萬臣朝拜的朝堂上,曾深載著一個女子赤色的凄涼:後庭里三尺白綾上掛著的是誰啊,莫要貪玩鞦韆了,母后,此後女兒多年的秋夢裡,搖曳著的應是您的裙踞。宮娥四散逃跑,突然背後開了一朵殷紅的花,回首,看到的是鬢髮花白凌亂,眼窩深陷,淌著眼淚的父皇。父皇手中的劍淌著宮娥的血,雪白的帳幔在他身後飄搖……宮外幾百里,千萬大軍像洪水一樣涌過來了……她閉了眼,就讓長平死吧。明朝基業轟地一聲倒塌,她是那僥倖未死的帝女紅妝。「我偷偷看,偷偷望,佢帶淚帶淚暗悲傷。我半帶驚惶,怕駙馬惜鸞鳳配,不甘殉愛伴我臨泉壤。」臂上一陣劇痛,她倒下,忽然眼前閃過一雙憂鬱溫存的眼睛。周世顯。再醒來,不知今世何年。國亡家破,如果我冷漠,就讓我冷漠下去吧。寄人籬下的日子是清苦而屈辱的,在這亂世里,還說什麼愛與不愛,更何況不知今生能否相見。人一旦被卷進歷史的洪流中,什麼紅燭帳暖的纏綿,什麼碧水青山的惦念,什麼花燈星夜的浪漫,一霎間全不作數了。我怕,怕充斥著凄惶、無奈、傷痛、懷疑與絕望的心再入了亂世。更怕,更怕你不再愛我,既如此,便不如今生不與你相見,讓我的心口,殘存著一絲溫暖。「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鴛鴦侶相偎傍,泉台上再設新房,地府陰司里再覓那平陽巷。」庵遇一場,是長平的重生。能感覺的到,他看向她的眼神,是發燙的,是憐惜的。他能讀懂她眉間心上的恨,能聽出她隻言片語中的愁。他尋她,覓她,只因為,她是他今生的妻。想起帝女花歌曲《錯認》中的詞,唱的痴情凄切:「千番錯認你令我吃驚,相逢問前事偏怎麼都不應,踏雪無邊,幾多深秋冷冬經過沒法能平靜,苦心推敲對冷月痛哭別有聲,你心或會可傾聽。」「惜花者甘殉葬,花燭夜難為駙馬飲砒霜。唉,盼得花燭共諧白髮,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唉,我誤君累你同埋孽網,好應盡禮揖花燭深深拜。再合巹交杯墓穴作新房,待千秋歌贊注駙馬在靈牌上。」亂世里的長平,是一朵染著故國鮮血的殷紅的花。這花,長平本讓它獨自開謝在庵堂深院,讓這一腔國讎家恨,在青燈古佛前,在木魚聲和鐘聲中漸漸冷卻。在我的感覺里,長平就是這樣,落盡了淚,傷盡了心,唯有冷漠是唯一的良藥,她已不敢愛,不能愛。可她遇上了一往情深的他,「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唱的柔婉悲涼,千迴百轉。「合歡與君醉夢鄉。 碰杯共到夜台上。百花冠替代殮妝。 駙馬枷墳墓收藏。相擁抱。 相偎傍。雙枝有樹透露帝女香。帝女花,長伴有心郎。夫妻死去樹也同模樣。」為什麼,他愛上的,是自己這個背著國讎家恨的前朝公主,而不是普通女子。如何訴,便教緣盡今生,唯有「帝女今配盛裝,暫借新墳做新房」!滿心的歉疚,懷疑,凄惶,錐心刺骨的絕望一下子化成了清風,有陽光從頭頂碎碎的落下來。與其寂寞一生,倒不如與他一起殉國。可憐逢君國破時。今生今世的愛與淚,生與死,喜與悲,嫁與喪,都在這連理樹下化青煙一縷,至少我愛過,也被愛過,今生今世,便已足夠。之前看大家都解讀語句意思和背後典故與故事,我這個可能文不對題,算是自己的感受,以後想到合適的更正。
我最喜歡的粵劇!裡面好多唱詞都好感動 公主對駙馬的愧疚 「偷偷看偷偷望」 「半帶驚惶」 「花燭夜難為駙馬飲砒霜」和駙馬對公主的深情 「存心盼望能同合葬」 還有他的深明大義「感先帝 恩千丈 與妻雙雙叩問帝安」 …每次聽都覺得特別感動 我覺得公主和駙馬殉情不止是為愛 更是為了已亡的明朝 為了自己忠貞不渝的心 對彼此和對國家的…
最喜歡的一段,有段時間一字一句跟著任白的唱段學。要了解這個唱段,還是要了解整個故事,其實後來TVB拍了個帝女花,有點這個意思了。
粵劇《帝女花.香夭》好在哪裡?
《香夭》可能是我第一首會唱的歌
在小時候那個不足40平的老騎樓房
陽台向東,對面也是很老很老的房子(如今還在)
我總以為他們會永存下去,億億萬萬年
南面是兩張沙發,我沒事就在沙發上蹦
偶爾也會爬上沙發,研究那個木櫃
木櫃有一個收音機
午飯和晚餐我們會追「講古」(廣播說書)
偶爾也會放音樂
《香夭》大概就是從那裡學來的
話說明朝被滅,崇禎皇帝在煤山自殺殉國
大難不死的長平公主和駙馬周世顯
為求清帝善葬崇禎和釋放皇弟
佯裝返宮,並在乾清宮前的連理樹下自殺殉國
詩白:(女)倚殿陰森奇樹霜,明珠萬顆映花黃。(男)如此斷腸花燭夜,不須侍女伴身旁。下去。
倚殿陰森:往日熟悉的宮殿易主,一切變得如此陌生,因此陰森。
奇樹:指連理樹,亦代長平夫婦。清帝雖如森羅殿勢大,而獨有奇樹淩霜傲雪。
明珠:一語雙關,暗含明代遺珠之意(反清復明!反清復明!)。
花黃,是女性的面飾,即使環境惡劣,也要面帶輝光,與上句形成對比。
(女)落花滿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薦鳳台上。帝女花帶淚上香,願喪生回謝爹娘,偷偷看,偷偷望,佢帶淚帶淚暗悲傷。我半帶驚惶,怕駙馬惜鸞鳳配,不甘殉愛伴我臨泉壤。
落花句:本來無月,卻故意讓人想到月光,花月相輝,起筆不凡
鳳台、鸞鳳配:蕭史乘龍的典故,蕭史是秦穆公的女婿(他的女兒叫做弄玉。。。),夫婦皆善吹簫作鸞鳳音,穆公為他們造鳳台,後來他們隨鳳凰飛去。長平夫婦本為求死,故引鳳台句,似是向諸仙求訴。
(男)寸心盼望能同合葬,鴛鴦侶相偎傍。泉台上再設新房,地府陰司里再覓那平陽門巷。
平陽:指李淵之女,組織娘子軍與李世民對決(後來當然輸了啦)。竊以為這句比「此去泉台招舊部,旌旗十萬斬閻羅」寫得好太多(因為去了也沒見真的回來),一句平陽門巷,飽含孝心、愛國之心及女兒心。
曲行至此,為拜天地
(女)唉!惜...花者甘殉葬,花燭夜,難為駙馬飲砒霜。
(男)江山悲災劫,感先帝恩千丈,與妻雙雙叩問帝安。
拜父母
(女)唉!盼得花燭共諧白髮,誰個願看花燭翻血浪。唉!我誤君累你同埋蒘網,好應盡禮揖花燭深深拜。再合巹交杯墓穴作新房,待千秋歌贊注駙馬在靈牌上。
夫妻對拜,這裡雖然提到了交杯,卻是承諾在死後「再合巹交杯」
(男)將柳蔭當做芙蓉帳,明朝駙馬看新娘,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
柳,乃招鬼的植物;芙蓉帳,是荷花染成的帳子。啟源讀到這裡,就想起那時紅荷,有血的意思。此處是新郎掀新娘的頭罩。柳蔭對挑燈,又是一暗一明的對比。
(女)地老天荒情鳳永配痴凰,願與夫婿共拜相交杯舉案。
合巹交杯
(男)遞過金杯慢咽輕嘗,將砒霜帶淚放落葡萄上。
這句竊以為是互文,是將砒霜放落葡萄(酒)上。任劍輝唱成「將飛霜帶淚放落葡萄上」,則更顯韻味
(女)合歡與君醉夢鄉。(男)碰杯共到夜台上。
(女)唉!百花冠替代殮裝。(男)駙馬珈墳墓收藏。
(女)相擁抱。(男)相偎傍。(合)雙枝有樹透露帝女香。
(男)帝女花。(女)長伴有心郎。(合)夫妻死去樹也同模樣。
夜台:即墳墓、陰間。
百花冠、駙馬珈:沒有找到出處,傳說唐滌生先生原版寫的是「駙馬盔」,但後來諸多經典唱本均取「珈」。只能說是裝飾的一種。
此為洞房,結句回點首句「樹」,整篇行雲流水,儼然一體。
本曲展現了各種「死亡」的代名詞,無一重複:
陰森、斷腸、鳳台、喪生、殉愛、泉壤
合葬、泉台、地府陰司、殉葬、飲砒霜、翻血浪
埋孽網、墓穴、靈牌、柳蔭
夜台、殮裝、墳墓
每逢走過荔灣的大街小巷
我都會想起這首《香夭》
老人們聽這首歌,想到的是什麼?
它似乎早已脫離了本身的故事
成為了一種感覺
一種昔日的美好
每當聽這首歌
我也會想起那些故去的人們
他們再也聽不見了。。。
聽歌看故事,覺得心情沉重。這是一段如何可歌可泣的故事啊!還有沒有更加詳細的故事情節?
「將柳蔭當做芙蓉帳 明朝駙馬看新娘 夜半挑燈有心作窺妝」 聽的時候無法想像到此景到底有多凄美 去看了原劇 駙馬用柳枝遮住新娘蓋頭 再去取來蠟燭 輕輕撩開蓋頭窺探新娘 國粹。
唱詞逐句的分析上邊的網友已經寫地清楚,不再贅述。只想說一點個人對這場戲的感受,忝作補充。
此段在《帝女花》全劇中最為知名,然並非是全劇的高潮部分。到這一場戲時,家國淪陷已成定局,周駙馬得報先帝深恩,公主最後的心愿(父入陵,弟獲釋)也已達成,兩個人於世已無牽掛,得遂己志,可共赴黃泉了。
總得來說就是,這一折有種「大事已定,決心已下,心愿已了」的平靜之感,已不再有驚恐、怨恨、矛盾,正是兩人慨然赴死時滿心決絕、在仇恨之後平靜接受現實的寫照。
周駙馬和公主並非凡夫凡婦,全劇中都未做哭天搶地之舉,也終究無法在山河易色之時,於毀國滅家之仇人前苟活。他二人答應清帝成親,也是要達成先帝入陵以及釋放太子這兩個目的。在這兩個目的達成之後,共同赴死便可以說是他們的教養以及尊嚴讓他們必然做出的選擇。
——雖懷遺恨,但畢竟遺願已成,這應該就是在這濃重的悲傷中透出的一絲欣慰吧。
很喜歡
無可奈何,只好香艷一些了。
「泉台上再設新房,地府陰司裏再覓那平陽門巷」 , 「陽門」指往陽間之門, 投胎去再續前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