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現代電影從「故事·情感」電影向「視覺」電影發展的趨勢?

1.就現階段,對這個趨勢判斷是否正確?

2.個人感覺現在有太多電影過度注重「視覺」,而對於情感和故事完整性太過輕視

3.個人覺得我現在會回顧的電影多數是10年以前的,更多的還是「情感類」和「故事類」,即使有條件,也不會再去看一遍《阿凡達》


文學寫作的歷史太深厚,是優點,也是缺點。

戲曲,話劇,電影甚至音樂繪畫(當然這兩者的歷史較文字要更長),都在源源不斷的從過去的文本中挖掘自己想要的。電影作為講故事為主的格式也不例外。例如常說的「37個劇情」。常年對於已有故事發掘,勢必會減少留給後人的點子。大家若是還不在表現形式上改變,吸引目光,就會感覺「這講的不就是xx嘛」。

CG、特效技術的發展。

在三十年前第一部STARWAR,二十年前第一部Jurassic Park,在當時都是令人瞠目結舌的。而近十年的技術的全面發展,產生的結果其實不用說了。各個電影里的效果那是隨處可見,攝影師配合特效師,特效佔到製作經費的大頭。這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

作為有史以來,最具融合性的綜合藝術,電影在表現形式上的多樣是全面超越傳統的所有藝術類型。所以以往我們不懂文字不懂鏡頭,我們拍 工廠大門,拍 定軍山。後來我們懂了一點技術,拍金剛,拍人猿星球。現在我們都快懂到全息影像了,當然會好好利用這手裡從來沒有過的武器。

這個趨勢對也不對。

特效技術的發展,使得電影工作者手裡有了M4A1,很多人就再也不切小刀拼走位了。這是特效技術近年來爆髮式前進的必然結果。

但是,當特效已經開始普及,大面積的融入很多的電影中,特效也就不是最關注的點了(Pacific Rim這貨。。)。如果你不能做到PR或者AVATOR,你歸根結底,還是要回到演員與劇本上來。好特效本身並不與文本敘述衝突。

所以,在這個特效泛濫的年代,能贏下市場,並在影迷中獲得良好口碑的作品,無疑不在演員與劇本上有出彩的地方。

所有藝術種類都有一個螺旋上升的過程。

詩經講與子同袍,講關關雎鳩;到了李白講夢遊天姥;現代我們有王小波有蘇童。

以前我們有吳道子,歐洲有拉斐爾米開朗基羅,到了現代有安迪沃霍。

還有更多的例子。

每一項藝術的主體內容的講述方法都在在發生變化,每個時代所關注的點也在改變。

所以,現在看起來電影好像在追求特效,未來電影會不會一人發一個缸子,把腦子泡進去就完事?

那樣喬治梅里埃可以安息了。


推薦閱讀:

有哪些帥氣到不行的電影?
如果把李毅吧拍成一部電影應該是怎樣的?
為何電影《雲圖》的評價會出現兩極分化情況?

TAG:電影 | 影視評論 | 電影史 | 華語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