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黨代會具體做什麼?兩黨候選人早已確定,為什麼黨代會還是受關注?
謝邀。
其實@王棟 附體的 @高涵 已經答得挺好了。
這個東西前幾天我在博客里剛剛寫過,也是我一直想寫的一個小話題。不過既然問起,就再多寫一點,盡量和@高涵 的不重複。
黨代會是民主的產物。
1828 年大選中,因為取消了對選民的地產要求,有選舉資格的選民人數大大增加。民主黨在 van Buren 的算計下,搞出了民主投票:只要投民主黨的票,就可以成為民主黨黨員。結果,隨著民主選舉的出現,也出現了第一個從民間發起的自下向上的黨派:Anti-Masonic Party(反共濟會黨?)。這個黨,顧名思議,是美國人對所謂的陰謀論精英秘密組織的一種本能反應,也是美國史上第一個重要的第三黨。Anti-Masonic Party 在 1832 年首次舉行了黨代會,由各地代表參加,選出自己的總統候選人,通過競選的綱領。
民主黨很快就意識到了黨代會在民主選舉時代的重要作用:它可以把黨內各派勢力集中起來,為了共同的目標,贏下大選,而進行協商,求同存異,達成同識。
所以,黨代會是一個是黨內各派來談判的,各方拿著自己代表的選票,通過支持某一候選人來談籌碼,要把自己的主張加入到競選綱領中去。黨內頭目可以把不同派系的人的主張進行組合,搞出一個候選人和大部分人能接受的黨綱。因此,來黨代會的人都各懷鬼胎,也都很靈活務實,可以根據需要放棄自己的支持者而轉投他人。
所以,如果選舉是道選擇題,黨代會就是道計算題。
結果就是,那些強力的實權人物,政治巨頭,往往不是最後的候選人。因為這些人作為黨內領袖,其主張和利益取向都很明顯,讓他們成部分代表的首選,但是,也可能會招致很多人的極力反對。而在黨代會中,除非這些實力派有決定性優勢,這些人很難讓其他反對者調轉態度來支持他。相反的,有些政客是老好人,和誰關係都不錯,但是也沒人覺得他會死命為自己的主張打拚。於是,這些人就永遠都不會是任何派別的首選,卻會是很多人的退而求其次的選擇。
結果就是,當數強並立,沒有誰可以拿到接近半數代表的支持,而有的老好人則是七八成人的次要選擇時,這些老好人,就會成為大家妥協的首選。因為在實權人物看來,這些老好人是好控制的橡皮圖章(1900 年,McKinley 當選後,推舉他的黨內大佬 Mark Hanna 就跟他說,你要做的,就是活著。可惜 McKinley 不給力,不久就被刺殺了)。最後妥協的結果,就會是這些大家的次要選擇成為總統候選人。
1920 年的共和黨黨代會或許是史上最有名的,當時也是幾派紛爭不下,最後在芝加哥的一個酒店裡進行了非公開會議來決定。W G Harding 在第一輪投票時只是第六名,但是頭兩名的 Wood 和 Lowden 一直齊頭並進,卻無法說服對方的支持者, 最後在第九輪,在俄亥俄實權人物 Harry Daugherty 的運作下,疲憊不堪的參加者轉而支持 W G Harding,成就了這位俄亥俄的默默無聞的參議員。也就是在這次黨代會上,記者 Raymond Clapper 發明的 smoke-filled room(煙霧繚繞的房間),來形容黨代會。從此,smoke-filled room 成了黨代會的代名詞。
由於各派代表在黨代會上可以隨時變臉,黨代會總是充滿了不確定性。比如在 60 年的民主黨黨代會上,肯尼迪就建了一個複雜的監查體系,把手下安插在各處,定時/隨時向負責人報告各代表團的最新情況,比如有沒有誰又變心了,又爭取到誰了,又出了什麼值得懷疑的情況,有什麼派系出現了機會,可以下手爭取。為此肯尼迪團隊在各處布下了電話和對講機。這種情況,到今天依然存在,只不過大家都換了更高級的通信工具。而主要目的,還是以防任何意外的出現。
但是到初選時代後,黨代會就全變味了。
初選也是民主的產物。它是十九世紀末進步主義出現,號召政治改革時,被各黨拿出來的。但是初選一開始不被重視,基本上只是一個擺設。直到電視出現並普及後,才開始變得重要了。因為候選人的形象,一下子就成了千家萬戶每天都能看到的。可是,以前的大選,都是在黨代會後才展開的,而黨代會通常都在八月底九月初,這樣,大選只給了這些候選人兩個月的時間來讓選民了解自己,這也是年傳統上的大選期。這在大家對候選人不了解,就依著黨派歸屬來投票的年代,並不是個問題。但到了電視時代,除非你是艾森豪威爾這樣全民皆知的民族英雄,否則,兩個月時間是很難在電視上打造出一個成功形像的。既使如此,像艾森豪威爾也得去請著名民調專家 Gallup 為他改掉了說話斷續的問題,通過電視廣告營造出一幅自信幹練的形像。於是,就初選這個制度,就慢慢變得重要起來,因為它給了候選人更長時間來向選民推銷自己的機會。終於在 1970 年代,被兩黨所普便接受。
初選當道以來,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初選選出的黨代會代表是由拿下初選的候選人指定,這樣想讓這些代表在參加黨代會時,臨時改換門庭的機會就大大變難了。比如,08 年初選中,Hilary Clinton 和 Obama 都曾更換過自己的指定代表,就是說,一但發現這些代表不夠忠心,就會被換掉。於是乎,任何候選人一但在初選中獲得絕對多數,就會成為實質上的總統候選人。所以,黨代會的懸念,就大大減少了。黨代會不再是談判交易的場所,慢慢演變成了肯定在初選中獲勝者的大會。
也就是說。黨代會的任務,不再是誰應該是我們的候選人,而是他為什麼是我們的候選人。一道計算題,就變成了證明題。要證明黨派的這個選擇是英明正確的,是黨員們眾望所歸,萬民所指。
這是因為選舉本身,有兩個基本的任務,一個是動員,動員自己的支持者,一個是聯合,聯合其他派別的選民。動員就是把黨員的選舉積極性發動起來,讓他們關心這件事,初選因為是一個州一個州的掃過去,就起到了動員的效果。但是初選本身是內鬥,黨內候選人為了贏得選民,互相揭短,也是常見。而這種初選的過程,讓以前那些老好人就很難在任何州拿下令人信服的人票。而成功者,慢慢變成了有號召力的實力派人士。也因為如此,初選越來越變得刺刀見紅。比如今年民主黨來攻擊共和黨候選人 Romney 的很多話題,全是已經被共和黨其它候選人在初選中用過的。這樣的初選,雖然動員了選民,卻讓內部出現了分裂。於是,作為黨本身,就要利用一些機會來把有點四分五裂,並且在初選中有點憊疲的選民重新聯合起來。
黨代會就是最佳的選擇。
它給了一個黨一個寶貴機會,可以在黨代會的一周,幾乎獨佔全國媒體,所有的黃金時段,最佳版面。一般來說,從黨代會開始前的一周,媒體的熱身就開始,隨著黨代會的進行,達到高潮,然後在接下來的一周,讓媒體回味討論。於是,黨代會就成了一個秀場,是黨為自己的候選人能做的最大的一個廣告。一次成功的黨代會,能將自己候選人的支持率提高 4-8 個百分點,在 1992 年,Clinton 更是拿到了 16 個百分點的強勢支持。如果能保持下去的話,那對一個選情膠著的大選,是會有決定性的影響的。
通常情況下,是在野黨的黨代會先開,以表示我們落後,要努力趕上,先行提振士氣。執政黨的後兩周開,大約在九月初的勞動節。這樣兩黨的黨代會相互錯開,給自己,也給對方最大程度上利用媒體的機會。(今年共和黨很怪,選擇了只比民主黨黨代會早一個星期,這樣,它的會還沒怎麼結束,媒體已經開始報導民主黨黨代會的準備工作了。不知道是怎麼個謀劃。)
黨代會一般會選在一個關鍵的搖擺州的大城市,一般州長和市長都是自己黨的,這樣能提供最大程度上的市政支持。因為有數萬人趕來參加,黨代會對地方的很多商業也是一個大提振。所以很不少城市會爭取主辦這事,有不少公司會出錢,以至於會出現行賄的事。結果搞得最後在選舉財務改革時,國會幹脆說這錢由國家來補助。據美國國會的報告(http://fpc.state.gov/documents/organization/109501.pdf),2008 年,聯邦政府為兩黨全國大會共補助了 1.3 億美元,其中給每個黨的是 1600 萬(這補助到今年國會才又立法說將來會取消),給每個舉辦大會的地方政府做安全維護用的,有 5000 萬。
因為成了秀場,所以找個黑漆漆的房間是不行了。黨代會現在不僅要選在大型體育場這種方便電視轉播的地方,也要讓場所在轉播上出效果,布置要顯出視覺媒體的優勢,突出中心舞台的關鍵人物。看得最舒服的,已經不是現場參與者,而是廣大的電視觀眾,那些需要爭取的潛在選民。在收視率為王的時代,黨代會要和其它節目競爭,所以,就演變成了一場政治主題的晚會,雖然是道證明題,卻少不了戲劇性的高潮,意外的驚喜,和視覺上的奇觀感。
這裡可以比較一下。
這是 1960 年民主黨候選人提名所在的體育場,當時已經有了電視轉播:
對比一下,這是 2004 年 Bush 接受提名:
到 2008 年 Obama 的提名,風格幾近 2004 共和黨,只是底色從共和黨的紅色換成了民主黨的藍。
這是同一次大會,roll call
今年的共和黨大會,隨便找一張:
可以看出,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突出講話者,拉開了中心人物和周圍人的距離,這樣在電視上,前景背景分明,效果特別好。
地方布置好了,不等於好畫面就能出來。還要組織,比如滿場場的標語,都是專門統一製作的,不能帶入自己的標語牌.
還是對比一下,這是 1956 年民主黨大會:
這是 1960 年民主黨在 LA (A Eisenstaedt 攝)
顯然當年的牌子五花八門,也沒組織。感覺在各自為戰。一個字:亂!
這是 2004 年 Obama 在民主黨大會上作主題演講:
而這是 2008 年 Hilary Clinton 在民主黨大會上作演講:
這些坐在前牌當背景的黨員,一般都不是與會代表,而是經過專門訓練的積極份子,所以才能如此配合,打出如此上鏡的畫面。而那此代表,只能犧牲一下,坐在後排了。
老這樣 Riefenstahl 式的畫面,也會審美疲勞,也要配合一下電視台,為他們找一點可以切走,帶出點生活氣的瞬間(要不然它們不知道會幹出啥來,需要控制和誘導)
這種「自製」的牌子,當然是由組織者精心製作,或在他們指導下製作的。
布置好了,當然還有一個過程。大會是動態的,隨時有出錯的可能,關鍵詞是和諧。比如共和黨內部,最大的不合諧音就是那些新自由主義者,但這派人還屬於政治積極性特高,信念最堅決的一播。這次黨代會中,有一個關於未來初選的動議,被認為是不利於他們這些少數派的,於是,在表決時,新自由主義的代表就在現場大呼反對。主持人,議長 Boehner 很老練的迅速宣布動議一致通過,把反對者不合諧音的上鏡機會壓到最小。
除了壓制這些負面的戲劇化場面,還要不停的製造正面興奮點,甚至懸念,要不大家就換台了。
比如讓什麼人在什麼時候發言當然是經過安排以面向不同的聽眾,而所有發言人的演講稿,都是事先送審的。現場安排好提詞機,在事先準備好的地方可以協調指導觀眾的鼓掌或歡呼。
而這次共和黨大會中,Clint Eastwood 的單口秀,就是讓人出乎意料的設計。據說只有最上層的幾個助手知道細節,就是要製造一個驚奇。Eastwood 的演講還很罕見的沒有用定稿(沒有提詞機),只是在事前和他交流了關鍵點。事實上,有很多共和黨高層人士事後對 Eastwood 的隨性發言表示了相當的不滿。但從另一方面,媒體喜歡這種意外,可以讓它們在接下來的數天內反覆回味。
最精彩的設計,當然是把戲劇性和黨代會的目的結合起來。這個,可推 2008 年民主黨初選。當時最讓人不確定的,就是大批 Hilary Clinton 的支持者最終會如何表態。黨代會是要聯合所有選民,要是 Clinton 的支持者大批還支持她,就不太好看了,顯得黨內還是分裂的。
唱票的 Roll call 在全國電視黃金時間裡現場直播,結果當計到紐約時,Hilary Clinton 出現了
精心設計出的突發場面,好像是突然的,Clinton 出現,畫面切回主持人 Nancy Pelosi,強調是 Clinton 在的紐約州要投票了,然後切回 Clinton,她呼籲停止唱票,全場以歡慶方式支持 Obama 當選。手持攝像機微微晃動,如身臨其境般的讓全國觀眾都在近距離體驗這一瞬間。隨著 Clinton 一邊說,鏡頭從中景慢慢推進到 Clinton 的臉部特寫(還時不時的切出給現場代表特寫),於是唱票結束,大家就如演練好的一般鼓掌,在 Pelosi 宣布 Obama 正式成為候選人後,音樂響起,大家載歌載舞,一場大型政治歌舞晚會就這樣在電視直播中達到高潮。
這樣,通過精心安排,投票停在了 Obama 1549,Clinton 341.5 的數字上,看上去 Obama 遙遙領先,也避免了 Clinton 的支持者要表態的尷尬場面,全場氣氛還熱烈非凡,這道證明題,可以說是成功做完。謝邀。這個東西前幾天知乎的知友@王棟 剛剛寫過,也是我們一直想寫的一個小話題。我把他的文章中的一部分貼在這裡,題目中的兩個答案都談到了。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移步這裡的原文http://www.zhengtan.me/?p=1965
PS.發現搜狐的那個專題有不少用的是王棟的這篇文章中的素材,我了個去…吐槽無力…Orz黨代會是美國政治一項古老的傳統。美國共和黨在1856年於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舉辦了第一次黨代會,並在1860年的黨代會上成功選出了該黨首位總統候選人——亞布拉罕·林肯。而美國民主黨更是早在1832年於巴爾的摩舉辦了首次黨代會。在此之後的相當長時間裡,黨代會具有十分重要的實質意義——通過黨內代表團的投票,提名代表該党參加美國大選的候選人。由於美國的兩黨政治格局,沒有獲得共和黨或民主黨提名的獨立候選人在大選中難成氣候,因此通過黨代會投票獲得參選資格,對於謀求總統寶座的政治家而言至關重要。
黨代會的重要性從1972年開始陡然下降。從那一年開始,黨內提名的程序大大提前,黨內競爭愈發激烈,這也讓候選人獲得媒體曝光的時間也大大加長。在黨代會上由黨代表投票選出黨內提名候選人的流程沒有改變,只是投票結果早在黨代會開幕前便早已確定。按照黨內初選的流程,每個州的登記選民可以在選舉年的上半年投票給兩党參與總統競選的初選候選人。根據各州不同的計票規則,每個州將候選人的得票數換算成黨代會支持該候選人的黨代表人數。隨著初選進程的不斷深入,每個初選候選人在黨代會時所得派出的黨代表人數也逐漸明朗化。局勢落後的初選候選人,在看到「大勢已去」後便會偃旗息鼓退出競選;有時還會將自己所得到的黨代表席位「贈送」給自己支持或最有希望獲勝的對手,顯示出「一致對外」的欣欣向榮景象。初選節奏的提前,也讓黨代會提名總統大選候選人的這一功能只留下了象徵意義——兩黨的總統候選人是何方神聖,早在黨代會開幕前很長時間內便能確定。今年共和黨黨內初選,羅姆尼和桑托勒姆一開始競爭態勢焦灼,不過隨著4月桑托勒姆的退出,羅姆尼也早早勝券在握。即使是2008年打得不可開交的民主黨初選,同奧巴馬始終較著勁的希拉里·柯林頓也在6月初停止了競選活動,知趣地在黨代會開幕前兩個半月營造出「和諧團結」的景象。那既然黨代會如此地「流於形式」,為什麼兩個黨派以及美國媒體依舊對此樂此不疲呢?最重要的原因便在於,黨代會是總統候選人不可多得的造勢平台。對於許多平時不太關心政治新聞的美國選民而言,黨代會更是了解候選人政策綱領的重要渠道。在兩黨的黨代會上,包括議員、州長的黨內各「大佬」齊聚一堂,對候選人獻上各種溢美之詞;同時候選人的親友團也輪番上陣,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為候選人塗脂抹粉。而候選人自己,更是會牢牢地把我這一難得的機會,因為在黨代會上的壓軸演講,是系統性闡述其競選政策的最好時機,稱得上是整個選戰周期內最為重要的一次發言。如此萬眾矚目的舞台,又有哪個候選人敢稍加怠慢呢?此外,黨代會也是兩黨展現「繼往開來」、「薪火相傳」風采的重要渠道。2004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在NBA波士頓凱爾特人隊主場北岸花園球場舉行。會上提名馬薩諸塞州參議員約翰·克里成為總統候選人,同時也藉機推出了一顆政壇新星——當時正在競選伊利諾伊州參議員的奧巴馬。初出茅廬的奧巴馬在黨代會上發表了主旨演講,發出了「美國人沒有所謂自由和保守之分,世間只存在一個美利堅合眾國」的呼籲。奧巴馬過人的演講才能捕獲了所有與會者的關注,讓他聲名大噪,甚至諸多「閱人無數」的電視政治評論員也不由感慨此人不可小覷,前途無量。在那次演講過後,這位一開始並不太引人矚目的政壇新星幾乎一夜爆紅,「奧巴馬現象」開始慢慢醞釀並席捲全國。直到2008年,僅擔任參議員職務不過三年的奧巴馬成功當選美國總統。回首四年前,人們不由感慨,民主黨或許當時真是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推薦閱讀:
※唐納德·特朗普有哪些值得學習的地方?
※美國民意近年來發展方向是在偏左還是偏右?為什麼?
※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給美國帶來了哪些經濟和政治利益?
※馬丁路德金反對越南戰爭,發起種族平權運動搞亂美國,甚至乎支持社會主義,他是美國的賣國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