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國一直沒有接觸到西方的科學,而是基於本土傳統學術獨立發展,會發展成什麼樣?


首先上結論:很難發展出我們所熟知的現代文明,而是更有可能在中央集權農業文明帝國的道路上越玩越嫻熟。但這和民族是否優秀,人種是否足夠聰明基本沒有半點關係,完全是社會模式、發展需求、歷史機遇等各方面因素使然。

歷史沒有「如果」,所以腦洞類問題其實本來就不會形成一個公認的結果。但既然現在話題拿出來正經討論,我認為答案無分對錯只有理據是否充分。(在這裡強烈鄙視某回答下的反智言論)這個話題其實非常大,限於我個人才疏學淺僅從較為宏觀的歷史發展視角來做分析。在得出結論前我需要首先分述三個點作為鋪墊。

1. 跨文明交流對文明發展的影響

題主所提出的這個情況屬於較為典型的受外來文明影響導致文明進程巨變的事例。此類事件實際上從人類文明起源開始就層出不窮。

在農耕文明形成初期,某些關鍵的農作物、易於馴化的牲畜分布的位置和傳播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最初農耕文明的起源地所在。雖然地球上遍布著難以計數的動物植物種類,但事實上易於被馴化且最終對農業發展產生巨大促進作用的關鍵農作物與牲畜屈指可數。而對於絕大部分文明而言,這些足以改變社會經濟結構、人口構成、進而促進政治制度和文明高度的作物都是依靠傳播而非原創得來的事實上這種進程時至今日仍在極大改變地球上許多地區農民的生存狀況和生活水平

如果說之前這部分內容更多是天數而非人力因素的話,那麼文字、社會制度、技術的傳播則完全是文明本身的互相影響了。這個過程中有類似於貿易、主動學習等較為溫和的傳播方式,因為當某種技術對於經濟或軍事有著顯著作用時,各文明為了避免在競爭種處於落後也會主動去吸納學習;當然有時候強勢文明乾脆通過戰爭、征服以及殖民的形式強行輸出了,被動接受的一方或儘快轉型或乾脆在歷史中消失不見了。總體而言文明的傳播和發展遵循著類似於生物進化的「適者生存」原則(而非僅僅是弱肉強食,我們經常見到野蠻民族在武力征服了較為複雜的文明後,卻又因缺法相應的管理手段和官僚系統而被文化上反噬同化的例子)不幸的是,在現代文明(我們習慣於將之視為西方文明)與中國文明在十九世紀相遇時,我們是被輸出的那一方免不了轉型的陣痛,畢竟我們千年來習慣於做輸出的那一方了。需要注意的是,這是由於當時整個西方文明在社會形態上較之中國古代文明更為強勢(特地避免優越這個詞,強勢定義為有競爭優勢)

由此引出第二個分論點

2. 現代文明的起源與特質

中國人語境里很喜歡拿西方和東方比較,但實際上放在十九到二十世紀這段時間裡來看這是一種挺一廂情願的二元視角。當時落後於西方的不僅僅有中華古文明,還包括了印度和伊斯蘭文明等一系列古代文明。這不是西方人優不優越的問題,因為現在事實證明現代科技和文明是全人類可以共同實踐、享用並作出自己貢獻的共同財富。但我們有必要首先釐清為什麼現代文明誕生在歐洲,而非地球上的其他地方(對題主而言,尤其為什麼不是在中國),也就是題主提到的工業革命+信息革命,發明飛機、計算機 之類的這一卦科技樹。

幾個關鍵要素 - 商品貨幣經濟體系以及衍生出來的金融體系、資產階級主導的政治格局、嚴謹的現代科學和實際需求、針對宗教權威的思想解放,以及激進的擴張慾望。

這個要展開就真的很大了,投其所好在這裡說一些總結性又討巧的東西吧 - 這些要素集中在歐洲爆發是因為當時比起世界上其他文明,歐洲古文明本身比較「弱」:缺乏強勢統一的中央政府,缺乏與同時期奧斯曼帝國伊斯蘭文明抗衡的實力(為香料開闢新航路的直接動因),還有就是相較於資產階級較為弱勢的貴族勢力。然而恰恰是這些在同時期其他文明看來很「慫」的表現,使得脫胎換骨式的現代文明得以有機會在歐洲誕生。此處暫不展開。

3. 中國古代文明的特質

承接上一段,拿中國來作為同時期較為成功的古代文明(對應歐洲現代文明)其實是再合適不過了。雖然與中世紀歐洲同為農業文明,但中國與歐洲存在本質上的不同-中國一直有著強有力的中央集權政府在世俗權力上將中國統一為一個完整的整體。這意味著總體上強得多的生產力(統一的度量衡、大型水利系統等),更強大的經濟和抗風險能力(大型農業文明政府的一大重要職責就是均糧賑災)以及高效得多的官僚體系。

在這樣的背景下,直到歐洲文明質變並影響到我們之前,中國人是完全看不到效仿他們的任何必要和動力的

公平來說,這也不是中國人的專屬,歐亞大陸各處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型帝國就是比小國家擁有更強的競爭優勢(人口、經濟實力,這些都是軍事碾壓的基礎)在這類文明中,農業都是實業基礎(最富有的一群人都是土地實際擁有者,這一點中世紀歐洲也一樣),而另一方面人們也都追求著在中央官僚體系中謀得一席之地以進入社會上層建築。對中國古人而言,沒有比十年寒窗後進京當官更榮耀的事了(古字大概多餘)這種科舉制度提供的流通性基本上否定了類似於歐洲那樣整個商人階層構成的資產階級推翻貴族和王權主導的社會結構的可能性。無論中國農民如何起義,天子姓什麼,那些業已穩固下來的官僚體系和制度實際上只有越來越強化了。

另一方面,相比於周邊其他的民族,由於其經濟規模、人口密度等各方面條件完全無法與中原相抗衡,中國人千年來享受著文明中心的光環。事實上可以想見,如果將歐洲獨立割裂,一旦類似於拜占庭帝國這樣的文明中心形成,其地位是很難撼動的(因為沒有那個必要)。直到出現一種形式完全陌生,各方面勢力碾壓的文明之前,中國不存在轉型的動力。歐洲人當時的各種轉型動力我們基本上一個都沒有-我們的社會有科舉這樣的階層流通渠道以及過幾代就暴動一次的洗牌習慣所以我們不會看到階級革命自行發生;我們不存在一個扼住貿易咽喉的強敵自然也就不存在遠航蠻夷之地的必要;我們的官僚勢力比商人階層無論社會地位還是資源上強了都不是一個數量級,所以你看不到錢生錢的這種被貪婪驅使的巨大社會動能,那麼自然也就不會出現激進的生產需求和後面的工業革命;至於人性解放什麼的就更不提了我們從一開始就沒有什麼束縛手腳的一神教管著,我們只拜老祖宗。

這樣一來,即便中國古代也產生了相當可觀的科學發現、數學研究,這些終究不會有投入到實際生產轉化為科技樹的那一天(因為沒這個需求)


鋪墊完以上這些,基本上我在最前面放的結論已經解釋完了。這裡必須要強調,歷史本身是一張被編織得非常複雜的因果關係網路,矯情點說有點像命運。各個文明之間並不獨存互相影響(有意或無意),且這些影響一旦產生便很難(也沒必要)逆轉。既然借鑒他人成果時可以少走那麼多彎路,那又何必糾結「如果各自閉門造車誰更優秀」這種本身就前提有誤的假設?事實上,那些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璀璨奪目的文明無不是胸懷開放、海納百川、虛心吸納各類文明財富的學習者;而無論奧斯曼帝國還是中國在現代文明曙光來臨前無不陷入了傲慢自負和自我中心的迷夢當中,然後選擇了閉關鎖國關上了對外的大門和眼睛。


中國古代並非是一直封閉自守,然後被鴉片戰爭一頓大炮才打開的國門。中國歷史上一直沒有中斷過和中亞、西亞、以及歐洲文化技術上的交流——雖然效率低下,但是一直在持續的保持著接觸。

反過來說,中國的一些文化技藝一直在不斷向阿拉伯和歐洲輸出。所以,個人觀點,所謂「西方的科學」這一說法不公平。科學是人類主要文明的共同成就,在古希臘萌芽,在英國成長為現代科學,但是紮根是在整個亞歐非大陸上的。

一個完全封閉的文明是很難獨立發展出比較高水平的科學技術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南美文明,幾乎與其他文明完全絕緣,然而埋頭髮展幾千年仍然在鑿石頭。在宗教、星象等領域可能會走得很遠;數學、曆法、語言等會因為牛角尖越鑽越深而複雜晦澀,愈發神秘化;但是很難德智體均衡發展。至於澳洲……更慘,與世隔絕上萬年,還停留在鑽木取火的階段。還有北美,坐擁資源豐富的一整塊大陸,按道理地理環境不比東亞大陸差,然而左太平洋右大西洋阻斷了所有的文明往來,還不是一樣停留在原始形態。

可以說,文明就是交融碰撞出來的。較初級的階段,七雄爭霸百家爭鳴,小範圍的碰撞激發學術的繁榮;發展到一定程度就使者商人不斷來往,傳播著不同的見解和技藝;再到一定程度學者互訪,上層建築直接的面對面接觸,於是現代科學蓬勃發展。

學術這東西,天生就是兼容並蓄的東西。搞「血統論」的話,很容易走邪性了。因為你在維護學術的「純正性」的時候難免會走原教旨主義的路子,最後總會變成一種宗教——事實上一些宗教就是這麼來的,比如……算了,點名宗教還是太危險了。中國的儒學算是做得比較好的,一直在信仰和世俗之間遊走,不過到了現代,被統治階層拋棄,實用主義的一面缺失後,已經愈發表現出宗教性。


假設不存在

中國並不是自己不願意發展如何如何才「落後」的

而是,如果落後了就會挨打

因為世界範圍的全球化殖民化進程,無論如何都不會等著你

要想這個東西成立,那必然是,西方中世紀陰影出不來,沒有思想解放,沒有文藝復興,沒有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沒有工業革命。。。

那樣的話,西葡兩國隨著觸角擴大邊長莫及而沒落,中國由於農產品需求可能會在漢族重新奪回政權後被迫開放通航,世界會在農業和小工商業為基礎的封建和中央集權之下慢慢向前推移,或者因為中國的海商需求引發技術革命,或者因為歐洲的小工商業需求引發技術革命,反正生產力總是要進步的


不同的社會發展不同的科技和文化,農業社會的科技很多為農業服務,比如二十四節氣,以及用口訣、歌謠等形式(古代農民口口相傳,而識字的不多),如果獨立發展,進步會有的,但是要看農業方面的需求有沒有突破了,再比如由於農業看天吃飯,今天你遭災明天可能我遭災,所以互相幫助扶持是必須的(現在的農村和城市文化差異就能看出來),而在更大範圍要做扶持,就需要社會穩定,需要一個較大的國家,這樣管理上的需求也可能促進科技(秦始皇每天批那麼重的竹簡會不會間接促進了紙的發明?)

商業社會相對就不局限於一個地方(原本的地方一般也不適合農業,或者地方小沒辦法,必須擴張或貿易)或集體的大小(古希臘那麼點地方有N多國家(城邦),一個小國可能就那麼幾百號人),科技方面在航海、算賬、債務、交通上的需求比較多吧

其他像游牧、漁獵為主的社會,也有自己的文化和科技發展,以前在zhihu也看到有分析非洲的一些現狀和文化的成因

人種無優劣,這些文化在各自環境獨立發展沒有優劣,都是適應環境,但是當它們產生碰撞的時候,就可能有同化或征服,從而顯示出「先進」和「落後」的差異

如果有一天外星人和地球人發生文化碰撞,說不定還會有我們現在無法想像的環境、文化和科技,但是發展適應環境這個道理應該還是正確的


我沒文化,強答一波。

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可是有些答的很無聊。

以往的日子裡,太陽每天升起,所以明天太陽也一定會升起。

那一年後呢?一百年後呢?一千年後呢?一萬年後呢?十萬年後呢?

……

說不定哪天就飛來個二向箔,嗶嘰,太陽沒法再正常升起了。

西方的文明一直有實證科學?一直有理論體系?一直有這個一直有那個?

沒有吧,也是後人創造的吧?

說明他們在變化,改革,在進步。

難道中國就一直一成不變?一直中央集權?老百姓不需要提高生產,搞活經濟,過上更富足的生活?

我覺得遇上某個契機,或者某個人就能讓中國的社科啥的改革進步。

開個腦洞想想,假如沒有西方人,清的統治轟然坍塌。

中國大地一分為九,各自征戰,如同戰國時期。

為了打敗其他國家,為了自保,九國都在尋求強大,經濟上的強大,武力上的強大。

一百年,兩百年……

天生方老三:

吾皇……儒家那套不行啊,你聽我如家的,保證統一九州啊,巴拉巴拉……

這炮打的不遠,打的不準,吾皇,咋們這麼這麼滴造,這麼打……保證一炮糜爛數十里……

吾皇祥瑞哇……白道婆發明的織布機是黃道婆的十倍……

話說,我要是把天地萬物的規律歸納出來,是不是就可以利用這些規律了?

…………

或許哪天就出了個牛頓這樣的人呢,誰知道呢?

從長遠來看,誰能妄下定論?

一千年後,說不定中國人開啟了宇宙時代,各種黑科技,驚世駭俗的理論被中國人發現。

一個西方人在懂乎上面問「如果沒有接觸東方文明,西方傳統文明能發展成哪樣?」

Fox

「瀉藥~沒有西方科技基礎,東方有個屁科技文明?哦!上帝啊,他們只會拖著辮子,哼哼唧唧的在地里刨土!」

今晚吃雞

瀉藥。

沒東方的造紙術,沒火藥,沒印刷術所謂西方的科學,文藝復興也不過是個幻想。


如果截止時間依然是21世紀的話,那隻能說基本沒有發展到現代科學階段的可能。

因為截至19世紀中期,中國本土傳統學術的集大成者是乾嘉學派,至於自然科學領域,尚處於萌芽階段,和9世紀,乃至和公元前9世紀相比也沒有本質上的進步——近代科學的範式根本無從談起。

或許技術的積累是很可觀的,比如農業耕作技術、建築技術、醫學甚至天文學都發展到相對而言很高的水平,但是,在理論體系構建的層面上而言基本都只是無用功。

從《千金方》到《本草綱目》,醫學理論體系有本質性的發展嗎?

從《齊民要術》到《農政全書》,涉及到的農業領域各學科在理論上有任何深入嗎?

都沒有。

借用一個答案的一句話,到了19世紀,連控制變數對照實驗都沒有成為普遍被接受的實驗方法,那談何近代科學?

技術進步需要理論進步的支撐,技術累積也可以反哺理論進步。

然而中國的傳統學術可以說是與此背道而馳的——空有技術累積而已。在理論層面,或許中國傳統學術形成了一個自洽的邏輯體系,但是面對新現象時,這一體系並不是改變自身以求得對新現象的理解,而是通過一種模糊化的方式將新現象囫圇地納入固有的體系之中。

然而麵糰揉得再大也只是麵糰,沒送進烤箱前不會變成麵包。


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不能。

中國本土的傳統學術文明演化太慢了,甚至於陷入停滯。

文明這種東西,慢就是慢了,給本土傳統學術一萬年,或許有可能,但是,一萬年什麼都可能發生,或許一個冰河時代就會團滅,或許有其他更「快」的文明,替代工業文明,轟開中國的大門,後果可能會更嚴重。

慢的文明沒有存在的資格:智人戰勝了尼人,尼人消失了;西方文明戰勝了發展更慢的印第安文明,印第安文明消失了。

本土傳統文明的演進速度,讓我看不到演變為現代文明的希望。


不可能。玄學再發展,也就是玄學。玄學永遠不會進步。

玄學是全知道的。中醫說了,埃博拉就是一個熱證。易經大師說了,計算機原理就是陰陽。要我說啊,整個宇宙的本質就是陰陽虛實寒熱正邪五行生剋。你看,恆星是陽,黑洞是陰,行星是陰陽調和的產物,多麼完美,完美得就像一個屁。

雷大師傳統太極單手破裸絞!徐曉冬一拳打在大師臉上。

雷大師太極四兩撥千斤!徐曉冬又一拳打在雷大師臉上。

雷大師博大精深傳統武術陰陽太極!徐曉冬還是一拳,把雷大師擊倒在地。

雷大師武德高尚!徐曉冬騎上去,更多的拳頭打在他臉上。

雷大師怕用了內力傷到徐曉冬,趕緊收回氣功內力!徐曉冬,你再打下去雷大師就要死啦……

題主,你的問題早就有答案了。八國聯軍忘了嗎?鴉片戰爭忘了嗎?被大屠殺忘了嗎?這不就是題主要的結果么?


《鄉土中國》中提到,西方人講「法」,中國人講究「禮」。區別在於,法是至上而下制定的社會規範,而「禮」不是政府制定的,不是皇帝制定的。是傳統,古人定的。孔子說克己復禮。要剋制自己,去遵循傳統。

西方也有傳統,中國也有法律,只是看誰佔主流。

雖然王朝變更,但最基礎的民間組織,宗族,家庭,不知秦漢,無論魏晉。民眾的基本的生活方式是不變的。根據古已有之的傳統,一代一代傳承。在外界環境沒有大變化下,這種遵循傳統可以保證自己獲得足夠的生活生存經驗。是非常穩定的。

研究自然科學是不需要的。就像對當時的農民進行掃盲一樣,困難不在於教會那幾個字有多難,而在於他的生活方式根本不需要會認字。傳統關於各種時令節氣的講究,各種老祖宗的規律已經足夠應付生活。而現代的農村裡即使有文盲,也往往能數數,能認識簡單的一些字,是因為生活有需要。

不僅是不需要,而且風險很大。因為突破傳統不僅會受到宗族的懲罰,更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個體只有在很有限的範圍內會存在創新。這種創新零散又微不足道,很難形成工業革命那種程度的爆發。

如果仍然作為一個封閉的國家,那麼中國很可能繼續維持穩定的鄉土社會結構。


中國絕無發展出現代科技的可能。

中國根本沒有發展出科學的土壤,最簡單的對照試驗,幾千年來竟然沒人做過。就說中醫,本草綱目上那麼多可笑的偏方號稱能治病,竟然沒人去試過,沒有人做過對照試驗去驗證。只知道記錄,沒有人驗證,結果才留下了那麼多可笑藥方。

我以前就奇怪剛上初中時,物理書、化學書、生物書第一課都是在講分組對照實驗怎麼做,什麼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置對照組這類的。後來我懂了,為什麼初中課本不厭其煩的講這些,就在於中國號稱五千年的文明竟然連科學發現最基本的對照試驗都沒人去做,何談現代科學。

中國文明另一個特點就在於只相信古人、聖人,認為所有的問題聖賢書中都有答案,聖賢書無所不包,如果聖賢書沒有的東西,那就是不重要的事。這樣的文化,怎麼會有探索精神呢?科學最基本的素養就是要承認自己很多都不知道,才能有所發現。

------------------------------------------分割線---------------------------------------------------

科學素養的本質就是實事求是,就是遇到事情實事求是,以實驗驗證的態度來對待問題。

這一點難做到嗎?很難。為什麼呢?因為這不符合人性。人性的特點是遇到問題怎麼辦呢?去問別人,聽別人怎麼說,而不是自己做實驗驗證。這不僅是中國人,這是人類的通病。西方聖賢亞里士多德對科學有很大貢獻,可是他也提出了很多謬論,比如:越重的物體下落越快。這是個明顯的錯誤,做個實驗很難嗎?他卻沒有驗證,已至後世幾千年都相信它的錯誤。還有,他還提出,男人牙齒比女人多,這就更可笑了。亞里士多德只要隨便找個女人張開嘴數一下,就知道自己是錯的。可是他卻沒有,把道聽途說的,記載在了自己的書上。

科學素養就是這麼反人性,需要人們遇到事情不是聽說,不是看聖賢書是怎麼寫的,需要你自己去驗證。西方社會它能夠自我糾錯,就在於他們有科學素養,能夠對古聖人進行懷疑,進行驗證,這是他們科學發展的基礎。

就像有人說屠呦呦從《肘後備急方》中發現了青蒿素,可是這本書中還有40多個治療瘧疾的方子,很多都很可笑。這就是這麼一部從東晉以來就有的書,一千年來竟然沒有人對書中的藥方進行實驗。也就只有四十幾個方子啊,連做這種實驗的人都沒有,還要到屠呦呦來做實驗。

科學就是在一點點的實驗,一點點的試錯中前進的。中國和西方的差距不是差了個牛頓、伽利略、笛卡爾這些人,是誕生現代科學的土壤都沒有。

//———————————————再次分割——————————-———————-//

在人類所有的其他種族和文明當中,從那種原始的,甚至沒有什麼文化的人類種族,一直到像阿拉伯、非洲的那些土著,包括印度、中國這樣的四大文明古國,我們的文明的知識觀念都是叫我們無所不知。因為我們有經典啊,有聖人啊。從中國的儒家的《論語》我們就講,半部論語就可以治天下了嘛,到《古蘭經》到《聖經》,到猶太教的《塔木德》,包括印度教的那些經典,都是已經把所有的知識都告訴你。從宇宙怎麼誕生的,一直到未來是什麼樣,從人們心中應該遵循什麼樣的規律,到整個宇宙的運行規律,全部知識無一遺漏。如果說有些東西沒有記載在經典當中的,那是什麼東西呢?那就是不重要啊。聖人沒有提,經典沒有記載,就是比不需要知道的知識。這可不是什麼,說中國人或者印度人落後,全世界所有的文明樣式都是這個特點。

  可是歐洲人非常奇怪,他從古希臘開始,搞出了另外一套知識觀念系統。總而言之非常奇怪。他的知識觀念是我們有很多東西不知道,我們知道的東西非常有限,未知是非常廣闊的。這個觀念很奇怪,當然有人說,這就是跟古希臘當時搞得工商業文明有關。因為商人嘛,天生就很謙卑。因為他不知道,他連隔一條街區那個商品的價格他都不知道,所以商人他就要鑽頭覓縫地去打探新的消息,打探新的知識,所以形成了這個觀念。


西方是實證科學,我國是經驗體系,如果沒有引進西方科學,我國都不可能有科學這個概念。

這是文化所致,中國信儒家太久了。科學體系並未在中國形成。中國人講究哲學體系,就算是當代,又有多少人有基礎的科學素養。剛歸國的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剛獲得100萬美金未來科學大獎,他在歐洲登阿爾卑斯山,在山頂同一位70多歲的女登山客大談量子通信,最後以為只會得到登山客的敷衍的奉承,沒想到登山客回頭就是一句,"對,我剛讀過你發表在&<&<自然&>&>的量子通信的文章,沒想到是你的研究,挺不錯。"不能說每一個西方人都有這種水平,但是這在國內是不可能實現的。國內2000年的體系,做人,首先要忠孝兩全,後來就是愛黨愛國,又何嘗教過大家要遵從和探索自然的真理呢?不得不說歷史上還是有很多驚為天人的發明,但大多都是經驗主義的成果,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王小波在其&<&<沉默的大多數&>&>雜文集中談到國內的科學氛圍,被一些文科生搞的烏煙瘴氣,很多作家,毫無根基,也給反科學推波助瀾。骨子裡的孔孟之道,講究尊卑有序。上頭說什麼,下面只能遵從,是不適合科學思維的培養的。在這種框架下,無論誰當政,都根本就不可能有科學,更不要談建立在科學理論之上的工業革命與信息時代了,只會是農耕時代一次又一次的重演罷了,就跟兩千年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樣,毫無進步。


這不是基於什麼理論基礎的問題,中國古代其實是實用主義者,沒有成系統的理論。

當現實和理論矛盾時,會毫無猶豫拋棄理論。

《本草綱目》里已經沒有陰陽、五行什麼事情了,大多是類似於記錄書籍的東西。

而且古代醫書(不是葯書)里陰陽、五行都是殘缺的,根本不在意原本哲學裡「陰陽、五行」的自洽性。比如《景岳全書》里,左右歸丸,提到腎陰陽互根,腎陰虛和腎陽虛的癥狀和治療。但直到今天,也沒聽過肝陽虛的癥狀和治療(肝陽虛是很罕見的,肝陰虛是常見的。

這樣一來陰陽、五行自洽性就被破壞,也就沒有可推導性,從理論變成代碼。

古代中醫大家沒人傻到自己在家用陰陽五行推導,這種人也不會流傳百世,大家全都是臨床後把癥狀體征和治療理順了,起個名字再記錄下來。

只不過這名字里大多有現代人誤解很深,且十分反感的陰陽兩字而已。

如果中國古代出現計算機,陰陽會毫不猶豫換成「01」。如果把腎陰虛和腎陽虛變成腎1虛和腎0虛,絲毫不影響診斷治病。

如果古代中國發明顯微鏡,中醫會毫不猶豫觀察微生物。當然,可能名字不叫細菌,還叫疫厲之氣,但之後的發展,就會和現實社會一樣。

吳有性作為瘟疫大家,巴不得能看見自己提出假說的實物。

就像希格斯老爺子巴不得別人發現希格斯波色子。

所以問題不出在這裡。

@Lightwing 知友是英國人,應該清楚產業革命在英國出現是必然的。

好的制度能更大的發展生產力,一個劃時代的專利法,一個劃時代的《國富論》,就使得英國能孕育出產業革命。

知乎很多人是自然科學崇拜者,經常忽略人文科學的力量(在知乎說過幾個人文科學對於科技和社會作用的回答,都沒什麼贊)。在我看來,古代中國,乃至近代,中國因為沒有好的人文科學家,沒有好的社會制度,永遠不可能出現一流自然科學家,如果出現了,肯定移民,那也不算中國的。

楊振寧、李政道就是例子。

中國不是沒有牛頓級別的人物,只是有了也白有,反正早晚會變外國人。

PS:

曾經有一個窮困潦倒的青年,為了不餓死,決定去俄國碰碰運氣。但他的才氣被某些人發現了。其中一位叫馬修·博爾頓的企業家資助並鼓勵他,並和他共同為了新專利而奮鬥。

這個青年就是詹姆斯·瓦特,故事的結局,主人公已經是富甲一方的工程師。

曾經有個偏執的少年,喜歡研究一些別人都看不懂的東西。但是英國為了擴大市場,十分需要這些人才,胡克被女王資助,哈雷也是,這個少年最終以《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成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科學家,沒有之一。

而因為不需要擴張市場的中國,在當時涉及航海、天文、物理、數學,都是奇技淫巧,不予支持,甚至還在打壓。

曾經一位不起眼的人,被包括倫敦市長,英國國王在內,多個高管政要邀請,並尊稱為先生。

他發現了看不見的那隻手,提出市場經濟,發展資本主義,寫出了開山之作《國富論》

如果亞當·斯密在中國。

妥妥比妓女和乞丐高級一點的經濟學家(當時在我國算商人還是書生?沒關係,反正都是臭老九,最下賤的人。)


多讀點中國科技史…

題主的問題如果改成問假設其他國家從先秦時代開始封閉不接受中國輸出的任何東西會變成什麼樣子或許更好回答,不用說外國能否發展出現代科學,估計現在都還是蠻夷之地,世界形態是各部分各國家複雜作用的結果,不僅僅科學是這樣。還不用把爛大街的蝴蝶效應拿出來談,只能說中國現在的常識或人文教育有待提高……

更有意義或者題主真正想問的問題提法應該是:中國傳統學術與現代科學是否相容或是否能統一。

這是一個很深刻的問題,類似當初光的波粒二象性之爭,只能在更深入的理解各自局限才能有解決的思路。至少現在沒有看到任何希望,雖然知乎上摸象的盲人太多,確實現代科學似乎更具體真實有用,但並非全部真象。

ps: 古代中國有些東西不傳出去,也很難想像現在世界是什麼樣子,火藥印刷術等等先不說,一些有趣的文物可以看看下面的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638720/answer/22792536?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from=singlemessage


歸根結底現代醫學來自培根的歸納法--而不是表面上的這個學科那個學科,因為有了歸納法才會去想起用這些學科的知識,而不是說猛然就憑空出現一個叫現代醫學的東西。

有了歸納法醫學才一步步改造成現代醫學,醫學的變化是理論指導的範式轉換,而不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東西,我建議你可以讀一本科學哲學史,一本科學哲學導論,實在不行你去找本科技史看也可以。

那麼傳統醫學,我們還是拿中醫做例子好了,它的特徵不是陰陽五行理論,而是經驗科學,對待現代醫學的實驗科學,它沒有雙盲和實驗,但是依舊是人命試錯出來的。所以現代醫學是傳統醫學理論指導的範式轉換進階出來的東西,其他一切具體的應用都只是表象罷了。

比如傳統醫學無限發展下去,可能還是會用到物理化學,但是肯定不會有實驗室和雙盲。

擴展的說一下就是:不管理論多麼玄幻,具體藥物也是幾千年來無數條人命試出來的,可以不信玄學,不能不信人命..因為中醫這個東西其實是先有葯後有醫的,理論是滯後於實踐的,所以唯一的問題其實是,藥方到底哪味葯有效,有效成分是什麼,怎麼萃取最好?比如屠獲獎的青蒿素,生榨和水煮就是兩回事..

不過我老可不是單純和烯泥的 除了廢醫驗葯我老還有一個觀點就是 中體西用 比如我老見過一個最奇妙的案例是,中醫拿西藥治病,比如焦慮症,演講恐懼,西醫呢直接開鎮靜劑,交感神經瞬間不興奮了,但是這個東西是有依賴和耐藥性的,用久了出事了就.

但是中醫是怎麼搞呢?給你開心得安,這個體現中醫思路的妙極,你老可以想想. 緊張--交感神經興奮--心跳加速--腎上腺素分泌--交感神經興奮--心跳更加速--更緊張--惡性循環導致驚恐發作.

本質上是交感神經興奮的問題,不過這個就典型的頭疼醫頭思路.但是如果你給他開心得安(這個是治療心動過速的)呢,他依舊會緊張,但是沒有緊張帶來的軀體化反應,也沒有因此導致的進一步惡性循環.那麼他只要在緊張但又能維持的情況下完成一次演講,就會形成認知行為療法中所謂的"成功經驗"

好比失眠的人只要成功入睡一次以後,以後就都能入睡了一樣(窩老管這個叫頓悟式,是種體驗)

那麼這個就很符合中醫的思路,而且無副作用,且一勞永逸.

我老就覺得高不知道哪裡去了.

藥物的角度講 沒有中醫西醫 只有現代醫學和可古代醫學 西方古代醫學除了放血基本也幹不了啥別的東西. 所以我支持驗葯..而且到底用中藥還是西藥都是不重要的.

而思路上是有中西之別的,不光要認識到,還要大力推廣中醫思路..


看不慣知乎上挑刺黨 所答完全非所問 顯得問問題的人像智障 顯得答題的人很博學 本來有趣的問題被刻板學術思想從根駁倒 而非順著這種假設學術的探討可能性 能挑刺的人一抓一把 還需要上知乎問么 無趣無趣無趣


比較難說。

因為科學本身是在不斷傳遞中向前發展的。

所謂的西方科學,也是在不斷傳遞中向前發展的。

如果沒有羅馬文化,也就是沒有文藝復興,基於歐洲本身的傳統,比如安格魯-薩克遜傳統,能有科學么?

如果沒有希臘文化,基於羅馬本身的傳統,能有科學么?

當然,或者未來我們碰到外星人,發現現在人類大腦無法聯通,無法瞬間掌握一門語言,無法心算15個變數的二次方程組,如此低下的理解力,在真正的人類智力突破之前,搞出來的都不能叫科學。


先說結論吧:能否發展出題主所說的現代文明,純靠運氣。

其實現代文明的發展完全是基於數學的發展,而數學的發展完全取決於那顆能洞悉規律的腦袋生在哪。為什麼數學這麼牛逼,籠統的歸納一下數學研究的是數與數、數與形、形與形之間的關係。比如(a+b)2=a2+2ab+b2,這個公式大家應該都理解,這個公式只是闡述了這幾個數字之間的規律,單從數學角度來講,這個公式就像數字遊戲,本是無意義的,但是這種關係恰好跟現實世界中的某些規律是相同的,這時這個公式就具有了重大意,就好比有人發現了1+1=2這個數字規律,然後來到現實中一看:一個東西再加上一個東西真的就變成了倆東西,這時候我們就說這個數學公式闡述了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規律。

數字之間的規律很多,但是能和現實中規律相匹配的卻很少,誰能發現這種可以和現實匹配起來的規律,誰就能拿它指導生產生活。這種發現,說簡單點就是把規律這種無形的東西用可交流的語言表達出來,讓它可以流傳。這種規律,不光適用於單純的數字,也適用於物理化學,比如電阻並聯公式它只是一個數字規律,是兩個電阻取倒數相加再取倒數就等於並聯後的電阻,你說為啥是取倒數而不是取平方,並沒有為啥,只是前人驚奇的發現取倒數就行而取平方不行。掌握更多的這種規律就可以更大的提升生產效率,只有生產效率高了,才有溫飽,才有後面的小康,才有現代文明。所以數學的發展是現代文明的基礎,而這種數學規律並不是大家齊心協力發現的,而是靠某人的頓悟,比如牛頓發明的微積分和萬有引力公式,都在很大程度上指明了物理學的發展方向,而這倆重要的工具都是靠他個人的指導和總結。

所以現代文明的雖然產生跟社會文化形態有一定關係,文藝復興為歐洲帶來了思想上的解放,讓大家更能接受不同的聲音,但是更大的程度上取決於運氣,中國也有過百家爭鳴的時代,但當時的大佬貌似都善於思考哲學而非數學,所以現代科學的萌芽並沒有出現在中國。


儒家不死絕,則現代科技發展不可能


其實 這個問題 也可以簡略成

一個外星文明,會如何用外星語言怎麼描述自己的科學技術(史)的

————————————

複雜一點兒的話,就是

一個自身語言很像漢語的外星文明,會如何用他們的自身語言

來描述自己的科學技術(史)

如此,就規避了很多答主的屁股問題了……

————————————————————————————

人類文明的進步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當然,這個試驗也和 最初的試驗方向性,以及自然環境 有很大關係。

你像中國,就試錯兩千年,也沒有走出 中央集權封建帝制的範疇。

而南美、非洲,則更加明顯……他們的技術進步更加緩慢。

但是,我們看到了這種緩慢,就說他們是錯的,是不會進步的。

我想也是不正確的。只不過他們需要的試錯時間更長,次數更多而已。

—————————————————————————

另外,西方國家因為 文藝復興,因為生產力大發展,

所以一些人才覺得 西方發現了科學,而東方沒有……

—————

但是,別扯淡好嗎……動不動就東方沒有發現科學的基礎……

如果東方先產生了文藝復興、產生了生產力的大發展

你背的就不是亞里士多德,而是 祖沖之了……

也沒有什麼區別……

現在還有人說,科學的發現和神學思辨有很大關係……

嗯……你們說的都對……

如果東方先發展出科學,沒準也會說 科學的發現和儒/道家思想有很大關係呢

中國兩千年沒有發展出科學,西方比東方少不了幾年才發展出科學……

以果溯因,得出的可未必是真正的原因啊……

——————————————————————


湯因比在歷史研究一書中已經論證了,現代文明是全球聯繫的結果


推薦閱讀:

數學學習中的遺忘?
時間域麥克斯韋方程組轉換為頻率域麥克斯韋方程組的過程中時間偏微分商的轉換問題?
n維空間里的n個向量的最小夾角的最大值是什麼?
n維空間任意兩向量垂直的概率?

TAG:科幻 | 數學 | 發展 | 科學 | 中國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