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伊徹滿洲和佛滿洲的待遇具體有哪些不同?試舉例分析。?
謝邀
清代新滿洲和佛滿洲的待遇基本上來說沒啥不同的
具體說的話,新滿洲跟佛滿洲一樣可以分成京旗和東北駐防兩部分,京旗的新滿洲跟滿洲沒啥區別,東北的新滿洲和佛滿洲還有一點點區別,就是東北新滿洲在清中後期不允許「從文」,也就是不允許從漢文文職出仕或者走漢文科舉路線。
這個是高宗乾隆帝定的,理由也說得很明確:
八旗滿洲世仆考試漢文,祇緣伊等在京,相沿日久,是以未經停止。然多至兩誤,罕有成功。且一染漢習,反棄舊風,朕深惡之,屢經降旨訓誡。其東三省之新滿洲、烏拉齊等,尤非在京滿洲可比。自應嫻習騎射清語以備任用。若居京日久,亦習漢文考試,勢必歧誤而成無用之材。況果能將技藝騎射學成,可當一切差使,承受國恩。非必考試始能為官也。著將東三省之新滿洲、烏拉齊等考試漢文永行停止,俾其專心舊業方有裨益。再,從前揀選贊禮郎,新滿洲、烏拉齊向不與選。今於清語既嫻,音韻又好,挑選尚屬相宜,著將伊等一體入選。
表達的很清楚了。原本東三省駐防的意義就在於保存舊俗,保持一定的戰鬥力。而在普通東三省駐防的滿蒙漢三旗兵丁之中,新滿洲由於本身就比較「質樸」,所以對他們希望保持舊俗和戰鬥力的要求就更強烈。
除此之外就沒啥了,新滿洲跟佛滿洲都屬於【滿洲旗人】,挑補、律法、經濟,都按照【滿洲旗人】的標準來算,所以待遇也沒什麼區別。
當然了,生活上的歧視啥的可能是有的,不過與其說是針對於「新滿洲」的,不如說是針對於京旗和東北駐防的差異的。因為東北駐防整體上質樸少文,而京旗入關之後更加中原化。聖祖康熙朝的時候這種矛盾尚不凸顯,所以聖祖只是批評過一些不懂規矩禮儀,不懂尊卑,不聽管教的新滿洲。到了高宗乾隆朝的時候,這種矛盾就逐漸凸顯了,高宗數次在上諭里批評過東北駐防旗人特別是批評新滿洲、烏拉齊等旗人蠢笨等。民間也是一樣,因為生活習慣差異加大,經濟形勢差異加大,很多橫跨京旗和東北駐防的旗人大家族也都是在清中後期之後斷了交往的,原因也都是因為這種矛盾。
不過說到底,這種矛盾跟「新滿洲」沒有必然聯繫。而是跟京旗和東北駐防旗人有關。新滿洲那些康熙年間就調入京旗的,到了乾隆朝之後,自然不會跟京旗人互相歧視,而是作為新的京旗人一起跟東北駐防旗人互相歧視了。
注意這種歧視是互相的,不是單向的。
另外要補充一下,這裡的【待遇】是在【階級一致】的基礎上討論的。
1.有人說,公爵啊世家啊大都是佛滿洲,伊徹滿洲就沒有。這是對的,但是這並不是待遇區別。清代旗人世家基本都是入關時候立了大功,或者幾代人立功才能封世爵世職的,伊徹滿洲入旗的時候這些都快結束了,這跟待遇區別沒關係。
2.有人說,檔案里康熙在打獵的時候經常讓新滿洲人丁去下圍。這也是對的,但是這也不是待遇區別。康熙還讓佛滿洲世家子弟給自己養狗呢。這只是當的差事不同而已。
3.有人說,伊徹滿洲交貂皮什麼的,佛滿洲就不用啊。這是對的,但是你要分清「未入旗的伊徹滿洲」和「入旗後的伊徹滿洲」的區別。你拿沒入旗時期的跟人家已經入旗的比啥待遇……
4.經濟上,有人說伊徹滿洲不如佛滿洲分的地多。這是不對的。清代八旗分地,是以康熙某年為界線的(哪年我忘了),這一年之後,所有新入關的八旗,無論佛滿洲還是新滿洲,都不分地。這一年之前入旗的,無論佛滿洲還是新滿洲,都是分地的。至於東北三省駐防的八旗,新滿洲也是分地給糧的。
順便一提,要是真的從八旗待遇上來看,新滿洲的待遇可能比滿洲旗分內蒙古人的待遇還要高……根據某些前輩學者的研究,對於【滿洲缺】,滿洲旗分內新舊滿洲人、蒙古、漢軍旗分內滿洲人、包衣旗分內滿洲人,都是可以補的,反而滿洲旗分內的蒙古人,是不能補的……
推薦閱讀:
※宗室中過繼承祧兩房到底什麼意思?是什麼樣的形態,有禮制規定嗎?
※清朝時滿族平民的生活水平如何,尤其與漢人平民作對比?
※清末新政搞得越成功,越是給滿清政府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