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霍伊總是被黑,那麼,把沈霍伊送給印度如何,印度會接受嗎?

沈飛總是被黑,蘇27改了20多年,還沒有解決軟骨病問題,只會仿製,不像成飛搞創新,腦洞大開,印度修飛機總是摔,光輝還沒有服役。沈霍伊到印度,在怎麼差完成蘇30的國產化沒有問題吧。維修蘇27系列飛機不會成為空中棺材。


第一,現在東北的任何東西,都召黑,這才是這個問題的本質。如果換成是成飛,那麼請問還會不會有這個問題。當年砸運10是如何砸的?怎麼沒人黑瀋陽那麼黑上海?

第二,飛機這個東西是有特殊性的,是集成工業體系與電子體系的精華。

換個角度,同樣是抄襲,印度入手各個系列的飛機更容易。印度抄出個屁了?

台灣弄了這麼久,不過搞出來個IDF。

日本進口F15更早,科學技術水平那麼高,材料科學世界第一,結果呢?不還是生活不能自理?離開美帝活不了。

再看看歐洲,除了法國還有瑞典,還有誰正兒八經弄飛機了?聯合弄飛機也是搞得亂七八糟,英國也就是靠著當年的榮光。

第三,當年飛機工業建設的時候,沈飛做出了多少貢獻?派出了多少技術人員幫助全國各個某某飛建設?不是躺在功勞簿,而是全國工業體系一盤棋。為什麼蘇聯解體後,各大飛機設計局,沒有什麼真跨時代的作品?不也是用當年蘇聯的技術儲備修修補補?講真的,修修補補難道就不是技術活兒?難道就不是做工作?

第四,你真當北京方面缺心眼?花這麼多錢養著一個不成器的?術業有專攻,人家就是想多條腿走路。哪個不是大腿?

沈飛哪個工程師,想出國都是直接移民名錄的,但是人家一直在為中國的航空工業做出自己的努力,一代一代人堅持不懈。然後,你這隨便幾句話,就都抹殺了,還特么的給人家發個印度國籍?人家印度人都想來東北玩泥巴,你怎麼不來試試?有的人就是喜歡看獻禮,看新鮮的,看振奮的,而忽視默默做工作的。真搞不懂,你這算不算是,挑撥離間?捧一個你就好好捧,為啥非要踩一個。破壞中國航空工業的團結?故意帶這節奏?讓沈飛的工作人員看到這提問,人家什麼心情?然後給間諜收買破壞提供堅定的輿論軟環境?

說白了,人家搞飛機的,哪個都是頂尖人才,都比我們這鍵盤俠牛逼多了,然後我們在這bbbbbbbbb人家的工作與成果,總覺得忒不厚道。

補充的分割線

有許多朋友提出沈飛的很多問題,比如官僚主義,關於這個,我想說,百分之九十九點九的人絕對是深惡痛絕,這個沒得洗。絕對是,中國現在發展的最大敵人之一。也是東北現在經濟困局的罪魁禍首。但是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不在次展開。

再次分割線

這是我的答案第一次過百,也是第一次上千。

謝謝大家的支持。

鞠躬( ???????? )

再總結一下我的主體思想

亂黑不好,國人欠缺的是團結,任何中國的軍工人,都是為中國不再受一次鴉片戰爭,再受一次抗日戰爭的屈辱而一直努力。不過,發現問題指出問題還是好的,不要順便無差別一起黑(甚至有人評論,東北的女孩很好。我知道你想說什麼,人渣)

自己人都不團結,真的很難利於世界之林,更何談什麼星辰大海?

加油吧,騷年,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應該攜手並進。


不是沈飛不優秀,而是成飛這些年太耀眼。沈飛放在世界範圍內也算優秀的航空企業,你說印度要不要

詳細說一下,我認為一個企業優不優秀,跟它佔有的資源和它的產出有關係,在這一點上,成飛更加耀眼,洪都也做到了令人尊重,但是也不能否定,沈飛也做出了相當的成績。

現在存在一個誤解,認為主機廠就是造了整個飛機,其實他們的工作是集成,飛機上各個子系統,很多都是外包出去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筷子系列國產化後,要把國產的各個子系統集成在一起,難度也並不小。還有一個是飛機的外形和結構設計,沈飛設計了國內最早的雙發重型機J8,雖說性能不高,也是J7的放大版,畢竟開創了國內的先河。而且現在又推出了J31,雖說前途未卜,不過足以打那些黑沈飛不思進取能力不足的人的臉。

從佔有資源的情況來說,沈飛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佔有著最多的資源和投入,這是毫無疑問的,不過看看沈飛的成績,11A,11B,11D,15,16,這並不簡單,同時(11A現在應該沒有了)推進這麼多型號的研發生產,在世界上也沒有幾個企業能做到,而且沈飛佔有的資源,在世界範圍內比較的話,也並不多。有人又要黑沈飛改改改,沒有難度,型號多也說明不了什麼,我只能說,飛機的改進,不是想想那麼簡單,這種大改,難度比設計新機不低多少,而且27這個平台本身非常優秀,潛力還沒完全發揮,為何不改?何況蘇霍伊,27系列也改了這麼多年,最後搞了個T50也沒見比31強到哪裡去,波音一直抓著F18改到地老天荒,你要說蘇霍伊波音也是辣雞?

最後,我認為國內黑沈飛的,一種是認為它沒有新機出現,不給力。可是沒有沈飛一票27改的底氣,國家也不敢放膽讓成飛玩新機,何況目前出海驅逐敵機,基本都是筷子在干,可見其對我國還是意義重大,有人說20要出來了,到時候也能出海,我認為20扮演的是殺手的角色,你出去,別人都不知道你來了,怎麼嚇人,何況20這種飛機性能必須保密,總出去讓別人了解性能也不現實,個人認為就算20能出海也不會出,這事很長時間還是筷子干。還有一類人,就是看不得沈飛佔有大量的資源,擠壓了其他企業的生存空間。匹夫無罪,懷璧其罪,當年一邊是費大力氣買回來的長腿大胸毛妹,一邊是還不知道能不能長成的蘿莉,資源往那邊傾斜顯而易見。現在人有一個毛病,有了一個英雄,一定要有個反派,很不幸,沈飛成了那個被黑的反派,實際上倒不如說沈飛是蝙蝠俠身後做好保障的管家,而不是宿敵小丑。

同時我也很讚賞成飛,在J9下馬,資源極度缺乏之時,沒有放棄志向賣J7混飯吃,而是艱難推進10的研發,到現在開枝散葉,一系列的J7,10A,10B,10C,20,梟龍,雙座梟龍,翼龍1,2,是一部更加令人熱血沸騰的奮鬥史,還有洪都,當年做K8時吼出的一句:我們賺不來人民幣,我們賺美元!吼出了我江右漢子的傲氣,現在L15也算結果,洪都也沒有沒落。還有西飛,哈飛,貴航,哪一家沒有一段令人動容的奮鬥史,站在局外人的角度,非議任何一家,都不是理智的行為。

結論:沈飛是一家優秀的航空企業,即使在外人看來,成飛更加耀眼,沈飛依然優秀。由於沈飛在國防航空體系布局中扮演的角色,使其遭受了太多無端的非議,為沈飛感到難過。

強調:航空這一塊,國內的任何一家都很拼,非常拼,非常非常拼!沒有一家在坐吃等死不求上進,任何一家都值得尊重,就是因為它們的存在,我們這些年才有了11B,11D,15,16,31,10A,10B,10C,20,翼龍,彩虹,飛豹,運20,直10,直19,直20,C919,轟6K,等等等等。有這麼一批企業,有這麼一批軍工人,國之大幸。

你還想把沈飛送給印度?


沈飛別說送給印度了。

送給除了美國以外任何一個國家,都能高興死。現在的沈飛經常被笑稱「沈霍伊」,但是比起蘇霍伊來,沈霍伊在技術上現在可以算是並駕齊驅,有些地方甚至還超出,至少毛子拿不出骨頭鷹這樣的第五代戰鬥機出來,T50哪個拍扁的蘇27就算了。

作為世界上少有的四五家能設計製造重型戰鬥機的沈霍伊,別說印度了,英法俄都黑不起,嗯,美國可以黑一黑,但你問美國想不想要,他也是想的。

PS:為了防止遊戲和智障想拿發動機說事,我先說清楚。

蘇霍伊沒有製造發動機的能力,毛子的航發都是留里卡發動機設計局搞出來的。


沈飛只是個飛機製造廠,黑沈飛實際上黑的是601所,我們拋開殲11殲15殲16之類屬於蘇27系列飛機不談,看看601所和沈飛在2000年以後都有哪些其他飛機成品。

第一款:「神鵰」高空長航時預警無人機

第二款:「利劍」無人攻擊機技術驗證機

第三款:31001號第五代戰鬥機驗證機

第四款:「鶻鷹」第五代戰鬥機原型機

第五款:「暗箭」無人戰鬥機技術驗證機

這其中任何一款都不是阿三這個連三流航空製造國家都算不上的國家所能承受的!你知道這一系列飛機用的都是什麼發動機嗎?中推!是中推!而這些無人機才是空軍的未來,是能夠彌補與美軍真正的差距。雖然現在我國先進中推僅僅才立項,但你覺得如果沈飛不發展這一類飛機,十年後,美軍這類飛機已經滿天飛時,我們想要發展時卻面臨和目前發展五代機一樣的問題——沒有優秀的發動機。單靠梟龍這個外貿機,10年後,你連WS13E都看不到!


這麼說吧,如果當初沈飛打報告說要學成飛搞新機型,估計會被中央一巴掌糊臉上:

回去老老實實地搞你的筷子去,萬一你們倆的新機型都失敗了,難道讓老子繼續用七爺八爺是怎麼著?TMD你要讓大遼用什麼?

換句話說,中央能夠承受10號20號失敗,但前提是有筷子保底。就像你能夠承受炒股賠錢的前提是炒股的錢是你暫時不需要用的,你也沒加什麼喪病的槓桿


對於在我下面評論攻擊我什麼都不懂,說出諸如你是不是只讀過《日落共青城》這本書,對航空一無所知的人,並且還在一味黑沈飛的人,我也看了下這些無腦黑的基本都是那種三無用戶,對於這些,我一律拉黑刪除評論,不要浪費彼此時間。

不知道知乎上有多少人完整的讀過這本書,我讀過,大一時候買的,讀了很多遍,尤其是對裡面引進蘇27和後續仿製這段故事很感興趣,不誇張的說,航空知識、兵器知識、兵器等雜誌,只要有蘇27引進仿製的我基本都看過,說這些只是想告訴大家我的感悟:

1 沈飛不容易,仿製蘇27沒那麼容易,不要把仿製蘇27看作一項容易活,看二眼就能造出來,即使是仿製一架戰鬥機,也是一項艱苦的工程,看看日落共青城這本書知道我們當年的工業底子是有多差,毛子也不厚道,當年賣給我們的圖紙、設計材料等,很多是圖紙和零件不符合、標註不符合模糊不清晰、尺寸不符合、圖紙不全,相關的生產線和製作工藝材料並不齊全,存在著殘缺等問題等,更何況這些圖紙和材料都是用俄文編寫的,我國仿製過米格戰鬥機,但是蘇霍伊設計局的資料標識和米格設計局存在很大差異,附註內容、縮略詞、專業名詞等均有不同,1996年開始翻譯時候,參加過米格飛機仿製過程的老同志退役了,新來的沈飛設計員大部分學英語出身,在開展翻譯工作之前,沈飛先進行了俄語培訓,當年光翻譯整理這些圖紙就花了一年多,從1996年八月開始正式翻譯一直到1997年10月飛行結構設計圖紙漢化才完成,年底時候才基本上將圖紙交付完畢,這容易么?

注意:俄羅斯當年只提供了蘇27生產的設計資料,有關飛機的原始設計材料按照合同沒有提供,沒有這些原始的設計材料,我們最多只能按照圖紙製造蘇27,如果俄方也提供了原始設計材料,那我們的國產蘇27也就是很多人眼中的「抄襲」

2 翻譯整理好圖紙後,要開生產線吧?毛子的生產工藝雖然比美國落後,但比當年的我國強,我國開啟和平珍珠計劃的時候,美國方面的專家發現我們連零部件標準化都做不到,也沒有引用流水線作業,為了仿製蘇27,我們重新引進更新升級了生產線,引進了新的生產工具設備和一批全新的生產工藝,花時間對技工進行生產培訓熟悉新的生產流程,對於當年的我們來說這完全是一次全新的製造工藝嘗試,這容易么?

另外飛機的製造牽扯到一堆材料的加工工藝,蘇27的機身用上了鈦合金和複合材料等新材料,實現國產化也要解決這些新材料的採購和加工問題,對鈦合金作成的飛機框架如果鍛造不出可能要考慮分段焊接,焊接還要考慮相關的焊接工藝這些問題都要在生產過程中加以考慮,儘管有相關的資料,但作為我們第一次製作三代機,仍然有很大的困難。

話說後來蘇霍伊那邊的人N年後再去參觀沈霍伊發現沈霍伊的生產線比他們自己的先進,說要學習,沈飛容易么?

3 零件國產化,要進行逆向測繪吧?當年沈飛一個小組專門測繪零件,又花了一年多時間,蘇27雖然不是美國的F22那麼先進,但也是經典標準三代機,上面有多少零件?機體的拆解就是一項巨大的工程,這其中又有多少是我們之前根本沒有見過和生產過的零部件,很多工作等於是重新研製,例如蘇27機體用的是整體梁框、鈦合金材料使用、複合材料使用等,對於現在的中國製造使用沒有難度,但對於當年還在生產殲八2的我們完全是一種全新嘗試 ,這其中是怎樣一個龐大的工程量,容易么?

另外換裝國產武器,還必須搞清楚和分析透蘇27的硬體介面、模擬計算機系統和軟體部分,另外蘇27是的電傳操控用的是四餘度模擬式電傳操控系統、航電系統用的是模擬計算機,而國產時想要實現數字化電傳操控/主動控制技術/綜合航電系統/數字計算機系統,又需要進行大量的試飛考核,飛控系統作為飛行性能的關鍵,我們國產化相關的飛控系統等於是另起爐灶。

PS:某些國家也仿製別人的戰機,但記住很多情況都是美國方面提供完整的核心部件,給該國進行組裝的,這種仿製工作難度會小很多,顯然當時蘇霍伊方面不可能這樣對我們,

4 蘇27之所以經典,是因為其氣動布局太優秀了,蘇聯的航空工業有著深厚的氣動設計理論基礎,蘇27的氣動布局也是經歷許多曲折才定型的,一開始的原型機T10氣動布局被徹底推翻重新設計才有了蘇27,蘇27的優秀氣動設計包含了蘇聯航空專家的心血結晶,人家也是不斷拿模型不斷吹風洞不斷修改優化才最終誕生出蘇27的氣動布局,想要把蘇27國產化,想要對蘇27進行外形結構上進行改動,必須要搞懂其氣動布局原理,這個就需要自己也去做模型吹風洞,不斷的積累相關的氣動數據,建立氣動力學資料庫,才能掌握,容易么?

5 蘇27的機體結構,承受力分布,機體的配置分布、重心分布、機體材料的選擇,這些我們也需要自己重新做實驗摸清楚具體情況,雖然俄羅斯方面也給了部分圖紙,但如果我們想要真正國產化,不可能原封不動的按照俄羅斯方面的機體結構設計來造,例如毛子的航電系統太過笨重,機頭結構大重量大,我們國產航電系統沒有那麼笨重,所佔的體積也遠小於俄式原版的,那機體結構就需要修改,修改後整個機體的結構力分布就變了,還得一步步作實驗,對全機的結構建立有限元模型,分析各種載荷條件下的應力、應變,還要摸清楚國產蘇27的顫振特性,選用哪種材料、強度和力度的選擇,重量的控制,牽一髮動全身,每一個細節修改都需要從各個方面去考慮,哪一個是容易的呢?

6 蘇聯的戰鬥機是針對蘇聯的氣候環境研製的並且是按照蘇聯的飛機設計思路研製的,如此飛機的材料選擇上是考慮到壽命、成本和氣候,而蘇聯的國情是:金屬資源豐富,部分貴重金屬在蘇聯成本反而沒多少,這就讓蘇聯在戰機材料選擇上選擇也可以很多,另外蘇聯氣候嚴寒,材料的選擇也要考慮到嚴寒氣候的適應,短壽命要求也讓飛機在選材上考慮多了很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國產化和改進後,也要針對國內的作戰環境重新對飛機材料進行選擇。

蘇聯的複合材料技術和我國的複合材料技術也有著不同程度的水平,對複合材料的運用這塊實際上我們也沒有參考的對象,面對這些問題,沈飛在國產化的時候,還得摸索材料的選擇,選用材料的品牌規格、所執行的標準與工藝條件,怎麼樣即保證滿足設計的性能指標,又能滿足加工要求和成本、壽命、氣候、材料的重量、強度、力結構等一系列因素考慮,複合材料的所佔比重、所運用的範圍等這容易么?

7 發動機問題,都知道中國航空工業發動機是相對薄弱的,中國以前航空發動機製造有個很不好的壞習慣,就是一款發動機都是配套一款飛機型號的,帶來的一個問題是發動機的研發速度必須和飛機的研製進度保持一致,其中一個落後了另外一個都會受到影響,為國產蘇27配套的航空發動機就是太行,但太行的研發進度在那邊,那沈飛在製造過程中也不得不面對等太行的情況,這也不容易。

另外由於國產化蘇27預計使用太行發動機,這就需要檢查發動機介面的匹配性、進氣道和發動機的匹配性,太行發動機對飛行性能影響,太行發動機與AL-31發動機的流量特性不同,對進氣道的喉道面積要求也不一樣,而原版蘇27的進氣道面積偏小,國產蘇27為了增大進氣量一方面需要加大進氣道喉道面積,另外一方面在不改變進氣道氣動外形的前提下還需要調整調節板的厚度,厚度調整後還需要改變調節板的材料來適應載荷改變,調節板厚度改變後相應的調節系統也需要作出改變。

8 大家創新的定義不一樣吧,國產蘇27上面的許多改進創新大多數人也會覺得沒有什麼,只不過仿的蘇27嘛,很多人還覺得殲15就是模仿的蘇33的,但真就是簡單模仿,羅陽也不會活活累死,很多人低估了這些工程背後的難度,覺得殲15就不是創新,這樣對沈飛真不公平。

9 政治因素,知乎上不是有很多人喜歡提他么,宋文驄去世那幾天知乎上不是也有人提到他堅定的支持殲10項目,才有了殲10,各位可以體會下當年仿製蘇27時候,軍內基本上是支持蘇27國產化為主,給沈飛的任務就是好好實現蘇27國產化,這種情況下,沈飛有這個足夠的動力去推動新一代戰機研發?說到底沈飛和成飛、西飛的大客戶還是軍隊,幾乎約等於是其唯一用戶,一家企業都要聽聽客戶的意見,能不聽最大客戶的意見?

總結:沈飛不容易,蘇27的國產化難度不亞於重新造一架戰鬥機,沒必要黑沈飛,沈飛既然能夠拿出殲11D和殲16,說明已經基本掌握吃透了蘇27 ,這就已經很厲害了,等於是走了一遍一款戰鬥機的研發過程,也是沈飛人花了大量時間努力換來的,再者我國之前需要大量三代機尤其是蘇27這樣重型雙發戰鬥機,沈飛的任務也早就被定位為拿出更多的國產蘇27,又有多少精力去搞四代機呢?說句難聽的話,殲11國產化難度並不亞於研製殲10,成飛能夠拿出殲10就沒有沈飛的基礎在裡面?大家任務不一樣罷了。

另外,國產蘇27的意義極其重大!我們祖國的天空很大程度上是國產蘇27系列在支撐,有殲10,但殲10畢竟是單發戰機,巡航能力和載重都不能和蘇27這樣的重型雙發戰機相比,國產蘇27系列飛機的意義對我們的意義說再大也不為過,就這就能給沈飛發個大獎章,再殲20沒有大規模裝備部隊之前,仍然需要靠這些仿製的戰機擔當主要任務。

印度呢?幾乎在我們之後引進了蘇30和相關組裝線,但印度的國產蘇27到現在在哪?我們的沈霍伊早就能夠拿出殲11A/B/D和殲15殲16了,把它送給阿三哥阿三哥不得樂死

PS:沈飛是存在問題,這一點事實我也不會否認,本文也不是要歌頌沈飛,如果讓我寫沈飛的問題和過,我也能寫出很多很多,但寫上面這些只是也希望大家看到沈飛的難處和功勞,仿製修改飛機不是那麼容易的。

功是功,過是過,沈飛是存在問題,但單純抹黑沈飛的一切成就和潑婦罵街沒區別。

對於一味認為沈飛就是簡單抄襲的,請左拐不送。


不如我們把整個瀋陽航空工業企業打包成一個瀋陽航空工業集團,然後向全世界公開拍賣未來30年的使用權。誰來買都行。但除了歐盟以外,全都必須是各個國家/地區單獨競標。你猜會出現什麼結果?

我估計會打破頭的。世界上第五種四代機的研製生產單位,世界上少有的重型機研發生產單位,世界上少有的走完全套流程的高推研發生產團隊等等等等。

你還送給三哥?

我估計最後會在美帝和歐盟之間展開猛烈的競爭。三哥?我估計鬼子和棒子都沒資格競爭。


印度斯坦霍伊航空公司(Hindustan khoi Aeronautics Limited.)

神一樣的公司。

且看以下記錄——1992-2004年間,HAL組裝「米格-21」2架,大修8架,其中8架墜毀;大修「幻影2000」4架,全部墜毀;組裝「米格-27」3架,大修3架,其中4架墜毀;大修「米格-29」3架,全部墜毀。在過去數年中,印空軍墜毀的29架飛機中,有26架是由HAL製造、大修或升級的。拜HAL所賜,印度成為世界上空軍戰機墜毀率最高的國家,獨立至今摔的飛機已達1000多架。


是把所和廠一起給出去嗎?這可鬧大了啊。

首先,說沈飛這麼些年混吃等死,沒做出什麼成績,我是不同意的。J11,J15,J16,J31,四款飛機,涵蓋了重戰,艦載機,戰鬥轟炸機,隱形戰機。這個成績,拿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被當做寶貝供起來,包括美國。

其次,說沈飛不思進取只知道拉皮蘇27,我也是不同意的。因為蘇27作為世界上曾經最先進的兩種三代重戰之一,其氣動外形已經幾近完美了,大改只是弄巧成拙。

第三,你問把沈飛給印度會怎樣?這個事情如果真的讓印度「夢想成真」,且不說他會付多少錢,他第一件事恐怕是先把印度斯坦航空那幫廢渣滿門抄斬。你得考慮印度人民的感受。

最後,沈霍伊,成克希德,那是軍迷們對沈飛和成飛的期待,而不是諷刺,謝謝。


這。。。中核工業在世界上排名也不咋地,好像。給印度印度人不得樂瘋?df4是50年代技術吧?你給朝鮮你看他加不叫你爸爸?麥道是破產了,哪個美國人敢把麥道賣給中國?AMD有一天破產了你中國人能買到手么?

話說回來,你中國在牛逼缺的了沈飛么?沒有沈飛那一打票27拉皮,你憑10一單發機巡邏南海?海軍不得把你五馬分屍了?沒有沈飛壓著成飛就他么天生免疫力強不得大企業病?


這個世界上正了八經的戰鬥機製造商兩隻手數的過來,美國播音洛馬,中國成飛沈飛,俄國蘇霍伊,法國達索,沈飛最不濟也是第六吧?要說五代機,31也比50靠譜多了好嗎?國內自己開開玩笑說兩句也就好啦,當真了真的大丈夫?不要以為逆向工程很簡單,作為國內最早有四代機製造經驗的沈飛為中國航空做了多少貢獻?從這方面講,沈飛的貢獻比成飛大的多,畢竟四代機都沒弄明白,弄得出五代機?


我的天……知乎已經墮落到有人想要我國亡國的程度了?先不說沈飛這麼多年為國家立下多少汗馬功勞,就光想想一個大國到底什麼情況下才會把自己手裡的人才和設備「送給」另外一個潛在的對手。

有一個國家這麼干過:蘇聯。蘇聯崩潰之後,為了吃飽,多少人才多少裝備多少技術源源不斷「送」到中國來。我說「送」真的不是開玩笑,相較於他們帶來的實惠和利益,中國付出的那點錢不夠看的。

俄羅斯現在光是吃蘇霍伊的老本還能忽悠印度花大價錢支持他們的T50,這還是蘇霍伊的老本啊!你回頭看看沈飛,把27姬吃得比她親爹還透,後面衍生出來的姑娘一個比一個漂亮。

這些年出去踢敵機屁股的是J11吧;在台灣外海和美國F18狗斗的是11姬吧;一次又一次逼得日本F15J屁股噴煙的是11姬吧;就這!題主還妄想著把沈飛送出去?

的確,成飛近年來太亮眼了,前有10號機密後有黑絲帶,國民自豪感爆棚有沒有!20姬珠海航展撩一下就跑,連快門都來不及摁,著實氣死人又心痒痒的有木有!可是20姬再漂亮她也不是去敢打架狗斗這種活的,她是暗夜裡的刺客,是隱形的殺手,無聲無息出擊無聲無息收隊這才是20姬的使命。

狗斗這種活還是要交給11姬,交給15姬,交給16姬。更別說沈飛還有骨頭鷹啊,先別說骨頭鷹空軍沒看上的屁話,跟我你說當年空軍也沒看上10姬哦,如果不是長者10姬就亡了哦。不論空軍看沒看上,你都不能否認骨頭鷹是當今世界為數不超過五根手指頭的第五代戰鬥機。全世界只有三個國家能研發五代戰鬥機,美國佔兩,中國佔兩,俄羅斯吃著蘇聯的老本占最後其一。

而且骨頭鷹只是沈飛近年來出品作品其中之一,神鷹、利劍、神箭這些都是沈飛的作品啊。

同屬於中航工業,彼此之間有競爭很正常的,成飛現在成績亮眼你也不能否認沈飛的成績啊。

更別說骨頭鷹現在只是驗證機,萬一哪天空軍不要海軍要呢?

別跟我說20姬改一改上皮皮蝦號很簡單,真簡單的話F35就不會一波三折了。

嗯,沒錯。001A的小名就叫皮皮蝦號,蓋章定論,至少在我這裡是的。


原長春北車比不過原株洲南車,現長春一汽比不過東風,現哈爾濱電器比不過成都東方電器,同理沈飛比不過成飛。知乎上,東北的一切都是原罪,批東北是知乎的政治正確。但是,提到的這些後者都是前者支援分流而形成的。東北作為共和國的長子確實付出了太多,得到的回報太少。南方系媒體黑東北確實過了。像沈飛這種企業別說送給印度阿三,就是送給小本子和老毛子,恐怕也得樂呵呵的用禮炮相迎。成飛殲十沒有沈飛殲十一的高低搭配也沒啥戰鬥力。

總有小號腦殘


這樣的假設性問題我在知乎上見得太多了,總想想把某件東西平移給某國,卻不考慮這裡邊的複雜性,而且這題我怎麼感覺實在黑沈飛呢。

假設問題成立,印度現在獲取了沈飛的技術,可以在沈飛和印度本身的技術基礎上研發或者仿製戰機再,但長期來看,其官僚機構的臃腫和腐敗還有其落後的工業體系,必然讓沈飛也受其毒害,變成印度斯坦也就是個時間上的問題。

我們今天還可以在知乎這裡調侃沈飛不思進取、缺乏創造,不過這都不妨礙沈飛玩側衛系列、研發新戰機。但我跟你講,沈飛要真變成印度的,那對沈飛就是個致命性的打擊。光有技術和製造廠有什麼用,飛機所需要的零件能保證質量嗎?飛機需要的金屬材料能保證質量嗎,飛機需要的資金能保證數量嗎?研發飛機方案能不一改再改嗎?印度什麼都不能保證,那還談什麼了(笑!)

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有不少外國人給出答案了,在這個位面的地球上,哪個國家的武器裝備印度買不到,獲取別國軍工科技的難度也比中國小很多,但是印度發展起來了嗎?反正我是沒看到。整個印度都這熊樣,一個沈飛恐怕無力回天啊!


為什麼要把中國最好的戰鬥機製造廠送給印度?


談情懷有沒什麼用?!沒有人提店大欺客導致我空司令差點退役的事么?沒有人提蔡國慶缺陷十幾年如一日修改出院士的事么?沒有人提重金引進的戰機國產改型加配重而隔壁家已經開始用複合材料的事么?那麼多資源給你,卻做出這樣的成績,還不能評判一番?!

==================添加材料========================

轉一個kgb老爺的回復:

中國是否真的吃透了蘇-27的全部設計?

作者:kgb1059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938388/answer/132779032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既吃透了,也沒吃透
吃透的速度也絕對不是小粉紅那麼樂觀
一項一項的說

先說機體結構
早期的95架殲11A,是進口散件組裝,組裝過程中主要構件和技術總成是俄制的。國產化工作主要是按蘇標要求試製,消化吸收後使之符合國標國軍標要求;最早是從耗材開始,再到次要部件。先試製,再替代。
全國產化的殲11B,立項後,從2000年工程啟動到07年第一批飛機交付,用了七年多時間。期間真是官字兩個口……
一方面沈飛自認為吃透了蘇27的機體結構,在結構上大量使用新材料減重。結果是複合材料構件不過關,導致後期在蒙皮下打鈦合金補強條;空機重量由蘇27SK的16870kg,提高到17200+kg才使得結構強度得以過關;壽命由27SK的2500小時,下降到2300~2400小時。
另一方面,沈飛在報刊上一再聲稱國產化任務時間緊任務重。在用國產材料代替蘇標材料時,本著「改動原始設計要慎之又慎」的保守作風,對各構件採用了剛度等代的設計原則。這顯然不是吃透的表現,也是導致11B 01批次重量上升壽命下降的原因之一。
以上問題,只出現在01批次和02批次最早兩架飛機上,後繼重量和壽命也恢復到27SK的標準。真正從設計製造上,直接解決問題的是11BS,考慮到沈飛對口的是共青城而不是伊爾庫茨克,沈飛也沒有27UBK的仿製經歷,這也算上了一個台階……
至於殲15,這個當然不是照抄,只是參考設計。
對沈飛後繼蘇系飛機結構衝擊最大的是使用推力矢量的蘇35S。沒有推力矢量,飛機的控制力矩都來自氣動面位置變化帶來的氣動力矩。配備矢量發動機的飛機,承力結構與常規飛機完全不同。矢量推力會造成變化莫測的機體扭矩,同時也會有很多非常規的氣動扭矩出現。按常規設計飛機會提前散架,或是急劇疲勞等等。總之會出大問題。我國之前發動機推力矢量,都是在現有發動機上改矢量噴口,台架試車。在工程運用上處於初級階段,自然不可能對重型戰鬥機改裝推力矢量發動機後結構的提供多少助益。

再說電傳操縱系統
國產11B時,沈飛說時間緊任務重,11B的電傳操縱系統,就是27SK模擬電傳操縱系統的國產翻版。除了部分介面和通訊協議,基本未做更改,把一系列原有控制邊界限制都留下了……
真正大改的,是從使用數字電傳的11BS,這個改動有無問題,還真得說不好了……


沈霍伊總是被黑,這是在知乎被黑的最慘的一次…


還記得烏克蘭黑海造船廠廠長說為什麼不能完工瓦良格航母的那個段子嗎?


什麼叫混吃等死?沈飛為了飛鯊累死了一個總設計師。你說現在成飛比沈飛好當年蘇聯核威脅中國大量重型工廠轉移。可以說成飛前身就是沈飛


大部分黑沈霍伊的,並不是真的就覺得沈飛應該被砍掉,關張大吉。

而是站在他們的角度上,感覺做為中國航空事業的奠基者和領導者的沈飛,在新世紀的中國戰機發展中,不再像過去那樣君臨天下,捨我其誰了!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已!


推薦閱讀:

J20怎麼處理髮動機尾噴口的高熱影像?
如何看待印度LCA光輝戰鬥機計劃正式告吹?
如何辨別飛機裝備的是太行發動機?
中國飛機發動機現在處於什麼水平?

TAG:軍事 | 戰鬥機 | 中航工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