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學老師說漢字越來越簡化是丟傳統,古代漢語老師說漢字簡化是趨勢有利於普及漢字,應如何看待二者?
古代文學老師說漢字越來越簡化是丟傳統,比如愛沒有心之類。古代漢語老師說漢字簡化是趨勢,有利於普及漢字,應如何看待二者?
雖然肯定有人會來撕我,我還是決定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先說結論,對於簡化字,我覺得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題主的兩位老師的看法,在不同的角度下可以說都沒錯。但我認為,傳統不是愛有沒有心,而是先輩給我們留下的高度成熟的文字體系,簡化字有利於普及漢字的一面,也有使這個文字體系變得不那麼嚴謹的一面。所以題主兩位老師的看法在全局上看又都有些片面。
簡化字中有一部分字,是以筆畫簡單的聲旁,替換了以前複雜的聲旁,這部分我是支持的。除了會意兼形聲字,大部分形聲字的聲旁僅僅起到表音作用,只要音對,聲旁是啥其實沒太大影響。比如以膚代膚,本來是從肉,聲旁楷書寫作(虍+田),這個聲旁就十一筆,而且這個字極生僻。而膚,從肉夫聲,這就很簡單明了,好寫好認。但是,有些字的部分被無意義的記號代替,我是持否定態度的,比如雞,原來的字寫作雞,從隹奚聲,隹即是鳥,但簡化字改成又+鳥,又字在組字中,一般都是右手的意思,那雞還可以穿鑿附會地解釋為一種家禽,經常被人用手抓住,但是趙字呢?本來寫作趙,從走肖聲,那畫個叉怎麼理解?
對於草書楷化字,我不談很多人常說的沒有美感這種主觀看法,談點實際客觀的東西,引用@著微先生之前的回答:"已釋1380個甲骨文,共有412個基礎部件,每個部件平均構字3.35個;《說文解字》9431個小篆,共有367個基礎部件,每個部件平均構字25.5個。可見,從甲骨文到小篆,在基礎部件數目下降的同時,反而產生了極強的構字能力。這正是漢字走向系統化和嚴密化的體現。其後的宋代雕版楷書,有491多個基礎部件 ,較之小篆略有所增加。這一數目此後一直保持穩定:400多個基礎部件構成了幾萬個(繁體)漢字。
再來看看簡化字。根據《辭海》(1979 年版)收錄的11834 簡化字和未簡化字組成的字集統計結果,基礎部件數為648個,每個部件平均構字18.2個。可見簡化字嚴重增加了漢字的基礎部件數。"。新增了這麼多部件,其實是不利於不懂漢字的小學生,文盲(沒有貶義),外國人學習的,並且很多原來的部件是有象形性的,比如車這個字,看到就很容易聯想到現實中的車,但是簡化車字,只能死記硬背這幾個筆畫的順序,位置,一個字還沒什麼,字多了客觀上是會帶來學習困難的。簡化字新造會意字,有些我覺得很好,衆字,本從日,從乑(象三人形),後來字形一再訛變,先是上部分訛變成目,變成眾(在金文中已經有這種寫法),後來又訛變為血,至此,衆變成了一個完全不講道理的字,但是簡化眾字,把乑的三人形狀重新安排了一下,眾字簡單明了。塵字本從三鹿一土,為眾鹿奔騰,塵土飛揚之貌,後省作一鹿,就不太好理解了,但是塵字,小+土,也是比較好理解,只是無法從中體味出煙塵滾滾的樣子了。
我一直以來最不看好簡化字的一點,就是同音合併字,比如後與後,本來這兩個字除了同音,沒什麼別的關係,但是合併之後,皇后,后羿這些詞就不太好理解了,皇后難道是皇帝後面的那個女人么,后羿難道是「前羿」的後代么,其實,後這個字原本指君王,皇后即是眾嬪妃的王,后羿即是一個名羿的首領,就像德國人名字里的馮,突厥人名字里的汗一樣。干,榦,乾,這三個字,干本來是一種武器的象形字,所以組詞跟武力有關,比如干涉,干預。榦,從木倝聲,所以跟樹木有關,比如樹榦,枝榦。乾,從乙倝聲,現今多用在乾淨,乾燥這些詞上,簡化字合併入干,但是在乾坤,乾隆這些地方又把乾保留了,這簡直是沒必要,還不如不合併,或者直接徹底點,寫成乾坤,乾隆。再比如徵字,本來是象徵,徵兆之徵,簡化字併入征伐的征字,但是在音階宮商角徵羽中,又保留了原本徵的寫法。從這些字例可以看出,簡化字系統比較混亂。說到混亂,比如隨和隋,這兩個字本來所從字是一樣的,但是把隨右邊改成有了,隋又不改,這是不是增大了學習難度呢?
簡化字易寫,但是不利於理解,不利於類化學習,舉一反三。
說下自己的用法,我個人在知乎回答問題的時候,除了講字源的問題,剩下基本都用簡化字,別的地方打字基本都是簡化字。寫字的話不寫簡化字,因為有時候會練字,臨古碑帖,所以比較習慣傳統漢字,而且碑帖中有些字寫法跟現在「陸標」、「台標」都不一樣,比如處字,有些字恰好跟現在簡化字一樣,跟標準繁體字不一樣,比如來。差別大的簡化字現在確實要想一會才能想起來怎麼寫。
最後說個有意思的事,簡體的體字,本來是一個形聲字,從人本聲,讀笨,意思嘛,跟笨一樣,粗鄙之人的意思。本是個指事字,在木的下邊畫了一橫,指樹根,所以有個詞叫根本。體,就是說一個人像樹根一樣,正如我們說人腦袋笨、不開竅的時候會說他是榆木疙瘩。漢字發展並不完全是簡化的趨勢,最初的漢字數量非常少,筆畫也都較少,單個漢字兼職的情況嚴重,一個漢字多的甚至可以有十幾個意思,這在先秦文獻里可以看到。為了分擔一下單個漢字的意思,於是出現了古今字,例如雲這個字,最早的就是雲,有說話,天氣現象等多種意思,於是後人造了一個雲字分擔了雲作為天氣現象的意思,簡化後又變成了雲,所以雲這個漢字就經歷了從簡到繁再到簡的過程。古今字在古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很多繁體字的出現就是為了分擔古字意義。但是,今天我們的簡體字,以後會不會又從簡到繁呢?我個人覺得不會,因為今天的詞大多是複合詞,在古代大多一個字就是一個詞,單字有多種意思的話,容易產生歧義,而今天兩個字組成的詞占多數,意味著很少會因為單字而產生歧義。從簡體再次繁化的可能性已經不大了。今天的簡體字並不是完美的,正如高票的那位同學說的,簡體字把一些不應合併的字合併了,例如後和後,這就很容易導致閱讀古文時產生錯誤的理解,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為圖方便而把一些部首合併為一個部首,破壞了漢字的結構,例如雞,鄧,這兩個字是形聲字,聲旁分別為奚和登,從字形上就很容易推斷出其造字法,而簡化後奚和登都被簡化為又,就變成了雞和鄧。這在當時固然有照顧中國龐大的文盲人數的考慮,但實際上是一種圖方便的一刀切做法,因為無論是雞和鄧,和又是沒有任何意義或者讀音上的聯繫的。在實際上今天的語言學教學中,反而加大了學習的難度。實際上漢字在隸書(漢代)產生時已經發生了一次簡化,在這次簡化中,也同樣出現了一些漢字的形體被破壞,例如香,篆書中是從黍從甘,上面是一個黍代表糧食,下面一個甘,代表香甜,香的意思就一下子看出來了,並進而引申出氣味好聞等意思,而隸書中的香,從禾從日,禾還好理解,日就難理解了。但今天除非研究古文字的,也不會有太多人在意香這個字的本意是什麼了,因此我覺得雖然簡化字中也存在破壞了漢字字形而使人不知其意的問題,但瑕不掩瑜,這樣的問題對普通民眾並不會產生多大的影響。漢字簡化總體上是符合歷史發展規律的,既是漢字自身發展的規律(複合詞增加,白話文取代文言文,作為區別意義而存在的很多古今字中的今字已經失去其功效)也是文化普及的需要。但由於當時的時代限制,漢字簡化方案必然是存在一定問題的,如果是學習古代文學與古漢語的人,應該至少是能懂繁體字。但對於普通大眾,我個人認為不必學習繁體字。
你看兩老師是教什麼的 不就知道該聽誰的了么?這就好比想知道家裡的電路分布是否合理 現在有一個語文老師 一個物理老師在 正常人都知道該優先聽取誰的意見吧?
你只要試想一下電腦如果沒有普及,寫字只能靠手(這個時代不遠,二十年前就是),你就知道哪個正確了。
文字也不過是一種記錄語言的工具,傳統值幾個錢?更何況,你是願意咱國繼承古老的傳統呢,還是繼往開來,創造新的傳統呢?
漢字簡化方面有很多不合理之處,但路線沒有錯,至於說越簡化越丟傳統,「的」這個字原來還是表示箭靶呢,後來取其音,當助詞用了(本字是「之」,上古音(拼音湊和表示),之:dje),這算不錯破壞傳統呢?
傳統也是古人之開創之功,成一時的垂範,要讓祖先光榮,不若立新的功業,而不是抱殘守缺。
看來文學比語言學輕鬆好混啊。
如果是丟掉傳統,那麼叫你推崇繁體字的老師去拿刀刻甲骨文,金文,小篆……
我們簡化的字,在古代就是俗體字,異體字等等情況,我記得,一個雲字,雲與雲在《千字文》裡面都有,現在前一個成了古籍里的繁體字,後一個是簡體字。是不是寫俗體字,異體字的古人都是丟掉傳統了?
看了你描述,你應該是中文系的,你的要求是會寫好看的簡體字,會認繁體字。認識就是沒有丟掉繁體字了。一切真正的簡化我都支持。語言系統更有條理,表意更豐富,外形更優美。一切以廢除漢語為終點的簡化,我都甚難苟同。
作為兩科都教過的老師,很誠懇地告訴你:
你的古漢語老師說對了
利益相關:曾用小楷手抄過《說文解字》
「雖然現代醫學滅絕了黑死病,但我們永遠失去了僥倖活下來的那份幸福感了!」
這句話是不是很有問題?但換個說法,不就是你古代文學老師的意思了嗎?
漢字簡化掃除的絕大部分文盲,便利了教育的普及,培養了大量能與國際接軌的勞動力,讓中國參加全球化,同時創造了大量社會價值,讓無數本該子承父業耕田放牛的娃娃進入大學的殿堂,然後聽教授說:「漢字的簡化讓我們的愛再也沒有心。」
有人說用繁體字也能掃盲,你讓一個文盲選「憂鬱的台灣烏龜」和「憂鬱的臺灣烏龜」,看看他學那個比較快?
在印表機沒有普及之前,簡體字提高了多少的溝通效率?
對於絕大部分的人來說,有的吃有的穿還能體面活著,能盼著日子過得蒸蒸日上,已經是最大的幸福了。然而總有一些人享受著勞動人民提供的物質成果,鑽進故紙堆里吹毛求疵,然後指著這些用簡體字的勞動人們說你們丟了傳統文化的脊樑啊!
文化人就是事兒多!
以後有人拿【愛無心,親不見】來說是,你就回他這個(來源網路,出處不可考)
漢字簡化後,黨內無黑,團中有才,國含寶玉,愛因友存,美還是美,善還是善,雖丑無鬼,只不過台無吉,灣無言! 窮不躬,權不佳,黨不黑,鞏不革。車不行田,堅不稱臣。無鹿亦能麗,無巫亦能靈,無水亦能滅,無火亦能勞,無曲亦能禮,無手亦能擊。辦事左右不辛苦,墾荒何必靠豺狼。
說的都對啊。所以術業有專攻,有人要負責傳承,有人要負責發揚。
辯證法學起來很難么?別說簡化字看不出來規律,小篆里訛變都非常多,從小篆到繁體字又有許多訛變。再說了,你不學文字學,給你一個繁體字,你也很難看出構字法和結構的涵義來。
說一下個人觀點,我認為漢字演化趨勢不是越來越簡,而是【結構趨繁,筆畫趨簡】(評論區:字體趨繁,書體趨簡)至於論證。。。寶寶還只是個苦逼高二狗啊,隨便說說吧,期待有志同道合的大神幫忙完善!【止】字原義指腳,象腳之形,其它如【出、步、陟、降】均有【止】構成。然而【止】又衍生出了停止義,故表腳義的【止】繁化為【趾】。這是【結構趨繁】,如果沒記錯的話還有【寸】繁化為【肘】,【雲】繁化為【雲】什麼的。(同日補充:剛看兩眼莊子,發現還有「景」繁化為「影」,「知」繁化為「智」,說明結構趨繁應該還是很普遍的現象!)至於【筆畫趨簡】,我記得之前看有位大神找過俗字中以【耳廳】代【聽】,以【米面】代【麵】的例子。。。然而我現在翻不到了。。。
期待大神!歡迎大家評論!
來外一個樓!瀏覽知乎,看到兩個我看不懂的東西!第一張圖裡,"官泄"啥子意思?這種胡亂造詞語的,以顯示牛逼,文化修養高的。我覺得是對讀者和漢字的不尊重!
第二張圖裡,這種微信朋友圈文體的,也是忍了。最後這個詩簡直了。還署名李白,不知道李白在作者眼裡是怎樣的地位。嘩眾取寵!
@小塵。謝邀。一般研究古文字的會說繁體字好,說簡化好應該是受了泰斗對文字發展規律觀點的影響。仔細看泰斗的語言學「奠基之作」,另一位前輩泰斗有代序的一段話錄入,大意是說文字源流還是以繁體字來論述,不要以簡化字來論述。就是文字界內部是有保留的。其實了解了解簡化字的初衷與產生過程就很明了,當時是為了把漢字改造成拉丁文字,最早的「先驅」是瞿秋白,在蘇聯進修指導下進行的。而文學與文字分成不同的專業,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在蘇聯的指導下做的。工業革命對世界文明的衝擊,典型的體現在清末列強的入侵,打得一大批文化精英失去了冷靜,「漢字不滅,民族必亡」,把一切落後挨打歸罪於華夏文明的理念以及文明的載體漢字。從這點來講,簡化字的理念在鴉片戰爭後就開始萌發,民國早期好像提出了300多個簡化字,但是方案在一片反對聲中擱置,當時的傳統力量還是很強的。
回過頭來說現在,簡化字已經是個龐大的存在與事實,所以說要恢復繁體,爭議就非常大,要操作也是很難。有一個事實是,繁體字大多數人不是看不懂,但非常吃力,不僅僅因為字,新文化運動後整個語言結構、遣詞造句、書寫方式都有了巨大的變化,所以看古籍原文就很不適應。那麼就得藉助「專家」的解讀,或者等出版社改成簡體出版後你才能看到,這是個很大的工作量,華夏的書籍又是如此浩瀚。本來本國文字就像你呼吸空氣一樣自然,到明清,更早一些甚至宋代,文章小說已經很白話了,看起來不是那麼困難,但是現在就像第二語言一樣,需要翻譯,就是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代溝,就像一個屏蔽牆一樣,無論現實上還是心理上,跟過去的文化歷史形成了一個代溝。那位文學老師那麼說,可能是類似角度的心得吧。不僅僅在於字的簡化如何技術角度去探討爭論,而是回過頭來看對整個文化的影響這些更大的基本事實。
很多時候我都在想,如果讓我穿越回古代當皇帝,我只要向全國推廣普通話和簡體字,就能夠進入古代皇帝top 10了。
簡化字本意是文字拼音化,不是掃盲。
當然是古代漢語老師說得對,如果你們的古代文學老師也布置抄簡繁對照表的作業的話,全班都不信ta的鬼話了。
利益相關:正在替大二「學姐」抄《說文解字》。
簡化趨勢下丟失了很多信息,我們發現自己不懂所謂表意文字的構意。這是每一次簡化都要面對的情況。
我們通過同樣艱辛的訓練,掌握了簡化後沒有那麼多意義的符號體系。現在這套簡體字一樣可以用,而且很普及。事實上,字體隨時代改變也是常有的事,不必對漢字簡化耿耿於懷,甚至矯枉過正。
從普及一種新的文字表達符號來講,漢字簡化整體工作是可以的,有效的。不過繁體字普及起來是否就更困難些?這個我目前不清楚。從文化傳承角度看,無論漢字繁或簡,文字訓詁等小學的基本功都是讀懂古代典籍必需的能力,即使繁體字也一樣。也就是說,古人,台灣人都得懂小學才有可能通古代典籍,而後傳承老祖宗的文化。所以,這個目標的實現情況不是衡量漢字簡化合理與否的標準。待完善。漢字的字形簡化是損失,但又能提高使用效率,既有好又有不好,不能絕對的說就是好或不好。所以有研究文字的人,有規範字樣,要在二者間平衡、取捨。
我喜歡練習繁體字,但因現實需要和方便,平時寫的都是簡體字。然而我不會覺得繁體字或簡體字都有什麼不好的地方都是中國文字,本質是一樣的 沒必要糾結
推薦閱讀:
※簡化字會被廢除嗎?
※二簡字為什麼被廢止了?
※台灣為什麼沒有簡化漢字?
※為什麼內地人看得懂繁體字,港澳台人士卻不一定看得懂簡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