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反相機會取代單反相機嗎?如果會,大約是什麼時候?
隨著a7家族越來越進化以及更豐富的鏡頭群的發布,無反超越單反甚至替代單反的時代會到來嗎?
單反什麼時候會被微單超越?答案就是今天。來自德國市場的數據,全幅相機市場索尼已經超越尼康佳能。明天的單反就是今天的旁軸。
火槍出現的時候不如弓箭好用,準頭差、裝彈慢、怕潮。。。最終還是取代了弓箭,連火槍現在都是古董了,當然弓箭作為體育項目還是會一直存在下去的。
別說無反單反,一個革命性的突破一兩年就能把整個相機產業揍趴下。記得大明湖畔的留聲機嗎?記得磁帶和收音機嗎?記得cd和黑膠唱片哪個更好的爭論嗎?記得曾經的Walkman嗎?記得垂死掙扎的MD嗎?再下一代連ipod都是古董了。
n年前無忌還在爭論銀鹽和數碼哪個好;兩年前我還篤定的認為鏡頭恆久遠大三元永流傳;唯一不變的是不停變,未來從原理上推翻這一切的人現在可能正躺著玩遊戲,可能剛從公司憤然辭工創業,可能什麼也不幹盯著天空發獃。。。就像當時sony老闆正吧Walkman扔到水桶里冒泡的時候,喬布斯正在車庫裡搗鼓電腦。。。
所以問題應該是:相機這東西什麼時候被手機取代?手機又會被什麼取代?
---------------------以上,有點跑題---------
無反應該會很快取代單反,原因1、稜鏡系統太重,我隨身背單反的習慣已經有快十年了,這玩意就是個啞鈴。最近都是掛著個50.8就出門了,實在背不動。2、太大,掏出來嚇人,會驚動別人,而且一連串動作很啰嗦很多時候都懶得掏出來了。3、聲音大,咔嚓一聲自己聽著很過癮,試試拍下地鐵里吃雞爪的。。。4、峰值聚焦、峰值聚焦、峰值聚焦!重說三,這個單反做不到5、我覺得熱噪問題是暫時的障礙,很快會突破。、我覺得。。。現在比十年前強太多了無反取代單反是一個趨勢,可以肯定,未來無反市場份額一定會超過單反,取代單反也是非常有可能發生的。
至於這個時間?誰能說得准呢?
目前來看,只有索尼和徠卡擁有全畫幅無反,徠卡太貴暫且不提,索尼受困於微單這個「微」字。
索尼微單當年的口號是便攜小巧輕量化,以此來打破CN兩家的壟斷,如今卻成為了累贅。微單本身有兩個問題,一個是機身太小,放入了太多的技術和功能導致小型化的失敗,直接的例子就是DXO測評A7II不如A7,A7RII不如A7R,A7SII不如A7S。另一個問題是機身很小,鏡頭並不小,索尼新出的GM頭和CN兩家的大三元差不多大。微單一點都不微了,那麼微單這個名稱還有意義嗎?當然微單轉接旁軸頭很小巧,但是我要說的是,如果微單的定位僅限於轉接,那麼終究是一個玩物,永遠取代不了單反。此外,微單的耗電量遠大於單反,這也是缺陷之一。
除此之外,相關配件系統完全不如單反,譬如燈這類配件。不過這沒什麼,畢竟才剛起步沒幾年。目前拿索尼微單搞商攝的人也有不少,所以這不算是太大的問題。
鏡頭群還是不夠的,遠不如CN兩家那麼多可供選擇的鏡頭,無數定焦變焦,昂貴低廉都有。微單雖然有轉接,但這隻能說有更多的可玩性,對於初學者來說還要額外購買轉接環也是一種負擔,對於記者來說沒有可自動對焦的400 600大炮。
極端情況呢,蘭拓科技做過測評,-25度的時候A7RII無法開機,要掛著充電寶才能開機(然後寬容度被5DSR吊打)。我從其他朋友那裡得到的消息來看,也有低溫下索尼微單無法開機,掉電飛快,液晶屏故障之類的問題。對於風光攝影師來說,-40度拍照都是很正常的,這個溫度下類似5D3,D810這類相機都是毫無壓力的(當然耗電也快),更別提旗艦級單反了。所以極端情況下索尼微單目前還差的太遠。
暫時就想到這麼多。
以上說的都是無反的缺點,當彌補了這些缺點,單反估計就要成為懷舊物了。
索尼這家公司感覺特別喜歡作死,按照我一個朋友的說法,這叫日本工匠精神。不按套路出牌,不遵循市場規律,早晚把自己玩死,為啥索尼那麼牛逼還各種賣大樓要倒閉?總感覺是自己zuo出來的。我就不理解了,絕大多數手機用的都是索尼的感測器索尼自己還做相機,結果索尼手機的拍照功能並不是特別好。微單也是,A7 A7II A7S A7SII A7R A7RII一口氣出了這麼多款完全不考慮市場反應,還一股腦的塞各種黑科技,譬如5軸什麼的,您索尼的市場部在瞎搞什麼?
個人建議索尼朝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是微單,專註小巧便攜;一個是做類似徠卡SL那種巨單,正面抗衡單反。
另外期待佳能和尼康的無反。對於拍視頻的朋友來說,早就是無反時代了。這種東西不能說取代,而是各有各的優勢。
5年左右吧 5年後單反銷量會低於微單 單反目前的主要劣勢:1、鏡頭群落後——數量雖多 但是能滿足高速實時取景對焦+靜音視頻+全數字信號通訊的很少 至今沒有單反鏡頭能像蔡司Batis或者松下G鏡頭那樣實時通知機身焦平面距離和景深範圍2、電子性能落後——實時長曝、手持夜景、多幀降噪、機內高光堆棧、機內景深合成、刷臉自拍快門、機內實時HSL調色預覽、任意畫幅裁切這些在微單上都已實現的功能 單反還要等待很久3、視頻性能低下——微單作為電影機簡化來的結構 在視頻拍攝領域有天然優勢,而且微單的對焦方式和CMOS調教直接對視頻拍攝正加成,相反單反的對焦模式和CMOS調教對視頻畫質是負作用的。
4、便攜與靈活——微單不是說一定要便攜,當你想畫質、功能、性能打敗單反的時候,很可能要比單反還大才行,但是當你不在乎一定非要打敗1DX D5的時候 微單可以遠遠小於單反。這點單反即便不想超過微單也沒法更小。微單的畫幅選擇多,功能和類型選擇也多,無論是潛水微單、航拍雲台微單、手機遙控微單、 電影微單、攝錄一體微單、口袋微單、3D攝像微單、玩具lomo微單、高畫質巨型微單、中畫幅微單都可以實現。單反則要死板的多。
5、成本——微單的結構成本比單反低很多,相同性能、相同畫幅、相同畫質微單都比單反更便宜。尤其是看到奧巴0.74x的超低延時236W像素取景器售價只有450元,而單反相似放大率的光學取景器不會給配1萬以下的機身的時候,你就知道未來屬於誰了。微單鏡頭的成本也低於單反鏡頭,目前全幅微單鏡頭價格較高只是因為銷量低,成本均攤較慢,等過幾年價格就會變得親民很多。目前發展最早的M43系統已經出現 類似小痰盂價位和性價比的大光圈定焦鏡頭了,而且還是全數碼設計,支持高速追焦、靜音視頻、景深合成、現代數碼鍍膜。會,時間不好說了。
要知道為什麼單反能在很長時間統領135相機市場,要知道為什麼相機要這個反光板+五菱鏡的複雜結構,是需要回頭去看看這個結構是如何產生的。
在柯達搞出膠捲以前,相機的感光元件都是一個個板子,感光材料刷在這些無論是金屬版還是玻璃板上,所以最早不是叫底片,叫做底板嘛。拍攝時候先通過相機背面的毛玻璃取景,然後再插上這些底板,最後打開快門曝光成像等等.......。
柯達發明了膠捲,感光材料塗在軟塑料片上,然後捲起來放進暗盒,再將暗盒裝機相機里,這樣就可以方便連續拍攝了,這個發明最初是為了電影搞出來的,後來因為膠捲的技術越來越好,也能滿足攝影人的需求了,所以後來的攝影人也在用膠片拍照了,於是小相機就出現了。小相機的出現出現了一個小小的問題,就是如何取景,因為膠捲已經裝進機器,已經放在了鏡頭後面,我們沒辦法指直接通過鏡頭看出去取景了,於是最初的解決方法就是在機身上裝一個和鏡頭平行的取景框,這個就是旁軸相機。後來還搞出一種兩個鏡頭相機,一個鏡頭成像一個鏡頭取景,這個就是雙反相機。無論是旁軸還是雙反,都很難做到所見即所得,因為取景光路和成像光路不完全一致,會有誤差,至少用雙反拍微距是很恐怖的事情了。
最終,在鏡頭後面放個反光板,將圖像反射到上面的五菱鏡再通過取景窗口看到鏡頭前面的畫面這個天才的設計出現了。算是完美的解決了取景光路與成像光路矛盾的問題。
這個單反結構有些先天的缺點,因為結構原因,機身做不小,反光板的振動無法避免,結構複雜的成本問題以及故障率問題,都是多年以來一直在慢慢改進的。
在數碼時代來臨的時候,這個取景光路與成像光路矛盾的問題被先天的解決了,只需要直接將感光元件獲得的畫面呈現到後面的液晶屏中就好了,真正的所見即所得,絕對沒啥邊緣誤差,甚至還順帶解決了對焦精度問題,換鏡頭啥的更是簡單多了。反光板五菱鏡全省了。
而現在,微單,也就是無反可換鏡頭數碼相機最大的問題只有一個了,那就是時滯,也就是速度問題。對焦方式的差異,無反對焦更慢,工作原理差異,時滯問題還無法避免,而這個問題導致了所有需要速度的用戶還是只能選擇單反,如那些動物攝影師,如那些記者們。
不過現有的問題都是電子技術的問題,而電子技術這些年的發展速度,相信時滯問題的解決也僅僅是可預期的未來。
多圖預警!
我的回答是「是,而且取代只是時間問題。」
如果你說的「取代」意思是成為主流,佔領大量曾經單反佔據的市場的話。以下是個人的一點淺見,僅代表個人觀點相信了解單反和無反的原理和結構差別的童鞋應該知道,這兩者的根本區別就是取景方式的不同。那麼既然說無反會取代單反,那麼它比單反好在哪兒呢?接下來就說說無反優於單反的地方:
1.體積小,重量輕。因為沒有了光學取景結構,五稜鏡和反光鏡被移除,所以可以把體積縮小很多,重量也可以相對減輕。(以下數據來源於 http://Camerasize.com)
下面是全幅高畫質機器大小對比(適馬沒有全畫幅,就用APS-H畫幅代替了;鏡頭選的都是50mm定焦頭)
下面是非全畫幅旗艦的對比(奧林巴斯沒有APS-C畫幅,就用M43系統代替了;鏡頭選的都是全幅等效85mm左右的鏡頭)
再來幾個直接一點的
全畫幅畫質機+24-70mm鏡頭:
APS-C畫幅入門機+18-55mm鏡頭
體積小,重量輕的優勢就是方便攜帶,別跟我說便攜不重要,在畫質基本相同的前提下我當然願意帶小而輕巧的機器,有多少人旅行帶出去相機要掛斷脖子的?有多少人因為太重也沒地方放而把買來的單反放在家裡吃灰的?雖然我也不敢說買了無反就會怎樣,但是輕巧化、小型化是無反的發展趨勢之一,我樂於見到以後有既方便攜帶,有機能超強的機器。
2.電子取景器所見即所得。其實我一直不理解以前為啥說光學取景是所見即所得,很多情況下從OVF里看到的大光比景色到照片里就完全變了樣,夜間暗光環境下用高感拍攝也無法獲得準確的曝光信息,何況有些單反的視野範圍還不是100%,反倒是無反的EVF或者顯示屏取景,可以獲得感光元件上感光的情況,EVF里看到的基本上就是你拍出來的照片的樣子。雖然電子取景相對於光學取景目前還有一定的延遲,但是這個差距正在不斷的縮小,或許以後,可能只有需要抓拍速度非常快的物體的攝影師能感覺到了吧。
3.電子快門可以更快。目前單反快門因為反光鏡和機械快門的物理限制,導致目前的快門上線被卡在1/8000秒,但是如果採用電子快門就可以突破這個值,達到1/32000秒,相比單反的機械結構限制,電子快門使得無反達到更快的連拍速度和更多的連拍張數也成為了可能。還有就是純電子快門的情況下可以做到真正的靜音快門,而不會像單反那樣仍然有聲音。
4.更短的法蘭距提供更多轉接的可能性。了解轉接的童鞋應該知道,一般一個卡口轉接另一個卡口的鏡頭,需要本身卡口系統的法蘭距小於轉接的卡口的法蘭距(法蘭距是啥請自行百度)。單反因為有反光板等機械部件擋在鏡頭與感光元件之間,一般的法蘭距會比較長,而無反沒有這些部件,法蘭距比單反短,所以無反可以轉接很多單反鏡頭,而反過來卻不行。
5.價格相對較低。這個不是絕對的,但是確實買相機的話,很多無反比單反便宜。
優勢目前想到這麼多,接下來說說無反的劣勢。
1.續航不給力。像5D Mark III這樣的單反,一塊電池續航可以在900-1000多張的水平上,但是同級別的Sony A7系列卻只有300張左右。畢竟無反的電子取景需要開啟CMOS和EVF,這一點上就輸給了OVF,後者幾乎不耗電。再加上本身體積不大,電池也不能做得太大,所以續航差就成了無反的通病,不過目前好在可以帶幾塊備用電池解決,而且不少無反都支持用充電寶充電和給機器供電。不過續航問題的解決也只是時間問題,因為電池技術和電子技術也都一直在發展。
2.對焦能力目前一定程度上不如單反。相信不少對比過單反的OVF取景對焦速度和屏幕取景對焦速度,應該有體會,用CMOS對焦慢,而且準確率差,但是用OVF光學取景時,在光線比較充足的情況下基本指哪打哪,畢竟有專門的光學對焦原件。確實在同級別機器里無反和單反對焦速度,準確率上有一定差異,不過無反的對焦性能正在大幅提升,比如Sony的4D對焦就非常厲害,而且能覆蓋的對焦點面積比單反的對焦原件更大,所以說對焦性能超越單反其實只是時間問題。
3.閃光燈系統不給力。確實諸如尼康強大的閃光燈系統,無反在這一方面還做得很不夠,不過這些都會隨著技術的進步被逐漸克服
4.適用性方面不如單反。正如其他一些答主提到的,在極端環境下使用的可用性還不夠,低溫下經常罷工,防水防塵的性能還是不如同級別單反。不過我覺得這些並不是無反系統本身的問題,只是還沒推出這樣的產品而已。
5.鏡頭群不夠豐富。這個是現實,但是我覺得拿一個才推出沒幾年的卡口系統,跟已經推出多年的單反卡口去比鏡頭群本身就不公平,同樣是時間可以解決的問題。
其實從以上的內容就可以看出來,無反相對於單反,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很多劣勢並不是不能突破的問題,沒有單反那麼多物理限制,所以說無反超越單反其實只是時間問題。佳能和尼康的無反系統遲遲不給力,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兩家單反銷量太大,怕自己的無反系統影響單反的銷量。反觀Sony在無反系統上的突飛猛進,以及在A7R II發布的時候,索尼給出的產品布局金字塔,定位最高級的不再是原來的單電旗艦A99而是A7R II的時候,證明無反系統並不比單反更low,而且更少的技術限制也使得無反超越單反成為可能。
當我們都習慣了用手機拍照的時候,單反里的五稜鏡和反光板,對我們來說是實打實的無法取代,還是留在歷史裡的情懷,正想著,我看到了擺在手辦旁邊的那台雙反。
(個人的一點淺見,大家有什麼修改的意見可以提出來,但請注意用語喲。)
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閃光燈系統完全支援
可靠性增加耐雨配套鏡頭成組,素質優秀,三六九等層次分步說實話,我覺得後背已經這樣子了ALPA真是個好東西題外話。。。看了很多帖子,很多用無反特別是索尼微單的答主,都是「『攝影師」,索尼現在真的好專業,哈哈哈哈
現在的無反屬於小數碼的轉化而已,小數碼強的三家,索尼,松下,佳能,除了佳能,另外兩家沒有光學的底子薄,所以義無反顧的投身無反。什麼EVF,什麼對焦接近單反,什麼五軸防抖這些都是4/3系統早早運用過的,現在忽然變成索尼的黑科技了。松下和奧巴的營銷應該象索尼水軍多學習,多出幾個「攝影師」,以前你們也在呼籲無反的優勢,怎麼就沒有索粉滅天滅地的豪氣呢?索尼最大的「黑科技」估計是把全副的COMS插到了小數碼機身吧。但是我的印象4/3系統是為了在短法蘭的基礎上做到光路平直,容易做出符合小機身的便攜鏡頭,去採用比殘幅小一號的coms。所以松下奧巴的機身鏡頭系統相對協調。
反觀索尼,機身做的再小,也難逃大光圈定變焦傻大黑粗的命運。現在索尼宣傳口號已經不說便攜了,而是轉向專業。
當然,我們國人就認底大一級壓死人,4/3系統的銷售在咱這也無精打采,遠沒有本國風光。
話再說回本題:如果佳能願意發力,升起反光板就可以實現無反現在諸多所謂優勢----佳能在新機型正在做這樣的光電結合的嘗試,而無反自身缺少光學系統,有些性能天然缺失。比如不管A6300有多少所謂4d相位對焦點,但是缺少對焦模塊,還是無法高級單反的追焦相匹敵。
無反的最大優勢倒是那個超短的法蘭距,有了超大光圈鏡頭研製的理論可能,雖然這些鏡頭研製出來或許體型也是變態的,但是對於國人追求各種高像素,高寬容度,高ISO。。。等等極端條件下的追求來說。協調又算的了什麼呢?
謝邀 若是說將來 單反這個大玩具會被取代的話 取代者也絕對不是無反單反是多少個年代的攝影精華積澱下來的產物 多少人已經習慣了機械快門 多少人已經習慣了反光板升起的聲音 多少人已經習慣了目鏡取景 多少人已經習慣了關於單反的一切 目前為止我是沒有看到幾個拿單反用實時取景的 真的少 因為目鏡裡面其實已經就是一切了 合焦提示 快門 光圈 曝光提示 都習慣了這些美學了為什麼現在一大堆人說大法頭重腳輕了 機身太小而鏡頭不小 參照物就是單反 因為在多數人眼裡認為單反比較符合審美觀 而不是現在被吹上天的無反 微單之流 這些東西始終只是拿著這個微單裡面的單字 妄想著去跟單反搶佔市場份額 而現在 除了那些後期的弱雞 絕大多數都是用的高寬容度的中高級全畫幅單反 職業新聞記者更是高速高感機 就更不提 如果一定要有一個取代單反的東西橫空出世 那麼這個東西必定具有了絕大多數的單反的優點 並且彌補了絕大多數單反的缺點就目前看來 萊卡都不敢說這個話 更何況大法呢?
我也覺得微單是個趨勢,近兩天也去了幾次Sony展廳去試。可目前仍然沒有可選的機器。a7r2像素太高拖累控噪,不是我想要的;a7s2居然不是相位對焦,實際使用中拉風箱嚴重;a72倒是平衡,可感光度有點低。我期待Sony能出一台能與1dx抗衡的旗艦級微單。這才更能令專業用戶有信心。
Sony吸引我的地方:首先是輕便,雖然是專業攝影師,但經驗足夠豐富,已經被客戶認可的職業攝影師不需要再拿相機去證明自己的專業性,而是拿什麼都能拍出與眾不同的照片。輕便又高畫質的微單自然是上選。第二,全部新科技集中體現。相比牙膏廠和鞋廠的吝嗇,大法家可謂相當厚道,什麼4K,1080P120幀就不說了,WiFi早就是標配,全景更是在機內就可搞定,這對於現場拷片的攝影師可是大福利啊,還有什麼充電寶就可為相機充電,甚至可一邊拍一邊充啊,HDR可以有6EV啊,機身帶防抖啊等等就不說了。第三,Sony的色彩濃郁卻不溢出,寬容度僅次於尼康,鏡頭群在新發了三款master紅G頭的基礎上我覺得已經夠用了,特別是厚道的11片光圈葉片,不俗的畫質表現更是令我滿意。我甚至在想先上這幾個大三元,再等Sony出a9。
再說說佳能(或尼康)還讓我留戀的地方:首先就是手裡有貨,入坑已不淺。第二,客戶不認可,不是每個拍攝領域我都很牛b。第三,新出的1dx2在LV取景下可相位對焦,而且可以觸摸屏幕直接選對焦點,這點竟然走在了大法的前面(Sony還不能觸摸屏)。第四,同行不認可,有時出活要和別人配合,你拍出來的好人家就覺得微單還行,不好就會說機器不行,你得換佳能……,手裡就是佳能拍得差就可以說是燈光師打光打的不好了。
單反永遠不會被微單取代,微單的出現只是給了消費者更多的選擇..
下面是原因:1.從使用者來說,現在越來越多攝影師更新到了A7R2,的確大法的A7系列比cn單反輕便太多了,但是!在操縱性、續航、鏡頭群等方面,微單仍難敵單反,再者,在頂級135單反中,a7系列在光線條件差時的對焦速度對焦準度仍難敵5D3和D810,而連拍速度上更不可能比得上1DX和D4S,這就使得有那麼一部分攝影師和記者不會選擇索法..不過在廣告業,已經有一部分攝影師將cn置換成A7R2再轉接(GM出來之後轉接的人應該會少很多了)2.從被拍者來說,且分顧客和模特...在目前大部分國人眼裡,單反永遠是專業的,微單都是不專業的,哪怕7R2賣得比5D3貴也被要求換成單反拍攝,這種情況相信不少見..噢對,還有就是在不懂得人眼裡,單反還要是要有手柄的才專業,(真人真事,D750被裝了手柄的750D嫌棄,我...)模特的話畢竟從事這行業,一般都懂一點所以不會在意這些,但如果是十人以上的群P,那也是經常只看單反啊
3.最好,高呼三聲:索法萬歲!索法萬歲!索法萬歲!不不不,如果fe卡口不出廉價大光腚什麼時候也取代不了單反,至少不會那麼流行 風靡
隨著技術的發展,無反的性能一定越來越好。就攝影領域來說。
無反的優勢:
1.體積小,輕便易攜。中畫幅的x1d-50c比35mm的全畫幅單反還輕
2.所見即所得,相比於不少ff才有的100%取景所有的無反都是構圖和曝光上所見即所得。
3.連拍速度快,沒有了快門帘布的束縛一些午飯的連拍速度可以和1dxm2及d5媲美。
優勢往往意味著一些劣勢
1.體積小的無反少了單反的很多功能
a.無反沒有單反的對焦系統。cmos對焦再強大還是很難取代單反現有的對焦系統,d500布滿取景器的對焦點相對於4d對焦點400點雖然只有153點但速度和準確性還是更高的。
b.無反的操控很難超過單反,尼康、佳能的旗艦機身布滿按鍵。緊急抓拍的時候可以快速調節參數,無反為了體積犧牲了很多按鍵,這對於新聞記者,體育記者這種抓決定性瞬間的無反顯然不那麼靠譜。
c.體積小了很多東西就裝不進去了。單反可以插xqd,cf,cfast這些高速卡,無反插不了。單反可以用更大的電池,無反用不了。
2.所見即所得的無反少了單反很多優勢
a.無反的續航時間目前較短,畢竟電池本身就小,cmos還在那裡不停的實時取景。等你無反的續航趕上來了,單反的也發展了。不過cmos不停的即時取景費電還是反光板和快門組的超聲波馬達更費電我們拭目以待。
b.無反的所見即所得對於攝影本身來說並沒有什麼大意義,快門速度低於一定速度以後evf的監看效果是通過提高感光度實現的吧?感光度高了本身就不是真正的所見即所得。而連續的取景帶來的熱噪解決得再好單反旁軸可以解決得比你更好。
3.還有一個就是無反的鏡頭群問題。除了轉接還有多少鏡頭給你用?索尼的大三元還沒齊,齊了也很難「微單」了吧?索尼的大光圈定焦鏡頭一個個都是1W多f1.8的他們不全,而2W可以買尼康f1.8一套。
總之低端單反被無反取代是大勢所趨,因為剛剛說的那些高端單反有的它們沒有,無反有的它們很多也沒有,只有被取代的份了。但高端單反,估計還要再等等,也許1dx,d5,7d2,d500這些體育機永遠也取代不了。
在電池技術有突破性進展時,才會取代單反。佳能尼康完全有能力做一台匹敵索尼的微單,但是對於現在來說,沒什麼錢賺,老老實實賣單反,自己偷偷研究無反。畢竟光有相機可不夠,還要有龐大的鏡頭群支撐。全新的卡口,尼康終於不用怕別人說他卡口小了,終於不怕有1.2光圈的鏡頭了。終於不用看老用戶的眼色了。
其實佳能1D M2就已經有這個趨勢了,只是價格還不夠親民。
我倒是希望m43可以刷新它的低感畫質,這樣微單才有可能崛起
縱觀歷史,人類第一部相機也是無反,這種反光鏡結構的相機在機械的進化中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使用。上面幾個說單反不可能被取代的,要清楚你們所熟悉的35mm現價的來源也並不是單反,萊卡當時的35mm模型機算是旁軸,而並無反光鏡結構。所以說無反並不是單反衍生出來的,單反才是無反衍生出來的。
無反能否解決光學目鏡?何時解決才能談拍相片的替代。與電池續航無關。拍視頻,現在就可替代。
無論索尼的微單再怎麼好 終究會有人繼續用佳能尼康。索尼只能吸引一些高端或者是新的消費群體。最簡單的,普通消費者有幾個人可以把佳能尼康兩個品牌相機都玩順溜的?以我自己來說,用習慣佳能後,拿起尼康相機甚至不會變焦 ♂?!還有,只要是真正消費這類型相機的人,誰沒有幾個鏡頭,卡口不互通的情況下……買個索尼無反相機,難道把之前的鏡頭都拿來當水杯用嗎?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佳能新發布的旗艦單反 1DX Mark II,以及對馬上要來臨的新5D系列有何期待?
※馬格南的攝影作品風格比較類似,有統一的後期製作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