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環保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細分項目中有哪些商機?


還未進入不建議進來,已經進入的但時間不長建議轉行,總體來說建議轉行!

舉例子,

葛洲壩不建大壩了,進入環保行業

中國中車不建高鐵,進入環保行業

連生產火腿腸的金鑼也進入環保領域

by 南方周末


截至2015年底,環保產業產值達到4.5萬億元連續兩年,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一大支柱產業。「十一五」以來,環保產業年均增速超過15%,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根據國家發改委統計,截至2015年底,環保產業產值達到4.5萬億元。

我國環保產業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已經在污水、大氣、固廢處理以及環境服務等重點領域,形成了涵蓋環境諮詢、環保設備、工程設計、設施運營維護等多個環節的多元化產業格局。

從大氣、水和土壤三大環保行動計劃,到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PPP模式,再到**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推動形成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新方式,所有這些都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不竭的動力。

將圍繞這七大投資熱點的市場規模及前景逐一進行分析。

污水處理

預計「十三五」期間污水治理投入將達到13922億元

國家政策控制下的剛性需求,主要表現為國家鼓勵推動水污染治理、推動節能減排實施、重視水資源循環利用、解決缺水地區飲水問題等政策引發的需求。這些需求將主要促進循環水市場、中小規模的工業污水處理市場迅速發展。

預計我國「十三五」期間的污水治理投入(含治理投資和運行費用)將達到13922億元。其中,2020年農村污水處理率預計將提高30%,未來5年村鎮污水處理市場潛在年均市場規模可達43億元(不含管網建設)。

目前我國水務行業還處於成長期。未來污水處理將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滲透,且二三線城市及鄉鎮地區污水處理業務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因此在這些地區的污水處理業務將可能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在這些地區的污水處理企業將迎來發展的黃金時期。

大氣污染防治

預計未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投資需求約為3500億元

自2012年底全國大範圍爆發霧霾開始,國家對大氣污染的治理步伐加快,一系列政策規劃密集出台,監管趨嚴、標準提升、社會參與、依效付費成為環保產業的「新常態」,大氣治理產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發展勢頭,預計未來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投資需求將達3500億元。

基於我國大氣污染現狀的分析,以及公眾對整個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的關注,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現在可以說是炙手可熱,將是未來數年我國環保產業中最有前景的子行業之一。

政府引導投資促進產業發展,包括對相關設備改進的投資,從而帶動整個行業的發展;同時,相關標準的提高也將會帶來環保治理設備的研發升級,推動我國自主創新,為大氣污染治理行業帶來新的更多的投資機會。

治理大氣污染需要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標準肯定會不斷加嚴。電力、水泥、鋼鐵等高污染行業的標準都在不斷修訂中,上述行業在重點區域還設置了更加嚴格的特別排放限值。標準提高導致的設備升級改造將會給環保市場,特別是大氣污染治理市場創造新的投資機會,建議投資者重點關注。

與水污染治理與固體廢棄物治理相比,我國大氣污染治理市場化程度較低,這是因為大氣污染易受天氣影響且易轉移,這導致地方政府之間互相依賴,治理大氣污染的積極性較低,最終導致了大氣污染治理行業發展較弱的局面。不過,隨著霧霾問題日益嚴峻,上述景象在密集的政策出台後,有望得到改善。

土壤修復

市場空間約為1900-3500億元

我國土壤污染整體狀況不容樂觀。環保部2014年4月公布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報告》顯示全國土壤總的超標率為16.1%,其中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污染點位比例分別為11.2%、2.3%、1.5%和1.1%。

由於我國的土壤修復尚處於從「無」到「有」的初始階段,土壤修復的商業模式尚不清晰,大部分企業工程經驗少,長時間虧損經營。然而,近兩年政府對土壤修復的重視程度增加,「土十條」有望從頂層設計推動行業發展。

進入2014年以後,污染場地的調查、評估、修復和監測的一系列標準和法規密集發布,完善土壤修復項目的實施過程的各項參考依據。另一方面,環保行業「十三五」的重心正在從減排逐漸轉向環境質量恢復,而各地方政府對環保的態度也開始有了從被動到主動的一個轉變,多省份已率先出台省級的《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

從已有項目的地域分布來看,經濟較發達的江浙滬、鄂湘粵地區領先於全國;從項目的類別來看,由於城市內的「棕地開發」所具有的土地開發價值,工業污染場地修復略微領先於農業耕地的修復和礦山修復,因此假設在「十三五」期間,工業場地、農業耕地和礦山的修複比例分別為7%、3%和5%,則對應的市場空間約為1900-3500億元。

環境監測

「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達千億級別

在「十二五」的政策熱潮下,我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迅速,雖市場規模較小,但未來巨大增量市場可期,預計「十三五」期間市場規模達到千億元以上。

隨著多部環境監測政策的出台,我國環境監測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標誌著環境監測體系建設將不斷強化。此外,由於環境監測的基礎性,不僅釋放了水、大氣等領域的市場需求,也刺激了對環境監測行業的需求。

展望「十三五」,環境監測政策扶持力度將持續加碼。首先,新環保法、水十條、生態環境監測網路、「十三五」規劃、「互聯網+」綠色生態等重磅政策陸續地出台,環境監測原有的市場領域將進一步地拓展,環境監測的新市場領域巨大,例如新興VOCs(揮發性有機物)、土壤等監測設備領域。

環境監測細分市場多且差異大,總體可分為環境質量監測和污染源監測。環境質量監測又主要分為空氣環境質量,水質,土壤,雜訊等,污染源監測又分為污水,廢氣,重金屬等。

從目前的市場打開情況來看,主要的市場在空氣環境質量、水質、污(廢)水、廢氣和即將迎來發展的重金屬監測。

海綿城市

2020年整體市場空間可達1萬億-1.8萬億元

當前海綿城市的發展前景良好,政策加碼,海綿城市自上而下正加速推進。自國內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開始申報以來,各省表現出遠高於去年的火熱程度,目前有超過20個省市發布推進「海綿城市」的相關規劃,並啟動超過數千個項目,全國16個試點城市擬投資金額超過1300億元。

《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海綿城市建設面積占城市建成區的20%,以此保守估算2020年海綿城市整體的市場空間可達1萬億-1.8萬億元。

海綿城市建設投資既是補舊債,又是啟新程,當下中國經濟面臨下行壓力,這種類型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將尤其被政府重視,海綿城市的大範圍推進將成為未來5-10年的大概率事件。

根據國外經驗,海綿城市發展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技術研究、示範建設、規劃推廣、規範管理。目前,我國正處在試點擴大和規劃推廣階段。

當前我國新城區建設依舊火熱,如果以2001-2014年年均1952平方公里的速度計算,2015-2020年期間,我國新城區開發面積累計增長量將達11712平方公里,也就是說到202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面積有望達到62000平方公里,相應的海綿城市市場空間也會擴容至6.2-11.2萬億元。

海綿城市項目模式未來發展趨勢是從「碎片化」走向「集約化」,對企業綜合實力要求不斷提高,企業需同時兼具較高的資本實力、資本運作能力及技術整合能力。

危廢處理

「十三五」初期市場規模將達到約510億元

近年我國危廢處理迎來重要發展機遇。國家產業政策支持力度較大;近年來我國發生多起化工廠爆炸事件,民眾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社會輿論對危廢處置愈加重視;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等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定位,有利於促進危廢處理和再利用產業的持續增長。

2014年全國共產生3634萬噸工業危險廢棄物,同比增長15%,但根據行業經驗判斷,實際廢棄物遠不止如此,隨著監管趨嚴、處理設備完善,年危險廢棄物產量還有望上升。

以2014年的工業危廢生產量與處理量來看,當前我國危廢處置率僅為26%左右,年危廢處理缺口高達6000萬噸,市場規模約為270億元,保守估計「十三五」初期危廢合規處理率將達到50%以上,以此計算年處理量將超過4000萬噸,市場規模將達到約510億元。

近年來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事件頻頻發生,一般從發達地區向不發達地區轉移,最後傾倒在農村,農村市場發展潛力被忽視,條件成熟的企業可以考慮布局農村市場。

根據垃圾焚燒行業發展的經驗,未來危廢處理行業將開始分化,行業集中度提升,項目質量高、運營成本低的平台更受青睞。

危廢行業的市場准入程度高,資質不易獲得,很少有企業能夠獲得所有資質,此時通過資本運作來實現規模化、業務多元化以及實現全國布局就非常有必要了。

汽車拆解

2020年汽車拆解市場規模將達到400-500億元

汽車通常報廢期限為10-15年,2000年之後我國汽車行業進入需求爆發增長階段,新車銷量迅速增長,現階段,我國已開始逐步進入汽車報廢的高峰期。

同時隨著汽車拆解行業加速擁抱互聯網,具備O2O特質的互聯網商業平台將使得未來再造零部件銷售渠道更加通暢,能極大地打開汽車拆解市場的客戶群,有利於提升產業附加值。

當前我國汽車拆解市場發展空間巨大,我國整體汽車報廢率仍然較低,平均僅為保有量的4%左右,明顯低於發達國家6%-8%的水平,回收率更是只有保有量的0.5%-1%,遠低於發達國家5%-7%的水平。未來幾年,汽車拆解市場的發展潛力將會逐漸釋放。

根據近幾年數據,據預測至2020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將有望達到2.6億輛,按照成熟市場報廢汽車占汽車保有量6-8%水平來計算,2016年我國報廢汽車量將能達到1100-1500萬輛左右,到2020年汽車報廢量或能突破2000萬輛,市場規模將達到400-500億元。


謝邀~

由於基本只涉及水處理,所以就只談這個。

目前來看,這幾年,特別是14年以後的大環境都不太好,各大小水處理公司的狀態都處於不穩定,廢氣基本也類似,也有大公司沒活干,小公司風聲水起的,我沒絕對化的說大家都沒錢掙。但據我推測,日後的發展並定有淘汰一批,合併一批的趨勢。很多水處理公司不是上市了,就是在忙著上市。資本遊戲我不懂,但生意越來越難做是真的。

至於第二個問題,我覺得固廢的處理總是要登上舞台的,前多少年談做水,近些年又開始一窩蜂的做氣,接下來怎麼地也該輪到做固廢了吧。輪番來吧。再過二十年說不定又是環保的春天了。

咱還是年輕環保人,跟它就這麼耗著吧~


要是能準確回答您的問題,誰還會在網上瞎玩。


水務行業:對於水務行業來說,我們認為2017年水處理板塊熱度不減。根據「水十條」的要求,2017年將是第一階段的部分考核指標完成年,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建成區需於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隨著考核日期的臨近,地方政府治理意願將大幅提升,水環境治理的投資有望進一步釋放。根據環保部環境規劃院測算,預計全年完成「水十條」的全社會投資額有望達到4.6萬億元,佔2015年行業總產值的42%。此外,PPP模式下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以及農村面源污染整治,將持續推動水處理需求。

大氣治理行業:對於大氣治理行業來說,2017年是「大氣十條」考核年,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到要打好「藍天保衛戰」,政府對大氣治理重視程度較高,但是僅靠末端治理減排很難完成考核目標。我們認為隨著電力領域超凈排放改造接近尾聲,大氣領域末端治理的主戰場將轉向非電領域,但在非電領域市場尚未打開的情況下,大氣治理產業鏈前端的能源凈化和清潔能源利用企業業績將優先釋放。

固體處理行業:對於固廢處理行業來說,再生資源行業下游產品價格有所好轉,同時垃圾處理行業在PPP模式帶動下開始逐步放量,疊加危廢處理景氣度高企,固廢處理行業業績改善步伐有望延續。

土壤修復行業:對於土壤修復行業來說,財政部日前公布2017年財政預算,其中土壤專項預算為112億元,較上年的90.89億元提升23.23%。同時全國人大已經將《土壤污染防治法》列入2017年的立法計劃,年內出台預期較高,若能順利出台或過審,有望為產業提供更加健康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將推動行業進入快速向上通道。

環境監測行業:對於環境監測行業來說,我們認為在環境監管垂直改革、第三方運營和智慧城市等政策帶動下,監測網路建設仍將推動行業保持快速增長步伐。


居然有人邀請。手機答題

個人覺得環保是個政策很強的行業。

有政策,都好說,沒政策,都白搭。先佔坑,回頭有空好好填。


環保問題是現今社會的一大重要問題,不同的國家都出現了不一樣的環保問題,例如中國的霧霾;但這一問題歸根到底都是人們對環保的不重視而產生的,所以在兩會期間提出的「一帶一路」策略重新審視了環保在這期間的重要地位, 「一帶一路」是中國未來經濟發展戰略的外向延伸,對於未來中國可持續發展、建立與周邊國家的命運共同體,至關重要。4月10日,國務委員楊潔篪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絲綢之路的復興:對話亞洲領導人」分論壇上發表演講時,又將「一帶一路」提升到「亞洲大家庭的事」的高度。然而,前途並非平坦,在亞洲現行的區域經濟合作安排中,不同的經濟體均在主張自己的區域合作發展方向。基於「一帶一路」的能源外交不僅要表達中國的主張,也要為「一帶一路」的構建爭取良好的地區環境。「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對於我國拓展戰略機遇期、謀劃發展新格局,順利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十分關鍵,對於我國優化發展的內外部環境意義重大。主要體現在:   一是有利於營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境。當今世界,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經歷著深刻變革,亞太地區日益成為全球政治經濟博弈的重點和熱點地區。客觀來看,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旋律,現階段亞太地區爆發大規模對立衝突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多為發展中國家或轉型經濟體,國情相似,發展階段相近,經濟互補性強,利益交集點多面廣,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民族振興和國家富強的願望都十分迫切。因此,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合作,能夠有效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促進要素資源優化配置,釋放沿線各國巨大的發展潛力,在互利共贏中實現共同發展繁榮,在交流合作中構建命運共同體,進而拴牢利益紐帶,深化戰略互信,形成和平、穩定、和諧的周邊環境。   二是有利於構建寬鬆有利的經濟環境。經濟新常態下保持經濟穩定增長,必須優化需求結構、拓展需求空間,促進內外需、進出口、「引進來」和「走出去」的平衡。近年來,我國外貿進出口增速明顯回落, 2014年,以美元計價的進出口、出口和進口總額分別增長3.4%、6.1%和0.4%,增速繼續放緩。與此同時,對外直接投資較快增長,對外投資與吸引外資規模已接近平衡。適應新形勢,必須持續擴大出口和增加進口,鞏固出口市場份額;同時,應改善投資環境,穩定外商投資規模和速度,提高對外投資效率和質量,推動優勢產業走出去。通過「一帶一路」戰略合作,能夠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我國與沿線各國的經貿關係,提高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推動我國優勢企業走出去開拓市場,在促進沿線國家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從要素供給和市場拓展兩個方面拓展了我國發展空間,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創造了更加充分的條件。   三是有利於形成高效協同的區域環境。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促進各地區協調發展、協同發展、共同發展,事關經濟社會全局。近年來,我國區域經濟格局已有明顯優化,但區域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質量差異較大,區域同質化競爭、產業同構化嚴峻,部分地區人口和經濟活動集聚已近極限,區域協同發展機制不健全等問題依然突出。通過實施「一帶一路」戰略,能夠不斷深化向東開放,加快擴大向西開放,提升內陸開放型經濟水平,完善全方位主動開放格局,把內陸地區鄰近「一帶一路」國家的區位優勢和地緣優勢轉化為強勁的發展動力,推動東中西部協調發展。這是對我國現有區域經濟格局的總體優化和戰略提升,將有助於構建內外統籌、南北互動、東中西協調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四是有利於打造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不同國家、文明、民族、個體之間深入的溝通交流,對於維繫良好的合作關係、增進相互理解信任具有重要意義。歷史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曾有過輝煌燦爛的交流歷史,近現代以來,亞歐大陸地緣政治複雜多變,不同文明間的衝突與對立屢見不鮮。「一帶一路」戰略合作,秉持古老絲綢之路和平、合作、開放、共贏的精神,賦予其平等、包容、互鑒的時代內涵,通過全方位的文化、藝術、旅遊、學術、醫療、科技等合作,努力實現民心相通,鞏固和擴大與周邊國家和睦相處的社會和民意基礎,努力促進中華文化與各國優秀文化的互學互鑒,不斷增強命運共同體意識,從而為我國發展構建和諧包容的人文環境。

所以我認為,環保的市政工程,在今後的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會顯得越來越重要。 所以,在進行投資經營活動時,應在遵守當地環境法律法規的同時,處理好生態破壞與環境污染等問題。同時,應尊重當地社會群體,保持充分溝通與信息公開。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宜居城市中心城市規劃專家組成員林振聰曾指出,綠色可持續發展要素是堅持綠色、堅持可持續性,只有這樣,各個沿線國家才能真正得到「一帶一路」建設的好處,要不然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發展問題。

我之前看見一件企業的環保清潔箱的知乎評論,我覺得這個新式項目不錯,既可以維護各方面利益,又可以宣傳環保的理念,盜了張圖

所以我們應該去推動這些企業走出去,或者打造自己的品牌策略,品牌是建築企業打開國際市場的金鑰匙,是進入國際市場的資格證,是立足國際市場的奠基石。中國建築企業不僅要「走出去」,更要「走進去」;不僅要有中國製造,更要有中國創造;不僅要有中國技術,更要有中國智慧。中國建築企業要以國際化的品牌力彰顯中國風格與中國品格,真誠地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帶去先進的理念、技術和文化,推動當地發展,造福當地民眾,履行國際公民企業的責任。同時還要以國際化的品牌力躋身世界建築強企之列,矗立於全球建築名企之林,實現從領先到領軍的華麗轉身。


我給你舉個例子吧就是你一年投環保300萬投三年,也就是900萬,第四年在投300萬說不定能賺1000多萬,但是你前三年需要投900萬0回報的忍受,而且現在才開始就有點晚了,可能一年就要投700多萬然後在等時機


環保是種行為,在人的任何活動中都存在環保要求。在任何產業中都存在。可持續精細使用資源是環保行為的核心思維。解決及優化生活、工作中的痛點。

政策對環保產品的影響是指公共系統,但還有私用系統是影響不大。廢固,液,氣是一體的,不同行業有不同突出點。機遇跟能力有關。


商機很多,說句實在話,沒錢沒關係啥都不要想.現在環保方面競爭非常的激烈.我是一名環保的基層工作人員,這方面接觸的比較多,如果想賺錢,任何一個方面都可以,但上級的行政審批需要你有雄厚的人力財力資源如果你沒有的話,是很難做成一件事情.綜合來說現在大氣和水這方面機遇更多一些.當然還有危險廢物.不論是任何一個方面,如果你能有基層環保部門的支持或者上級機關部門的人脈,都很難做成


推薦閱讀:

做水處理有哪些工作崗位?
國內有哪些環保公司做的很好?
為什麼塑料難以降解回收,卻仍在大量使用?
如何看待多啦衣夢/衣二三/魔法衣櫥等服裝共享平台的發展和前景?
上海有哪些環保公司在土壤修復方向發展較好?

TAG:環保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