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來越多人被冠以「老師」的稱謂?


嗯。

哥住在濟南。

在山東,尤其是濟南、泰安、濟寧(齊魯故地)這種地方,不管你從事何種職業,是何等地位,有何種打扮,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或高齡,或年輕,喊別人一聲「老師」總是沒錯的。這源自於子教導過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當民工的比我懂搭建,當廚師的比我會炒菜,當計程車司機的比我認更多的路,就算只是個年輕的學生,Ta也必然有比我強的地方。

難道不是么?

所以我們對於陌生人或者比較熟的人,總喊一聲老師。

而老師這個稱號的紅紅火火,大概源自於幾年前吧。

那是CUCN201為《日和》的配音,裡面多次出現了「濕父」「老濕」等辭彙,還有一句更流行——老濕,你怎麼了老濕!!

同時火的辭彙還有不給力。

悟空的配音者就是白客。

而白客是山東的,泰安人。

大家也知道,當時有個叫老濕的網路紅人,名叫朱子奇,推出了一個「老濕系列」,搞了六部《令人蛋疼的西遊記》。

而老濕是山東的,泰安人。

(濟南大多數人稱呼老師,而山東其他地方稱呼老師兒)

老師這個稱呼變得滑稽,大略從前幾年開始,實則大家心裡想的並不是「老師」,而是「老濕」。

所以,蒼老師、陳老師什麼的,都帶有戲謔的成分。

以莊嚴之名笑娼妓。

以嚴肅之稱造反差。

譬如家庭里,男性稱呼女性領導。

而老師這個詞到如今被越來越多地用,大略也有這個原因。不過,要我說,戲謔歸戲謔,蒼老師不比你懂日語,陳老師不比你懂演戲么?

真的一無是處嗎?

兩小兒辯日,幾歲的孩童都能當孔子老師,蒼井空為什麼不能有比你懂得多的地方?陳冠希就一定啥都不行?

孔子入太廟,每事問。

對嘛,不懂你就問嘛!

知乎這種地方,就是為了這個誕生的。

你覺得呢?

=============

謝謝,我是泰安的。


"老師"有一個完全同義的同義詞, 是"先生"

"先生"的詞義變遷: 傳道授業解惑 -&> 有教養的男子

"老師"的詞義變遷: 傳道授業解惑 -&> 有教養的人

不奇怪


因為劉九逸真的是老師啊。 @劉九逸 是2998歷史輔導班老師,專門勾搭女學生。


傳統文化中,中國人最尊重的是「天地君親師」,人佔後面三種,現在君已經沒有了,除去父母,平時遇到的人中「師」最為尊貴。

「老」可作敬辭,比如「老闆」「老虎」等,同時「老」還能表親切,比如「老鄉」「老鴇」等。

所以綜合起來,「老師」一詞代表了一種極大的尊重,將人放到了極高的位置上,同時不失親昵,實在是稱謂中的上佳之選。

各位老師,你們覺得呢?


個人反對濫用「老師」作為稱謂。

我們有尊師重教的傳統,稱一句老師好像表達了尊重。但不是每個人都是老師,很多人並不在教育行業內,也沒有學生,稱之為老師,並不恰當,對於真正的從事教育的人,並不公平。

以前看到一些搞培訓,賣保險的互相稱呼為老師;後來遇到配眼鏡的,驗光的,也叫老師;現在到知乎上一看,到處都是老師。

我們不會隨便稱某人為「XX醫生」,「XX博士」,卻不吝於使用「XX老師」。和其他的行業一樣,老師也是一種專業,有其專業的標準和門檻,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拿到這個稱謂的。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這才是對老師的尊重。


以前的班主任已是教育局局長,他說過一句話:局長是一時的,老師是一輩子的。


大概是他們都來濟南旅遊過了吧。


這個有社會歷史原因,年輕人不懂的

改革開放前稱呼【同志】因為階級認同最重要

改革開放後流行【師傅】因為經濟生產最重要

90年代開始流行【老闆】因為有錢發財最重要

再後來就流行【老師】了因為裝逼最重要了!裝逼可以高人一等,裝逼可以騙財騙色,裝逼可以空手入白狼,最終大家都知道裝逼了,於是老師就成了互相逗比的反諷稱謂

我雖然經常傳遞一些信息給大家長見識,但是我不是老師,你才是老師,你們一棒子都是老師,就我永遠不會是

現在流行的是【神】,所有捧場的都在封神演義


當年在虎撲,一旦某個id被認為是行為藝術家,大家都會尊稱其為老師。所以若干年後,我對老師這個稱呼接受得特別坦然——只有沒節操到一定程度才能享用這個桂冠喲……


老濕。

諧音而已,你聽錯了。


馬未都好像寫過

朋友邀請我在會議上做半小時講演,為我擬定的題目就是《文化與商業的布局與博弈》。我開篇就講了一個文化與商業的例子,大家聽得轟然。改革開放初期,南方賣淫現象死灰復燃,當時社會沒有規矩,就是個江湖,所以妓女把嫖客一律喚作「大哥」,一聲聲大哥聽得嫖客骨酥腿軟;沒幾年,經濟有了起色,嫖客出手闊綽,妓女開始把嫖客改稱為「老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官商開始勾結方能成事,官員決定商人的生死之時,妓女審時度勢,把嫖客又喚作「領導」;這些年,文化開始吃香,有文化沒文化的都在各種場合相互肉麻地吹捧,於是乎妓女一陣跟風,把嫖客稱為「老師」了。這是一個經典的文化與商業博弈的範例,俗歸俗,但十分說明問題。


正確的讀音是老shei(三聲)


一開始,我們是叫同志的,後來成了同性戀的稱謂;

之後,我們叫起了X總,然而成了土鱉暴發戶;

接下來,師父也成了師傅;

當叫著「同學」的同學們畢業以後,發現已經沒有什麼能用的了,順其自然地稱「老師」吧,三人行必有我師不是么? 年輕人還是要學習一個

於是,便有了陳老師,蒼老師,etc.


同學以上,先生未滿。


河南開封人表示,常見的對陌生人的通稱一個是「那誰(ně shèi)」,一個就是「老師兒(lāo shér)」——不同於「老師(lāo shí)」僅稱呼教師,但我認為應該是由此演變來的。

通常「老師兒」會聽到得多一些,我覺得主要是因為「那誰」顯得有些無禮,「先生」、「女士」太正式,「美女」、「帥哥」又太輕佻。

雖然作為一個年輕人說「老師兒」覺得好彆扭說不出口-_-||……


來了重慶


我們重慶這邊只要不知道怎麼稱呼的都是老師...

叫老師多好啊,很多場合避免各種尷尬,還能表示尊敬。


呵呵呵你們一定沒去過濟南。


你到濟南玩玩,人人都喊你"老師"= =


以下內容,轉自扒姐(yulequanbgn)微信。已授權。

--------------------------------------------------------------------------------------------------------------------------------------------

要知道,八年前,陳老師是被罵到滾出娛樂圈來的耶。

當年「艷照門」事件,陳冠希因拍香港眾多女星艷照流出而鬧得沸沸揚揚。因為這個事件,陳冠希遭到了封殺。網上至今還有這樣的問題。

甚至2年後,依然還遭到網友們的抵制。

當年,基於民眾的輿論壓力。陳冠希宣布退出娛樂圈。

然後,陳老師就真的退出了娛樂圈,退出了娛樂圈。

消失在公眾視野後,陳老師貌似一個人也玩得很嗨。開始玩起他的潮品牌。

直到2015年,陳冠希發布了《觸手可及》個人記錄片。生意有點起色的陳冠希,感覺已經早已卸下之前的明星身份了。

還大方坦蕩自己就是為了賺錢。

也就是在這條紀錄片中,大家看到了一個真實、坦誠、浪蕩不羈的陳冠希。

談及當年的艷照門,陳冠希絲毫不加掩飾:我是陳冠希,我就是我,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前幾個月,陳老師和嫩模秦舒培熱戀。被狗仔偷拍,陳老師乾脆向狗仔豎起來中指。

甚至拿出手機跟狗仔對拍。

還po到網上。

秦舒培的前夫質疑秦舒培婚內出軌。

陳老師在instgram上用一張身穿T恤的圖,簡單直接地作了回應。

照片中陳老師沒有露全臉,但「我們愛幹嘛就幹嘛。」的態度絕了。網友們的點贊能不能不要太多。

看來,網友開始逐漸認可陳老師了。

2015年Bilibili上發出的陳老師道歉視頻,很多網友開始挺陳老師。

甚至,有人拿柯震東的道歉和陳老師相比。

陳老師又圈粉一大波。

近幾年來,陳冠希每次出現在公眾視線,網友不但罵聲很少,反而得到越來越多人支持。扒姐覺得,就像馬東老師說過的那樣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陳老師活得——真實。

他要做真實的自己。

他有他的電影夢想,並願意為之付出。

不管有多少人喜歡,或不喜歡陳冠希。但扒姐想說的是,之所以叫陳老師是因為,他教會我們一樣東西:做真實的自己,並堅持自己的夢想。

做到這點,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會獲得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

最後,我想說的是,可能我們在現實中受壓抑得制於教育體制、工作、家庭、社會倫理等種種。我們壓抑得太久,我們想衝破這種禁錮,但我們自己卻又缺乏那股勇氣。

所以,陳冠希的出現,可能讓我們當中的很多人看到了自己想成為的那種人。儘管陳冠希易衝動、脾氣暴躁,一身的缺點。但至少,在這點上,我們很多人不如陳冠希。我們佩服他,願意叫他「老師」。


推薦閱讀:

遇到大病(尤指費用高昂但可能治癒的疾病),貧者能做的是否只是等死?
為什麼一個朝代建立之初經得起動蕩時局,但末期卻不行?
為什麼這麼多中國男人喜歡戴手串?

TAG:社會學 | 社會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