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1984》中對「戰爭即是和平」的論述?
在《1984》中,溫斯頓從奧布賴恩那裡得到的那本《寡頭政治集體主義的理論與實踐》中對黨的口號「戰爭即和平」有過一大篇的論述,初次看過之後我認為它傳遞了這麼一些東西:
1.以機械化為代表的生產力提升會使物質財富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普及,人民學會獨立思考,進而衝擊舊有的特權階層。2.等級社會只有在貧困和無知的基礎上才能存在。3.為了維護社會架構,特權階層會採用戰爭手段,一是不斷消耗工業製品,分流生產力,使財富不流向於人民而流向於戰爭消耗,因此保持一定程度民眾貧困,進而打斷在1中所述的衝擊鏈,維護統治。二是營造戰爭狀態,轉移民眾的情緒,並使社會處於封閉狀態,切斷與外界的交流。4.持續的戰爭狀態同各國互不侵犯,自給自足的狀態效果相同,因此說「戰爭即和平」。這是我對它的理解,不知是否正確?還有,我對書中所說的「等級社會」不是很理解,現代社會生活富足,民智已開,不也是有階層的存在嗎?初讀《1984》,半懂不懂,我也只是大一學生,小白一枚,提的問題可能在大家看來很膚淺很幼稚,勞煩大神們賜教!
謝邀。題主對《寡頭政治集體主義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過分當真了。這本書只是《1984》中虛構的一本書,「戰爭即和平」是通過對庸俗辯證法的模仿反諷和嘲弄了這種意識形態把控下的話語。簡單說,文中對三大口號「無知即力量,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的一切闡發都是在講解一個道理:如果你無限制地運用這種庸俗辯證法,把語言的基礎——真實——抽掉了,那麼一切話語都會淪落成為標識權力關係的符號。正像溫斯頓在筆記本上寫下的,首要的是承認2+2=4。
是對於他人庸俗化理解的辯證法行文在綱領文件中的模仿,並對於某類理性設計下,由主體把控的話語體系中權力關係符號的互文。
整個闡述中,三組邏各斯對立在明面上是所謂的雙重思想(doublethink)的產物,貌似是現實社會的他人庸俗理解的辯證法,並以此來建立對於社會關係的本質性理解。但事實上是這三組概念其實都是在維護一個既定的秩序,即從歷史傳承而來的社會階級分層和現有秩序穩定的天然正義性,這套理論實際上是在辯護這樣一個東西,也就是拿著貌似普世的意識形態,實則在維護一種極端保守主義的價值倫常。
而這種論述,也就是一個典型的形式謬誤。辯證法除卻黑格爾形而上學後,在方法論上的依據來自於歷史語境,在此基礎上才可以論述分立統一,而不是將兩組概念預設可以互文的因果,如果脫離歷史語境,這種形式排比實則無意義,它把辯證法的基礎給無視掉了,他只是在現有語境下,權力符號之間的演繹而已,當然者也並非真實意義的辯證法。同時這三組邏各斯依據一個後者詮釋前者的關係,即前者的本質或者動機是後者,而後者是政治機制中綱領性,以後者作為行動原則來宣揚前者,並試圖得到現有三個階級的認可,所謂的群眾(mass)自然參與到這個行動機制裡面,併產生作用,這實際上就使得這套行動機製成為了群眾天然認可的經驗前設,並將其訴諸為整個社會的絕對價值,所有人實則無意識地在參與,並依據原有秩序如機器般運作。這就是所謂的平庸者。
而社會階級的剩餘階級,也就是覺醒者,分為擁有一定權力生位的中產階級,由於其正好佔有整個精密的權力機器中的節點位置,而可以在一定啟蒙的情況下獲知整個系統的全貌。《寡頭政治集體主義的理論與實踐》和溫斯頓之間的幾處論述聯繫,也是來自於此。而另一部剩餘階級是暴民,這個是漢娜阿倫特論述中德,這個在《1984》裡面沒有明確出現,那就是由於其所在生位的低級,反而會通過依附和宣揚主體,也就是規則制定者的強大,來希望取得更高的社會流動。《寡頭》一文是1984的靈魂,它是奧威爾本人政治觀點的直接展現,奧威爾自己在書中借溫斯頓的心理活動給了此文極高的評價:
但是讀過以後,他比以前更加清楚,自己並沒有發瘋。居於少數地位,哪怕是一個人的少數,也並不使你發瘋。有真理,就有非真理,如果你堅持真理;哪怕全世界都不同意你,你也沒有發瘋。
首先,《寡頭》一文絕不能站到中立讀者的立場上理解。這文所表述的,是社會中最反動、最保守的形態,如何在生產力發達的未來,維持住自身的統治力,這也就是「反烏托邦」理念的闡述。有些答案提到這文章是對「庸俗辯證法」的模仿,但個人認為不準確。真正細讀過書中的表述就知道,書中摘錄的章節更多是在解釋而不是在論證,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這是在奧威爾的設定下,」反烏托邦「社會的既定形態,不是書中人腦補出來的」觀點「。
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這三句話,以及論述這三句話的作中作《寡頭》一文,就是對1984中奧威爾構想的「反烏托邦」世界秩序的概括。這三句話,三組概念,前者是表象,後者是本質,書中的整個人類社會都由後者在背後推動,但表現形式卻是前者。
首先,對於題主提到書中的等級社會。《寡頭》一文里的開篇,「無知即力量」的第一段,就開門見山地提出了全文的核心觀點:有史以來,大概自從新石器時代結束以來,世上就有三種人,即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
奧威爾說,過去的人類歷史,等級秩序,與不同等級之間的衝突總是不可避免:上等人總會墮落,然後中等人將上等人推翻,自己則又變成了新的上等人。而《寡頭》寫作的意義,是讓新的上等人將自己的地位永遠保持下去。而維持住上等人統治的核心思想,不是過去中等人革命時所宣稱的自由、平等,而是名正言順地實施」不平等「,讓等級社會永久化。
上等人想要維持整個社會的永久統治,最根本的是要從根子上掐掉不同等級間流動的途徑,將人口結構牢牢地控制住,等級秩序的穩定才是統治秩序穩定的根基。原文的說法是:黨所操心的不是維繫血統相傳而是維繫黨的本身的永存。由誰掌握權力並不重要,只要等級結構保持不變。
而為了真正實現徹底的等級秩序,需要面對的根本問題是,第一,外敵入侵;第二,下等人反抗,其中的關鍵是社會產能過剩而分配不均,導致下等人產生不平等的意識進而爆發抗爭;第三,統治集團內部分化,尤其是中等人不滿自己的地位,意圖將上等人取而代之,正如過去的人類革命所展現的。
對於後兩個問題,《寡頭》一書的總體方案是:
一,嚴格控制社會的人口比例,下等人在社會上占絕大多數,然而下等人與中、上等人之間卻完全沒有交流的可能,然後對於他們,實施徹底的放任,通過以主角溫斯頓為代表的中等人不斷生產出來的精神垃圾,將這個階層徹底麻痹,其關鍵是」只要不給他們比較的標淮,他們從來不會意識到自己受壓迫「。二,對於具有一定權力的中等人,比如主角溫斯頓,必須實行徹底的思想控制,通過雙重思想等手段,把他們分化出新的統治集團的念頭扼殺,使他們老老實實地在社會統治秩序中充當運轉的一環。作者給出的原文的說法是:在老大哥之下是核心黨,黨員限在六百萬人,即佔大洋國人口不到百分之二。核心黨下面是外圍黨,如果說核心黨是國家的頭腦,外圍黨就可以比作手。外圍黨下面是無聲的群眾,我們習慣稱為「無產者」,大概占人口百分之八十五。
在實際生活中,無產階級者是沒有機會升入黨內的。他們中間最有天賦的人,若有可能成為不滿的核心人物,則乾脆由思想警察逐個消滅掉。從無產階級那裡,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你不去惹他們,他們就會一代又一代地、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地做工、繁殖、死亡,不僅沒有造反的衝動,而且也沒有能力理解可以有一個不同於目前世界的世界。
而在一個黨員身上,哪怕在最無足輕重的問題上都不容有絲毫的不同意見。
另外提一點,題主描述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教育普及,人民學會獨立思考,進而衝擊舊有的特權階層」不準確,《寡頭》一書里,衝擊特權階層的不是「人民」,而是社會中既有的統治階層之中不滿自身地位而分化出來,意圖奪取更大權力的特權階層自身。
而上面的三個問題里的提到的」外敵入侵「與」產能過剩「,則就是」戰爭與和平「一章要解決的問題。」戰爭與和平「是書中的第三章,位於「無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之後,這一章的意義,便是論述鎖死等級流動的最後途徑。
要理解這一句」戰爭即和平「其實很簡單,在奧威爾的觀察中,直到二戰,人類過去的戰爭都是在掠奪別人,對於統治者而言,真正能行之有效地維持住自己統治的戰爭並不是掠奪別人,而是掠奪自己。文中明確表示:過去各國的統治集團可能認識到共同利益,因此對戰爭的毀滅性雖然加以限制,但還是互相廝殺的,戰勝國總是掠奪戰敗國。而在我們的時代里,他們互相根本不廝殺了。戰爭是由一國統治集團對自己的被統治者進行的,戰爭的目的不是征服別國領土或保衛本國領土,戰爭的目的是保持社會結構不受破壞。
而這裡的自己,自然就是佔了社會85%的無產階級下等人。如文中所說,下等人最大的威脅是「比較」,如果社會產生的財富發生過剩,這些過剩的產能天然流向統治階級若為下等人所察覺,這是等級秩序極大的隱患。而戰爭的意義,便在於將一切過剩的產能轉化成「精神力量」,讓下等人始終處在貧困和自我滿足中,從而徹底將其麻痹。戰爭消耗過剩產能,並將其轉化成虛無的仇恨,這便達到了控制社會階級流動的目的。書中甚至表示政府自己朝自己國土發射導彈,然後揚言為外敵所為,從而刻意煽動起民眾的無意義情緒。
而最後對於」外敵入侵「,書中表示:全世界只剩下大洋國、歐亞國、東亞國三個統治集團,而三者的統治思想又是完全一致的,於是整個世界的統治集團發動戰爭的槍口全部對準了自己。在這種情況下,根本就不需要擔心任何」外敵「,因為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根本是徹底的走形式,統治者發動戰爭的意義不是獲得別人的財富,而是消耗掉自己的財富,於是世界上就根本不會有」外敵「存在了。
最後提一點,戰爭即和平,自由即奴役,無知即力量三句話里,最微妙的是中間這句「自由即奴役」。這句話的結構與另外兩者截然不同,是「正面為負面」。而且作者在書中有意隱去了這一段,「無知即力量」一章的結尾是:但是寫到這裡為止有一個問題我們幾乎沒有注意到,那就是:為什麼要避免人類平等?如果說上述情況不錯的話,那麼這樣大規模地、計劃縝密地努力要在某一特定時刻凍結歷史的動機又是什麼呢?
很顯然,這個「動機」便是「自由即奴役」所要論述的內容,而根據第一章和第三章之間的邏輯,第一章大篇幅論證了對中等人(黨員)的控制,而這一章顯然是要論述如何掌控佔據社會絕大多數的下等人,而這展現出的表象便是「自由」。
題主的總結是正確的。
「戰爭即和平」一節寫得很明白,戰爭——消耗剩餘生產力——維持社會現狀——維持統治——和平。
《寡頭》的文字片段是奧威爾對極權社會意識形態的總結,(他認為)這是極權社會存在、運轉的理論基礎。整個國家機器都是圍繞這本書運行的。在小說中,主人公溫斯頓的中產階級身份(外圍黨員、中間層、中位數)是一種必然,是他覺醒的前提,《美麗新世界》也是如此。而藉助《寡頭》一書,他得以窺視極權系統的全貌。對奧威爾來說,《1984》的荒誕現實還不足以呈現極權社會的內核。作為作家,他有必要從理論高度呈現極權的荒謬性。這種理論,即《寡頭》的3塊內容以書作為介質(而不是對話、演講、廣播、紀錄片等),是因為它的私密性(書有封面,需要翻閱)、權威性(印刷品)。《寡頭》一文很枯燥,但很重要。《1984》通過它完成了轉向:小說前半部分是社會的,後半部分是個人的。看了 @小屋住不下 同學的答案,很精彩,但我想了半天沒有點贊。所以簡單寫了這個答案。double thinking而已。把兩種完全相反的概念糅合在一個句子裡面,完全顛倒常識與邏輯,卻依然被廣大大洋國國民奉為圭某,頂禮膜拜,更加諷刺了這種極權統治的洗腦程度和國民之愚蠢。當然,如果硬要對戰爭即和平這句話進行合乎文本的邏輯性解釋,也可以。戰爭是指對外戰爭。和平是指國內和平。通過遊戲般彼此戰爭,三大極權國家轉移國內人民視線和注意力,維持國內統治的穩定。
作為二十世紀反烏托邦小說的代表作之一,確實是需要進行閱讀。而近期上映的分歧者,也有一定的反烏托邦情節。而脫胎於《1984》的電影" V For Vendetta "在中央六套播出,也引起了一定的反響。而《1984》一書中所描寫的是George Owell 對於所謂的極端極權主義國家的一種揣測,我們從書中可以發現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雷同的事情發生於三胖的「家族企業」中。而所謂的「批鬥會」與某一時期有著極其的相似性,互相監視互相檢舉揭發。而所謂的「戰爭及和平」則是屬於所謂的愚民措施,謊言重複一百遍及真理。在三大國之間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的戰爭,消耗物資。並在各種文獻中肆意更改,再看到現在的孩子越來越多的只知百度不知Google。讓人不禁感到毛骨悚然。另外推薦他的《動物農場》想了想還是匿名吧,不要自來,若有無腦之處,請摺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