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影《食神》?

周星馳電影,《食神》,應該如何評價。


《食神》是我最喜歡看的一部周星馳電影。注意,這裡的《食神》既不是周星馳最好的電影,個人認為周星馳最好的電影還是《喜劇之王》;也不是我最喜歡的周星馳電影,我最喜歡的周星馳電影是《大話西遊》。

但我還是喜歡看食神,翻來覆去看了有三十多遍。為什麼這麼喜歡看《食神》?因為越看越覺得有意思。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眼中的《食神》可能與大眾的不太一樣。

《食神》是什麼電影?喜劇片?恭喜你,百分之九十的觀眾和你想的一樣;美食片?對了,你就是剩下的百分之九;神話片?朋友,你這麼腦洞清奇,我想和你做朋友。

而在我看來,《食神》很大一部分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講述商業社會規則的商戰電影。它深刻地揭示了飲食大亨史蒂芬周從不可一世到窮困潦倒最後東山再起的故事。

ok,我們一點點看。周星馳飾演的史蒂芬周在電影里甫一出場就是不可一世的暴發戶模樣。

類似這種,把叫的好好味的楊師傅罵的狗血淋頭。囂張,傲氣,不可一世。

我猜這種形象哪怕是資深的星迷都很難喜歡:尤其是見慣了周星馳以往的小人物形象以後,更難適應這樣不可一世的史蒂芬周。

但並不代表出場的史蒂芬周所表現的不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雖然脾氣不好,但不可否認的是,他擁有絕佳的商業頭腦。

他的商業頭腦體現在:1善於利用輿論造勢

在電影的開頭,周星馳就舉辦了一場廚藝評論大賽————他究竟是天上的神仙還是地獄的使者?沒人能知道。

爾後,撒尿牛丸也是利用了這個套路——撒尿牛丸為什麼這麼受歡迎呢?好吃新奇又好玩。不僅利用媒體進行宣傳,還拉來媒體進行造勢——當然受採訪的群眾都是有過安排的。

像乒乓球這樣有彈性的牛丸現在全香港有誰不知道啊?

這一點像極了現在有些公司,利用輿論大幅度造勢,然後趁機推廣產品——我才沒有說鎚子手機呢。

2制定產品策略得當

在初步獲得成功之後的史蒂芬周並沒有滿足,而是立刻拿所有店鋪去抵押貸款。表面上是開分店,實則是用於批量生產罐頭。因為他知道,像撒尿牛丸這樣的街邊小吃無論開再多分店銷量都是有限的,而只有生產罐頭,利用所有便利店來銷售才有會迅速量產工業化。

這種從小作坊式的工廠轉變到流水線生產的產品策略不得不說,真是高!

同時,在電影中的他還把他的死對頭將了一軍——你以為我會和原來一樣去開分店,然後再做成集團?我偏不!

3眼界高。

這一點我在專欄里有提到過:電影中三個人對賺了錢以後的怎麼花錢就代表了三種處理財產的方法。

雙刀火雞是及時享樂型。

這位已經有了初步的投資意識,但是骨子裡依然是小市民想法。

而我們的史蒂芬周則是.....

看到這裡,我不禁要站起來鼓掌。

所以史蒂芬周這個人,就算跌倒了,就算破產,窮困潦倒,只要抓住一點點機會依然是可以爬起來的。這就是所謂的富人思維。

那麼他有沒有缺點呢?有的。不然他也不會跌下來。

他的致命缺點在於他的產品涉嫌虛假營銷和個人能力不足。我知道很多人會說周星馳很自大,很狂妄,可是就算在撒尿牛丸時期他也獨斷獨行地制定了很多戰略,這些戰略都很成功。喬布斯也很自大,但是蘋果依然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之一。在有能力的人看來,自大和獨斷往往只是瑕疵,而不是缺點。

他採用的戰略是輿論炒作營銷和個人偶像營銷。這樣的推廣方式問題在於一旦碰到信任危局,群眾的不信任和質疑就會和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最終壓垮他。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就和知乎上的童謠一樣,儘管募集善款的速度很快但群眾一旦發現問題,口碑的反噬往往導致一個品牌的迅速崩塌。更何況還是涉及了食品安全和個人履歷造假這兩個巨大問題,所以他的失敗是必然的,只不過是早晚的問題。

這也是後期他努力補足的一點,有了過硬的產品素質,加上個人進修。學成歸來的史蒂芬周既有強大的商業頭腦,也有強大的個人能力。這個時候的他連自大的性格都改掉了,悟出美食的真諦。這時候的白髮魔史蒂芬周是真正能夠制霸飲食屆的男人。

但是電影給我留下了一個特別有意思的結尾:史蒂芬周還是在抹黑和陷害下輸掉了比賽,儘管最後有神仙幫他扳回一城,可現實生活中呢?陰謀和不擇手段永遠是商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商戰邪惡,人生亦然。因此,不如放下,去尋找那在燈火闌珊處的人兒吧。

據說今天是白色情人節,大家節日愉快。


最近又看了一遍食神

最後祭出觀音姐姐懲惡揚善讓人覺得齣戲。因為努力不努力根本不重要嘛,神仙一個小指隨隨便便就碾死你了,還有宿命在等著你。

當然也是可以得出神仙也是要經過十八銅人的虐打才能歸位的結論……可是,就是和被人一巴掌打醒了一樣地齣戲了。

就像逗比突然認真起來說一句超級有哲理的話,大部分人不會覺得誒這個人原來在厚積薄發嘛人格好有層次感哦!只會隱隱覺得不和諧,好像不能再一起愉快地玩耍了呢。

越來越覺得人是感官動物,「其實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不重要,「感覺他是個什麼樣的人」才是影響我們對其態度的重要因素。

最後升華出來的「人人都是食神」和食神未經三十二難前「最緊要有心」一樣,讓人覺得空落落的不著力。

私心覺得這種太禪意的話是不好相授的,像上次聽某位名家教授講課,他在專業領域是很有幾把刷子的,很多人斥巨資來聽課想得到一些指點。可是他講國學的智慧,非常有禪意,但聽者寥寥。

誠然每個人在自己的領域專研到一定境界以後,都會得出一些有禪意的領悟,對他們自己是非常寶貴的。可是這些東西他說起來和普通神棍說起來,對聽眾來說差異並不大。

頓悟後的食神和頓悟前的食神說出來差別也並不大。

總之幸好這段被安排在了最後。

其實星爺的電影最後都會有一個天外飛來的如來神掌。

對小人物來說,好像把經歷的壞人壞事都一筆筆地記在小黑本上,最後有神秘力量來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

可能只能這樣期待也蠻慘的。

其實自己努努力也是可以的嘛,對吧?

最後是分點抖M

1、「雖然不知道你在說什麼但是覺得很有意思」也來自這部電影嘛?

2、十八銅人里有3人負責造型,還有人拖著板凳擠著加入戰局每次看都笑到錘地啊哈哈哈哈哈哈——打人是嚴肅的藝術形式星爺說

3、我是看著《中華小當家》吃飯來增加幸福感的內種人,3次元版的中華小當家看起來果然更帶勁啦!

3、星爺你拽起來太踏馬英俊了,我是你的抖M!!你為神馬只拽過這麼一次!!

4、好像在審死官和算死草里也拽過但是沒拽得這麼喪盡天良

5、其實回想起來我就是因為迷戀星爺的這種氣質(拽)才那麼喜歡這部片子的,笑點什麼的是浮雲!浮雲!


學到了要用隔夜飯炒,炒飯才好吃。受用一輩子。


以下屬於重新看了一遍《食神》之後的有感瞎扯:

小時候看《食神》只是覺得好笑,現在長大重新再看一遍,發現,《食神》的故事,就好像是一本周星馳的自傳。

看懂了《食神》,也就看懂了周星馳。

故事的一開頭,周星馳被稱為食神,也就是我們稱他為「喜劇之王」,星爺。

他很成功,開了幾百家連鎖餐廳,就好像他拍了幾十部電影那樣成功

同時,電影里還諷刺了現在的部分爛電影就好像是《食神》裡面的一碗雜碎面

「魚蛋沒魚味,咖喱又未入味,失敗!」 → 國產驚悚片又不驚悚,催淚悲情片又沒有味道

「豬皮太軟,沒有咬口,失敗!」 → 主角太差,一點演技都沒有,整部電影都是一張臉,一個表情

「豬血一夾就散,失敗!」 → 電影音樂就像豬血一樣,一夾就散!

「蘿蔔太多渣,沒有挑選,失敗中的失敗」 → 配角太渣,沒有挑選,幾乎沒有人記住裡面的配角

「最失敗的是這條豬大腸,完全沒洗乾淨,裡面還有塊屎」 → 最失敗的是這些電影的劇情,完全沒有邏輯,還有坨屎在裡面!

而周星馳始終覺得,拍電影就要像做美食一樣,講究的是一個「心」字。

而電影開頭,主持人介紹《食神》里的他,就好像在形容他本人一樣:

「他高傲,但宅心仁厚」

「他低調,但是受萬人敬仰」

周星馳很成功,但卻像電影裡面一樣,被他最信任的人背叛

現實也是如此,以前合作的人現在都形同陌路,甚至還有人跳出來罵他

而吳孟達在《食神》電影裡面扮演的角色,感覺就好像在映射李修賢

曾經李修賢罵周星馳像一條狗,而在電影結尾,吳孟達真的變回了一條狗。

電影里,吳孟達跟周星馳稱兄道弟,卻暗地裡陷害周星馳,如同八卦裡面,李修賢也同樣如此對待周星馳,最後還將他賣給了向華強,被迫拍了N多電影,而片酬卻少的可憐。

而電影里的唐牛,就像向華強夫婦一樣

在周星馳最成功的時刻,當著那麼多媒體的面,罵他根本不配當食神,讓他當場丟臉

這不就跟向華強老婆陳嵐在微博上大罵周星馳一樣?

在電影里,新店發布會上的初戀

感覺就像是在說朱茵,一提起初戀,周星馳總會想起那時候的美好,害羞,單純,簡單

而回過神來,初戀卻變成了如花,逝去的初戀,已經回不來了

朱茵也在公開場面,說了周星馳的種種不是

就像如花的樣子一樣,難看,醜陋

這段感情,就好像電影里,周星馳一腳踢開,隨後多年,也不再提起

電影里,周星馳的失敗,是周星馳為人

而在現實,周星馳的為人也一直為人詬病,但大多數罵他的都是以前的採訪

失敗的周星馳,在電影里遇到了樣子讓人吃不下飯的醜女,莫文蔚

但莫文蔚卻一心愛著周星馳,在他最失敗,做落魄的時候,幫助了他,最後還賺了很多錢

而電影里的莫文蔚,就好像是現實中的於文鳳

雖然人長得有點丑,不好看(不信你去百度)

但於文鳳卻帶著周星馳賺了很多錢,光是1棟2004年買入的香港大樓,改建後出售,獲利預計是驚人的數億。另外於文鳳更成功輔助周星馳成為上市公司比高集團最大股東。

八卦說,周星馳和於文鳳相戀10年,但周星馳始終未跟於文鳳求婚,就好像電影里,周星馳因為覺得莫文蔚太丑,一直吃不下,就好像電影里的這一段:

「雞姐,大家好兄弟不怕坦白說。你弄成這樣子,其實我也很難過,也都很感動.....但我不想呀,你明白嗎?畫個心有什麼大不了的」

「你不念我為你做了這麼多事,也都念在我為你擋了這麼多刀呀」

「這些事不是我叫你幫我做的,這些刀也不是我叫你為我擋的,這些其實有關我什麼事呢?」

「很多事是註定的,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是沒有的,就算你擋多20多刀也是沒用的,你明白嗎?」

電影里,周星馳說完這段話,就被人在背後開槍,當然,莫文蔚去擋了

而現實,八卦說於文鳳最後給周星馳戴了綠帽,而周星馳卻最後一個知道,這不就是在背後開了一槍么?

在電影里,周星馳得到了莫文蔚的幫助,成功研發了「爆漿瀨尿牛肉丸」,而在最關鍵的借錢開分店,其實根本借不到錢,還不是吳孟達事先讓銀行一定要借給他,但卻心懷鬼胎。

現實里,當年周星馳想拍《少林足球》一直找不到人投,最後林小朋終於給錢了,有趣的是,這次現實和電影里對調了,周星馳先發制人,最後控制了一切,同時也讓林小朋跳出來大罵周星馳。

少林足球就跟爆漿瀨尿牛肉丸一樣,大賣。

隨後,電影里周星馳陰錯陽差終於到了中國廚藝訓練學院,少林寺。

在悲傷中,周星馳終於大徹大悟,最後一夜白髮。

而在現實,周星馳如今也是一頭白髮,似乎也是大徹大悟一樣。

在電影的結尾,周星馳和唐牛大斗廚藝

這部分的劇情,就好像是映射周星馳的內心鬥爭,一個是大徹大悟的白髮人,一個是像足他以前的樣子

兩個人斗得難分難捨,一開始還同樣選了一樣的佛跳牆,並且過程中,一直在模仿。

末尾,魔高一尺,炸毀了白髮周星馳的佛跳牆。

周星馳問了師傅一個問題:

「請問大師一生中,吃過最好的東西是什麼?」

「施主,這個問題你應該要問你自己」

而周星馳想起了那一碗最簡單,卻有情有義的叉燒飯。

但是比賽卻輸給了唐牛的佛跳牆,這道用極品材料做成的菜,不就是如今所謂大製作大明星電影?

而周星馳的電影,大多啟用新人,故事簡單,純愛,還是那幾個梗,還是那老味道,就好像最簡單,卻有情有義的叉燒飯一樣。

電影結尾,周星馳遇到了陰錯陽差變成美女的莫文蔚。

也許,周星馳也在等待那一個,有著當年朱茵的美貌和清純,為人卻和於文鳳那樣,在最困難的時刻,都不離不棄的一直陪伴周星馳的那個人。

好了,瞎扯完畢。

最後,送上周星馳作曲寫詞《無敵》

無敵是多麼 多麼寂寞

無敵是多麼 多麼空虛

獨自在頂峰中 冷風不斷的吹過

我的寂寞 誰能明白我

無敵是多麼 多麼寂寞

無敵是多麼 多麼空虛

躲在天邊的她 可不可聽我訴說

我的寂寞 無盡的寂寞


豆瓣上看到七個太陽有一篇關於《食神》的影評,覺得很不錯,大家可以去看看。

從《食神》看中國傳統餐飲業的現代化走向 (食神 影評)

PS:說件大家可能都知道的事,好萊塢曾有意買下《食神》的版權,請周星馳導演拍成美國版《食神》,不過要求裡面的美食改成漢堡包,肯德基之類的「美國菜」,周星馳當即拒絕,並認為如果要拍,裡面的美食必須是中國菜,結果當然是沒談成。周星馳是個偏執的人,很較真,認定的東西不會改變。這種性格使他與娛樂圈格格不入,但幸好有足夠的才華支撐他走到如今的地位。


我覺得是非常非常非常棒的一部電影。

喜歡到骨子裏的電影。

我覺得這部電影的「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跟後來的「功夫」有異曲同工之妙。

剛開始的史帝芬周個性特別有意思,我覺得主要是:假!假食神的名,做生意也不實在,囂張嘴巴賤。

被真正的惡人擺了一道後,雞姐給他吃的ㄧ碗雜碎面實實在在,雞姐在救了想吃霸王餐的周之後,滿手是血竟然唱起了歌:情和義,值千金?完全是顛覆周的世界,此時周以為她神經病吧

笑話,周只想重新得到之前失去的名和利東山再起,借撒尿牛丸他得到了失去的利,那麼名一定理所當然要靠食神爭霸賽奪回來了。所以周去中國廚藝學院也就是少林寺的廚房去學藝要一雪前恥。

少林寺學藝階段,他終於領悟到了真正重要的東西:真心。手裏握著雞姐「死」前拜託他畫的一顆愛心。是雞姐感化了周,他意識到自己失去了寶貴的人而真情流露,在全劇中唯一因傷心流淚的畫面就在這裡。(本想跟著一起流淚,可是唱起了那首什麼鬼調的歌又忍不住笑了啊呦喂)

後面的比賽中,周以黯然銷魂飯贏得了大家心目中的食神,一碗實實在在認認真真做的飯,一改從前的惟利是圖。真的是放下屠刀 立地成佛。

他沒有贏得食神的獎牌,其實他根本不在乎了好嗎?結尾讓我真的好為周開心,喜極而泣那種開心,真正在乎的愛人還好好活著,還變更美了唉呀我去!(恢復真實面貌)還有更讓人高興的事了嗎?

周星馳那時候還辣麼年輕,就能拍出這麼深刻的電影,三觀杠杠的正,

這部電影我太愛,愛到骨頭裏。

只有生氣自己文筆太差,沒辦法寫出精闢的觀點,真著急。


《食神》是星爺單飛之後的第一部電影,不知道是不是我自己自作多情,我覺得這部電影如果把「做飯的」主題換成「演戲」,就是當時的周星馳的自傳嘛.......

先上圖:

一個是萬人敬仰但是不會煮菜的廚師、一個是公認成功的喜劇演員。各自離開老東家、創造自己新的團隊,帶著一些草根繼續干著自己的老本行。

星爺這次乾脆連主角名字都用本人的,然後再結合圖中他的台詞,野心十足啊......

估計電影還附帶諷刺了當時電影作品流於表面、沒有內涵的狀況。

拋開以上,這是星爺自己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電影,許多之後的周式電影中常出現的元素就是星爺從這部電影開始逐步嘗試與推廣的,比如將兩樣看起來差別很大的元素合為一體(武術和廚藝、瀨尿牛丸和兵乓球)的想像力,比如草根文化,又比如長期忠誠倒貼的強勢女主角。

裡面一個比較搞笑的情節應該是前一年發行的《非常嫌疑犯》的一個情節的再加工:

內容就是老大要求每個小弟將一句話重複一遍來辨別之前聽到的那句話是誰說的,《非常嫌疑犯》也有類似情節。這是題外話。

我不是專業影評人,單論這部電影,我覺得是星爺的標準水平作品,不會有特別高的評價,但這部電影代表著星爺的第一次嘗試,它引領了之後星爺的許多電影的基調,從這部電影開始,我才真正看到了星爺,那個把所有想像力、精力、幽默感和生活經歷濃縮在一部電影中的星爺,才真正聽到了星爺講自己的故事。


洋蔥,因為我在裡面加了洋蔥


按照我的理解,《食神》當中有兩條主線,一條是史蒂芬周遭人算計落魄而後逆襲進而浴火重生的故事,一條是火雞和史蒂芬周的感情線。

因為看完感情線的結局心裡總有一根刺,所以偏要先說第二條。

火雞對史蒂芬的仰慕從他完全無法得知的時候就開始了,大概只是對大人物的一種追慕,只能稱作仰慕的那種,但只是這樣的仰慕,就讓年輕貌美的火雞承受了二十多刀。如果說這隻能算我愛你與你無關,那麼之後相識,為史蒂芬擋下的一刀卻是實實在在的。而史蒂芬去少林寺之前,火雞再一次救了他——用自己擋住了射向史蒂芬的子彈,給了他逃脫的機會。

多麼辛酸,就在擋下子彈前一秒,兩人正在爭執,爭執中史蒂芬拒絕了火雞的愛意,甚至表示你為我受的二十多刀又和我有什麼關係呢。看到這一段的時候,饒是我也認為這樣單方面的「犧牲」不能作為要求回報的理由,也覺得實在是過分了。起碼,保住你的手那一刀是實實在在的啊。

然後就是幡然悔悟失聲痛哭一夜白頭鳳凰涅槃來紀念她這樣的橋段,不新奇但總是動人的。最後是一個happy ending——因禍得福,上一次受傷而鑲嵌的金牙,這一次救了火雞的命,而她也在醫療手段的作用下,恢復了原本的容貌。後面的後面,一個足夠遐想的美滿團圓結局。

是的,女主變美了所以他們幸福地在一起了。可是啊,火雞死了,那麼她被毀掉的容顏就不再重要,她會永遠是史蒂芬心尖上的一顆硃砂痣了;可她如果活著,帶著這樣的容顏,史蒂芬的愛,又是否足夠堅固呢。

我們當然已經不再像小時候被教導的那樣認為外表不重要內心美就好,可我們還是想知道如果火雞沒有變美那結局到底是什麼。

要麼,火雞像原來一樣活著,或許還添了新的傷疤,但他們仍然在一起了,一個感人而完全的happy ending,只是呈現給觀眾的是看起來不夠般配的兩人。

要麼,最後的一場救命之恩,我感激,愧疚,痛悔,可就像史蒂芬周自己說的,不行就是不行,這不是愛,即使虧欠良多。這也是一個爽快利落的結局。

但是火雞恢復了當年的如花似玉,也許一點點催化,感激和失而復得的心情發酵,那就看起來像是愛了。當然也許,是真正的愛呢。可是我們因此沒辦法知道答案到底是哪一種。

這就是這個結尾的討厭之處了。它是曖昧的,用一個所有人都滿意的大團圓來掩蓋掉追問的尷尬。

這個結局,應當是大多數人,包括劇中人,都喜聞樂見的,郎才女貌,情深義重。它避開了那個困難的選擇,和不論怎樣選擇都顯得有點難堪的結局,大家開心地笑一笑,感嘆患難見真情。

這樣的曖昧,也許是因為,星爺也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吧。

日常生活中星爺話少,但常借電影說話,可究竟說了什麼,星爺甚少解釋,只負責表達,也許就像那些年我們做過的語文閱讀一樣。所以關於第一條,以下全是腦洞。

首先,我唯心但堅定地認為星爺借《食神》反思了自己在片場的跋扈。作為影迷,以及一個本身對工作希望精益求精的人,我百分之三百地支持星爺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而且對於NG一百次這樣的事情舉雙手雙腳贊成(對我就是嫌鄧超被NG得太太太太太少了!個人看法不服憋著口亨!),但在這個過程中,是不是像劇中一樣,會出現對他人的漠視甚至侮辱,我猜是的,而且是星爺在努力反省和自我諷刺的。畢竟雖然星爺出演的主角名字往往是阿星(《賭聖》《賭俠》《少林足球》)這一類和自己有點關係的,但《食神》似乎是唯一一部一毛一樣的。

其次,《食神》並不是一個經過一次跌落立刻轉性的故事,它多了一道波折。東山再起的史蒂芬才華不減同時也驕狂照舊,是火雞的捨命相救和寺廟的反思才讓他真正脫胎換骨。我猜這又是對自己的一重反思,1996年的星爺經歷了彩星電影公司的失敗,又建立了星輝海外有限公司,這裡面的對應簡直可以(沒有依據地)腦補十萬字:)

最後,如果有一天新聞說星爺皈依佛門,我應該是不會驚訝的(可是我內心的小人悲憤地跳了起來!不行啊皈依了怎麼娶我呢!!)。《食神》當中史蒂芬周在少林寺脫胎換骨,最後顯聖的神仙是觀世音菩薩。再往前說,《大話西遊》當中的唐僧雖然嘮叨但有出家人的慈悲,至尊寶在戴上緊箍咒之前說「生亦何歡,死亦何苦」。往後說,《功夫》當中的大殺招是如來神掌;到《西遊降魔篇》完完全全是在講一個六祖慧能一樣頓悟的故事(沒錯我認為愛情線只是輔線以及頓悟的必要條件),整部劇用淺顯的方式講解深刻的佛理,而且有明顯的尊佛貶道傾向,如果說沒有立場何必對道教加以貶低呢?

兩條主線,一條無意識地避開了一個星爺自己回答不了的問題(或是在多次感情當中下意識迴避的問題?),一條有意識地講述自己,這就是我對《食神》的理解。

最後,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雖然本人和大V之間差著一百萬個遠遠不是,文字也未必得人青眼,但並不影響本人一向自戀珍惜自己用心寫的文字,也肥腸看重自己作為半個法律人的自尊心。所以重說三!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本文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小時候看了會笑,長大後看了會哭


史蒂芬周落魄時,被人打到趴在地上,旁邊還有老鼠爬過,現在還有這麼用心的電影人嗎?


這部電影是1996年上映的,我在1998年出生,很小很小的時候,我在家裡用很古老的那種VCD看過的第一部電影,就是食神。

在什麼都不明白的年紀看星爺的電影是種幸福,那時覺得星爺好搞笑啊,如花好搞笑啊,火雞姐好搞笑啊,長大之後再看,已經能看懂一點點,或者說已經能從別人的故事裡看到自己的經歷和影子,所以十幾年後再看,不禁淚流滿面。

看到有的答案說這部電影可以理解成喜劇片美食片神話片,我可以弱弱的說在我看來這是一部愛情片嗎 (☆^ー^☆) 時光變遷,你曾給我的東西啊,我要告訴全世界,它有多美好。

並沒有認真寫影評,因為不管什麼時候看到這部電影,唯一能想起來的都是我無憂無慮的小時候~


一年一影帝,百年周星馳.周星馳這個名字即是本部作品最大的標籤.談論&<食神&>相當於談論周星馳對這部電影付出的努力,但又不能完全等價,客觀上來說電影是由很多元素構成的。

不過作為一名不怎麼喜歡客觀的星迷,我還是只想談談史蒂芬周.影片以史蒂芬周流落街頭,為了飯錢而找碴開頭,一句"我好歹也是食神."打開了倒序的開關。我們看到了一場噱頭後囂張跋扈、不可一世的所謂食神。稱其為食神,不如奸商更貼切些。那麼,他又為何會流落街頭呢?難道是被聰明有責任心的警察叔叔抓住了小辮子,最終邪不勝正,史蒂芬周完敗?OMG,再往下看才知道,原來「惡人自有惡人磨」才是亘古不變的真理。就這樣,一個比他更黑的將他拖下馬,取而代之。

怎麼辦怎麼辦?屌絲逆襲記要開始啦!小人物鹹魚翻身打敗大boss?很可惜,這是不可能的。為什麼?因為經歷過商場風風雨雨的史蒂芬周從開場就不是小人物,他針對瀨尿丸制定的商業計劃以及所使用的營銷手段都向人們證明著他不是一個小人物。不是錢多錢少的問題,而是一個眼界的問題。如果說錢是「魚」的話,那麼眼界就是「漁」。對於那些整天感嘆時運不濟的人,即便將阿里巴巴的股權拱手獻上,恐怕你也玩不來。誰說的?我把它們全拋了,換夠錢養老不行嗎?行,那我真是沒話說了。

「我不是要告訴別人我有多厲害,而是要說給人聽我失去的東西一定拿得回來。」此時史蒂芬周想要的是奪回食神之位,對陷害自己的不給他們好果子吃,只是現在的他恐怕就算拿回食神之位,做法也不會比以前好多少。同時他還低估了對手的手段,「為什麼要殺人?」這個句子中包含的不止是憤怒,它真的是一個疑問句。他是真的想不通人命對這些人而言意味著什麼,為了什麼可以這樣輕視人命?對方一臉不屑,好像是聽到了有人問自己一加一為什麼等於二一樣,不就是人殺人嗎?我現在多想你去死你知道嗎?

福禍本相依,經歷這一段起起伏伏的日子,史蒂芬周徹底醒悟,「只要用心,人人都是食神。」食神說到底不過是個虛名,什麼東西才是最好吃的?什麼樣的臉才是最美的?真的是可以通過對比,評分得出來嗎?可能在你最落魄時吃上的那碗飯就是這輩子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而那個遞給你碗筷的女子恰巧長著世間最美的一張臉。

--------------------------------------------------------------------------------------------------------------------------------------------

你長篇大論在說些什麼?這些我看過電影早知道了好不?

念在我是關上大屏幕的情況下默出來的,請息怒。總得先讓我交代一下背景吧! -----哭-------

--------------------------------------------------------------------------------------------------------------------------------------------

如果單單將故事梗概,恐怕吸引不了多少觀眾。畢竟全篇下來沒有什麼新穎的情節,不過電影重在視覺享受,周星馳的表演足以撐起全場。從不可一世到被人算計到流落街頭到重整齊鼓到被人刺殺到被困少林寺到爭奪食神之位最後大徹大悟。每一個階段史蒂芬周都有著不同的心境,世事的變遷引起人物性格的改變,表演難度可想而知。我個人給他打滿分。

除了食神這一已被升華了的主題外,周星馳電影中沒有少過的愛情在這一部中同樣發揮著無法輕視的作用。對於雞姐這個角色設定,可能大家初看時覺得不過是影片中一個笑料,但看第二遍第三遍時會發現可能真的不止這麼回事。他的影片中總少不了丑角,當然這是喜劇的必要元素,但或許他是在用直接的視覺衝擊教我們如何用心來分辨美醜。

最讓人詬病的該是史蒂芬周對雞姐的態度,但或許這在很多人眼中是理所當然的。當他知道雞姐為他破相,他只感覺到壓力,沒有什麼感動或愧疚,;而當他看到雞姐為他擋子彈時,才真正感到悲痛欲絕,為什麼?因為人們總要失去後才會學會珍惜嗎?我不這麼看。我想他想說的大概是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吧,聽到別人為自己犧牲了什麼什麼,而實際上自己根本沒有感受到有任何利益的獲得,這與欲加之罪有什麼差別?而當他看到雞姐在自己面前倒下,同時切身體會著有生命危險的真正含義,也只有這個時候他才能真正地感同身受,用心來看人,而不是再單純地用眼睛。

題外話,整部電影我被星爺帥哭啦!特別是他穿黑衣不扣扣子,穿短褲叼大煙的形象,讓我徹徹底底體會了一把花痴的感受。

不多說放圖。

圖片好像多了點,請諒解,每一張都那麼帥,實在是一張都不想刪呀。

沒找到超清的,將就著看一下吧。

先這樣,有問題歡迎理性討論。


這個我說點大家不知道的東西,食神這部電影靈感的來源在於周星馳對電影主題素材的吸收與積累,美食,喜劇,足球,功夫,這些是電影的主題承載,靈魂卻不斷重複,單飛後第一部戲,是得於周星馳認識了香港四大名廚之一戴龍師傅。香港有新聞,周星馳金牌拜師戴龍,就是食神的雛形。食神中有大量美食佳肴,少不了戴龍的助力,而且戴龍作為本人在電影里真實出鏡,周星馳還有句台詞,謝謝戴師傅,另喜劇之王,張柏芝在夜總會被富豪當初戀,也是發源於戴龍年輕時的戀愛小故事,戴龍也就順便客串那個找初戀的土豪。那時候的周星馳還肯與人交流,能與人平視,可惜之後已經走偏,活得很累,另外聽說其打k粉,也是道聽途說不必當真。


夏天公司提供了綠豆湯。

我拿了一杯回來,喝了一口,說:「綠豆湯里真的有綠豆唉」。

過了若干分鐘,我又情不自禁地說:「綠豆湯里真的有綠豆啊!」。

----------------------------

2016-09-02

後來發現這段話是來自於周星馳的《破壞之王》的台詞:

我們榮記的鳳梨飯真的有鳳梨、貢丸湯裡真的有米田共,你不信啊?!阿牛,弄幾兩黃金讓大家瞧瞧!


喜歡那個叉燒飯。


周星馳電影里最喜歡的是這部,其次是喜劇之王。高三時候在宿舍半夜用步步高學習機看了幾遍,特別是當主角在寺院里捏著桃心紙片邊唱歌邊哭的時候,我也哭了。因為那個時候我很喜歡一個女孩,但她不甩我。雖然我的事情跟主角的經歷不搭邊,但那種氣氛還是引起了我的共鳴。

首先,感覺《食神》開啟了周的一個模式——女主角莫名其妙死心塌地喜歡男主角,而男的這邊一開始是拒絕的後來則被感動了。周兩次用到了醜女愛上男神的模式,另外一次在《少林足球》,我覺得,周一開始的拒絕是因為對方又丑性格又奇葩(這裡或許有點不當,雞姐是講義氣,趙薇那個角色則是自卑,她兩都因為撒嬌不美而引起主角的不適),而這並非只是周一人的觀點,因為他還通過配角表現出了這種態度。後來當周身處危難時,女主都竭力相助從而感動了男主,但最最重要的是,女主都漂亮了,也就是說,在結尾男女主角終成眷屬時,周把原來不配的一方的顏值強行提高了。(或許觀眾喜歡)在男生看來,或者我看來,這樣的結尾是很讓我臆淫一陣子的。但我也開始想,是不是像我這類長相著急的人就不配有愛情呢?是不是對喜歡的對象死纏爛打就可以證明自己的真心被打動她呢?第一個還在想,第二個已經找到否定的答案。不是說不應該真心待人,而要清醒一點。這是這部電影給我在愛情上的一點啟發。

第二,裡面女主角和男主角在湖南街頭的追逐戲感覺被升級應用到了《功夫》中。


其他都很好,只是結尾不太好,可能本來是想寫成悲劇,但是為了票房,又要變成喜劇收場,所以把菩薩搬出來了,,,


畢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才發現我以前還在豆瓣上寫過影評,就貼上來啦。

周星馳電影中的搞笑是一直都很精彩和經典的,這裡就不贅述了,畢竟無論撒尿牛丸,還是少林寺十八銅人,或者愛跳舞的家燕姐,等給大家留下太多經典的印象。我想說說這部影片除了搞笑之外的其他方面。

首先是

1.商業營銷。食神大概是給我商業營銷啟示的第一部。男主史蒂芬,一個不會做菜的商業騙子,以個人形象為營銷點,建立了強大的食品商業帝國,「他高傲,但宅心仁厚,他孤獨,但受萬人敬仰」,像不像極了現在很多沒什麼本事努力立人設樹立個人形象再從中獲利的公眾人?而立人設也很容易坍塌這一點在他電影里依然淋漓盡致,就是因為沒有本事又把個人形象營銷得太大,史蒂芬才會在遭遇暗算而產生「人設崩塌」時倒台得這麼快,這是他第一次失敗。

然而他第二次站了起來,依然憑藉出眾的商業頭腦和「撒尿牛丸」,這次他營銷的點在牛丸本身,除了找「水軍」表演洗腦牛丸的好,除了「不僅好吃,還強身健體,提神醒腦,有益身心」等一系列虛假營銷,還把營銷重點放在了牛丸的娛樂性這點上「可以打乒乓球的牛丸,誰不想來一顆?」這類廣告詞和「把妙脆角戴手指上」如出一轍。而在貸到款開分店之後,史蒂芬清楚地知道牛丸類小吃始終不可能做太大的連鎖,所以把所有錢投資生產罐頭也可以觀測出其商業頭腦是多麼出眾。

2.愛情。「情與義,值千金」,這部電影的愛情就像這句話一樣,充滿了情和義。無論是火雞為史蒂芬擋刀,還是史蒂芬一夜白頭,都令人感嘆唏噓。愛情在其他電影里都是美好的,或者青澀或者嫵媚,讓人心生嚮往,但在食神里的愛情,卻多了個義字,多了很多江湖氣息,整體基調變得深刻而渾厚。

3.哲理。「這世上根本就沒有食神,或者說,人人都可以是食神,大人小孩,男人女仔,三姑六婆,只要用心,大家都可以是食神」,伴隨著因為黑幕唐牛得到食神,已頭髮花白的史蒂芬說出了這句話,這個時候他經歷了火雞為他而死,少林寺的歷練,一夜哭白頭到種種頓悟後,已不再是當初那個飛揚跋扈,不可一世的史蒂芬。他終於明白了這個道理。不論結果,當你真正用心做一件事的時候,在那一刻,你就是自己的神了。為什麼最後不直接讓史蒂芬得食神而給出「神仙」這個設定,除了達到反轉和意料之外效果,也是因為從少林寺開始,到神仙出來的時候,這部片子就從單純的美食/搞笑片向哲學的深度進發了。

4.黯然銷魂飯。為什麼吃了會流淚呢?因為放了洋蔥。在史蒂芬最落魄的時候吃了火雞的一碗叉燒飯,而在食神爭霸的最後時刻,當夢遺大師告訴他世界上最好吃的是什麼,要問自己的心時,他終於選擇了這碗叉燒飯。周星馳的電影始終帶著這樣的情節,無論主角多麼成功,到後來最懷念的,依然是他在人生最窘迫和低落時,遇到的感動。這大概也是周星馳個人的寫照。


由於職業原因,看到好的電影,就會忍不住寫影片分析。

我本以為這次的影片分析和從前一樣,只是更專業,更精彩,更拍案叫絕。

可是當我寫到史蒂芬不要火雞,而火雞依舊跑了幾千里去找他,逼得他狼狽逃竄都逃不掉。最後火雞感動了自己,的確,她付出了那麼多,索要的只是畫一顆心罷了。

可就是她唯一想要的這顆心,令史蒂芬徹徹底底厭惡了她。

我寫到這裡的時候,心裡說不上來是什麼滋味。

因為我曾經就做過像火雞一樣傻缺,一樣招人厭惡的事。

我到今天依舊會拿曾經的感動付出來欺騙自己。

可我其實一點兒都不傻,我分的清什麼是愛。

我比這世界上任何一個人都清楚地知道,那個人並不愛我。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說「我們欠了周星馳好多電影票」?
為什麼很多人說「欠星爺一張電影票」,難道我們不欠成龍,周潤發等人電影票嗎?
和女朋友一起看《喜劇之王》是什麼樣的體驗?
「其實我是一個演員」,周星馳在《喜劇之王》里的這句話為什麼會很好笑?是否與你產生共鳴?

TAG:電影 | 周星馳人物 | 食神香港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