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舌尖上的中國》總讓人看著看著就熱淚盈眶?
最近重溫《舌尖上的中國》,雖然距離第一次看已經過了很久但還是像當時一樣,看著看著眼眶就濕了。
其實沒有什麼很明顯的淚點,但是專業的解說、優美的音樂再加上質樸的畫面...就是讓人無法淡定。到底是什麼在悄悄牽動觀眾的感情?所以求助各位能從「動情」這個角度分享見解!不勝感激~
這部紀錄片我也非常喜歡,看了好多遍。每每看時,內心深處的感動都被喚起,溫暖充盈至眼眶。也很納悶,為何一部講述食物的片子為何有如此力量,感人至此。我想,最關鍵是它的出發點就與其他單純展現美食的片子不同。它的出發點是人。
現在連選秀節目都強調故事的重要性,可見唯有「人」方才能夠打動人心。「舌尖上的中國」的執行總編導任長箴說:「我要拍的不是食物,而是人,食物只是切入口,人才是核心。」她這一理念在七集片子中處處可覓。
在第一集 《自然的饋贈》里,她記錄下遠洋船長林紅旗沒有收穫時承擔的壓力;她讓觀眾看到,單珍卓瑪因為沒採到好松茸而無比焦慮的臉,告訴觀眾卓瑪和媽媽在夏天兩個月松茸季節里每天凌晨三點出門,走11個小時的山路挖松茸,掙五千元;她拍挖藕人天未亮就划船去湖裡挖藕的身影,「我家孩子上學的錢,蓋房子的錢都是挖藕掙的」。
正是如此,"舌尖上的中國"不單單展現了食物的魅力,同時展現了食物背後尋找它們,創造它們,享用它們的人的故事。人的力量讓食物除了色香味,還增添了許多額外的厚重感,增添了更多的除了「吃」以外的意義。當我們看到挖藕人滿是淤泥的腿;當我們看到小姑娘踏著晨露在天還未亮時去山裡采松茸;當我們看到朝鮮族姑娘金順姬回家跟媽媽學做泡菜,再回京時,家裡冰箱里裝滿了臨走時媽媽準備的的家鄉土特產;當我們看到在北京的攝影師白波和家裡人一起包餃子,他一臉幸福地說,誰家面都沒有他媽媽做的燜面好吃。我相信,這個時候我們看到的不是食物,我們看到的是人,是食物背後,人賦予他們的情懷。
當我們在香港大澳,經歷四代人的百年老店鄭祥興蝦鋪里,76歲老人郭少芬看著老伴的遺照,回憶過去50多年裡和老伴一起做蝦醬的日子,夕陽在已經廢棄不用的蝦膏木桶上一寸寸滑過。
當我們看到這裡,誰不動容?誰能不熱淚盈眶?
當提及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我現在仍能記起老黃那張充滿皺紋又憨厚老實的臉。他拉著自己家裡做的幾百個熱氣騰騰的黃饃饃,騎一輛破舊三輪車,到縣城裡去賣。吆喝聲高亢又嘹亮。他驕傲的向人們講他自家的饃饃多麼好吃,賣的多麼快。淳樸的臉上笑容止也止不住。在小鎮喧鬧的集市上,他不急不緩,那是一種對生活的滿足。
我相信你我雖然沒吃到那香噴噴的黃饃饃,但那份香甜已然感受得到——那是幸福的味道。我想,這便是」人「的力量了吧。
最後,用任長箴的一句話作為這篇答案的結尾:
今天當我們有權遠離自然,享受美食的時候,最應該感謝的是這些通過勞動和智慧成就餐桌美味的人們。 ——《舌尖上的中國》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
舌尖上的中國,大江南北,吃貨必備。
與其說它是講中國大江南北的食物,食材,不如說它是以「吃」為線索在介紹祖國各地多姿多彩的風土人情。
民以食為天,飽經滄桑的中國人對吃有著別樣的感情, 見面問候「吃了么」,工作追求「鐵飯碗」,諷刺某樣東西沒有實際意義會說「××可以當飯吃么」……
我們是在看舌尖上的中國么?我們在看幾千年厚重的歷史!
我們是在看舌尖上的中國么?我們是在看祖國大好河山 !
我們是在看舌尖上的中國么?我 們是在看我們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
細細想來, 我們是在看舌尖上的中國么? 我們是在看比新聞聯播更真實,更理想的中國!
祝願這個在舌尖上的國家,走向世界巔峰的路上且行且珍惜!
ps:技術層面:本片攝影師發明了一種穩定而又獨特的攝影技術「微距移動攝影」,使得食物的細節「分毫畢現」。結果是觀眾看到的食物比自己吃的時候更清楚更精細。
作為一個自認為非吃貨的非正常人類,我是在減肥餓著肚子時看的《舌尖2》的首播。所以或許情感的共鳴不關乎味覺吧,只關乎味蕾的記憶。食物是家鄉的味道。年少時吃煩了吃厭了的家鄉菜,總會在多年後漂泊無依的一天深夜喚起遺忘了的碎片記憶。怎麼就那麼清晰,甚至記得瓷碗的裂紋,木圓桌上抹不掉的油跡。在家時討厭死了煎餅,看到節目里出現攤煎餅的場景還是激動地不能自已,甚至生出自豪感。或者說,長大後,鄉愁是一方薄薄的煎餅,我在咀嚼,故鄉在那裡。
看到苗族小妹妹在爸爸媽媽要走時傷心的面孔,還有那令人心酸的話:我知道他們要走,可是我卻沒有辦法把他們留下來,我也快要淚奔了,那一刻,特別能理解她的那種捨不得與爸媽分開的難過心情,其實我也是曾經的留守兒童,。 老家河南農村,我出生時,我爸就剛剛離家(我的乳名就和這個有關係),回來時知道我是男孩,因為那時是女孩子打扮,爸爸竟然認不出來我,。 從出生起,到小學都是爸媽在家裡的時間很少,最幸福的就是爸媽回來的一刻。上初中起,就要住校了,只能周末回家一次,那時回家的慾望特彆強烈,曾經在一個下雨天徒步走回去,然後老媽很速度的殺了一隻雞給我做午飯,吃的飽飽的就又趕緊走回學校了,因為下午還要上課!!不過幸運的是初二時家裡搬到鎮上去住了,弟弟也上初中了,老媽照顧我倆的飲食起居,爸爸也在家呆了很長時間,這是我記事起我們一家人待在一起最長的期間。ps:那時在自己家裡吃飯,伙食就是好,長身體也快,初中時我就173了,反觀我的同學,都是在外面吃食堂,那叫一個瘦!哎,心酸的感覺。接著就是上高中了,一個月回一次家,當然了,爸媽不在家。高考時540,但當年河南考生接近100萬,211卻只有鄭州大學一個,只是個三本(萬惡的分省高考),無語復讀,結果還好,普通二本,總算步入可以讀的起的大學了,一年回家也就四次吧,現在上班了,從去年七月到現在只是過年時回去過3天。心酸不提T^T 。總結起來,從出生到現在,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和爸媽分開的,雖然沒有爸媽的陪伴,但在爺爺奶奶的照顧下,在弟弟的陪伴下,我還是好好的全都過來了,。只是現在在想起下面幾句話的時候,總是覺得淚水快要湧出眼眶:1 近鄉情更怯,敢問來人,2 子欲孝而親不待 。現在在外地也6年了,除了在老家,都是說普通話,感覺快要忘記家長話怎麼說了,再就是好擔心我的小孩不會說家鄉話啊,真想狠狠心把他放在老家養!就說這些吧,全是淚。。。。。。
算是被中國文化感動了,這話說的.....估計有人得笑。。
有同感,每一集都想平心靜氣的欣賞完,但總是感動得淚汪汪的。其實裡面人物的語言都很平實,但那種真實的情感在影視作品裡太難見到了,太珍貴了,我們的心靈需要它。
難道不需要嗎?看到「考古」之外的中國紀錄片了,難道不值得熱淚盈眶嗎?
我會想起小時候在外婆家的日子,看看就哭了!
謝邀??為毛我每次看的都只感到飢腸轆轆?一點都沒有熱淚盈眶的感覺?
明明流的是口水,怎麼成了眼淚了?
因為中國人是有信仰的,這個信仰就是家,是親情,是故鄉,是祖先。
而故鄉的食物,就是承載這種歸屬感和信仰的重要載體。
這部片子我是反覆看的,片中的食物並不是只有米其林大廚才能做出來的高端菜肴,而是從江南到塞北的街頭巷尾的不同的外婆和媽媽,奶奶和父親們都會做的家常菜。這些菜或主食或在草原的氈房中,或在黃土高原的窯洞中,或在雲貴梯田邊,或在大興安嶺的白樺林小屋裡的炕頭,每個炎黃子孫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故鄉。羅曼蒂克消亡史這部電影中有一句台詞,一個人喜歡哪裡,他就會喜歡哪裡的食物。對精深美妙的傳統飲食文化的驕傲與失落 + 與柴米油鹽中折射的普通人生的共鳴。
另個人:
每日必思必見的食物 -&> 餐桌 -&> 家人 -&> 親情。或 -&> 記憶 -&> 佳肴難再得/當時只道是尋常。。。再PS: 製作上的催淚效果的話,旁白台詞+BGM 應該有很大一部分作用吧。。
人們遷徙,流轉,卻把家鄉的味道深植入記憶,最美的味道,從來不是饕餮珍饈,而是那些滿是記憶的家常,很喜歡這部紀錄片,它的文字帶著溫度,那些飽含深情的描述,彷彿讓你置身現場,剛出爐的,剛出鍋的,讓你隨時憶起母親的呼喚,親人的歡聲笑語
因為你是中國人,因為華夏,因為厚重的歷史,也因為愛,
我也是啊!每次看就會好感動。它講的不僅僅是食物,是圍繞著味道和食物的感情,對家鄉的眷戀,對親人的思念,更是對幾千年不斷傳承的文化的繼承和驕傲
為什麼動情、動容,是因為你被打動了。我看第一集時,好像是講「大自然的饋贈」的吧,從「吃」上面感受到中華五千年歷史的厚重感,這個讓我動容。我想很多動容的人絕不是因為看到好吃的吧。看完全部,中國的飲食文化背後折射出來的是中華文化的繼承與豐澤,為之動容,就像每每聽到《我愛你祖國》一樣,不要笑,真實想法。
大概是喚醒了鄉愁
道出了故鄉的味道
那個存在於印象與記憶深處的故去的家鄉淡淡的幸福,淡淡的憂傷和著家的味道誰又能不為之動容中華廣闊無垠的大地上小小的家給予遊子歸屬感。文質兼美,專業的團隊,探索的精神,中華的人文底蘊鑄就了<<舌尖上的中國>>。
廣廈萬千,夜眠不過六尺,腰纏萬貫,日食不過三餐。
這部片子大概就是從繁重的生活中看見出於本能的美和享受。不管成功還是落魄,在吃飯這個最為本能的動作面前,大家追求的最終目標都是一樣的。食物在各種人面前架起了一座微妙的橋樑。人的本質,都是一樣。我們,也都是一樣。
推薦閱讀:
※一般說的早午餐Brunch到底是什麼時間吃啊?
※一隻絕妙的北京烤鴨是什麼樣的?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為何出不了壽司之神這樣的國際知名輪胎三星?
※論日本叫壽司國 韓國叫泡菜國 那中國叫什麼?
※英國作為一個島國,為什麼沒有發展出豐富的「海鮮餐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