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引發蔣介石鐵血清黨的「中山艦」事件?
起因到底是什麼?
中山艦事件是大革命時期國共合作蜜月的結束和兩黨分道揚鑣的開始。
事變的起因,國共雙方各有不同的說法。大致經過是:國民黨二大後,蔣介石深感國民黨大權旁落,又在黨內權爭中受到蘇聯顧問和汪精衛聯合打壓,遂在國民黨右派的推動下,決意展開反擊,護黨自衛。一九二六年三月二十日,蔣氏借口由中共黨員擔任艦長的中山艦異動,汪精衛與蘇聯顧問合謀准
備將他綁架到蘇聯海參歲的流言,在廣州宣布戒嚴,派兵解除工人糾察隊的武裝,包圍蘇聯顧問團住地,並要求所有中共黨員退出黃埔軍校和國民革命軍第一軍。此後,蔣氏完全掌握了國民政府的軍事實權。 事變發生後,當時正在廣州的毛澤東和周恩來一起分析了當時的形勢,都主張進行反擊。周后來在延安整風期間這樣回憶道: 「三月二十號事變是國共關係的一個關鍵。這以前廣東省委主張進攻,上海中央主張退守。事變打擊主要對象是俄顧問、黃埔共產黨、省港糾察隊。我在富春家遇毛,毛問各軍力量,主張反擊。」 「我聽了毛的話,找季山嘉(蘇聯顧問),他說不能破裂。而當時的軍事力量是可以反蔣的」。【6】
由於當時作為中共太上皇的蘇聯顧問主張退讓妥協,在上海的中共中央也只好聽命。這樣,中共黨員被迫全體退出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和黃埔軍校,周恩來本人則被免去第一軍副黨代表兼政治部主任的職務。為了這件事,陳獨秀的兒子,當時任中共廣東區委書記的陳延年氣得大罵其父「老糊塗」、「混蛋」!這實在是冤枉了陳獨秀,讓他為蘇聯人背黑鍋。 《晚年周恩來》 高文謙
《晚年》這部書對於毛周的評價我們暫且不談,但是對於這類中共早期的歷史事件的說法應該還是真實可信的。根據上述說法,」中山艦事件「的根本原因就是蘇聯及中共對於中國革命(政治)局勢的影響力及其實際的軍事實力超過了本土的國民黨(「蔣介石深感國民黨大權旁落,又在黨內權爭中受到蘇聯顧問和汪精衛聯合打壓」 「而當時的軍事力量是可以反蔣的」 )。所以說這個事件的直接誘因都不重要了,也許是蘇聯中共確有陰謀,也許真的只是流言蜚語,也許是蔣氏賊喊捉賊,但是對於當時的蔣來說,他已然沒有其他選擇了,如果事態進一步發展,那麼他的下場早晚是被徹底架空,所以必須在實力尚可之時發起行動。
至於事件評價,最簡單的說法應該是,國民黨重新奪回了軍隊的領導權,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對蘇的附庸狀態。就而本質來看,這場事件和中共後來的延安整風行動沒有多大區別,都是把洋婆婆和她的一干信眾一腳踢開,由本土派自己重新當家做主的行動。蔣介石清黨從根本上來說當然是意識形態的不一樣。雖然蔣本身思想上是左傾的,也對共產主義很感興趣,覺得和蘇聯是同志關係,有共同的利益述求——打倒全球帝國主義。黨內一些以戴季陶為首的老同志反共,認為蘇聯居心不良,蔣大怒,罵他們跟不上時代。1925年12月,蔣在黃埔對學生演講時甚至提到,「吾為三民主義而死,亦即為共產主義而死也。」(當然這可能是做給蘇聯看的,蔣想要北伐,統一中國,需要蘇聯的援助)
但蔣不願讓共產國際干預中國國內的事物。同時也認為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在中國不可能實現。蔣想要早日北伐,但斯大林不讓,一方面斯大林擔心日本的反應,另一方面他也想為中共爭取更多的時間(蘇聯軍事顧問團團長季山嘉在1926年一月份給蘇聯一份報告,稱現在還不能完全控制住國民革命軍)。季山嘉這人人品又不太好,經常嘲諷、藐視中國軍方。蔣在1926年1月日記里記下:「我已誠往,彼以詐來。」
那段時間在廣州出現了很多明顯出自共產黨之手,詆毀蔣的傳單。蔣又寫下:「國民黨內共產黨人在黨內活動不能公開,不能開誠相見……」。雙方的間隙和猜忌越來越多。下面講一下直接原因3月份,汪精衛想要派蔣到蘇聯商討他的北伐計劃。3月18日,中共中央執行委員會裡頭一個浙江籍的人跑來傳遞密告給蔣,表示中共和俄國人正密謀要逼他下台。(這個是蔣的機要秘書陳立夫在傳記中提到的,但從目前公布的材料看當時蘇聯沒想要除掉蔣,反而覺得蔣是可以爭取的。)3月19日,中山艦(艇長是中共黨員)作出令蔣起疑的移動,同時汪精衛兩度打電話問起他的行程。蔣起疑心了,擔心有陷阱,據陳立夫在70年後的說法,他們本來不是要去第一軍駐地而是搭一條俄國船隻,在途中,蔣突然變卦,決定回頭對抗,就坐車去第一軍駐地。開了一晚上會。3月20日,清黨。總結來看,中山艦事件不是借口,但是是誘因,蔣懷疑汪要弄死他,事實上在320事件前後一段事件汪都是反蔣聯盟的一員。清黨這事在蘇聯的內部報告中也提到共產黨抓權抓得太狠,也分析了汪蔣不和。根據陳公博回憶錄來看,中山艦是,蔣介石被伍梯雲挑撥,誤以為汪精衛計劃借蘇俄之力把蔣架空,於是主動發難,一件純烏龍事件。事發當天,汪與tg兩方都茫然失措,後來張作霖查抄俄國大使館,將許多tg秘密文件披露出來,也沒有三月二十日事件的陰謀,反而黃埔軍校的俄國顧問在事發後還建議繼續拉攏蔣介石。最大的受益人,蔣介石的後來表現也更像是自保,而不是一件計劃嚴密的政變。儘管蔣藉機上位了,汪精衛並沒有被抹殺,和tg也並沒有決裂,而這兩者後來都是蔣的心腹大患。甚至第一責任人——船長,後來也屁事沒有,被蔣釋放了,僅僅背個鍋而已。
如果這是一次計劃已久的陰謀,劇本應該是這樣的,蔣控制中山艦的同時暗殺汪精衛,然後把這兩件事丟鍋給tg,全面鎮壓,一舉掃平兩大敵人(tg即便平不了,至少也失去了合法性)。
因此,判斷我中山艦是一件烏龍事件,體現了三方幼稚的政治鬥爭素養。
另外,陳公博作為汪精衛心腹之人,二號人物,對於這一時期汪蔣交惡似乎也非常迷惑,說了半天居然只有譚延闓的話,兩人交惡是因為汪精衛老婆陳璧君討厭蔣。
而汪精衛假如死於三月二十日,可能今天他的歷史評價會跟孫先生不相上下,然而,汪再次與光榮的犧牲擦肩而過。
他肯定害怕啊 誰知道中山艦會不會是下一個阿芙樂爾號
陰差陽錯,環環相扣。雖然事件的結局是蔣介石佔優勢,但是蔣與汪之間的矛盾卻越來越無法避免。整件事件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共產黨
這事不太好說,國民黨和共產黨給出了相反的答案,具體歷史我也沒有專門研究過。
不過說「血清」,似乎有點過,中國大陸官方表述是「國共分裂的轉折點」,也就是蔣介石從這個事件開始,公開的表示出敵對共產黨。具體事件可以搜索百度百科。台灣對此事件的評價我並不知情,但是我可以講講蔣介石為什麼比較討厭共產黨。我兩年前在學校圖書館翻過一陣子《蔣介石日記》,是日本一家報紙翻譯的,當時閱讀到關於蔣介石自己描述的中山艦事件,當然,他當然沒寫這件事情是錯誤的,這件事被描述成一件合情合理之事(我不知道蔣自己知不知道實情,如果他日記里說的是真話,也有很大的可能性),但是我能在其他的事件中的字裡行間看到蔣介石對共產黨的討厭:1 早期孫中山派他去考察蘇聯時,他察覺出蘇聯共產黨對中國領土的覬覦,對蘇共懷有敵意(當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政見不同),當時共產黨還是蘇共領導的,很多指令都是蘇共下達的,蔣介石自然對中共沒有好印象;
2 在國共合作時,也就是第一次合作,採取的是黨內合作的方式,蘇共指示共產黨加入國民黨,除了合作外,很大一個目的就是「從內部改造國民黨」。當時共產黨力量弱小,而且受蘇聯控制,而由於蔣介石和中共政見不同(這個很關鍵),對於這種內部改造,內部「洗腦」,自然很討厭。但是礙於孫中山的支持,他當時並沒有能夠做什麼。而中山艦事件,發生在孫中山去世之後,他可以充分做他想做事情。
3 兩黨行事方式不同。拿二戰抗日來說,共產黨把自己的「平型關大捷」渲染的跟什麼一樣,說是「第一次正面勝利」,但是,它只不過是襲擊了日本的一個運輸隊而已,而國民黨在二戰前線是實打實的大戰役。二戰尚如此,剛成立的共產黨,其行動,也是為一些國民黨所不齒的。包括共產黨因宣傳資料,發動工人運動什麼的,和國民黨的正式動員也區別很大。這些當然引發了一些國民黨的不滿。而且共產黨的人一般比較激進,這些激進,是有著美國和日本撐腰的蔣介石所不容的。換句話說,是「大地主大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一個區別。(當然我不太贊同完全用階級分析方法來分析蔣介石)
4 潛在政權的威脅。無論是怎麼合作,畢竟,共產黨是一個黨,上頭還有蘇共撐腰,國民黨也是一個黨,要想混,必須有一個得亡。
綜合以上,中山艦事件背後的其中一些起因,就是這些。評價嘛,還等歷史做出決斷~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