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從犯罪現場的血跡推演犯罪過程?
首先:可以先把血跡分為十種類型進行分析。
一:噴濺狀血跡。噴濺血液是由於人體的動脈血管破裂,破裂處血液在動脈血壓作用下向外噴濺形成的,典型的形態就是在一定面積內呈均勻圓點狀分布,其面積大小與破裂的動脈血管徑成正比,而與噴濺的距離成反比。出血量大時,常呈流柱狀;噴濺方向與平面載體不成直角時呈橢圓形,拉長程度與滴落的角度成反比;有時也可見到間斷的、成組的血跡,但後來的血跡較前面形成的血跡高度更低、距離更近。二:拋甩狀血跡。案犯作案時,手臂最常見運動方式呈弧形,如揮動沾血的兇器、擺動出血的肢體等,因此,典型的拋甩狀血跡呈弧形線分布,起點多為圓形,逐漸變為橢圓。弧線長短與沾血量的大小、運動幅度力量大小成正比。拋甩狀血跡可以反映案犯行兇的動作,或被害人受傷後的動作狀態。
三:濺落狀血跡。就是物體碰撞在表面有血液之處或者變面沾血的物體與其他物體碰撞時,向四周濺灑所形成的血跡。特點:濺落的初始發現與物體運動的方向相反,但其分布可因血量及擊打力量而成角分布;血跡多呈橢圓形,具有明顯方向性;槍擊頭部所引起的回濺狀血跡就屬於濺落狀血跡的一種特殊形式。濺落狀血跡有助於推斷出血點的位置。四:滴落狀血跡。血量多為0.05-0.5ml,形態與血液和載體接觸時的角度直接相關。 滴落的血跡可以反映出血液滴下的高度和行進方向。屍體所在的中心現場外,如果也發現了滴落狀血跡,則可提示案犯也有損傷或者身上沾有血跡。五:流柱狀血跡。典型的流柱體呈條柱狀,上粗下細,上淡下濃,,其長度和粗細與血量和物體的斜度成正比。六:擦拭狀血跡。形態極不規則,現場或附近的擦拭狀血跡,說明案犯本身傷了手或手上、衣服上黏附有較大量的血跡。
七:轉移狀血跡。比如:血手印、血掌印、血手套印、血足印、血鞋印、沾血的毛衣在人體皮膚上留下的花紋血跡等。本質上,轉移狀血跡是擦拭狀血跡的一種特殊形式,最為重要,往往可以留下案犯的血指紋、血掌紋、血腳印等,有時還可以留下兇器的印痕。八:浸染狀血跡。典型的浸染狀血跡呈均勻擴散狀並有一定的面積,受出血量、體位以及被浸染物的影響而無固定形態。九:稀釋狀血跡。最常見的稀釋狀血液就是血水,如用水或沾水的物體沖洗血跡,就會形成血水。犯罪現場有血水,一般說明案犯洗了說或兇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案犯熟悉現場或是慣犯。十:血泊。是指一定體積的血液聚集所形成的血跡。通常為類圓餅形,具有較明顯的中間厚、邊緣薄的特點。血泊的所在地一般是原始現場,可以根據血泊的大小判斷出血量。另外,被破壞的命案現場,還有一種特殊形式的血跡——隱形血跡。案犯在作案後,為掩蓋其犯罪行為,往往會對現場、兇器、衣物上的血跡進行清洗,也有些現場上的血跡雖然沒有被人為破壞,卻經過雨水沖洗,或血跡量極少,使血跡不能夠直接用肉眼觀察到,這些血跡就是隱形血跡。隱形血跡可以用多波段光源、紫外線等照射顯現,也可以用化學方法顯現。其次:觀察分析血跡的分布範圍、血量、大小和方向。1.現場血跡範圍、外圍現場血跡意義重大。2.現場的血跡量多少可以反映出死傷者的開放性損傷嚴重程度,如頭、頸、面等暴露部位受傷,出血不受衣物遮蓋影響,所流出血會轉移到現場的客體上,如頸部切割創致頸動脈、靜脈破裂出血等,現場就會留下較多的血液,形成大的血泊。3.血跡大小是指現場上孤立一處的血跡大小,可以反映出出血是的血液狀態。4.血跡的方向是指血液流動的方向,反映出出血時的體味、高度、行走方向,刻畫當事人的動作行為過程,被害人及案犯的活動情況。
再次:DNA檢驗技術。1.認定或排除犯罪嫌疑人。2.判斷血型和性別。3.確定是否為原始現場。4.認定屍源。5.串併案件。6.建立DNA犯罪資料庫。
以上都是紙上談兵,犯罪現場重建必須結合真實的犯罪現場進行勘查、分析,不光有技術員的現場勘查,還要結合偵查員對外圍的訪問、法醫的鑒定等。本來想舉幾個案列,可是實在不想碼字了,推薦你兩本相關的書吧
一:《李昌鈺博士犯罪現場勘查手冊》,李昌鈺、蒂莫西、T.米勒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出版。二:《犯罪心理畫像》,布倫特.E.維特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出版血跡對犯罪現場的推演主要是依靠觀察和分析鮮血滴濺的形態。一般認為鮮血的滴濺分為幾種情況,期待補充(詳情可參考CSI中的解說)。
- 平面上發現的血滴,根據滴落時的高度,基本是圓形的。高度越高,落下時的撞擊力度越大,那可以想像到,這種情況下血滴比較發散開,容易形成類似星形。
- 血滴在空中飛行後,如果落點是在一個斜面上,那麼這就會形成一種比較特殊的形狀,像一個感嘆號。這個「感嘆號」拉長的方向,就是血滴的運動方向。
- 有一種情況是血液噴濺而出,可能受害人在心臟仍然能進行正常泵血功能的時候,比方說主動脈或者大血管被割了,那麼這種情況下,壓力就能使血液噴射比較長的一段距離。可能落在奇怪的地方,比如天花板、牆壁高處。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情況下血液很容易沾到兇手的衣物和身體上。
- 受害人若是已經流血了,很虛弱了,可能在他的周圍會形成血泊。這可能表明受害人可能從一個地方爬到了另一個地方,或者是被被動地拽走。這個從現場的痕迹很容易看到路徑。
- 一個受害人若是差不多快死了,在他掙扎時試圖移動身體,那可能會在周圍形成血污。血污較上一種情況更有可能是來回反覆的痕迹,更加的混亂。
- 血跡表明一具帶血的屍體,從一個地方被轉移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方式。屍體是被拖走的和屍體是被抬走的,形成的血污和血滴是比較好判斷的。
這個問題比較專業,說說很簡單,做起業比較難,通常分以下幾個步驟:1、分析血跡的形成,通常從血跡形態來分析,主要靠經驗;2、分析血跡的運動方向和軌跡,通常要藉助一些工具,當然也可以計算機模擬,一般要判斷血源點。3、分析作案人或被害人的位置及動作,還是得憑經驗。4、分析作案人或被害人位置變動次序及相應的動作。5、確定作案人或被害人的行為次序。6、其它行為證據驗證並修正。
CSI里很多部分說法貌似沒有科學根據
推薦閱讀:
※實施/偵破一起完美犯罪,兩者孰難?
※美劇犯罪現場調查中為什麼進入現場之後不開燈而是用手電筒?
※江歌案中的日本判處死刑為什麼這麼難?
※如何看待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對於江哥案的文章?
※如何理智並有說服力地反駁此次美聯航事件中某些「美國人打美國人為什麼中國人莫名憤怒」的言論?
TAG: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