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1 的戰略意圖是怎樣的?


今天的搜索,已經不再是完全基於信息本身的排序演算法,人及其社會關係,改變了信息產生和傳播的方式,也改變了信息與人的相關性。過去的相關性演算法已經不適應變化了的互聯網環境,Google必須做出應對和調整,將人的關係和人的活動,以某種方式加入到搜索引擎的演算法中,提升搜索引擎針對特定用戶的搜索質量。

Google最大的麻煩在於,它沒有構建一個自己的社會關係平台,而最大的社會關係平台Facebook又是排斥Google的,這導致一系列嚴重的後果。最關鍵的是,用戶在搜索引擎上的任何操作,很難得到來自好友的響應和激勵,從而讓這種操作失去動力。

看得出,Google對用戶的Profile頁面寄予厚望,但這並不是一個用戶與其社會關係互動的場所,用戶在搜索引擎上的行為,可以通過Profile得到展示,但恐怕不會得到多少有意義的互動。如果+1最終僅僅是用戶的自娛自樂,它的前景就很令人擔憂。

搜索結果的社會化相關性,並不僅僅是一個智力問題,更是一個情感問題。我曾經說,Google智商很高,但情商有限。+1再次體現了這一點。


從目前Google+1的功能來看,它將為Google帶來2個直接的好處:

  1. 更好的搜索結果
  2. 更有針對性的廣告

很多人在看Google+1這個產品時,都在談論它對搜索結果的優化,或多或少忽略了它對Adsense的優化。用戶在給網頁「+1」的同時,是可以給廣告也「+1」的。

從戰略上來看,我認為Google希望通過這個小小的按鈕來建立龐大的社交網路。社交網路對Google的價值就不需要細說了,Google必須做社會化實踐,它沒有選擇。

之前,Google 推出了Google Buzz,以為用戶會很喜歡,它被附加到Gmail里,將Google通信錄的關係作為社交的基礎。用戶看似不需要動手就能成為社交網路的一員。

後來,Buzz失敗了。用戶打開Gmail是想收郵件,打開http://google.com是想搜索。

沒錯,用戶在Google上進行得最多的動作是「搜索」。那麼,為什麼不能從搜索入手,打造一個社交網路呢?

等等,Google Search Wiki 不就是基於「搜索」的社會化實踐么,為什麼還要推出 Google+1 ?

當你搜索完成時,你是否會樂意給搜索結果一段評價?你是否有這個時間?除非那是你自己的網站,或者你是個Spammer,不然你沒有這麼多閑情。

Search Wiki 的敗筆就在這裡,它本身與Google搜索的理念是衝突的。Google搜索的理念是,用戶越快離開越好,而Search Wiki 卻希望用戶能留下來干點什麼事情。

這就是為什麼Google推出+1。Google 希望你對搜索結果做些什麼,但它已經明白,它不可能要求你做太多。於是,不如就點擊一下,加個1吧?

Facebook 的「Like」按鈕很受歡迎,Google+1 顯然是模仿「Like」按鈕的,但是,Google+1 不像「Like」按鈕那樣,每個網站都能添加。實際上,在目前這個階段,Google沒必要這麼做,就從自己最擅長、用戶用得最多的地方--搜索結果頁面入手吧,從這個地方開始,將Google+1按鈕發揚光大。當用戶喜歡上這個按鈕時,要構建一個社交網路還再困難么?


這是一個測試,一定是……

和Google的其他產品一樣,真正能發揮產品優勢的Google產品必須有充分的活躍用戶基礎,+1是一個跨產品的功能,跨產品的主要問題是+1沒有一個相對中性的標準。目前+1主要是搜索,+一個搜索結果是+這個產品還是網站?到底+什麼+給誰?模糊化的處理一方面降低了+的門檻,隨時隨地可以+,卻也同時降低了+的價值,因為指向性顯然沒有Yelp或者FB明確。

總之,+1是否能夠得到跨產品的廣泛應用,還需要觀察。


Google希望通過+1來實現對Facebook like按鈕的抗衡,在順延傳統搜索的前提下加入社會化元素,邁出整合社會化搜索的第一步

但是+1其實仍舊是一個完全缺乏「社會化質感」的產品,頂多算一個「人為影響」因素而不是「社會化影響」因素。Google骨子裡面缺乏對社會化的認識。like被觸發的心理情感條件和事件條件,在+1中其實都不具備。而Profile也只是一個「個人名片」式的產品而不是一個社交性的產品。

+1很容易或淪為小部分人自娛自樂一小段時間的工具,或淪為人肉頂帖工具(如果人肉確實可以改變排名)。


我曾訪過Google負責搜尋的Amit Singhal,對於Google搜尋團隊而言,搜尋的質量是最重要的,甚至每週都有討論如何改善的例行會議。PageRank與運演算法是Google重要的資產,也是Google最重要的基石,從創業以來一向無疑問地運作正常。但是就我的經驗隨著SNS崛起與黑帽、白帽SEO,以英語在http://Google.com搜尋時,是能感受到搜尋質量有著逐漸下滑的趨勢。

為了改善這一點,Google先將內容種類、搜尋工具整合到側欄。等於告訴使用者:我們不再能提供你一次到位的精準搜尋,你必須自行過濾語言、時間、內容所在的種類才能找到你所需要的資訊。在Google+1之前、加入的新功能是Site Block。討論時必須一併考量,這兩者都是讓你在個人化搜尋中得到更佳的結果,加入個人對內容的判斷,一方面等於協助Google進行語意的分析、連結使用者想知道的信息與關鍵字的關係;另一方面則是為質量打了分數。眾志成城,若Google+1真能提昇個人化搜尋的質量、也可以用於改善整體的搜尋質量,這還是Google+1的目的。

社交方面我個人認為並不是Google+1的重點,Facebook從校園真實人脈出發的模式難以複製、以Buzz複製圍脖模式也失敗了。Gmail雖然掌握龐大的人與人聯繫關係、但Gmail=Google帳號卻不是能代表你的唯一身份(ID),同時信件往來可能是基於公事的一次往來、不見得是社交性的長期關係。這兩者都是Google無法把Gmail的往來關係延伸到GTalk即時傳訊服務上的障礙。不然兩位Gmail用戶對傳封信就能即時對話,也別交換什麼QQ、MSN、Skype帳號。

甚至說,Google連獲得你完整通訊錄的機會都沒有。打開你Gmail的通訊錄看看,有沒有經過好的整理?應該是一團亂。這一點Android幫上了不少忙,行動電話與Gmail通訊錄相連接時、你就得要好好整理。Google有著好的基底、但還是有打不通的環節來作出個社交服務,這癥結還沒法子解決。

相對之下,Apple雖然動作緩慢,但我認為FaceTime是個厲害的嘗試,離題太遠,就不多提了。總之,身份與關係是重要的基礎、這些搞定後再加上內容這一層就建構了社交服務。Google現在卡在身份與關係的基本層面、又不願意侵犯隱私,這部份搞不定,內容上也玩不出什麼把戲。所以我還是會讓Google+1保持在改善搜尋質量的基本上,不過度揣測。


目前google +1隻能算一個戰略防守行動。這個行動的第一步目標仍然是保護google的核心優勢,搜索。

Facebook like給google造成了很大的壓力。like(贊)有幾重意義:

  • 可以成為評價網頁質量的重要信號
  • 可以用來追蹤用戶行為
  • 是一個建立social connection的手段
  • 也具有很強的品牌價值。

所以google +1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如果google +1推廣順利,google會作更多的社會化搜索功能。


簡單的來說,讓用戶喜好以及用戶所處的社交關係參與到信息加與排序中來,結果是可以讓不同的人搜索對同一關鍵字,搜索到不同的結果(一定是更合適)。讓所有使用google的人帶著身份來參與並影響結果。

找一個合適且極簡的入口,讓用戶最方便的的參與到信息內容的加工過程來,like 和retweet都是成功的典型,這個也是社會化革命的核心。 google 有能力去使用這個技術去改變,無論搜索引擎還是like本身的目的,都是讓用戶更容易的獲得到所需要合適的信息。


個人認為谷歌的搜索引擎技術又有了很大的飛躍,網站以後的排名不再是有搜索引擎來說了算,而是用戶,用戶最喜歡的網站才是最好的網站,也是搜索引擎最關注的網站,當我們很多人對一個網站都+1的話,說明我們都喜歡他,那麼搜索引擎在相應搜索結果顯示的時候,必然把他放到搜索引擎顯示頁面的前面。

也許這是網站的一個飛躍性的發展,真正重視訪客的網站才會得到持續發展,傳統的seo正在逐漸往用戶體驗研究方向發展。


這是Google在信息社會化時代的防禦策略。

我們都知道Google的收入來源主要是廣告,而根據eMarketer的預測[1],2011年Google的廣告只佔百億的美國在線廣告投放市場中的12.6%,而Facebook今年則將達到了21.6%,超出Google9個百分點。

Google的壓力還是很大的,因為Facebook收集的數據是用戶自己提交的,而且更精確更多樣化。而Google則是通過用戶的網路行為來收集數據,很多方式也受到詬病,甚至引起官司。為了改變現狀,Google必須求變!

Google +1的推出可以達到一石多鳥的效果。

1、獲取新的用戶。要使用Google +1,必須擁有Google Profile,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搜索引擎,Google此舉必定會導致註冊用戶激增。

2、數據收集和挖掘。在用戶的Profile頁面,用戶可以提交自己的更為個性化信息。Facebook知道用戶的興趣愛好,知道年齡性別,知道情感關係等等,如果Google可以收集到比Facebook更為詳細和精確的用戶數據,那麼對於廣告商來說,總是傾向於更為精準的廣告投放。

3、社會化推薦引擎。正如Facebook的like一樣,+1可以讓人的因素融合到用戶的搜索匯總,而用戶對於自己社交圈的用戶所推薦的內容,通常信任感都比較高,尤其做購買決定的時候這點更為重要。

4、搜索引擎演算法調整。既然有了人為的因素,那麼+1的推出會導致SEO的演算法發生變化,Google會利用其強大的技術力量,為用戶獲取更準確更有價值的信息而不斷努力。演算法的改變,對於整個搜索引擎行業,對於網站和廣告主意義都什麼重大。

更多用戶,更多數據,更精準,更多利潤,這才是Google想要的,至於能否成功,取決於+1能不能改變格局,能不能成為Google在社會化過程中的第一個殺手級產品。

[1]http://www.emarketer.com/PressRelease.aspx?R=1008259


1、收集用戶行為,可能會與搜索結果排名掛鉤

2、+1必須創建profiles,為以後該頁面的改造(個人主頁)做準備

3、用戶可以在profile頁面查看和管理自己的+1歷史記錄

4、Google發現以往收購或者獨立運作的社交產品都以失敗而告終

5、google預感未來會遭受facebook,twitter更大衝擊

結論:google核心業務搜索不是不可以被顛覆、被超越的業務(社交網路做的足夠大,內容足夠多,加之關係鏈的存在有可能超越目前的干搜索。)。而基於用戶關係、行為,UGC內容的社交網路卻很難被顛覆,被超越。+1功能是Google再次嘗試社交產品的一次試水,一次基於基礎業務孵化新業務的小試牛刀之作。


『+1』很有意思,但是我個人而言有幾個疑惑:

1. 和『like』button藏在萬千網頁上不同,『+1』button直接在搜索頁上出現,但是有多少人會去點擊這個按鈕?

2. "+1"出現在我閱讀內容之前,"like"出現在我閱讀內容之後。這個時間點的差異是否會帶來不同效果?利用搜索引擎搜索內容後,用戶在對某個鏈接沒有閱讀之前,用戶有什麼理由點擊"+1"?

3. 對於用戶喜歡的網站, 搜索引擎是否是用戶的常用入口? 有多少用戶是通過搜索引擎進入常用網站的?多少人又會停留那麼1,2秒下來點擊『+1』?


補充:推出+1是谷歌利用用戶智能對機器排序演算法偏差的糾正措施。


Google + 1 和Facebook like都是基於所有人對所有網頁的評價,但仍然有些本質的不同。Facebook like,用戶知道自己在社交網站上的朋友可以看到自己的喜好,而Google的+1,除了影響自己的搜索結果外,用戶不知道還對哪些數據產生了影響,根據官方所說,可以從Google profile的頁面看到用戶的喜好。但是Google profile的入口點太少。這跟Facebook大平台是不一樣的。用戶體驗上也不一樣。

用戶點擊產生的這些數據,一是為更個性化,偏好,精確的個人搜索服務的;另一方面積累的大量數據也是推薦引擎的基礎分析數據。


從pagerank 到 people rank


1、用戶點擊搜索結果就是一個投票,要+1幹嘛?

2、只有登錄Google賬戶並公開profile才能點+1,只能看到好友的+1,圈子太窄,對普通用戶用處不大。

3、用戶點完搜索結果就離開Google,誰還會想回到搜索結果頁面去+1?

4、倒是其他網站上放+1按鈕會有點用處,但我估計買賬的只會是SEO或想提升排名站長。

5、Google把+1納入搜索排名演算法註定會是一個悲劇。


整合產品。


覺得目前+1最大的問題是匿名化,當可能看到你+1的結果的人不是你的朋友或者熟人的時候,你進行此項工作的熱情就會減退。


個人認為,google的初衷是為了讓用戶幫助優化排序,為未來個性化排序做準備。而不是處於社交的目的。道理很明白,用戶來搜索引擎目的明確,搜到想要的結果就走。為了留住用戶而留住反而違背了初衷~


試用了一會兒+1,說說和大家不同的觀點吧:

+1並不嘗試讓用戶去點擊,而是依賴其他社會化網路的抓取。

這樣,整個流程至少是Work的:

1、從Twitter得到幾乎歷史上所有的Tweets。

2、Google Social Circle拿到了Twitter的關係網路。

3、分析好友的Tweets自動從Tweets中提取鏈接,並對對應網頁 +1。

這樣的問題是:Google重度依賴Twitter的數據,一旦Twitter不再開放數據給Google,整個搜索結果會大幅退步。


1.方向是對的,但不看好,迫不得已而為之。

2.社交關係可以可虛假可操作的,在這個肉雞或馬甲橫行的時代

3.如果權重因素真的偏向這個+1, 以後做排名就容易多了,反正你懂的。


談到Facebook Like,今天安裝了個Google +Like的瀏覽器插件,基本上是Facebook版Google +1,挑戰Google用戶關係的時候到了,是分享給Google 聯繫人還是給Facebook 好友?

http://crossrider.com/install/124-google-like


推薦閱讀:

購物網站的商品推薦演算法有哪些?
為什麼github和stackoverflow這兩個網站在google trends中中國熱度會最高?
Google在中國地區訪問困難,長期來看會導致它的搜索結果質量變差嗎?
必應pk谷歌,微軟作假?
喬布斯說「除了搜索引擎,谷歌的產品,包括安卓和 Google Docs,都是狗屎」,這句話有道理么?

TAG:谷歌Google | Google1 | EOS5DMarkII | 搜索引擎 | iOS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