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息念的所緣到底是什麼?
帕奧系明確指明入出息念的所緣不是觸覺,不是四大特性,而是呼吸的概念法,而葛印卡內觀十日課程前三天的入出息念明確指明所緣是鼻頭到人中區域的觸覺,廣超法師教的入出息念也明確指明所緣是鼻頭到人中區域的觸覺。現在想請教的是,根據這兩種所緣去修會有什麼區別?是否有優劣之分?
入出息念是佛陀教導的四十種止禪業處之一,修習入出息念能夠達到的最高定力是第四禪那。
在帕奧禪林,導師們教導入出息念時,會強調禪修者在一開始應當專註於「通過鼻頭、人中一帶的呼吸的進出」。有時候一些人會誤解這句話。如果再說得通俗一些,那就是「把當下的呼吸是『入』還是『出』給識別出來」。所以導師們提到,在入息時將該狀態識別出來,內心可默念「入」,在出息時將該狀態識別出來,內心可默念「出」。應當明白,所謂的「入」和「出」之所以被稱為「概念」,是因為在究竟意義上並沒有「入」和「出」,是我們人為地定義出了入出的概念。這也是為何經典上稱修習入出息念是以專註概念法而證得禪那的。
入出息念業處的最初階段,其所緣是「呼吸的概念」,即單純地知道當下的呼吸是「入」或「出」。隨著定力的提升,將產生禪相,從遍作相到取相到似相,直到似相非常穩固後,那時專註的所緣應當善巧地過渡為似相,最終通過專註似相而證得初禪。
在此略作展開分析:
一
修習入出息念業處的過程中因實際的專註目標不同而有階段之分。入出息念初階的本質是:「以自然的入出息概念為對象,持續不斷地專註之。」倘若再通俗化一些就是:「持續不斷地識別呼吸的進入狀態。」
非人為控制的呼吸,既是自然的呼吸。只要沒有人為控制,那麼不論其節奏雜亂(如快步上山後的喘息)或是平穩有序(如心平氣和時的悠然吐納),都是自然的呼吸。人為控制的呼吸,既是不自然的呼吸。依據實修經驗而知,自然而平順穩定的呼吸更容易被專註,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要人為地控制呼吸以達到平順穩定。在「自然的」和「人為的」兩者之間,前者是可取的;在「平順的」和「雜亂的」之間,前者是可取的。換言之,哪怕是「自然、雜亂的呼吸」也比「人為、平順的呼吸」要好,畢竟人為控制的呼吸並不能作為修習入出息念的專註對象。
關於如何讓呼吸變得平順穩定、清晰有序,我的導師習慣於教導「慈心練習」。即在心中選擇一位尊敬之人作為對象,對該對象進行慈心的祝福。有四種慈心祝福,在此只通俗地將其中之一簡述為「願其身體健康」。通過在心中不斷地祝福對象「身體健康」,而以此慈心之力讓自己的身心平靜放鬆下來。其原理,乃是「當展現慈心之時,心將變得柔和而有力,因為心的柔和放鬆而使得『身』也柔和放鬆下來,呼吸是附屬於『身』的,因為『身』的柔和,呼吸也將變得穩定而有序」。當然,這些原理對於禪修者而言,並非必需知曉與深究其義理,禪修者只需要知道,這樣的慈心練習能夠幫助身心迅速調整到平靜的狀態。在達到合適的身心狀態後,將可以停止慈心練習,自然地將心的專註對象轉為入出息(呼吸)。
所謂「入出息的概念」,既是要排除四大元素的真實特性,而只取主觀定義的概念。「入和出」,其實是主觀定義的概念。把氣息進入體內定義為「入息」,把氣息呼至體外定義為「出息」。而四大元素的特性乃是究竟意義上存在的,其冷、暖、推動等,不需定義也都是客觀事實,並不屬於概念範疇。
禪修者以正確的姿勢坐定,將注意力放到人中區域,專註於通過該區域的呼吸概念。帕奧禪師解釋說,在人中區域嘗試找到一個呼吸最明顯的點,取名為「接觸點」。該點並非一個嚴格意義上的點,它就是一個標杆,或者說警戒線,或者說一道門。進入這道門的,標明為「入」,出去這道門的,標明為「出」。而禪修者要做的,既是持續地知道此刻的狀態是「入」還是「出」。需要再三強調的是,之所以要人為的標定一個標杆,是為了界定何為「入」何為「出」,所以標杆本身並不是禪修者應當專註的目標。換言之,如果一個禪修者拚命專註於人中一帶的某個點,久之該皮膚區域可能會出現緊繃或是硬結感,那是因為專註錯了目標。
默念「入」和「出」是沒有問題的。當呼吸呈現入息進程時,可以伴隨著該進程默念「入」,同理,在出息進程時,亦伴隨著該進程默念「出」。以其他語言亦可,如「in」和「out」。而默念的關鍵在於,一定是隨著呼吸的進程而默念入和出。倘若實際的呼吸進程中,入息的進程尚未結束,而默念的「入」早已結束並已經開始默念「出」,那麼這樣的默念並非伴隨客觀的呼吸進程在進行。
入出息念修法,就是讓心成為入出息的旁觀者,而作為旁觀者的難處在於,一旦無聊,就有可能走神而不再盯著「入息」和「出息」。於是有些人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不再當旁觀者,而親自加入到入出息裡面,成了入出息的參與者,推著呼吸進,推著呼吸出。由於心主動參與了呼吸進程,於是身臨其境的心誤以為這就是一直專註著入出息的狀態,時間一久,心推著呼吸進出不斷做功,於是產生了身體四大元素的失衡,出現一系列不適的身體反應,如各種部位的緊繃或堅硬以及疼痛。這種反客為主的做法,將喪失自然的呼吸。心在此過程中,不但不能提升定力,還變得甚為疲勞。
這些禪修者主動控制了呼吸的節奏,在此刻命令呼吸入,在下一刻命令呼吸出,乃至有時不僅控制節奏,還要刻意讓呼吸變得平順,並誤以為這樣的狀態就是「專註了入息和出息」。殊不知,這樣的練習無法增長定力,乃是對「呼吸的控制練習」,而不是對意識的專註力的練習。成為入出息的旁觀者,即是說,哪怕此刻呼吸的節奏不甚平靜,也不要加以干涉,而是只需要觀察呼吸的進出狀態即可,哪怕你識別到的是「胡亂的入息」「倉促的出息」。只是關心入出息的「入」和「出」的狀態,其餘都暫時不是需要關注的對象,一心只念「入和出」。
故而,禪修者應該關心的是「現在呼吸的狀態是進還是出」,而不是「現在應該讓呼吸進還是出」。讓心一直關心呼吸的「入出進程」,並敏銳地把「入息進程」和「出息進程」識別出來,這就是入出息念修法初階所要做的練習。
二
兩個概念:「禪坐時間」和「專註時間」。
禪坐時間並不是入出息念初學者應當追求的指標。初學者應當致力於延長「專註時間」。當心在一個剎那以呼吸概念為目標,那麼那個剎那,可以被稱之為一個「專註的剎那」,而如果下一個剎那繼續專註同一個目標,再一個,再下一個,如此連綿的剎那,就構成了「專註時間」。
然而,可能會在某個剎那之後,心的目標從呼吸概念轉向了其它對象,由此開始了所謂的「妄念」,這是很平常的事。因為這個「妄念」的打斷,「專註時間」也暫告一段落。所以,「專註時間」是指從心開始選定一個目標起,連續不斷專註於該目標的持續時間。
如果禪坐時間是 2 小時,可是在這 2 小時中,最長的專註時間只是 1 分鐘,那麼,這樣的禪修貌似 2 小時,可是實際的進展並不大。如果禪坐時間是 30 分鐘,可是在這 30 分鐘里,最長一次的專註時間是 22 分鐘,那麼這樣的禪修效果就很好。
根據阿毗達摩,我們知道禪支中的「尋心所」的特性乃是將心投向目標。如果以投籃練習作為比喻,練習者不停地把球投向籃筐,久而久之,是可能熟能生巧的。同樣的,禪修初學者不斷把心投向呼吸概念,不斷投向「入」「出」,那麼久而久之,也能夠熟能生巧。最糟糕的情況就是,不練習將心投向入出息,而是放任它投向其它目標,那麼這樣是難以進步的。
三
因為專註時間的延長,心的力量就開始不斷強化,即定力隨之生起了。當定力生起,就有可能開始體驗到不同類型的光芒。這種光芒,被稱為智慧之光(light of wisdom)。而這個階段的光芒,彌散閃爍或漂移,黯淡或不透徹。我們只稱它為「光」。
隨著定力繼續提升,所謂的「光」呈現出形狀,並且位置逐步移動到了呼吸的所在位置,該「光」和「呼吸」合為一體的時候,便稱這個光為「禪相」。
然後定力繼續提升,「禪相」也將獲得質量的提升,從遍作相到取相到似相,亮度提升變得更加銳利清晰。在能夠輕鬆地維持這樣高質量的禪相一定時間時,我們才會從專註呼吸轉而專註禪相。
簡言之,專註呼吸 &>&> 產生光 &>&> 光提升為禪相 &>&> 遍作相提升為取相提升為似相 &>&> 能夠熟練地維持似相一定時間 &>&> 專註似相。以這個步驟,完成了從專註呼吸概念到專註禪相的轉換。
四
此時,入出息念初階的練習完成,進階後,專註的目標已經是禪相(似相)。通過不斷專註似相,將能夠證得入出息念的初禪。不認同 @王路 的答案。
就拿葛印卡老師教授的觀呼吸,和帕奧禪師教授的觀呼吸和孫輪禪師的猛烈呼吸法來做比較吧。
三種不同的觀呼吸方法並沒有好壞之分,只有側重點的不同。
葛印卡老師的觀呼吸方法側重於深入挖掘,如果把我們的心比作是一顆不停在旋轉的西瓜,那這個方法的目的在於切開西瓜。
就帕奧禪修所教導的方法而言,側重於定力,依舊把我們的心比作是一個旋轉不停的西瓜的話,那它側重於在不損傷西瓜的前提下,讓西瓜停止旋轉,靜下來。
而孫輪禪師的猛烈呼吸法,強調的是專註,不管定力,不管深入的問題,一門深入只求專註。
不同的三種觀呼吸的法門,側重點完全不同,如果非要拿來做比較,就如同把SUV和轎車和越野車來做比較。
我們若想達到解脫,必須完滿我們觀的智慧,而若想觀,必須持續不斷的以專註的心保持警覺,保持覺知,保持平等心。反過來講:當我們的心有定力時,我們更容易集中我們的注意力,而集中注意力的目的是為了觀!
孫輪禪師是近代公認的阿羅漢解脫者,他自創的猛烈呼吸法在於持續不斷的保持覺知,以猛烈呼吸的方法保持覺知不被念頭帶走,只要持續在當下,就無時無刻都是體驗著實相,就可以理解為在觀,這種方法說不上好壞,最重要的是看是否適合於自己。
帕奧禪修的修法也很明確,開發心的定力,當定力足夠時,以觀法念住為入門,成就觀智,直到證果。就這個方法,在之前的:在家人學習上座部佛教的次第是怎樣的,比庫們又是怎樣的? 中提到過,如果你是在家眾,並不建議你從修定開始。在解脫的路上,我們必須完滿十種波羅蜜,而這十種波羅蜜中並沒有修定的波羅蜜,雖然在修定的同時也會積攢修慧的波羅蜜,也會積攢其它的波羅蜜,但一定沒有修純觀積攢的多。與此同時,當心中的煩惱還很多時,根本無法成就禪那,沒有禪定又如何去修觀呢? 就這個方法,觀的門檻太高,反而並不適合在家眾練習,但世事無絕對,每個人的因緣是各不相同的,或許你累生累世的積累都是在成就四禪八定,那相對的,這種方法你也會很容易修成,也很有可能達到四禪。但重要的不是理論和爭辯,重要的是實際去體驗!!!
重要的話說三遍:重要的是實際去體驗!!!
重要的話說三遍:重要的是實際去體驗!!!
重要的話說三遍:重要的是實際去體驗!!!
實際去體驗這一切,要比在這裡用腦子來思辨強的多,這也是一開始我並不願意回答這個問題的原因。試想你為了區分山西面和陝西面的區別,於是你開始不斷的調查它們的做法,它們之間的醋,水質的區別,最後你得出了一個評判:某某面要好!
這樣的分辨有意義嗎?分辨與解脫是背道而馳的,隨著修行的增上,反而會放下越來越多的評判!帶著這樣強烈的分辨心又如何真正體會佛法呢?
為了分辨投入如此多的精力,那為何不親自去體驗呢?
再說葛印卡老師的觀呼吸的方法:很多參加過十日內觀的朋友會有這樣的體驗,第一天或許還算容易熬過去,但是到了第二天,實在忍無可忍,內心的煩躁實在讓人無法忍受,腿部的疼痛也開始有麻木變成陣痛,或許疼痛還可以忍受,但心中的焦躁和難受,實在讓人坐立不安。
這樣的現象就類似於在做開刀的手術,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心中壓抑的煩惱流出來,然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去凈化它們,所以參加過十日課程的人會有一個切身的感受,會覺得身心得到了深度的洗禮,會有一種類似於重生的感覺,心切切實實體驗到了平靜和喜悅,體驗到了來自內心深處滿滿的善意和愛意,沒有慾望,沒有私慾。
而這一切喜悅的體驗來源於凈化掉煩惱後,純凈的心本來就具備的特質。
平靜安詳的心,更容易讓你專註,從而提升你的工作效率。而專註也是心定力的一部分,平靜心可以讓心迅速發展出定力,而開發定力也可以讓心回歸到平靜,兩者相輔相成,並不衝突,但實操起來,就是帕奧禪法和葛印卡禪法的區別,這就是他們兩種方法側重點的不同。
相對而言,帕奧尊者的方法更適合出家眾來練習,而葛印卡老師的禪法更適合在家眾練習。
就出家人而言,出世以及離欲就很容易讓心非常的敏感,這時若繼續挖掘內心的煩惱,開發敏銳度,在平等心不強的情況下反而很容易出問題。
反之而言,在家人需要不斷的工作,以及處理世俗的問題,所以注意力無時無刻都在向外發散,而一直的關注外在,很容易造成心的遲鈍,敏銳度的丟失,以及壓抑很多的煩惱,而挖掘內心的煩惱,及時給心以清靜,早晚的觀察感受,凈化心的練習,對於在家人來說,相當於每日的大補,會很快讓心回歸到平靜,為每日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很大的助益。而若練習帕奧禪師的禪修方法,則會有很大的阻礙。
就禪修方法而言,並無好壞之分,重要的哪個更適合你,就好比現在說了這麼多,或許你明白了,或許你更糊塗了,但不管你從這個回答中收穫了什麼,你都無法真正的了解這些方法的味道,你無法真正的體驗山西麵食和陝西麵食的區別,所以有些時候,實踐要比思考更重要,而且大多數時候都是這樣的。
如果你已經體驗過,但你還想了解別的禪修方法,這沒有關係,就如同你挖井找水喝,你對這裡不滿意,去別的地方挖也可以,但不要三心兩意,最終你要停下尋找,一門深入,不管是哪種方法。
思辨有時是有用的,但體驗如果能得到結果,卻還在思辨的話,那這樣的思辨並無太大意義可言,你的波羅蜜不會因為你的思辨而增長,你解脫的道路不會因為思維而減少,相反,停留在思辨中,你會離解脫越來越遠!
願還沒有體驗過四念處的朋友早日品得其中的美味!
願已經體驗美味的朋友繼續的增上!
願一切的終生快樂。安詳,得以早日解脫!
1、
觸覺、四大,都屬於色。(這是色蘊的色、色法的色,不是眼根相對的色。)
呼吸的概念法,屬於識。
色(包括色、聲、香、味、觸)的能緣,是五根。具體地說,這裡是身根。
識的能緣,是意根。
帕奧禪師和葛印卡的區別,就是用意處去緣,還是用身處去緣的區別。
葛印卡是:你要感受你的呼吸;帕奧是:你要知道你的呼吸。
2、
到底什麼叫意處(意根)呢?
意處,就是前一剎那滅掉的識蘊。
當你的身根,和外境和合,生起的是身識。
這個身識是剎那滅的,在後一剎那,又有新的身識生出來。
如果前一剎那的身識不滅,後一剎那的身識就沒法生出來。
因此,前一剎那的身識,就叫意處(意根),是能緣。
後一剎那的身識(心法和相應的心所法),是所緣。
葛印卡的教法,強調的是身處和觸處的關係。
帕奧的教法,強調的是前念(意處)和後念(法處)的關係。
3、
定,也叫心一境性。就是把心安住在一個所緣境上。
按葛印卡的教法,當你去感受呼吸的觸、四大的時候,因為注意力在呼吸上,意根所緣的,比較容易是因呼吸產生的心法和心所法,不然,意根所緣的,很容易變成別的心法和心所法,比如突然想到誰欠你錢沒還,突然覺得身上癢,等等。——簡單地說,僅僅是知道呼吸,而不去感受呼吸,就容易走神。
但不要因此覺得,葛印卡的教法好,實際上,帕奧的教法是好的。
因為,重要的,就是知道呼吸,而不是感受呼吸。只是很多人,如果不讓他感受體會(我們習慣說「你體會一下」),他就很難保持知道的狀態。他只有在感受的時候,才知道。不感受,就不知道了。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呼吸,但是除非感冒、哮喘,我們很少注意自己的呼吸,一邊呼吸,一邊想別的,那就不可能做到心一境性。
4、
不過,心一境性不是身一境性。
我們沒有辦法控制身面對什麼樣的境,而心面對什麼樣的境,則是可以通過練習達到的。
帕奧的教法,是直截了當的。而葛印卡的教法,是迂迴曲折的。
葛印卡的教法,看起來容易,對於新手容易上手,但習慣之後,再往後修會增加障礙。
《大念處經》講,你要先知道出息、入息。過一段時間之後,你要知道入息的長短、入息的長短。
這個時候,呼吸已經變得微細了。
再過一段時間,你要知道全身而出息、全身而入息。意思是,你要知道呼吸的全體。
這時候,觸已經慢慢察覺不到了。
如果按照葛印卡的教法,你的所緣是觸、能緣是身,這時候觸你找不到了。
很多人在這時候就會調整呼吸,以便讓自己能感受到。這就錯了。
覺知呼吸不是控制呼吸,但凡有一點想去調整呼吸的念頭,就走上岔道了。
5、
葛印卡的教法,去觀呼吸的硬、粗、重、軟、滑、輕、流動、粘結、冷、熱、支持、推動等,不要以為目的真是為了了解呼吸的硬、軟、粗、滑等,而是為了讓你的心在呼吸上,不亂跑。
這就像大人讓小孩在家打遊戲,並不是真的想讓小孩打遊戲,而是想讓小孩在家,不亂跑。
如果小孩真能夠在家的話,那就想辦法讓他不要打遊戲。
如果你去觀呼吸的四大,一會兒觀地界相、一會兒觀水界相,心仍然是亂動的,只是,它相比心從呼吸上跑開,已經是不算亂動了。
這就好比漢傳佛教里修止觀的六妙門,數、隨、止、觀、還、凈,最開始用數息,到後來,就不宜再數了。
因此,帕奧的教法,才是直接的、簡明的。
由於帕奧禪師指出其他人的教法有問題,他的書曾在1999年到2004年被禁。不過被禁不是因為他講的有問題,恰恰因為他明確指出了別人的問題。
6、
上面基本上已經回答完了。
不過,我想從這個問題引申一下,聊聊北傳佛教的念佛法門。
南傳佛教里,講四十種業處,有一種是佛隨念。
想通過佛隨念來證禪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佛隨念是究竟法,它的所緣是佛陀的功德,最多只能證到近行定。
但到了北傳佛教里,開展出來凈土宗。凈土中有念佛三昧,也就是通過念佛得定。
通過念佛得定,所緣的就不再是佛的功德,而是佛的名號。
修佛隨念,所緣的是究竟法;持佛名號,所緣的是概念法。
修凈土的人,有專修,有雜修;有正行,有助行。
觀想、禮拜、懺悔,這些屬於助行,屬於雜修(相對專持名號而言),而執持名號,是正行,是專修。
如果類比,前者,就類似葛印卡的教法,後者,就類似帕奧的教法。
不過,若依法然上人的說法,散心稱名,即得往生,連禪定都不需要的。
強不強調禪定,各傳和各宗派都有分別。
拿北傳和南傳相比,南傳對禪定的重視比北傳高得多。
在南傳內部,修出入息的比修內觀的對禪定重視。
在北傳內部,修天台的比修禪宗的對禪定重視。
從根本上說,解脫靠的是慧,不是定。但是,定又是慧的基礎。一點定都沒有,慧也不可能生起。過於重視定,反而會成為慧的障礙。這是南傳佛教中,內觀派不深入禪定的原因,也是北傳佛教中,總體上都對禪定不夠重視的原因。乃至今天的北傳佛教弟子,止觀實踐比起南傳遠遠不如了。
謝邀。都可以,這倆沒本質區別,只要是覺知動態的入出息而不是靜止的上嘴唇就好。(死黏一點也能入初禪但不利於爬下一階禪定)在家人推薦定慧之路,帕奧那個入出息似相對上座時間要求太高,我連試都沒敢試。
謝邀!題主所列舉的都可是禪修時入出息念的所緣,但要看您的個人能力及您想要學習何種法而異。已經熟練覺觀五蘊的人,他所經歷的事或物都要經由他的五蘊,所以他可能可以時時都念住於五蘊,也就是時時都能覺觀到自己所看、所想、所聽及所做,對有能力的人,色、受、想、行、識都可是他的所緣。雜阿含785經:「何等為正定?正定有二種:有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有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何等為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若心住不亂不動,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世俗、有漏、有取、轉向善趣。何等為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謂: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心法,住不亂不散,攝受寂止、三昧、一心,是名正定,是聖、出世間、無漏、不取、正盡苦、轉向苦邊。「由以上經文可知,若想要學習出世間法,就須經由苦集滅道的學習。對於想要學習出世間法的師兄,最好能在初期以觸覺為所緣,因為"苦"就是受的一種,身觸又是受的前導,有六入處的覺知,才可能會有受,所以對色法的熟練,通常是以感官覺知的熟練為方法的(而非直接去觀察色,心中所呈現的色,是已經經由自己的認知及概念之處理或說由腦中調閱,這其實已經超越心念處,而是法念處的程度,沒身、受、心念處基礎的人,直接練習法念處,很可能就落入古印度四禪八定的修法,在練習定而沒練習觀,習慣了還可能很難改)。末學不懂什麼是:"呼吸的概念法",若這是末學如上所說,我們覺知後而經由腦中處理後的概念,這類似心念處或法念處的程度的修習方式是給累世修行(前世已經修得很好)的修行人用的。沒能力的人,若硬修,副作用可能會很多的。所以,若想學出世間法的師兄,末學不建議用數息、念佛、念咒、觀想等大修行人所用的方法,而是初期直接以五蘊最容易當為所緣的身觸為所緣。但對於只想學習世間法的師兄,任何的心一境性,都可以達到禪境,由於末學只推廣出世間法,就不在末學的討論範圍。末學在知乎的回答,都在討論如何練習覺觀,若有興趣,請由這篇往下看:覺悟就是成為自己的旁觀者嗎? - 自在之路的回答 - 知乎
感恩!
祝福!出入息念的所緣……就是出入息啊,如真如實、如其所是的觀身如身,出入息是身之一部分——這裡還有什麼疑義么,扯那麼多其他葛藤有啥意思嘛!
應該是概念,而不是觸覺,因為禪定從初禪開始,前五識就會出現殘缺,從二禪開始,前五識就會消失,而只剩下第六識,因此以前五識為所緣的話,可能在入定時會出現問題,尤其第四禪,第四禪是沒有出入息的,所以不應以前五識為所緣,而是以第六識的對境為所緣,也就是概念。
另外禪定入定時有尋伺兩個心所,尋伺伴隨著前五識產生,但是卻是第六識的概念,尋伺從未到地定以及初禪都是存在著的,從二禪開始才會消失,所以入定時都是靠概念而入定。在俱舍論中講,入定會出現種種邪定,如癢,滑,硬,暖等,這都是直接緣感覺導致的,因為專註在感覺上,感覺就會越來越敏銳,敏銳的感覺會讓身體感覺不適而障礙進入禪定,如上一段講,二禪開始,感覺會消失,因此禪定的過程是感覺越來越淡泊,而專註於觸覺等感覺上則會讓感覺越來越敏銳,因此還是帕奧禪師的禪法更符合佛教,入定要靠專註於概念而不是感覺為欲隨順觀五取蘊。復方便修 入出息觀。即是修習 持來去念。
云何由念如實觀察 入息出息。謂正觀察。
數故。隨故。止故。觀故。轉故。凈故。
應知此中
數 能造作二種事業。
一 能為依伏諸尋伺。
二 能取於入出息相。
隨 能造作二種事業。
一 依出離舍諸尋伺。
二 能善取入出息相。
止 能造作二種事業。
一 能示現入出息滅。
二 能安住勝三摩地。
觀 能造作二種事業。
一 能示現入出息盡。
二 能安住心及心法。
別異觀察。轉能造作二種事業。
一 能方便舍諸取蘊。
二 能方便趣入聖地。
凈 能造作二種事業。
一 能舍結。
二 能凈見。
如是六種方便。修習入出息觀。便能隨順觀五取蘊。
所以者何。
如是入息出息自性。名 色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領納。名 受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取相。名 想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造作。名 行取蘊。
如是入息出息了別。名 識取蘊。
如是所說五種取蘊。各各別異互不相似。新新非故 無住無積 不可言說。
這兩種教法各有特點,目的也不盡相同。
以呼吸的概念法為所緣很明顯是要修禪定,屬於禪定,或者說止禪的內容。
以觸覺為所緣則複雜一些,屬於觀禪的內容,是止觀雙運的。人家十日內觀課程也沒有說要學生修禪定,所以教這個未必有錯。
廣超法師的《定慧之路》,這定慧不是先修定再修慧,而是定慧一體,如何一體呢? 止生定,觀生慧,止觀雙運,所以定慧一體。也不是要人修禪定的而且觀禪是可以直證解脫的,屬於慧解脫阿羅漢的路線。以呼吸概念法為所緣的修禪定路線,就算證入舍念清凈地還要繼續修觀智。因此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路線,一個代表慧解脫,一個代表俱解脫,不可以混為一談。根、塵、識這三個,哪個不可以為「所緣」???當你專註在出息還是入息時或數息時,此為緣「塵」;當你專註在息之長短、冷熱時,此為緣「識」;當你專註在塵(息)是如何導致覺知的,此為緣「根」。根塵識本就是如同相互支撐的蘆葦,缺一不可。要明白觀出入息的目的是啥,就不會有題主的如此疑惑了……觀出入息的目的僅僅是:訓練專註(或者叫覺知)!訓練專註(或者叫覺知)!!訓練專註(或者叫覺知)!!!當你在任何情況下都能不受干擾的專註於(覺知於)呼吸時,才!是!真!正!的!佛!法!的!開!始——觀三苦、八苦、無量苦來建立解脫的慾望;觀無常(苦諦)來建立解脫趣思維(這一點至少對於現代人而又有修行佛法慾望的人來說,超!超!!超!!!超級的關鍵!!!!否則再精進也是外道趣!!!!!);觀心識的流動(如何因六塵的干擾而墜入輪迴的)摸清輪迴的根源(集諦);結合緣起以及前面所成就的二諦(苦、集)來搞清楚滅什麼?什麼是滅??如何是滅???如何滅????(為啥「如何是滅」在「如何滅」的後面呢,題主想想)(這是整個佛法結構中最為至關重要的一點:滅諦!);以上三點搞清楚了,剩下的就僅僅是死心塌地的執行道諦而已,要說明的是:在前三步成就以後,這個「死心塌地的執行道諦」就不是被迫的或者說時有時無的,而是自覺的甚至是迫不及待的「死心塌地」
本人實修不怎麼樣,僅以一點阿毗達磨的知識來思考這個問題。一般業處的所緣為色法(PS:除慈心禪這類),但在根本定(甚至近行定)時必然是概念法。觸覺味覺等到二禪就沒有了。所以奢摩他的對象不是觸覺。但行者初期修的時候概念法比較不容易攝心,又觸覺是很明顯的所緣所以容易掌握。但要達到近行定都必然是緣概念法,所謂的明相也並非觸覺。呼吸禪導師有所緣觸覺的教導我個人覺得是對初學的方便說。另外,對於禪定的分析解讀《清凈道論》說得比較明白,建議一讀
在不控制呼吸的前提下,
當把覺知的對象設定為「觸覺」,或「摩擦」,或「肚子的起伏」,即在心中默念這三個片語其中任何一個,覺知到的呼吸一直是很粗的,很長的。
當把覺知的對象設定為「呼吸」,或「入出息」,或「息」,即在心中默念這三個片語其中任何一個,覺知到的呼吸只有當人運動時會有些粗長,當人的身體處於靜止狀態時,覺知到的呼吸很快就變得越來越微細。
題主可以親自試一下看是不是這樣。
廣超法師在《定慧之路》中提到,呼吸變得微細是入定的前兆,換句話說,如果修入出息念修了很久,呼吸依然沒有變得更加微細,那麼可能是修法上出了問題。出入息念,就是念出入息,提起正念,緣出入息。
所緣是你自己的注意力呀。
法本無優劣,覺處性平等,其心得法要,運用方自在。緣起本空性,妄取心易迷,此心無所住,呼吸自安然。
推薦閱讀:
※佛教說「無我」否定靈魂的存在,但同時又說死後會有輪迴、來世,那麼來世的你和這一世的你究竟什麼關係?
※如何理解「自知不受後有」?
※佛教有多少分支?各分支奧義有何不同?大體分布在世界哪些地方?
※為什麼很多大乘佛教信徒(含密教)和南傳佛教信徒對待宗教學學者的態度截然相反?
※佛教怎麼看待枯禪?第六意識心要不要修?
TAG:上座部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