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SE Q35 和 B&O H9 怎麼選?
本身職業設計師,一眼喜歡上了H9,去順電感受了一下,覺得戴起來有些大有點兒沉,看著網上網友試戴Q35也不小。目的是希望能入一個有降噪功能(至少在咖啡廳不覺得吵),不壓耳,音質過得去,外觀也不錯的耳機。所以糾結於這兩款,求有經驗的大神給點參考意見。
三大旗艦主動降噪耳機
〔Sony MDR-1000X〕〔BOSE QuietComfort QC35〕〔BO Beoplay H9〕使用簡評對比
選耳機好比選伴侶——蘿蔔白菜各有所愛
因為每個人的耳型和佩戴習慣不一樣選的時候心中一定要明確自己的需求並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選頭戴式耳機時:一定要去專賣店裡,無視店員異樣的目光,親耳試戴半小時以上!親耳試戴半小時以上!親耳試戴半小時以上!為了選到自己心儀的耳機,這些天也沒少跑專賣店??( ˙?˙ )/??And, here comes my advice:
先來幾個單評,再來個匯總--------------------------------------Sony/索尼 MDR-1000X 頭戴式無線降噪立體聲藍牙耳機使用測評報告:
Merit:
【1】外觀:設計精美 高端霸氣 低調沉穩 阻尼感適中 米黃色在陽光的照耀下略呈金黃色 類似土豪金 部分採用的是人工革 和某髮夾品牌一樣,也是個出街利器【2】音質:感人!LDAC技術帶給佩戴者一次又一次的驚喜!低頻頗有力度 中頻表現出色 高頻總體通透;女聲甜美玲瓏 男聲低回濃厚 BTW,最近循環雷子的《成都》和Sandy的《我最親愛的》每每聽完, 「雙照淚痕干」。。。【3】降噪:實力雄厚 可以「一秒沉入水底」 對人聲的處理更加智能 ;而且含有預設演算法 能夠AI智能降噪優化【4】操控性:滿滿的「黑科技」帶來了操控性的全面提升 帶有觸控板 Quick Attention Mode,Ambient Sound,NFC【5】配件:齊全 收納盒 飛機插頭轉換器都有 光是耳機的音頻線就能看到大法的誠意 那光澤 那音質 簡直想狂tian半個鐘Demerit
【1】舒適度:差評 這無疑是這款年度旗艦機最大的敗筆 耳機整體粗大笨重 最重要的是:!!短時間佩戴就出現了不適感 十分悶熱!!夏天無解 !冬天至少要到零下才會捂的舒服!真的是無比失望!不到一首歌的時間就要摘下來擦掉耳朵的汗!正是因為它的夾頭,十分鐘以上耳朵就疼痛不止!這個設計缺陷減了不少分!根本不適合長時間佩戴!旗艦機就差那麼一點就Perfect了!希望下一代好好改進!畢竟,音質誠可貴,科技價更高;若為舒適度,二者皆可拋!
【2】功能性:多設備連接不方便 必須斷開重連 不可以同時連兩部設備【3】包裝:外盒味道賊大 放了一個星期還是可以熏暈人 這點太不「大法」了 這讓我開始這是不是大法的產品了。。。【4】降噪:在開降噪時,耳壓挺大,有時耳朵莫名的脹痛!In Brief
顏值:80音質:95降噪:90操控:95佩戴:60綜合評分:84
--------------------------------------
BOSE QuietComfort 35無線消噪耳機 qc35 藍牙消噪頭戴式耳機使用測評
「為心中的那份寧靜買單」
Merit:
【1】外觀:整體上偏商務型設計 老Bose的經典「古典塑料美」~ 耳罩為金屬漆的塑料 頭梁為塑料 風格質感中規中矩 低調的顏值擔當 【2】降噪:老Bose,穩!!!不得不說,Bose的降噪技術不愧是業界大佬 、民用級最高!!戴上耳機,部分噪音減少 ,打開降噪,整個人——沉入海底!世界都是你的了!城市一切的煩喧、喧鬧都置之腦後!世界都是你的了!再加上幾格爵士,整個人都陶醉在自己的世界裡!Bose的QC系列就是空中飛人的救星、白領通勤的利器!Especially for上下班都坐地鐵的上班族,QC35可以一併擋下引擎和軌道摩擦聲!開個降噪,來幾首輕音樂,上下班漫長枯燥路程似乎就不那麼漫長了~ Additionally,降噪會對聲源篩選,讓你不會錯過站點播報【3】舒適度 :233克 幾近可以忽略的重量 小巧而輕盈 相比其他款降噪旗艦機輕太多了 耳罩散熱也不錯 緊貼而又不密封 相比其他款降噪旗艦機耳朵悶熱感低【4】操控性:簡單粗暴——開藍牙就自動開降噪 沒有太過花哨的操作 操作、配對的學習成本較低 容易上手
【5】便攜性:機身了摺疊收入收納盒 通勤Or旅行 方便快捷【6】功能性:支持APP用戶自定義 連接成功或失敗都有語音播報 滿滿的科技感 也很人性化 More importantly,可以連接兩個設備!切換隻是瞬間的事!這無疑是多播放器的燒友的福音!【7】音質:低音表現出色 動次打次 音場和空間感較強Demerit:
【1】外觀:款式還是有點老舊。。。耳機的材質還可以再下點功夫(Especially 那條看似地攤貨的音頻線,廉價感不言而喻?_?)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陷就是麥克風陣列位於耳罩前端,從而導致颳風時會有很大的風噪【2】降噪:人聲的過濾不足 高頻的噪音的減弱也有很大改善的空間【3】舒適度:戴久了耳朵還是會有絲許的悶熱【4】操控性:「黑科技」不夠多 沒有一個靈敏的金屬觸控盤 耳機孔盲差有困難【5】便攜性:放進收納盒後總體還是挺大的。。。佔了包里三分之一的空間,沒有QC 30便攜 (出街還是QC30好~)【6】功能性:用戶的選擇性與控制性不強:沒有降噪的開關 默認開了藍牙,就同步開啟降噪 ——這就意味著要與他人交談只有摘下耳機 頗為不方便。。。
【7】音質:Actually,它的音質只能算是眾「飲料屆」的「白開水」 ——僅僅作解渴之用 調音師為了討好聽者耳朵,減弱使其長時間聽歌的累感 把它的音質調得「圓滑」,各方面都不驚艷、突出 尤其是高音部分。。。這個價位的耳機只能聽個響 再者,不應該對主動降噪耳機的音質報有太大的奢望In Brief
顏值:80音質:60降噪:95操控:80佩戴:90綜合評分:81--------------------------------------
BANG&OLUFSEN/邦及歐路夫森 BeoPlay H9 無線藍牙降噪耳機B&O使用測評
「戴個B O,出街不用愁 」
Merit:
【1】外觀:羊羔皮陽極鋁 頭梁的皮邊切割利落 滑桿順滑 拆箱時連摸帶舔半個時辰 那顏值 那質感 秒殺同級所有耳機~比某髮夾品牌更騷氣 實為出街利器 掛在脖子上 為衣著「錦上添花」 ;已經算上是輕奢了【2】操控性:金屬觸控盤頗為靈敏 幾近無延遲 手指比劃一下 增減音量開關降噪接聽掛斷電話毫無難度【3】舒適度:正常佩戴下還是頗為舒適的 耳罩的海綿設計成功地分散了耳機的重量 Moreover,耳罩大小恰到好處 剛好包住全耳 耳罩上的帶有羊皮包裹的記憶棉使長時間佩戴後不會留下眼鏡腿的印子~【4】降噪:大耳罩的被動降噪加上自帶的主動降噪 留給你的沉思一片短暫的寧靜【5】音質:低頻比較豐富 女聲婉轉清潤 男聲低回渾厚
【6】便攜性:配有絨布袋 攜帶方便 實在不行掛在包帶、脖子上也很方便。。。【7】續航性:開降噪十幾小時沒問題Demerit:
【1】外觀:頭梁偏硬 仔細Feel會Feel到頭頂的壓力 皮的顏色有色差 淺陶色肉眼看更像是暗棕色。。。【2】操控性:金屬觸控盤容易誤觸 降噪的開關要輕輕向上一划(表示練習了好久)【3】舒適度:長時間佩戴 耳機的重量不輕 還是頗有累贅感的 Additionally,耳罩有點不透氣 戴久了耳朵會出汗【4】降噪:有了大耳罩的被動降噪的加持,同時帶有主動降噪的H9 實際上降噪能力並不佳 對低頻的噪音消去得不夠乾淨,Personally,H9尚未具備躋身頂級旗艦一流主動降噪耳機之列的資本 戴上耳機後噪音也只是輕微減少 ;如果說Bose讓你一秒沉入海底,那H9就只是讓你沉入河底【5】音質:總體上音質還是很悶 也許是調音師為了討好聽者的耳朵 把聲音都調得圓潤 有點渾 把女聲的甜美、男聲的清亮都「裹」得很嚴實 像是皮厚餡少的「小籠包 」 讓人吃(聽)起來很Dry ,很不是滋味 音質真的讓人大跌眼鏡(耳罩)。。。【6】便攜性:不能像很多耳機一樣摺疊收入收納盒中 在旅行中帶來極大的不便In Brief
顏值:95音質:75降噪:70操控:80佩戴:80綜合評分:80--------------------------------------
來個對比:
【1】音質:1000X>H9>QC35【2】舒適度:QC35>H9>1000X【3】降噪:1000X≥QC35>H9【4】做工:H9>1000X>QC35【5】顏值:H9>1000X>QC35【6】功能:1000X>H9>QC35來個總結:
這三款旗艦主動降噪耳機各有優劣,在更完美的耳機(eg.10000X or QC45 or H10)還沒有出現時,選這幾款耳機就要有所斟酌,大可參考耳機的真正市場價H9:溢價太多,實際上2700可以拿下1000X:2500~2600QC35:2250~2350畢竟,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適合自己的耳機才是最好的耳機!剛購買了BO的H9,順電家購買的。在順電試了bose qc35,BO H7和BO H9. iphone 7plus作為直推。
昨天也去了順電,第一次聽bose qc35,瞬間被驚艷了,那降噪真的很棒,帶上去,不聽歌,都感覺自己置身於無息的人流當中,特有電影那種一個人帶著耳機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那種感覺。然後我也試了幾首歌,感覺音質還行(本人不是專業的,覺得符合自己味道即可,所以也不太懂音質音色好壞。),歌曲播放有種3d的感覺。但其實細細聽下來,和蘋果耳機是差不多的。但是那降噪真的很棒,所以雖然音色和蘋果耳機差不多,但是帶著這耳機聽歌是種享受(請原諒我的要求低)。然後去試了BO家的H9,感覺沒那麼驚艷。降噪與bose相比差了好幾個等級。音色倒不錯,但是當時順電人流太大,所以當時覺得BO家的H9一般般。。。當時,我都快要掏出錢包買bose Q35了。。。但是天生的糾結證犯了,想著等緩幾天在看是不是確定要bose家的。就這樣回去了。
第二天,想著遲買早買也是個買,而且自己也有這個預算,就再一次去順電了。首先進門試的BO家的H9,居然秒被驚艷。感覺音質的確如網上很多人說的具有一種北歐的空靈。難道是昨天和今天選擇的音樂播放器不同(蝦米和網易雲)???然後我試了不聽音樂下的降噪功能,降噪和不降燥還是有點區別的。在降噪下聽歌與H7還是挺大區別的。H7在音質各方面和H9差不多,只是H9多了個降噪,就像差1000元。然後我覺得我挺喜歡降噪下的音質,就選了H9.如果樓主覺得降噪對於你來說無所謂的話,其實建議買H7.
然後試聽了bose qc35,這回我很明顯聽出來他和BO家的音質不同,感覺bose家的沒什麼太大的層次感。難道又是我的播放器問題???然後,感覺bose家的塑料感太強。和以前四六級聽力那種耳機差不多。。。所以基於音色》降噪》設計,選擇了H9.
以上是我選購的經歷分析。
1.基於樓主對於降噪要求比較高,而對於音色沒太高苛求,可選擇bose。
2.而對於音色和降噪都有要求,那麼BO家的H9不錯。雖然價格溢價有點高,但樓主可以選擇海淘或者去香港買。
3.對於音色有要求,降噪可有可無,那麼果斷H7.
同時還有一款sony的1000那款,降噪和音質都很好那塊(知乎網友推薦的),那款我簡單試聽了一下,我覺得降噪和音質的確是不錯,而我沒考慮它是因為我有款sony的耳機了,想換個牌子聽聽,所以當時沒考慮sony。
另外,上幾張購機圖。對了,如果要買H9,我建議買駝色的(是叫駝色的把?),因為這款才凸顯出BO家的風格啊,帶上去比黑色上鏡得到了。雖然耐臟,我個人覺得既然都買了就好好享受,不要因為它貴而小心翼翼的呵護,就感覺你和耳機有點主次顛倒了。
在 BO 的產品線里,H9、H8 在功能上(無線、降噪、滑動控制)大同小異,最主要的區別其實在於耳罩的大小——H8 屬於「壓耳式」,有些人帶起來可能會覺得不舒服;H9 換成了「包耳式」,和主流降噪耳機保持一致。
價格方面,H8 的國行價格為 3798 元,H9 則貴了 100 元(3898 元) 。可見兩者並沒有拉開價格差距,它們更像是同一款耳機兩個衍生的版本。
對比評測:BO H9 體驗:誰說降噪耳機就一定要「醜醜的」? - 知乎專欄推薦閱讀:
※兩千以下的價位,AKG k701,鐵三角ath esw9和森海塞爾的大饅頭哪個比較好用?
※如何評價森海塞爾(Sennheiser)的 Momentum 系列耳機,適合哪類人群?
※有哪些高端的非定製耳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