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外管局對於個人購匯用途的監管對於美股投資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新聞背景:個人購匯用途受限 美股中概股恐被拖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近日獲悉,進入2017年,境內居民仍維持每人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但國家外管局對於個人購匯用途的監管開始加強,明確境內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證券投資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之前美股投資也都是換匯渠道出去的嗎?是否意味著完全無法投資美股了?為什麼對境外投資管理這麼嚴格?


謝邀,我在之前的一個回答里說到過這個問題了:鏈接:如何看待「境內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買房證券投資」? - 牛姐的回答 - 知乎

對美股投資來說:總結一句話,跟風的小白被嚇走了,但是老司機真想投資還是可以投資的。

這幾個月,我自己以及身邊很多人都在那之後換匯並且轉賬出境了,並沒有碰到什麼麻煩,因此個人感覺,你真要出去,也能出去。除非你的行為特別異常的,確實可能引起注意。

其實限制資本流出,我覺得外管局重點防範兩種人:

1.跟風小白。大家都知道中國老百姓,群體效應特別明顯,很容易一窩蜂、不分青紅皂白地跟風,引起系統性恐慌。限制換匯什麼的,警示作用更多很多小白一看,哎呀zf不讓做了,還是不去了。從突然提升招行香港見證開戶業務的門檻(從5萬到500萬)也可以看出,zf是想不希望大眾都去換匯、搞海外投資的。知乎專欄

2.洗錢、不正當資金的。這從去年底一系列的措施,包括調低大額交易金額就可以看出。

-12月31日,調低了機構和個人大額交易金額(自2017年7月1日起實施)

現金交易:個人和機構都是5萬人民幣(1萬美元等值)。

機構銀行轉賬:200萬人民幣(20萬美元)。

個人銀行轉賬:境內50萬人民幣(10萬美元),境外20萬(1萬美元)。這裡可以明顯看出對境外外幣轉賬尤其嚴格,其他的人民幣和美元差不多都是等額,但是境外20萬人民幣和1萬美元其實差別還挺大的。簡單來說,只要你以後拿個5萬人民幣的現金存到銀行,可能就會變成被懷疑對象了。

其他的,玩點美股、基金什麼的,真不是大事。你看香港保險不讓刷銀聯卡了,但不還是繼續保留visa,mastercard卡可以刷這個口子嗎。個人認為,小老百姓不懂什麼海外投資的確實也不要碰,洗錢什麼的管控是理所應當的,但你真的想出去做資產配置、合理投資的,也沒太大問題。

最後我覺得對於人民幣匯率,外管的心裡話是這樣的:人民幣肯定要市場化,但不是現在!

近期人民幣相對美元貶值,主要是因為美元升值。其他貨幣相對美元貶值可能更多,比如英鎊。大家還可以看看加幣、澳幣,近5年相對美元匯率怎麼上竄下跳的。但是為什麼人家就不恐慌呢?因為人家的貨幣本來就是自由兌換的,波動一直就比咱們這種「有管制」的大多了,也不見民眾怎麼恐慌,最多就是抱怨幾句,適當換點美元儲備。 而在中國,個人感覺,政府是希望人民幣市場化的,但是又不希望太快市場化,尤其是在相對美元貶值的時候市場化。但是趨勢在這呢,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難道還能永遠自己玩?限制貨幣兌換?個人感覺不會。主要是短期的換匯壓力比較大,所以在這個時候適當管控下。


謝邀 @Joe De

只能說影響很大,但是具體究竟會有什麼影響,還要看下一步的執行情況。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要理清一個概念,就是在任何一個國家的外匯業務中,都分為兩個大類,一個是經常項目,一個是資本項目。經常項目就是一般在貿易支出,勞務往來的外匯結算,包括不限於學費、旅遊、跨境商品等等。而資本項目就是一個國家與國家間證券、資金方面的結算和往來,比如證券投資、吸儲放貸等等。

為什麼資本項目的管制往往比經常項目要嚴厲的多?就是因為資本項目的開放,往往涉及到金融自由化,而金融自由化是金融危機的溫床,這與監管者的監管水平,以及投資者教育等,整體的金融環境有關,具體不展開。

所以,從理論上來說,我們國家的資本項目一直都是沒有開放的,開放的只有經常項目。

那麼中國人投資美股的資金是如何出去的呢?對於大額的資金,一般都是QDII、地下錢莊、保單類證券貼現,以及直接募集美元資金等。對於小額的個人資金,就是5萬美元的個人換匯額度,用經常項目的名義將錢匯出去,然後用於投資。

那麼,說到這裡就應該明白,從實際業務上來說,規定中關於:明確境內個人購匯不得用於境外證券投資等尚未開放的資本項目 不過是在強調過去已有的一件事情,所以借用蝙蝠俠中小丑的一句台詞,來說明這件事的核心觀點:It"s not about money, It"s about sending a message.

礙於從業原因,業務上我就只能說這麼多。我還是聊聊宏觀經濟和市場吧。

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叫做 《人民幣貶值背景下的「海外投資」藍圖》(知乎專欄),我說過人民幣貶值只是一種手段,核心的目的還是美元脫鉤和國際化,之前在財新的峰會上,余永定就堅決支持兩件事,1.匯改 2.資本管制 ,核心是要保增長。

余永定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幣長期貶值,換句話說,人民幣應是強勢貨幣,但其也承認,人民幣目前確實面臨著貶值壓力。余永定表示,貶值壓力主要是由於出口順差的縮小,再加上資本大量外流造成的。

  余永定認為,目前央行施行的是「適度干預外匯市場」的政策,讓人民幣有序、逐步貶值,最後達到均衡匯率水平。與此同時,加強資本管制,以避免使用過量的外匯儲備來干預市場。「我對央行加強資本管制的措施完全贊成,這是不得已而為之」。

保增長的目的,是因為大部分金融,以及與金融高度相關的行業,現階段不具備抗下行周期的能力,經濟下行周期,很多債務和壞賬的累積速度會加快。管住資本,放開匯率,保持增長是高層現階段的核心思路之一,所以股災爆發、政府救市、匯率改革、人民幣貶值、房價上漲、PPI指數回升等等現象,這都有其內涵的邏輯。

周小川也曾經表示,資本項目可兌換這件事,需要抓住時間窗口,有機會就搞,沒有機會就停,我們等的起。所以,2012年,周小川還在鼓勵企業和居民海外投資,2017年高層就明確禁止了海外投資,為什麼呢?看看這張外匯儲備圖,過去一年多的時間,流失了近8000億。

外匯儲備的流失壓力,很大程度上來自央行對匯率的中間指導價,而外匯流失過快的情況下,導致中間價指導的壓力過大,人民幣匯率貶值和自由浮動成了高層訴求,無論是對經濟出口和宏觀穩定都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但是貶多少,什麼時候貶,貶值預期怎麼控制,又是另外一個很大的問題,所以乾脆把盡量多的籌碼把控在手裡,一步一步的實現匯改,是看起來最「理性」的選擇。


謝邀

這次的規定只是對反洗錢的報送規則有所改變而已。

針對的主體是金融機構,主要是金融機構的反洗錢保送系統規則需要更改,對個人結售匯並沒有任何改變,媒體有點過了。

投資美股或者買房原本就不能在國內換匯購買,通常走國內三方的代理通道,原來怎麼做還是怎麼做,這次監管文件沒有影響的。

另外說一句,去年我是換了美金,6.5幾換的,去年年底接近6.9我又換回來了,加上國內銀行買的美元理財1.5%,扣掉點差年化也才8%不到。會操作一點的人在國內靠買理財也就可以做到,而且基本沒有風險,更不要說國內買的房子的人了。建議大家不要聽風就是雨,該怎麼操作自己還是多調查多了解再下手。


基金經理遇到禪師,問:大師,各個機構預測今年,都認為大機會會沒有,今天為啥股市開門就漲了?禪師笑而不語,基金經理誠惶誠恐的跟著大師,走到一處小溪邊,幾個小孩在用泥巴堵住溪水捉小魚玩。

禪師指了下玩耍的小孩。

基金經理若有所悟:大師莫非是說,我們證券市場像孩童一樣充滿了朝氣和前途?

大師幽幽地說:堵死了,水就漲了.......

基金經理恍然大悟,然後問道:那隨後呢?

大師嘆口氣:終究是泥巴.......


大佬們留著外匯準備打貿易戰呢,你們這些阿貓阿狗的,不要來浪費彈藥,敢有非分之想別怪大佬不客氣。


小額度外匯限制的只是中產階級。富人n多渠道可以換到外匯。如果不能換外匯,意味著中產階層通脹時只能坐等紙幣貶值,或者只能接盤泡沫化資產,自求多福。


國家外管局強調,此次改進個人外匯信息申報管理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細化申報內容,二是強化銀行真實性、合規性審核責任,三是對個人申報進行事中事後抽查並加大懲處力度。

....就靠這,說監管就監管啦?


每人5萬美元的購匯額度……

這種題目邀請我回答,有考慮過窮人根本不達及格線的內心感受嗎╮(╯_╰)╭

我給外管局丟臉了。


在香港開個人賬戶,作為過橋。

發現招行香港需要500萬起,才能委託內地開戶。


影響就是限制了資金流出。

當然如果你參與的國內黑平台的虛擬美股,那就沒影響。


央媽想留住改革開放以來的累積的財富。可是國人不這麼想,只要賺錢就好,你看比特幣都快翻4倍了。


瀉藥

防止洗錢

但是無所謂。肯定會催生很多代理投資機構,多繞幾個彎而已。


推薦閱讀:

托賓稅(Tobin-style Tax)和無息準備金(URR)相比較各自有何優劣,中央銀行在制定外匯政策時如何選擇?

TAG:外匯 | 外匯管理 | 美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