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如何判斷文獻從未有記載的新事物的藥性?

一直對此有所好奇...

比如中醫所參考的經典大多經歷上千年,那麼一些新傳入的事物,比如用美洲傳入的新型作物、歐洲近代化學發展所研製出的化學葯等...當時的中醫第一次嘗到的時候,會用什麼方法去判斷其性質(屬寒/熱/溫/涼、歸心/肝/腎/脾等)?又有怎樣的原理和依據?

第一次提問中醫類別相關的問題,什麼都不懂...提前感謝指教~!


做當代神農,光是嘗已經開發出來的葯做馬後炮有什麼意思,當然應該勇於嘗試未知分子咯。

我自己經手做過高通量篩選的幾個小分子庫,平均每個數量在50萬到200萬個小分子,反義rna庫有1000萬到10億個分子,多肽庫理論上有1萬億個分子。

做完5到7遍篩選,大概可以產生500到2000個hit,用電腦模擬再篩幾遍,可以產生50到100個分子,拿來scale up,合成出來做體外和動物實驗。最後確定下來有點效果的,進了臨床一期的,只有一個分子。

你們中醫不是能把西藥歸經辨證嘛,要不要試試挑戰一下我的分子庫?說不定哪天發現個新葯呢:)


我最喜歡看中醫怎麼圓生物葯,單抗,融合蛋白,乃至mRNA…講道理聽過幾個圓的6的說的真的挺圓,但是做這個的聽了就會覺得很逗…


哥倫布或成最大中醫黑


阿司匹林味酸性涼,走陽明經,最善達表,使內郁之熱由表解散。


比如說轉基因玉米,中醫要怎樣驗證這東西的溫寒屬性和毒性,怎樣驗證這東西對某種病的療效(或者對人類的危害)?需要多久?什麼程序?誰最後審批上市?

有請 @崔永元


薑黃(姜科薑黃屬植物)

①《唐本草》:味辛苦,大寒,無毒。

②《本草拾遺》:味辛,,無毒。

③李杲:味苦甘辛,大寒,無毒。

④《東醫寶鑒》:性,味辛苦,無毒。入脾、肝經。

怎麼說都有理,跟算命一樣,解釋權歸中醫粉所有。


就目前的看法,古人會通過服藥反應確定性味歸經,最有名的為民國時期的張錫純先生,連西藥也可以用中醫的套路去歸納分析。阿司匹林石膏湯。

現代院校的中藥教材,大多數是推導出來的性味歸經,最終要為教材理論服務。


中醫本來就是瞎胡扯。隨便找點似乎搭得上邊一點的東西,就可以把牽強附會當做證據確鑿。

前面有人說,辛不是專指辣,不是舌頭嘗出來的味道,是人體的反應歸類。看,這和中醫腎多麼相似啊,中醫腎不是科學腎,而是博大精深玄妙無比的整體系統——但到底是什麼呢? 反正就是你不懂沒法跟你說。反正就是無法清除地說明是什麼。然後把主觀感覺當做客觀真理。

我吃辣椒砸就沒有胃部反應嘞? 我吃了辣椒,覺得皮膚上發熱,那辣椒為啥不是歸皮膚?

居然還拿這種主觀感覺來當做治病的依據,真是呵呵了。

哦對了,中醫胃是不是科學胃,這事兒還真不好說。

不如請 @晴雲洗山巒 來說說,中醫胃是不是科學胃? 中醫腎是不是科學腎?

如果中醫胃是科學胃,那麼,我吃了辣椒皮膚髮熱,胃沒感覺,是不是中醫錯了?

如果中醫胃不是科學胃,那麼,科學的胃部發熱,關中醫胃什麼事?

兩派到底哪一派是偽中醫?

如果吃辣椒火辣辣代表辛熱,那麼,我覺得砍一刀也有火辣辣的痛呢——辣本來就是一種痛覺。


人體實驗。中醫一直是靠人體實驗過來的。比如各種醫案寫到的內容……


先說答案,一個字:吃!吃了之後再看人體的反應來確定其藥性。

以下的與中醫同道討論一下,尤其是剛學習的中醫學子。要來黑的請走開,道不同不相為謀!

請記住:中醫里中藥的寒熱溫涼不是指其葯本身的性質,而是其在對人體反應體現出來的性質。中醫的存在是通過人體的反應來確定的,離開了人或者研究對象,中醫也就不存在了。

中藥的中是為了區分西藥的。以前只有本草學,找不到中藥兩個字的。後來西醫學進入中國,將中醫擠出核心地位。西醫的教科書,都寫著《內科學》《藥理學》等,沒有一個西字的,說到醫學就是默認西醫了。而中醫的教科書,都寫著《中醫內科學》《中藥學》,有個中字,為了和醫學區分。在非從事中醫的人看來中醫里有很多因果倒置的說法,這一點也要注意。即使從事中醫的一部分人也沒弄明白這些因果倒置的說法。我說的是說法,不是概念。

中藥有寒熱溫涼,謂之四氣;酸甘苦辛咸,謂之五味;還有歸經,比較複雜,有歸五臟五腑的,比如心肝脾肺腎,有歸六經的,比如膀胱經。這一切的判斷前提是通過人體的反應來確定的。每個葯都有其固定的四氣五味和歸經。

舉例:辣椒,中醫說其性味為辛,熱。辛,能散,能發散,行氣。這是中藥學的概念,辛不是專指辣,不是舌頭嘗出來的味道,是人體的反應歸類。那古人怎麼確定辣椒的性質呢?一個辦法,吃!辣椒吃下肚子,胃裡火辣辣的,平時怕吃涼的,喝水都要喝熱的,吃了辣椒後可以吃涼的了。那辣椒就有了熱的性質,有了歸胃的歸經。

西醫的藥理學比中醫先進,因為藥理學研究葯的結構,結構決定功能,推導功能後先做試驗,最後的最後才在人體上試驗。中藥則做不到。所以古人只能靠吃來確定其藥性。神農嘗百草這個神話故事不是沒有來歷的。


實名反對上邊舉薑黃的那個…

非常用的中藥各家本草一直很亂……人蔘附子就不會這樣。

鬱金:本品為姜科植物溫鬱金Curcuma wenyujin Y. H. Chen et C. Ling、薑黃Curcuma longa L.、廣西莪術Curcuma kwangsiensis S. G. Lee et C. F. Liang或蓬莪術Curcuma phaeocaulis Val.的乾燥塊根。

而鬱金正是辛苦寒的。

看到這你可能明白了,不同的時空下對藥材的命名隔閡而已_(:з」∠)_

真的,你們要黑中藥翻什麼後世本草,參考性都不強,《本經》說水銀(經知友指正此處應為硃砂)久服成仙(具體文字忘了),快去寫答案。


中醫是系統論,是把人體看成一個大系統和眾多的子系統,例如陰系統,陽系統,金系統,木系統,水系統,火系統,土系統等等子系統。

人體作為一個系統,以及人體的各種組織,器官構成的系統,系統的整合都依賴於人體的各種自激反應,神經反應,內分泌反應等等。

中醫是依靠系統的平衡來判定人的健康的,例如陰陽這樣兩個系統,一個過強,就會導致系統失衡,一個過於衰弱也會造成系統失衡。

同樣的,金木水土火五個子系統也構成一個動態平衡體系,如果金系統太旺,那麼就會克制木系統,造成整體的失衡。

中醫蘊含著一個基本的假設就是人體系統的高度相似性,例如味覺反應系統和人體體內各組織在神經系統調動下的反應具有相似性。

也就是說當人的味覺嘗到了苦味,苦味是一種對神經系統的抑制的味道,對神經系統的活動的興奮度有抑制作用,那麼可以推斷認為這種物質對人體的其他部分的神經系統的活性也有抑制作用。

所謂苦味的藥物,人們認為可以去火,這裡的火指的就是神經和其他組織共同構成的系統的一種過度的活性。

再比如說辛辣的味道,舌頭能夠感受到辛辣的物質所引發的神經亢奮度的提高,同樣的可以認為這種物質將會對人體的其他組織的神經反應起到促進的作用。

例如當人體處於陽虛的時候,就需要辛味的藥物來提高神經反應興奮度,進而帶動相應組織的興奮度,當組織的興奮度提高了就像一個懶惰的人開始起來鍛煉了,那麼組織的陽氣就可以恢復。


首先,現在已經沒人在做這項工作了,不得不說是個遺憾,雖然我覺得成分單體和天然葯也確實不一樣。。我想問下在坐的不在坐的各位大醫生有哪些人自己嘗百草也就是試過葯的,我想是不多的,別拿党參山藥之流出來說事,要給人開藥首先要識藥性,識藥性就是知道藥物作用在人身上的反應,只有三個途徑,前人總結,病人反饋,自己體會,哪個最清楚,毫無疑問自己體會,古人對藥性的總結就是自己試臨床用總結出來的,神農氏嘗百草,一日嘗遇七十毒,最後死於斷腸草也就是烏頭,古人試藥甚至有中毒死的,這種探索精神可敬可畏,我的老師那輩學醫時是會讓你體驗藥性的,砒霜,玄精石都吃過,他們的概念是你都不知道吃下去的葯什麼感覺怎麼運行怎麼變化憑什麼給病人用?

其次回答題主的問題,藥性,四氣五味,入口感覺,辛苦甘酸咸,入腹感覺,寒熱溫涼,走頭走腹,升降沉浮,發汗利小便通大便,一用便知,不必細說,一如生薑,入口辛辣,入腹火熱,手足俱溫,過後汗出鼻竅通耳目清明,令人能食,多食大便易干,小便先多後短黃,即是藥性體現,反過來就是他的主治,無非如此,難道不比現代醫學老鼠實驗高明?你能找出幾個吃生薑覺得酸,吃了凍死的正常人來,基本不會有,然後這個就寫進本草里做藥性論。


我不是醫生,只是看過《黃帝內經》,從中可以大致看到中醫的哲學。如果面對一個新植物(不是事物),應該首先從它生長的地域的陰陽五行來分析,因為五行對五味,比如南方屬火,或者陽光充足的地方也是屬火,北方屬水,或者北面(陰面)屬水等。然後根據陰陽五行初步分析它的基本藥性,等等。

中醫是一套獨立的哲學體系。與道家思想接近。


總體以藥物功效為主要決定因素,味道其次。

自從五味作為歸納藥物作用的理論出現後,五味的 味 也就超出了味覺的範圍,而是建立在功效的基礎之上。因此本草書籍的記載中會有與實際口嘗味道不符的情況。

此外,除了"五味"還有淡,澀兩味。藥性理論還有一個特殊的重要組成部分 芳香藥性。

緲希雍謂:"物有味必有氣,有氣斯必有性。"換言之,必須把四氣五味結合起來,才能辨別藥物的作用。

當氣同味異,味同氣異其所代表的藥物則各有不同。

如麻黃,杏仁,大棗,烏梅,肉蓯蓉同屬溫但五味不同,又如桂枝,薄荷,附子,石膏均為辛味但四氣不同。

有時在配伍其他藥物復方用藥時,也有可能出現用其氣或用其味的不同情況。

由此可見,藥物的氣味所表示的藥物作用以及氣味配合的規律是比較複雜的。

此外關於這個問題

http://www.zhihu.com/question/52365400/answer/130510751

其科學認識是,這體現了認識運動的基本規律,即認識過程的反覆性和無限性。

答主把我屏蔽了,表示無辜?(? ? ?ω? ? ?)?


中醫是很專業的一門科學,它與現代醫學分屬兩種理論體系中,理解它需要系統而規範的學習,不是門外漢所能看透的。反對中醫的人總會從古人的醫書里找到他想要的證據,以此證明中醫的非科學性,這樣的例子很多,但是再多的偽證不能抹殺中醫,因為中醫不等於古中醫,是不斷向前發展繼承其精華去其糙粕的新中醫,這裡有歷史原因造成。反對者們不要總盯著過去要多看看現在,不要總盯著一種葯兩種葯出問題就說中醫藥不科學,現代醫學也曾出現和正在出現相同的問題。這好比你以現在的你說百年前的世界落後愚昧,等百年以後的人看你現在的世界何嘗不是如此,。


你沒悟性 先看顏色 聞氣味 嘗味道 古人沒儀器他們怎麼知道我們怎麼就不知道呢 因為你想複雜了 醫者易也


推薦閱讀:

你遇到過你認為很神奇的中醫大夫嗎?講講你的親身經歷。

TAG:中醫 | 中醫學 | 中醫養生 | 中醫治療 | 中醫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