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領袖是如何影響普通人的消費行為的?


本來要下班了,還是手癢寫一下。

其實總的來說,意見領袖是參照群體(reference group)的一種特殊型態。所謂的參照群體是指會在消費者決策中形成消費者參考標準的對象都可以稱之為參照群體。這種參照群體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意見領袖作為參照群體的一部分,最大的特色就是他們不僅僅是作為參照的標準,更重要的是他們會主動地積極地向外發散訊息,這些訊息可能是自身的看法,可能是自身的經驗,或者是他們覺得喜歡或不喜歡的商業訊息。

那麼什麼樣的人比較容易成為意見領袖?多數的意見領袖大概都具備以下幾種特徵:

1. 具有一定程度的專業性:這邊的專業性並不是指說他有多少學歷,念過什麼書,這種狹隘定義。還包括了他對於某些產品類型或體驗的整體消費知識。對於打電玩來說,一個十幾歲的電玩玩家比起一個三十來歲的計算機博士肯定要更加專業。當然,教育程度多半還是跟專業性有關的。

2. 社交關係較為活躍,在群體之中受到尊重:要成為意見領袖,多半是比較活躍的人,交際比較廣闊的人。

3. 具有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意見領袖大多收人水平高,而且穩定,這是他們之所以成為意見領袖的經濟基礎。良好的經濟條件使他們有能力成為新廣告產品的早期採用者,獲取有關產品知識。

4. 樂於創新:意見領袖思想活躍,性格外向,勇於創新,敢於接受新事物。在創新擴散(diffusion of innovation)的過程中,意見領袖多半是早期的創新採用者。

Source: Consumer Behavior Today 1.0

那麼意見領袖如何影響消費者呢?可以從上圖來加以說明。意見領袖跟其他參考群體一樣,會透過三種管道影響消費者:社會化(socialization),社會角色(social roles),以及社會規範(social norms)。整體而言,是指意見領袖(與其他參考群體)會告訴你在這個社會上不同角色應該遵守什麼樣的社會規範,展現出什麼樣的行為,學習什麼樣的價值觀,這整個過程就是社會化的過程。

而意見領袖對消費者影響的形態則包括了:設定角色模範(role setting,好媽媽就應該像是誰誰誰一樣)、提供資訊來源(information source,股票消息跟著老王就沒錯)、社會規範(normative,優雅的淑女不應該蹲在路邊吃東西)、以及自我價值表述(self value expressive,要酷就要像我一樣穿衣服)。簡單地說,意見領袖影響你的方式就是告訴你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提供你相關的資訊,作為你模仿的對象,以及告訴你該如何表達自我。

至於意見領袖能夠發揮多大的力量,則取決於他所能形成的社會權力(social power),這些權力來自於他給予跟隨者的獎酬、懲罰、本身的專業程度以及值得參照的程度。

以上簡單說明。


韓國:美式民主包治百病,特別適合小型國家,你看我現在多強壯,有了民主感覺自己泡菜都有北美味呢!

伊拉克:艹,真的假的還有這東西?(曝光)

敘利亞:包郵嗎?(廣告)

日本:我用過,感覺還行吧,不過我這是水貨。(話題)

南美:廣告狗司馬,大家不要上當,這破玩意根本沒用,坑死爹了!(公關對象)

韓國:@南美 自己不會用怪產品不好,煞筆。(公關)

日本:@南美 說話不要這麼絕對,故意黑別人一點都不酷(被帶節奏的路人)

以色列:@南美 我感覺不錯啊,怎麼就你覺得不好?(水軍)

印度:韓國大大你好,我買了測試版民主,運行不太穩定怎麼破?

韓國:@印度 你這個問題很普遍,再選舉一次試試,不行找美國外交售後部(客戶關係)

朝鮮:智障才會用這種產品吧?(弱影響)

菲律賓:太好了,正需要這樣一款產品(強影響)

韓國:轉發本條微博+你所認為的民主,既有機會獲得免費美式民主一份,今晚開獎(營銷)

韓國:最近入手了民主2.0,體驗了一年準備跟大家分享下我的體驗感受……(功能性營銷)

韓國:喂?是美總嗎?最近亞洲用戶都說這批產品不太好用啊,您看是不是派點水軍洗一洗啊?(市場反饋)


大概就是吉登斯所說的現代性三大特徵之一:社會關係的抽離化。在現代社會中,時空早已分離,不在場的東西愈發決定在場的東西。人們的決策愈發依賴於兩大系統:專家系統和抽象系統。意見領袖由於專業性的程度,是以專家系統的面貌出現的。在意見領袖的作用下,人們的本體性安全感受到衝擊,消費看似是一種時尚與追求,實際上變成了一種尋求認同的強迫。


作為某知名外賣平台前運營專家,對於群體稍有研究,遂獻上知乎處女貼。

要想回答好問題,需要抓住問題的題眼:意見領袖(who)如何影響(how),則就這兩個關鍵point做針(無)對(邏)性(邏)分析。

意見領袖是誰?為何產生?

說到領袖這個概念,就不得不提群體。群體心理學創始人、法國社會心理學家、社會學家居斯塔夫·勒旁有一個觀點很有意思,並且在我看來也確實如此。他發現,群體中的個人具有一個人獨處時候所沒有的特點,他會被附上群體的精神靈魂,其稱之為「群體精神統一律」。怎麼理解呢,也就是說人一旦加入了群體,原先的一些個性就會逐漸的消失,他不怎麼會獨立思考,而是往往開始隨大流,無意識佔據了上風,智力程度越來越低下,很難再做出明智的選擇。

(P.s 細思恐極,奉勸各位不要做follower)

普通人,可能是失去了自己的意志、盲從、輕信、易受別人影響的人,這樣一波人集結成群了。「一定數量有生命的東西聚集在一起,不管是動物還是人,都會本能地處於一個首領的領導下」,他們往往會走向某個有主見的強權人物。這個人,往小了看,是某騎行社社長、某健身房明星教練、某知名微博美妝博主;往大了看,是某體育項目世界冠軍、某上市公司老總、某直轄市市委書記。這些人,都可以理解為是意見領袖,區別僅在於其意見影響的群體和範圍的不同。

如何影響普通人?

意見領袖影響普通人,往往有3種明確的辦法:斷言重複感染

斷言,必須簡潔明了,不用去說明和論證,這是一種讓某個觀點進入群體頭腦的有效方式。斷言說的越幹練,那麼就越具有權威性。歷史上,不管是馳騁商海的企業家,還是赫赫有名的政客,都懂得斷言的價值。

重複,可以讓斷言真正的產生價值。偉大的拿破崙說過,最有效的修飾手法就是重複。重複的力量是巨大的,通過重複進入人腦的東西,將被當作是一種經過檢驗的真理來被接受。「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當我們第一百次、第一千次聽到這樣的斷言時,我們會覺得到處都聽到大家說好,最後往往也就深信不疑了。當然,意見領袖的影響開始潛移默化,我們會發現Nike簽約了ins健身紅人、周杰倫擔任唯品會「首席驚喜官」...

感染,斷言重複一定次數後,就會得到群體的意志,群體會形成傾向性的意見。這個時候,強大的傳染機制就開始產生作用,它開始將這種意見傳播的更遠,這種傳染力不亞於細菌。所以,我們會發現,ysl口紅被部分女生認為是男生應該送給的女生禮物後,社會上的其他女生也明裡暗裡的要求男朋友這樣做,大部分男生也往往接受了這樣的一個設定。這種感染,開始深入骨髓。

說在最後,未來將會不定期更新關於互聯網、運營、電影、自行車等領域的回答,歡迎關注交流~


參考馬爾科姆?格拉德威爾的《引爆點》一書中的觀點,他認為本身就認識很多人並對他人有影響力的那些人在傳播中充當了關鍵性的角色———意見領袖,他們觀點、信息、感知等等極易傳播到受眾面前,同時在外部環境的催化作用下,受眾也就自然而然選擇接受了這些觀點、信息、感知,最終可能引發一場流行。


意見領袖就是某一個小圈子內的話題中心人物,他的魅力源於專業性的價值分享。

首先是專業性,必定是在某一個領域擁有相當水準的專業水平,不一定是最牛逼的,但是在這個圈子內肯定是屬於高段位的。

其次是價值分享,簡單而言就是分享乾貨,傳播有價值的信息,這種信息恰好能夠幫助受眾解決痛點。比如分享寫作技巧,受眾可以向其學習寫作的技能。

當一個人在一個圈子內不斷分享乾貨,就會被低段位的受眾關注和吸引,進而產生信賴感和膜拜。

利用粉絲的熱情,意見領袖可以影響粉絲的行為,比如銷售某種跟分享的領域相關的商品,創建收費的社群,開辦培訓班,提供諮詢服務等等。


想說說老年人去買所謂的「健康產品」

先講意見領袖。

意見領袖這個現象是上世紀40年代時拉扎斯菲爾德發現的。他在大選期間,圍繞大眾傳播的競選宣傳,對選民進行調查時發現,大多數人早在競選運動之初就已經作出了怎樣投票的決定,只有h很少數選運動改變了投票的意向,而這批人之所以中途改變主意,並不是聽從了大眾傳媒的宣傳或勸服,而主要是因為親戚、朋友、團體的勸服影響。

這一部分改變了他人投票意向的選民就是被稱為「意見領袖」的一幫人,他們與媒介關係密切,頻繁地接觸報刊、廣播、廣告等媒體,對有關事態了如指掌。於是那些經常與他們交往的大多數選民便從他們那裡間接地獲得了競選的所有重要信息,並且聽取他們對許多競選問題的解釋。

通常來說他們有的幾個特點:

1.與其他人處於平等關係

2.一般只在某個單一領域內或對周圍的人具有影響力

3.擁有較多的信息渠道,有信息上不平等的優勢,並經常發表自己的觀點

相信大家都有留意到社會上老年人購買某些「健康產品」的行為,甚至自己家裡就有老人去使用這些產品,他們一般都是群體一起購買,比如豬肉解毒機(「可以取出蔬果深層的農藥殘留、去除肉類海鮮中的激素、瘦肉精...)、血液稀釋儀(「用紅外線在皮膚上照射使得血液稀釋,有效治療風濕筋骨痛、炎症、癌症」)。

我家奶奶,今年80身體健康天天還去打麻將拜神,就是這群人中的一位。不知道哪一天開始她就整天開始呆在房間裡面,用幾個紅色的燈綁在自己的腳底、鼻子、脖頸等等地方。放假某天看到這個情況,我就問她這個是什麼呢?奶奶難掩臉上興奮之色,激動地說這是「紅外線血液稀釋儀」。紅外線?稀釋?儀器?我甚至看不出來這是一部儀器,就是幾個燈加上一個開關還有幾條綁帶、電線而已!

我問她,多少錢?

3000。

再問,哪裡買的?

外面市場旁邊那個天X權。

追問,為啥你懂得去那裡的?

那天咧,那個誰他那天說去那個咩咩咩地方,用了那個東西腿不痛了,鼻子也不塞了!感冒啊發燒啊咳嗽啊………………什麼都可以!

這怎麼可能,哪會有這種各種不同原因的病症都能治好的東西。

我奶奶她總是不聽家裡人的話。原來我父母早已知曉奶奶花了幾千塊買了這個東西,或許是家人著急,一般也會很直接,說這些東西都是假的騙人的。她總是不聽,反而整天聽那個樓下XXX說的,不只是購買「健康產品」,還有什麼不要吃牛肉皮膚會癢,不能吃海鮮因為很多重金屬各種各樣的誇大的言語,真的從此不吃牛肉、海鮮了,還不只是她一個,是樓下單車棚裡面十幾個老人一起。那個樓下XXX是老街坊,今年70多歲,每天都跟我奶奶打麻將,家裡人都認識,不是什麼奇怪公司的工作人員。

不如來分析一下。

1.樓下老街坊,70多歲,經常在單車棚活動(與其他人處於平等關係,活躍在一個地方,家裡人總是被奶奶用「你們沒到我這個年紀不懂的」列入了不平等關係裡面了)

2.在健康方面影響到樓下單車棚裡面的老人家(單一的「健康領域」,還有影響特定的「在樓下單車棚活動的老人」這個群體)

3.經常告知其他人很多新的誇張的消息(擁有較多的信息渠道,有信息上不平等的優勢)

這個帶著我奶奶去買這些無厘頭「健康產品」的老街坊,就是我家樓下單車棚這群老人裡面的意見領袖。

我不知道他出於什麼想法,有沒有收受健康公司的利益。此時我只希望他能夠說一些真正得到證實的科學,停止說那些天花龍鳳吃什麼都是中國末日的謠言。

中午了,奶奶吃過飯又到房間里用燈照自己去了。


不請自來,從此做個話癆。以下正文:

首先來說這個問題有兩點要提出:

1,很多消費品並不是不可替代的。比如你買牙膏,雲南白藥可以,黑人也可以。

2,意見領袖可不是僅僅影響你消費行為,是很多行為都有影響的好吧?!

好了,有了上面這兩點,我們再來分析下這個問題。首先來說,大多數人消費都是有可替代消費的。假如空氣也是可以產品,那麼估計任何一個意見領袖也影響不了你消費空氣的行為。所以從自我角度來說,某些消費品不具有非此不可性,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按意見領袖的影響來消費,畢竟這種順從有利於維護彼此之間的關係,而對自己又沒有多大損害。

再一個,既然是意見領袖,那至少說明他或她在我們的朋友圈中屬於比較聰明或有經驗的,因此很多時候聽從他們的意見反而會給我們帶來好處。不僅是消費,生活中點點滴滴都是有影響的,那麼就算是把慣性考慮在內也不難理解為什麼消費行為受到影響吧。

話癆嘉哥任性的嘮嗑


如果按照理論,簡單來講。應該就是意見領袖積累的一定量的忠實跟隨者。那麼當意見領袖拋出某個觀點或者對某個事件現象發表評論,就會帶動意見跟隨者去思考這些觀點問題。形成討論氛圍,引導整體意見方向。


我覺得意見領袖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充當把關人的角色, 就是魔彈論


我一直用它


首先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是指在信息傳播過程中表現活躍的一小部分人,他們對某一事態的發展比較關心、比較了解,因此能向身邊的廣大受眾提供這方面的信息,並進行解釋。他們上通媒介,下連受眾。

其次,在購買活動中有不同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幾種:

(1)建議者

(2)影響者

(3)決定者

(4)購買者

(5)使用者

意見領袖一般扮演的是「建議者」和「影響者」這兩個角色。

最後說一說意見領袖對消費者的影響理論。在傳播學理論中,有一種理論叫「兩級傳播理論」,這個理論的關鍵就是意見領袖。信息總是先由大眾媒介傳播給輿論領袖,再由輿論領袖擴散給全體公眾。

好了背景講完了。

【一、當意見領袖扮演建議者】

「建議者」即第一個建議或者想要購買某種產品或者想到某種服務的人。

有些新產品或者新服務,剛進去市場時不被普通消費者所熟知,在市場上有極低的知名度。而在該領域的意見領袖,大眾傳媒先將信息傳遞給意見領袖,意見領袖對新產品熟知,然後他們便主動向普通消費者傳播該產品的信息。消費者通過意見領袖知道市場上有新產品或新服務進入,便會對產品進行了解和體驗。

【二、當意見領袖扮演影響者】

消費者的購買過程包括:

(1)問題確認

(2)信息搜集

(3)備選產品評估

(4)購買決策

(5)購買後行為

想了解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過程,請看我的另一個回答。在人類的消費史上,發生過哪些「理論」指導「決策」並收效甚好的真實案例? - 潛水的小庄的回答

普通消費者在進行「信息搜集」的過程中,由於對產品知識的不熟悉,轉而尋求相關領域的專家或者了解信息多的人,根據專家或了解信息者的意見對產品進行了解。這裡的專家或了解信息者就是指意見領袖,扮演建議者。意見領袖根據自己所知的信息回答消費者的諮詢,影響他們對產品的態度。

說白了,就是意見領袖憑藉自己對信息的掌握,以及消費者對其的信任心理,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行為。


學習跟模仿是人類的天賦!想辦法,引導出他內心渴望的東西。


意見領袖是天然存在的。

由於人的認知局限性,信息的不對等,跟自我判斷的不自信就必須有人在旁邊聲明我們的決策是對的或不對的。

一般的意見領袖特徵

1,必須具備某方面知識,而且表述的有寬度,有深度,全方位的,並最好具有預見性。

2,社交活躍,樂於分享

3,敢玩新潮的東西,文化

有人說需要較高的社會經濟地位,這點我不敢苟同。我們身邊常有那些熱愛窮游的人,他們並沒多少錢,但能影響到我們對旅遊的認知,從這個角度而言,他們就是意見領袖

感謝閱讀


人云亦云,從眾心理,盲從


參見你國公知的某寶店鋪


意見領袖有點像學校中的老師一樣,他所掌握的是自己缺失的一部分,當然也少不了從眾心理,消費者通過尋找、發現、產生、跟隨這一段過程,而尋找符合自身價值觀的social

leader,時時會關注,有信賴,後再由意見領袖發表看法會對消費者產生影響,而後會有傳播效應


普通消費者對意見領袖的需求是不可避免的。這不是說你懶不懶,願不願意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斷,而是你能不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並不容易,需要長期時間的積澱,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體系來幫助你處理信息,然而做出決定。而人類最根本的矛盾和痛苦在於我們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個資源最直接的就是時間,我們沒有那麼多時間去學習那麼多知識,成為生活方方面面的專家,可是人類天生就是政治動物,對什麼都要發表自己的看法,都有需求要形成自己的觀點。這時候,就只能走意見領袖這條知識捷徑了。

其實這並不是壞事。只是還是要辯證思考,意見領袖肯定也是要有論有據才能說服人的。


我們為什麼會認為某人是意見領袖,因為他的觀點和想法還有決策思路跟我有相似點或者說有指導性作用!所以我們就容易在意識本能上把他們的行為暗示為適合自己的行為,然後跟隨意見領袖的觀點去做一些事情!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林毅夫就東北經濟給吉林省開出的「藥方」?
香港人為什麼要反對水貨客?
美聯航的醜聞,能讓人們抵制它們多久呢?過一段時間消費者會不會又開始購買美聯航的機票了呢?
怎麼回復(對付)教授/編輯/審稿人的哲學三問?

TAG:社會學 | 經濟學 | 意見領袖 | 消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