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不去英國也可以逛遍大英博物館?


如果你英語過關,會科學上網的話,是可以享受大英博物館給你提供的足不出戶學習機會的。接下來,讓我把方法介紹給你聽:)

1. 大英博物館藏品在線資料庫【British Museum Collection Online】

截止2016年3月12日,這個資料庫里已經有 2,255,734條記錄,展示了近 3,500,000件展品,其中 941,238條記錄有至少一張圖。這個數量已經超過了大英博物館的總藏品數量的40%,且這個數據還隨時都在不斷更新上升。想像一下,把這麼多藏品做好分類記錄,寫好描述,排版上傳是一個多麼巨大的工程。從這一點上講,我是很敬佩大英博物館這種引領業界的視野和責任。

從大圖上你大概就能看到它的使用方法:你可以通過不同的關鍵詞搜索,找到符合描述的對應藏品,包括了使用者、位置、物品年代、物品形狀、主題、文化等等等。

圖片來源:【British Museum Collection Online】

當然你也可以反著用,從某件物品的描述頁面,來獲取它的一些信息。比如下面這個香台,你可以看到它文化,年代,製作地點,材料,處在博物館的具體位置,藏品來源,註冊編號等等信息,雖然簡單,但是這些內容你在親自逛博物館時也不一定能獲取得到。

圖片來源:【British Museum - Incense Holder】

2. 大英博物館和谷歌的合作項目

分三個部分:

第一個部分是大英博物館穀歌街景。【Google Art Project - British Museum】谷歌的Art Project(藝術項目)很早就有了,可是和大英博物館直到2015年11月才宣布合作。這個部分,也是我看到這個題目時首先想到的答案。

大英博物館的街景界面的內容是這樣的:你可以點圖片下方的藏品陳列欄,街景會直接跳到它所在的展廳,你可以看到展品周邊的環境。街景還提供可以分樓層預覽,也可以像普通街景一樣前進後退。如果點擊具體的藏品,這裡也會顯示在線藏品資料庫中的相關內容。

簡單來講,這裡就是一個虛擬數字化的大英博物館。只是藏品數量目前還比較少,截止寫答案時只有4,686件,不過也在不斷增加中。這個學習方法,較之前一種更有立體感,也更直觀一些。

圖片來源:【Google Art Project - British Museum 】

插一句:你也可以在谷歌的Art Project看到世界上313座博物館的街景(下圖甚至還沒能完全顯示),以及和Art Project 平級的Historic Moment(歷史瞬間)、World Wonders(世界奇蹟),都是好東西。

圖片來源:【Google Art Project】

第二個部分:大英博物館和谷歌文化中心聯合出品的【The Museum of the World】

這是它的頁面:它是以時間為軸,五條不同顏色的分別代表非、美、亞、歐、大洋洲五個文化區域,不同的時間點上會出現不同藏品,同樣,通過點擊不同的點,你可以看到每個點所代表藏品的詳細信息,這個更有科技感一點,和題主所想要的「逛大英博物館」有一點區別,有時間的話,不妨體驗一下。

圖片來源:【The Museum of the World】

第三個部分,谷歌文化中心裡的大英博物館虛擬展覽【British Museum 6 Exhibits】

這個就不截圖了。這種虛擬展覽目前有六個,分別是:

【點我進入】 埃及: 法老之後的信仰

【點我進入】 鐵器時代不列顛的凱爾特生活

【點我進入】 詩歌與流亡

【點我進入】 社會織物:今日非洲紡織業

【點我進入】 歌頌象頭神

【點我進入】 波拿巴特和滑鐵盧之戰

3. 大英博物館官網【British Museum】

我覺得這裡有必要提一下,是因為我之前在寫博物館相關的作品和答案時,經常都要在官網搜索內容,比如鎮館之寶、比如為兒童、青少年設計的展覽路線圖等等,內容相當豐富。寫這個答案,其實也是從前面搜索學習中積累而來。所以,我覺得這也是應該推薦給大家的一種「逛」的方法。就不再多展開了。

【最後聊點題外話】

對於上面答案中「不真正進入到博物館環境當中,所有的體驗都只是間接的和碎片化的。」我認為這取決於你的學習需求和目的。如果只是想看一下文物的外形,它所處的環境,了解一下它的背景文化,而並非要專業學習博物館學或者考古的話,個人覺得是可以通過網路完成學習的。

另外有朋友提到了大英博物館出版的《百物世界史》,質量確實相當高。但請不要忽略,大英博物館的藏品總數大約有八百萬件。單挑出100件,數量上講是「九牛一毛」、「滄海一粟」。稍微說得苛刻一點,其它七百九十九萬九千九百件還看不看?

這裡再把話題又岔開一下,這100件中近代現代那10件,特別是時間越靠後,也越是有「爭議」。舉個例子:我印象比較深的是第99件——一張產於1998年的HSBC信用卡。

圖片來源:【British Museum exhibition on Saadiyat Island shows history using significant objects】

作為物品,它並不是世界上第一張信用卡,我不知道其物品本身的價值和那些雕塑油畫瓶瓶罐罐是不是可以相提並論。那麼這件藏品到底算是「物品(objective)」呢?還是算「概念(concept)」呢?我個人認為,這本書雖好,但也只是提供一個觀點,獲取知識還是得靠自己學習和思考。

關於信用卡的這件物品描述的原文鏈接送上,大家也可以自己閱讀理解和判斷。【BBC - A History of the World - Episode 99 - Credit Card 】

如果您對博物館感興趣,我還有這些答案供您拓展閱讀:【答案索引--【博物館】 - 知乎專欄】

——————————我是求賞的小尾巴——————————

如果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不妨點擊並【掃描二維碼】對我進行打賞:)


線上看展,線下讀書不過癮?那麼,現在機會來了,「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來到了中國,正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該展覽曾在日本、阿聯酋、中國台灣、澳大利亞等國家和地區地的多家博物館展出,今年來到了中國,上半年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下半年將在上海博物館展出。

100件文物,跨越200萬年曆史,涵蓋世界所有地區文明,這個展真的值得大家用一天時間來到博物館去慢慢欣賞。

先說下【展覽信息】

展覽: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展期:2017/3/2 - 5/31

地點:國家博物館 北10展廳

票價:50元

(本展覽請勿拍照)

這裡拋個展覽海報

【如何門票獲取】

第一步:提前預約或憑有效身份證件現場領票獲取國家博物館免費參觀券;

第二步:入館後在「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廳門口購票參觀;

更多詳情參見國家博物館官網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

【國家博物館開館時間】

9:00 — 17:00

(15:30止票,16:00停止入館,16:30清場,17:00閉館)

周一為閉館日。

【推薦參考資料】

1.BBC音頻資料

「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脫胎於BBC的一個節目————用100件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這個節目從2010年開始播出的,據說非常受歡迎,巔峰時刻有1100萬人同時收聽。大家可以在網上找到音頻A History of the World

2.書籍推薦《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

BBC節目播出後,大英博物館又與企鵝出版公司出版了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100 objects一書,目前國內已經有中文版《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本次在國家博物館展出的「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的展品和該書中介紹的展品,重合度有40%

3.展覽專題頁

關於「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展覽,中國國家博物館做了非常精美且內容豐富的專題頁,一個網頁可讓你獲得一對一的資料大英博物館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

4.展覽語音導覽

中國國家博物館為展覽錄製了20件展品語音導覽,供觀眾免費使用。使用方法:

微信編碼導覽:

1、關注微信公眾號「國家博物館」

2、回復展品對應的4位數字(編碼範圍9520-9540)

導覽語音下載:

請至展廳掃描二維碼,下載、收聽導覽語音。

好啦,介紹就到這裡了,相信有了以上的信息,可以成就一次愉快的博物館之旅了!

若說100件展品最推薦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機會下次再和大家分享。也歡迎大家關注「國家博物館」知乎賬號,會不定期分享相關內容!


我覺得今後VR的普及可以幫助實現


這是不可能的,不真正進入到博物館環境當中,所有的體驗都只是間接的和碎片化的。


雖然不讓照相,但我還是偷偷拍了幾張(無閃)。

大英100件+盧浮宮展,一共修了4張。

光線昏暗,大家湊合看。


足不出戶就能靠100件物品玩轉世界史,而且還是大英博物館館長親自帶你玩?會不會太好了?好吧,我悄悄的告訴你這是可能的。

這是個什麼樣的可能呢?說來也簡單:一本書+一個podcast(免費)。可這本書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這個podcast也不是一個普通的podcast,因為他們背後有博物館界的天王大英博物館館長Niel MacGregor和新聞界的天王BBC坐鎮。

那它們到底長啥樣呢?下面來了:

說兩句題外話,博物館在中國不是一個到處都有的東西,不像比如說在國外,特別是歐洲和美國,好多小孩兒從能開始下地(或者還在嬰兒車裡)就基本上開始跟父母逛博物館看展覽了,要是碰上現代藝術的展覽還能讓你全方位的腦洞大開。曾經在丹麥看到的Yoko Ono(小野洋子,約翰列儂的第二仍老婆的一個展覽我覺得自己腦洞已經開的不知道我看到聽到的到底是什麼了,當時想,我擦,難道這就是抽象行為藝術?!小野洋子也是一位神女,大家可以自己去八)。而咱們泱泱大國有多少有形無形的遺產阿,可自己的那些具有歷史意義的文物估計一方面可能是沒保存下來,一方面是還沒挖出來(沒找到),另一方面就是被搶走了。所以有話不是說要看中國的文物要不去台北,要不出國,反正就不在中國......而大英博物館裡面據說是世界上中國文物最多的地方,所以大家有閑的時候不妨去瞅瞅,補補咱們的小缺憾,接著再在心裡大罵一句(狗強盜)。

英國雖然在兩次世界大戰中從世界各地(臭不要臉的)搶走了很多文物,大大小小,但是不得不說他們在對文物的保護和傳播上面確實做得太好了,而且大英博物館是免費的,大家造么?

2010年大英博物館與BBC聯合做一個項目,從大英博物館館藏的近800萬件藏品中選出100件,這100件物品還要來自與從人類文明開始的近200萬年前到現今我們生活的時代,而且還要在每個有代表性的時代儘可能的均勻分布。選出來幹什麼呢?他們要拿這100件文物講故事給大家聽,講咱們人類文明的進程中的那些重要的一小步於一大步。聽起來是不是一件特別不可能的事?但他們還是做到了。而且作為一個看過了這本書聽過了這個podcast的人我想我還可以發表小小的意見,那就是他們做的還特別好!

這個項目的結果就分別是這本書和這個podcast。先說說這本書吧,它是近年來在對世界史的學習中我覺得收穫最大的一本,而收穫最重要的不僅僅是歷史本身,更是學習看待人類文明進化的角度,以及在後來的時間裡,當我看到一件文物時,我學會了從那些方面去看它,去想像(大寫),去思考,去理解,這些就是Niel Macgregor在這本書里教會我的我想最重要的東西。而這個podcast更是下載之後一直在我的ipodiphone里,裡面不僅有完美的解說,還有很每個物品相配的背景音樂,古文明的那些期的都特別好聽!

如果大家看點具體的,下面我拿書裡面的100個物件中的一個來舉個栗子:

你們是不是要問了,這是什麼鬼?這是一個在坦尚尼亞出土的來自於公元前120-140萬年的一個手斧。我們來看看都能看到什麼:

首先,他是一個近乎與黑色與墨綠色之間的火山石,不醜,比現在馬路邊隨便撿到一個石頭它還是挺美觀的。其次,它是一個水滴型,如果你試想握住它,你可以才到它和我們的手是很契合的。握住大的那頭,另外一邊的尖頭就可以用來很鑿東西。再次呢,這個手斧上面有很多刀面,在100萬前我們人類的祖先就是用它獵殺動物,填飽肚子,還是用它分割動物皮,解決保暖的問題。

然後就完了嗎?當然沒有,在Niel的筆下,故事才剛剛開始:

這個手斧更重要的意義在於:

首先,它讓我們的祖先有別於這個石器發明之前的時代,第一次脫離了對周圍環境的依賴,讓他們能夠第一次開始試著離開自己熟悉的環境去探索外面的世界,而這個手斧就是它們探索外面世界的入場券。如果要打個比方,這個手斧在那個時代就好比是現在的瑞士軍刀。有了這把刀,你就可以去野外求生了。

第二點:這個石器的製作是一個很有意識的行為,而且在它附近的100萬年里,這個手斧更是代表了那個時候最先進的技術。怎麼講?簡單想像一下,如果隨便你給你一塊原石,在沒有其它任何先進工具的幫助下下,你要怎麼把它打磨成這個樣子?然而雕刻家會告訴你這裡面其實需要大量的技巧和經驗。更重要的是,你還需要有想像力,能在看到一塊原石的情況下有意識的指導你想把它打磨成什麼樣子。100萬年前啊!

第三點:人類在打鑿這樣一塊石器所運用到的我們大腦的區域竟是與我們的語言去高度重疊!也就是說我們的祖先在100萬年是不管能不能溝通與交流,他們都已經具備了這樣的腦部條件。而且能打造出這樣一個石器的那個時代的人類的大腦,它的發育程度差不多相當是現今一個7歲小孩的大腦。

這塊石斧的背後有那麼多在人類文明的過程很里程碑式的意思,以至於Niel說,任何一個希望通過100年物品講世界史給你聽的人都覺得會選上它。

是不是有很多隱藏的以前我們自己看不到的角度?還有更重要的,看文物的時候也別需要開腦洞,試圖把自己放在那個時代,想想它產生的過程和必要的條件。特別是在現在這樣的一個和他們比已經很先進的時代。另外習慣看英文的朋友,我還想告訴你這本書將會給你一個享受般的閱讀之旅,因為Niel的英文簡直就是行雲流水。


網上就是展品圖片和文字……和現場看不一樣吧…………

就好像電腦遊戲上的女友男友和真實的一樣么……

首先展品尺寸就不一樣……

其次是博物館的空間設計也看不到……放幾張去年無聊逛大英博物館的照片吧……

真想足不出戶去看……大概只有等VR實現吧……


今年3月的國家博物館,6月的上海博物館都可以看到大英博物館文物的展出~


現在還可以用三星vr眼鏡


....大英博物館基本上所有藏品都電子化了。。。上網就行。。。


推薦閱讀:

TAG:博物館 | 英國 | 倫敦GreaterLondon | 大英博物館 | 世界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