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生被要好的朋友諷刺說讀博士沒用,浪費時間金錢,如何回應才好?

這個朋友是曾經我特別要好的朋友,可是隨著我們畢業,進入社會,我慢慢覺得她變了!

我們從小玩到大, 高考過後,分別去不同城市,他學了與父母專業相近的專業,畢業本可以進父母單位,一個月一萬左右的待遇,她覺得小城市沒意思,於是去了大城市。 我呢,選擇自費出國讀碩士,當時出國的時候,她就說了句,拿這麼多錢去讀書,其實沒有什麼luan用,還陰陽怪氣的說,英國碩士,交錢都能去讀……

說的容易, 本科四年為了平均分,大家都在寢室玩,我一個人在圖書館看專業課,大家沉浸在畢業的歡樂中,我卻跟幾個考研的一起起早貪黑的,只為能考過雅思。碩士畢業,因為很喜歡碩士時研究的課題,導師又鼓勵我繼續讀,自己通過努力,整整有一個多月都是黑白顛倒,不分晝夜,終於申請到了全獎,免學費,一個月差不多一千磅生活費,對於經濟衰退的英國,能撬開他們的口,拿到這筆獎學金,我和導師都付出了很多!(這裡真沒有炫耀的意思,只是想說,自己的獎學金真的來之不易)。

然而這次我回國,又跟這位曾經很好的朋友見面了,她得知我要在讀博,就又假笑兩聲,說我以後可能工作一輩子,也掙不來博士花的錢,我說我是全獎, 她就又笑兩聲,說我畢業都27歲了,沒有單位會要我,又說什麼, 哪個女的會嫁給我這樣的人。 而且得知我博士畢業,想要回到父母所在的城市,陪伴他們,他也是一臉怪笑,說什麼我們的家鄉窮,什麼的。

這些年她總是這樣, 我們當初玩的好的四個,一個跟他本科一個學校,畢業回到父母單位, 現在是事業單位正式員工,一個月一萬待遇,好的時候甚至一萬五,這在我們三線城市,真的不錯了。 可是我這位朋友卻說這個回家鄉工作的朋友一輩子也就這個樣子,在小城市庸庸碌碌過一生。 但是,我覺得,安安穩穩過日子,父母健在,還能孝敬,不就是最幸福的事嗎? 然後另一個我們當中當初高考考得最好的朋友,當年去了軍校讀書,畢業分配到新疆。可能軍校比較嚴格,我朋友也不追星,所以他就不知道唐嫣是誰。結果這個同學私下跟我們說,這個讀軍校的同學,讀書讀傻了!

我不知道為什麼曾經我們這麼要好,現在怎麼會變成這個樣子。難道好朋友不就應該真心的祝福彼此越走越好,也應該相互尊重彼此對人生的選擇嗎? 我這個人很看重友情,但現在特別不喜歡這樣的感覺。 一起來討論一下,為什麼我的朋友會變成這樣呢?為什麼不能真心祝福別人,為什麼就巴不得別人都不好呢?


這道題像是站隊題,答案似乎只有是或否。

我想講點別的。

我也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初中時候的同桌。時不時就會給我寫信寫賀卡寄小禮物;約見面我迷路遲到一個小時也絲毫不怪我;我生病問我要不要給我送吃的;我要是抱怨誰,能聽我倆小時的電話;我對自己特別失望的時候,她靜靜地聽完我好長的抱怨,然後說:「我真不明白你身邊的人,還有你自己,你會覺得自己不夠XX,又太過OO,怎麼怎麼樣。但是我聽著都覺得很正常啊,你就是這個樣子的嘛。我覺得你就是這個樣子的,哪有什麼好不好。」

但高考完,她去了二本,我去了復旦,每次聚會,她都要先拿一大堆「高分低能」「名牌大學生實際上找不到工作,二本學生因腦子靈活反而大賺特賺」的故事或者新聞作為開場。

我也有不解過,嘗試跟她溝通過講過道理,但是無解,她依舊還是這樣。那時的我,跟題主的想法一樣:「朋友不是應該祝福對方好,看到對方好,應該為對方開心嗎?」

然而,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的應該。

「大多數人並不在乎真實,他們只會相信自己想要相信的東西。」

沒錯,在理想的狀態下,小明去讀大學,小紅去做售貨員,小剛當了工人,大家都擁有美好的未來。因此,在理想的狀態下,「祝福對方好」「為對方的成就感到開心」並不困難。

可人畢竟是軟弱的生物,如果自顧不暇,就無法以如此高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

對於我的那位朋友,那個時候,她的心裡可能充斥著:對自己處境的不滿(但是絕對不願意向他人承認);對他人處境的羨慕(但是也絕不願意向他人承認);覺得我們處境相差很遠對友誼是否可以持續的擔心;覺得我比她優秀而擔心我會曬優越感傷她自尊心的擔心……跟這種種自身的嚴峻心理問題比起來,「為朋友開心」「祝福朋友」必然要讓步。

你的朋友估計也一樣。因為真的幸福的人,是不會那麼計較其他人是怎麼樣的,他們自己幸福就好。真正對自己的處境滿意的人,不會有那麼大的戾氣,也不會天天向別人強調他們有多麼幸福,更不會對別人的生活選擇橫加指責。

一句話,幸福的人,往往心態平和。

所以,那些話,與其說是說給你聽,不如說是說給他自己聽的。他未必蠢到相信那些話是對的,他只是非常希望相信那些話是對的,因此不斷地向自己也向你重複。

在這種環境下,得到內心的平衡,是他們的首要任務,其他,他們管不了。

我並不是說這樣的心態是值得肯定的,坦白說我覺得這種心態很不健康。然而,人無法時時刻刻都保持心理的絕對健康。我之前看過一句話,「這世界上沒有心理問題的人,大概只有死人和精神病人吧」。

我這樣分析,不是為了諷刺我的朋友,而是試圖理解她:她所說的一切事情,是為了找回「平衡」。

而為了找回「平衡」,可能也是因為,在友誼中,平衡才是長久相處之道。強者和弱者(尤其是好強的弱者)的關係很難和平。

我相信她和我一樣在乎這段友誼,不然疏遠即可,何必見了面還搞得自己姿態這麼難看?

所以?所以我就隨她心意咯。多講講學校里人乾的傻事,說的過分一點,再來點自嘲,她有時候反倒會反過來說:「真的假的?你真的那麼傻?」

她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在學生會當了個不大不小的幹部,也能指揮一堆學弟學妹。我這個懶人當然不會進學生會這種麻煩的地方。於是每次長途電話,聽她說她在學生會裡叱剎風雲的故事,就多誇誇她。

她慢慢地找回了心理的平衡,高分低能的故事也很少說了。事隔幾年,我上次去她家拜訪她,她剛生了個白胖小子,居然肯放下寶貝兒子陪我逛街。挽著我的手,一如我們學生時代,她笑道:「你可要做個大律師賺大錢。」我說:「我倒沒那麼大野心。」。她說:「也好,你快點結婚,生個女兒,嫁給我兒子。所以今天的晚餐就是我請了。」

我們現在也挺好的。

我並不是說,對於每個人都要這麼的遷就和有耐心。我這麼遷就她,也是因為她很多時候也同樣地遷就我。再說了,我們十幾年的友誼,不可能說放就放。

我想說的是,其實看深一點,世界上所有的「為什麼」背後都有原因,而當你能看到原因而不是以一種「XXX就應該XXX,他為什麼不能做到」的心態去看的時候,你的心態和決定也許就會完全不一樣。

因為很多時候,看到了原因之後,你會覺得,其實大家都是可憐人,何不多一些寬容。

人會有心理問題,友誼也會有issue,可能到了某一個時節,你會覺得「他們好low」,想要遠離他們。但可能到了再後面的一個時節,你又會覺得「其實並不是有那麼多十幾年的情誼的,別的都是小事」,可能通過一些事,又會覺得我們自己未必那麼強,對方又未必那麼弱那麼low。

都是有可能的。

並非給出建議,真心只是以自己的一些經驗和思考,希望題主多角度地看待這個問題,然後做出自己的選擇,然後,不會後悔。

祝好。


恭喜題主拿到全獎,在英國當前的經濟條件下,非常不容易。

高票答案講了一個如何迎合自己的朋友並且挽回一段友情,結局皆大歡喜的經歷。然而,我覺得這樣的經歷也許比較適合解讀人與人一般相處的情況,不太適合解讀博士的狀況。學術這種追求本身就不能奢望得普遍的理解,所以自古及今它都是一條孤獨甚至殘酷的道路。到了博士階段,對很多人來說,你的學歷就是你的事業,以及你的尊嚴。

讀博士,一定學會兩件事:如何和內在的自己溝通,如何和外在的世界抗爭。其實這兩件事本質上也是一件事。因為在博士階段,最基本的學術要求就是創新。如果不能把自己和世界做必要的切割,如果不能對所在的世界做必要的批判,如何才能用更加客觀和理性的視角去做創新性的博士研究?在英國,博士答辯的英文是defend,面對兩個專家,導師不會出席,某種意義上,你也許是這個地球上唯一能守護你自己的研究價值的人。

在生活中,你當然也可以儘力迎合別人,也可以放棄自己的價值觀去維繫社會關係。但是,你也應該問問自己,習慣了做誰都不得罪的好人之後,當站在答辯的講台上,當面對兩個你所在領域的學術權威的質疑時,自己還會不會選擇堅持自我?還會不會選擇守護你自己的成果,如同守護自己的孩子一樣?更進一步,你有沒有勇氣,用自己的一生守護自己的成果,直到它被世界承認?甚至直到你去世時它還不被承認,你也仍然不放棄?

這種精神,就是真·學術精神。

學術的世界,其實黑白分明,殘酷異常。有很多學者,在生活中是老好人,但在學術界就是論戰起來刀刀見血的大殺器。他們最不能容忍的就是外人對自己成果的鄙視和藐視。當然,有人也許會說學術是學術,生活是生活,不能把學術帶入生活。但我想,都走到博士了,學術本身難道不就應該是你的生活一部分嗎?從我個人而言,我也許能和不理解我研究的人做朋友,但我絕對不會想和鄙視我研究的人做任何來往。世界這麼大,誰都不會缺一個朋友。

一個不偏執的博士,也許不是一個好博士。這個世界已經有太多中庸的平庸,多一點偏執的固執,也挺好的。


看得出題主很上進,很有進取心哈!贊一個。

我今年也考取了博士,但是和題主相反,我身邊的好友,沒有一個反對,嗤之以鼻或者冷嘲熱諷的。

因為他們能夠看到我一路走來的艱辛和不易。我是學法律的,當他們遇到法律上的難題時,第一時間會聯繫我,以前的同學,知道我是學法律的,許久不聯繫的,也會主動加我,請教我一些問題。

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感覺到一股信任,只要是手中的工作不太忙,我都會耐心替他們分析,有時候還會專門寫篇長文來回答他們的問題。

到現在,各式各樣的問題我都有解答過,借貸糾紛,消費維權,抵押擔保,還有很多與專業無關,包括專業選擇,職業規劃,情感矛盾,學習方法,生活習慣等等。我差不多成為朋友圈裡一個小萬金油了。

回答不了的問題,我可以找我身邊熟悉或者專業的同學和朋友請教,我有這個平台和資源。

沒有一個人敢當面對我說讀書無用,你看你讀了這麼多書一點長進都沒有,他們看到的,是一個努力上進並且一直在進步的人。他們尊敬,信任我,並不是單單因為我讀博,有了學位,而是我一直在堅持不斷學習後所獲得的知識,能力,資源,平台的全面提升。

我老家的同學有的沒有讀書,很多從小玩的大的朋友大學畢業後也選擇了早早工作,他們討論的話題多半是今天哪只股票又漲了,哪裡又招人了,敢緊考取一個公務員拿一個鐵飯碗才好。

而我因為讀書,有了更多的選擇。我可以去高校任教,課餘還可以兼職做律師,開講座。我喜歡寫文章,賺點稿費亦不困難。我還有一群想法特別新奇的朋友,他們有各式各樣創業的想法,想要拉我入伙,有開律所的同學,只要我願意,很快就可以掛名入職。家裡有一位伯父,在沿海某國企,聽說考取了博士,可以畢業後去他們公司擔任法務,當然面試會有很多便利。

這些,都是我讀書之後才擁有的機遇。

我最好的5個朋友,4個是碩士,今年另外一個好友在我們的感召下,也考取了碩士。他在體制內工作三年,各方面待遇都很好,仕途也非常有希望。但他給我們的一句話:工作後明顯感覺到自己的不足,還是要多讀書!

還有一個朋友,更加堅決。工作三年,結婚生子,今年毅然決然把工作辭了,考取了研究生成為了我的學弟。

家裡的子妹不讀書不學習,都不敢說,我敢說,劈頭蓋臉一頓罵,沒人敢攔,就是有這個底氣和資本。普通工農子弟家庭的孩子,不讀書,你想幹嘛?想靠父母,父母有這個能力和條件么?要點碧蓮可以么?

如果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學歷,沒有人會因此就尊重你,但是,如果題主切切實實表現出了符合學歷的能力和價值,並且始終如一保持進步和上進,我相信,沒有一個人敢真正輕視你。

況且,很多這樣說的人其實只是在合理化他們選擇道路,為他們的無能為力找借口。

可以的話,用事實說話,是驢子是馬,拉出來溜溜,他打一個就夠嗆了,你一口氣打十個看看。

千萬別給我們讀書人丟臉哈。

你道本部院是個書生,本部院卻是個將首!


人生觀的問題,就不要爭執了。

自己過自己願意過的生活就好。

說實話,給我一個北方港口直轄市的安監局局長的職位,我都未必願意去干。何況一三線城市的事業單位小職員。讀不讀博士,博士有沒有用,你開心就好。

每個人都應該坐在自己的屁股上,每個人都應該只擼自己的管。

我覺得未經允許去幫別人擼管,和未經同意去評價別人的人生道路,都是非常不禮貌的事,哪怕你是為了別人爽。


因為你讀了那麼多書還交了一個那麼二的朋友啊。


謝邀!我不得不再一次搬出培根《論嫉妒》中的話了。

「Near kinsfolks, and fellows in office, and those that have been bred together, are more apt to envy their equals, when they are raised. For it doth upbraid unto them their own fortunes, and pointeth at them, and cometh oftener into their remembrance, and incurreth likewise more into the note of others; and envy ever redoubleth from speech and fame.」

「同族親友、官場同僚和少時夥伴,這些人在平輩人升遷時更容易產生嫉妒。因為對他們來說,平輩的升遷不啻是在批評自己的身份,是在對自己進行指責。這種升遷會更經常地進入他們的記憶,同樣也會更多地引起旁人的注意,而旁人對這種升遷的傳揚往往會令嫉妒者妒意更濃。」


這個同學到底男的女的。。


你已經花式碾壓了人家這麼多年,不是真朋友早就不跟你玩了。我只能說這麼多了,將來誰知道呢?你說呢!


其實她怎麼看待你讀博士這件事有這麼重要嗎?

所以我覺得你還有一件比考博士更重要的事,那就是提升自我。


我覺得這就是赤裸裸的嫉妒,沒別的什麼。


在村裡讀博士收入不少怎麼解,而且還過的好開心每天


謝邀。

我覺得也許題主的心態也有點問題。說實話,你這個朋友說的話,部分是正確的,只不過雙方立場不同而已。也許她有吃不到葡萄的酸勁,但身為博士的人也可能少不了學究的迂腐氣。至少我在被老丈人打趣道讀了個沒什麼用的破博士時,也會頂一句沒用歸沒用,但也不是破的呀!

話扯回來。

從現實的角度講—我們只談現實不談理想:

1 大多數人對博士以及各專業知之甚少,只不過聽個虛名。而當今博士泛濫,良莠不齊,除了美英和中國頂尖名校,其它的對於常人沒什麼區分度,所以很容易被人以偏概全。身為博士,一笑了之即可,真辯起來,你勝了只會多一個背後抹黑你的豬隊友,你輸了就自己對自己呵呵吧。

2 讀博周期長,機會成本高。我一直認為,對於一個不想以研究為生的人,最好不要讀博,浪費時間,得不償失。22歲工作和30歲工作的差距有多大?不只是收入的差距,還有人脈,經驗和信心的差距。何況我還見過刷了兩三輪博後快40了還找不到合適工作的朋友,人的自信心已完全被骨感的現實碾碎。同一個人,能在博士堆里表現優異畢業就高薪好工作,他也一定能通過8年的實際工作在本科生堆里收穫更好的回報。

3 人不是只有父母。傑出的人在大城市會獲得更多機會去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好的配偶,給後代創造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同時也能給社會帶來更多價值,讓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一個人,辛辛苦苦刷了個博士回國就去了小城市,除了虛名你沒什麼用武之地,你跟周圍那些沒讀博的人比有什麼優勢?你的老婆孩子有什麼好處?你父母盼了半輩子就盼來個這?

最後補充一篇文章:

為什麼讀博是浪費時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Dg0MjMxMQ==mid=210897605idx=1sn=63018ee69a270048a55f73899a1e0a97scene=2srcid=Z9N0mCM6rkU2mHZcsaf9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rd

以上


看了@Jennyyy的回答,感觸很多。這確實不僅僅是一個所謂站隊的問題,更多的是如何與你身邊親近的人交往。和陌生人的交往方式其實很簡單,萍水相逢一面之緣的人,就客客氣氣,禮貌恰當就好,難以把握的反而是近身之人。

我年紀不大,閱歷有限,就說說我的一些事。

和題主一樣,我也有要好的朋友,小時相識,少年時成為至交,到現在也有幾年了,前一段時間因為一件小事大動肝火,到現在也沒有再找她聯繫。

這是近況的簡述,但真實情況要複雜,有很多隱患是小時候就埋下了的,我之前就想過這些事會在什麼時候因為一件別的什麼無關緊要的事而爆發出來,但事情發生時,還是有些茫然無措。

我們是小學同學,她是本市人,父母都是聾啞人,那時候由爺爺奶奶帶著,她家裡只有她一個小孩,很寵的。我們一個班,她人緣很好,下了課就好多小姑娘圍在她身邊,以她為中心,嘰嘰喳喳,說著一些好玩的事。她也很傲氣,成績很好,很要強。我明白這是因為她家庭情況導致的,而且在我看來,城裡的小姑娘都是有幾分傲氣的,那個時候我只覺得她們穿的衣服都很好看,還有發卡也好精緻。

我則很渺小,只有一個玩的很好的小姑娘,那個時候家境不好,真窮的,我是外來務工子女,爸媽拼了好幾年才有一個便宜的場地可以做生意。他們每天都很忙,後來有了弟弟,我也要照顧他。因為小時候還挺聰明,成績也不錯,後來小升初也才因為補課和她有了交集。

再後來,因為她的一個親戚在一所不錯的中學做副校長的,我媽媽就希望我可以通過這條路來上一個好中學。

對,我就是因為利益才靠近她。

但這不是我能左右的。那時我媽媽對她們家所做的一切,在我眼裡只有兩個字:討好。 這也直接成為那個時候我們之間的關係奇怪的原因,我和她相處怎麼都是彆扭的,她也知道我是為了這個才和她交朋友 看我自然是鄙夷。

那個時候她似乎高我一等,對我做了很多過分的事,提起也是瑣碎。

再後來,那個暑假我們都沒有聯繫。我去了一所私立的較好的初中,她則保送去了一所很好的初中,就是她的親戚所做副校長的那所。

再見面是初一,一見如故,再相交,一直到現在。

後來考高中,我考上了她那所學校的高中部,而她卻考砸了,去了一所在市裡很一般的高中。而她的爺爺去世,只剩她奶奶照顧她。我家的生意也做起來了,買了本市戶口,幾輛車,幾套房,生活好了。

前一段時間的那次爭吵,其實不能算爭吵,也是因為以前,也就是小學的事。我沒有想到她比我還要耿耿於懷。

我根本沒有把那些事當做負擔,一是因為不足以,二是因為我體諒她。但令我氣憤的是,她在提起這些事的時候,不憚以最傷人的口吻來刺傷我。

而我一直在說,我明白,我沒有那麼想你,你不要想多。

她一直說她是冷靜的,不帶情緒,這是我覺得可笑的。她冷靜的時候才不是這樣,沒人比我更清楚。

幾天後我媽突然來電說她離家出走,一夜未歸,我還是趕快打電話找她,但我覺得她不是那種人。果然只是誤會。於是我們簡單聊了幾句,我就掛電話去上課了。

我們之間一直很平淡,尤其是學業重的這兩年,長了可以一個學期不聯繫,再見如舊。

這次的事,是這麼多年來唯一一次,雖然我現在還是有芥蒂不想聯繫她,但這不是令我放棄她的理由。

說這麼多,可以說是我在知呼碼字最多的一回了,我現在在擔心手抖可怎麼辦。

距離產生美,是因為沒有見到對方最真實的一面,一旦捨去距離,就要承受不美的代價。

朋友之間,戀人之間,我覺得都如此,這樣的關係不像家人之間是生而有之,能相遇相識更是緣分,一旦選擇了一個人陪伴我們走過幾年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我們要做的最多的不是取捨而是磨合。

一個人被人羨慕有至交好友,絕不是因為他有挑選的眼光,而是因為他有能力留住那人一輩子,把彼此打磨成對方最希望看到也是自己最好的模樣。

但取決於自己,如果真的不想再和這人來往,當斷則斷。

啊……今天的我這麼溫情……

應該沒人看到,不匿了。

=============================

還是匿了……


你也沒去體諒你朋友啊,長大了每個人都有每個人不同的人生,為什麼非要別人跟你一樣覺得讀書特別有用呢?以我的個人經驗來看,所謂學歷真的就是夠用就行,什麼博士不博士,我從來不覺得因為博士這個學歷就應該得到別人不一樣的眼光和尊重。對於一個工作的人,不以純學術為業的人,讀博士就是沒什麼用,你不能否認博士的主要出路就是大學老師和專業研究人員。

我也有很長一段時間覺得自己讀了很多書,學歷比兒時夥伴高,有點飄飄然,覺得跟他們聊不下去。現在想來,就是沒體諒別人,自視甚高,不了解社會也不成熟罷了。


何必要活在別人的評論中,活出你自己的精彩就好。


博士都上了,路上艱難困苦都經歷了,還不知道怎麼對付????

笑笑,告訴他,你說得對,好問題,無解


Naive, 你跟他講什麼道理啊,你看著他,嘿嘿嘿地斜眼笑就夠了。


額.. 談不來就不要談,迴避就是了。為什麼要發牢騷?顯示你的優越感?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你選擇優秀,別人有有權利選擇平庸。


不用回應。再好的朋友也會因為選擇的道路不同而漸行漸遠。就交給時間吧。


本來不想回答的,不過湊巧,我也是個在讀博士。我挺好奇的。你讀博士都沒心理準備? 美國博士5~7年畢業,畢業率是百份之五十。相當於一份工作。當然,博士分很多種,實踐型博士大部分要自費,比如醫學博士或者藥學博士。每年交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的人民幣的學費也在正常不過了。

我不太懂你的問題。博士在中國的社會地位是很高的,因為中國是世界上少數的需要博士而供少於求的國家。而美國不需要那麼多博士,美國百分之二的人口就是博士。就是說你每遇見50個人,就有一個是博士。所以中國博士被抬到很高的level(其實很多博士也未必稱職)算是奢侈品,在美國更像是生活必需品之一了。

雖然中國博士待遇普遍比較好,但是 1 博士畢業不代表你有錢!2 讀博士的幾年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3 嫉妒你的人太多,考慮到中國10多年前的本科人口的比率都是千分之幾的水平。

當然,也有真心覺得讀書沒有用的。如果你已經懷疑你的學歷了,勸你別讀了。不是說反話,是認真的。博士畢業後進研究所,比如,廣州的南海研究所,一個月的工資也就1萬多。剛進去就是助理研究員,一級一級升吧,三年一級。也要看你的科研能力和英文水平。博士後待遇,看地域。北上廣深幾十萬一年,分房子,給研究啟動資金,但是賣身契肯定要簽的。內地十來萬一年。從政的起步待遇也會好點兒,但是不代表你進去了升的就快。

如果你從收益考慮,就是看錢的話,那就別讀。從本科到博士,跟美國教育體制的話少說十年,有這十年時間,學廚師的話也從配菜的小工學到掌勺了,運氣好混成大廚了,在大酒店年薪幾十萬是很正常的。理論上不會比博士畢業賺的差。關鍵是自己每天吃的很開心。

至於結婚?終身大事。很多博士同學都結婚了,反而沒結婚的不多。誰規定博士不能結婚的?


推薦閱讀:

看了《我親愛的朋友們》有哪些觀後感?
如何處理與曾經關係很好,但後來人生差距越來越大的朋友之間的關係?
我的友情被辜負了嗎?

TAG:心理 | 博士 | 友誼 | 諷刺 | 妒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