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開設寫作課有必要嗎?

發覺現在身邊大學生寫作能力有限,完善的寫作訓練,最終培養的是一種具有理性精神的思維能力。國內大學是否有必要全面開設寫作課?國外大學(如美國)本科階段的寫作課又是如何進行的?


我來介紹一下美國寫作課

這學期學的是最基本入門的寫作writ 1301,老師第一節課讓所有學生寫四十分鐘作為參照,學期末進行對比。基本上一周三天寫作課的結果是,周一剛上完課,周二不知道怎麼過完的周三就要交作業。寫作課絕對不會要求學生寫小品文,而是給你一則材料讓你對一篇材料裡面的觀點進行支持或辯駁。字數一開始都是一千左右。在美國,老師如果讓你只針對一則材料寫,千萬別多此一舉去自己加新的東西。有個名詞叫plagerism,學術不端。在國內時本科生從來都不用過網路系統來查吃飯了,但是在美國會查,不管你寫的多low都要查。這是最基本的課程起步階段。

接下來就是兩三則材料,這些材料全是學術資料庫中下載的,背後都會有文獻參考。所以老師都是一開始從論文格式以及基本道德層面教的。

到中間階段,你會發現從前高中初中學的連接詞還有程度副詞大部分都不符合學術用語。比如寫作老師禁止我們用a lot, total等口語辭彙。所以你被逼去學習高級辭彙。

最後老師特彆強調語法。ing形式以前在高中還有四六級用翻了吧?呵呵,這邊老師看到ing句型就劃掉,因為他們不會在學術上經常用這種格式。

另外上過寫作課後會發現對以後深造有很大幫助。國內由於很少開設正規學術寫作課,甚至英文寫作還僅僅停留在托福水平。很多博士生出國後累成狗的原因不是知識匱乏或者閱讀理解太差,而是論文寫作不達標,博士生研究生在美國不開設寫作課,很多中國學生始終是短板。我見到一個學長論文退稿理由開頭第一句是「你的論文除了專業人員外,其他人都會愛看」因為中國學生寫作形式太幼稚,或許不枯燥,但是就是不符合學術規範。

我不想吐槽我們那個985大四才開13周的論文寫作了,學生還會因為準備出國還有面試翹課,最後畢業後學了很多專業知識根本不能展示出來很可悲。比起學習數學我覺得寫作應該是重中之重。很多研究生去國企後連公文寫作都是各種病句,這是高等教育的退化。


為了理解英文寫作的架構方式,獲得英文寫作的手感,然後學習借鑒寫作課的教學技巧(作為語言老師的職業本能), 我暑假上了學校的 persuasive writing 的課,是學校SPS(類似於英文職業發展中心) 部門開設的,我們學校也有專門的writing部門和EAP項目,和SPS面向的學生不同,不過授課方式有點像,SPS老師的背景基本是美國Teaching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專業的碩士或者linguistic的博士,writing和EAP項目的老師大多是美國大學文史方向的PhD,我比較過上課的材料,結合自己的上課經歷,和大家分享一下上課形式,提供一個可能的視角。

我們的課程focus 在persuasive writing, 跟托福雅思的essay要求很像,得對於一個問題選一個立場闡述自己的看法,例證充分,結構嚴謹。 上課主要的形式是老師講、學生討論和自己寫。

先談一談課堂的instructions,主要以說服性寫作的理念、結構設計和技巧為主,因為課程跨度是三個月的關係,我們不可能討論地面面俱到,重點解釋的有writing process, 比如在選題上,要選有討論價值和意義的題目,比如「共享單車在中國受到消費者歡迎」這就是一個事實陳述的題目,如果改成「共享單車的出現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這就是一個有思辨性、argumentative的題目;選定題目之後,下一步是列大綱,列大綱的好處是對自己想說的內容和內在邏輯有更清晰的把握,我自己常常寫文章寫著寫著就開始跳脫和雲里霧裡了,有提綱可以及時把自己拽回來,提綱也不一定非常機械化地123列好,因為人的思維常常是發散的,所以可以結合樹狀圖、思維導圖,想到什麼些什麼,然後再有機排列組合,這個過程可以體驗自己想像力和創造力的無限可能,然後也可以有成就感地看到大腦內在邏輯的嚴謹度。列完大綱就可以drafting啦,這是一個痛苦的也是享受語言組合和思維暢通的快感並存的過程,老師一般會強調always keep your reader in mind 的重要性,這點其實對我很有啟發——以前我寫文章更多的是抒發自己的感受,回頭看常常是「自我中心」加「無病呻吟」,現在寫文章我會覺得這是一個和人交流的過程,只不過訴諸了筆端,我得考慮潛在讀者的背景--是不是得提供充分的背景信息,文章的語氣是什麼等等。drafting完了以後需要通過revising-editing和reflecting來不斷地修改自己的文章,從peer students 那裡獲得反饋,從讀者視角體察文章論證邏輯的缺陷或者印證文章好的方面,然後不斷完善自己的文章,可以說好的文章絕對是一遍一遍地改出來的,但是我也很想說每次拿回家revise的時候懶癌就發作(學習真是反人性啊,保持自律easier said than done)

以上的寫作過程是一開始一個月(8課時) 主要的instruction的內容, 這期間會和分析sample essay、自己動手寫和同學互評交叉進行。重點討論的一個寫作技巧是transition word的使用,英文有很多不同聯繫上下文結構的關聯詞,對這些關聯詞的把握這會讓你的idea flow more smoothly,比如下面列的這些,可以經常換著用,有些老師有不同的preference,比如hence就會被認為是一個很老舊的詞,年輕老師可能不太喜歡學生用,furthermore 是一個好的表示遞進關係的詞,在正式語體里很多寫作者很喜歡用,還有能用due to的地方盡量用due to 而不是because of 等等。(下表為部分關聯詞總結)

除了討論transition word對我來說印象比較深以外,對logical fallacies的討論也是一個大頭,我們主要討論了15種,然後通過自己造句、編廣告推銷商品來加深理解,比如下面這幾種:

這主要是基於亞里士多德關於英文邏輯錯誤的N種解釋闡發的教學內容:Book Contents

因為我以前沒有接受過英文寫作的訓練,碩士學位也是在國內拿的,又不是英專,所以英文論文寫作的實操經驗幾乎為零(雖然看英文文獻,但是produce 和input畢竟是兩回事) , 這門課給了我很多啟發,包括如何思辨性地考慮問題,英文的行文邏輯(感覺英文正式語體的文章對語言嚴絲合縫的要求可能比中文要高,所以看英文文獻常常有種清晰到通暢的感覺,不過還有待考證啦)--邏輯又反映思維力,語言組織能力,對英文一些高階辭彙的駕馭,可能一門課只是打開了一扇天窗,希望可以順著很多光亮找到更多的線索和更大的世界。

至於說國內高校要不要開寫作課,一得看老師的背景,二得看學生需求,三是根據教師和學生需求開合適類型的課: 創意寫作/說服性寫作/學術論文寫作…,只要老師方法得當,材料充分,教學啟發性好,我覺得寫作對於一個人思維能力(邏輯能力)、語言能力(表達的藝術) 的提升都是顯著的,幾乎美國所有大學的core curriculum 都有一項叫 writing, 這和我們古人覺得要「不朽」,「立言」是一個路徑的精神是很相吻合的。

謝謝看完...


推薦閱讀:

耶魯大學是否被高估了?
斯坦福夫婦捐助哈佛被拒絕的故事是真的嗎?
美國大學裡的十大聯盟是怎麼回事?
在Cornell讀cs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寫作 | 大學 | 美國大學 | 邏輯思維 | 寫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