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的教派有多少種?
1- 佛教能分出大乘小乘的派系,各自有自己的理念。道教是否有類似的分法呢?
2- 道教多偏於偶像崇拜,例如太上老君,是否有隻繼承了老莊理念,不搞偶像崇拜的教派呢?私下覺得如果老莊再世,他們這樣自由自在的人應該無法同意那些以偶像崇拜,畏懼鬼神世界為主的道教吧。如有錯誤,歡迎指正。
謝邀,這是個判教問題。是個麻煩的命題,不過小道友來邀,我也勉力一答,希望有幫助。判教的視角決定現象的有序無序。我大概從四個視角出發,簡單說下道教分類的問題:
一.以世俗政治現實影響力來考量,也就是大部分道士和學者眼裡的道教分類方式。我以前答過的:知乎 - 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這諸真總派是清末白雲觀所藏。而所謂的正一和全真的對舉,是朱洪武在《大明玄教齋醮立成儀範》提出的。明洪武對於道教現狀付有相當大的責任啦。有機會我再寫吧。而那個時候的正一,經歷了南宋張可大天師統領三山,元代張宗演統領江南道教,乃至張與材正式號稱正一教主,統領所謂的「符籙派」。已經不是一開始的天師道,而是三山之正一,所謂三山滴血字輩的流傳就是從這個前後開始的。三山就是:正一龍虎;上清茅山;靈寶閣皂。但是這裡面要說明的是,上清不只是茅山,靈寶也不只是新靈寶。三山只是統領宋元朝廷眼中的三山。唐代玄宗丟了三君手書,茅山上清四散而隱沒,而靈寶更是一個熱鬧事情。古靈寶,新靈寶,上清靈寶,全真,都和靈寶有密切的關係。有機會慢慢講吧。
二.按照乾貨的源流來分:只有所謂的正一;靈寶;上清。乾貨指的是神名道德修行理論體用之法。其他大宗派都是這三家乾貨就合而成。舉幾個例子:
清微,始作於唐,雖然有四宗(不是上面四宗)會道之說,但是其根基核心不出上三種。後來在又有元代武當張洞淵得全真傳承,又得黃真人再傳。自此兼得全真和清微,傳下武當清微派。而前後腳不差幾年,四十代天師左右,龍虎山也有明確記載兼修清微之法,現在鐵竹穹窿一脈即所謂正一清微,是從明代龍虎山流傳出來的,仔細去學的話,會發現,大體仍是正一的符,上清的內煉,靈寶的壇儀。這是南派清微。北面的清微,大抵是武當山傳下來的多些,但也有兩支不是,是明代江南道士來到神樂觀留在京城的,和北方全真交流交並,也多演變成修身煉丹為主的啦。劉長春傳下來的長春派也是正一的,去了雲南,還有一點留在京津關外在清末也還有,建國後就沒聽說過了。其他的分支教派大抵如此,只不過到了清朝,全真和清廷關係密切,分支也多些而已,所以諸真總派所錄全真支派多些。全真,實際上是靈寶一個分支傳下來丹法,加上地肺子自己的三教金蓮會路數,以三教而闡大道的思路形成的。與南宗五祖之學合併而成根基。以譜系論之,只能算是靈寶側出。後來因為某位的西行才在元初大盛。後來才追溯到東華帝君門下。但是元代本身還是以佛教(藏)為主的多宗教結構,全真因丘長春太盛,故後來元庭組織至正辯論,其辯經輸了之後就開始衰退,而正一玄教卻在大都扎了根。全真一開始並不行齋醮科儀,主要以王丘兩位為起始吸收了宋金同時期道士們的這些本事,最後形成了自己的齋醮系統,而我們真正看到的成型產品,其實也不是當時他們的風采,而基本是明末清初的產物。在甘陝的全真老修行們科儀所用的乾貨,但其實是明代那個王爺帶過去的正一的東西,只不過他們自己都不見得清楚啦,^_^。這些東西,有形式,有內煉,有的無所謂,有的卻很重要,直接影響修行的路徑。不是行內人,即便是那幾個專門研究科儀音樂法術的道教學者也是拎不清楚的。這樣論起來:全真丹法出自靈寶;齋醮壇儀改自上清靈寶大法;全真中後期最有意義的法就是戒法,還是出自靈寶齋法戒科。這三點基本是構成全真乾貨的三大元素,雖然不是一下子湊好的,但是他們的根基思路就是靈寶的,所以在這八百年間,不斷再吸收這方面的教法。所以實在要劃分的話,應算作靈寶的分支。估計能理解這點全真道士還沒出來呢,所以我姑且一說,大家也就姑且一聽。不用來和俺較勁哈。
正一,在宋代開始和摻了禪&性的丹法交並,以北宋虛靜天師最有名,到了明朝宇初天師,修行方式和早期的天師修行不太一樣了。以前我有個用英文答的答案就在這裡。當時不好明說啦。現在說了也無所謂了。宋元正一仍是保留了符咒為主號令鬼神的特點,元代的玄教實際上就是正一的支脈。而現在看到的籙職是明代形成的天壇玉格。現代人看到的道教面貌,最早早不過明中期。所以泛泛的講,我們看到的道教,就是幾次文明斷層遺留下來的碎片,不用太在意啥派的。到了明基本就混雜到了一定程度。都是朱洪武乾的好事啦。
三.按照法理源頭(修行體系大方向)來分:大概也只有3+1個源頭。三位祖師各倡一道,確實是不一樣的路徑和特點,還有TT混合三位教法的組合那啥版的。另外還有那位GGZ先生一脈也還有流傳,也算是我道門中人,別有獨到之處。(令師那個BYF其實算是這支的。令師祖將貴支信物盡付於令師。我們是知曉的。BYF他必然知道的,你去問問他就清楚啦。那個YMS地界是原來W先生修道的地方啦,我第一個道場就在附近。所以略知來由。)個中門道,看人言談舉止,行事風格,見面的話,氣息一接觸,哪宗哪路,根基是哪位祖師所傳,就基本知曉。這個具體沒法細講。大家勿怪。
四.流散於民間:也有一部分的確算是道門的流傳,多混雜武術,符咒,風水,算卦,仙堂之類。但要細究其源頭,比世上大大有名的譜系還靠前些。因為據說某位老爺門下,就喜歡這種,不愛走文縐縐的路子,所以在鄉間弄了些類似的東東出來。不以道士為名,但行道士之實。交通無形,練養修身。這樣的一般家族式的,有的就是乾脆是薩滿形式和神婆什麼的啦。不過現在正經按規矩來的也是很少見啦,而且還有子孫不爭氣,繼承不了祖先的東西,把好東西拿出來賤賣的。幾年前一個台灣名嘴在電視上拿出一個黑乎乎的那啥,我一看,好傢夥,真正的法寶,我手裡都沒有,結果託人一打聽,江西收來的,花了幾個大錢而已。我當時都動心了,後來一想,現在也沒啥殭屍鬼怪需要用這個,買回來又肯定是得托關係花人情,太麻煩啦,放在人家手裡,頂多是沒有用,不會給弄壞啦,不見得是個壞事,反正沒人知道咋用。只要當做文物收著,再放幾百年沒啥問題的哈。可惜的是製造方法失傳了,俺要是真的拿回來,唯一的用處就是看看能否推測出幾分如何製造的。還有早幾年,有幾位好收令牌法器的,也收到過真貨。收書也是有過的。這其中更是一筆熱鬧賬。不一一講啦。
綜上所述,判教
1.以社會組織來看,道教作為宗教現象確實紛雜無頭緒,魚龍混雜,宗派林立,日後這林子還會更大,能參天而立卻不見得有啦。2.以神系理論體用來看,出自天師道,上清道,靈寶道三大分支,不過依然是層層疊疊,迷霧重重,不似道家之無為,又類釋教之博文。有人覺得淺陋是自然的,望而卻步,棄之如敝履也是絕對理解。近有胡適,遠有甄鸞。這樣其實也是件好事。3.以世俗影響力來看,就是現在全真,正一這兩種公認的。多了也不用知道那麼清楚哈。4.以教法理路源頭來看,就是以三清祖師之教為主線的。煌煌兮布列分明。非撥雲不能見日也。是不是同道,看行事不看言談,看氣息不看身份,看修行不看年齒。有人當面罵我辱我,那他氣息是我道同門,那就是吾道同門。沒有啥可說的。有人贊挺我,氣息不是,那就不是啦。不以私情論事。所以沒準某個不知名的小混混還真就是道門弟子,而某個名傳天下的倒算不上,某人徒弟是,而師父卻不是,這都說不定的。世間之事,真亦假來,假亦真唄。我們不會以名取人,以言論人,所以別邀請俺評價這人評價那人的了,謝謝哈。
@笑看人生@風乎舞雩道您兩位看了,問的問題只怕也就明白了些哈。道家固然最純,但是家法幾沒,也沒啥真的能理解到那個地步而真的做到的,所以道教才會出現。繼承道家,進而融匯儒道保存我們華夏文明的精髓。大概就這樣啦。-有空再寫點,也回答一些邀請問題--很多人對道教的理解是比較簡單的,大多是受到一些國內不學無術的專家的文章所影響,還有建國後很多對道教的扭曲所致。
這裡需要指出,道教的信仰中不存在畏懼鬼神之說,如果深入研究道教經典,會發現大部分道教的里所尊奉的神明形象,多是因其功德俱足,造福百姓而得以供奉。民間常見的正神,被納入道教體系的,也是作為將帥存在的,而這些將帥在道士修鍊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是『號令』他們,並非是單純的偶像崇拜。即使是道教的最高形象化身,按道經記載來說,並非高不可攀,如果修鍊得夠高,能力夠了,也能與上皇為友,與三清比肩。
類似偶像崇拜的定義是西方式的,它們的宗教定義概念對於歐洲及印度的宗教來說還能通用,然而大多在道教上並不適用,因為偶像崇拜用往往暗含有偶像是不可超越的前提,並摻雜大量的不理性崇拜。
尤其是正統修行的路線中,如上清派修鍊,所有的神明都在自己的體內,法術派的修鍊中,如神霄派的修鍊,所有的神不過是用先天一氣來化生,先天南派修鍊也是如此,又如純金丹道的修鍊中,傳播最廣,走的是五行歸一,返歸先天。雖有涉於鬼神之說,但畏懼是不存在的。
簡而言之,道家修鍊,是與天爭命,鬼神再大不過天地,神機鬼藏,亦出不了五行。
至於民間的祭祖供神等民俗活動中,體現出來的一些不少的迷信行為,包括偶像崇拜,大多還是受印度傳來的思想宣傳多一些,與道教正統無關。你搞混了一些,道教存在莊子,莊子卻不存在於道教,道教算是穿鑿附會把道家思想作為教義,並把道家先賢結合鬼神之說而成,想要與天地爭壽,道教最初是追求長生不老的,並且行事與後來的全真一類道教流派不同,他們以男女雙修,煉丹,練氣作為途徑。全真一類的算是結合佛教的戒律之說加以律己克欲修行。道教比起其他宗教有所不同,比如基督,伊斯蘭,佛教等都宣揚人天生有罪,人活著就是為了贖罪,而道教不宣揚人生來有罪。道教並沒有特別的偶像崇拜,他們的儀式更類似於祭奠先祖,先賢,你看他們的神,基本是歷史人物的演化,要麼文才,要麼武工(不是功),由此,他們的禮神更像是紀念,他們的拜廟更想是緬懷,所以你看道教有名有號的神仙數量幾乎位列眾教之首。道教的高明之處在於結合聖賢的治世、立身、待物,他的宗教典籍可以說是結合哲學、文學的名著,而不像是「神說要有光」這種空洞的話。道教的結構並不是由崇拜一個人形成,更像是一個朝廷,有君王,士大夫,子民,另外,在相當長的時間內,道士們兼任發明家,醫師,教師,士官等職業。以上這些這造成了它不強調你信不信他的神,你總會認同他的眾多哲學道理之一,周作人認為:「平常講中國宗教的人,總說有儒釋道三教,其實儒教的綱常早已崩壞,佛教也只剩了輪迴因果幾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還流行民間,支配國民思想的已經完全是道教的勢力了。照事實看來,中國人的確都是道教徒。」這樣看起來,那些個小阿彌算是個剃光了頭髮的道士了呢,不信請看,諸寺廟除了供奉的神不同(部分寺廟也是供奉有三清,玉皇之類的。),再加上有幾條清規,哪兒與道教有區別,甚至現在寺廟清規也沒有了,和印度佛教簡直天差地別,這難道叫中國特色佛教(玩笑(?&> 魯迅說:「前曾言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此說近頗廣行。以此讀史,有許多問題可以迎刃而解……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國大半」。英國漢學家李約瑟也認為:「中國文化就像一棵參天大樹,而這棵大樹的根在道家。」郭沫若認為:「道家思想可以說壟斷了二千年來的中國學術界,墨家店早已被吞併了,孔家店僅存了一個招牌。」這些東西,稍一細想,確實有他的道理。道家思想不抵觸任何思想,在一邊抵觸的總會在另一邊圓回來。道教雖不能說源於道家,卻可以算是道家的神學流派,也算是不抵觸。道家典籍來說,《道德經》這個不用說,你要說他是哲學課本,還是處世之道,還是治國之道,還是修身之道似乎都無不可。《莊子》呢,又叫《南華經》通篇又是故事又是寓言的,甚至你認為離經叛道亦可,這哪像是宗教典籍嘛!你看看人家《金剛經》《古蘭經》《聖經》《觀音心經》,都是啊,觀自在菩薩(基督耶穌啊、安拉啊、如來佛祖啊……)啊,道行高深,一切苦厄都能幫你化解,你快來信我。比起來《陰符經》像是兵書,這更不像話了,兵書,這怎能是宗教典籍嘛。《文子》即是《通玄真經》,也不像什麼宣揚神鬼的書,雜糅了儒墨法名家的各種東西,類似《道德經》。
主要有兩大教派吧,一個是以正一派為首的符籙派,呃,正一派的前身就是五斗米教,還有一個名叫天師道,天師道就是張道陵的那個天師。另一個是以全真派為首的內丹派?丹道派?就是王重陽那位,道統往上數還能找到呂洞賓。至於其他的,我就不甚了解了,好吧,雖然我認為我是道教徒,但我和他們算得上是道不同,不學玄玄之妙,不修天地不朽,蓋因小子愚鈍做不到、學不來吧!
不大記得了,好像是72還是81,過去清朝收錄過道教這類的派別統計,題主可以找找
謝邀。我認為道教只要是尊老君爺做祖師的都逃不了偶像崇拜(僅代表個人看法)
道教派系譜(轉載自百度百科)
道教的分宗分派,實始於宋、元;或有推之更早者、古有方仙道。興起於戰國時期燕齊沿海一帶,乃是從事方技、追求長生成仙的一種「學術」流派,是道教教義及方術的來源之一,並非道教本身,故不屬道教之宗派。繼方仙道而起的黃老道,是秦漢時代社會上的「學術」流派。
東漢末黃老道雖已崇尊黃帝、老子,有濃厚的宗教色彩,但畢竟尚未形成為道教故只能說是道教的前身,也不能說是道教的一種道派、繼黃老道之後興起的是于吉的太平道及張道陵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在歷史上只是曇花一現,漢末便已消亡。五斗米道形成了以宗教為聯繫紐帶的教團組織,以後便成為正統道教。其後雖有金丹、符籙、經法以及茅山、龍虎山、合皂山三山符籙等派系之分,但這只是從事的道術有所差異,還並不是道教教團組織的裂變。故這也都不算上道教的分立宗派。據歷史記載,道教分立宗派,實始於宋元之間。
符錄派是南方道教的主流派,它繼承了道教創始人張陵(張天師)傳道的精髓。 符錄包括符錄和齋醮二部分;符錄就是用符文咒水給人治病;齋醮就是設置道場,請下仙界的神靈為人消災賜福。齋醮是道教的祭禱儀式,有些場面非常宏大,展演出道教的音樂、舞蹈和文學內容。
據學理分
有積善派、經典派、符錄派、丹鼎派(金丹派)、占驗派五類。按地區分有龍門派、嶗山派、隨山派、遇山派、華山派、嵛山派、老華山派、鶴山派、霍山派、武當派等。按人劃分
則有少陽派(王玄甫)、正陽派(鍾離漢)、純陽派(呂洞賓)、老華山派(陳摶老祖)海蟾派(劉操)、三豐派(張三丰)、薩祖派(薩守堅)、紫陽派(張伯端)、伍柳派(伍沖虛、柳華陽)、重陽派(王中孚)、尹喜派(關尹)、金山派(孫玄清)、閻祖派(閻希言)等。按道門分
有混元派(太上老君)、南無派(譚處瑞)、清靜派(孫不二)、金輝派(齊本守)、正乙派(張虛靜)、清微派(馬丹陽)、天仙派(呂純陽)、玄武派(真武大帝)、凈明派(許旌陽)、雲陽派(張果老)、虛無派(李鐵拐)、雲鶴派(何仙姑)、金丹派(曹國舅)、玉線派(樵陽真人)、靈寶派(周祖)、太一教(蕭抱珍)、全真教(王重陽)、正一教(張宗演)、真空派(鼓祖)、鐵冠派(周祖)、日新派、自然派(張三丰)、先天派、清隱派、廣慧派等。歷史上還有正一宗(張道陵)、南宗(呂純陽)、北宗(王重陽)、真大宗(張清志)、太一宗(黃洞一)、五大宗之分法和天師道、全真道、靈寶道、清微道四大派的分法。還有道德、先天、靈寶、正一、清微、凈明、玉堂、天心八派的說法。
而今許多教派式微,尚存的著名教派有北方的全真教、南方的正一教、茅山教、嶗山教、武當教、閭山教及香港、台灣的民間道教派別,近幾年隨著國家對道教的政策改變和扶持,一些正統道教的分支也在逐漸發展壯大。非也,道教並不畏懼鬼神,也非偶像崇拜,會這樣理解,只能說你不是真正的道教信仰者。道教,更像一種中國傳統美德的傳承,其中與儒家關係更是密不可分,講究尊師重教,比如跪拜太上老君,與傳統中的對父母師長的跪拜並無二致,至於崇拜,沒人讓你崇拜,只是後人自發的崇拜而已。個人認為,中國之依託在於儒,之精神在於道。
修仙小白告訴你,具備天眼通後,你的三觀會徹底顛覆的,顛覆到讓你手舞足蹈,又手足無措。
現在北京的白雲觀藏有《諸真宗派總簿》,所列道派系譜共有八十七派,實際上有些只是系譜的續字,不是獨立一派。另外據教內所傳典籍,應為36天教及72地教,總共應108教派。明朝以後,道教主要分為「正一道」和「全真道」二大派別,其他宗派全部歸納到這二個宗派之下。全真教的教義總體來說,繼承了鍾離權、呂洞賓的內丹思想,主張經由性命雙修等方式,達到超凡入聖、羽化登仙目的。正一道則為符籙派,主要以進行飛符演法(符咒)、齋醮祈禳、拜章禮斗,以治病除煞、濟人度鬼為目的。
道教發源於老祖天師的五斗米道,也就是天師道。後來歷史上支派林立,但到目前都歸納於以天師道為核心的正一道和以龍門派為核心的全真道!至於你說的只研究老莊不崇拜偶像的行為?那應該屬於道家哲學範圍,不能稱之為宗教!如果你不想出家而又想研修道家道話,正一派是合適的選擇!他們可以不住宮觀,娶妻生子過平常人生活!
道教無懼鬼神。道教重自身修行。道教並非偶像崇拜。
大的分類就是內丹和外丹的區別。一是龍虎交匯而修成金丹,另一個是靠服飾外丹修鍊成假丹。
推薦閱讀: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修道之謂教作何解?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白淺因為犯錯被罰抄寫《沖虛真經》三萬遍,為什麼不是抄別的經?誰能介紹下這部經嗎?
※道教中的師父找徒弟具體是怎麼找?
※道家如何看待玄奘?
※道教道家現代有改革創新嗎,該如何發揚光大?特別文化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