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席設計中,需要用到的物品有哪些?

如題,望能越詳細越好。

在此跪謝了。


【小白必入,多圖預警】

開始喝茶了,對茶日漸生情了,想要一個自己的茶席了,卻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嗯,我很理解。所以這個回答就是寫給新手的,保證看得懂,做得到!

首先你需要一張茶桌,在家中較安靜的地方。不論大小,最重要高度合適。座位以兩腿垂直地面90度角為宜,茶桌則略高於肚臍。這樣加上壺承的高度,沖水時高度正好。

其次,用茶席隔出一個茶空間。這才是茶席最重要的作用,裝飾是順帶的。而隔出的茶空間是要被認真對待的,至少要保持乾淨整潔,它才能給你帶來安靜美好的品茶體驗。

茶席的材質可考慮棉布,麻布,竹席等,取其天然質地和不反光的視覺特性,並且容易洗滌晾曬。顏色以大地色系(灰,褐,棕,蘭灰,駝色等)最為實用,不搶眼能襯托茶具之美,同時沾上茶水後不顯臟。

茶席上需要配備:1泡茶器 2壺承 3茶倉 4茶則(含茶荷,則置) 5公道杯 6茶杯 7杯托 8建水 9花插

【標準茶席示意圖】

1 泡茶器:初學可以從蓋碗開始,120ml容量的最為通用。至於日後與某種茶品深度結緣,可以再添專用的蓋碗或壺。比如生普需要矮胖型大容量的蓋碗,紅茶最宜高瘦型中等容量,岩茶要求肚圓口略收,而鳳凰單樅則需要小容量薄胎的蓋碗。至於紫砂壺的講究就更多了,從泥料到壺形不一而足,留待日後專篇介紹。從蓋碗開始品茶至少有兩點好處,一是經濟實惠,二是忠於原味。如果說用對紫砂壺能為茶加分,用錯則減分的話,蓋碗倒是「不增不減,絕對公平」的。記得選擇撇口弧度大的蓋碗,菜鳥的手還不太耐燙。

【蓋碗】

2 壺承:它的作用是安放泡茶器,承接灑落的水,注意形狀上較平坦,內壁光滑,這樣不易與蓋碗磕碰,不易結水垢。可以買專門的壺承,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盤子。使用時可在盤中心墊一塊絲瓜絡,避免與蓋碗硬碰硬。

【壺承】

3 茶倉:用來儲存常喝的茶。茶席上不適合擺放大個的茶葉罐,會破壞美感。同時每次喝茶都去開罐也會使茶葉容易變質。有些茶需要「醒」,提前放到不完全密封的茶倉中,可以更好地醒茶。

【茶倉】

4 茶則:通常是三件套。茶荷用來盛放從茶倉中倒出的茶葉,需要多少量一目了然,也可以端到自己和客人的近前觀賞干茶,聞香。茶則是拔茶葉的,從茶倉到茶荷,再從茶荷到蓋碗中,如果用手指不衛生也不美觀,不多解釋了,呵呵。

【茶則三件套】

5 公道杯:名如其用,司職將茶湯均勻地分到茶杯中。最初可選擇普通的玻璃公杯,方便觀察茶湯。但從美觀和聞香的角度,瓷,陶的公道杯更勝一籌。不管怎樣,公道杯要具備三個基本條件:易握,不燙手,不滴水。選購時試試手頭輕重,握手處的溫度,是否容易「掛鼻涕」。

【公道杯】

6 茶杯 7 杯托:茶杯的講究不遜於泡茶器,這裡只講基本的。建議先選擇最常見的仰鍾杯形,容量在40-50ml,厚薄適中,內壁白色。這樣的茶杯更通用。日後當然諸多講究啦,不急,隨著品茶經驗的增加,你自然會有更多要求。杯托的作用主要是視覺上的平衡,同時承接傾出的茶水,木質鐵質銅質竹質,甚至布藝都可以,大小形狀和色彩與茶杯形成平衡感即可。杯托一般固定地放在茶席上,千萬不要象喝咖啡那樣與茶杯一同端起,茶杯不同於咖啡杯,杯小份量輕很容易傾灑,用兩個手指捏住杯托的樣子也不好看。

【茶托】【品杯】

8 建水:用來承接洗杯的水,廢棄的茶湯,泡完的葉底等。選擇開口較大略有深度的容器,大小和重量要適合在盛滿水後一隻手不太費勁地端起,材質以瓷為宜,方便清洗重量適中。專門的茶洗當然合用,如有喜歡的小缸小罐也是可以的。

9花插:茶席上的點睛之筆,功能上倒不是非有不可,卻最體現主人的審美取向。比如小編就只用綠色植物,不喜歡插花,怕自己功力不夠,弄巧成拙。也有人放一個小香爐,或者小插屏,那樣也很雅緻。不管用什麼裝飾,視覺上最好是瘦長的,給人向上的印象,比較不沉悶。

另外需要煮水器和潔方。煮水器放在側面,距離和高度要順手。潔方就是吸水性能好的一塊毛巾,一般為深色受污力強。

家裡需備而不必放在茶席上的還有茶葉罐和茶刀。茶葉罐以瓷和錫為宜,要求密封。紫砂的茶葉罐其實是醒茶之用,我們稱為醒茶器。適合短期存放陳年的普洱或其他老茶。茶刀當然是開緊壓茶用的,稱手安全最重要。

【茶刀】

好了,是不是很簡單呢?你這就可以開始布置自己的茶空間了。除了泡茶器和茶杯,其他暫缺無妨,與其勉強買來,不如等到有合適的動心的器物再添置哦。選擇的過程也是提升自己審美能力的過程呢!還有,茶席的布置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可以隨著季節的變換而更新,保持對美的敏感,是茶人修養的重要部分。


非專業回答,擇其善者

茶席上必備的四種是:主茶器(泡茶的各式沖泡器,茶壺茶碗沖泡杯、茶盅茶船茶杯奉茶盤)、輔茶器(方便泡茶的輔助性器具)、備水器(盛放泡茶用水以及廢棄茶渣)、儲茶器(用來儲放茶葉茶粉)。

插花掛畫焚香茶藝是「四藝」,但也並非每個茶席都要四藝皆備。插花無論是從色彩搭配還是器具選擇要與整個主題相符。掛畫不求多,但要精,可以是墨跡可以是古畫。掛軸由日本茶道集大成者千利休在《南方錄覺書》中首次提出。焚香的時間不得超過整個茶事時間的1/3。焚香在茶席上的應用可分為香氣、煙景。強度適可而止,不可以影響到茶的品飲。

茶席的主體是茶,人是輔助茶的,不能以人為主題,借茶發揮。茶席的功能要素是泡茶、品飲、準備、舞台、意境。很多時候茶席設計要考慮到方方面面,方便客人索茶,方便主人沖茶,盡量主題單一印象明顯、擺飾恰到好處,不表達太多哲理,時刻保持席面整潔乾淨。

補充,茶席插花要清楚各種的花語意義就像黃白菊不可以用於茶席插花。在日本,茶席插花從不用牽牛花。茶席配樂可有可無,如果有的話,要了解樂曲背景及其要表達的思想。《廣陵散》雖好但不能亂用。

能想起來的就這些。我還要背書考試。。。下次有時間補充。


最基本的茶席是為實用服務的

商場裡面一站式購物 茶海 燒水器 茶具 和煎餅果子來一套

然後是為美服務的

口杯換一個耀變的

燒水換一個鐵壺的

茶海。。茶海就來一個紫袍玉帶石的吧

等等根據經濟接受度和喜好來

書看的並不多只能推薦兩本書

《茶味的初相》

《茶21席》

在然後根據您的需求和對茶事的理解會出現分化的

比如想要高大上的

可能需要的是這樣的

如果想小清新的

可能需要這樣的

這樣

如果想要樸素一些的

可能是這樣的

總之

環境 背景 器具 音樂 著裝

茶品 水質 泡茶的動作 語言 神態

等等等等

細節都考慮一遍

發自內心也好

刻意模仿也好

定一個主題就行

經歷一場風花雪月之後

一般來說最後都會歸簡為兩類

一類是從實用和性價比出發

是這樣的

還有一類也是從實用出發的

但可能隱約帶著個人的平生經歷和性格特點

比如這樣

這樣

或是這樣

以下這段最近覺得好贊

截屏略多

注意桌子上有兩個碗

開始以為是吃飯來的

發現文雄(男主角的名字)拿出一個東西開始梭梭的摩挲起來

開燈之後確認是紫砂壺

旁邊高高的銀色的 開始以為是保溫杯

後來發現自己圖樣了

黃毛巾出場

道具多全啊

養壺在日常

仔細把玩一番

可能是日久的習慣吧

接著開始著急喝茶的事情

急性子都是自己去看水的

其實只是很普通的鋁壺

文雄手上其實端了一個生火的爐

水壺在爐子上一直坐著

這樣水的溫度比較均衡

一泡茶喝完都也不會老

看到這裡醒悟了之前的保溫壺是茶葉罐

圖森破

滿滿的其實抓了兩大把

但是窩在手心

這樣用肢體做了一個天然的茶勺

他抓了兩大把當然要壓平

但是為了茶葉不壓碎

手指輕輕翹起來了

這個動作我不知道是在做什麼

也許是把掉出來的茶葉整理好

也許是這個碗裡面墊的有毛巾之類的東西以便水倒下去可以保溫

看文雄的姿勢是希望水流快速湧入茶壺

這樣茶葉悔恨香

果不其然

他摁著壺蓋的頂部上下抖了抖

快速的泡開了

最後一把

帥氣的提壺高處出水

看起來這樣的茶席也是不差的

--------

截屏出自悲情城市

行雲流水的長鏡頭

雖然故事內容完全和茶沒有關係的感覺

但覺得這樣沖泡出的茶水一定很棒

借這個答案向侯孝賢致敬

雖然的確有點偏題了

嘻嘻嘻嘻^_^

.................................這題答的好嘔心...............................各種截圖

希望我表達的清楚了......................................................................

感謝閱讀.................................么么噠...........................................


壺(蓋碗)、公杯、茶杯、茶是必須的,別的都能因陋就簡。


【之後寫了兩篇文。大家可以看看先。】

【學茶社】如何從0開始布置一張茶席——煮水器 - 民眾樂園大茶館 - 知乎專欄

如何從0開始布置一張茶席——主泡器 - 民眾樂園大茶館 - 知乎專欄

看完文章之後想看圖早說!

老夫多得是

如果茶不好,要茶席也沒有什麼用。


茶道的操作有很多不同的風格與特色,下面根據近現代最常見的、通俗的品茗形式,結合紫砂壺的使用,整理成「品茗十二式」。

1、溫壺:用開水把紫砂壺裡外燙一遍以除餿氣和提高壺溫,這樣泡出的茶味醇正,出第一泡茶湯時溫度才夠高。

2、置茶:用茶匙把茶葉放入紫砂壺內,量約置壺身三分之一處為宜。

3、洗茶:將開水注入紫砂壺,撇去溢出的浮沫,蓋上壺蓋,頃刻倒入公道杯,這一步驟稱為溫潤泡,達到滋潤茶葉,讓茶葉舒展開的目的,也起到清洗葉面的作用。

4、洗杯:茶湯倒入公道杯後,再分別將茶湯倒入聞香杯和品茗杯內,一則洗杯,二則給杯子提溫。

5、沖茶:打開壺蓋,倒入開水,可以適當溢出壺身。這樣會使壺身受熱均勻,泡出來的茶才會淡濃相宜。

6、淋壺:把剛才倒入品茗杯洗杯的茶湯逐個淋於壺身、壺嘴和壺把上,使整個壺體能吸收茶水的溫度,然後用茶巾把茶壺通體擦拭一遍。通常壺體表面水干後茶即泡好。

7、分杯:把壺中泡好的茶通過濾網隔掉碎小的茶渣,倒入公道杯,再有公道杯將茶湯倒入聞香杯內。

8、注茶:將品茗杯蓋在聞香杯上,翻轉杯子的使聞香杯中的茶注入品茗杯。

9、聞香:奉上聞香杯,讓茶客感受所泡茶葉的香氣。

10、品茗:繼而奉上注入茶湯的品茗杯,讓茶客品飲杯中的茶湯。其後,依據茶葉的特點和品茶人的口感確定茶葉的沖泡次數。

11、洗壺:整個品茗過程結束後取出茶渣,用開水將壺裡壺外清洗一遍,然後壺口朝下,再用開水淋洗壺身。這樣壺內的積水更容易乾燥。

12、收壺:用茶巾將茗壺擦拭乾凈,把壺口打開、壺蓋側放,置於通風處晾乾,然後合蓋收壺。


茶席從大的路數來說,有兩種形式。

其一為表演系,以極盡華美的布置,包括插花、香案、絲竹、台巾器皿等無不精美,手法無不華麗,且要正襟端坐,目不側視...目的為了一個美麗的朋友圈九宮格。

其二為品飲系,此系中人大多為茶中高手,目的通過沖泡把茶的本質發揮的淋漓盡致。此中之人根據茶性,所用之物信手拈來,所處之境,景由心生。

或繁或簡,皆由茶起。心然之處,悠然而神往。

所以,茶席無定式,品飲無定法,由心生,由茶起。


不請自來,茶席展示的其實是自己的內心世界,你的內心由你自己掌控。就像飯桌上需要什麼餐具一樣,明白了嗎?不要被固定的程式約束,隨心更重要!!!


歡迎點擊關注【太平洋家居網】,與您分享更多家居設計、家居評測、生活美食資訊等。

茶道是一種藝術、一種修身養性的方式。喝茶能靜心、靜神,有助於陶冶情操、去除雜念,這與提倡「清靜、恬澹」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內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靈魂。待客之道,從布置茶席開始。

終於挨到冰雪化盡,卻在瓮底看到一層沙塵。按著汪曾祺先生說的「坐水」取水烹茶,和二三好友懷著極為鄭重古典的心情細品,喝過後卻大叫不好,金屬和泥土的味道著實讓人蹙眉。煮雪烹茶至此,大概只能是石頭記里的又一段舊夢了。

雖然沒找到傳說中的滋味,但一番辛苦後對茶更生出幾分憐惜,於是在案上布茶席,一解茶愁

茶席是玉書(石畏)、潮汕爐、孟臣罐、若琛甌缺一不可,是茶船、茶盤、茶荷、茶則、茶匙加以輔助……茶席縱有珍器百種,說來卻並非必需,倒是一份深情獨獨不能少。自唐朝起,出世山林的侍僧與頓世山水的雅士就開始對茶進行悟道。一泡茶,不同的人泡出千百種滋味,愛茶之人大抵也是因為茶如人,有真性情。

經年累月,一張茶席已化為沖茶人手裡一隻小小白瓷茶盞,忘乎規矩,空了五味,卻是此中有深意。

明代人將在花園中品茶列為十大最煞風景的事之一,而袁宏道卻說對花品茗是大雅之事。說到底,喝茶是極私人化的行為,布茶席也同樣。

茶師小喬布茶席,一切龐雜之物都需摒棄,「一切以最舒適為準,不加任何多餘的器具,越簡單越好」。情之所至,茶具也變得自如,一張石板一塊粗布均可做席,一隻殘損的陶器來做建水亦有風骨。

席上插花大凡小而不艷,清簡脫俗。冬日的一枝臘梅、幾枚紅果皆可入畫,花材數量不宜過多,色彩也力求簡潔。茶香在花枝間隙遊走,曲直疏朗間是留給自己的冥想時間。

林清玄在《煮雪》中寫,傳說在北極的人因為天寒地凍,一開口說話就結成冰雪,對方聽不見,只好回家慢慢地烤來聽,故事美的動人心魄。這冬日裡的茶想必也是如此,待沸水發出噗噗聲,茶葉上下翻卷,便能聽見從壺口飄蕩出的詞句,那是泡茶人醞釀了一冬的獨白,文火一燒,就燒出了下一個春天。

布茶席往往要選茶桌,仿古的、現代的、甚至色彩明麗的,只要合心意就好。一切從心,永遠是茶道的最高境界,茶桌本身並不拘泥於任何形式。茶盤大多以木、竹和陶瓷製成,造型、尺寸隨君所好。另外,還有用天然木樁隨形製成的茶盤,尤能凸顯茶與自然的親密關係,器物的造型也以簡約為上。

圓滿的壺身能充分激發烏龍的香氣;普洱茶宜用大口扁壺。壺嘴和壺把是壺的點睛之筆,壺嘴宜在拙中藏巧,壺把則巧中藏拙。

茶杯小卻蘊藏著無盡之美,每種杯器都有其獨特的表情去契合各類茶的氛圍。紫砂沖泡紅茶香味最厚;玻璃和白瓷杯最宜盛清新淡雅的綠茶;紫砂的質感與溫和醇厚的普洱茶最相配……「烹茶盡具,酺已蓋藏」,一壺一盞均有不同意味。

冬已至,雖不能煮雪,但亦可烹茶,偷得半日閑,完成一次對自我的訴說吧。


正常情況下,壺承,泡茶壺或蓋碗,勻杯,品杯,茶則,茶倉,建水,茶席巾


干泡法?點茶法?看你用什麼法,再具體解答。


推薦閱讀:

當一個完全不懂茶的人被問到「這茶怎麼樣」時,如何回答才不至於太low?
有沒有講茶文化的書籍?
品茶時,你想過什麼,想透過什麼?
父親是個老茶友,特別鍾愛普洱茶,每天都以茶代水,但我聽說上了年紀的人喝茶對鈣質吸收有影響,怎麼解決?
為什麼泡茶的人、修行的人要穿那種很中式的衣裳?

TAG: | 茶文化 | 茶具 | 茶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