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部分中國人在改革開放前吃不上飯,之後就吃上了?

說是提高了農民積極性?人的積極性真有這麼大魔力嗎?那集體的時候農民積極性有多低?餓的要死還不種糧食?

種子化肥水利,農民積極性,國家征糧多,到底哪個是主要因素?


看了 @chenqin @Richard Xu 和 @暗香疏影月黃昏 的討論,我感覺討論的方向被 @暗香疏影月黃昏 帶偏了,一直在糾結一公斤化肥到底能增產多少公斤糧食。而這完全不是孫聖民的文章應該回答和能夠回答的問題。

----------------

先插播一個技巧,大家別濫用:我當年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大牛教授開課,談到「如果你聽了一個實證的seminar,發現基本聽不懂或者走神了,怎麼才能迅速問出問題,還能讓對方難堪一下」的時候,就說:

「直接問他,『您能談一談某個效應的大小嘛?』 對方十之八九就會變的嚴肅、遲疑然後顧左右而言他」。

----------------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個主要牽扯到對經濟學裡面回歸係數的理解。

經濟學裡面的回歸的係數,一主要看是不是「顯著」,也就是P值是不是足夠小,不顯著萬事皆休,說明無法拒絕「該係數為0」的假設,也就是說這個變數可能和因變數沒有關係;二主要看係數的符號是正是負,也就表明這個自變數對因變數的影響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至於係數的具體大小,也就是「效應的大小」, 只能作為一個輔助理解,一般不具有精確的度量意義,除非R方非常非常之大。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 真實世界的關聯基本是非線性的,我們用線性回歸去模擬,最後得到的只是在某一點的邊際值的數值解,不具有一般意義。比如施肥,如果一塊地從來不施肥,現在增加一公斤化肥帶來的收益和一塊地本來已經充分施肥之後增加一公斤化肥所帶來的收益就會有顯著差異。

2. 關於取ln這個事情,在structual model 裡面確實是用來表示彈性的,但是在reduce form下有時候就是一個正常的單調變換,意義在於在不改變數據單調性的前提下,把數據變的更加的「正態分布」一些,並且讓數據的範圍縮小一些,減少極端值的影響。

3. 也是最關鍵的,在R方不是特別大的時候,殘差裡面蘊含的東西可能會給係數帶來很大的變化。我舉個例子, 在孫聖民的回歸中,控制了勞動力和化肥,然後化肥的係數是0.147。如果現在我們加入一個新的交叉變數 ln(labor) *ln(fert) 然後再回歸——理由很簡單也很合理,勞動力的多少可能會改變施肥和產出之前聯繫的強度。比如說如果我投入的勞動力多,我可能施肥不施肥都能達到較高的產出,而如果我投入的勞動力不足,那麼施肥不施肥就很重要了;當然這只是一種可能性,也可能是,如果我投入勞動力多,施肥不施肥會很重要,投入勞動力少,那麼施肥不施肥都產出很低。總之我的這個假設似乎也不算強詞奪理——但是一旦把這個變數加到回歸方程裡面,可能R方會上升一點,然後如果這個新變數的參數為正且顯著,那麼幾乎肯定ln(fert)的這個0.147會減少;反之則ln(fert)的參數會增加。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在沒有加入這個新的交叉變數之前,這個交叉項的作用一部分被ln(fert)和ln(labor)瓜分了,另外一部分被藏到了殘差里;而加進來這個變數之後,把這個效應分離出來了,自然ln(labor)和ln(fert)的係數也變小了。所以你現在看到的這個0.147, 裡面可能蘊含著很多和化肥有著直接和間接相關的,隱藏在殘差裡面的變數的影響。所以揪住這個0.147說事有什麼意義呢?

總結一下, 孫聖民的文章用了一個挺好的工具變數,做出來了HRS顯著且為正的結果,這就表明了聯產承包制確實對產出有正向顯著效應了。有什麼好爭的呢?如果有人認為這個結論不合理,那歡迎通過調研,通過深入挖掘過去的檔案找出新的變數,或者用更嚴謹的計量方法來檢驗HRS的效果。如果能做出來不顯著甚至負顯著,再來說服人豈不是更好?


關於 @chenqin 的回答和 @暗香疏影月黃昏 的批評,寫個回答:

我覺得首先要指出, @暗香疏影月黃昏 所指出的一些計量中沒有考慮到的農業實踐問題是正確的,比如同樣重量不同種類化肥的效率,比如良種、分田造成的影響等等,這是在建立模型時應該考慮的問題。(不過這裡還有後話……)

但是,也正如 @chenqin 後來在分享中所指出的, @暗香疏影月黃昏 對於計量經濟學的一些知識缺乏正確的認識,導致其答案出現了許多錯誤或疏漏。

1)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個錯誤,就是將「回歸方程」理解為「擬合」、「解方程」。工科做實驗也會用回歸擬合,但是往往他們追求的是擬合的準確性——比如R^2=0.999999……——然而回歸方程追求的是對係數的「估計」,所以經常會發現在經濟學期刊中R^2=0.2左右的結果也可以發表。統計學告訴我們,對於單個自變數係數的「估計」,在某些正則條件下,和使用的其它自變數、甚至未使用的自變數無關,和R^2也就是對數據方差的解釋力也無關;如果不了解這一點,就用「擬合」的觀點來看待計量經濟學,相當於事先帶上了有色眼鏡來看待計量經濟學的結果。

2)然後就是chenqin所指出的關於ln 對 ln的解釋,和所謂的「邊際效應」、「平均效應」。

當自變數和因變數都帶有ln時,係數表示的是彈性增量,這一點chenqin已經說過了,從暗同學的回答的計算中可以看出他已經理解這一點了,但是他並沒有理解回歸係數是「平均邊際效應的估計值」的含義。(我在這裡想問一下暗同學,「Cobb-Douglas方程」這個說法,是因為你看到了ln嗎……?但是也有沒有ln的項啊……你是想說這是Cobb-Douglas生產函數嗎?)

這裡面有幾層含義:

I. 首先,邊際效應並不代表數據的變化是邊際的,只代表效應是邊際的,所以以下這段話

我們知道,邊際效益是控制其他變數不變,只有某一個變數在小範圍內變化。而孫聖民的文章中給的歷史數據,橫跨十幾年,大量數據百分之幾十變動,所有參數在各個年度內都不斷變化——根本不滿足邊際效益的運用條件好么。

完全錯誤。

II. 平均邊際效應,顧名思義指的是「邊際效應的平均值」,比如說,我有十幾年的農業數據,控制其它自變數不變的條件下,1974年的化肥用量增加1%(準確地說,ε%,ε充分小),可以讓當年的農產品產量增加a%(準確地說,aε%);1975年的化肥用量增加1%(同理ε%),可以讓當年的農產品產量增加b%(同理bε%),依次類推,1984年的化肥用量增加1%,可以讓當年的農產品產量增加k%,那麼回歸係數估計的其實是a、b……、k的平均值。這裡之所以要讓ε充分小,表達的是這是「邊際效應」,而回歸係數估計的其實是這些邊際效應的平均值。所以我們立即可以看出,當暗同學說

這時候我們選取祖國大地上某一畝全國平均水平的耕地,進行測算。

的時候已經完全誤解了回歸係數的含義,那麼其計算結果自然就不值一駁了。

III. 還有一點就是「估計值」。暗同學顯然完全忽略了回歸係數報告下面的標準差,在0.225下面還有一個用括弧括起來的數字——0.112,這是因為我們只能用樣本進行估計,由於隨機誤差的存在,最後所得到的係數同樣也是有誤差的。不嚴謹地說,這意味著我們所希望估計的準確值的可能分布大概是N(0.225,0.112^2),而我們知道,正態分布中,落在一個標準差範圍內的概率是約68%,落在兩個標準差範圍內的概率是約95%,也就是說,真正的彈性增量完全有可能是0.225+0.112=0.337,用這個數來算的話,化肥增量與糧食增量的數據是不是就顯得「好看」了許多?

IV. 暗同學有一點質疑是正確的,那就是為什麼孫聖民的文章中,直接說如果將HRS從0提高到1就能提高23%呢?不是說好的邊際效應嗎?進一步地,孫的文章還打算分析為什麼得出的結果(0.225)比林毅夫OLS的結果(0.15)高,但是如果考慮到置信區間的話,0.225-0.112*1.96&<0.15,這根本不能叫「高」啊……我覺得這是經濟學家自身的一個弊病,可能在爭辯的時候很容易記得「這是邊際效應」,但是一旦給conclusion,就很容易隨手當作準確值來用;更準確地做法我認為應該是報告置信區間,或者索性只報告是否顯著,別太把估計值當回事兒。

3)最後完成一下前面留下的「後話」:

暗同學指出的農業實踐問題確實很重要,但是——

其一,暗同學似乎也沒有注意到,在「表2」中有一行叫「年度虛擬變數」,也就是給每個年度都加了一個dummy variable(準確地說,有一個年度是沒有的,避免共線性)。

一些農業實踐問題,如果是和地區無關而只和年份有關的,而且造成的變化隻影響常數項,那麼這部分的效應已經被年度虛擬變數所控制住了(即便我們不清楚年度虛擬變數到底控制住了哪些東西)。

其二,化肥、種子等的效率的提高,分田造成的土地、灌溉等額外的損耗,只說明線性效應變了,不代表彈性變了;如果彈性不變,那麼回歸結果並沒有問題——因為我們估計的就是彈性啊!的確,就化肥而言,尿素大概確實比碳酸氫銨效率要高得多,但是使用尿素時的糧食總產量也比使用碳酸氫銨時要高得多。增量雖然更大,基數也更大了,如果相互抵銷,百分比是不變的。這一點暗同學考慮到了嗎?


談到改革開放、去集體化對農業生產的作用,我們首先可能會想到林毅夫1992年發表的論文Rural Reforms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這篇論文用一個簡單的投入產出模型來研究包產到戶對農業產出的影響。很簡單,方程的左邊是農作物產出的話,右邊就是土地、勞動力、資本(固定資產、農機具)、化肥。除此之外,在右邊放上該省當年的包產到戶率。結果發現,包產到戶率的變化能夠解釋40%左右的農作物產出增長。這也是長久以來一直被接受的研究結果。

看到了嗎?化肥使用量已經放在裡面了,在這裡包產到戶率帶來的作物產出增長,是已經排除了化肥的影響的。

當然,這個話題不是一篇文章就可以結束的。沿著這個話題往下讀,我們必然會碰到Chris Bramall的一系列研究。Chris Bramall是倫敦大學的經濟學教授,也是一個很有戰鬥力的左派學者。他在1995年的論文《Origins of the Agricultural "Miracle": Some Evidence from Sichuan》研究了四川省的縣誌,他發現,包產到戶早的縣和包產到戶晚的縣,在糧食增長率上並沒有什麼差別。

Bramall在2000年出版的《Sources of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1978-1996》和2008年出版的《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中繼續質疑林毅夫的文章,認為這篇文章沒有考慮灌溉水平、天氣的影響。尤其是忽略了集體時代建立的灌溉工程的滯後效應

這些都是比較間接的挑戰。接下來,我們又會看到Xu Zhun在2012年的博士論文《"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agrarian change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 by Zhun Xu》以及他為此另外寫的一篇總結《The Chinese Agriculture Miracle Revisited》。他將Bramall所提到的質疑納入模型之後,重新審視了林毅夫的文章,得到了下表:

最左邊兩列是他對林毅夫研究模型的複製,可以看到,控制了土地、畜力、農機具、勞動力、化肥、複種指數、非穀物佔比之後,HRS的效應(Household Responsibility System,即家庭聯產承包)都是非常顯著的,即包產到戶顯著提升了產出。

接下來,Xu Zhun根據Bramall等研究的建議,加入了各省的天氣狀況這一變數,用受災和成災面積的線性組合來度量。同時,他將包產到戶比率滯後一期進入模型中。這個改動也來自Xu Zhun對林毅夫的另一個批評。林毅夫的論文中,被解釋變數是當年農作物產量,可解釋變數是截止至年底的包產到戶比率,因此包產到戶可能出現在農業增長之後。因此,用上一年的包產到戶比率來解釋下一年的農作物產出可能才是正確的方法。

上表的中間兩列(Adjusted Models)則是他修改模型之後的研究。結果顯示,包產到戶的效應立刻變得不顯著了

到這兒就結束了嗎?沒有。山東大學的孫聖民和陳強教授即將發表在《經濟學季刊》上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與中國農業增長的再考察:來自面板工具變數法的證據》給出了新的結果。

回想一下之前的研究,以及我們常常碰到的一個問題:小崗村第一個包產到戶,為什麼現在還是那麼窮?(為什麼小崗村首先採用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而至今仍然十分貧困? - 商業 - 知乎)其實道理很簡單,窮則思變,最窮的地方最思變,但真正細究你窮的原因,卻不一定是因為「不變」,因此變了還是很窮。

小崗村的例子實際上在提示我們一個之前研究沒有考慮到的內容,那就是轉向包產到戶,在某種程度上是自我的選擇。哪些村莊最容易選擇包產到戶呢?貧瘠的地區、沒有公共基礎設施的地區。此外,在公共水利較好的地區,如果碰上了比較差的天氣,由於抵禦風險的需求,也會傾向於繼續保存集體化體制。

而小崗村那樣的,則有可能會選擇向包產到戶轉變——反正也沒有東西可分,那就變一變看吧?

這在某種程度上就解釋了Xu Zhun的結果以及Bramall在1995年用四川縣誌的研究。因為最先包產到戶的往往是貧窮地區,而這些地區即使包產到戶了也不一定有很大收益,也更容易受到壞天氣的影響。因此此時整體上計算,包產到戶的效應就很低。

解決這種自選擇效應的辦法是使用工具變數(工具變數 (Instrumental variables) 的作用到底是什麼?)。簡單說,選擇一個和包產到戶比例相關,但和當年產量無關的變數,來間接計算包產到戶對產量的影響,這樣就排除了自選擇造成的誤差。而1978年前的當地農村固定資產,和生產前一年的天氣狀況,就是滿足這樣條件的工具變數。

文章同樣畫出了這樣的表格

第二列的表格基本上複製了Xu Zhun的研究,即控制了天氣之後,包產到戶的影響不顯著。而第三列表示在使用工具變數控制了包產到戶的自選擇效應後,再進行二階段估計,包產到戶的效應變為顯著大於零的0.225,這意味著在其他狀況不變的情況下,一個省將其所有生產隊從集體化外生變為包產到戶,農作物產出可提高22.5%

孫聖民和陳強的這篇研究和Xu Zhun一樣,用一個類似的表格給出了研究的改進。這篇文章解決了不少問題,但是不是能成為最終結果,還要再繼續觀察。

最後給出這列表格,這篇論文所使用的數據。

列出這張表格是想表達一個意思——對於這類有大量學者研究的問題,化肥、水利、畜力之類你能想到的變數,早就被其他人想到了。如果你不是專職研究人員,是不可能想到新鮮玩意兒的。因此,如果你做不了Bramall和Xu Zhun這樣實實在在的研究,也不要整天重複一些「包產到戶已經實驗幾千年了」或者「化肥廠投產了」、「水利建成了」之類的口號。這和你不斷地重複「抗戰中,國軍 206 位將領殉國,而共軍只失去了兩位將軍」並想要以此證明什麼一樣,看起來都很蠢。


一年有春夏秋冬,歷史也是有春夏秋冬的。實際上,每當天下初定,中國人有了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就能用幾十年再創造一個繁榮盛世。夏天為什麼沒有長糧食,而且那麼辛苦地鋤禾日當午?為什麼秋天突然這麼多糧食,人們都吃得飽飽的?下面就來講講中國經濟的歷史節律。

一、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

中國經濟的大歷史節律,是三十年一個周期。從1949年建國到1978年改革開放,是第一個30年,師從蘇聯,經濟發展採用蘇聯模式。從1978年改革開放,到美國2008年次貸危機,是第二個30年,這個周期,中國經濟發展,師從美國,採用美國模式。目前所處的,是第三個30年大周期的開端,在這個階段,蘇聯模式和美國模式,都無法再適用於中國經濟的現實和發展,中國需要走出一個既非蘇聯模式,也非美國模式的中國模式。

第一個三十年,相當於給中國經濟建了個混凝土框架,打了個大形。第二個階段,是中國經濟的砌體階段,主體工程基本完成,用素描來說,結構都交代清楚了。第三個階段,是裝修和細節刻畫。經常有人說,為什麼中國經濟這裡不如歐美,那裡也不如。這是不在一個階段的比較,歐美的經濟都是已經完成好的作品了,掛在畫廊裡面展覽,怎麼看怎麼光鮮,而中國經濟,不過剛完成第二個階段結構造型,細節和上色都才開始。

新中國剛成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農業國。開國大典的閱兵儀式上,炮兵方陣還用毛驢拉著大炮。可見,工業的底子有多麼貧弱。中國社會混亂了幾百年,終於天下太平,可以不用打仗安心搞生產了。一方面是經濟發展上面,有一百多年的欠賬,另一方面,百廢待興卻一點基礎和技術積累都沒有。這便是新中國開國之後最基本的經濟現實。

這麼低的起點決定了,中國要發展經濟,必須得向先進國家學習。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美國和蘇聯。問題是,中國想給他們當學生,他們憑什麼要教給中國發展工業的技術呢。除了利益置換,作為農業國的中國,並沒有更好的東西能拿得出手,和美蘇交換工業技術。

對美蘇兩強而言,中國繼續混亂下去是最符合它們的利益的,其次是中國劃江而治。一個統一的中國,並不符合他們的利益。中國的統一,尤其是國民黨的失敗出局,讓美蘇都感到意外。它們都得重新權衡一個統一的中國,作為一支龐大的地緣力量,對美蘇的冷戰格局,意味著什麼。

斯大林的如意算盤是,中國需要出讓東北的利益,置換蘇聯的工業技術援建。毛澤東的原則是,先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一概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和外國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這意味著,斯大林要拉中國加盟入伙,對抗美國,雅爾塔協定的既得利益,東北這一塊大肥肉就要吐出來。這筆生意,斯大林認為自己做的吃虧了。中國在東北主權問題上的寸步不讓,其實已經讓表面上親密的中蘇關係名存實亡。

斯大林失去了中國東北的地盤,在他的冷戰全局裡面,這是一個很大的損失,他需要在東北亞重新經營一個據點,朝鮮半島。一個完全受蘇聯控制的朝鮮半島,不僅是美國和日本的惡夢,也是中國的惡夢。毛澤東訪蘇期間就很明白了,美國人不是好東西,蘇聯人也不是好東西。無論是蘇聯還是美國全面控制朝鮮半島,都不符合中國的利益,所以毛澤東曾勸金日成不要冒險,會招來美國人,不過金日成聽斯大林的指揮。果然美國的反應很激烈,很快加入了戰局。斯大林按兵不動,它和美國馬秸稈打狼兩頭怕,把美國這頭狼引來了,然後讓中國去打狼。

中國顯然知道這是一個坑,所以遲遲拿不定決心,打還是不打。但最後還是為了自身的地緣安全,不得不往裡面跳,蘇聯不打可以,但是中國不能不打,拿下朝鮮,美國人的戰鬥機離中國的政治心臟太近太危險了。朝鮮戰爭,最大的受益者,不是中國也不是美國,更不是朝鮮半島,而是斯大林。中國遭受莫大的犧牲,使他出了吐出東北這塊肥肉的一口惡氣。美國在朝鮮被中國狙擊,也打破了美國對在東北亞進一步擴張的妄想,這讓斯大林在冷戰全局中,又往前邁了一步。

斯大林這個一點虧都不能吃的人,找回來了便宜之後,真正的開始對中國進行工業援建。這是中國和蘇聯進行的第二次利益置換,第一次是入伙加盟幫蘇聯對抗美國,從蘇聯手裡要回了東北和一些不痛不癢的援建項目。朝鮮戰爭,中國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置換的利益是蘇聯對中國的大規模工業技術援建,以及一些核技術的輸出。

在朝鮮戰爭中,美國一度對中國進行核訛詐,一個核大國,跟一個無核國家說要扔核彈,跟威脅說殺人全家是一個意思。理論上,這個被人殺全家的可能是存在的。中國只能寄希望於蘇聯對中國進行核保護,跟賭命一樣,把命交到了別人手上。為了能把自己的命掌握在自己手裡,中國必須得擁有核武器。蘇聯遮遮掩掩輸出過來的核技術,再加上海外歸來的科學家的努力,中國算是初步掌握了核武器技術。

斯大林之後,赫魯曉夫掌權,這個人比斯大林還粗暴,但是沒有斯大林的才能。是個比較平庸的人。他的傑作是看美國種玉米的農業效益很好,就強行在蘇聯全境大面積種植玉米,因為地處寒帶光照不足,很多玉米連個穗都結不出來。玉米小王子對斯大林進行了鞭屍清算,也停止了政治經濟方面的一切斯大林主義。

他停止了輸出革命,還打算讓蘇聯經濟,從過於偏重軍事工業,調整經濟結構,這個調整,使得蘇聯國力開始下滑。從種玉米這件事來看,他並不是發展經濟的一個好手,而是個搞經濟的臭棋簍子。蘇聯國力下滑,為了拉攏中國制衡美國,玉米小王子只得再次對中國進行技術援助。

在美蘇爭霸中,蘇聯最大的瓶頸是人口太少,他們有資源有技術,但是人口短缺。人都用來搞軍工國防工業,搞重工業,那麼輕工和農業,就沒人幹活了,所以這導致蘇聯雖然作為一個強權國家,但是國內卻經常因為鬧饑荒餓死人。蘇聯如果要贏得和美國的爭霸賽,它需要得到更多的工業人口。

作為當時蘇聯盟友的中國,最不缺的就是人口。但是在蘇聯看來,中國是一個民族主義國家,只講現實利益,不講意識形態,不好哄。把中國人工業化了之後,一個強大起來的中國,反而比美國更可怕。所以蘇聯的歷任領導人都批評中國的領導人,太熱愛自己的國家了。這是他們的底線,中國如果不讓渡部分主權,蘇聯不可能全面工業化中國讓中國變成強國。中國顯然無法和蘇聯人做這種利益置換。

蘇聯去哪裡獲得更多的工業人口呢,赫魯曉夫的繼任者,勃列日涅夫,受曾經的沙皇彼得大帝的指引,定下了南下戰略。控制阿富汗,再向南衝破巴基斯坦,擁抱印度洋,控制波斯灣的產油國,然後和印度連成一片,這樣蘇聯就可以有源源不斷的人口了,而且不用擔心強大起來的印度,會威脅到蘇聯的國土安全。這看上去是個好主意。雖然印度人口很多,全要素生產效率卻很低下,但蘇聯如果能佔有了這麼多人口,對贏得冷戰總也可以有個盼頭。

勃列日涅夫有個怪癖,特別喜歡強吻別人,不分男女。連他的下屬和同志,都被他親的敢怒不敢言。熱吻狂魔一改玉米小王子收縮的對外政策,再次開始向外擴張,恢復了斯大林主義,他看到中國的核工業開始有了初步的成果,他的不安全感爆發了,弄出來了珍寶島戰役,使得中蘇戰爭惡化到了歷史最低點。

熱吻狂魔和美國談判說,趁著中國現在核武器技術還沒成熟,我們一起去殺他全家吧,不然以後再也沒機會了。美國被熱吻狂魔咄咄逼人的擴張,搞的壓力很大,所以它需要中國幫它來化解掉蘇聯的一部分壓力。美國不同意做這筆生意,無形中,美國和中國做了一筆利益置換,以核保護來置換中國制衡蘇聯。這也給後來的中美關係正常化,做了鋪墊。

繼朝鮮戰爭被美國人威脅殺全家之後,中國人再次被蘇聯人核訛詐。為什麼建國後的前三十年,中國人都顯得那麼亢奮呢,因為那種被殺全家的涼透脊背的恐怖感覺,讓人不時刻枕戈待旦的,就沒法活下去。中國甚至連做日本韓國這種附庸國的資格都沒有,因為這麼大的國家,即便做附庸國,也會造成宗主國的不安全感,依然還是會被肢解成很多塊才行。

肢解完了,還會再讓不同的傀儡國之間互相不停的打仗,以消耗掉中國過多的人口。如此一來,中國人建國前幾百年的戰亂,又要重演了。近現代中國的命運就是這麼艱難坎坷,不站起來不強大,連跪的資格都沒有。很多中國人羨慕日本人被美國奴役了,能有那麼好的生活水平,口水吧啦的認為中國也能被美國奴役就好了。這種想法太天真,中國如果變成傀儡國家,中國的參照樣本不是日本,而是伊拉克。

在被稱為帝國墳場的阿富汗,熱吻狂魔的帝國夢破碎了。蘇聯無法南下,印度被巴基斯坦擋著,也無法北上,得不到印度的人口,冷戰這盤棋,蘇聯已經算是輸掉了。當時蘇聯加東歐,總人口3億出頭。而美歐日加起來,工業化人口是蘇聯的三倍左右。隨著工業化的技術越來越複雜,體系越來越龐大,美國可以有足夠的人口來進行全生產分工,但是蘇聯不行。蘇聯因為人口所限,只能偏重於發展保命的國防工業和重工業。結構缺陷導致,蘇聯的經濟問題,越來越嚴重。

讓蘇聯真正解體的,不是美國人的和平演變使然,而是經濟崩潰所致。美國在兼顧和蘇聯進行軍備競賽的同時,因為工業人口規模上的優勢,其他的工業生產,可以照常運行。但是蘇聯不行,隨著冷戰軍備競賽的升級,重工業和國防工業所佔據的蘇聯人口與資源越來越多,其他的工業部門,就更加無法兼顧,這樣整個社會主義陣營的經濟,就難以為繼了。先是東歐劇變,然後接著就是蘇聯解體。

自從中蘇關係全面交惡,中國的經濟建設,也只能在有限的技術積累和儲備中,自己摸瞎瞎了。得不得技術和資本的支持,中國巨量的人口,只能休眠在一畝三分地上,並不能形成人力資本。美蘇都對中國進行了技術封鎖。為什麼日本可以在二戰後快速的成為發達國家了,因為它要錢有錢,要技術有技術,戰後日本的工業技術,90%都是從英美引進的。中國呢,除了跟斯大林與赫魯曉夫利益置換的那麼點有限的技術儲備,就再也沒有其他的技術來源。資本上,和技術一樣貧窮。在工業文明時代,光靠賣大蘿蔔,換不了幾個錢。

蘇聯陣營的技術援助枯竭,中國要想獲得新的技術來源,只能倒向美國陣營。但是和蘇聯對中國變強大的擔心一樣,中國也會給美國帶來不安全感。所以中國向美國尋求技術支援,無異於與虎謀皮。中國1978年宣布改革開放,意思就是說,我不跟蘇聯玩了,美國,我要來跟你玩了。美國人說,我為啥要和你玩啊,你那麼窮。所以,還是得要利益置換。這次和美國的利益置換,也是一場戰爭,中國對越自衛反擊戰。

打敗「世界第三軍事強國」越南後,既給美國人在越南的失敗報了仇,也和美國一起抗衡了蘇聯的全球擴張,中美關係迎來了蜜月期。在這段短暫的蜜月期里,美歐像擠牙膏一樣,向中國進行了有限的技術輸出。美國和蘇聯一樣,對中國採取的策略也是喂幾口,馬上就再勒脖子。因為在80年代末,中國未能向美國預期的那樣,發生東歐式的的劇變,所以中美的蜜月期結束了。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不再需要聯合中國抗衡蘇聯,和中國也就沒了什麼可置換的利益。

蜜月期結束後,整個90年代,美國開始對中國進行了一系列的鎖喉勒脖子動作。勒的最嚴重的一次,是台海危機,差點勒斷氣。中國和美國之前的蜜月期,讓台灣很難受。隨著冷戰結束,中美關係開始降溫,台灣認為它又可以邀寵了。95年中國成為關貿總協定觀察員國家,這次突破,刺激到了台灣,他們自稱皇民的李縣長,開始用訪美和台獨等問題,離間中美。

中國加入關貿總協定的復關談判,黑頭髮談成了白頭髮,依然沒談成,隨著關貿總協定升級為世界貿易組織(WTO),復關談判也就變成了入世談判。為了入世這件事,中國用了15年。橫向的對比下,日本入世,用了兩年半。香港只用了一天。社會主義國家波蘭,在67年申請,當時就加入。可見,這不是人權問題,跟是不是市場經濟也無關,也不是社會制度問題,只是個單純的勒脖子問題。

台海危機最大的受益者是台灣。最大的受害者,是中國。中國的復關申請,眼看著勝利在望,被李皇民縣長這麼一攪局,隨後世貿組織成立取代了關貿總協定,復關變成了更艱難的入世談判。門檻和加碼再次抬高。劍拔弩張的台海危機,使得中美關係,也一度降至冰點。甚至險些釀成一場戰爭。

從全球格局看,蘇聯解體,最大的受益者是美國,從此它可以橫行天下。其次是歐洲,隨時都會被蘇聯碾壓和吊打的軍事風險解除了。第三是中國,不用再承受來自北方的巨大威脅。這時候的世界格局,美,中,歐,俄,幾支力量的心態十分微妙。美國想一超獨霸,中俄歐當然不服氣,認為一個多極世界更符合大家的利益,畢竟,大家都受夠了冷戰那種枕戈待旦的日子。

美國想要一超獨霸,它就得除了勒中國的脖子,還要勒俄羅斯和歐洲的脖子。俄羅斯,直接被勒的斷氣了,國民經濟陷入癱瘓。中國呢,雖然被勒的很難受,但是還能憋的住。歐洲這時候心思最活絡,它認為蘇聯一解體,歐洲就可以恢復二戰前的輝煌,通過政治和經濟一體化,讓歐洲成為世界的一極。歐洲一體化運動,開展的如火如荼,最後在東南歐的地方,南聯盟這個釘子拔不掉。因為那是俄羅斯的勢力範圍。

雖然蘇聯分裂了,歐洲在軍事上依然無法和俄羅斯抗衡,在戰略上,歐洲既然無法接納俄羅斯進入歐盟,那麼俄羅斯就不是朋友,就無法在拔釘子這件事上,和俄羅斯進行利益置換。這時候歐洲認為,可以借刀殺人,用美國的力量,扒掉這個釘子。哪裡想得到,借刀殺人,演變成了引狼入室。科索沃戰爭,是冷戰後中美俄歐國際四支力量的大匯演,此戰過後,多極化世界格局的肥皂泡被美國刺破。

中國在科索沃戰爭中,大使館被炸,死了三個人。這裡面不僅是鮮血,更是屈辱。俄羅斯在這一局中,也極其的屈辱,軍隊開過去準備干預,美國對葉利欽說,你敢動一動,我就不貸款給你了。人窮志短啊,葉利欽馬上乖乖的打道回府,這麼窩囊的回去估計葉利欽能憋出一場病,還得蒙著被子哭幾天。歐盟呢,也被揍醒了,想恢復二戰前的輝煌,沒有獨立的軍事力量,那麼就只是個幻想,歐洲總算弄明白了,它只是美國的附庸,不能想太多。

經過科索沃戰爭的教訓,中俄歐要想實現多極世界格局,除了抱團沒有其他出路。不然大家都得永遠被美國勒脖子。對美國來說呢,他的全球統治戰略,是防止出現另一個強權國家。他的更大的戰略,是防止歐亞一體化,歐洲有資本和技術,俄羅斯有資源,中國有人口。這麼一整合,美國就被邊緣化了。航母再強,也不能開到陸地上和中俄的陸軍打仗,這對於海權興國的美國,如果歐亞一體化了,它的航母編隊,也就再無用武之地。

為了防止中俄歐抱團取暖,美國需要分化中俄歐。它要和中國再做一次生意,進行利益置換。這個生意是,美國放中國入世,換中國和美國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美國認為,通過這一招,它就可以一勞永逸的消除中俄歐對多極世界格局的幻想。柯林頓是怎麼想的呢,放中國入世,中國有可能會因此變得更強大。不放中國入世,只會把中國逼向歐亞大陸一體化這條路上,整合起來的歐亞大陸,比一個單獨強大起來的中國,更可怕。兩害相權取其輕,雖然他忌憚中國的潛力,但他沒有更好的選擇。

把中國和自己的利益綁在一起,另一邊讓歐洲和俄羅斯去互相掐脖子。本來美國需要不停的勒中俄歐脖子才能維護一超獨霸的格局,現在美國可以翹起二郎腿什麼也不幹,就能維護它的全球霸權了。這個構想美不美?不得不說,美國人的這步棋下的真漂亮。中國入世,標誌著多極世界格局的破產,美國終於實現了它天下共主的霸權夢。

入世對中國經濟有多重要呢,從一個數據可見一斑。1990年-2000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FDI的餘額是5000億美元。2001-2010年,中國FDI的餘額是1.8萬億美元。入世的十年,給中國經濟帶來的活力和能量,甚至可以說,超過了建國後的前50年的總和。這十幾年裡面,中國地表以上的建築新增加量,可能超過了中國過去5000年的總和。資本,人力加技術,工業化的魔力,讓中國經濟,從只有骨架,變得血肉豐滿。

在美國人的設想里,中國只是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如果中國只是用褲子換飛機,那麼如論如何,中美經濟也不會出現太大的失衡。入世後的十年中美蜜月期,為中國經濟帶來了瘋長。出乎美國意料的是,中國的產業升級太快,競爭優勢太強大,只不過用了十幾年時間,中國的出口導向戰略使得中國商品,所向披靡,中國從一個大號的馬來西亞,變成了一個工業強國。

隨著中國產業升級的加速,中美之間的貿易失衡越來越嚴重。08年次貸危機宣告,美國主導的現有的全球貿易格局,已經崩潰。如果出現了超出掌控的意料之外的狀況,那麼顯然說明,美國的這盤棋中,它一定漏算了什麼。它漏算的是中國的人口規模效應,以及中國人可怕的全要素生產率。

二、人多真的力量大

光有人口規模,沒有全要素生產率,即便有了資本和技術,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印度。光有全要素生產率,有資本和技術,但是沒有人口規模,也是無法成為工業化強國的,這個例子是韓國。中國是世界上唯一同時具備全要素生產率和人口規模優勢的國家。所以只需要資本和技術條件齊備,中國經濟就會爆發。

全要素生產率是什麼呢,用三句話可以概括,物盡其用,人盡其能,花錢花在刀刃上。舉個例子來說明下中國人的全要素生產率的可怕程度。一隻雞,作為要素資源,國外人可能把大腿肉吃了,雞胸肉吃了,其他的就都扔了,或者乾脆做肥料。

而中國人則不然,不光雞肉吃光,腿骨頭裡面的骨髓還要吸掉,雞頭吃了,雞脖子吃了,雞雜碎吃了,雞毛也要用來做雞毛撣子,以前還經常用雞毛裝在風箱裡面拉風箱。這種近乎本能的可怕的資源利用高效率,是中國人幾千年進化出來的生存智慧,不是其他民族可以短時間能學會的。

前面已經說到,蘇聯解體的根本原因,是人口短缺。它不缺技術,也不缺資本。但是隨著工業技術的升級,生產鏈變的越來越長,技術變的越來越複雜,分工就要求越來越細。到了後來,一輛波音飛機的零件總數,可以多達幾百萬個。沒有足夠的人口來支撐,那麼就無法完成生產分工和協作。

工業化發展到這一步,美國心知肚明,即便它不放中國入世,讓中國加入到美國陣營,那麼對人口同樣如饑似渴的歐洲等發達國家,也會把中國納入他們的生產和分工體系,進而形成一個新的全球產業鏈分工體系和貿易標準。事情到了那一步,美國就被涼一邊了。中國加入全球分工和貿易體系,是工業化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美國出於自身的地緣考量,曾嘗試使用東南亞等國的人口來參與分工,但是並不成功。

再來看蘇聯是怎麼因為人口短缺而失敗的。有一個例子很能說明問題。熱吻狂魔勃列日涅夫出訪埃及。安瓦爾·薩達特總統請求蘇聯提供三筆經濟援助。第一筆是100萬噸煤。說沒問題給給給。又還要20條遠洋貨輪。給給給。最後埃及總統想要一輛自行車,送給他的孩子做生日禮物。熱吻狂魔一聽自行車就癲了,你要啥自行車啊,我們的同志,波蘭人不生產自行車。

蘇聯和它的盟國,為什麼不生產自行車呢,因為輕工業的門類太多,分工也太複雜。他們有限的人口,只能用來發展重工業,重化工與國防工業這種保命產業。自己不生產,就只能靠進口,進口拿什麼跟別人換呢,不可能拿自己保命的技術和產品,和資本主義國家進行貿易。只能用資源,來和西方世界換輕工產品。這也正是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落入資源陷阱的根本原因。自己不生產自行車,又不能拿導彈去換自行車,只能拿石油天然氣來換自行車了。

民國的經濟結構,和蘇聯相比,則陷入了另一種很極端的結構性失衡里。在民國的黃金十年,中國並沒有優先發展保命的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而是選擇了發展麵粉和紡織日用商品等輕工業。這十年的機遇一閃即逝,等到日本人打上門來,不要說坦克飛機和大炮了,連個槍都造不出來。

一個國家,要成為大國和強國,首先,得有足夠的工業人口來進行重工業,重化工和國防工業的生產。其次,要滿足人們的生活需求,又需要有完備並發達的輕工業體系。等工業生產和分工越來越複雜,那麼就需要一個為生產做服務的第三和第四產業,這又得需要大量的高素質人口來支撐。這也就註定了,韓國日本這種國家,技術再發達,也不可能造出來波音大飛機這種產品。因為工業化人口沒那麼多。

中國的規模巨大的人口,在變成工業人口之前,一直都是處於休眠狀態,主要的人口都是作為農業人口,被低效率的空置著。在工業社會,人力只有與資本和技術相結合起來,才能發揮出人力資源要素的價值。中國作為後進國家,先進國家喂點餅,中國的工業化進程,就往前拱一步卒,再喂一口,再拱一步。雖然國內的科技研發,也在自力更生的奮鬥著,但是沒有技術儲備情況下的自主技術創新,很難追上和超越發達國家。

而當入世的閘門一開,不光資本蜂擁而至,技術也跟著資本一起進來了。這些餅大部分都可以敞開吃,如饑似渴的中國經濟,向餓狼一樣的撲了上去。十幾年時間,資本積累完成了,產能積累完成了,技術儲備和積累基本完成了,農業人口轉變成工業人口,產業工人隊伍有了,工程師隊伍也在生產的鍛煉中,成長了起來。這進一步提升了中國人口的人力資源的價值。

更具長遠價值是中國經濟活動生態化了。中國經濟先是出現了區域產業集群生態,然後這些產業鏈縱橫交織,連成了網,規模經濟的意義,不僅僅在於降低了成本,它更神奇的地方在於出現了一系列的化學反應,它會自組織,自適應,自迭代,自創新,自實現。連成一體的中國經濟出現了一體化現象,它有了生命,開始作為一個有機的系統而存在,並向前自我驅動。至此,中國經濟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了後工業化的階段。

三、從活命經濟到發財經濟的轉型

看中國近現代經濟的歷史,事後用後來的一套,會老覺得以前的經濟模式,這裡不對,那裡也不對。跨歷史周期,跨階段,如同在大宋的審美觀評價著大明朝的風情,對於經濟分析來說,穿越是一個大忌。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之所以會那樣,是當時特定的歷史條件所決定的。比如說,為什麼中國科技不如美國,因為中美兩國當前的經濟現實,各有個的周期,不在一個階段,沒法比。

中國經濟在第一個三十年,最大的主旋律,不是繁榮富強,而是保命。在這個階段,重工業,重化工,國防工業,才是永恆的建設主題。而且,為了擔心工業太聚集,擔心被美蘇一鍋端了,又要搞大三線建設。

因為不能寄希望於美蘇的仁慈,他們要是真來殺全家了怎麼辦呢,為了不被一下子把人都殺光,還要挖防空洞,還要鼓勵生育。整個前三十年的經濟發展基調,都是如此。有限的資源都用在發展保命工業上,那麼輕工業就比較落後。我們沒有足夠的資源來和輕工業商品來發展國際貿易,很多時候,農業就得反哺工業。

一直到70年代末期,中國的核工業,和導彈技術等國防工業基本成熟,這條命算是能掌握在自己手裡了。如果還像50-60年代那樣,連命都保不住,一打仗就被人威脅殺全家,跟美國人談改革開放,沒資格談。第一個三十年,枕戈待旦的活命經濟,為第二個三十年叩開國際市場,打下了基礎。

第一個三十年,中國的保命經濟,使得中國作為一個大國,從實力上,真正的站起來了。第二個三十年,保住命了,站起來了,才可以談謀求變得強大,才能去闖世界。以中國的人口規模,和全要素效率優勢,只要世界敞開了懷抱歡迎中國,中國經濟,在國際競爭上,肯定會表現的一騎絕塵。

可是,這並不是一個友好的世界,它不僅不友好,而且很強硬很冷酷。80-90年代,中國只能做點小生意,掙點小錢。這滿足不了中國,因為窮的太久了,中國想發大財,中國為了發這個大財,已經準備了很久。出口導向戰略,早早的就制定與籌劃好了,無奈,世界只給開了個門縫。而當入世的那扇大門一開,接下來,就再沒有任何東西,可以阻擋得住中國人了。

和美國利益捆綁在一起,使中國積累了大量的外貿盈餘,和資本賬戶盈餘。外匯占款,是中國央行資產負債表急劇擴張的主要原因。加了美元槓桿的中國經濟,使得信貸狂潮湧入消費,投資和出口三駕馬車裡,它在消費層面,造成了房價等資產的暴漲,在出口方面,摧垮了發達國家的需求市場,在投資方面,擴張了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基本上,國內外的所有問題,都是來自中美之間的一次蜜月。

這次大歷史周期的經濟轉型,內外部都遇到了很大的阻力和困難。在第二個三十年大歷史周期中,頭十年美國跟中國蜜月了一把,接著的十年,美國勒了中國十年脖子。第三個十年,又蜜月了一把。隨著次貸危機的爆發,中美的蜜月期,又要結束了。

四、從發財經濟到老闆經濟的再轉型

中美關係有著很強的規律性。十年一個大周期,蜜月期,勒脖子,蜜月期,再勒脖子。不過目前所處的這個十年,美國想重返亞太勒中國脖子,可能沒法再像90年代勒的那麼隨心所欲。90年代,第七艦隊可以大搖大擺的開到台灣海峽耀武揚威。現在,估計能開的進來,不一定還能開得出去。

如果床破上台,繼目前這個勒脖子周期過後,中美關係,可能降迎來下一個蜜月期。瞎使勁也勒不出來個什麼所以然,除了自己累半死。所以,美國不會這麼無畏的空耗在和中國的鬥雞式纏鬥上。中國關係,降進入下一輪的利益置換。

中國的開價,不外乎是人民幣國家化,一路一帶整合歐亞大陸。中國現在有錢有技術有產能了,要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而美國的開價將會是,保持台灣現狀,維護東北亞現有秩序。接下來的十年,台灣問題應該不會出現破局,東北亞也不會出現破局。中國還需要更多的時間讓自己變的更強大,這時候在台灣和東北亞強行突破,並沒有絕對的把握和勝算,風險是很大的。

而美國在下一輪利益置換中,能得到什麼呢,它得到的是,一個沒落帝國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美國人喬治·凱南認為蘇聯是個瘋子,還專門研究了蘇聯人的行為根源,得出的結論是,蘇聯人之所以這麼喪心病狂,是因為他們極度的缺乏安全感。其實美國也和蘇聯一樣,也是一個嚴重缺乏安全感的國家,他們自己也非常喪心病狂。

再多十年的安全感,對美國來說,即便它虛幻,也很受用。安全感對美國人來說,和多蘇聯人來說一樣值錢。中國的國力,將在下一個中美蜜月期的階段,再次大幅增強。等結束下一輪的中美蜜月期,大概要到2030年,台灣問題,東北亞格局,都會迎來巨變,因為要換天了。

對於台灣,和東北亞的那些國家來說,他們的心態,現在很微妙。美國需要再多十年的虛幻的安全感,但是這些傀儡國家和地區不需要。它們感受到的是驚恐,日本想要成為美國的一個州,並不是信口開河的玩笑話,而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地緣驚恐的外現。這種驚恐,韓國和台灣都有,朝鮮也有。

中國經濟,從目前形勢看,將勢不可擋的從發財經濟,向老闆經濟轉型。這個老闆經濟,包括一整套的全球貨幣體系,全球貿易體系,全球政治體系和全球安全體系。十年時間,應該夠用了。我們當前所看到的國內國際的大動靜,大熱鬧,都是這個大歷史周期,轉型和切換的關口,所帶來的難以避免的牽動,和舊秩序的碎裂聲。

五、美蘇派的終結與中國派的鼎盛

歷史上中國人向來厭惡打仗,打仗的目的也是以戰止戰,根本目的是為了天下太平,人人都能過上好日子。不過呢,樹欲靜而風不止,這個世界就是這麼令人哭笑不得,不是你想好好過日子,別人就會給你送來一陣春風。中國一建國,身邊就站倆瘋子,蘇聯和美國。這個歷史現實,決定了我們的政治現實,政治現實,又決定了我們的經濟現實。

如果中國不理這兩個瘋子,那麼就會被他們聯手殺全家。所以,中國必須得靠著在倆瘋子中間找平衡來保命。在一開始,中國幫助一個瘋子打另一個瘋子。後來又幫著後一個瘋子打前一個瘋子。好不容易,幫著一個瘋子把另一個瘋子打死了。剩下來的這個瘋子還想勒死中國。看勒了十年沒勒死,又攤上瘋子家裡活太忙,人手不夠用的,這瘋子便悻悻然的讓中國去給他搬磚了。

和蘇聯那個瘋子站一起打美國那個瘋子,中國的國家利益就要和蘇聯捆綁在一起。那麼,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蘇聯這個瘋子接軌。後來,為了打蘇聯,中國又不得不和美國這個瘋子站在一起。和美國站在一起,也同樣意味著,我們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得跟美國人接軌。

和美國進行利益捆綁,那麼之前和蘇聯捆綁在一起的利益,就得進行利益解綁。無論是利益捆綁還是解綁,都會造成社會上的大動蕩。尤其是人們思想上的大動蕩。現在,中美關係的上一輪蜜月期結束了,中國要對之前和美國捆綁在一起的利益,進行解綁。從思想到文化,再到經濟與生活,方方面面的都要進行解綁。

這就造成了很多人的思想震蕩,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一些人覺得,那豈不是要回到和蘇聯捆綁的老路上去了呢。這是一種很典型的二極體思維,非此即彼,非美即蘇,理解不了第三種可能性。蘇聯那個瘋子,早就被打死了,和美國利益解綁,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回滾到蘇聯那一套。中國和美國利益解綁,是為了徹底擺脫瘋子的淫威,真正的做回自己。當初和美國捆綁在一起,不過就是為了利益,這是一樁生意買賣。現在生意做完了,大家各數各的錢,也該各回各家的散了。

做生意,最忌諱的就是感情用事。國與國之間的生意,更是如此。在和美國捆綁的這些年,很多人難免會對美國產生感情,甚至認為美國對中國有恩,還有人認為,蘇聯對中國也有恩。這就是感情用事了。中國什麼也不欠這兩個瘋子的,中國得到的來自美蘇的一切技術支援,都是用血與屈辱跟這兩個瘋子換來的。都是等價的交換,所以恩情無從談起。

朝鮮戰場上的英靈,越南戰場上的英靈,被炸大使館的英靈,南海撞機的英靈,他們都是因為美蘇的霸權淫威而犧牲。並不是說中國主動的要拿鮮血做籌碼和這倆瘋子做生意,而是這兩個瘋子認為,中國你這麼窮,你除了命和屈辱,沒有其他的東西和我交換。國家如此,人也如此,當一個人落魄窮困的時候,除了命值錢,除了尊嚴值錢,其他的都不值錢。沒有人會願意和窮人談理想談人生。

中國沒有左派,也沒有右派,用法國大革命的那一套政治譜系,套用中國的社會現實,是十分幼稚的做法。中國只有蘇聯派、美國派和中國派三派。在和蘇聯利益捆綁的時候,蘇聯派佔上風。在和美國利益捆綁的時候,美國派佔上風。在和蘇聯利益解綁的時候,蘇聯派失勢,在和美國利益解綁的時候,美國派自然也要失勢。等和美國這一輪利益解綁完畢,中國派,將橫掃蘇聯派和美國派。

中國派,在文化,政治,經濟,金融,軍事,等各方面,都將全面的體現中國利益和中國意志。中國不再需要低頭哈腰的為了能和別人接軌,從黑頭髮熬成白頭髮。中國派,要走的是中國道路,要體現的是中國精神,要建立的是中國標準,未來不再是我們求著跟別人接軌,而是別人求著和我們接軌。這便是中國派的中國道路。

現在所看到的很多經濟現象,比如股市異常波動,房價異常波動,就是眼下正在進行的和美國利益解綁所導致的動蕩。尤其也包括,一些人思想上的動蕩,和情緒上的歇斯底里。和美國這個瘋子捆綁在一起久了,很多人內心裡也把自己也當成了瘋子,產生了感情,不願意解綁,經濟利益上,也更是如此。

思想上與美國解綁,很多人會覺得普世價值護體很好,不能丟。普世價值論,跟基督教的福音書一樣,都是無稽之談,它是新版的福音書。如果熊貓統一了地球,不要懷疑,吃竹子也會成為普世價值。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就是地球統治者的私人性的,強行推己及人的惡趣味。自己喜歡吃竹子,就讓全地球的人都吃竹子,自己喜歡尿炕,就讓全球人民都熱愛尿炕。中國人認為,只有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樣才能大家都過的好。

等這兩個瘋子都死了,天下也就真正的太平了,想好好過日子的人,才能有條件好好的過日子。好好過日子,才是真正的中國道路,美蘇那種基於精神深處的不安全感導致的瘋狂行為,與各種歇斯底里的思想,對好好過日子,並沒有什麼現實好處。對於個體的人來說,想更好的過日子,就要與這些瘋子思想解綁,重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經濟現象,就像一隻插在水盆里的溫度計。如果擋住下面的水盆,把水盆變成一個黑箱。那麼只盯著溫度計看,一會看它呼呼呼的溫度上漲,一會看又呼呼呼的溫度往下掉。只盯著溫度計,能預料溫度計上的刻度下一步是漲還是跌嗎,顯然無法做到,甚至連溫度計的溫度為什麼漲跌,也無法解釋。

脫離下面的水盆研究溫度計的溫度變化,那麼這就是一門類似占星術的學問。同理,脫離經濟現象下層的政治與軍事博弈來理解經濟,也是一門神學。為什麼經濟學家無法預測經濟危機?因為他們的思維訓練和經濟學系統教育,教導他們只需要盯著溫度計看就行了。

目前比較令人們普遍感到焦慮的是,中國經濟為什麼會是現在這樣,房價和股市為什麼這麼異常,未來又會怎樣,等等問題。要理解中國經濟現狀,就要弄明白中國經濟為何會演進到現在這樣,它背後的推動力又是什麼。推動中國經濟演進的深層驅動力,並非經濟規律,而是大國博弈的血火奔流。

如果只盯著中國經濟來理解中國經濟,看到的無非是股市和房價波動,進出口數據,GDP數據,CPI,PMI,等等,這些指標和數據的上下浮動與變化。而真正的要揭開中國經濟這個溫度計下面的黑箱,看中國經濟這半個多世紀的發展與演進,會發現真正驅動著它的,不是經濟規律,而是更底層的全球政治的大國博弈,這個驅動力,從建國到現在,它一直都像血與火一樣的在奔流。未來,也仍將繼續向前奔流。

內容來自至道學宮 中國經濟的血火奔流六十年 - 至道學宮


看圖:


這個問題下面所有的高贊回答,基本都沒下過地。

而且,也不知道是不是題主把題目改了,好多人文不對題。

這個問題,從提問到回答,全是槽點。數據帝,憶苦思甜帝,反攻清算帝,生產力飛躍帝,撕成一團,真是熱鬧啊。

題目問的是部分人改革開放前吃不上飯,改革開放完了之後就吃上了,姑且認為是說的農民。從這40年來的發展歷程來看,確實農民從吃不飽到隨便吃,有了極大的跨越,這部分人以前吃不上,現在吃上了。

原因呢,原因複雜,眾多高贊答主說的都有道理,但都片面而且帶著私貨。但這個問題不存在標準答案,撕逼是沒有價值的。從生產力到政策,從積極性到土地流轉,都跟這個問題息息相關,你非得捧一個踩一個,避重就輕,斷章取義,不是蠢就是壞。該評價同樣適用於教科書。

在此之前,作為一個六歲就下地被棒子葉剌的滿臉血的社會主義青年,請大家注意,吃不上飯跟產多少糧並不是劃等號的。

小崗村那句「交夠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今天看來這句三分之二都是在控訴國家稅負的話,怎麼就讓當時的農民激動的不能自已?因為之前統購統銷政策的存在,農民手裡根本就存不下糧,連「剩下都是自己的」都做不到。地里打下來的不是糧,吃到肚子里才叫糧。糧食去哪了,反正總不能憑空消失了。工農業剪刀差從來都是血淋淋的,原始積累靠的不是敲鍵盤。現在有人想否認這個當年九億農民受過的苦難,你想幹什麼?

題干里的改革開放並不準確,準確的說是農業政策的變更讓農民有了飯吃,這是原因之一。

其二,農民的積極性確實被調動起來了。以山東半島為例,在今天,青苗地上每年花費的人工並不多,播種收割灌溉已經機械化,一家人哼哧哼哧干五天的,半個小時就結束了。化肥的使用讓大家不用再全家出動去拾糞,不用去漚肥,不用去為了兩泡牛屎跟人打的頭破血流。除草兩遍除草劑,不用天天頂著大太陽鋤地。但是這些放在40年前,都是需要人乾的。集體所有的地塊都需要大量的人工來完成種植,沒有積極性,土地積肥、除草就不可能做到所需的程度;搶種搶收自然也搶不動,內耗自然發生,一遇災年這個問題更會被無限放大。山東半島的地還算是可以的,產量不錯。承包前好地的水準是畝產350斤麥子,因為缺肥,根據我爺爺的說法,「麥子長得跟韭菜那麼高」,包產到戶後,普遍畝產過了500斤。積極性的作用是存在的,但是隨著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其作用正在不斷弱化,但是你不能否認在80年代包產到戶的價值。

其三,種子的改良。山東半島不種水稻,一季冬小麥一季秋玉米。我們不關心袁隆平,只認二李——李振聲、李登海。這兩年小麥的單產在正常年景穩定在1200斤,玉米的單產基本也是這個數,遇上旱澇是另一回事。沒有種子的改良,上再多的肥,也不可能有這種產量增長。

其四,化肥的使用。我認為在進入90年代之後,糧食單產的增長,化肥的作用佔了很大的比重。這得益於化工技術的發展,沒有化工的飛躍,這會兒沒準我還在家拾糞。化肥跟農藥、機械都還有第二個好處,極大的解放了農村的生產力,不用讓農民天天捆在地上。農民工進城之後,得到的遠比在土裡刨出來的多。

其五,灌溉設備的普及。我不說水利,因為山東半島不是特別缺水,溝溝坎坎里存水的地方也多,不用開閘放水,也能就地取水。也是因為這個原因,60年代舉三縣之力修建的灌溉溝渠網,基本上被慢慢廢棄了。但是小型水泵的普及,讓灌溉更加方便,直接促進了糧食增產。

忙著回複審稿人,就不寫了。

時代在變化,生產力在進步。但是把目光聚集到八九十年代,這五點的作用都是不能忽略的。隨著農業現代化的推進,人的因素正在逐步減少,小農經濟的優勢也一天天的被消磨掉。希望諸君不要開上帝視角,不要亂帶節奏,不要關公戰秦瓊,這個世界本就不存在標準答案。


10月12日,感謝贊和評論。昨天被舉報要求修改。

部分人在改革開放前吃不上飯?確實是這樣的。

但即便是在當下,中國也有「部分人吃不上飯」。

略……

略……

略……

相對於「糧食總產量」和「人均糧食量」而言,「分配製度是否合理」,才是「人民吃不吃的上飯、富不富的起來」的關鍵。

關於政治方面就不說了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副總理_百度百科

首長負責制_百度百科

有興趣的也可以看看1977年的紀錄片《鐵證如山》


筆者於1968年12月作為知識青年到四川盆地西部邊沿彭縣楠木人民公社接受再教育。楠木人民公社有15個生產大隊,其中13個大隊在川西盆地邊沿平原上,2個大隊為山地村莊。1973年,筆者開始在楠木人民公社任幹部。那時,不管任何職務的公社幹部都必須長期住在一個生產隊「蹲點」。筆者與一個土改時期的老資格公社幹部陽運昭(陽在成為公社幹部前是第二生產大隊的黨支部書記,人皆稱他陽書記)奉命到第4生產大隊蹲點,住在該大隊第4生產隊,且一住5年。經過5年的親身經歷和觀察,筆者看到,生產隊作為經濟核算單位,集體財產狀況儘管十分透明,但對於農民家庭而言,生產隊的利益仍然屬於整體利益和長遠利益,「透明」的利益也難於使農民產生關愛集體的動因。三級所有制下的農民確乎依然不可動搖地保持著梁漱溟所謂一心只為「身家打算」的傳統觀念。國家欲以生產隊為基礎建設現代鄉村社會的理念與農民之間仍然存在無法消除的衝突。第4生產大隊第4生產隊有276畝水稻田,156口人。社員80%為楊氏家族成員,隊長是50歲出頭的下中農楊桂聰。他少年時上過新式小學,能閱讀黨的文件,也具有計算生產隊收支的能力,是楊氏家族中輩份最高的男子之一,幾乎全隊的人都稱他楊二爸,其威望在生產隊無人可與比肩。但是,有崇高家族威望的楊對生產隊的領導卻頗為失敗。該隊土地少,產量低,每年秋收後,繳完國家公糧後口糧所剩無幾,到春節前大多家庭已斷糧,楊每年冬季都得想盡辦法為社員尋找過冬的糧食。筆者和陽書記住到該隊的第一年冬天就花了很大力氣幫他們在有山地的第14、15大隊借糧(24)。

1974年春耕即將開始時,筆者和陽書記請楊隊長召集隊幹部討論生產隊提高產量解決缺糧問題。楠木人民公社處在成都平原水稻主產區,影響產量的最關鍵環節是每年的雙搶,即五月份油菜籽和小麥搶收與水稻搶種。只要能在夏至節之前插完水稻秧苗,並且底肥較充足,每畝田至少增產200多斤稻穀。第4生產隊長期缺糧的癥結就在於始終做不到夏至節前完成雙搶。其實這是一個普遍問題,當時全彭縣,乃至全省每年都開展「大戰紅五月」運動(25)。黨政領導之所以風急火燎地強調農村大戰紅五月,不僅全力以赴加以督促,還組織機關幹部和工商學界人力支農,正好映證了適時完成雙搶至少在整個四川都非易事。第4生產隊每年不能在夏至前種完水稻的根本原因在於到雙搶時不能全員投入生產,常有近三分之一的社員找各種借口逃工。且社員總是偷偷將家藏的肥料全施到自留地里肥小麥,造成過度施肥易於倒覆而無收成。筆者和陽書記決定要改變這種狀況。此際,我們發現每家自留地的麥苗已顯示出施肥過度,楊隊長的自留地也不例外。陽書記要楊隊長召集全體社員開會,要筆者好好講一講人人必須為生產隊出全力的道理。我仔細為大家算了筆賬:全隊276畝稻田,只要社員在紅五月出全力,完全可以在夏至前插完秧苗。再加上各家都把肥料集中用到集體土地上,每畝至少可增產200斤糧。按156人計算,每人就會增加350斤以上口糧。如一心只顧每家不到三分的自留地(都非水稻田),就算畝產800斤小麥,全家最多也只能增加200多斤糧。因此,只要每個家庭都把力氣用到生產隊的土地上,無糧過春節的問題就可解決。筆者自以為講得頭頭是道,社員們亦似乎有贊同之色。

但是,到大戰紅五月之際,每天出工社員仍然僅達到2/3左右,原因不一而足,夏至節前種完水稻的計劃照例成為泡影。當年冬天我們仍然陪楊隊長去14、15大隊借糧過春節。

1976底,公社黨委會重新調配了駐隊幹部,陽書記被調走,另派土改時期的老幹部、公社黨委副書記張應聰,退伍軍人、公社武裝部長老彭與我同駐第4生產隊。張書記性格平和,但做事幹練:武裝部長老彭說話做事都斬釘切鐵。他們兩人了解情況後,決定1977年非解決缺糧問題不可。張書記命筆者負責說服教育,並與老彭負責找關係去四川化工廠弄肥料。春節過後,我與老彭找到關係,到化工廠運回4車氨水(當時氨水是緊缺化肥),備足了水稻底肥。紅五月到後,我們便各自大張旗鼓地動員社員出工雙搶。當時,隊里有個青年女社員楊春蓮,因丈夫是成都大工廠工人,從不幹農活,但穿著與大城市富裕家庭的女青年一樣,全隊人無不萬分羨慕。我決定動員她出工,以帶動全隊男女。經我一番勸說後,她答應次日下田插秧。結果自然有效,當天許多不出工的女社員都下了田。但楊春蓮干一天就覺得實在受不了干農活的苦,堅決不幹了,出工率隨即大幅下降。張書記和老彭只好決定採取非常手段解決問題。次日晨,我們把楊隊長的一個已逃工兩天的遠房侄子楊四娃叫到一避靜處,老彭往他腿上踹了兩足,嚇得四娃連說再也不敢偷懶。這一殺雞給猴看的招數著實管用,當天下午全隊出工率就上升到98%以上,而且持續下去了。當年,全部秧苗在夏至節前5天左右插完,且底肥充足。當年秋收後,第4生產隊增收糧食7萬多斤,社員們過了一個多年未有過的喜慶春節。

1978春,筆者上了大學。是年冬,楊二爸來省城辦事,順便到學校看看。他告知:筆者走後,公社黨委會認為第4隊的問題已經解決,把張書記和老彭也調走了。該年雙搶又未趕上季節,產量又下降了。好在次年即開始實行總設計師鄧小平的農村土地承包責任制,第4生產隊與成千上萬的生產隊一樣,從此不用任何人督促,農民自己便永遠解決了雙搶趕季節等一切難題。

上述個案是隊為基礎三級所有制持續實施數年效果的真實寫照。


有些左派分子拿著一些數據在那說的天花亂墜的。不過,這個飯也分是什麼飯嘛。

按我爸我媽的回憶,改開之前,那也能混個肚子飽。但問題是,當時吃的可不是白米飯。都是要往裡面加紅薯或者菜的。

這個口感可就遠不如白米飯了。當然你要是僅看數據指標,會覺得這不都是糧食,差不多啊。但個人感受卻差遠了。

反正我爸我媽他們,回憶起聯產承包,從來都是讚不絕口的。他們說,一承包之後,很快就吃上白米飯了。

左派人士,總是喜歡簡單的拿個糧食數據來對比。

其實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意義遠不止於此。

畢竟,糧食再怎麼增長,數量是有限的。沒有聯產承包,在計劃經濟下,慢慢的其實也有一些發展。

聯產承包真正的意義在於,不光在於讓居民吃了好了一點。而是給了居民自由經營的權利。讓他們除了能夠吃的好之外,還能夠買到各種自己想要的東西。

還以我家為例。在八十年代,我爸就個體經營,幹上了木匠。他和我媽就買了以前的所謂三大件,自行車、手錶、縫紉機。後來還買了電視機。還早早的就修了樓房。

甚至就是在吃的上,起碼不是過年才能吃上一點肉了,起碼養個豬,能搞點臘肉、臘腸什麼。

而在公社時代,二十多年時間,大家都住在那些土屋裡面,也就只有平房。連新房都少。一年年的一成不變。

你就是養豬,要是豬的重量不達標,說不定到頭來,一點豬肉指標都分不到。

我就更不說很多進城打工的人了。這在公社時代是不可能的事情。在78年之前的20年里,中國的城市化幾乎完全停滯。一直是百分之17左右。到89年,則已經接近27%,這還不算那麼多的所謂盲流。

公社體制的崩潰給了中國無數的農民們發家致富的機會。

如果不是公社解體的話,這些都不可能發生。

我承認,即使公社繼續存在,說不定慢慢的也會吃上白米飯。可是光吃上白米粉就夠了?

左派分子把農民想像成只要有糧食吃就好,就可以大書特書,當成自己天大的功勞了。不客氣的說,就是完全不把農民當人看。


那年頭有個詞,叫出工不出力。爺爺當年是基層農村生產隊隊長,對這一點深有體會。至於這問題下很多左派的弱智回答,看得出來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說句不客氣的話,這幫人真的是又蠢又下賤。

還有傻逼和我講機械化?你知道70年代末中國的機械化是個什麼水平么?知道南方丘陵地區壓根不適合用這個么?知道地權分散導致那個時代中國大部分地區不適合機械化么?一群連五穀都沒見過的在校小屁孩有啥資格談農業?還有連代碼都不會寫的傻逼和我談AI?你他媽配么?

更滑稽的是,某些左派平時口口聲聲「有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下任何罪行」云云,恰好說明私利對人主觀能動性有巨大的刺激作用,怎麼到了種田的時候就不認了?至於哪個因子重要,去看數據帝的答案,看不懂說明你蠢,沒資格談這個問題。


好吧我是專程來懟人的@野風 這位的數據不可謂不翔實,可惜的是需要換一副眼鏡——兩個關鍵數據都看錯了,得出來的結論就不可能是正確的

5.5%的死亡率是什麼概念?人均壽命不到20歲!天哪!怎麼能這麼可怕!然鵝——

朋友,這裡的數據都是千分號好不好!就算你不知道千分號是啥,你都知道了你們縣人口有70w拿腳趾頭想都知道70w的五分之一是14w啊。

再有一點就是用糧食總產量減去徵收部分得出來全縣口糧數量,先不說有多少徵收的口糧有多少變為了本縣非農業戶口的口糧,您得先把本縣糧食產量搞清楚吧?我仔細一看,您的圖裡就有糧食產量

再往下一看,現成的數據不用,非要自己算,結果算出來的糧食產量直接減半

朋友,發表意見之前求你配一副好點的眼鏡

帽子+1

其實吧,你說縣誌是自己編的自然想怎麼寫就怎麼寫,這是肯定的。這玩意別人又沒有數據自然是隨便搞了。可是也不帶只有糧食總產量改了吧?你說1957年糧食總產量不對,然後用1949年糧食種植面積和1957年畝產做計算,憑什麼啊?你怎麼知道哪個數據改了哪個沒改?總得給個理由吧!


我是60年代出生的,挨餓的感覺刻骨銘心,現在想來也超越所有的體驗。對我來說數據和模型都是遠離實際的,那時挨餓的原因非常簡單——就是瞎搞的。

我出生在東北,並且我們縣一度是中國第一產糧大縣,在這個地方都能挨餓,能想像得到嗎!所以,挨餓基本與自己生產隊的糧食產量沒有關係,與施肥量、農藥使用量、種植類型、上工時間也沒有什麼關係。首先瞎搞的基層領導者,比如,學文件不學精神、只學做法,甚至還要不折不扣的照搬照做,愚蠢至極,那時候要農業學大寨,我們公社書記從大寨學習回來後,就非要學習大寨造梯田,好端端的東北平原黑土地,挑燈夜戰地挖大坑,深層黃土蓋在肥沃的黑土上,看著就揪心,好端端的大田給毀了,我哥哥那時剛上初一(相當於現在的六年級),就被學校帶著晚上去挑土衝鋒了,我媽媽不放心,晚上帶著我到工地上去找哥哥,結果哥哥很生氣;其次瞎搞的是公糧政策,自己種的糧食首先不能滿足自己食用,要先交公糧,然後生產隊再分配,即使豐收了有餘糧也不多分,餘糧也交給國家(所以也不能說是公糧政策瞎搞,是生產隊不會變通,那時的人真愚、真忠啊)。每個人按照自己家掙的工分分糧食,標準是520斤(260kg玉米),老弱病殘多的家庭就工分少、分的少,但每張嘴不會因為工分少就不進食啊,進食量是差不多的,那些家庭就挨餓,所以家裡小孩多的話,就早早的下地幹活掙工分去吧,那才是王道,怎麼可能去讀書!

農村改革開放最直接的一點是把農民的生產和對生產成果的享有掛起鉤來,那是積極性迸發的源泉,還記得包產到戶的第一年秋收後,我回家看到屋裡堆著滿袋的糧食,都不敢相信那是真的,問了我媽媽好幾次:這都是我們家的糧食嗎?那種喜悅和激動,現在也清晰地記得。包產到戶後,農民反倒變得清閑了、「偷懶」了,因為種什麼、何時種、怎麼種都是自己說了算,何時出工、出多少工完全有自己決定了,那種自由的感覺真好!另外,還要反對一下現在的一種所謂「共識」,就是吃大鍋飯時大家都偷懶,出工不出力、磨洋工,我覺得這是對當時生產隊許許多多正直善良、有滿腔革命精神的人的侮辱!當時的人和現在的人不完全一樣,他們集體主義精神和獻身精神高昂,他們許多許多人真的肯干、不磨洋工,請大家不要侮辱他們。

寫的有點像小說了,也很微觀,不如數據模型看著有科學性,但這是事實,是我的親身經歷。


大家都在極力裝瞎,二逼我來當吧。

至於為什麼改革開放之後就吃飽飯了,解釋再多也是多餘,因為知道的自然知道,不知道的都是假裝不知道。

箇中原因,看看朝鮮和韓國就明白了。成為韓國還是朝鮮,不在於努力,而在於選擇。

…………………………

一覺醒來破一贊了,作為一個知乎小透明第一次拿到這麼多贊,謝謝大家的厚愛與支持。下面啊,我再簡單地說兩句哈。

大家完全沒必要在化肥和糧食產量問題上糾纏不休,沒意義的,因為中國的糧食一直夠吃,跟產量關係不大。就跟朝鮮的糧食產量其實也夠吃一樣。


學R腦子太累了,懟一下人換個腦子。

@野風 拉黑了我,那不客氣咯。

首先人家在縣誌里看了一眼1957年的人口。

然後再來看人均耕地,嗯?1952年的人均耕地?這是為了什麼?

哦,原來是要利用畝產*人口*耕地面積=總量糧食產量啊。

然後此公得出一個驚悚的結論,人平糧食314斤/年。

從而為了得出一個結論:

然後有人發現了這個問題,糧食產量對不上啊,此公的解釋是:

因為共匪造假了,土地明明只有這麼多嘛!

其實呢:

1957年人家縣誌明明白白寫的是,糧食作物面積276萬畝,你這裡就變成據「第二張圖統計,水田為14萬畝,旱田為122萬畝。」,第二張圖用的是1952年的數據,5年間開荒的面積就不算了?真棒。似乎為什麼一定要用1952年的數據就迎刃而解了。

而稍有農村社會學或農業經濟史常識的人都知道,1949到1958年期間,共產黨在中國基層農村掀起了怎樣的狂潮,集中所有可能的人力物力興建各類功在當下、利在千秋的大小水利事業,從而大大開拓了糧食種植面積。而治水、治黃、安農、保糧一直都是從中古中國到現代中國集權式政權合法性的一個重要來源。中國當代有哪些足以彪炳史冊、讓後人嘆為觀止的偉大發明或工程?

還好意思說出這樣的話:

也充分說明,此公對於縣誌的編纂過程沒有一點點的基本認識。

通常來說,在我不懷疑他有意操縱數據的情況下,一個人用正確的數據得出了錯誤的結論,他要麼蠢,要麼瞎。

此公,我從最友善的、絕不質疑他有意操作數據的角度來揣度他的意圖,則只能得出一個結論:

這些數據我自己隨便算一下都可以發現——他既蠢,又瞎。


修改一下答案

我看這麼多答案眾說紛紜

但是就是沒人提到餓

我說你們也不要廢話了

餓你們兩天你們就老實了

意見就統一了

那時候你們也不想這個思想,那個主義

想的是大米飯,白饅頭,醋溜魚片,油燜茄子


事情要分三個階段來說。

第一階段是集體化,然後上面好大喜功,誘導出了「浮誇風」;然後既然「浮誇」成風,幹部要麼跟風要麼被批倒批臭。

你要知道,農業集體化實質上是工廠/企業化運營農業生產。產出是要上交國家的。

現在你吹你轄下企業產能翻了十倍百倍甚至千倍——請問,你打算交多少產品上去?

哪怕你說「畝產萬斤」的只是一塊地,可交上去的產出不翻上一番,烏紗帽你還要不要?腦袋你還要不要?

後果嘛,自己搜信陽事件。

簡單說,就是牛吹大了上面要糧下面交不上,交不上不說是自己吹牛,說是農民思想落後,瞞產,私存了餘糧。然後就是轟轟烈烈的反瞞產反餘糧運動。野蠻的逼問手段導致大量農民被打死。

農民口糧被榨乾,用來彌補吹牛吹出來的虧空,之後自然就開始餓死人。三年「自然」災害到來。

現在知乎上經常有人問某某著名科學家論證「畝產萬斤」的黑歷史,就是因為畝產萬斤帶來的災難太過沉重。

第二階段,因為浮誇風造成大饑荒,農村幹部終於無師自通,學會了「國企生存經」。

——「如果今年你增產了5%,那麼明年就制定個計劃讓你增產10%;達到了是應該,達不到就是工作沒做到位。「

如果你見過國營企業基層幹部,以私人身份和他聊聊類似話題:他們十個有十個都會直言不諱的說出這句話。

換言之,這壓根不是農村集體化經營特有的問題,它是國企通病。

對這些底層幹部來說,產量提高並不能助他升官發財;反而帶來一系列的麻煩。

對農民來說,增產要多投入勞力,過後自己又不能多得(那時一直狠斗私字一閃念呢,多分你點讓你有了私產,那就不止是「一閃念」的問題了)、反倒可能形成慣例,導致日後吃苦頭;所以肯定不樂意增產。

那時一到收糧時候,上面就開始做隊長的工作,要求他們多報產量;隊長就各種推諉,最擅長推諉的最受村民愛戴(有一個村子就是以村長N年拒不增產著名,上頭撤他幾次職,過後誰都不幹,只好還讓他上。這個村子基本沒挨過餓);然後上面就嚇唬,硬性攤派,反正你們今年非增產多少多少不可(有很多指標,比如每年開多少荒地、荒地開出來幾年轉為熟地等等)。我們村那時的隊長積極,上面一嚇唬他就軟,越軟以後就越在他身上找糧食。這就害的大家經常餓肚子,越餓肚子的地方反而越要出力(因為給你的指標高),現在都還有人念叨他。

真正收成多少,上面當然也不會隨便隊長編個數就算,而是經常下來查。如果真豐產又碰上工作隊了,是瞞不住的。

有個村子某年豐收了,帶人挖紅薯就亂挖,滿地白花花的都是挖壞的紅薯。工作隊來檢查,就把挖出來完整的交上去;夜裡村民自己跑地里把挖爛的撿回去吃,這年就能少挨點餓。結果有人打小報告上去,導致隊長被狠批一頓,還被加了定量。隊長氣壞了,放話說「以後實打實分,活該你們餓死」。就因為這個小報告,那年很多人差點餓死。

所以,農村基層,從隊長到普通農民,是沒人願意真下力氣提高產量的——這除了讓別的村子認為你這個村比較冤大頭、白白給你多加很多任務外,沒有任何好處。

知乎用戶:如何評價知乎用戶「砍掉重練」的這一言論?

然後是第三階段,包產到戶。

包產到戶說白了,就是肯定你的個人努力,允許你「勤勞致富」——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勤勞了不罵你傻逼,但拿你當傻逼捉弄。

——與其說是包產到戶提高了「生產積極性」,不如說包產到戶取締了「權力面前,誰不把心思完全放在權利爭奪上誰就活該被坑死」這種醜惡狀況。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勞心於治人者治人,勞心於他者治於人。

政治挂帥的年代裡,做實事的人把柄最多。所謂「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不錯」。

————————————————————————

第一階段餓死人;第二階段雖然餓,但還能吊住命;等到分地前,已經不是太餓了,但主要靠紅薯/玉米填肚子;小麥產量太低,能吃點白面比現在吃大餐都稀奇,那是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稀罕物。等包產到戶後,才天天有白面吃。地里農作物構成也從紅薯玉米小麥逐漸向經濟作物轉化。

——這裡有個誤區,就是以為「糧食總產量」代表了「土地能提供的最大產量」;實際上,就好像工廠生產商品分高中低檔一樣,生產遠超需要的「低檔貨」,收益是很小的;一旦滿足市場基本需要,工廠必然轉產產量更低但價格更高的中高端貨。

在這個因素制約下,糧食產量及其構成是和市場容量掛鉤的,和土地出產能力關係並不大

比如,第三階段之前,以產量更高但難吃的粗糧為主,小麥等細糧算「經濟作物」;第三階段之後夠吃了,這才以好吃且貴的小麥為主,紅薯/玉米基本是當飼料用的(那時靠自家餵豬,粗糧種的不多)——打個比方的話,看起來都是「吃飯」,但吃糠咽菜和吃滿漢全席,「吃」的內涵是絕不相同的。

再往後,煙葉、果蔬(乃至大棚果蔬)、香料等高投入高產出的經濟作物才開始大量推廣種植、養殖場大行其道(過去只有一定級別以上的幹部才能憑票買肉買蛋,人稱「肉蛋幹部」;現在幾頓沒肉沒蛋有幾個人受得了?),這些都進一步擠佔了主糧種植面積——這已經是第四階段,即改革開放以後的事了。

換句話說,夠吃之後,是先轉換結構提升質量、然後再在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增加產量;農業種植結構一直在調整,從高產粗糧為主轉換到較低產的細糧為主,然後再逐漸縮減種植容易但價格過低的主糧的種植面積,代之以其它經濟作物——籠而統之的拿個「全國總產量」當作「糧食生產能力」,謬之大矣。


近期進入農忙,無暇多寫,簡單綜合一下以前的文章。

首先,我的觀點是:綜合考慮各種因素,就中國而言,平均畝產自1949年的70公斤至今天的350公斤所增加的280公斤中,單純化肥因素約佔30%,單純良種因素約佔20%,單純水利因素約佔10%,單純其它因素(包括高廂壟作免耕輪作預留行間套作肥水管理在內的耕作制度改革,和農藥、農膜、農機等)10%,多因素綜合作用(包括化肥、良種、水利、農膜、農機、農藥、肥水管理耕作制度改革等)因素約佔30%。

1、農業發展的4個基礎:基本完善的重工業體系、完善的農科技術研究推廣體系、完善的農田水利體系、集約化和適度規模化經營,最終都只能依靠工業化來實現。如果沒有工業化因素,誰能為我解釋,數千年「包 產到戶」糧食平均單產也不曾高於100公斤,1984年怎麼就上了240公斤?是菩薩供的高還是風神龍王入了黨?

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不可能超過100公斤,詳見; 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 歷史

2、自解放後,除幾個特殊年份,全國平均糧食單產一直在持續增長。

a、「包 產到戶」政策是1982年1月1日《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確定的,而1959~1961整個國家都在不正常的狂熱和嚴重的錯誤之中掙扎,不能看作常態。所以人民公 社正常運作時期為1962~1980年。

b、1949~1958年的糧食單產年均增長率為4.73%,但這個高增長率有軍隊複員後農村青壯勞動力比例大幅增加及和平後農業生產秩序的恢復等不可持續的恢復性增長因素。關鍵詞:恢復性增長;不可持續

c、在正常運作的人民公 社時期(1962~1980)19年中,在「盤剝」之下,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為4.91%,並不亞於1949~958年的4.73%,更遠高於「包產到戶」後的1981~2012(2.15%)。

即使是以1959~1980年計算,人民公 社時期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2.90%)仍高於「包產到戶」後的1981~2012(2.15%)。

d、事實上直到1984年及至整個80年代,農業的增長因素依然主要是雜交水稻、「43方案」等系列為農業服務的工業化成果——化肥廠、農藥廠、農膜廠等的陸續投產。至於「包產到戶」,起初農民確實積極性很高,但對具有公益性質的農機、水利等設施的破壞積極性同樣也很高,維護保養要求較高的大型拖拉機、提灌站、機井系統等在數年內就拆解、鏽蝕、損毀殆盡,以至抗災、增產能力銳減。等到人們想起不是什麼都可以分家,放緩(不是停止)對農田水利體系的破壞後已經遲了,1985至確定「以工補農」政策的2003年間,19年糧食單產年均增長速度僅為1.09%。

3、具體分析增產因素,農業主要增產因素有工業化、農技推廣、農田水利三項。

a、工業化是農業增產的基礎,其作用體現在提供化肥、農藥、農機、及為育種等農科研究提供條件,等等。

b、農技推廣是農業增產的前提,只有以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為媒介,傳播良法良種(如矮桿和雜交稻),傳授化肥農藥農機的正確使用,儘快把工業化成果轉化為農業生產力,才能實現農業增產。但是,農技推廣系統在小農經濟下根本不可能發揮大作用,土地的分割細碎,小農的保守,生產單位的小、散、多,對失敗承受能力極弱等情況,加上四級農科網的瓦解,造成雖然現在農民文化素質遠高於60、70年代,農技推廣難度卻百倍於當年。

「土地分割細碎」直接導致的後果有:(a)、雜交水稻和玉米的推廣成為農技推廣體系在慣性驅動下最後的輝煌,而縣、公 社、大隊、生產隊的四級農科網瓦解後,殘缺不全的縣、鄉農技推廣體系現在也已全面崩潰,鄉鎮農服中心的人唯一乾的和農業有關的事就是(私人)賣種子農藥了,而有些新人是連「小春」是什麼都不知道。「新品種」、「新技術」成了詐騙手段。(b)、平原地區已初具規模的機械化農業重新清零,被拆解成為廢鐵,年銷售2.6萬台大拖的洛陽「一拖」2、3年內就驟然滯銷至1台也賣不了,到2000年以後才恢復到這個產量。(c)、植保上一直在提的「農業綜合防治」因天生與小農經濟犯沖再無可操作性,調節作物的播、植期,放養金小蜂、誘蛾燈、黃板、統一科學用藥等措施全都被濫用農藥取代。(d)、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變得極為困難,尤其是「生態農業」、「規模農業」、「品牌農業」、「制種產業」等對規模性、一致性要求較高的農業模式,一顆耗子屎打爛一鍋湯成為常事。(e)、……

c、農田水利工程最大的作用在於「抗災減災穩產」,拖平因旱澇災害造成的產量下滑曲線,把劣地改為良田,在全國長期產量曲線中也可看作增產因素。1980年之前興建了現有農田水利工程80%以上的工程,而1980年之後,農村的農田水利工程就總體而言是逐步失效破敗的30年,成系統的機井提灌站所剩無幾,農田水利體系陷入「偏癱」之中。而且現在「包產到戶」後農戶分散經營與水利設施的不可分散性和公共性之間的尖銳矛盾,農戶土地細碎「無法協調利益得失」造成的「最後一公里」難題,不是國家投入巨額資金就能解決的。

國家統計局數據,全國成災面積/受災面積的平均比值1950年~1966年17年為46.13%,1966年~1969年數據欠缺,1970年~1986年17年為38.99%,1987年~2003年17年為52.67%。

4、工業化是農業持續大幅度增產的基礎

而具體而言,工業化對農業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在:化肥、農藥(含殺蟲、殺菌、除草、植物生長調節劑等)、良種、農業機械等。

化肥

2012年中國生產氮肥4947萬噸(折純),磷肥1956萬噸(折純),鉀肥530萬噸(折純),共生產7432萬噸(折純)化肥,出口1758萬噸(折純,來源:http://www.china-fertinfo.com.cn/viewxx.aspx?id=21293amp;amp;amp;tb=jrgz),同時又進口磷鉀肥766萬噸,其中主要是高端鉀肥634萬噸,折純後約為350萬噸(來源:http://www.sxcoal.com/hf/3033308/print.html),合計國內消費6000萬噸以上(國家統計數據國內消費5838.85萬噸)。

以技術含量最低的過磷酸鈣,每生產一噸需發煙硫酸一噸,而這東西1949年美國產量1037萬噸,連「幾乎夷為平地」的日本也有161萬噸,中國僅4萬噸。

鉀肥的生產流程也很簡單,但也還要脂肪胺浮選,分離鈉鈣鎂,提純,而且變成化肥後沒有青藏鐵路(一期)也運不出來。硫酸、脂肪胺等化工原料、青藏鐵路,如果沒有工業化,這些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

在70年代「四三方案」整廠引進合成氨工藝以前,國產氮肥確實質量差成本高,但也達到了年產千萬噸(折純)。關鍵是如果沒有前期的技術積累和特種鋼工藝的突破,「四三方案」不能自建配套設備的話,至少要多花50億美元,也更談不上80年代因合成氨工藝的仿製、擴散成功,氮肥和糧食產量連年增長的大好形勢了。《尿素合成塔製造工藝 》(來源:http://www.docin.com/p-383296716.html)第二頁就談到「我國從一九六五年開始製造尿素合成塔,起初為雙套筒的結構,一九六八年開始製造Φ800mm內襯Cr-Mn-Ni(A4)雙相不鏽鋼小型尿素合成塔,生產能力為80噸/天。一九七0後全國建有33個這樣的尿素廠,全部由國內自行設計和製造。一九七五年以後,從國外開始引進13套年產48~52萬噸的大型尿素生產裝置,尿素合成塔的內徑為Φ2100mm~Φ2800mm不等,從一九八三年開始,我國也開始自行設計和製造大型尿素合成塔,並對原有的中小型尿素合成塔進行改造……」此外,氮肥生產也要海量的石油、天然氣、HCl、H2SO4、HNO3、NaOH、Na2CO3等基礎化工原料,如果沒有工業化,這些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

農藥

2012年中國累計生產農藥原葯354.9萬噸(來源:http://www.cacs.gov.cn/cacs/newcommon/details.aspx?articleid=120639),出口159.9萬噸,進口5.4萬噸(原葯,來源:http://www.nzlm.cn/bencandy.php?fid=484amp;amp;amp;id=361380),合計國內消費200.0萬噸。

技術含量最低的農藥是樂果,分子式:C5H12NO3PS2,不包括檢測試劑、催化劑等,僅其生產所需大量原料就有P2S5、CH3OH、一甲胺、HCl、Na2CO3、苯、氯乙酸甲酯等十餘種。而菊酯類、雜環類農藥等工藝就更複雜了,基礎原料甚至多達四、五十種。生產農藥原葯354.9萬噸至少需要數百種化工原料3000萬噸以上。

80年代,中國農藥和化肥產量就均已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現在,均佔世界總產4成。如果沒有工業化,這些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

良種

良種同樣是工業化的成果,不提科研過程中所需的工業支持,僅是成果的推廣就離不開工業化。雜交一代的父本和母本是自交系,因多代提純自交,生活力極弱,70年代剛開始制種時,在充分保障化肥、農藥供應下繁殖和制種產量也每畝僅幾十斤,如果沒有化肥、農藥根本不可能大規模推廣雜交水稻和玉米。此外要調節雜交水稻、玉米、小麥的父本和母本花期相遇和制種成功,920、2,4-D、殺雄劑等藥劑也必不可少。如果沒有工業化,這些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

農業機械

僅依靠拖拉機等栽插、收穫機械確實不能提高單產,但提高工效爭搶農時也是有用的。但噴霧器等各種植保機械、農用排灌柴油機等各種灌溉機械卻是必不可少,農膜的使用也極大地提高了單產和複種指數。工程機械雖不是農業機械,也是大型水利工程不可或缺的。1980年全國已擁有258.3萬台農用排灌電動機289.9萬台農用排灌柴油機。如果沒有工業化,這些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的。

所以,工業化是農業持續大幅度增產的基礎。

5、為什麼之前吃不上飯而之後就吃上了,除了糧食單產的持續大幅增長外,還有一重要原因。

人民公 社最大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強行「剝奪」農村來建設工業,同時極度壓制消費解決中國極度缺乏工業化資金的問題; 同時,輔以供銷社,引入和規模化種植「土特產」,以調配、統購統銷、工農剪刀差等手段「剝奪」農村的同時,破壞原有的封閉落後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把整個農村納入了全國社會化、工業化生產的鏈條,解決工業化所必須解決的市場問題。

王丹莉《工業化進程中的農村稅費制度演進》中引用歷年《中國財政年鑒》、歷年《中國農業年鑒》數據並分析後認為,1949年以來農民稅費負擔的變化可以粗略地被劃分為幾個時段:1957年以前稅費負擔與農民所得之比大致維持在10%—20%之間。1958年成為建國後農民稅費負擔的第一個拐點,稅費負擔/農民所得在這一年突然上升至37.29%,1960年出現大幅度回落後,直到1979年稅費負擔與農民所得之比基本維持在20%—30%之間。1980年以後,農民的稅費負擔一直呈下降趨勢,直到1984年。從1985到1989年,稅費負擔/農民所得大概在10%左右。而從1990年開始,農民的稅費負擔又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自2000年起,各種提留統籌費的下降則表現得更為明顯。

需要指出的是,1、由於各地在經濟發展水平和經濟結構上的差異,不同地區的農民稅費負擔並不一樣,此外還有農產品統購統銷等隱性稅收和水利交通等基建的無償勞動,而這部分往往是隨機和缺乏統一的統計數據的。此文採用數據主要是官方公布的歷年農村經濟收益分配表中的提留統籌費,目的是為口徑統一便於前後的對比。因此,部分地方「人民公 社稅收(含提留)遠超1/3以上」也是有可能的。2、雖然在稅費負擔結構中農業稅收通常僅佔1/3,但考慮到在城鄉二元結構下,城鎮居民無償或低價享用的國家興建的教育、醫療、供水、電力、文化、道路等社會服務,農村卻必須以「提留」自行購買(興建、興辦),所以把「提留」等同於「稅收」,等同於「剝奪」農村並不為過。

根據文中統計數據,單純就農業稅(不含農產品統購統銷等隱性稅收)而言,人民公 社時期農業各稅/農民所得比例實際在逐年下降,在正常運作時期最高為1964年的9.61%,最低為1980年的4.05%,平均為6.83%,23年合計657.17億元。但與此同時,為維持赤腳醫生、民辦中小學、農田水利、四級農科網等的運轉,集體提留卻有了大幅增長,人民公 社時期集體提留/農民所得平均為16.87%,在66~69年四年數據欠缺的情況下達到了1293.3億元。這使得稅費總和與同期農民所得之比達到25.84%,遠高於公 社之前的13.93%和之後1981~2000年的8.01%(農稅1.94%提留6.07%)。

======================================

所以,之前吃不上飯而之後就吃上了的原因,一是工業化下糧食單產的持續大幅增長,二是國家強行「剝奪」農村來建設工業的政策調整了。

春過雪消:工業化之前的全國平均糧食畝產最高能有多少?

春過雪消:地主階級是怎樣阻礙生產力發展的?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人民公社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工業化過程中的歷史作用?

春過雪消:小農經濟(包產到戶)是否已到最後的末路?

春過雪消:我國農業改革的邏輯以及進一步改革的思路?

春過雪消:1949年,中國(大陸)的工業水平和規模在世界上能排到什麼等級?

春過雪消:如何評價建國後、改革開放前中國的工業體系?(近現代史之核心:國家工業化——不能理解工業化的重要和困難的人,沒有資格評論中國近現代史)

春過雪消:如何看待印度 GDP 在 2016 年首超英國?

春過雪消:為什麼那麼多中國人討厭日本?單純因為歷史?

春過雪消:為什麼一些人覺得美國是中國的敵人而不是朋友?

春過雪消: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國家一個政策或者法律,你會改變什麼?


雙剪刀差。

蘇聯X 我國(改革開放後,我們也是這麼乾的)

城市X農村(學斯大林的)

把所有的社會問題當經濟問題,會清晰。

把所有經濟問題當政治問題,會透徹。

改革開放的本質:是換大哥

跟這SU 換成跟US,

這能一樣嗎?

一個再苦不苦阿爾巴尼亞,

一個過來就給你糖。

以上。


不應該說是積極性的問題,而應該說是資源配置不合理的問題,生產積極性只是其中一部分,也就是有充足勞動力卻沒有投入到生產活動中去,積極性只是個主觀原因。此外還包括了本來不擅長種地、不喜歡種地的人也投入到種地里去,而擅長農作的農民沒有足夠多的地來種,或者種了收益也到不了自己頭上,這就是人和地資源配置的問題。

化肥用量增加難道就不是資源配置改善導致的結果嗎?以前沒有足夠的人去生產化肥,分配也可能有問題,導致需要化肥的用不上,不需要那麼多的濫用(反正不用也是便宜別人),否則為什麼以前不提高化肥用量?育種、水利乃至改進耕種技術也是一樣的道理,這些該做的工作以前沒有人去做,現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更多的人去做了,導致了資源配置的改進。

其他也是一樣,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穀物不掙錢了就去生產蔬菜水果農副產品,搞養殖,讓擅長種植穀物的種植穀物,擅長養殖的搞養殖,大家都提高了生產效率;到後來,城市裡勞動力缺乏了,進城打工更加掙錢了,就開始城市化。根本來說其中效率的提升都在於將合適的資源配置到合適的位置上。勞動積極性只是一個比較表面的現象。

另外我想補充的是,我強調了導致生產效率低下的原因在於資源配置不合理,讓資源配置合理化,市場化是一個簡單低廉的解決方案,但並不是唯一的方案,提高管理水平也可以,假設在今天某個農村採用企業化的方式管理農業,聘請職業經理人進行管理,聘請農業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引進先進農業技術,僱傭農民作為工人,使用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進行績效考核,使用現代化科技手段收集數據,生產效率恐怕不會比聯產承包責任制低,但是這個管理水平在當時平均教育水平低下、缺乏法律制約、缺乏交通和通信手段的條件下是無法做到的。更不要說如果要考慮外部的資源配置,比如種子、化肥、水利、科研、教育這些配套的情況了。


這個要來答一發了。

首先要搞清楚所謂改開前為何挨餓。

近期正在翻閱老家縣誌,發現有些數據很有意思,貼出來大伙兒看看。

先來看本縣人口統計

這個數據統計到1967年。

再來看人均耕地

大家都看到了,這是1952年的數據,人均耕地是5.47畝。

再看看另一份統計數據

上圖為農業人口數據。

好,我們來看糧食產量

據縣誌記載,1949年後經過農業大發展,糧食作物產量穩步上升,到1957年達到畝產163斤。

恩,那麼,同期人口是多少呢?第一張圖顯示1957年人口數為70萬人。

耕地是多少呢?據第二張圖統計,水田為14萬畝,旱田為122萬畝。

好了,必要的數據都有了,人口數,耕地數,畝產量等等。由此我們可以得知,全年糧食產量大約為2.2億斤。

那麼,我們按最公平的分配方法,人平多少糧食呢?314斤/年。

有人要說了,人均每日八兩糧食,也夠吃飽肚子了。

你真是拿衣服。

接著看下圖

由此圖可以得知,1955年開始向農民徵購糧食,俗稱「交公糧」。

至於當年需要交多少,我沒找到確切數字。但下面這幅圖可以說明部分問題:

查閱縣誌沒有找到徵購糧食的具體數字,大概是屬於敏感信息吧。我也沒找到由1955年開始的調整定購基數的信息,倘若我們就以此一定五年的定購基數推算一下會怎麼樣呢?

恩,糧食總產量2.2億斤,上交給國家9100萬斤,餘1.3億斤。全縣70萬人口,恩,人均185斤,剛剛每天半斤糧。

也許有人要說了,人均每天半斤糧也餓不死人啊,那我還是要請你拿衣服。看下圖:

開始糧食統購統銷的當年就關閉糧行禁止私自貿易,後又從農民手裡收走2758萬斤餘糧。

這些餘糧被收走後,農民人均還剩多少呢?145斤而已。

而且還要考慮徵購走的油脂,大家可以自己看圖來算。每年四萬二千擔,每擔一百斤。

這雖然是猜測,但彼時的社會環境想必大家都明白的,情況只怕只會更壞。再來看圖:

然後呢,再來看圖:

大家可以看一下,自開始交公糧並禁止糧食貿易後,1956年的死亡率突然由上年的5.5‰大幅飆升達到18‰以上,這是什麼概念大家可以想像一下。

死亡人口是多少呢?一萬二千四百人。

而且1956年的死亡率明顯高過所謂三年自然災害期間情況最嚴重的1960年的11‰。

(呃,眼神不好,‰錯看為%了,感謝知友指正,已修改)

————

算了,多說幾句吧,有些人閱讀理解能力太差,話不說清楚它們看不懂。

要知道本縣縣誌是由本縣縣委縣政府主持編纂的,當時的縣委書記和縣長就是編委會主任。文過飾非其實是這國的老傳統,這點相信都沒有異議。

但是,稍微用心些就不難發現縣誌里的自相矛盾之處。

通過前後文對比,縣誌明明白白的列明水田與旱田數據、農業人口數據、糧食作物畝產量……等等,但分散在各章。

這些數據自己隨便算一下就知道縣誌里究竟有什麼地方在堂而皇之的造假,也大致可以推算出當時的實際情況。

可惜某些人眼睛都特么是擺設。

當年遍地放衛星,畝產萬斤都不好意思說,沒個十萬百萬畝產莊稼苗上人不能睡上去打滾父母官臉上也無光。

那麼,這些白紙黑字列出來的畝產萬斤十萬斤真的可信嗎?

答案不言而喻。

————

我來更新了。

縣誌十二卷,有如下記載,大家請看圖:

恩,控訴國民黨反動派橫徵暴斂我是支持的。居然從1932年至1936年就徵調軍糧2600萬斤,該死該死。

然而,慢著,我又發現個小問題,各位請看:

我艹,解放當年就征糧三千五百多萬斤。這個要怎麼評判?

再來看圖:

這是解放前三年,當年征糧哦不是人民志願支援兩百七十萬斤。

再來看圖:

1953年開始,禁止糧食自由貿易,餘糧的85%以上要按規定價格賣給國家。

然而前文的某圖已經告訴我們了,在宣布統購統銷後,就又開展了聲勢浩大的收繳餘糧運動,而收繳總數則達到兩千八百多萬斤。

再來看圖:

大家可以自己看一下歷年的糧食徵購量,我費了老鼻子勁兒才找到的。1953年即為八千四百萬斤,比之於某黨的三年兩千六百萬斤嘛,各位自己算。

再來看圖:

不知道這個圖和上一張圖結合起來大家看出什麼問題沒有?可以在評論區溝通一下。

————

不知道各位有沒發現上面這兩幅圖中的數據有什麼蹊蹺。

從1958年開始,征糧已經突破億斤,1959年1.5億斤,1960年1.9億斤。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過耕地數據和畝產量,那麼過億斤糧被征走意味著什麼就不言而喻了。那三年自然災害,真是天災嗎?

為防止某些人不愛動腦子,我把耕地數據再貼一遍,請某些人把臉捂好,小心疼:

這是1953年首次清查土地後的數據,可以看出耕地為兩百三十萬畝,並且和前文那幅圖所列的數據自相矛盾。

再貼一份圖上來:

可以看出49前的耕地面積為203萬畝。

那麼,前文已經列出了糧食平均畝產163斤,各位不妨自己算一下總產量是多少,而被征走的又是多少。

算了,還是我幫你們算吧,取最高值兩百三十萬畝,畝產163斤,總產量3.74億斤。征走數據取上圖1958年-1960年中間值,1.6億斤,剩餘2.1億斤。70萬總人口人平是多少呢,300斤/年。嘖嘖嘖嘖嘖,好多啊。

如果以1960年的1.9億斤來算,餘糧不過1.8億斤,70萬人口不過人平250斤左右/年。

再算上每年冬季的打擊窩藏餘糧,那畫面不要太美。

餓死人最嚴重的60年61年究竟是怎麼回事當不難理解了吧?

(另外注意了,這徵購數量只是糧食,不包括油脂)。

再來看圖:

上圖可以看出,民國17年時本縣總戶數為165467戶,有口734779。

(看了這圖真是無比懷念我大清啊 ,居然自1729年至1908年對「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啊)

再來看圖:

這是解放後的人口統計數據。可以看到直到1960年,戶數和口數才勉強超越民國17年。

其實如果不折騰,遠到不了這般田地,可惜的是,看下圖:

大家可以看一看栽秧密度,想必莊稼苗上可以睡覺打滾就是這麼來的,畝產萬斤十萬斤自然也是這麼來的。

那為什麼會如此呢?再看下圖:

這是縣誌里為數不多的承認錯誤。

————

某些物種認為這是一縣之地不能代表全國,我又來抽你們臉了。

(以下數據均來源於日人民報)

先來看糧食產量:

據人民日報的數據,1957年左右全國各地糧食畝產相差並不大。

然而

1958年開始畝產千斤了。

但這不算什麼,再看

畝產已經破萬斤了。

至於十萬百萬畝產我就不貼了,各位有興趣可以自己查詢日人民報過往數據。

那麼,征糧又是多少呢?再看圖:

恩,徵收比例為農業總收入的60%—80%。農民很幸福。

但是,畝產四百斤的60%—80%和畝產萬斤十萬百萬斤的60%—80%那差別不要太大。

再來看圖:

恩,反對國民黨反對派征糧我是支持的。

注意第八條。

再看圖:

自己做了老爺畫風突然就變了。

這是征糧的手段。人日也批判了,恩,鼓個掌。

然而:

好怕怕,農民們膽敢反對征糧是要丟命的。

於是

征糧超額完成。

問題是,我們已經得知征糧比例為60%—80%,這超額25.7%又是怎麼回事兒呢?

難道大伙兒一起修鍊辟穀不用吃飯了嗎?

————

農民為什麼吃不飽飯,想必不用多說了吧?


推薦閱讀:

當今,當農民就沒有出路嗎?
怎麼看待網上爆出的南京農業大學動物實驗事件?
印度是不是用 290 萬平方公里的面積養活了 12 億人?是的話為什麼?
哪些因素會阻止未來糧食產量的增加?
歐美的畜牧廠房設計、建造是怎樣一個流程?

TAG:經濟學 | 農業 | 經濟改革 |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