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學校里倡議學生捐款這種社會現象?
在很多學校,經常有這種現象:xx同學家裡發生事故或災難,生活非常困難,xx同學或其父母患有白血病或者癌症什麼的沒錢治病,然後有學生組織張貼倡議書、擺上捐款箱,號召大家捐款(網路捐款也有),來來往往的人走過,捐款的人寥寥無幾。如何看待這種社會現象?
(不好意思,有點啰嗦,請各位知友解惑,謝謝。)
謝邀
單說捐款,一個捐字,獻助之意,看得出並沒有任何脅迫之意,唯自願而已,容不得道德綁架。
再說倡議,一個倡字,發動之意,亦必是希望每個人都去捐款的。發動和自願本就是一個矛盾體,
但背後,其實是人性的博弈。不是每個人都願意這樣去求人慷慨解囊的,
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去慷慨解囊的。隨他去吧,但,這個世上的人有無數種貧窮,我們的內心決不能一貧如洗。於別人,於自己,誰又能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會先來。&<特別提醒,量力而行&>為什麼 來來往往的人走過,捐款的人寥寥無幾
人本是這樣,若論自私的話,
自願的程度或許與受害者同捐助者的親疏成正相關。社會是一個整體,但又是個體的集合。
倘若受害者與我們關係密切,相信作為一個正常的人,沒有人會不願意伸出援助之手吧。如果這個關係再遠點呢,再遠點呢,再遠點呢?這個時候,格局就得擴大了,我們雖然不同家,但我們同校。我們雖然不同校,但我們同事。我們雖然不同事,但我們同是中國人。等等,
總有一層會讓你和他扯上關係。既然我們有關係,我們是不是該幫幫他呢?在人性的博弈中,你希望自私和奉獻哪一方取勝?----------------------------------------@-----------------------------------------------------------------------------------------------最後: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並且給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特別是題主所說的情況還是發生在校園,都是身邊的同學,看不到則已,看到了就盡點心。我們沒有經歷如他們這般的苦楚,誰又能知道他們有多麼需要幫助呢?也許有人覺得,他們或許誇大了苦難。其實,誇大了又如何呢,於你個人損失的是一小點資金,卻可以買得一個安心,涓涓細流,可以助人,可以暖人心,可以揚正氣。另外一方面,這也折射出當前社會福利機制的不完善,倘若遇到這種意外和災難,受害者有正當途徑可以尋求到幫助,相信誰也不會自行組織捐款。期待,我們的國家越來越美好~END.如果是學生組織發起的,我認為還是很好的。我更傾向於相信他們唯一的目的是幫助同學。他們把能幫助別人的人和需要幫助的人聯繫起來。但是僅僅這樣可能還不夠,我希望能找到更好更有效更系統的方法,比如像專業的慈善平台求助,鼓勵有條件的人都買保險,推進更好的社會保障等等。
捐是慈悲心,不捐可能是暫時經濟條件不允許,也無可厚非。我相信每個人看見心裡都是想幫忙的。再說幫忙不僅捐款一種途徑,不出錢可以出力,比如幫助避免魏則西遇到的騙局。
最後談一點法律方面的問題。新的慈善法即將施行,這種情況應該屬於個人求助,而非公募。學校只是倡議,而不能接受善款,最後拿錢的是個人。如果手術需要10萬元,但同學們捐了50萬,剩下的40萬怎麼辦?捐進來的每一塊錢能不能都用在救助上而不被貪?信息賬目能不能公開?如要避免這種問題就要捐給慈善組織比如基金會,他們的資金有固定的唯一用途,如救助白血病。用不完的存入基金,救助下一個患者。但這又帶來了別的問題,比如申請和排隊,如果你前面已經有100個人排隊等著救濟怎麼辦?
想運作規範又只救助特定群體(本校學生),那就成立一個特殊基金。不過在現有的法律框架下成本很高,可能還不如給每個學生買保險來的划算。
以上純屬個人偏見,歡迎指正。不鼓勵學生捐款,儘可能匿名資助,我們大病救助項目每月籌款500萬左右,名校學生大病一個人可以籌上百萬,主要是平台的力量。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