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描述一泡茶,你認同嗎?
一泡茶,色香味俱佳,茶氣壯,韻味長,便是內力渾厚而又年輕英武的高手;若色香味不好,但茶氣有,便是桃谷六仙等奇特高手;若是色香味超級佳,而韻味力度不足,便是學百冥神功之前的段譽,有俠肝義膽只是少了凌波微步笑傲江湖的能力(或者乾脆就是慕容復,外表英挺,但內力就那樣,況且還壞了肚腸);但是,若連色香味也無,茶韻又不佳,便只好是你我之類凡夫俗子了。
如果我是消費者,在網上購茶看到如題這樣的描述,會很疑惑,甚至覺得這有點概念過頭了。
個人並不認同用這種武俠小說人物來比喻或形容茶味。平時得閑愜意,發發微博、朋友圈帶點文藝的風格描述茶味還行,比如:今天喝到一款茶,清甜細膩,滿口花香,那種感覺猶如初戀blablabla~~~
但顧客在購茶時,在意的是茶味,不是品讀文字。茶商要做的就是如何把一泡茶介紹清楚,供顧客參考,而且要盡量客觀。那麼該怎樣較全面地描述一泡茶?
作為茶商對茶的品質得先要有個整體了解,才能有效準確地給顧客介紹茶,
整體品質大致就是茶葉的外形與內質。---------------------------------------------------------- 外形 —— 色澤、凈度、條索色澤
: 油潤光澤度。
: 茶葉中茶梗、碎末的含量。(需要說的是,如今制茶多為機器篩選茶梗,普遍凈度不比以前人工乾淨,多少都會帶有茶梗,但茶梗過多,會影響整體品相)條索
: 茶葉條索大小,勻整度。
內質 —— 香氣、滋味、湯色、葉底、耐泡度
香氣: 茶香是否清純、有無雜味,香氣是高揚持久還是不明顯滋味 : 以味道濃或淡,口感順滑或苦澀、厚重或清甜,回甘強弱,茶水有無雜味來評
湯色 : 茶湯是否純正、清透
葉底 : 葉底的光澤度,是否鮮活柔軟耐泡度 :茶葉的沖泡次數----------------------------------------------------------結合以上審評結論,再寫出你對茶的感受,但這感受必須是要真實客觀,才可供顧客參考和選擇。比如描述茶香,可以用我們熟悉的植物、水果作為參照。而題主所用的武俠小說人物更多是在精神層面體驗上,要是碰到這些人物一個都不知的,還體驗什麼?當然了,為了營銷,描述時加點文藝氣息在裡面還是可以的,但這個度要把握好,否則容易適得其反。要知道,茶最終是要入口中,好不好,一喝便知。用熟悉的食物、花朵來描述茶的滋味和香氣是評茶師通用的做法,例如蘭花香、豆香、板栗香、桂圓湯味、蜜味等等;台灣的蔡榮章先生很擅長用植物或風景來描述一款茶的風格,例如烏龍茶是盛夏茂密的森林、紅茶是紅透了的滿樹楓葉、普洱茶是幽深的古寺等等,巧妙而貼切。
題主用熟悉的小說人物來描述茶的特徵,是個非常棒的思路,不過看了您的文案後一頭霧水,對應的人物和茶似乎有點混亂,題主可以做得再細緻分得再清晰一些,選用更多大家熟知的特徵鮮明的人物來描述茶的特徵,很期待。不認同
這個描述有點意思,雖然我不認同,但也不完全反對。
我最不認同的關於茶的描述是綿綿不絕的各種「專業術語」和形容詞。詳見淘寶和微博。我自己平時在描述茶時,會儘可能地用最少的詞語、最簡短的句子去描述。有的時候簡潔到極致,描述就是「好喝」或者「不好喝」。或者,直接指出一款茶最明顯的優點或缺點。優點比如:山場佳、製作工藝傳統、耐泡等。缺點比如:茶青不好、製作工藝敷衍、有各種不好的味道和氣息等。能說點大家都明白的嗎
不認同,你說得熱鬧但這茶具體的滋味卻讓人摸不到頭腦。茶葉的評鑒是需要標準的,必須用人們熟悉的參照物來描述,比如花香、果香、食材的味道等等。至於飲茶者體會到香氣後的感受,似乎你的描述更貼切些,但這種太過主觀的感受應該歸為文藝範疇,而不是茶的品評。
這還能喝么?
我自己也回答一下,哈哈。這是在網上看到一位茶友對茶的描述,我也是第一次看到,新鮮有趣,就像陸羽說的是很好的思路,容易溝通。
從具體內容看,個人還是挺認同「色香味」、「茶氣」、「韻味」,從這三個角度看一泡茶,這也是我現在比較關注地方。色香味和茶氣,歸為茶葉本身的味道,為理性層面;韻味,屬於體驗精神層面,韻味的感覺需要不斷修鍊,是從內心到大腦不斷交互刺激領悟的過程,不像味蕾天生就有,當然味蕾其實也有不斷修鍊才能增加敏感度。
個人理解,對於茶行業的從業人員,我們不僅要自己懂的如何品鑒,更要幫助普通消費者提到他們的鑒賞能力:)我能說我愛用姑娘來形容茶么~或者說是人的性格~不過一般很少評論人或茶~畢竟年紀輕還是不要造次~
悟門了當,澈見聖凡不二,迷悟不二,生死涅槃不二,有情無情不二,吾覺此為茶之大道
說了一大堆沒看出來茶是啥滋味,軟文寫成這樣就別指望收錢了。
推薦閱讀:
※喝咖啡被視作一種時尚,喝茶為何不能被視作一種古典?
※茶葉市場買的35塊錢的普洱茶餅,可以喝嗎?安全不?
※茶文化究竟是指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