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科學應該縮小招生規模嗎?

就拿生物專業來說,其實在很多學校這是一個用來調劑的專業,許多人其實並不喜歡生物,或者說對生物的熱情並沒有那麼高卻讀了四年的生物本科。畢業後從事著跟生物沒有半毛錢關係的職業。就算說生物是22世紀的學科,但是我相信每個學科發展需要的最關鍵的是那幾個能夠帶頭的人,跟人數是不是沒有多大關係?所以,我們是否需要縮小基礎學科的招生規模,選拔真心想從事這方面的人,節省其他人的時間,節約我們的力氣?


不應該。

舍友是北大化院大四的,最近一直早出晚歸地待在實驗室,甚至有一天凌晨三點多才回來,我就問他怎麼這麼晚才回來。

舍友回答:「因為有一根柱子沒過完。」

我再問他:「那平時也是類似的工作嗎?」

他說是的。

我知道過柱子是很搬磚的活:「我以為你們主要是想idea之類的,感覺這樣才能體現未來PhD的價值嘛。」

他說:「idea主要是老闆來想的,我的大部分工作還是做實驗。」

我很疑惑地問他:「感覺你們學了那麼多課程,應該屬於腦力勞動者啊,像過柱子這種活完全可以招些工人來做啊,高中畢業培訓個一段時間,專門來做實驗,完成你們的idea多好。」

他推了推眼鏡,表示:「你真是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ve, 像這種工人,接觸著危險化學品,有的有機蒸氣很難保證不吸入,不怎麼也得一個月給個1W多塊錢吧?而且要是出現什麼問題,那也算工傷啊,不得把學校賠死。」

我很吃驚:「那你們做實驗出問題難道學校不賠嗎?」

他說:「你沒看BBS上那個帖子嗎?有個叉院的PhD,在實驗中眼睛被飛秒激光的散射光打中後永久性損傷,因為沒有勞動合同,也不算工傷啊。」[1]

他忽然來了興趣:「而且工人嘛,一周五天,一天工作8個小時,超時間了還要加錢,你看楊震老師組,每周工作時間周一到周六,早九點到晚十二點,有毛線加班費。」[2]

我似乎懂了:「有道理啊,那還不如多招幾個PhD呢。

[1]帖子地址在此:北大未名站 同主題閱讀: Re: 我在實驗中眼睛受了工傷,永久性損傷,如何理賠,後續發生了什麼我也不太清楚

[2]可參考:在世界頂級合成實驗室,比如Baran組,Nicolaou組做實驗都是什麼狀態? - 謝嘉欣的回答


作為一個從事基礎研究,而且已經有了穩定工作的人,我仍然要說,基礎學科絕對應該,而且必須削減招生,不管本科、碩士、博士招生都應該削減。同時實施嚴格的淘汰制度,儘早把不適合學習基礎科學的人淘汰出去,讓他們儘快轉專業去學別的。應該對教授的招生人數進行嚴格的限制,控制招收博士的教授的資格。以所謂發展科學、科研需要,讓一群年輕人去做炮灰,三四十歲再被迫轉行,且不說對他們個人是多大的打擊,就算對科學的長期發展都是不利的,因為這樣只會把很多有興趣、有天賦的人嚇跑。


生物PHD的問題不是簡單的過量招生,而是分不清學生和工人。


如果縮小生物的本科人數的話,會造成各行各業缺人;原來他們本可以從學生物的裡面招人的(逃...


據說弦論教皇Witten在申請經費時, 基金委員會的人問他: "每年我們國家會新產生出多少弦論方向的物理學家?"

Witten: "大約一百人. "

基金委: "那我們需要多少弦論方向的物理學家? "

Witten: "一個就夠了. "

基金委: "那我們為什麼需要培養這麼多? "

Witten: "因為我們不知道要去掉哪99個. "


讀到了 @趙永峰 回答裡面的文章,很有感觸,忍不住想翻譯下,渣翻個人情感混雜

別從事科研!

Jonathan I. Katz

Professor of Physic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my last name]@http://wuphys.wustl.edu

你在考慮當科學家么? 你想要探索自然的秘密,通過實驗和計算去探尋世界的真理么?忘了它吧!

科研確實很有趣. 探索的帶給人的興奮感是獨一無二. 如果你聰明絕頂,充滿雄心壯志並且勤奮努力,你確實應該本科去學學基礎科學。但是你也就該讀到本科為止。畢業後你就該好好面對下這個社會,而不是去考慮讀一個自然科學的碩士或者博士什麼的。干點別的吧:白衣天使律政佳人或者程序猿工程師什麼的都好。

為啥我一個物理終身教授要勸你們別去走我成功的老路?因為這在現在(我在1973年拿到Ph.D.在1976年拿到終身教職)根本走不通了!美國的科學界已經沒有那麼多有吸引力的職業道路了。如果你進了研究生院,理想中的你下半輩子應該花在做科學研究,利用你的聰明才智和好奇心去解決那些重要而有趣的問題上,現實中的你則是等來不及轉行的時候才恍然大悟發現科研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美國的大學每年生產的博士生大概是市場需求的兩倍。當這麼多的博士生被傾銷到市場上的時候,很自然博士就變白菜價了。而在科學界,這種降價表現為你在拿到工作前得花許多年月在當博士後上。永久職位的工資沒有變少,但是很少有人能畢業兩年就拿到永久職位,更多的人只能在博士後的職位上熬上五年十年或者一直熬下去,這幾年裡你還得每兩年挪個地方,就為了那個遙不可及的永久職位。

舉個栗子,我們系最近一個助理教授的位置招人。排在前頭的兩人中,排第二的那個37歲,已經畢業十年了(期間沒有正式工作)。排在前頭的那個人也畢業了7年,現在35歲了,儘管我們都覺得他很聰明,他也現在才拿到固定工作(這只是永久職位的入場券,真的永久教職還得等上6年看錶現才能給,不過好在總算逃出了當博士後給人當苦力的生活).而最近的栗子是一個39歲的老候選人去競爭另一個助理教授的職位;他已經發表了35篇論文了。而稍微對比下,一個醫生一般29歲開始工作,律師25歲(makes partner at 31不知道什麼翻譯,出師?),程序猿27歲就能找到很好地工作(計算機和工程是為數不多業界職位需求足以供應那麼多博士的領域)。任何人如果能夠在科學界闖出一片天地,那麼憑藉他的聰明才智,雄心壯志以及勤奮在任何其他的領域他都能成功。

一般生物學博士後的年收入為$27,000,物理學博士的好一點,能拿到$35,000(博士生津貼估計連這一半都不到)。你靠這點收入能夠養家么?這隻夠一對年輕夫婦居住在小公寓里,好吧我認識一個物理學家的老婆跑了就是因為厭倦了不斷地搬家而看不到固定下來的希望。當你30歲的時候你可能有很多生活需求:一個好的學區房以及一些其他的中產生活必需品。科學家是一種職業,而不是一種信仰追求,沒有理由讓你孑然一身地去追求它。

當然你不是為了發財才從事科研的,所以你沒有選擇醫學院或者法學院,儘管醫生或者律師掙得是一個科學家(有幸拿到收入還不錯的永久職位的那種)的兩三倍。我也選擇了科研我懂,我只是希望能夠自由地研究那些我感興趣的問題。但是你可能就沒那麼幸運能夠得到這種自由了,當你是博士後的時候你必須為雇你的人的點子工作,而只會被當做一個技術工人而不是合作者。最終你可能會被從科學界里完全擠出去,選擇改行當一個程序猿,但是假如最終要改行,為什麼你不在你22歲就去當一個程序猿而是遭了這十幾年的罪後再改行呢?你在科研里花的時間越久你就越難轉行,隨著你年齡的增大,你對潛在的僱主的吸引力就在減小。

也許你天資過人骨骼驚奇能從博士後這深坑裡跳出來(有時候一些學校可能如此為你的天資折服以至於你畢業沒兩年就給你一個準永久職位呆著)。但是這個惡性競爭的大環境導致即使那些最有天賦的人也得幹上許多年的臟活累活,就比如剛剛那兩個栗子。而當中很多滿績牛推的天才們在這之後發現科研的競爭比找工作更激烈。

等你最終拿到了一個永久職位,恭喜你,你很可能終於從求職坑跳到了拉贊助坑裡。再一次,你淹沒在了茫茫多的科學家海里。你以為你現在需要做得就是安心科研,但是實際上你得寫無數的報告去給你那些競爭者們審閱,為此你得為迎合評審的口味絞盡腦汁而不是把這些精力花在研究那些真正重要而吸引你的問題上。等你真開始寫你就會發現這完全是扯蛋:你做出來的成果你沒法寫因為那些都被做過了,而你全新的想法你也沒法寫因為他們還沒有被證明會有效,這.T.M.不.是.坑.爹.么,都被證明有效了我還研究個P啊,但是無數血的教訓告訴我們,那些真正全新的想法就是開題報告殺手,會讓報告被評價得很低。所以,當你抵達永久教職這一理想鄉之後,你發現完全不是那麼一回事。

我們可以做什麼?對於年輕人(還沒找到工作的那些人)來說趁早轉行吧。這會減少期望與失望落差帶來的痛苦。現在大多美國人都已經看清了科學界的壞形勢拋棄了它,如果你還沒有,趕緊的。把讀研究生院的寶貴機會留給那些家裡情況甚至比咱們還糟的印度人和中國人吧。切記吸毒毀一生,科研窮三代啊!(真是原話如此,不忽悠)

對於那些科學界的精神領袖,你應該勸贊助商們去訓練少一點博士生。海量的科學家完全是贊助制度的產物。基金會自己毀掉了科學界的生態環境後還反過來批評現在的年輕人不再喜歡科學研究。他們本可以嚴格控制培養博士的數量,但是他們沒有,甚至根本不願討論這個話題(很多年來NSF都在虛報科研職位缺口的數量,而大多的基金會都按照這個虛報的標準制定計劃)。結果就是最優秀的年輕人,那些本該加入科研行列造福全人類的年輕人,機智地選擇了其他行業,留下那些弱逼和被美國學生簽證吸引來的外國人充斥著研究生院。


有許多朋友已經說了,其實基礎科學招生數量並不大,除了師範類的數學物理生物等專業,不少開設基礎科學的中國大學都屬211、985之列,屬於實力名氣較強的學校,他們的畢業生們出去完全可以靠出身在人才競賽中獲得優勢。

首先一點要強調,大學不應該作為「職業培訓」。題主也該清楚,本科四年除去大一大二基礎課以及不相關的課程,所學到的生物專業知識應該是不算多的。如果你想繼續科研道路,基本應該選擇繼續去讀博。而作為畢業後工作相對穩定、職業培訓代表的醫學專業,也大都是採用本碩連讀、會花比較大的時間來進行專業技能的訓練。(undergraduate+graduate)

至於說到Ph.D,又是一個比較負能量的話題可以討論。Don"t Become a Scientist!這篇文章提到,基金會培養了過多的博士生,以至於行業擁擠、不少博士不得不轉行,去做其他不相關的行業。這的確是很可惜的事情,因為五年時間一般其他的同學在各自的行業都積累了一定的人脈與經驗,甚至會有許多成就。看到往日不如自己拚命的朋友們都過上了穩定、幸福的生活,自己卻顛沛流一無所有,難免產生落差。而選擇繼續做博士後的人,可能還要面臨更大的煎熬。

偶爾翻到這個關於留美生物博士的視頻

節目里的中科院博士馬里蘭大學博士後直接就在鏡頭前哭出來了,當時看了衝擊很大

你可以想想他內心有多麼的痛苦壓抑。

(當然這位博士後最後也熬出了頭,自己的論文在冷泉港會議上得到了發言機會,也算是一個比較好的結局吧)

視頻封面留學美國生物博士後的生活現狀視頻

從另外一個角度,現在國內稍微好一些的大學,都要求新的講師/副教授等有海外背景,海外博士轉內銷回中國大學,這對國內較優秀大學的國際化應當是很有好處的。具體的除了交流更多觀念更新……我也說不出啥,等有空再補充吧。

然後是學術生涯。

伴隨學術研究的同時,大學的「僱員」往往也需要承擔教學任務。對於一部分老師,會可能認為這是浪費自己的研究時間。而對於一些更願意表達和傳播學科思想的老師,講台會是他們實現人生價值的另一個地方。

就拿我這學期的複變函數老師說吧。他北大數學系研究生畢業後,華盛頓大學讀完了Ph.D,然後一直在某州立大學,拿到了終身教職,成為系主任,研究領域從複分析轉到金融數學甚至是教育學,自己的小組拿到的科研基金也較為豐富……人非常和藹,站在講台上,就像會發光一樣!第一次課堂測試他剛出差回來,給每一位考完試的學生髮了他的「出差禮物」——一塊巧克力。暑假開了一堂關於測度論的discussion班,每次都準備牛奶曲奇和礦泉水……簡直到了男神的地步!

當然這個例子可能太「人生贏家」,我只是想說明 除了研究之外,基礎科學之路還是有其他許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好像說的有些偏題,我回答下題主的問題。

1.基礎科學的招生數目其實並不多(晚輩學校金融相關學生浩浩蕩蕩三分之一)

2.本科學習不能全作職業教育,比起基礎科學,某些專業的就業面可能更糟糕。(至少數學物理這樣專業的學生有不錯的數理基礎,可能還給招聘公司「更聰明」的印象)

3. 生物在知乎上討論以及夠多了,詳細請看看其他各生物Ph.D在其他問題下的回答。 以蘇州市生物納米園的一些招聘資料,基本分成「 大專生物相關畢業/碩士生物專業畢業」 ,所以本科可能略尷尬。(值得一提的是,上文提到的「冷泉港實驗室」2010年在蘇州建立了第一個海外分支,我們學校也有老師自己開生物公司的,蘇州的生物企業相對來說數目不少,所以生物方面的朋友可以稍微參考看看?……)

4.選擇基礎專業的學生要自己考慮出路,是繼續深造還是本科跳出火坑。如果基礎科學真把人數限制到「讀本科的人都該去讀Ph.D",那還真是把人給釘死了。。。不過有一點,在讀基礎科學之前請先思考下家庭經濟,在你畢業沒有出路時,家裡有沒有時間能不能讓你重頭再來。

5.帶頭人什麼的真的不需要操心,清北的學生真的非常聰明又非常努力。 而對於我這樣落後許多的人,也不妨跟著他們的腳步先走走試試。這就像跑馬拉松,別人怎麼樣不重要,最關鍵的還是要戰勝自己。


科研界的高淘汰率和招生規模並無直接關係。可以說,減少招生規模表面上降低了競爭,但直接後果就是讓一個國家的科研水平迅速下降。

本質上,這是由科研工作的「隨機性」或者說「不可預測性」決定的。實際上,在所有具有「隨機性」的職業中,淘汰率都很高——比如,政治、軍事、體育、演藝,等等。所有這類職業,同其他大多數職業比起來,具有至少兩點本質區別:

  • 「非連續譜」

    大部分普通工作都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從低端到高端,不同的人各得其所。但是像學術、政治、軍事、體育、演藝等職業,塔尖的極少數人卻壟斷所有的資源、榮譽、利益,而其他的絕大多數人連湯都喝不到一口。比如,在科研界即表現為:要麼做第一,要麼什麼也不是。
  • 「高隨機性」

    這一點其實所有的職業都一樣。當你還處於行業中低端的時候,回報和你的努力還呈正相關。但是在更高的層次之後,你的水平、努力顯得不再重要(因為達到這一層次的人都很有水平、都很努力),周圍環境不可預測的隨機性(機遇、運氣)即佔主導。

這兩點在科研界都表現尤甚,而後者則決定了大的「初始學生數」的必要性。因為你不知道這些學生里誰會最終成功,也無法按部就班地將一個學生培養成功。最終獲得那麼一兩個成功者的條件或者「代價」就是,招儘可能多的學生。

我常喜歡將科研界比喻成手工作坊,而不是現代車間流水線。車間流水線可以批量生產合格品——就像一個性格、智商平均的人,通過標準的訓練總是可以勝任大部分普通工作;而且從低端到高端各個級別的產品,各得其所,都能賣的出去。而土窯燒瓷器,卻只能「千胎出一二成品」,只有那一二精品璀璨奪目,剩下的都成了廢品。而燒出更多精品的唯一辦法,就是放進更多的泥胎,雖然它們中絕大部分最後都要被砸掉

這是科研的無奈,卻又是科研的必然。而如前所述,這又不是科研界獨有。

當然,以上談的都是維持招生規模對科學發展的必要性。從學生的角度,和政治、演藝、體育比起來,科研成功的好處已經聊勝於無。而絕大多數人則註定要被最終淘汰,對他們也過於殘酷。


我反倒覺得應該縮減人數。理由有三:

1.沒有足夠的教育資源,為何要招那麼多學生?招來200個人但實際上只有前20是能接觸到各種資源的,後面都是炮灰,那為何不只招50人,讓其他人早早做應用去?

2.沒有教職,只是以招臨時工的心態招學生,還是算了吧。現在一個成功的科研生涯是:博士畢業做5-10年博後,好不容易等到教職然後40多歲被大學裁員。

Don"t Become a Scientist!

http://www.the-scientist.com/?articles.view/articleNo/24301/title/Are-We-Training-Too-Many-Scientists-/

3.基礎科學真的也不需要那麼多人。

P.S.其實這個答案有些混淆……本科生招生和研究生招生是兩回事的,數學和物理的本科生招生還好,其實主要批評的還是研究生招收過多的問題。對於本科生來說,寬進嚴出我贊同,嚴格篩選我也贊同,不過,我希望能有完善的相關制度配套,比如承認你已經修過的課程,有轉專業甚至轉學校的途徑等等。每次都是發現不合適然後回原籍重新高考,這全是無謂的消耗……

P.S.2.我覺得現在的問題已經難以用高淘汰率來解釋了。如今的淘汰率比起30年前高得令人無法想像,即使一個人發了一堆CNS,照樣可能找不到工作……而這帶來的不是更好的科學的進步,而是巨大的副作用:有風險的、新穎的研究以及需要耗時較長的研究再也沒人敢做了。這一點有很多人論述過,其實是評價體系出了問題。最終的結果是,PhD時期要求保險,冒風險的研究不敢做;PostDoc一期只有2-3年,也做不了很耗時間的研究,何況等著攢paper找教職,冒風險的還是不敢做;成了AP之後,要評終身教職,還得攢paper;好不容易成了終身教授,就只能給學生拉贊助了,但學生也要求保險……何況一個人真正在做科研的時間,只有PhD-PostDoc這段時間,還是一直在做別人的點子。一旦成為獨立PI,單拉贊助就夠你忙的了。


美國那邊我教過一些課,當然在中國教得更多。我跟哈佛、普林斯頓的所謂世界一流大學的老師也交流過。其實從生源上來說,北大的學生比哈佛、比耶魯都好,而且他們在教學上也沒什麼特別的秘訣。但單純從現象來看,中美大學生入學以後,教育的結果很快會表現出明顯的差別。中國學生第一個學期分數基本上還是高斯分布的單峰結構,這是正常的,因為拔尖和落後的學生都是少數;但到了第二學期,成績就變成了雙峰分布:有一部分好學生在90分左右,然後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學生就是五、六十分。清華北大都有這個現象,但在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都沒有,他們的學生成績一直都是高斯分布。

這說明什麼呢?據我觀察,他們每一個學生都非常自信,認為自己在某方面一定比別人強,只要找對路,一定就有成就。加上美國大學的環境比較寬鬆,可以到處轉系,學生總可以找到適合他自己的方向。一個學生可能學了半年物理,然後跑到生物、甚至哲學去了。現在北大和國內其它大學轉系轉專業也寬鬆多了,但學生選擇時也缺乏自信,如果可以的話,多數人會一窩蜂地去選擇經濟或管理類專業。只是為了以後一個工作職位而已,對自己的能力真得沒有自信。

這個問題是怎麼產生的?可能就是應試教育逼出來的。很多學生對於課程的興趣是基於分數上的,實際未必是真正的興趣或特長。中學一直考分很高的學生,到了大學突然考得不太好了,他的信心會受到嚴重的打擊。再加上沒經過什麼風浪,承受能力本來就差,一些人自己就自暴自棄了。北大清華的學生剛入學時可能都信心滿滿的,但這種基於分數的信心是靠不住的。我現在也沒辦法,前三分之一好學生得照顧,後三分之一也不能讓他們不及格。學校有規定,不及格率不能超過百分之十。那怎麼辦呢?我就講課講得比較深,考試就基本是作業題,只出一道難題讓他們做,這樣成績也就有了區分度。

我們對分數太重視了,按分數排名成了習慣。哈佛是不公布學生分數的,你要想知道自己的分數你來找老師。但哈佛對學生的要求比我們嚴格得多,不及格要公布,要補考。他們物理系淘汰率是百分之二十,數學系更高,有百分之三十。四個學期淘汰下來,基本上剩下來的就不到一半了,最後只有很少的一些人能拿到數學的學士學位。淘汰下來的人怎麼辦?一般就是轉到其他專業重新學,通不過再轉。

北大的教育表面上是人性化的,只要進來,基本都能拿到學位。這種方式最失敗的地方,就是把一些潛質上是精英的人給廢掉了。比如說物理學院,據我觀察,到四年級快畢業的時候大概有百分之十的學生完全頹廢了,隨便找個工作混日子就算了。這些人在入學的時候如果他不來北大,比如到北師大,可能仍然是精英。當然這也不是我們北大的問題,這是整個應試教育的弊病。

——歐陽頎

===========================

記者: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如何儘可能地幫助對學習沒興趣或感到吃力的學生呢?

歐陽老師:關鍵是要建立他們的內在自信心,而且一定要早。比如說劍橋的學生,剛入學就有一個mentor(導師),而且一個mentor就帶兩個學生。這兩個學生就把mentor看成父母一樣,什麼事兒都跟他說。我覺得這種方式特別好。國外學生的自信也不是天生就有的,要有人幫他們認識自己,並解答心中的困惑。現在物理學院也建立了導師指導制度,確實是進了一步。有時候一些學生過來找我聊,問我學得很差而且對物理學不感興趣該怎麼辦。說實話我也很為難,我出主意也受到現實的制約。對他的情況進行一番分析,然後象國外一樣建議他轉系?不成。現在北大好像有一個非常愚蠢的規定,就是成績排名必須在前百分之十才有資格轉系。這就很矛盾,成績好的同學一般並不需要轉系,成績差但對其他學科感興趣的同學反而轉不出去。

所謂世界一流大學,應該不光考慮成績靠前的學生,也得考慮後面的,但這種考慮不是讓他們糊裡糊塗畢業就完了。現在中國大部分高校的教學思想就是:你既然到我這兒來了,拉拉拽拽地也要讓你畢業,很少為學生的未來發展考慮。相比之下清華在這方面就做得好一些。清華考試特別嚴,這是有傳統的,你不及格就給你不及格,我上學時就深有體會。我第一次在清華考試是考無機化學,一看題很簡單我呼嚕呼嚕四十分鐘答完就跑了,結果只有六十分。我覺得不對頭,還理直氣壯地去找老師。老師說給你六十分還便宜你了,因為你是班幹部才照顧一下。一看卷子我才知道怎麼回事,比如千克KG,K忘寫了,這道題就是零分,非常嚴格。

美國的做法則更科學一點:每所大學都規定了培養一個學生的具體要求,學生達不到就不允許畢業,無論讀什麼學科。在專業的選擇上美國學生可以在文科、理科、工科之間隨便選,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自己真正擅長的領域做出成果。哈佛之所以成為哈佛,是因為只要是哈佛的畢業生,就有一定質量保證。北大後百分之二十的學生,可能還不如普通大學的學生呢。北大的學生在社會上需要別人重新評價,這樣的北大怎麼敢稱世界一流?


我覺得應該分兩方面看:

1 本科招生:我覺得本科的專業現在的趨勢應當是越來越注重綜合能力,同時提供一些在本專業繼續深造的基礎,從這方面來看,基礎科學由於其學科的特性,實際上在培養綜合能力方面還是不錯的,所以只要不要繼續搞擴招,是不是削減區別不是太大。

2 研究生: 現實的問題是現在PhD確實過量了(可以參考系列吐槽問題現在學生物出路真有那麼不濟嗎? - 工作, 現在學化學出路真有那麼不濟嗎? - 工作,現在學物理出路真有那麼不濟嗎? - 杜大頭的回答),據我查的數據美國物理一年要招1500名phd左右,但是只能提供400個教職……可以想像生物會比這慘的多……不過一個現實的問題是,這幾個專業確實需要大量的勞力來進行實驗,每新增一個教職,就意味著對PhD產生數倍需求(你總不可能讓教授當光桿司令吧),比如我在的這所學校,物理系幾乎大部分教授都是缺人的……所以你可以看出一個矛盾,一方面搞科研需要博士或者博士後來搬磚,另一方面這個領域提供不了未來就業的保障……所以你說削減就削減?太難了……在當前這種模式下削減招生只會毀了科研界……

這是nature文章The future of the postdoc : Nature News Comment 里的對博後位置的調查

  • Strictly limit the postdoc term to 5 years or less 3.99% (998 votes)

  • Reduce the number of postdoc positions 5.17% (1,295 votes)

  • Pay postdocs more 9.81% (2,455 votes)

  • Create more staff scientist positions (better paid, secure research jobs for those who do not want to run their own lab) 76.39% (19,124 votes)

  • The situation is fine as it is 0.89% (224 votes)

  • Other: 3.75% (938 votes)

可以看出大家其實更希望能對博後位置提高更多的福利和薪資,這可能是短期內解決我說的勞力和就業矛盾的比較好的方法了……

不過從長遠看我覺得整個科研模式要進行改革才能解決……


作為一個數學專業出身的孩子,我覺得有必要把我們院長當初的諄諄教導放在這個問題之下:

同學們,我們學院每年招200人。你們這200人中啊,在將來能有一個兩個能從事數學研究,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這個社會不需要太多的數學家。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剩下的198個同學的本科就浪費了。基礎學科的訓練是終身受用的。


這個問題下有很多人提出了很好的想法和意見,我的認識也自然有局限和不足,大家都是探討嘛,這個過程擦出的思想火花最重要了~比如: Smile Zhu 、 Harrison Bao 等人意見也很有道理。

關於第五點,還想更加強調一下啊。。(和本問題沒有什麼太多聯繫)提意見和看法都是很好的,但不要無緣無故隨意吐槽啊,尤其是完全沒有涉足這個行業的也跟風湊熱鬧。在另外一個問題 「生物信息在國內前景究竟如何?」下面有「呵呵,你搜一下多少崗位會招生物信息的員工?死心吧。可能你和當年我一樣對生物感興趣,不過在天朝還是算了吧,學生物,沒前途」的回復,

本問題下面更有一位理工科的研究生(非生物)說出了生物不算基礎自然學科啦,原文如下「生物是文科, 不是基礎科學, 至少不是樓主本意 (如果我沒理解錯的話) 所指的數學, 物理這一類基礎自然科學.「、」一個和數學基本不沾邊的理工科實在是不能叫理工科. 這也是沒辦法. 一種主流的看法是人類目前的數學還不足以很好地量化研究生命科學本身, 所以導致這個學科目前的研究手段更像文社. 如果你是個高中生的話, 而且對生物學有美好憧憬的話, 我只能打擊打擊你了. 說難聽點很多人做的事情就是刷試管養小白鼠. 很多新的發現主要就是靠不斷的無腦的重複試驗和體力勞動, 以及運氣. 總之不要指望這個學科十年內靠腦力勞動來推動. 如果你真的喜歡生命科學, 並且立志有所突破的話, 聽我說: 本科一定要去學 數學/計算數學. 否則即便你以後入行了也就是個搬磚工. 「

原諒我大段複製,有不同觀點無所謂,但請不要肆意去攻擊一個行業,更不要對其它人提出如此絕對化的建議,要做的是介紹給他,然後交由他去選擇,尤其是對生命科學這樣的發展並不順利的基礎學科而言,給予它最起碼的尊重,給予從業者以尊重

原回答:

作為一名NJU生命科學院學生,即將下學期轉到計算機的同學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即使對於基礎學科研究氛圍和實力均不錯的南京大學等學學校來說,生命科學院仍舊是調劑的接收大戶,而我們每年只招收90-100人左右,比起商院動輒400、500的人數而言,已經是精簡的小院了。

但是,每年下學期均有很多同學轉出,而且四年里一般會呈現這樣的狀態:大一的時候很多孩子還是有志於研究想要出國、大二已經有很多人開始另做打算或者打算留在國內讀研、大三更多的人開始選擇國內研究生或者考慮實習、大四的時候再看出國和研究的人員遠比大一有志向如此的人少得多,而且很多人即使讀了研究生和博士最後還是從事著基本和生命科學無關的行業。

為什麼會這樣呢?

是因為我們招生人數太多了嗎?

我個人認為不是這樣的。我認為關鍵在於不匹配!

我個人看來,有這麼幾方面的原因導致這一現象:

  1. 先從學生角度而言,我們的初高中教育的目的在上大學,而非培養興趣,這是很多專業苦逼的內因,我們到高考填志願之前不知道自己喜歡做什麼、擅長做什麼,或者壓根就沒有想過這個,最後在填志願的時候care的點還是「南大好呢還是科大好呢」,「誒呀,上交的排名好像在上升誒」等等問,題,基本沒有多少學生在考慮專業選擇比斤斤計較學校排名更重要,這就導致很多孩子的志願中均填寫」服從調配「,不管是覺得應該沖一下的學校,還是覺得肯定會考中的學校,因為在大家看來上好大學本身比挑選專業這樣的小事重要的多,真的是這樣嗎?不是!

    於是我們就會被調劑到各種各樣的專業中,開始了4年的吐槽之旅,吐槽工作不好找、吐槽實驗沒意思、吐槽小白鼠、吐槽課程多,我們以追逐好的薪資待遇為母的,我們以課程少為要求,我們討厭做實驗,那——當初為何選擇生命科學呢?應該選擇法律、金融等專業啊,事實上,金融等專業確實年年火爆,因為它的定位符合大多數人讀大學的追求,但生命科學不是這樣的行業。

  2. 再談談生命科學行業,生命科學行業本身是以科學研究為主,並沒有相關的支柱性的產業支持,因此研究是幾乎唯一的好出路,但就科學研究來講,生命科學目前正處於高速發展的時期,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並不是空穴來風,它指的是科研,不是找工作,不是月入幾萬贏取白富美的生活。喜歡生命科學研究的人,應該要明白自己喜歡的不只有科研工作,還要接受它的生活方式:物質水平一般、課餘時間相對較少、實驗工作比較多等等特點,如果不能接受,那麼你不適合這個行業。有的人說為挺喜歡生物的呀,但就是不想老做那些實驗,希望有更自由的空間等等,我覺得是這樣的,喜歡和作為職業並不總是等價,興趣有時候就當作興趣會很好,作為專業你就要承擔它的所有特點。

  3. 前面兩點綜合起來看,我們盲目的選擇專業,抱著賺大錢的想法進入了生命科學專業,那自然是完全不匹配。而同時,很多對生命科學研究有志向的同學因為高考成績原因並不能進入條件很好的高校學習生物研究,最後進入了一些學風浮躁、經費很少的學校,最後也只能投入就業的洪流當中,漸漸忘了當初的熱愛。占著茅坑不拉屎,為何占著呢?因為我想來洗個手。
    對,就這樣滑稽!

    我眼中理想的情況應該是,喜歡生命科學並了解這個行業大概情況的人選擇這個行業,那麼他們會找到心儀的工作(不喜歡的人會放棄這些他們眼中不算工作的工作,最後無處可取)。

  4. 我認為需要縮減的不是招生總規模,但是對一些明顯不具備科研實力的學院還盲目招收基礎學科的應該予以限制。換言之,需要限制的不是學習生物的學生人數,而是開展生物學教學工作的學校數量。畢竟,基礎學科對經費和人才的依賴還是十分強烈的。

  5. 不要總是吐槽生命科學,我們要告訴不了解的人這裡是什麼情況,而不是用你的吐槽來宣洩你的不滿的同時,將一些喜愛的人也嚇到在了門外。這個行業不可怕,不苦逼,你如果喜歡它,它也一樣無比美妙!

當然,以上的內容基本暫時不可能實現,無論是限制某些學院招生,還是讓中學生學會找到自己的興趣在哪,都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價值觀的反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變的,我們能做的,都是腳踏實地,慢慢來——讓越來越多的孩子意識到,找到興趣並努力下去是一件幸運而幸福的事情,大學並不是學校唯一專業無所謂的一個選擇,而是影響一生的決定,讓那麼有志向於研究的孩子有機會進入條件更好的學府來發揮它們的才能,而不是讓一群不喜歡的人占著位置天天吐槽。

我自己是生命科學院拔尖計劃的學生,已經決定轉向計算機。我了解到了自己並不適合這個行業,也不喜歡這樣的生活,因此我轉換了專業,換到了喜歡的計算機,相對於很多人而言,這一步上已然落後了。但人生百年,其實何時都不晚。切勿因為自己選擇的失敗或者茫然,怪罪於一個無辜的行業並且阻礙著更多喜歡這個行業的人進入它!


基礎性學科是否應該縮小規模,靠什麼作為評判性標準?這個問題必須回答好,我認為,評判某一所大學是否應該開設基礎性學科,有兩個標準:(先打個預防針,如果你覺得以下標準不好,請你不要簡單批判,而是提出你的標準來代替我的標準)

標準一:該大學該學科的學生在這個行業成為傑出學者的比例(相對)高不高。如果一所大學的基礎性學科開辦二三十年,培養的學生基本無望成為國內一流的學者,成材率很低,這就是個問題。

標準二:該大學該學科的學生的天資與勤奮是否足以讓他們不太費力就自學會一門謀生的專業。舉個例子,有些牛校的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編程水準不錯的人比較多。還有些牛校的非財經類專業學生,每年都有人考CPA而且成績不錯。

假定某校的某基礎學科,上述二者都不滿足,帶來的後果是:

一、並未為祖國培養出學術性人才。

二、荒廢了學生的「錢途」。

反過來,為什麼北大清華之類的大學可以開設基礎性學科,原因有三:

一、確實培養出了國內一流學者,甚至還冒出國際級學者,成材率相對高。

二、基礎性專業的學生若不願意搞研究,自學一門甚至多門實用性的技能不太費力。

三、學校牌子響,學生可以說自己綜合素質高,而且市場都承認這類學校的學生即使學的不是實用性科目,一樣可以創造出價值。什麼廣州寶潔之類的用人單位就用北大清華的非經管類專業學生,不要很差大學的任何專業(既包括商科也包括基礎性學科)的學生

——————————

我認為只讓985大學搞搞基礎性學科招生,就夠了,已經夠多了。(培養中小學師資的師範類大學除外)


我覺得基礎科學減少招生主要從頂層開始,應該在減少研究生數量,特別是PhD數量這個層面上。一方面本科畢業才22,可以說還是充滿選擇的時候,改行容易得多,四十幾歲拖家帶口的博後想改行可就難多了。另一方面濫招博士使得很多對研究沒什麼興趣的本科生也把讀博當成了一條路,畢竟作為大一的學生來說,出國拿得那點TA/RA還算是一筆錢,而眾多基礎科學博士後的慘狀是他們未來9-12年才會面對的事情。我覺得應該讓真正想留學術界的人需要經過層層淘汰才有機會進入PhD階段,但是進去以後要讓他們看到前途,不能讓人家做了兩三個博士後頭髮都白了再把人家淘汰掉。到了27歲PhD畢業找不到博後、30--35歲找不到教職、40歲拿不到終身教授再被踢出學術界的話,基本上這輩子就給毀了。可以想一想一個名校畢業,聰明能幹的年輕人如果22歲本科畢業不去讀研而是出去混社會的話,到27歲是什麼樣,到35歲又是什麼樣。

就我個人的經歷來看,美國的數學博士如果能少一半的話,可以說就皆大歡喜了,現在多出來的這七八百號人要麼不得不去工業界,要麼在那種臨時的教書位置上年復一年地苟延殘喘。數學博士「僅僅」過剩一倍主要還是因為數學教授們比較窮,funding少養不起學生,招生規模幾乎完全取決於每年發給研究生助教的預算。其他資源密集型的基礎科學專業相應地過剩的更厲害,比如物理和化學的博士個人認為應該砍掉60-70%。博士最泛濫的生物專業全美兩萬多tenure-track以上的教授每年要招16000博士生,一個教授的職業生涯長達35-40年,也就是平均要培養20-30個博士生,我覺得砍掉90%都不過分。至於國內,雖然有名義上的招生數量限制,招生資格限制等等,但是博士生泛濫的情況我覺得甚至比歐美更嚴重,某些學校數學系一個不算熱門的方向上一年就能畢業10個博士。

當然了,這些東西也就是私下裡發發牢騷而已,裡面牽扯著太多太多的利益,要想根本改變那是很難的。要想縮減招生規模和博後規模的話,實驗學科需要大量的全職實驗員,理論學科需要大量的全職講師,需要大量計算機模擬的工科需要招大量的全職碼工,成本一下就上去了,效率反而要低很多很多。可能有人覺得PI招一個學生或者博後的成本和招一個實驗員差不多,但是實驗員或者技術員只是把做實驗當成一份一周工作40小時的一般職業,超時還要加班費,學生或者博後則是整個前途都和某個研究項目捆綁在一起,壓力面前不由得不拚命。


讀到碩士才發現,基礎科學其實很省錢,應用研究不知道花多少呢。中國砸一堆錢進去,馬上SCI就有一大堆中國人。

可是目前航空發動機、精密儀器領域國家不惜用貿易壁壘推行國產化,依舊成效甚微。


提高考核標準,而不是固定人數。

在學校承載能力內,達標就錄,不達標就走人,考題該難就難,該掛科就掛科,該勸退勸退,該擴充擴充,以標準為根本。


不知道怎麼招到真心愛好某學科的人

貌似縮小規模沒啥作用


理論上是應該的,實際嘛…


作為學科本身,肯定是要擴大規模的。

招多點學生,有人了,才能幹事,才能申請更多國家撥款,才能寫更多標書,等等。

換你當領導,你也會想著如何擴大的。


推薦閱讀:

是否應該放棄民航飛行員這份工作?
從銀行辭職你還能幹什麼?
為什麼很多大神的經歷都是「我一努力就馬上牛逼」?
「四大」IT諮詢是什麼樣的工作狀態?
Web 開發程序員、DBA 與 ERP 實施顧問,三者各自的行業發展空間如何?

TAG:教育 | 科研 | 學術 | 職業規劃 | 生物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