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人、道士和牧師三類人,最有可能對世俗的什麼事情看法、態度產生差別?


三酸圖,又稱《嘗醋翁》,描繪儒釋道三家圍一大醋缸,各伸指點醋而嘗,三人表情各不相同,儒家以為酸,釋教以為苦,道家以為甜。此圖道家尤以推崇,作解為:儒家以人生為酸,須以教化自正其形;釋教以人生為苦,一生之中皆是痛楚;道家則以人生為甜,認為人生本質美好,只是世人心智未開,自尋煩惱。此圖為 Benjamin Hoff在其著作《the Tao of Pooh》中引用,而在西方社會廣為流傳。


先引用別人的段子加上一點修改。

一個瞎子在夜裡走路打個燈籠。你問為什麼?

儒家會說,我自己看不見,但是會照亮別人。

墨家會說,我看不見,但是會讓馬車夫看見我,避開我。

法家會說,黑天打燈籠,這是規矩。

道家會說,要打就打,為什麼問為什麼?

佛家會說,你猜!

基督徒會說什麼?私以為,

東方教會會說,基督是世界的光,這個燈籠具有某種古老而神秘的象徵。

東正教會說,這是個古老的傳統、是儀式的必須。

天主教會會說,這是有大公會議決定的,認可的,自宗徒而來的傳統。

靈恩派會說,這個燈籠是個媒介,能有醫治的功效。

神學家會說,黑夜是我們這個世界的象徵,燈是耶穌的象徵。

新正統神學會說,在以掃的世界無法理解以色列的信仰。

存在主義神學會說,你要有信心這樣的跳躍,然後你才能體驗盲人黑夜打燈籠的信仰。

手機碼字累,回家再聊


這個問題有意思極了,在下非二氏之徒,亦不在耶教中,本無資格回答此問題,略談一點,權做拋磚。

僧、道、牧最可能產生分歧的,應該是「葬禮」、「祭禮」的問題。

因為三者的生死觀差距極大,終極關懷完全不同;如何「養生」或許還有共鳴,但如何「送死」卻可能吵起來;「追遠」就更是一個大問題。

著名的禮儀之爭就是因此而產生的。

詳述非學力所能逮。請方家指教。


僧人皈依十方佛法。道士信言十方天仙,牧師常贊十方基督。


愛情觀吧~好像只有牧師主持婚禮吧,那兩者有嗎?具體形式就不清楚了。


佛教、道教、基督教 三教共在三十三天之內,佛教釋迦摩尼佛已經涅槃下一位是彌勒佛將會下生人間示現成佛,道教供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個宗教實際有共通性,認識的越多越能發現。太上老君和彌勒佛在兜率天,兜率天內院前面相對的地方就是太上老君所在。

三個宗教的最終宗旨都是解脫眾生於苦難的,道教裡面的全真教現在和佛教差不多,持五戒,不婚嫁,傳法範圍不大,恐泄漏天機(PS:我爺爺修道的,他都不跟我講他怎麼修的)。正一教則可以結婚生子。佛教是普傳,除秘法外都是公開來講,一些佛菩薩則不斷的有化身過來幫助眾生,有的在明有的在暗,比如最近的南懷瑾、宣化上人、母音老人。

眾生在不斷地輪迴受苦,三教都是為了解救眾生。眾生能夠獲得人身的時間是很稀少的,有句話叫做,"一失人身、萬劫不復",但是很可惜現在是末法時代,這種觀念早已被忘記了,被物質擠跑了。

能夠清醒的認識這些的人已經越來越少了。

宣化上人的開示:人類的未來.The Future of Humankind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上人開示 Talked by Venerable Master Hua

............................................................................................................................................

佛教以戒為師,居士持五戒,出家持二百五十戒,但也有很多假的出家人和很多不守規矩的出家人。這個也要知道,不要因為某一現象而忽略了本來面目。

道教在發展的過程中也不斷吸收各種好的實用的東西,道教真修行也是嚴謹持戒,為道日損。但是亂來的道士也有。

............................................................................................................................................


推薦閱讀:

為什麼很多人不信宗教,卻對宗教物品或宗教避諱慎重以待?
一個人死了之後,會發生什麼?
「東方閃電」等邪教的組織及傳播者是否能從中獲得經濟利益?如果能,那麼他們是用什麼方式及手段獲取的呢?
為什麼基督教會產生多種邪教?
大家都怎麼修行佛法?

TAG:宗教 | 社會心理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