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用不上就不學」這種想法?
借用微博上的一個神評論
人還是該了解些高級複雜的東西,才會對萬物有敬畏心,才不會覺得蓋房子就是壘積木,修水庫就是挖大坑,造火車就是焊鐵皮,很多悲劇來源於無知
——————————————————————————————————————
其實更多的時候是:不學就用不上!
我家鄉縣城裡很多人認為,工作都是托關係找來的。
我也知道有許多破碎家庭出來的孩子認為世界上不存在愛情。很多父母認為課外書除了浪費時間一無是處。農村現在流行讀書無用論。……為什麼?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見識過他們眼界之外的世界。這些結論,對他們來說,是對的,因為在他們所見之處,確實應驗著。有些人試著打破結論,得到的是失敗,然後不再懷疑——但是也有人試了又試,終於發現事情可以不這樣。
你選擇什麼樣的信念,就會收穫什麼樣的世界。
對這句話,不評價。這並不浪漫。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了朋友房間的地板上。我回收可樂瓶,用得到的5美分買吃的。我會在每星期天晚上步行7英里穿過城市到HareKrishna寺廟去好好吃一頓。我喜歡那的飯。我憑著好奇心與直覺所遇到的一切,很大一部分在後來被證明是無比珍貴的。讓我給你們舉一個例子:
那時,Reed學院提供了當時可能是全國最好的書法課程。在校園裡,每一個海報,每一個抽屜上的標籤都是優美的手寫字。因為我輟學了,不用再去上正常的課程,我決定上書法課,去學學如何寫書法。我學會了serif和sanserif字體,學會了改變不同字母組合間的間隔,知道了是什麼使字體變得優美。這一切都很優美,有歷史感,具有科學無法獲得的藝術的精巧。我發現這一切令人著迷。
對書法的學習看起來沒有任何機會在我的一生中得到實際的應用。但是,10年後,當我們設計第一台Macintosh電腦時,這一切就又重現了。我們把字體的設計都放入了Mac,第一個有著優美字體的電腦。如果我沒有在學校學書法課程,Mac就不可能有多種字體或者按適當比例間隔的字體。因為Windows只是照搬了Mac,有可能沒有任何個人電腦會有這樣的字體。如果我沒有輟學,我就不會選那個書法課程,個人電腦就有可能沒有今天這樣優美的字體。當然,當我在大學時,把我當時的一點一滴串起來並不能預測到我後來的結果。但是,當10年後再回頭看,這一切非常,非常清楚。 當然,你不能把事情聯繫在一起而預測未來。你只能回過頭來再把它們聯繫起來。所以,你一定要相信那些點點滴滴在將來一定會以某種形式聯繫起來。你一定要相信一些事情—你的直覺、命運、生命、因緣,無論是什麼。這一方法從沒有讓我失望過。它對我的生活 至關重要。 ————節選自喬布斯斯坦福大學演講------------------------------------------下劃線--------------------------------------------------------
評論下面有人說,但我們畢竟不是喬布斯啊。
是的,但是喬布斯當年也不一定覺得自己就是喬布斯。
阿甘的媽媽說,生活就像巧克力糖,你永遠也不知道下一顆的味道。
你永遠也不知道,你未曾學習過的知識,可能會帶給你怎樣的人生。
最可怕的就是,人終其一生,也不會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麼。
這種說法表面上看政治不正確,實際上在大部分語境下,是非常正確的,特別是你已經有了「用的上」的知識體系的時候。很多人在面對知識的時候,有和面對金錢時一樣的貪婪,覺得這東西越多越好,可是有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用不上的知識你學不會,只會粗淺的在比較表面的層級打轉。不參與應用,你有的困惑和提出的問題都是虛的,而且非常容易被表面化的答案敷衍過去。即使是一些記憶性性比較強的知識項目,比如英語,長期不用一樣忘的乾乾淨淨,大部分人花了大量時間背單詞最大的好處是做了一項記憶力訓練,可是要做記憶力訓練,明顯有其他更高效率的方法。我大學的時候機緣巧合幫過一個地被植物專家整理過資料,恰巧當時出的遊戲仙劍三裡面的人物都是用植物命名,當時覺得這知識好有趣,一定要記住他,花了很多時間學習研究地被植物,現在十多年過去了,要我對地被植物說點什麼,我最多也就說幾個冷門的名字而已。原因很簡單,這東西不是從事相關工作的人根本用不上啊,十幾年過去了,當然忘得一乾二淨。知乎女神蔓玫寫過很多植物學的知識, 寫的真是好啊,圖文並茂深入淺出,一看就明白,好答案點贊的有幾千人,關注的她的有好幾萬人,我也是其中一員,不過我非常確信,關注的幾萬人里絕大多數和我一樣,認真的看了答案,但是真遇到了桃花杏花李花還是分不出,遇到了還是得掏出手機上知乎找答案。在知乎「新手該如何入股票入門」問題下我曾經做過一個簡短的回答,後來刪除了,因為那個回答只有一句話:「人學股票應該和狗學游泳一樣,一腳把自己踢進水裡就會了」 這種答案在知乎是政治不正確的,列出一串常常的書單,並且一一做出簡介,這才是政治正確的答案,然後就能獲得最高票,但是看到這種書單答案的時候,我非常有把握,上千個點贊的人裡面,能把這些書看完的10%都不到,把這些書看完了去炒股能盈利的1%都不到,我非常清楚,知道有這麼一大堆書一大堆理論體系實際上對外行人是沒有幫助的。人是應該多學點知識,特別是自己沒有方向的時候,未來哪些知識用的上用不上很難說,把時間精力用在打遊戲看黃碟上,還不如用來學習點無用的知識,萬一自己有興趣呢。不過在時間精力有限的情況下,學習知識確實要有個篩選機制,對用不上的知識要謹慎花時間,你要明白用不上的知識學了最大的風險不是用不上,而是學不會,並且容易學歪了,對這門科目產生誤解。
前幾天剛在知乎上看到@安雅的一個答案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277138/answer/18326395,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
一人結網捕鳥,一鳥陷入網眼被捉。另一觀察者說,用網捕鳥很不錯,就是太浪費了,其實只要一個洞就行了,你看其他的洞都沒用上吧。我們在小學和中學學到的東西,有些當時就能用著,有些長大後能用著,有些可能一直沒用上。除非你能精確的知道你以後的人生走的什麼路,將遇到什麼事,每一天怎麼過,才可以選擇性的拋棄一些東西不學。如果你事先知道鳥的飛行軌跡,自然可以只弄一個洞去捉它。
至於專業知識,例如蒙特卡羅方法,當然是用到才學,不用就不學。太,可,憐 ,了
圖形幾何拉格朗日不能幫你討價還價
熱能守恆定律精通你控得了火候么
學好氯化鈉的分子結構你也做不出好菜
文言文貌似只能為清穿做準備
唯物主義馬克思思想許多人也表示呵呵
王安石變法秦始皇滅六國干我何事
莎士比亞的英文詩讀著真TM拗口
以後應該也沒機會開飛機沿著維度線追太陽看日落吧
其實學校里大部分內容是真心用不上的
但是
當你忘掉所有課本的知識
腦子裡所沉澱下的那部分內容
才是學習的意義所在
那就是學習能力、思辨能力和社交能力
而這些
大多是通過學習「用不上」的內容獲得的
所以還是好好學吧
這些你當年看不上的知識
總有一天會讓你後悔當初的無知
PS:
突然發現
提行
和空行
能讓我的答案
變得文藝
以上。
.................你怎麼知道你一定不會用到?一輩子那麼長!
@楊姓美少年 的答案有道理。不過關於學習的內容,私以為是需要劃分一下的。大體而言,我把知識分為框架性的和細節性的。我們經過學習,若不用,主要記住的只能是前者,而不是後者。但不代表我們什麼都沒留下。
拿植物學來說,蔓玫在回答中所提到的這種知識點本身就是很碎的,大多不是框架性的,因此很難記住。事實上學習生物學的過程中,因為體系的複雜程度很高,目前的還無法在基本的層面給出一個牛頓第N定律一類的東西,而具體的生物學研究多數是在各個很細的分支領域的某個課題之下進行研究,跳出了這個領域,多數研究者也不能對其他領域的細節有所了解,甚至連一些在某些與自己不同領域的特別重要轉錄調控因子的名字都未必聽說過。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人們對這些自己用不到的東西進行一番了解是沒意義的。因為你在這個過程中所能記住的並非是所有具體的知識點,而是別人研究的思路,是一個集團的知識的大概脈絡,和一些需要查詢的時候方便找文獻的關鍵詞。比如我雖然不研究生物學,但是聽過生物學的課程,也就對生物體系的複雜性、不穩定性有了深刻的認識,也就能理解為何生物實驗有時重複不出來。問我植物方面的知識我叫不出一個個蛋白質的名字,但我知道植物的晝夜節律的調控概括起來可以看成一個repressilator。問我肥胖方面的研究,我也不知道細節,但能立馬反應出脂肪有white fat和brown fat,其中關於Brown fat有個工作是它能夠促進white fat的消耗,在小鼠/大鼠(記不清具體哪個了)身上做的,雖然我記不得作者和具體機制了。問我神經科學我也不知道許多細節,但我知道形成穩定突觸的最好的方法是重複,對於一段需要記憶的東西間隔一段時間就複習一下的效果比一次性過二百遍要好,這樣對我學習其他東西就有指導意義。我知道帕金森氏症和亨廷頓綜合症分別是在一個direct pathway和indirect pathway上出了問題,這裡的關鍵詞有L-dopa、GABA、thalamas等。這樣至少如果有人問我,或我需要用,或我不確定自己是否搞錯了什麼,就可以通過這些關鍵詞去查相關的文獻,再把那些細節翻出來。有時一個生物學研究者在研究一個領域的過程中會發現一些其他領域的思維方式是可以借用過來的。如今的交叉學科也是這樣的東西。
大學以後我選了很多通選課和公選課,其中有埃及學專題、周易精讀、西方美術史、社會性別研究、音樂劇概論、歌劇演唱、英語戲劇表演、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方面的一門我也忘了名字的課等等,五花八門,互相之間也沒啥關係,絕大部分是我用不上的,不過若論拎出來一些關鍵詞去查文獻,於是有了繼續深入了解和在一些特定情況下運用的可能性,在這點上是達到了目的的。
學西方美術史之前,我是沒有想要去那些博物館看看的衝動的。當我用自己做家教賺的錢帶媽媽去歐洲窮游的時候,她逛博物館不會感到迷茫。學日語前,我也沒想過去看看動漫,但此後就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新世界。我想這就是看起來沒用的知識的用處吧。
可能有人要說,你一個不做這些行業的人這樣不是不務正業么?我想說我活著不是為了做哪個行業,而是為了對得起生命,我做哪個行業也只是實現生命價值的多種層面的其中之一。「我上大學時,有一次我的數學教授在課堂上講到:我現在所教的數學,你們也許一生都用不到,但我還要教,因為這些知識是好的,應該讓你們知道。」 ——王小波
老段子~算是回答部分-----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蔡康永
程頤,頂牛逼的一個人物,無所不學,無所不會。臨死的時候,弟子說,你平時學了那麼多東西,現在正是用得著的時候。(大概程頤會導引術,能把壽命延續一段時間。)程頤微微睜開眼睛,說了六個字:道著用,便不是。即卒。這才叫牛逼。這才叫學問。
第一反應就是想起蔡康永的一段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你所學的所經歷的在一個相對長的時間維度里決定了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如果你對自己對未來有清晰的目標和思考,那麼有選擇的放棄一些無可厚非。但假如你對自己和生活不具備這種規劃,在年輕的時候多學一些沒有壞處,但一定要有所專精,人的精力有限,不要學得雜而不精。這個世界上有三種人:
理想遠大的 - 用不上也學,等命運需要的時候已經準備好了。
本分實際的 - 用不上就不學,他們不吃虧,但也抓不住機會。
混吃等死的 - 用得上也不學,其實,混一輩子,也沒什麼不好,只要自己開心。
怎麼選擇,完全看你是哪種人。人家問我,關於「讀書」有什麼建議,我常回答「讀文學書」。為什麼?因為「文學」沒用。在一個以賺錢為第一要務的時代,連大學教授都以賺錢多少來決定認不認自己的學生,你還能說什麼?如何賺大錢,不歸人文學者教;編寫「商戰手冊」或「股市指南」,那也不是大學教授的責任。我們能做的,是培養有文化、善交流、注重精神生活的讀書人。
作為中文系教授,我談《人文學的困境、魅力及出路》,或者撰寫《「學堂不得廢棄中國文辭」——關於重建「大一國文」的思考》(2012年5月9日《中華讀書報》),很容易被嘲笑為「自我保護」。可母語教育的滑落、人文修養的缺失,長遠看,危及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是個迫在眉睫的大問題。民眾追求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際利益」,這完全可以理解;可本該成為「精神聖地」、「指路明燈」的大學,也都變得如此急功近利,不能原諒。
不管是綜合大學還是文理學院,都注重博雅課程,要求大學生對人類、對歷史、對藝術、對人生有比較好的了解,然後才進入專業研究。我們過早地專業化,小小年紀,就划了一條紅線,把很多知識排除在外,並貼上標籤,註明「這不歸我管」。這樣的教育是有問題的。從制度上說,除了中學的文理分科,再就是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過分側重技術性知識,美其名曰「與市場對接」。我再三提醒,「職業培訓」不是大學的宗旨,大學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的修養、眼界、趣味。當然,如果你認定,我們的「大學」本來就應該是「職業培訓學校」,那我沒得說。 ——北大中文系教授 陳平原
用不上確實不用學,不是專業學習和發展方向你們真的會去各種學焊接冶金學、鋼筋混凝土、拓撲學、流固耦合?
別鬧了。人都是有時間精力上限的,能準確地做減法很好,別把自己想得太牛逼太浪漫了,都指望著自己是無所不通還成為交叉橫跨三五個領域的人。這個問題還有相似的問法:「一件事對自己沒用就不去做」、「認識一個人對自己沒有用處(這樣說可能有點過)或與自己不合就不與ta打招呼、交談或交朋友。」
在這些問題上,很容易本著實用的初心,陷入功利的泥淖。
實用更重過程,取得一丁點的收穫也能愉悅人心;功利更重目的,大多數時候指急功近利,急於實現目的卻又苦於一時不得,於是心態就被搞壞了。什麼叫有用呢?
古人那句老話:無用之用,是為大用。這句話聽上去華麗空洞還帶點自我安慰的味道,但回想一下歷史上的那些智者,無一不是深諳此道。就近舉例,剛過世的木心先生,一個藝術家,卻苦學無用的哲學,後來文~革了,學生都被革死了,他說了一句:「糟了!當初沒教他們哲學!」他自己手訂的22冊書稿也在大革命期間毀於一旦,這對於一個文學家來說絕對是滅頂之災。如果他沒學無用的哲學和藝術,或許當場就殉道了,但他說了這樣一些電光火石般的話:『他們要毀滅我,我偏不』、『不能辜負藝術的教養』『我要以不死殉道』,甚至超脫到了『誠覺世事皆可原諒』的境界。
所以,謹慎看待『有用』與「無用」吧,不要固執地認為二者是一成不變的,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的確會相互轉換——
目前有用的將來不一定有用(指看得見的有用)。比如你的專業跟你以後的工作毫不相干。
目前沒用的將來不一定沒用。比如你認識的一些朋友。看似有用的實際上不一定有用。比如一大堆亂七八糟的證書。看似無用的實際上不一定無用。比如哲學、藝術、文學。還是喬布斯的那段話最切題:Much of what I str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balabala)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So you have to trust that the dots will somehow connect in your future.Believing that the dots will connect down the road will give you the confidence to follow your heart,even when it leads you off the well-worn path.
憑著我的好奇和直覺,我無意中涉足的大部分事物,後來都成了無價之寶。你在向前展望的時候不可能將這些片斷串連起來;你只能在回顧的時候將點點滴滴串連起來。那些點終將成串的信念將使你充滿信心追尋夢寐以求的人生,即使它讓你偏離了主流價值觀。
所以我覺得,凡是因為感興趣所做的,或隱或現都會很有用。我們的人生大多是由20歲以前的興趣決定的。
為什麼興趣會這麼有用呢?
首先興趣影響記憶(記憶可以說是非常有用的東西了)。
比如看書,同樣看一本《聖經》,你是為了應付下周宗教學概論的考試而硬著頭皮讀它,一個剛受浸的基督徒(之前未讀過《聖經》)則是憑著靈里的力量在讀它,一個月後你可能只記得『起初,神創造天地』,而人家不僅記住了所有章節的重要內容,而且還能長篇大論滔滔不絕地談他的感悟。這就是興趣。
此外,興趣影響熱情與效率,毋庸贅言。
總而言之,只要對人對己都無害,你喜歡做什麼,就做什麼吧,一定會有用的。
————————————
update:剛剛看了@采銅 的回答,很贊成他「以終為始」的觀點,對「我究竟要成為一個怎樣的人」有幾句感想,因為我曾深受其害。那種處於人生低谷期或迷茫期的大量思考是無意義的,因為這時你的心智處於最低點。
比如我曾經為自己究竟喜歡做什麼而迷茫過許多次,每次都持續一兩個星期,有好幾次差點自殺,那種絕望啊,刻骨銘心、永世難忘。在那些日子裡,我一天到晚無精打采,對任何事物都提不起興趣,與失戀有異曲同工之妙。我不知道我究竟喜歡做什麼,我不知道我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我躺在床上思考,我吃飯時思考,我走路時思考,為了『思考人生』,我翹課,我不參加那些浪費我思考時間的活動。我上網瀏覽大量信息,卻只瀏覽不行動、不嘗試:即使發現了某個感興趣的職業,但我立刻就會質疑並自我暗示——要不了幾年,我肯定就對這一職業失去興趣了。在這種心智被極度抑制、思考能力被嚴重破壞的情況下,是不可能找到人生所愛的。
所以,我建議,迷茫、頹廢、自暴自棄時,別停止擴充經驗——看有意義的書和電影、走出去接觸社會、旅遊等等。除掉荒地上的雜草,最好的辦法不是拚命去拔草,而是種上農作物。與其呆在房間里為自己將來找不到喜歡的職業或伴侶而發連綿不絕的愁,倒不如走出去,沒準家門口就有足以改變你一生的一個商機、一種生活方式,或者,一個人。有這種想法的人,過了10年、20年還是會用同樣的方法解決同樣的問題,然後得到同樣的結局。
因為對勇於嘗試新事物的人來講,沒有什麼知識和技能是一定一直無用的。換言之,我們生活在4維的世界,他們就是處在3維。
這種定格的人生,有人會覺得安全,但真實是——世界不會等你。其實,這也是一種價值觀的投射——有且只有一樣有價值的事情(通常是賺錢名利)。於是他才會輕易的否定去學習和掌握一門新鮮知識的想法,因為在他的認知當中,這和他心目中有價值的東西沒有半個銅板的關係——屬於浪費時間。反過來講,始終保持好奇心、願意接受新鮮事物的人們,通常都會有多重衡量成功的標準,而有價值的東西除了財富金錢之外,還有發自內心的喜悅、滿足和幸福感。大一開學太忙碌,半年都沒有產出,今天來寫一篇。
這兩天一直做商法這門課的作業。這門課經常涉及到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領域,從交通運輸、建築、醫療健康到零售、公司管理與運營等,也不乏冷門行業(如某些服務業),總的來說範圍十分廣泛。即便多數時候經手的都是「耳熟能詳」的日常案例,每當做作業的時候還是十分令人頭痛,因為我們經常處於一種「永遠有人在提出新的問題,你甚至無法判斷他的問題是否合理,但由於大家知道得不夠多,所以無法解答所有人提出的質疑,因此也無法解決問題」的狀態。我覺得討論哪些東西用不用得上的意義其實不大,因為社會各個領域錯綜交叉,行業的應用屬性也不再單一化,對個人和集體提出的決策要求也越來越複雜、生動、全面、多元。因此,促使人主動了解一個新領域的動力將越來越多地來自於社會的外部壓力,而這股外部壓力的構成因素有很多,如行業發展的要求、社會資源與環境的變化等,往往也包括了許多個個體為順應外部壓力而自我發展帶來的所謂「同儕」壓力。外部和內部壓力互相作用,導致了所謂「熱門」和「冷門」之間越來越微弱的相對差距。
當我們主動或被動地去了解一個新行業時,往往伴隨著大量的research,以及正相關增長的疑問。最近做過的一道商法問題是關於合同第三方的疏忽是否構成侵權行為的(第三方是外審,合同是受審公司和借貸的銀行之間的)。作為商學初學者,很多概念只是略知皮毛,比如外審審查的財報到底是給誰看的?有具體的閱讀對象嗎?如果有,範圍有多廣?外審該對哪些閱讀對象負責?銀行依靠不準確的財報而作出的決策,到底誰買單?
小組一共四個人,卻沒有一個人具備這方面的「常識」,因此很難對於網上尋得的信息進行梳理和判斷,只能儘可能地根據現有的「眾說紛紜」作出各種假設,進而套用商法的框架進行解題。商法的框架誰不會用?考試時照著教材抄就可以了。可是放到一個具體的情境中,面對一個不熟悉的行業、領域,人的認知能力、方法、視角、特點等都將受到自身「常識」積累的限制。我可以猜想,如果在財報前面寫明免責或責任有限的話,是否還具備一定的法律效力?銀行從考察到借貸究竟是怎樣的一個過程,需要經過哪些手續,國家/地區之間又是否存在哪些相同和不同?
我當然可以一直猜想下去,不斷為自己設限,不斷增加我的疑慮,原因只有一個:我不了解。因為我不了解,所以我猜想,甚至可能是瞎猜、毫不講究任何科學方法地猜。我有一點點的財會基礎,但假使我沒有,我能否有理有據地作出假設?我能否正確、有效地提出問題?
在我看來,如何學會正確、有效地提問是解決問題的重點,而每一門學科其實都在教你如何正確、有效地提問。明天我還會碰到我從沒見過的領域的題目,如果我從未積累相關知識,「法律」這個框架對我而言,又有多大的意義呢?我依然提不出問題,也解決不了問題。
解決問題要提問,不懂就不能有效地提問,就不能解決問題。而問題又常常是橫跨很多領域的,不僅限於框架本身的領域。推薦閱讀:
※如何避免過度自我管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想學習微整形,靠譜嗎?
※2013 這一年你學到了些什麼?
※如何看待在課上做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