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鄉有什麼特好吃但沒有流傳很廣的小吃?

重點在「沒有流傳很廣」上。

我提名一個:油旋子。CD碟大小,很薄,中間區域抹一層薄薄的餡,由粉絲、肉糜和河蝦構成,和餅本身近乎融為一體,炸成後酥香而鬆軟,簡直就是油餅的超級金鑽VVIP加強版。


其實我覺得綿陽米粉就沒流傳開,即使四川境內都不行。你可以在滿四川乃至全國的城市都看到宜賓燃麵館,但綿陽米粉開出綿陽就已經算比較少見的了,我也想不通為啥。

雖然我個人對米粉也不是特別愛,但米粉對於綿陽人來說實在是一種特殊的情懷啊……「二兩米粉對澆!」

(不過下圖是牛肉米粉~


新疆,扁豆面旗子 丸子湯(這個好像漸漸有人賣了) 扁豆面旗子是新疆回族人獨有的傳統佳肴,屬於湯飯的一種,又叫"扁豆旗花","斜塊子"或"雀舌頭飯",半個世紀以前,窮苦人家缺少食物,就拿一小把面揉和擀成薄薄的麵皮,用菜刀切成細小菱形的薄片,放進開水鍋里,撒點鹽,再放一些蔥花和扁豆,煮熟後就湯而吃,它是一種家庭的主食,也叫"貧民飯"。

丸子湯的湯是很講究的,要把牛骨頭一起熬制很久才能出來如此美味的高湯。裡面白的是豆腐,紅的是辣椒,綠的是青菜,透亮的粉條,牛肉丸子。油塔子用筷子挑點一提,一圈一圈不粘不斷,陪送有小菜,清甜爽口,很是解膩。丸子湯分兩種,油炸的丸子和水煮的丸子。昌吉「四十九丸子湯」出名就出名在他的丸子湯是先油炸後水煮的,這樣做出來的丸子湯外脆里嫩,嚼在嘴裡都很津津有味。


老家在雲南,今天給大家推擠家鄉的經典美食,可能很多都已經被大家遺忘了

1、大家都聽過雲南過橋米線吧,但是可能都不知道餌絲和餌塊 也是米做的

雲南土特產餌絲 名小吃

餌絲一般有煮吃和炒吃兩種吃法。將干餌絲置於清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待回軟後,用滾水燙熟,加上鮮肉絲或火腿絲、肉湯或雞湯,佐料以醬油、蔥花、芫荽及少許酸菜即成。炒吃法是,加以鮮肉片、雞蛋、香蕈、西紅柿、豌豆尖或小白菜及其它調料,熱油炒熟而成,周末休息在家DIY地道鮮美的騰衝風味小吃

2、

雲南特產 貢品級糯型滇皂角米 雪蓮子

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篇課文說的是小時候很窮,發現皂莢可以洗衣服,大家就去采皂莢,皂角米呢就是皂莢的一部分。很珍貴的哦,一棵樹都木有多少

皂角米,補充膠原蛋白,降血糖纖體健脾好dd,很多人都說效果比雪蛤強呢,價格也更親民,口感細膩Q彈,實在是集美味與養顏於一體的好dd

3、這個絕對是私房菜

私房菜 韭菜花腌乾巴菌 很香很辣狠爽口

乾巴菌是滇中地區人們最喜愛的美味食用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內含香味物,和纖維物質等多種礦物質元素,其氣味鮮香,風味獨特,是人人皆知的珍貴野生食用菌。和紅紅的小米辣和綠色新鮮韭菜花一起腌制,讓這個私房菜既有野生乾巴菌的特殊香味,又有韭菜花固有的芳香。

4這個很多地方都有,但是我覺得還是雲南的比較好吃,可能是因為裡面的油用的是雞樅油,雞樅是一種野生菌,很香

雲之南易門豆腐乳 雞樅油鹵腐

豆腐,是用路南縣的巴江水製作的。這種水清洌甜美,製作豆腐,品味甚佳。再用這種豆腐製作的鹵腐,塊形整齊,色澤紅黃,細膩,鮮美可口,是色、香、味俱優的佐餐佳品.5、

現烤酥皮鮮花餅 玫瑰花餅

去過雲南或是在雲南的童鞋都知道鮮花餅的吧,雲南就是花很多,有專門的種花來吃的,鮮花餅主要是玫瑰花做的,其他的還有菊花,茉莉花,桂花等各種花,不過我個人覺得還是玫瑰花做的最好吃。雲南比較出名的是嘉華鮮花餅,個人更喜歡滇味堂的,滇味堂的皮薄花瓣很多,很好吃很好吃!!鮮花餅送給遠方的朋友也不錯,一般人都蠻喜歡吃的,充滿了雲南特色哦


鮁魚水餃。

P.S. 理論上講「特好吃」的小吃必然會「流傳很廣」,除非食材或口味有地域性……


河南雞蛋灌餅。私以為比火遍大江南北的煎餅果子好吃多了。


我們那很出名的是米豆腐。但要配辣椒吃才好吃,不能吃辣的人沒有口福了。。。

小時候三毛一個,後來慢慢漲價,5毛,七毛,一塊,一塊五。。。回頭客一直沒少。但因為保質只在三五天,推廣得不是很好。

(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後加水磨成米漿,然後大火熬制,做成「豆腐」。吃時切片放入盤內,再將切好的大頭菜、鹽菜、酥黃豆、酥花生、蔥花放於米豆腐上,用小碗放入紅油、麻油、花椒油、醬油、醋、薑汁、蒜水等調料對成汁,澆淋於米豆腐上即可。)

有三種主要形態。。。

米蝦,很嫩。中學附近有一家老太太賣的,很出名,而且人很好,很多人在外面工作了也會專程跑回去吃。但老太太現在年紀大了,腿腳不方便了,貌似就沒再賣了。

可以說是嫩一點的米豆腐,口感很好,如果先加醋,不加其他調料攪拌,就能稀釋成糊狀,方言叫稀稀米豆腐。

傳統米豆腐

傳統米豆腐的簡易吃法,拿個勺在中間挖個洞,裝滿辣椒。。。。辣到爽。


雲南:小鍋米線,炒餌塊、餌絲,粑粑稀豆粉。


媽了個蛋,這種事怎麼能少得了我的家鄉!!!

自我介紹一下,我是福建省莆田市仙游縣人。

1.桂圓乾。

桂圓乾 福建莆田特級5A大桂圓乾 龍眼乾 核小肉厚 250克 2份包郵-tmall.com天貓

在當地,我們把桂圓叫做龍眼,把龍眼晒乾後才叫桂圓,它們是有區別的。這裡就是晒乾之後的果實。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當配料熬粥,很滋補。

2.紅團

最具特色的小吃了,逢年過節才有,莆仙人必食,僅此一處有。

皮是用糯米製成,拌上食紅;餡有多種,以糯米餡和綠豆餡最為常見。

製作過程:

用皮把餡包起來,放入木質的粿(俗稱紅團印)內,印成上拱下平球缺狀的紅團(曲面上花紋,中間一般印有福、祿、壽、喜、財、丁、貴及雙孩兒、慶豐收等字樣或圖樣)。

印好的紅團的用洗凈的剪成圓形的雞葉(我們稱雞蕉葉)或一種大栲樹葉墊底,置入蒸籠內,用大火蒸約20分鐘。

味道甜香,微粘牙。蒸熟之後可存放很久。

3.莆田滷麵

本人最愛。莆田小吃神作沒有之一。每次回家媽媽都給我做,熱氣騰騰的面端上來的感覺,走到哪裡都忘不了。

正宗的莆田滷麵,面必須是當地做的,保持一定的彈性,但又不至於太筋道(筋道不是莆田滷麵的精髓),較北方系的面偏細,直徑約3-4mm左右。

滷麵滷麵,最重要的就是滷汁了。自家制的一般是現做滷汁,這裡不得不誇讚媽媽從外婆那裡繼承來的廚師天賦XD,我們家的配方是:大白菜,豬瘦肉,海鮮(花蛤海蠣蟶任一種)即可。外出酒樓的滷麵配料就多種多樣了,不過也是以菜+肉+海鮮三大主類為主。

做法:先炒瘦肉,七八成熟的時候加開水到一定量,放入白菜和海鮮煮,加一點鹽,等差不多熟的時候,鍋里的湯就是滷汁啦~再放入面煮直到熟。

出鍋的時候,面充分吸收了滷汁,所以莆田滷麵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幾乎沒有湯(滷汁)!這也是造成了我吃不慣外面的湯麵的原因。。

4.興化米粉

也是神作。

跟滷麵類似,食材也是當地特色的米粉。

特點是細。直徑1mm左右吧。

通常吃的都是炒米粉,把米粉加入本地的葷或素的佐料(如豬肉、雞肉、蛋、香菇、蝦肉、 冬筍、蔥、 韭菜、 芥藍菜等),煮熟就行,方便易食,鮮嫩味濃。

5.海蠣餅

喂喂,先聲明,這跟蚵仔煎是兩個東西。

在模具上放海蠣,瘦肉,蔥,胡蘿蔔及其他配料,澆上地瓜粉摻水的汁,放進油鍋里炸。流口水了。。

6.白粿

這是原材料,用糯米做成的。

切成一片一片。

做法參考滷麵和米粉。

暫時寫這麼多。

PS:給家鄉打個廣告,歡迎來我的家鄉做客^ ^


這樣的東西在四川特別多。順便從相冊里翻幾張出來吧。

酥肉豆花。特點是口感柔中帶剛,味道鮮辣可口。底子是豆粉湯熬嫩豆花,豆花會搗碎,與豆粉湯融合在一起,成為糊狀,碗里放著撒子(油炸麵條)、海帶絲、油炸花生米、酥肉,配上蔥花、熟油辣椒,等客人入座後,從鍋里盛出豆花湯,倒入碗中。吃的時候幾番翻轉,把乾燥堅硬的撒子、油炸花生與糊狀的豆花湯攪在一起,帶著蔥香和辣味入口,其口感和味道都非常豐富,非常過癮。

串串香在外地遠沒有火鍋名氣大,但是成都的串串香店比火鍋店要多。

魚頭火鍋。這個東西在成都一度非常火爆,火爆到你去菜市場買魚的時候經常會看到大量的無頭死魚,原因是魚頭火鍋店都把魚頭砍下買走了,剩下滿是魚肉的身子便宜賣給大家。

最後說一下回鍋肉吧。什麼?你以為這個流傳得很廣?我在北京的時候有次朋友聚會我小露了一手,他們嘗了之後紛紛表示以前吃的回鍋肉都太不正宗了。回鍋肉有幾個要點,首先是炒的時候是少量的菜油下鍋,靠小火把肥肉的油熬出來,然後放下郫縣豆瓣(川菜之魂,作為郫縣人我得多自豪啊)以及其它輔料,最後,青蒜苗才是最正宗的回鍋肉配菜。這些年在外面,吃過青椒炒的、吃過洋蔥炒的,甚至還有用蕃茄醬代替豆瓣醬的,沒一次滿意過。回鍋肉做法不難,難在用料地道、把握火候,煮肉煮到八成熟、熬肥肉要有耐心(LP上曾經說過很多川菜館為了出菜速度都會減少熬肥肉的時間、而用稍多的菜油代替肉油),最後青蒜苗與肉的比例要配得恰當好處,青蒜苗少了,肉就顯得膩了,多了,蒜的辣味就蓋住肉味了。

做菜不僅講究主料,配料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是姜,什麼地方用姜碎,什麼地方用薑片,什麼地方用姜塊,都是不能馬虎的。唯有這樣,你在成都才能娶得到媳婦。


濟寧的 夾餅,餅加上油炸的豆腐 生菜魚排雞柳,早餐必備


豆漿炒米粉

必須純正豆漿,正宗興化粉,干蝦仁才行,美味絕倫,配豆漿吃,真是絕佳的早餐組合。

出了莆田後,就沒再吃過了。。。- -。


米腸子,面肺子。

羊頭,丁丁炒麵。


葫蘆島綏中熱湯冷麵。反正我在外面讀書三年,同學們除了吃貨涼的朝鮮冷麵。並沒有吃過熱湯冷麵。我在錦州讀書,和葫蘆島挨著,也沒見這裡有。不過我真是覺著炒雞好吃吖。感覺在外地的綏中人回來的第一頓美食應該是去肖家吃頓冷麵,但我還是覺著西關道口推車賣的更好吃。


荊州。。六朝古都,有一種沒事確實讓我這個本地娃怎麼吃都不膩呢!!

就是圖中的皖魚糕(圖片網上找的)!!!小時候自己家每年過年必做!!90%的魚肉加10%的豬肉。加上生薑等。。手工揉,敲,捶打成戎。。。再用雞蛋液淋在表面拿竹篾去蒸。。。真的很香啊!!!出籠的時候熱騰騰就想直接上手吃哈!!!冷卻下來後,切成塊,片。。。燉炒蒸下火鍋煮麵什麼都可以!!


我感覺大部分河南的美食都沒有流傳很廣吧。以下圖片都是百度的,好多年沒回鄭州了,魂牽夢繞的這些美食啊,再也沒機會吃TAT

河南肖記/和記燴面

丁香和清芬的燴面差的太遠了。。。至今沒在北京見到/吃過正宗的燴面。

粉漿麵條

粉漿可能跟北京的豆汁兒異曲同工?但是粉漿麵條完全沒有任何難以忍受的味道,就是好吃!

河南逍遙鎮胡辣湯

以前在我小學旁邊有一家逍遙鎮,我總是嫌辣,所以每次去那吃早飯我都不吃胡辣湯而吃豆腐腦,但現在我真的好後悔當時沒有好好吃夠。最喜歡的是那家的油餅,我感覺我不管去哪裡都沒再吃過這麼好吃的油餅。我爸還總說那裡面是不是加了罌粟殼,才能讓大家吃得這麼上癮。(我爸總認為好吃的會上癮的食物就是裡面加了罌粟殼hhhh)

河南滷麵

不是燜面!我媽做的滷麵無人能敵!!!

蒸菜(榆錢,槐花等等)

各種野菜裹著麵粉蒸,然後用醋、醬油等做調味汁,蘸著吃,但是不蘸汁我也覺得好吃。


安康蒸面

在安康城的大街小巷有數不清的蒸麵店,出了安康就很少看到了。


我家鄉有一小吃,名臨川菜梗。

且說這個臨川菜梗,不光富含豐富的維生素A、B、C、D、E、F、G,具有促進腸胃消化、明目利膈等神奇功效,還融入了臨川的文化精神,正所謂「吃臨川菜梗,揚才子豪情」。

說到臨川菜梗,您可能沒聽說過,畢竟市場規模不大,但說到王安石,您必定知曉,而這個臨川菜梗和這個王安石呀,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且聽我給您慢慢道來。

相傳王安石小的時候,在讀私塾期間,私塾先生為了節省時間,中午不放學,要學生帶飯來吃,夏天就吃冷的,冬天就由師母蒸熱。王安石的父親是種菜的能手,家中的芥菜長得又肥又壯。母親使用來腌制菜梗。王安石每天中午帶來的菜便是香味撲鼻的菜梗。看見王安石吃得津津有味,那些富家子弟雖吃的是大魚大肉,總沒有王安石吃得快吃得香,常常有同學被菜梗饞出了口水。便要討王安石的菜梗吃。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王安石母親腌制的菜梗出了名。後來,王安石考取功名,有一次回鄉探親,返京後將所帶的臨川菜梗贈予聖上,聖上品過後,只覺辣中有咸,咸中帶甜,好不妙哉,連聲呼好,嬪妃們也來爭相品嘗,就這樣臨川菜梗變的小有名氣,逐漸成為臨川的一大特色。

各位若是有機會來到撫州臨川,切記要嘗嘗正宗的臨川菜梗,包您「辣的有味、吃的開心」。


卷饃 安徽阜陽


濟寧甏肉乾飯


世人只知南京鹽水鴨,但私以為我們揚州的鹹水鵝更好吃。鹹水鵝肥而不膩,鹹淡適中,加上拍碎的蒜瓣簡直好吃極了。小時候非常喜歡用鹹水鵝的滷水泡飯吃。


推薦閱讀:

「Off menu」在餐廳是怎樣一種存在?在什麼餐廳或者什麼情況下可以吃到?
北京有什麼名不副實的餐廳?
上班族的你如何吃晚飯?
什麼叫「中國三明治」?
太原哪裡有好吃的早點?

TAG:美食 | 生活 | 食物 | 餐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