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進行市場調研?


我總共總結了6種方法:

  1. 知乎Quora:聽聽專家的意見
  2. Alexa/Compete/Google Trend:看看靠譜的數據
  3. http://Archive.org:學習歷史博古通今
  4. http://Twitter.com/Facebook.com/Weibo.com:聽聽用戶的聲音
  5. 百度指數:挖掘網站採用的營銷和公關策略
  6. 研究目標網站本身的關鍵信息

------------------------------------------------------------------------------

1 知乎Quora:聽聽專家的意見相關鏈接:

知乎:http://www.zhihu.com

Quora:http://www.quora.com

------------------------------------------------------------------------------

知識是最重要的,數據只能幫助我們作分析。但是,如果你當前的認知是錯誤的,給你再多的數據都是無用的。好在,知乎和Quora上面有很多牛人、產品經理和創業者可以幫我們分析問題。比如你想知道「ABC網站的產品定位」,如果是國外網站就去Quora,國內網站就去知乎,其他人的思想一定會讓你大呼過癮的。

知乎上給每一個有名氣的網站都建立了一個獨立的Tag。你點進去Tag就可以看到業內專家們對該內容作出的評論。如果沒有你需要的內容,你也可以自己發問哦。相信會有人給你滿意的答案的。

調研一個網站,上知乎是我推薦必做的第一個功課

------------------------------------------------------------------------------

2 Alexa/Compete/Google Trend:看看靠譜的數據相關鏈接:

Alexa:http://www.alexa.com

Compete:http://www.compete.com

Google Trend:http://www.google.com/trends

------------------------------------------------------------------------------

這兩個網站是網站分析必須掌握的最佳工具,他可以幫助你:

  1. 查看網站當前排名
  2. 查看網站歷史排名、流量曲線
  3. 查看網站SEO關鍵詞
  4. 查看網站流量來源
  5. 該網站用戶離開網頁之後去哪個網站
  6. 上該網站的主要人群

當然,還有很多數據可以從Alexa獲得,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網站的信息不是很準確。他只是一個基於概率統計的結果,並不能準確反應實際情況。

不同網站的準確率是不同的,具體原因自己去研究Alexa排名的原理。

如果你用的是Chrome,推薦安裝Alexa推出的插件,安裝之後,不僅僅你上任何網站他可以幫你顯示各種排名信息。你搜索google的結果中,他也會把每一個結果的網站排名全部顯示出來,可謂妙不可言。

比如,下圖是我們用安裝了Alexa插件的chrome瀏覽器在google搜索「團購導航」的結果:

Google Trend的功能類似,不再贅述。

------------------------------------------------------------------------------

3 http://Archive.org:學習歷史博古通今相關鏈接:

http://Archive.org:http://www.archive.org

------------------------------------------------------------------------------

http://Archive.org這個網站存檔了互聯網上所有網站的一些時間的頁面快照。剖析一個網站,不僅僅要研究他現在的樣子,更要去研究這個網站以前是什麼樣子的?這樣,我們才能從這些網站一步一步的進化中領悟到一些有深度的信息。比如,我們都知道蘑菇街和美麗說的設計是非常美觀的,而且從內容上來看,有一些偏媒體性質,社交的特性被淡化掉了。那它以前的樣子呢?讓我們一起來進入回顧蘑菇街的歷史:http://wayback.archive.org/web/20110301000000*/http://mogujie.com:

顯然以前的設計的更偏社區,現在的樣子更偏媒體。可以明顯看到蘑菇街轉型的過程。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去看看美麗說的歷史,也有類似的成長過程。由此,我們根據這個可以大概分析的出來,導購類網站社交路線不是很好走,要不他們為什麼要轉型呢?看看歷史,可以避免我們走不必要的彎路。

------------------------------------------------------------------------------

4 http://Twitter.com/Facebook.com/Weibo.com:聽聽用戶的聲音相關鏈接:

http://twitter.com:http://www.twitter.com

http://Facebook.com:http://www.facebook.com

http://weibo.com:http://www.weibo.com

------------------------------------------------------------------------------

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都是非常好的官方媒體發布信息的地方。上去看看這些網站的官方賬號,你會看到很多有用的信息。

此外,尤其重要的就是twitter和新浪微博。我們可以在上面得到非常重要的用戶對網站的評價、和寶貴的用戶行為。

甚至有時候可以估算出大概的用戶數量。尤其一些網站是支持用新浪微博和facebook賬號登陸的應用或者網站,更容易估算,以美圖秀秀為例,總共有106萬用戶使用美圖秀秀的時候綁定了新浪微博。假設每5個美圖秀秀的用戶就有一個人綁定了新浪微博賬號,可以大概估算出美圖秀秀的網站用戶數量是500萬。當然,這個比例不一定靠譜,不同應用的比例是不同的,在估算的時候還需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

5 百度指數:挖掘網站採用的營銷和公關策略相關鏈接:

百度指數:http://index.baidu.com

比如,link:美麗說的百度指數

------------------------------------------------------------------------------

通常情況下,網站名稱搜索頻率和網站訪問量是成正比的(簡單解釋一下,有20%左右的人是不記網址也不會把網址放到收藏夾中的,每次訪問美麗說,都是直接百度搜索美麗說,然後點擊第一個鏈接過去的。所以,從概率上講,網站名搜索量適合網站PV成一定正比關係的)。所以,左邊的搜索指數上我們可以大概看出來網站的流量走勢。右邊是互聯網資訊站發布的相關新聞,貼心的是,百度指數在一些關鍵的波動拐點上都列出彼時發布的相關新聞,這些新聞有很多都是網站的公關和營銷行為。比如:美麗說和海豚推出XXX。美麗說推出XXX客戶端。也許,能從這些新聞和左邊的趨勢圖對比起來看,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信息呢。

------------------------------------------------------------------------------

6 研究網站的關鍵信息

------------------------------------------------------------------------------

1)看網站的「about us」「FAQ」,尤其是國外的網站,這部分都寫的很用心,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作者的初衷,對自己產品的定位等。

2)看產品的廣告(促銷活動等)和用戶激勵措施,可以最直接地知道他們重視的是哪塊兒。

3)看產品的用戶社區,能夠最方便地看出他們的用戶為什麼用這個產品,他們喜歡產品的什麼地方,他們關注哪些功能。

我的博客原文有配圖,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http://AmazingIdea.net


分享一個Erin Sanders的「調研學習法」的理論和實踐。

「調研學習法」是一個通過五個步驟指導調研的方法。五個步驟分別是:1.目標 2. 設想 3.方法 4. 實施 5. 綜合

1. 明確目標

在市場調研前,首先要明確我們需要知道什麼?通常針對to c的產品,可以總結為5w和1H:

who: 目標用戶

when:用戶使用產品的時間點+行為習慣

what:用戶會做什麼

where:用戶使用場景

why:用戶需求


How:用戶執行任務或達到目標採取措施的細節

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什麼樣的人用什麼樣的設備幹什麼樣的事情。

2. 設想

在明確目標問題之後,解決問題之前,心裡要先有個預設(假設)。在我們的印象中,用戶是什麼樣的?他們有什麼行為習慣?

3. 設計調研方法(主要部分)

那麼,如何去填補我們不知道的部分?就和做其他任何研究一樣,這一步必須明確調研的方法。

4. 實施

根據選擇的方法,收集數據,分析數據。

5. 總結

驗證假設是否正確。

看到這個最初為了設計提出的研究方法時,我突然發現很多研究方法是共通的,這些方法幫助我們在腦海中建立出一個清晰的框架,一步一步的去找尋目標的獵物;而不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

兩年前我有個任務是做英國智能手機市場調研(因為我們當時是做海外市場瀏覽器的),分享一下我是怎麼應用這個方法做調研的吧。這裡是第一部分:宏觀層面的市場調研,大多數都是通過第三方渠道獲得的信息;(微觀層面可以參考什麼是用戶畫像呢?一般用戶畫像的作用是什麼? - sunsun 的回答)

當時的調研過程是這樣的:

step1: 明確目標

明確研究目標:了解英國移動互聯網市場概況

具體可以細分為:

step2(略):

step3:

調研方法:

(註:當時還做了u.s.的調研,手頭只找到了us的圖)

step4:

收集數據:

一般大公司都會買買買,做數據監測媒體監測blabla;當時真是沒錢沒資源,因此總結出了如何在沒錢沒資源的情況下搜集數據和資料?

1) 數據分析平台:

Our Mobile Planet

Google Our Mobile Planet,包括了全球 48 個國家/地區的智能手機普及率和使用情況,可以選擇所需要的內容生成自定義圖表來深入
了解移動消費者行為。優點:很詳細,可以選擇從按年齡性別等分布顯示用戶行為,適用於建立人物原型和劃分目標用戶。

StatCounter Global Stats

StatCounter Global Stats. 查詢不同地區不同平台下(desktop,mobile,tablet)瀏覽器版本,屏幕解析度,操作系統,搜索引擎和社
交媒體的數據。注:雖然看似強大,但數據的靠譜性有待質疑 sigh→ →

2) 市場調研公司報告

Analytics for a Digital World

Presentations and Whitepapers

美國的一家互聯網流量跟蹤和市場調研公司。乾貨很多,主要以美國和歐洲國家(EU5: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移動互聯網分析為主,少量亞洲國家的資料。Digital Future in Focus 系列炒雞贊,基本涵蓋了上述提到的smartphone landscape和user behavior兩大部分,缺點是該系列報告數據略早(2012年底)。

PS: 搜索功能真是爛爆了, by relevance/ by date, 在comScore下搜索要麼數據太老要麼不相關….所以比較推薦用谷歌搜國家關鍵詞+site:www.comscore.com/ 進行搜索。

Digital Marketing News

美國的一家市場研究公司。有詳細的digital市場的分析和預測,按demographic細分的數據,英美的報道較多。

Kantar Worldpanel

全球領先的連續性消費者洞察市場研究機構,總部在倫敦,可以選擇不同國家地區的local sites瀏覽相關報道。

Ipsos MORI | A leading market research company in the UK and Ireland

3)電信、運營商數據

GSMA Intelligence 全球移動通訊系統協會

A nation addicted to smartphones UK Ofcom,英國的通訊管理局,每年會出
communication market 的詳細報告。很多國家都有類似的機構或者協會。

CTIA-The Wireless Association Home Page 美國通訊協會

http://www.cisco.com/c/en/us/solutions/collateral/service-provider/visual-networking-index-vni/white_paper_c11-520862.ht
ml Cisco (可以找到全球移動流量數據的報告)

Informa.com - Home也是一家分析機構,可以看看他們家出的 whitepaper Insights | Mobidia

各運營商自家的網站(price plan, data plan)或者找找套餐比價的網站,例如:Cell Phone Plans

4)諮詢公司報告

主要是德勤和尼爾森

http://www.nielsen.com/content/dam/corporate/us/en/reports-downloads/2013%20Reports/Mobile-Consumer-Report-2013.
pdf 尼爾森的 consumer report, 全球和美國的為主。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www/global/en/pages/technology-media-and-telecommunications/articles/2013_Glo
balMobileSurvey.html 德勤 Global mobile survey

5)谷歌搜索技巧

  1. 積累關鍵詞

    市場相關的:ownership, penetration rate, market share,ingishts,shapshot;
    移動互聯網相關:OS, OEM, handset, replacement cycle

    運營商: operator, wireless carriers

    流量:data traffic, data plan, data usage, LTE

  2. 谷歌搜索技巧:參見 如何用好 Google 等搜索引擎? - Google 搜索

  3. 查看 source:科技類 blog 通常會指明出處,一般是比較大的市場調研公司公布的數據,根據這些 source 再去找想要的數據。

step 5:總結

最後的產出(比較淺顯的英文,暫且就不翻譯了):

一共分為四個部分:

1.人口背景概述 2. 智能手機使用概況 3. 平板使用概況 4 無線網路概況

其實一般大公司的產品經理不需要自己去做市場調研,這些會有用研團隊來做;如果是初創公司的話,產品經理還是需要一些這方面的技能的。

以上。


這個問題有點系統,需要分情況討論。

1、首先明確調研目的,既然是產品經理,那麼調研的產品是什麼?既有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是誰?競爭對手是誰?行業的前世今生如何?國外的的發展如何?甚至國家或區域的政策如何?

2、一般先做行業研究,可自行通過樓上各位大神提供的方法搜集整理,也可去購買,如果預算充足,還可以找專業的調查公司訂製服務。

3、做競爭對手調研:包括競爭對手的產品分析、消費者分析、渠道分析、所有營銷策略分析等等。

4、既有消費者和潛在消費者調查:包括產品使用情況,產品評價(滿意度調查),消費決策過程,消費體驗,價格接受程度,生活形態調查等等。

5、數據採集和篩選,定量分析一般都涉及到抽樣,根據調研對象的同質性差異,以及經費的預算許可,同一調研群體按統計學的概率,為95%置信度下一般是384個樣本(理論上)。抽樣要科學,數據採集過程要嚴格把控(較為複雜)。

6、報告撰寫,由採集到的所有數據,做定性與定量分析,並結合研究人員的專業知識以及豐富經驗,提出各個方面的參考建議,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市場調查已經形成一個分工較細的專業領域,如果預算充足,建議尋找專業公司進行服務。


很多朋友問我調研文檔怎麼寫,當然這不是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真正讓我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當我們接觸一個不了解的新項目時,應該怎麼做」

新項目,未知的工作

我們都會遇見新項目,實際上每次立項都是一個新項目。

一位朋友,曾經做過數款千萬用戶的相機產品,近期由於公司策略轉移準備做一款直播產品,而由她來負責操刀。

直播產品對於她而言便是一款新項目,儘管她已經非常成功的做出了數款千萬級用戶的產品。

調研可以說佔了產品經理工作內容的50%以上,當我們遇見一些未知的問題時,尤其是新項目,新版本,最直接也是最快的辦法就是去調研。

一位產品新人,leader將某產品的後台管理系統交由他設計,這是意外的驚喜。

要知道獨立負責某款產品的設計往往都需要一段時間的積累, 這對於新人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很遺憾的是,這位新人被突然到來的幸福砸暈了頭,完全不知道從哪裡入手。

你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經歷?

當拿到第一個完整的任務時,某明的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會,以前也沒有做過,完全不知道從何開始。

對於老人來講,這種情況其實通過「調研」就可以很快速的解決,而新人存在許多知識的盲區,比如對於調研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一份面試用的「競品調研文檔」

並且,這份文檔也是下載或者參考的某種「模板」,從本質上對「調研」以及「為什麼調研」感到迷茫。

認識一下「調研」

字面上理解,所謂的「調研」是指調查與研究,一共兩個部分,而且是先調查後研究,通俗來講,也就是說先看看他們做了什麼,然後再想想他們為什麼做這些。

我接觸過挺多新項目,每次接手新項目時,都會去看看別人已經做的功能,再來想想對方為什麼這麼做。

當完成這兩個步驟之後,那就開始了「微創新」的道路,爭取設計出能達到更好效果的做法。

第一次做後台產品時,參考了許多後台設計的案例,我發現其實大部分後台的功能設計都是一樣的。

內容管理,用戶管理,數據統計,業務管理,這是最常見的四個後台結構。

再往下,我們會發現用戶管理的參數幾乎都是相同的,包含了用戶的各種信息,以及對用戶許可權的操作,比如封停用戶以及激活用戶。

簡單的調研,我們可以直接使用對方的設計方法,但深度的調研則可以幫我們超越已知的方法。

機器人系統在社交領域非常常見,大部分社交產品在冷啟動時,都會開發機器人系統,用來營造初期的活躍氛圍。

當我意識到某些產品機器人系統開發成本過高時,就會想辦法把他做減法,讓這套系統的開發成本降低。

我們通過調查,知道了對方做了什麼,再通過研究,掌握對方為什麼而做,結合這兩點設計出來的產品會更加適合我們自身所處的項目團隊環境,這也就是「微創新」了。

只「調查「不「研究」

其實大家對調研以及調研文檔一點都不陌生,我知道許多實習生很興奮的拿著自己的調研文檔去面試,最後被pass出局。

同樣的,在工作還有私下的交流中,我也看過一些產品經理的調研文檔,詳細的羅列出了某款競品的功能結構,然後寫了自己的修改意見。

很遺憾的是,這樣的文檔最終都只會成為不了解調研,完全不懂調研的意義。

將產品的功能結構梳理出來,其實不是調研,這只是調查,並且還是無目的的調查。

一款產品尤其是能夠被作為競品的產品,多數是比較成熟的,是經歷過數個版本迭代出來的,這表示在我們的調研過程中,也會體現到版本的策略在其中。

重點在於有目的的調查,針對性的研究。

我們來調研一下直播產品。

最核心的部分便是他的直播間,相對於直播間而言,其他的功能其實都很常見了。

可我們是第一次做直播產品,最陌生的便是直播間如何設計。

我會將直播間的功能羅列出來,但不會將整個直播產品的功能羅列出來,在這個階段我的調研對象具體到了直播間的設計方法里。

通過調查,我們會獲得直播間所具備的一些參數,比如正在觀看的人數,互動方式,連麥,守護,等級,開啟和關閉的狀態,送禮物。

完成調查以後,再來分析對方在設計產品時,為什麼要使用這些參數,為什麼要使用這些功能,這邊是在進行研究了。

比如:為什麼直播間會有」守護者「這樣一個特殊的設定,要知道一般的守護者是屬於競價性質的功能,誰出的錢多,誰便是某主播的守護者。

這是為什麼呢?只有推測出設計者的初衷,我們才能更好的設計該功能,才能更好的判斷是否需要該功能。

只」研究「不」調查「

與 調查不研究相反的另一個常見問題,只」研究「不」調查「。

一些購買了我入門課程的朋友(我的微信公眾號:枯葉咖啡館,關注回復【4】,獲得課程視頻),經常會反饋給我一些有意思的問題,典型的便是不知道如何設計。

我們會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如何設計「上,試圖每一個新的項目都去從0開始設計。

這部分過程其實就是純研究的過程,我們去研究用戶的需求,研究業務的流程,最後,強行設計出了一款產品。

在過去的五年,這是正確的,我們別無選擇,市面上並沒有多少產品能支撐我們進行調研,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設計方法也比現在要封閉很多。

可以說,我們對於自己接手的新項目,完全沒有辦法找到同類產品,我們甚至連自己的競品是誰,在哪裡,到底有沒有,都不清楚,也沒有任何人能告訴我們答案。

但是現在不同,大部分的功能,大部分的產品其實已經無需從0開始設計了。

這已經不是一個純產品生存的時代了,更多的是看我們如何進行應用,如何進行微創新以及超越。

後台管理功能的內容管理,便是這樣一個無需從0設計的功能。

前人以及成熟的產品早已提供了完善的解決方案,只需要很快速的進行調研,我們就能設計出同等質量的內容管理功能。

比如 他會包含內容列表,內容詳情,兩個頁面,數據源會分成有效內容,刪除內容兩個類型,對內容的操作會分成 刪除,置頂,帖標籤,編輯,查看五個功能。

更多的,需要考慮的是如何讓內容管理變得更有效,更強大。

只研究不調查的後果,會讓我們付出了100%的精力,最後只能得到60分,實際上,這已經算高分了。

現在,我們稱之為基礎的功能,基礎的設計,都是在曾經人們花費了比我們更多精力,更長時間沉澱出來的精華。

無視前人的智慧,只通過自己的蠻幹,在時間和資源都更少的情況下,我們能做到40分已經不錯了。

可這,又有什麼意義呢? 用了100%的精力,最終做出來的只是一個及格線徘徊的產品。

時間,永遠是我們最珍貴,不可逆的資源。

當所有人都拿著過去積累的寶貴知識前行時,我們如果固執的想要走一條自己的路出來,這並不值得提倡。

當然,我想表達的並不是說我們不能進行從0開始的設計,而是選擇性的去進行,大部分的功能在現在看來,都是以應用為主。

比如 IM的聊天系統,微信與陌陌真的有許多差別嗎?電商的購物車,京東與淘寶真的有許多差別嗎?

調研,是一種工作習慣

調研,是我們作為產品經理的一種工作習慣,與之等同的是研發的技術調研。

我們終究會遇見新項目,一直做相同的項目,這實在是一件可悲的事情,這表示我們一直在吃老本,沒有絲毫的成長。

可能把調研放在研發的身上,會更容易讓大家明白。

對於研發而言,技術調研等同於我們的產品調研。

曾經一位前端的開發朋友,見到了一種新的交互動畫,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技術調研,最終將其完美實現出來。

這樣一個交互動畫是他曾經沒有做過的, 在他的認知里是」做不到「的,是」無法實現「的。

最後是某位產品經理,找到了國外的案例,來佐證」該功能,可被開發「。

於是,通過解析安裝包,尋找各種資料,進行長時間的技術調研,最終實現了一個」新功能「,一個曾經從未做過的功能。

以正確的姿態對待」調研「,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工作習慣,會極大的加速自己的成長。

互聯網發展至今,真的不需要大家再過多的去進行挖掘了,我們的時間更多的用來應用,更多的用來理解需求,而不是死板的做基礎的功能。

很遺憾的是,我發現大部分新人都將」調研「理解成了一種」文檔輸出能力「,在網路當中,以各種方法尋找」調研文檔模板「

調研文檔是對調研的一種書面承載,是先有調研。才有調研文檔。

顯然大家本末倒置了。

」調研「是一種」工作方式「,也是一種很有效的」思維方式「

你會如何寫自己的簡歷呢?

先看看成熟的簡歷模板,比如說拉勾網的簡歷模板,不是看他的內容,而是看他的模板結構。

我們先來調查, 這些簡歷都包含哪些欄位?

每個欄位存在的理由是什麼?為什麼一份簡歷里要寫工作經歷,還有項目經歷,差別是什麼?

充分調查,研究之後,是不是可以開始為自己設計一份簡歷結構了? 為自己量身設計一份。


市場調研基本上分為定性和定量,定性的調研包括焦點小組(FOCUS GROUP),定量的調研包括ONLINE SURVEY就像眾意網一樣


第一次回答知乎上的問題,希望有所幫助。

因為問題問得比較寬泛,所以先從基本步驟上回答,可以幫助理一下思路

1、了解市場(調研)背景:目前市場/產品狀況如何,包括自己和主要競爭對手的情況

2、確定生意目標:目前遇到什麼生意上的問題?此次調研的產品可以怎樣幫助解決這個生意上的問題

3、確定調研目標:為什麼要做調研?要通過調研解決什麼產品問題?

4、選擇合適調研方法:定性還是定量,確定調研樣本和研究方法

5、進行調研數據採集

6、調研數據分析

7、針對調研結果作出決策


對於市調的一些包含的內容,上面的大神已經寫的非常詳細了,這裡不再贅述。舉個調研競爭對手的例子吧。

調研競爭對手要分為四個步驟

1、充分了解產品在市場上是如何運作的

很多情況下,接到一個新項目,都是陌生的。我指的是行業間的問題。因為沒做過,所以從圓形設計開始參考別人的,同時融入自己的想法。不過這只是停留在產品階段,到底這個項目在市場是是如何運作,市場有多大,同行的日常工作是怎麼樣的,這些必須要了解。否則,設計出來的東西,常帶有很強的主觀色彩。

2、競爭對手都有誰

從1-10拍個名,了解他們都是誰,都在哪兒。

3、記錄數據分析

如果是網站,通過工具,記錄每天的更新數據,搞清楚他們的日常工作內容。到底為什麼要做這個,不做別的。

4、整合出方案

根據已經調研出的數據,出一份方案,要突出為什麼要這麼設計,這麼設計後對運營,推廣來講有哪些好處,越詳細越好......

其實市場調研這個詞很大,每個階段都有調研,同時每個階段的側重點都不一樣。


在國外做PM,當然第一步是收集數據,各種的網站,焦點小組,然後讓負責marketing的部門幫忙做調查。

得到一堆數據後把關鍵點整理出來,基本剩下一堆未被解析的需求。再深入,最後寫成報告。


在進行市場調研之前,先搞清楚,通過這次調研,你想知道些什麼?即Research Objective.

如果沒有方向,可以大概從這些地方入手

比如:

- 誰在用我的產品?

  • 學生?白領?男/女 性?

- 他們怎麼用?

  • 白天用?晚上用?工作/學習時用?

和競爭者相比,我的產品表現如何?

  • 如何評估「表現」?
    • 用戶數量?
    • 用戶滿意度?
    • 用戶使用時間?

Objective確定之後,再著手進行下一步調研的具體設計,比如使用什麼方法,找什麼樣的人群來做調研,等等。


市場調研從兩方面入手,人和產品本身。


市場調研從兩部分入手:

第一是線下調研,通過走訪與問卷調研相結合,獲取數據;

第二是線上調研,你可以藉助問卷網等網站進行分發,也可以通過互聯網(微博、微信、網站等)尋找相關資料進行整合與分析。

我之前對一些互聯網大咖的成長史進行過調研分析,全部來自互聯網文章、視頻等資料的匯總與整合,供參考:

「簡書頭牌」彭小六拆解報告:三線城市斜杠青年憑什麼月入十萬? - 知乎專欄

秋葉拆解報告:斜杠大叔憑什麼把網路課程干到500萬? - 知乎專欄

蕭秋水拆解報告:「小學生」如何修鍊成知識管理專家? - 知乎專欄

小川叔拆解:北漂大叔如何「熬」成暢銷書作家? - 知乎專欄

古典拆解:他如何幫助100萬人拆掉思維的牆? - 知乎專欄

易仁永澄拆解:目標達成導師10分鐘賺100萬,憑什麼? - 知乎專欄

李海峰拆解:令董事長、暢銷書作者痴迷的DISC專家,究竟有什麼魔力? - 知乎專欄

新的研究與拆解報告我會更新在公眾號「勾俊偉」,歡迎關注


競爭對手相關,外部環境動態,消費趨勢。


說一說產品的事兒吧,你想做產品就自己做,雖然你的職位是PM或者PD或者UX之類的,但是接觸的不全,這樣你自己一個人從BRD/MRD/PRD、到原型、項目企劃、市場分析、用戶研究、產品切人之類的全都自己做,自己開發。只要搞定技術選型就好了,後面無非就是前端後端而已,沒有特別難,只要你懂這些語言就可以去網站找源碼自己開發,無非就是個伺服器和域名的錢幾百塊罷了。這樣開發的話會需要一些類似開發者賬號之類的東西,搞搞唄自己。再然後這個過程中可能會用到ui,如果自己會就更好了,不會的話就找朋友幫忙,請吃吃飯就搞定了。數據是個問題,網上抄自己改,也就是表格欄位,數據定義,採集統計的問題,但凡有點經驗就會懂得,行為產出數據,怎麼定義行為,怎麼進行數據處理,網上一大堆的教程看看就明白了,這樣一個人做產品會慢點,也就半年的時間就搞定了,這樣全部的東西都接觸了,有什麼不好,有什麼好擔心,好害怕的?我就是這樣混過來的


跟前輩們學習。


史玉柱花了3年的時間和遊戲玩家聊QQ。

對評論的補充:這是提供的參考,任何市場調研都是要資本和時間的,具體投入多少,要看你們對產品的預期是什麼。如果你們想做一款征途這樣的產品,那就需要投入這麼多。


推薦閱讀:

產品經理需要背負銷售額么?
mockups和墨刀還有axure,三個對於產品的發展來說哪個更好?
flyme4現有系統中,你覺得改進空間最大的模塊是哪一個?
大家需要一款怎樣的智能手錶?
如何做產品概念設計,做產品概念設計和需求設計有什麼區別,在做產品概念設計的時候有哪些方法可用?

TAG:產品經理 | 創業產品經理 | 市場調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