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海水稻」測產公布技術突破後,有人對袁隆平持負面評價?


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經省級以上品種審定的只有5種:資優1007三系、兩優0293、Y兩優7號、Y兩優2號和Y兩優1128。

原回答

一個被過度神話的人物,政府製造的科學明星袁隆平。

袁是特定時期的誇大失實宣傳,輿論造神。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國際環境(印度的綠色革命獲得世界糧食獎)的政治需要宣傳需要。

政府為增強民族自信心,所塑造岀來的標杆,樹立的宣傳典型。

絕大多數民眾在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認知,基本都是被多年失實宣傳誇張報道給誤導洗腦的。結果是相當多的民眾錯誤的認為袁發明了雜交水稻技術,中國農民種的雜交水稻是袁搞岀來的。

中國的雜交水稻育種工作五十年代就開始了,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都有相應的成果。 感興趣的可以搜索「黃耀祥和李貞生」這兩位,其中李貞生的玉米稻算是一系法中的遠緣交雜技術成果。

本來想在百度和知乎上搜索2016年中國單位面積水稻產量全球排名多少,結果沒搜索到具體的數據,到是看到幾篇文章說中國的水稻單產在全球前十之外。

1)袁隆平不等同於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技術是美國人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是日本人完善的。

袁隆平及其團隊在雜交水稻技術領域,並沒有開創性或者革命性的成就。

雜交育種中的三系法和一系法都明確是外國人發明的,同樣具有開創性的二系法很可能是中國人發明的,可那個人相比袁的名譽地位卻默默無聞(2017.1023更新:雜交育種的二系法確定是中國獨創,發明人為石明松)。

2)袁不該把整個團隊甚至整個雜交水稻事業的功績和名譽佔為己有。

傳成神的敗野植株實際發現者並不是袁(發現地在海南,袁當時在北京)。

雖然沒有證據說明那些不實報道誤導宣傳是袁主導的,但袁在這些失實誤導的輿論宣傳下獨佔整個團隊甚至全國從事雜交水稻科研工作者的功績和名譽,並選擇做一個沉默的受益者是客觀事實。

3)袁及團隊的高產科研成果,大部分只是一些走岀不岀實驗田的成果。

袁系種子的實際表現和普及率與袁在雜交水稻領域被神化的地位不符,袁的實際功績與袁所享受的名譽地位不匹配。

特定的光熱條件和水肥條件,專業田間管理,專業科學施肥用藥,反正就是不計成本。結果產量還不是最高的,高產的背後是品種抗倒扶抗病蟲害能力差。

少數能走進農民田的成果,其表現也只是普通平常。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中國農民種植的雜交水稻種子其中的袁系種子佔少數是客觀事實。

中國農民所種的大多數雜交水稻種子是來自那些相比袁默默無聞的科研工作者。

4)學術霸權,摘別人的桃子(海水稻和陳日勝)。

海水稻從發現並培育至今己有30多年的時間,但袁直到2016年才說參與海水稻培育工作(百度一下最近的主流新聞報道,現在直接變成袁研究培育的了)。

總結

其一,答主個人認為袁在中國雜交水稻事業中的承擔的角色應該是傳統官僚式的領導角色(現實結果也充分證明在中國功勞全是領導的的鐵律),而非技術型科研人員(李必湖、馮克珊、顏龍安、石明松和謝華安)。

其二,答主個人認為袁的超級稻是條歪路,宣傳意義大過實際價值。

所謂高產是建立在不計成本的田間管理,特殊光熱條件和專水專肥基礎上的刷岀來的。走不岀實驗田走不進農民田的高產成果,除了吹牛有個毛線用。

另外,袁的超級稻是習自日本的超級雜交稻。日本人也曾培育種植過一段時間的雜交水稻,但因雜交稻米質量低劣口感差等原因,其所種雜交稻後來基本是作為餵養牲畜的飼料用稻,最後因成本原因而不了了之,,而且論水稻單產日本實際上一直高於中國(當然我說的單產是單位面積的均產,不是央視新聞中實驗田的高產)。

歪樓

雜交水稻是美國人發明的。

三系育種完善雜交育種技術是日本人發明的。

中國搞雜交育種工作在袁之前就有黃輝祥和李貞生。

敗野植株的發現者是李必湖。

第一個通過三系法在敗野身上取得實用成果的是顏龍安。

中國獨創雜交育種二系法(開創性技術)的是石明松發明的。

中國種植面積最大雜交水稻(實際成就)的品種是謝華安。

不知道你怎麼看?

當代神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呵呵,中國人得多自卑?

中國十幾個種植面積最廣的雜交水稻品種中根本就沒有袁隆平培育的品種。

我再放一次,,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經省級以上品種審定的只有5種:資優1007三系、兩優0293、Y兩優7號、Y兩優2號和Y兩優1128。

http://www.ricedata.cn/variety/(不相信的可以自己去中國水稻數據中心的網址查看雜交水稻種植最廣的品種有沒有袁培育的品種)。

更新1.10

「在袁隆平之前, 這些人對雜交水稻基本上是以為不可能實現的」

1)邏輯硬傷,中國雜交水稻是依據三系法育種岀來的,哪來的不可能和打臉。

2)事實不符,第一個在敗野上通過三系法取得實用成果的是顏龍安。

ps

我前面已經說過,我對袁的評價是中國傳統官僚式的領導。

說他是科研人員,他沒有拿的岀來開創性或者革命性的技術(中國雜交水稻開創性二系法技術是石明松搞岀來的)。

說他是實幹家吧,全國種植數一數二品種沒一個是他培育的,他培育的品種抗性差表現一般,實際種植面積可以忽略不計。

我說袁是官僚式的領導(技術成就上沒有配得上當代神農的成就,實幹成果上同樣沒有相應的成績)。

總結:袁享受的名譽和地位與其真實的成就和貢獻不匹配,袁就是一個傳統官僚式的領導,這話沒錯。


罵人的人才是吃飽了撐的,至於誰讓它們吃飽的,他們並不在意。袁老爺子這樣的活神農,放以前是要入廟供奉的聖人,卻還要挨一幫文盲罵,中國教育任重道遠啊。


鍵盤俠說的話你都能當真?兄弟我是秦始皇我五萬萬魔法士兵就在地里湊齊500贊解封快給我點贊!


不是吃飽了撐的,是餓的下山摘桃子的。


中國需要英雄,但不需要完人。


無視就好,袁隆平是新中國雜交水稻代表人物,但同時還有很多人有著很大貢獻

雜交水稻之父,這個名號放在袁隆平頭上絕對不嚴謹,應該叫三系法雜交水稻之父

中國雜交水稻之父是丁穎,1936年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雜交,獲得世界上第一個水稻「千粒穗」品系,也是中國稻作學之父。是中國第一個進行雜交水稻研究並且成功培育「千粒穗」品系。丁穎1964年去世

丁穎去世之後,袁隆平在丁穎基礎上研究三系雜交水稻,並完成了主要理論,而整個三系配套是由4個人完成

1袁隆平,完成主要理論

2助手李必湖,在三亞發現野生的花粉敗育不育株,當時袁隆平在北京,回到三亞,命名為「野敗」,而這顆野敗是絕大部分三系法雜交水稻不育系始祖。可見這顆野敗有多重要!

3顏龍安,育成「二九矮1號」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並開始向全國提供不育系種子。1971年袁隆平把野敗穗分給各個省份農科人員,在全國共13個省份進行播種,包括袁隆平在內的其餘12個省份都失敗了,沒有一個培育出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1972年顏龍安卻成功了,因為他發現袁隆平理論有個關鍵技術問題沒有發現和解決,就是野敗是感光性稻種,卻要進行遮光處理。這一發現一來成功配出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二來完善了袁隆平三系法雜交水稻的理論。1973年,袁隆平按照顏龍安補充技術問題也培育成功,所以當時1973年之後,顏龍安被稱為「雜交水稻之父」!

4張先程,1973年在東南亞品種中率先找到強恢復系

按照當時情況,顏龍安聲望非常大的,雖然袁隆平完成了主要理論,但顏完善了理論同時還第一個培育出不育系及同型保持系,並向全國提供種子。可是當時的情況,李必湖是袁隆平助手,所以發現野敗要一部分功勞歸領導,而顏龍安曾經跟袁隆平學習三系雜交理論,算袁的學生。所以說最後榮譽都給了袁

註:從1987年起至今推廣面積最大雜交稻不是袁隆平的,是汕優63,謝華安和顏龍安,他倆培育出來,並且全國大範圍種植。袁隆平培育的品種是南優2號,產量特別多,穗大粒多,開始在湖南洞庭湖大面積種植,但有了致命缺陷就是不抗病,導致那一年最後顆粒無收,這也是袁被人詬病之一重量不重質。南優2號經過改良有所好轉,但還是抗病性較差,最多推廣只有260+萬畝,而汕優63最多時候達到1億畝。謝華安這個相當厲害,他培育的三系法水稻目前好像種植面積面積最多,累計1.9億多畝

兩系法雜交水稻

這個是石明松率先提出理論並且成功培育出不育水稻,命名「湖北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兩系法受到國家重視,1987年成立863項目,然而總領導是卻袁,石明松只是成員,但很不幸第二年石明松卻意外身亡。這個項目最後袁和其他成員在石明松研究基礎上進行完善。因為石 的意外身亡,加上當時的環境,兩系法雜交水稻也歸功與袁。後來石的兒子不滿,去找有關部門說這事,在2011年重新又把石的名字加到兩系法研究成員名單中,當時排第三,第二是袁的老婆,在2013年又重新評定把石明松排在第二。並授予國家科學技術獎。兩系法雜交水稻是劃時代性質,各項指標都優於三系法。所以說如果當時石明松沒有意外身亡,絕對是兩系法雜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新中國第一位研究三系雜交水稻,為其他人培育三系品種打下基礎,基礎這一點應該叫三系法雜交水稻之父,但袁同時重視產量忽視質量,這裡所說的質量並不是說好吃,而是實實在在的打下糧食能吃就行,要有一定抗病性,袁培育品種受外界條件影響特別大,所以現在袁培育品種種植面積相對非常少的(數據來源國家水稻數據中心)。也就是說目前為止中國吃的大米大部分都不是袁隆平培育的,但確實在他理論基礎上培育的.

雖然當時各方面因素讓人們想到雜交水稻就想到袁,但隨著改革開放,之前一些雜交水稻貢獻者逐漸被國家重新評定,給與肯定和獎勵,基本上都是國家頂級獎項,算是對當時的一種補償

如果海水稻真能推廣2.8億畝的話,那絕對又是水稻又一個里程碑了,說不定會減少進口大米了,增加出口。

以上內容,相關人物自行進行百度,都有相關記載以及對應參考資料,非常齊全


活在當今優越的環境下,批判歷史英雄,情何以堪。


不就是鍵盤俠製造噱頭,蹭蹭袁老的熱度。。


推薦閱讀:

2004-2014我國哪些方面的發展變化稱得上翻天覆地?
鄉村基督教蔓延該支持還是反對?
我們的父輩,也就是50,60年代出生的人對中國的破壞大於貢獻嗎?
如何看待江蘇3歲兒童輸液後死亡,特勤搶屍? ?

TAG:社會 | 農業 | 袁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