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 OPPO 的成長邏輯:老闆從不看財報?
媒體的腦洞越來越大了……
消費類工業製造品企業的管理基本是我們平時能見到的企業里最為嚴密的,因為管理不嚴必定虧錢。
曾經管理一家200人左右的管理不太嚴格的公司,每周最少要看這些表(財務要做出分析表),否則分分鐘冒出窟窿:
1、現金流量表:賬面現金多少,當期發生了哪些現金進出,下期有哪些現金進出,資金預算如何;
2、銷售報表:分區域、分品種的產品銷售數量、金額是多少,趨勢如何,什麼產品賣得好,什麼賣得不好,有沒有異動(銷售其實每天要都看數據);
3、成本費用表:成本費用的變動及趨勢,成本方面重要性毋庸置疑,而費用方面尤其留意薪資和市場費用(包括業務人員出差費用),前者增加容易消化難,後者是個黑洞,很容易出貓膩;
4、進銷存表:存貨(成品、半成品、原材料)夠不夠,管生產的同事排班是否OK,滯銷品是否要處理——資材部的負責人還要緊跟市場做預算,能夠集中採購備貨的原材料需要集中採購才能降價格。
稍微有點常識的人就知道,對於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老闆不看報表是笑話,更別說像OPPO這樣銷售規模超級大、涉及嚴密的工業生產和大規模市場投入的公司。
不請自來。
題目里雖然說老闆不看財報,但是我們看看新聞內容是什麼?
「物料價格的上漲、人民幣匯率的變化對手機產業鏈的影響非常大,但OPPO的老闆從不看財務報表,因為整天盯著利潤,容易讓動作變形。」6月11日,OPPO副總裁吳強在接受包括第一財經在內的記者採訪時表示,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一般想到的是削減銷售和營銷費用,但對於他們來說,應該是加大營銷投資。「不一樣的方法反而帶來的代價是小的。」
原文其實是:OPPO的老闆從不看財務報表,整天盯著利潤容易讓動作變形。
這句話的重點在後半句,而不是媒體強調的前半句。
我只想說OPPO的利潤、銷量、熱度要讓好多友商眼紅,於是是非就多起來
也為這麼多開智民科提供了怒懟對象
嗯,至少OPPO只說自己好,不說別人差
瀉藥
不過我本來覺得自己不該寫的,了解不多而且過時。不過看看其他答案,呵呵……
首先我想說這篇報道的題目是想搞事情,但報道內容符合我對步步高系的觀感和想像。原因如下:
1、恰恰相反,BBK從骨子裡是極端重視利潤的,他們堅定迅速的從微利的行業退出,殺入有利可圖的行業。DVD、電話機、MP3、小家電...做到行業龍頭,行業進入低價競爭就賣掉。現在OV如日中天,你忘了幾年前功能機時代他就是霸主?09-10年BBK堅定的砍掉了利潤仍豐厚的功能機,全面轉向智能機。只做有利可圖的行當,這個是前提。
2、但在主業掙錢的情況下,其他「該花」的錢,BBK不會吝惜的。這不是一家成本導向型的企業,用料和工藝標準高,渠道和營銷肯砸錢,追求差異化產品攫取利潤,其思路一直是市場導向型,或者有些答案里說的營銷型的。
3、我不知道oppo老闆看不看報表,但肯定不是天天盯的,那是財務總監的事。報表確實沒啥好看的,都是過去時,還是個時點數,又不是上市公司,有什麼好看的。對了,很多上市公司主業不咋滴,天天想著包裝報表,各位積極加倉吧,你們有眼光!
4、另外,從oppo岔開來說,BBK系創始人和大老闆,人在美國,每年回不來幾次,他也會去盯報表么?其他答案里各位創業公司巨頭說起報表如數家珍,功力深厚。可人家已經上岸了呀。
5、我以前見過他們的報表,乾乾淨淨漂漂亮亮,和納稅申報表吻合一致。你們啊,是看不出來啥的...
6、BBK的做法我沒啥資格評判對錯好壞,不過「因為整天盯著利潤,容易讓動作變形」這句話我是十分認可的,想想黃磊的《深夜食堂》
謝邀。悔創阿里是馬雲,一無所有王健林,普通家庭馬化騰,不知妻美劉強東,白手起家王思聰,順便賺錢丁三石。現在又多了一個:不看財報國際綠。滑稽。不過,不看財報也有可能,畢竟像oppo這種賣手機的方法,怎麼搞都不會賠錢。反正穩賺,為什麼要費那麼大勁去看財報呢? 謝邀 @sky2012 您的頭像讓我想起Oppo轉型時期的「Ulike 2」廣告里的女主:)
不看財報,大概可以從「無結構則難以發力,有結構則難免異化」的角度去理解。
唐代藩鎮的形成和異化:北方的游牧民族帶來的軍事壓力越來越大,傳統的防秋兵(每年駐防一段時間)難以應對,如果你處在武則天或玄宗的位置,你也會需要一種結構來應對這樣持續的壓力。就算沒有藩鎮,也會有其他結構被創造出來,讓北方沿邊州可以自己組織防禦(如果一個州的力量不夠,則擴展成道)。
藩鎮這樣的結構不是被憑空創造出來的,隋唐對游牧民族的軍事勝利帶來遊民民族內附的問題,這些內附的部落大量分布在沿邊州,導致邊疆藩鎮只能用安祿山這樣的人來領導,軍事藩鎮的力量越強,就越容易異化成國家內部的離心力來源。
對一個集團的領軍人,財報是了解內部情況、市場情況的結構,如果過度依賴這樣的結構,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大領導想看好看的數字,中層就會給你創造好看的數字出來。財報會異化成show time。
可是不看財報的管理,反而更費力,要求老闆自己有獨特的指標去觀察公司的運行狀況,就像陳雲在解放瀋陽初期安排身邊的記者兼職觀察商店的開業情況,當記者彙報說能看到七八家商店營業時,陳雲才敢說瀋陽和平過渡了。
別看到oppo就噴,說不定是人家不看年度財報呢?綠廠發展這麼快,應該看的日報。(滑稽)另外,不出Find9我粉轉黑了。辣雞R系列。
這個跟馬爸爸說最後悔的事就是創辦了阿里巴巴一樣,我們都是成年人了,至少要有最基本的判斷能力吧?感謝受邀回答這個問題,作為oppo員工,我說一下我看到的情況。
1、「老闆從不看財報」,確實是媒體的誇大其詞,真實情況是老闆確實很少看財報,即使看了,也不會因為財報的數字,而影響自己日常的決策。財報只是上一個階段經營結果的體現,而做企業真正要關心的應該是當下應當做的正確的事情是什麼,這是內部一直強調的理念。通俗點講,就是不能老盯著儀錶盤和後視鏡開車。
2、只有oppo營銷效果怎麼樣,投入產出比如何,這個內部回答是沒意義的,一方面要看目前的oppo的品牌溢價和市場份額,另一方面要看真正買了oppo手機消費者的口碑。補充一點,買oppo的用戶應該很少會上知乎的,不能用知乎用戶的視角來看oppo。
關於營銷投入,大家可能會有一個誤解,那就是營銷投的越多,收益也就越多,邏輯上是對的,但大家忽略了一個前提,那就是首先要看這個公司的基本面怎麼樣?也就是產品、服務、人員、戰略方向、企業文化這些方面是否健康,如果這些方面沒問題,那麼營銷才真正是投資,如何這些方面的問題沒有解決,那麼過度的投入,就是拔苗助長,即使取得短暫的聲量,到最好也要歸於沉寂,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曝光的越多,死的越快。
段老闆不看財報的原因是 財報滯後啊 人家都有周報的 兩周不到預期 估計內部會就不停 另外oppo段老闆算是國內最好的幾個股票投資人了
都是套路,都是套路,公關套路而已,顯得老闆很清高,顯得老闆不在乎錢,然後凸顯老闆更有「大局觀」,或者是「重視產品」的大局觀,或者是「重視服務質量」的大局觀,或者是「重視營銷」的大局觀,bla bla bla
其實,有點腦子都知道企業存在的目的就是賺錢啊,作為老闆,怎麼可能不看財報?如果真的不看財報,那這個企業真的不用等就要死了。
不過,這樣嘩眾取寵的言論也基本無害,能當上老闆的人自然知道要看財報,當不上老闆的人看不看財報也無所謂,所以,基本無害,只有那些突然成為老闆的創業者,要是信了這個就真是找死了。
謝邀,我對這種事沒什麼了解,但是一般看到這種新聞都覺得作者一定MDZZ,老闆不看財務報表那老闆做什麼?財務為什麼還要出報表?一個企業的boss連自己運營的企業掙多少都不知道?翻譯:在中國,產品好不如噱頭多,噱頭多不如品牌響,品牌響不如存在感強。傳統廣告快沒用了,於是我們決定刷存在感,用網紅明星帶動話題度,而不是只發黑友商的廣告,而是加大投入投流量明星,拉低總體利潤也要投。
對國人心態定位準確,但手機本體依然是垃圾
多說一句,知道為啥ov抄ip相似度這麼高嗎?真以為線下消費者會抵制抄襲,尋求獨創性?錯,線下銷售一句:你看我們和ip這麼像,是緊跟大公司的設計理念,拿出去多有面子!比別家換100次後蓋都有用
瀉藥,騙人的,希望樂視藍綠早日倒閉,現在看的話,線上騙比線下騙會早GG,嗯,就醬。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人邀請我回答這個話題,我也不是從業者....就有幾個小小的看法吧,不足之處還是需要各位指正。第一,ov兩廠的手機業務本身就建立在巨大的宣傳攻勢上,這種宣傳幾乎是地毯式的。看起來是很傻的宣傳方法,因為幾乎所有人都知道營銷需要找准方向對症下藥。但是這種宣傳方式的精明之處在於影響力大,而且ov對於我妹妹和我爹媽這些上網相對較少的群體可謂是完全覆蓋。還記得十幾年前我們靠名牌來斷定質量么?沒錯,時至今日我12歲的妹妹和我爹媽都還認為小米是個雜牌而ov「起碼是個名牌手機」。第二,答豬印象中購買ov的人群大致是以下幾種:12-18歲中學女生;70後;「傻白甜」;某演員某歌手的粉絲迷妹;打工女性群體。我們可以發現這些人群有兩個點是幾乎相同的:1、絕大多數為輕度網路用戶;2、對時尚或時代變遷不敏感,常隨大流。ov便是瞄準了這一點。這些人群並沒有太多的時間用來在網路上更新信息儲備,所以對於新鮮事物的接受往往來自於大紅大紫的某衛視節目,或者C站春晚和天氣預報的廣告。在大的經濟環境下,如果如題主所說一般廠商都在削減營銷支出的話,那麼留給ov的環境其實是非常好的。對於ov主要的客戶群來說,曝光度越強,品牌地位就越高。換句話說,每次在電視節目上看到明星手持的「至美一拍」,他們掏錢的慾望就會越強烈。至少最近兩年,ov這種營銷投入只要控制在合理範圍內,我認為是會有高回報的。完全是業餘人士的觀點,還是那句話,不喜請猛噴謝邀
oppo長期盈利,讓友商相當眼紅,如果oppo繼續保持這種「偷工減料」的習慣,遲早有一天要自食其果
先談一下oppo的新機型r11,我懷疑是因為和王者榮耀合作的關係,為了優先獲得60幀模式而不得不採用了高通驍龍660,不然按照慣例依然會用垃圾聯發科的晶元
以下數據為2999的oppo r11
橫向對比同為2999的一加5高下立判提一下,oppo晶元是emmc,一加5是ufs,這兩個存儲的差別相當於上世紀的綠皮火車對比現在的新幹線
關於內部做工,配件型號質量等,ov也就是米魅之流的水平,以前網上有不少拆機視頻,公關是越做越好
銷量和知名度就不用普及了,大街上10個人7個知道oppo r11也不一定有1個知道一加5
作為一名消費者的身份,我是不願看到這種高價低配的產品大行於市的
現如今,沒有多少人願意花費一些時間來了解手機硬體相關方面的知識,買房買車組電腦更有人願意投入時間來學習其中的相關知識或是詢問親友的意見,而買手機多數是看網上的風評來網購,更多的是到實體店去體驗,外觀不錯,ui比較美觀,qq微信不卡,基本就可以購買了,至於20個月以後還卡不卡,那就不是現在考慮的了,卡頓可能造成數據丟失,這可不是危言聳聽
效果很簡單,通過鋪天蓋地的廣告,極大提高了oppo的知名度和品牌認知度,給消費者的錯覺是類似於蘋果的國際大牌手機從oppo的廣告宣傳越來越多的現象來看,通過廣告增長獲得的銷量增長是成正比的,而且比例係數在這一行屬於中上游
很像前幾年的房地產,用錢砸出來一塊地,然後可以賣更多的錢,再買一塊更大的地...
但是影響和嚴重性沒有那麼高
從商人的角度來看,oppo是極其成功的,關於是否涉嫌虛假宣傳方面就是智者見智了
差不多就這樣吧,有需要的話再補充瀉藥。
我在文章開頭擺明自己的觀點:不差錢的營銷是為了更好的坑錢。
其實這個思路和騰訊遊戲比較像,畢竟先做一些貌似「賠本」的宣傳,其實就是為了更好的宣傳產品,形成一種固有的思維模式,讓消費者更好的氪金。(這也詮釋了為什麼DOTA玩家沒有LOL多)其實還不是為了更高的市場份額和更高的利潤。
不看財報,呵呵,企業家不是慈善家,畢竟做哪行那業都要利潤,而且君不見OPPO利潤極高(今年稍微好些,畢竟驍龍660還是成本有點高)。
而且OPPO從find7之後出的任何一部機子,都是以盈利為標準,並非原來find系列對新技術的極致追求。說的真的好聽,不為利潤,不能讓動作變形,其實從find7之後,你們的動作已經變形了,感覺這個企業充滿了社會責任感,其實和那些綠茶婊差不多,當了婊砸還要立貞潔牌坊。(原本想打「貞德牌坊」,但我畢竟是個FGO玩家,不想用OPPO玷污了貞德這個詞)
畢竟悶聲發大財,這是墜吼的。
以上是我的一點個人觀點,純感性。
利益相關:iPhone7、米5、米6、Google Pixel用戶,米粉、果粉、Google粉,一個不知名科技公司的碼農。瀉藥。
人家就隨便一說,你們還真信了。馬爸爸還說最後悔創辦阿里巴巴呢。咱們都是成年人了。隨便聽聽就好了。先問是不是,再說為什麼?
不看財報的大公司。這邏輯和好學生不需要看高考成績有什麼區別?
瀉藥
「傳遞信息時,最重要的問題,就是 如何吸引別人的注意力。這時,我們就需要找到人們知識上的缺口。當人們想知道一些事卻無法實現時,他們就會執拗地想消除這種痛苦,吧知識的缺口填滿。因此,我們的創意就要出人意料,聳人聽聞,如同寂靜時發出的清脆的響聲」
比如說:老闆從不看財報
求知慾望遮不住,自古套路得人心
引用自chip heath"made to stick"
推薦閱讀:
※OPPO性價比低到底體現在哪裡呢?
※如何評價科技美學——那岩對oppo R11的評價?
※單論拍照素質,OPPO R9S/VIVO X9和三星S7E的差距有多大?
※OPPOa33拍出來的照片不清?
※如何評價小米新推出的銷售模式「小米直供」?與 OV 模式代表的線下渠道有何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