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分發業務和競爭會是 2017 年互聯網行業的焦點嗎?
2015 - 2016 年是內容創業的一波浪潮,很多內容平台和 App 也都在快速成長,2017 年會是內容分發業務競爭加劇的一年嗎?
分兩頭來看,內容的創作還處在比較分散的狀態,不管是視頻的創作者還是圖文創作者,還沒有形成非常穩定的競爭格局;但內容的分發渠道已經定型,從分類上來說,社交分發、資訊分發、平台分發、搜索分發格局已定,寡頭之間相互競爭與融合,小玩家已經不大會有冒頭的可能。
社交分發中的巨頭,微信、微博、QQ空間已經切走了最大的蛋糕,其他社交平台沒有機會;資訊分發在進一步集中在今日頭條、騰訊系、網易新聞幾個客戶端之間的競爭,且進一步集中度加劇;平台分發愛奇藝和優酷已經跑出來,搜狐和樂視已經失去了地位;搜索分發還是百度的地盤,但整體比例已經在移動互聯網大趨勢下逐步萎縮。整體幾個分類的集中度都在加劇,馬太效應進一步加強。
對於中小玩家來說,與其將注意力放在內容分發上,不如成為大玩家分發環節或者創作環節的補充者,才有機會趕上大趨勢。例如做垂直內容整合者並批量輸送給大渠道;或者垂直內容的專業創作者,都會有不錯的空間。
內容分發或許會成為一個人為熱點——但內容分發並不是什麼新鮮玩意。
大分發平台已經被掠奪一空,無論是做直播的鬥魚、快手,或是做搜索的百度、搜狗,還有在社交空間裡面的知乎、豆瓣等等等等。哪裡有什麼風口,不都是一片紅海的【流量入口】嗎?「內容」本身才是真正的風口,
你看大V的滋潤,接廣告、賣假藥,四處洗稿還不怕被人告。知乎團隊對留一手的起訴都還沒有判下來呢(估計判下來,人家早就抄夠錢跑了)
是個人都知道信息時代,垃圾爆發。
但是沒多少人願意出些精品。為什麼捏?精品靠積累,還一天天慢慢地提高。然而現在行業裡面焦慮的人越來越多,每個人都想著蹭一波東風就上天。沒有內容的內容分發,你覺得會成為焦點嗎?內容要分發必須要有流量. 應該只有大傢伙才能玩!
剛好是我司最近在嘗試的領域,嘗試回答一下。
在2017中國網民消費升級和內容升級洞察報告中指出,網民內容的目的性增強,個性化內容消費凹顯,並且網民們開始會為內容付費了。在市場表現上,今天頭條,得到等APP的崛起也可以看出網民的市場也是很大的。
隨著微信開放看一看,搜一搜,百度宣布進軍內容分發,而今日頭條如日中天,一點資訊於oppo合作預裝機,快手與抖音大戰。整個行業競爭可以說是相當激烈了。
但是這些內容分發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信息爆炸。所以如果內容分發如日中天,那麼下一次發展的會不會就是內容聚合呢?
我司最近開發了一款ios app,旨在為個人提供專題化的內容資訊或行業知識。當然我們也使用了個性化推薦,只不過不再滿足於提供感興趣的東西,而是幫助你發現你可能感興趣的話題。歡迎下載體驗。職得看:在 App Store 上的內容,歡迎隨時給我們反饋和意見
另外我們舉辦的一場知乎LIVE如何進入Uber、領英、共享單車,加群可以免費聽哦
我覺得內容行業在2017年可以分為上半年和下半年去分析,上半年是內容分發最激烈,下半年是內容行業大洗牌
任何風口起來都不會再短時間結束,當年的滴滴大戰,百團大戰無不如此。
而內容的競爭是在2016年出現爆發期,甚至可以說2016年只是個開端,很多平台才剛剛入局,內容格局尚未成為定局,一切都說不定。
其實在前兩天李彥宏在一封內部信中強調,未來百度的發展趨勢有四個方向,分別是內容分發、連接服務、金融創新和人工智慧。
把內容分發放在了第一位,這跟之前李彥宏多次在公開場合說人工智慧才是百度的核心大相徑庭。這釋放出什麼信號?
如果要預測17年趨勢,就必須看回2016年內容都發生了什麼?
2016年各種垂直社區、音頻、短視頻、直播先後崛起,各大內容平台也開始不斷豐富內容形態於玩法規則,許多內容平台接入了資訊、視頻、直播、問答等多元化內容形態,助推內容創業行業的繁榮,某種程度上說,這是內容創業者最好的時代。而且,新的一年自媒體或網紅的商業變現能力將更強。
從資本市場的關注點來看,IP化、人格化、讓用戶有更多參與感、互動性的賬號將成為未來內容創業領域的一個趨勢。筆者之前指出,羅輯思維的IP就是羅振宇,吳曉波頻道的IP就是吳曉波,咪蒙、Papi醬、六神磊磊們之所以都能成為IP都是他(她)們通過自身內容特質對其個體形象與符號的一種成功塑造。
從自媒體融資來看,吳曉波頻道不久前融資了1.6億,估值20億。而同道大叔賣掉同道大叔套現1.78億。1條與二更這種IP化的賬號也分別完成 1 億與1.5億元的融資。
可以看到內容資本暗潮湧動對應的都是這類人格化IP化的內容模式,在2017年這種趨勢或將更加明顯。內容創業者需要思考如何打造有深刻的個人標籤化的內容,並打造成一種有辨識度的品牌。在這裡,它依然需要優質內容來支撐並包裝個人IP的孵化,包括通過優質內容彰顯獨立人格,驅動粉絲社群,帶動參與感,形成穩定的商業變現轉化模式。這是資本所青睞的。
說到底,優質內容持續產出是帶動背後的人形成品牌符號的基礎,讓內容成為一個IP,應該是當下內容創業者魅力化生存的硬通貨與目標。而在IP化之後,內容變現途徑就會更多,比如廣告、電商、社群、書、電影、講座、商業活動等一系列方式。
2017年,越來越多內容創業者會形成公司團隊化操作,從資本市場獲得更多資源助推優質內容的持續輸出與個人IP的打造,但也需要承擔過度商業化風險與投資方監督的約束。羅振宇、Papi醬、吳曉波、同道大叔們都在這條路上,而團隊化與公司化也使得內容對接交易與商業化的過程中有更大的想像空間。
內容創業目前呈現出二八定律,即20%的頭部內容生產者或創業者坐享著風口下的紅利,大致應該吃下了行業80%的利潤。從筆者的觀察來看,自媒體、公眾號領域的內容創業,新入場者的機會已經不多,市場蛋糕與格局正在逐步走向穩定,但垂直領域的專業性更好,可讀可看性更強的內容創業團隊依然有脫穎而出的希望,而短視頻與直播領域的內容創業,還有眾多機會湧現新的弄潮兒。
2017年,內容創業是爆發的一年,也是洗牌的一年,這裡面也會產生大量泡沫,泡沫就源於許多投機者闖入這個領域,一旦它成為許多人想投機取巧進入這個市場騙投資者的遊戲,泡沫就會大量浮現。
所以BAT、今日頭條等巨頭總結了2016年的內容行業,在2017年上半年都會大力推進,最起碼在2016年uc、騰訊已經這麼做了。
2017年上半年的內容分發是各個平台的重點,而進入下半年則是一個大洗牌的局面。
讓我們拭目以待!
微信公眾號:藝林小宇(cs-jy8)專註產品運營、互聯網時事熱點分析!!!!
先說個人看法,內容分發業務會是今年的一個焦點,我能看到的原因大概兩個:
1.2016年流量越來越貴,內容產業是為數不多有機會能賺到錢的領域;
2.如果沒判斷錯的話,今年VC都不太缺錢,但是能投資的領域卻越來越少;O2O不投,互聯網金融不投,社交不投……看來看去,就剩下內容創業和消費升級。
具體細分起來,可以分成三個維度:
X軸:分發方式的維度:一端是智能演算法分發,一端是人工推薦分發;
Y軸:盈利模式的維度:一端是廣告變現模式,一端是內容付費模式;
Z軸:產業鏈條的維度:一端是內容分發平台,一端是內容創作源頭;
做了張圖,有點粗糙,大家湊合看吧。
演算法分發+廣告變現+內容分發=今日頭條
人工推薦+廣告變現+內容創作=咪蒙
當然,還有些是折中的,這種用/註明,分割線前的會更側重,比如說:
演算法分發/人工推薦+廣告變現+內容分發=一點資訊
人工推薦+內容付費+內容創作/分發=得到
人工推薦+內容付費/廣告變現+內容分發/創作=知乎
篇幅有限,不一一列舉了,這幾個僅作為舉例。
但是,內容分發的競爭是否會在2017上演大戰?我不這麼認為。
因為內容行業和大多數行業是不一樣的。互聯網行業的一般規律是贏家通吃,但是內容行業是例外,不同的用戶會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或者媒體。比方說知乎和今日頭條,這兩家分別代表內容業務的兩個極端,所以用戶重疊程度並不高,當然未來可能會逐漸變高,但是也不會很高。
看這張圖就知道,今日頭條的用戶和知乎的重合比例連第14名騰訊微博的5%都不到。
所以說只要是涉及到內容二字的東西,基本上大家都會有一個基本盤。比如說螞蜂窩的基本盤是旅行愛好者;雪球的基本盤是股票投資者;知乎的基本盤是中高學歷,中產;今日頭條的基本盤可能就是對於互聯網接觸有限的大眾人群。所以來知乎投放廣告的是路虎、奧迪,今日頭條就恰恰相反。但是千萬別低估大眾人群的力量,據說今日頭條廣告的轉化也不錯,尤其是那種最low的手游,化妝品,山寨手錶。我很不喜歡今日頭條這個產品,但是不能否認他的厲害之處,去年廣告收入80億,不需要融資,但是合理估值500-600億左右應該是差不多的。
總之有一點是確定的,就是如果一個做內容的沒有幹什麼特別作死的事情,基本盤基本上是不會丟的。而去年各家的基本盤其實都已經趨於穩定了,說競爭基本上也沒太多競爭了。比如知乎做了一個讀讀日報,結果和今日頭條完全沒在一個量級;頭條做了個頭條問答,影響力和知乎比起來也是相差懸殊。
所以看那些去年才開始大喊要發力內容分發的公司,其實都沒什麼希望。口號喊得最響的是百度,號稱拿出100億做百家號。我自己15年就有百家號,但是作為百度百家可能最年輕的專欄作者,到現在沒寫過幾篇,補貼更是一分錢沒拿過。剛剛特地又看了一下百度百家的主頁,首頁橫幅滾動的文章才6000多閱讀,比起去年我看時的3000多倒是有進步了。另外同理不看好UC頭條,不要以為你有流量就能把內容帶起來。
最不靠譜的是美團淘寶阿里旅行也要做內容分發,先不說內容怎麼來,哪怕你拿到了各種KOL的授權甚至獨家首發,用戶也不會來,因為這是不符合用戶習慣的。
這幾家做頭條類產品的,至多可以提升一下APP內部的流量轉化率,但是想真正降低外部流量成本很困難。
最後說一句自己的看法:內容的關鍵不是流量的生意,而是找准用戶定位。現在看來,大的市場已經被占的差不多了,細分領域還有一些機會。
歡迎關注公眾號:cyjxs100
會。李彥宏已經命令百度正式加入戰局。百度有比今日頭條更明確的優勢,那就是更多用戶的更多使用行為數據,做起來會更懂用戶,演算法效果可能會更好(這個需要時間考驗)。當然,今日頭條不會坐以待斃,現在又是簽約大咖又是開通問答又是收購國外的短視頻平台,推開各種業務線條,試圖多挖幾條護城河。但明顯,這場戰爭會更激烈,因為創作者還是那些創作者。畢竟,內容創作的門檻是在逐步提升的,隨著用戶閾值的提高。此外,兩強相爭之外,可能會殃及池魚。有文章說會幹掉微信公眾號,我倒是持保留意見。微信公號是傳統,但是他基於人的推薦,更有溫度,也更有社交粘性,而且基於社群的轉換,可以更容易的進行營銷和長期維護(微信群)。但是對於各大門戶改弦更張而言,既要革自己的命,還要跟幾大巨頭抗戰,壓力自然不小。要知道,互聯網的流量紅利正在衰減。不過,另外一個好消息是,我給人認為的趨勢是,小眾的品牌會慢慢走上小而美,吃的飽但是不一定發大財的那種軌道。而這,對於一些創業者來說,已經是不錯的結局了。PS。關於百度能不能幹掉今日頭條,我說的是 可能 不是一定。因為二者的方法是一致的——基於興趣匹配的演算法推薦。但事實上,今日頭條已經佔據先機,用戶習慣已經形成。有觀點說,做的比競爭對手好10%是沒用的,因為用戶習慣擺在那裡,遷移成本太高。但如果百度能做的比今日頭條好50%,那麼百度可能就有戲。到底如何,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首先,什麼是內容?這個問題都好像知道,其實並未真正理解。
除了大家討論的今日頭條類的內容,還有很多。按形態劃分,內容可以分為:
圖文內容,以今日頭條、微博、公眾號、知乎等為代表。
音頻內容,以QQ音樂、網易雲音樂、喜馬拉雅等平台為代表。
視頻直播內容,以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土豆,快手、美拍,映客、花椒直播等為代表。
內容產業上下游價值鏈涉及:內容需求,內容生產,內容分發,內容消費。
在前互聯網時代,圖文內容生產主要由記者、編輯完成,分發主要由報紙雜誌書籍完成;音頻內容生產主要由廣播台采編完成,分發主要由廣播電台完成;視頻內容生產主要由記者、攝製完成,分發主要由各大電視頻道完成。
而在互聯網時代,圖文、音頻、視頻內容的生產分發都發生變化。圖文、音頻、視頻內容生產者開始是專業機構和人士,後來社交網路發達後,大量普通人參與進來。分發渠道開始是雅虎、新浪等門戶網站,後來逐漸轉向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再到Facebook、微博等社交網站。
PC端的內容分發,可以說門戶、搜索引擎、社交網路三足鼎立。而移動端的內容分發同樣呈現三種形態:門戶演變而來的新聞客戶端,如網易新聞、騰訊新聞;由社交網路演變而來的微博、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分發;搜索引擎演變而來的內容分發同樣存在,你看百度首頁就是新聞。
總結而言,大體來說有三種信息分發方式:編輯推薦,社交關係推薦,計算機演算法推薦。這裡出現了一個今日頭條,似乎很難歸類,但它的本質上是第三種:計算機演算法推薦。搜索引擎是人找信息,現在它是反向搜索引擎,信息推薦,信息找人。
如果按內容形態和推薦方式劃分,主流內容平台落位大體如下:
2017年的圖文內容平台,幾大玩家形成格局,後來者很難再有機會:騰訊系(騰訊新聞、天天快報、公眾號、知乎)、今日頭條、阿里系(新浪新聞、微博、UC)。
2017年的音頻內容平台,騰訊系(QQ音樂、酷我、酷狗)、阿里系(蝦米、天天動聽)、網易雲音樂也已形成勢力。
2017年的視頻內容平台,騰訊系(騰訊視頻)、百度系(愛奇藝)、阿里系(優酷土豆)也已形成格局。
這幾大領域,圖文、音頻方面百度沒什麼機會,視頻這塊愛奇藝數據不錯,有望衝到第一。
另有兩大格局未定的領域:短視頻和直播,還有一些機會。短視頻中的快手、美拍、微博,直播中的映客、鬥魚、花椒等還在纏鬥。
總體上,互聯網行業的圖文、音頻、視頻內容生產和分發業務已經形成格局,2017年不會有多大變化。新興的短視頻、直播可能會是塵埃落定的一年。
對未來感到迷茫和無所適從?微信搜索未來知識圖譜(ID:futureknowledge),回復「投資未來」獲取《未來五年,這7個行業將爆發性增長》
肯定不會是焦點。原因:
1. 內容分發的格局已定。騰訊新聞、今日頭條、UC瀏覽器這幾個主要玩家佔據了內容分發的半壁江山。其實用戶量的天花板基本上已經到了,現在拼的就是精細化運營、深挖用戶價值。
2. 內容分發的風口已過,資本不再聚焦。很明顯,內容型的創業已經不再是資本的焦點了,現在的焦點是人工智慧。
內容行業里分發平台、內容提供方(機構+自媒體)、用戶、廣告主構成主要參與角色。
從內容方角度談談,內容領域,16年「分發」是焦點,17年則是「變現」。
如果沒有可靠的收入模式,除了頭部獲得融資的內容項目,其他項目將迅速進入淘汰整合。
現處一個傳統媒體出身的新媒體內容項目,旗下內容幾乎入駐市場中所有大、中分發平台,全網周均PV 6000W+,經常進入各大分發平台的榜單top10。
1、流量有,變現難
各平台對內容流量的商業變現,大頭控制在自己手裡,每月給內容提供方那點分成,杯水車薪。
每家都號稱X億的內容補貼,平均一個月下來,真金白銀給的錢,如果是2、3人的自媒體小作坊,那足夠生活,前提還是你需要打進top榜單。
如果是機構,各平台流量分成的收入加起來,根本不能支撐人員運轉成本。
app里,文章頁面,給你開個廣告位,允許你鏈接淘寶、微店已經是最大的商業化扶持了。
然而,對於沒有大部分沒有賣貨能力的內容方來說,然並卵。
且用戶對內容平台的認知習慣,使得內容貼片賣東西這玩意轉化率極低。除非特別精準垂直的領域,那意味著流量基礎(用戶群體)也小了。
2、內容提供方與平台,是相愛相殺的關係
說白了互相利用,只是大部分內容方對平台警惕性不夠,但又沒有拉鋸實力。這個階段一邊用高額補貼拉攏你,好吃好喝伺候著,一邊榨取你內容的廣告價值,95%拿走了,給你分點湯,你還必須吭哧吭哧賣力保證內容質量數量。
頭條是把錢掙了,收入都朝著100億去了,這是手握海量用戶對內容方的強議價能力。
3、用戶是什麼?我們才不管,迎合演算法才是王道。
內容方對平台的訴求就是流量和收入,之前看重流量,結果很多被忽悠了,發現流量高帶不來P點商業利益。轉而集中目標在獲取平台分成。頭條、騰訊、UC、網易是大金主,百度也加進來了,
演算法推薦的平台,內容方極力迎合機器演算法喜好,在標題上窮盡極能去提高命中推薦關鍵詞的可能性。
至於用戶關心什麼,內容具體裡面如何,那不是最重要的。
圖文向視頻的升級,內容方從內容生產模式上就要改變。
平台要吸引用戶、廣告主,靠優質豐富的內容,而平台拉來的內容供給者,跟著錢走。
所以,平台誰先建立穩定可靠的商業模式基礎,能夠賦能給內容方,各家歡喜才有可能。
這裡面的關鍵是基於用戶價值的利益分配,只有微信公眾號願意分享用戶價值,其他平台不敢也不願意分享。
那話題就轉到,演算法/人工編輯 傳播與社交傳播誰更能發揮用戶價值了。
顯然麻。
不會。
這個生意的領跑者今日頭條也就估值百億左右互聯網圈子會盯著這個買賣?
2011年的團購,2012年小米手機,2013的微信,2014的o2o,2015的打車,哪個想像力比這個小?阿里,百度,騰訊,要是把寶壓在這上邊,你覺得呢?想像力不夠啊這就和海淘一樣,小公司能活,但是大公司,看不上先說結論:
1.內容創業依然是浪潮
2.大部分內容平台成長已經到了瓶頸
3.巨頭爭霸愈演愈烈
利益相關:內容業務相關一線產品經理
一 內容浪潮不變
如果把內容從業者的收益來源分為三種:平台分成、廣告主和用戶。顯而易見的是內容變現比之前容易了,手段也變得更多了。
廣告主認可新媒體的威力,在形式上選擇更加多樣(地域、性別、男女、收入、時段)
用戶選擇打賞、買文化衍生品(比如公仔、付費電影)
平台一多,內容從業者一文多發,賺的也更多了。
錢比之前好賺是共識,但是賺大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二 大部分平台的瓶頸
自己平台製作的內容水準不高,拉過來的內容從業者忠誠度,多數平台缺乏長久的創新能力,papi醬的papitube就是證明。越來越多的平台內容重複,用戶失去閱讀興趣。根源上無外乎兩個原因:推薦演算法不強、內容質量不高。
推薦演算法要給機器一個長期的學習機會,了解用戶習慣,精準檢測用戶行為,這個維護成本高,需要用戶數據量大。大部分公司做不到這些,只能靠人力運營。但凡編輯推薦的新聞,經驗和個人審美就會影響推薦質量。小平台受限於人力成本,又缺乏數據研究用戶習慣,自然拼不過巨頭。
前一陣今日頭條會做出范冰冰入駐今日頭條的新聞,小平台拉不到人。如果說平台和內容創業者是共生關係,小平台活成了寄生關係。運營維護用戶苦不堪言,平台能提供給客戶的能力有限。
我一直期待本地論壇能做出更好的興趣分發,很失望的是任何一家當地的媒體網站的用戶體驗極差,吸引不了年輕人的心。
三 巨頭的戰爭
某頭條重點維護客戶要簽署內容不允許播放xx視頻條約
某視頻因版權問題起訴xx平台。
2017年,大公司們不停的布局版權原創業務,拿到了更多優秀的創作者的親睞。巨頭粉絲多、朋友多,打架都是群架模式,可以想見今年的競爭會有多激烈。
這個不能說太多
目前已經是內容分發了,就我目前服務的互聯網推廣客戶,Q1就已經從單純的用戶量考核轉變為內容分發策劃等等。從分發平台本身來看,應用寶是內容分發相對來說最成功的一個,而其他平台也在效仿,開通內容板塊入口。估計到了明年Q2,各大平台都會新增並完善內容分發入口。
內容分發目前只有2個出路
第一個出路是大流量平台分發
第二個是靠質量,內容本身
大的流量平台都會想像著第一個出路,現在普通內容生產者非常多,自媒體鋪天蓋地,自媒體想賺錢,依靠的就是這些大流量平台,然而即使是大的流量平台也需要對內容進行分層,所以大的流量一般會給大的自媒體,小的自媒體卻得不到流量,目前基本所有的大流量平台都遇到一個問題,大媒體變現難,小媒體獲取流量難。基本所有的平台也沒給出一個方法論,讓大媒體去變現,讓小媒體有機會獲取流量。
目前依靠流量做分發的,如微信、uc、頭條、zaker、一點資訊等。
目前除了微信培養了用戶習慣,因為朋友圈以及公眾號的存在使自媒體鏈接服務與社區有了許多可能之外,其他的平台基本遇到的變現與增量的問題成了個死問題,難以解決。然而大流量雖然給內容帶來流量,對內容生產者來說,基本沒有何意義,相信大部分頭條號、uc號都在懷疑入駐到底有什麼好處。
第二靠質。
優質的內容,有2類,一類是通俗的,易傳播,第二類是信息量大的,難理解。
目前第二類的目前相對較受歡迎,比如知乎live、分答等,這些競爭基本在內容上,好的內容帶來好的用戶,而這些內容由於生產難度大,受眾小,採用收費的方式成為了標配。
這類內容獲取難度大,生產難度大,各平台跑馬圈地,然而真正能生產高質內容也就那批人,除了大V,小V賺錢的機會也很少,然而大V也不會多在意這筆錢,李笑來都能在得到賺上千萬,想必這錢還是對不少人很有吸引力的。
其實內容分發也就是一個服務升級,在硬體/需求創新已經達到瓶口時,隨之而來的只能是服務的升級和微創新,這與傳統餐飲行業如出一轍。在內容領域,經過了早期的搬運工時代,版權時代,到現在理應是內容創作時代,隨之而來的自然是細分領域的創作。
不要聽老李亂講!
百度CEO剛剛說的,內容分發是百度的重點肯定會是焦點,但是是巨頭之間的競爭
歪答一發。
錯了錯了,內容分發一直都有,也都是各個it廠商的追逐的焦點,每年都是,就是之前所謂的「用戶入口」的一個變種吧。
現在出現的一種現象,是類似於「雜誌」,基於新聞事件,app,遊戲,興趣愛好等等的內容分發、用戶關係運營一體化的服務商。
這個很好理解。Google play和AppStore,他們都是傳統的渠道,相當於資料庫,人工地從裡面選出一定的app進行展示和集中推廣,沒有用戶關係運營,沒有社交化的互動,必然讓用戶索然無味。那些國內的傳統渠道(成百上千的安卓渠道)就更不用說了。必然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以最短時間選出我想要的產品的同時表達自己的訴求,還能改變產品本身。
目前這塊弄得比較好的,網易新聞,今日頭條,新秀coolapk和taptap。請自行搜索。
雖然有希望,這個仍然是一個「跑得快」的遊戲,時間窗口會越來越短,而且你永遠不知道它有多短,在你進入的的時候,可能已經有很多人虎視眈眈了。應該會加劇把。
1、移動流量紅利結束,對於用戶的時間搶奪戰加劇。2、這個行業的邊界在拓寬,其實並未出現真的壟斷性的巨頭,行業集中度沒那麼高。3、現有的內容分發商其實做得都不咋地,所謂好只是矮子裡面拔高子而已,未來還存在很大的機會。首先,移動流量紅利結束,對於用戶的時間搶奪戰加劇。畢竟用戶時間有限,搞內容,就是最好的搶佔用戶時間的方式之一了。稍微有野心的都會開始搞內容。
然後,內容概念本身就開始變得模糊,以前一篇文章算內容,現在直播、視頻、問答都算內容。概念的範圍變大了,可以被圈進來的玩家就更多了,可能之前就是今日頭條、UC、微信在玩,現在手淘、京東這些東西也在玩內容,加入遊戲的巨頭越來越多。 行業集中度沒有變高,競爭自然激烈。
最後,用戶期望的內容肯定是高質、精準、專業等等,但現在行業內的玩家提供的內容離用戶期望的內容差了十萬八千里,大家用他們,只是因為他們相對好,不是絕對好。離絕對好還有十萬八千里的路上,隨時都有可能殺出個陳咬金半路截胡。內容分發需要足夠的內容產生者!或許17年是自媒體收穫的季節。
推薦閱讀:
※你在Quora上看到過哪些讓人醍醐灌頂,眼前一亮,驚嘆不已的回答?
※這次帝吧出征對facebook有什麼影響?
※我想喜歡上了我的學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