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信仰?(任何事物,宗教、無神論、某種哲學觀點、其它)

我個人或許算是沒有信仰、或許算是信仰一種懷疑主義,有些時候,難以理解任何可以稱得上有信仰的人對他們觀點的堅持,以及對不同觀點不經意表示出的敵視。更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要為自己選定一個可能錯誤(也可能正確)的立場,並對此堅信不移。

我不知道我這種觀點是否是已經做出選擇,但我這種某種懷疑主義的選擇是我能想到的,能得到最多的選擇:如果我懷疑,既不承認亦不否認的話,以有神論與無神論來舉例的話,這種情況下的我,既可以比較輕鬆的嘗試理解有神論的思想,也可以同樣輕鬆的了解無神論的觀點,但如果我做出了有神無神選擇的時候,對我個人來說都是放棄了與其對立一方的思想的,額,有些得不償失……

請原諒我只能拿有神論與無神論來舉例子,因為我現在能想到的唯一的一對對立,選擇其一意味著放棄另一個,而又都無法認為其錯誤正確與否,也不具有某種強制性的事物。

或許某些對立的哲學觀點也是這樣?不過我還沒想到,也不夠了解,希望以後能補充吧。

基於以上的觀點,我有些理解不了為何要做出某種選擇,信仰某些事物(那對我來說,意味著放棄另一種與其對立的事物事物,而不把它們當作信仰的話,卻對我來說都有其益處)。

其實標題里「信仰」這個詞不太合適,但我想不到有什麼比這個詞更能表達我意思的辭彙了。

額,其實我當時問的有點問題,我真正想問的應該是人為什麼堅信某種觀點、概念?

除了有神論無神論,人們選擇堅信可知論與不可知論也是我有時候難以理解的,這種互相之間敵意很少,但往往默認對方錯了,這可能也沒辦法,畢竟兩個只能存一個,但是為什麼會堅信某種觀點、概念呢?


謝邀。

每一個有理性的人都有信仰,因為信仰是構建理性的基石。只是所信不同,導致理性所表現出來的認知方式不同。

那麼什麼是理性?

理性是人類對客觀世界進行認知的一種方法。人天生具有構建理性的能力,但是理性是在後天構建起來的。

請注意:前者是構建理性的「能力」,而不是理性本身。

那麼構建理性既然是人類的天賦能力,那麼是不是意味著人類可以無條件的在後天構建起理性呢?

「狼孩」的案例告訴我們:不是這樣的。

狼孩作為人類的孩子,他顯然擁有構建理性的能力。但是由於他一直生長在狼群中,所以很難構建起人類所謂的「理性」。

這顯然是教育與環境的雙重原因造成的。但是這兩個因素太大了,似乎不是精確闡述原因,顯得大而不當。

那麼,我們回過去再看什麼是「構建理性的能力」?

經過對三歲以內的幼兒進行觀察,我們會發現:人類似乎天生就能尋找到某些事物的作用關係。至少,我的兩個孩子都能無師自通的搞定平板電腦。

但是,僅僅發現事物間的聯繫,似乎不足以形成可以去認知世界的「理性」。

對於事物之間聯繫的解釋,似乎更為高明些。比如:每個人都會在很小的時候發現物體會從高處跌落至低處,但是為什麼會這樣,解釋卻是五花八門的,其中最著名的便是牛頓的解釋。

而牛頓爵士的三大定律無人不知,無論你是有神論者還是無神論者,都不妨礙你去接受這些定律。當然前者會說:這是造物的秩序!而後者會說:這是物質第一性的又一確證。。。

是的,無論我們如何了解事物間的聯繫,最終決定我們的理性如何去認知這些結果的都是——信仰。

為什麼信仰?

沒有為什麼,而且只有有了信仰以後,人才會問:為什麼?

因為「為什麼」是理性範疇之內的,而信仰不僅不是出自理性的,反而是構建理性的基石,對於理性來說:信仰具有超越性。

就好像一頭獵犬,它知道將獵物叼回主人的身邊就會有獎賞,但它不用知道為什麼。如果它知道為什麼,那它就會時不時的放跑一些兔子。。。

因此:天生構建理性的能力包括兩方面:一是尋找事物間的聯繫的能力,二是凝結信仰的能力。(這也許是人類的「想像力」這一能力的眾多職能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信仰之於理性的關係有點像:搭建某個具體學問之初所確定的「公理」。

但明顯的不同之處在於:任何學問的公理都還是在理性範圍之內所獲得的。

而我們將視線放大到整個理性去觀察的時候,卻發現:一個人的理性構建之前,還沒有理性。那麼理性自然不是誕生於「理性」。這裡必須再次強調:構建理性的能力並不能被視作理性本身。

理性開始構建的起始點,就是信仰剛一形成之後的某個時間點。人類構建理性的本能迅速捕捉到「信仰」這塊基石,紮根其上,生長構建。

根據對幼童的觀察:理性顯然不是等到信仰徹底凝結之後,才開始構建的。而是信仰剛一形成,便會紮根其上開始構建。隨著年齡的增長,信仰不斷凝結,理性不斷成熟。

這裡還要解釋一下認知:認知分為本能認知和理性認知兩種。

前者如知冷暖、識大小、辨方向(相對)等,屬於刻畫在人類基因中的天賦。不需要大腦的理性思考便能迅速完成的認知。

後者又分為冷認知和熱認知。冷認知是指經過大腦審慎思考後的認知;熱認知是一種被反覆多次進行的冷認知,所形成的一種以經驗為基礎的快速反應的認知。

我們這裡討論的是信仰與理性及理性認知之間的關係。不涉及本能認知部分。

最後在介紹一種ABCD行為邏輯:

假設事物為A,認知為B(包括本能及理性認知),情感慾望為C,具體行為為D

那麼四者之間的關係是:

人的本能或理性通過對事物A的認知B,從而觸發了情感慾望C,C又驅動人做出了具體行為D。

然後,上邊的D又導致了事物A1,從而人的本能或理性對A1的認知B1又觸發了C1。。。

舉個栗子:

人的本能認知出這人需要補充食物,從而激起了食慾,促成這人去尋找食物。

這人尋找食物的行為,導致了他發現了樹上的蘋果,理性通過對蘋果是食物的認知,激起了這人吃掉蘋果的慾望,最終導致了爬樹摘蘋果吃掉的行為。

當然也可能這人不太需要食物,只是愛吃蘋果:當他看到蘋果樹上的蘋果,記憶中的經驗告訴他,蘋果好吃,才激起了食慾,導致了與上面相同的行為。

後邊有點跑題了。。。

——————————————————————

嘗試回歸主題。

通過上面的內容,很多人會發現似乎缺少了什麼?

感性認知呢?

是的,我沒有使用「感性」這個通常與「理性」對照使用的概念。

因為感性這個詞可能是不夠精確的。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於感性的定義包括:本能認知、情感慾望和熱認知。

打一個粗俗點的比方,希望沒有超出大家的底線:

一個男人,當他在一個夜色朦朧的街道上,看見一位穿著清。涼。的美。女時,身上起了生理反應。

這一過程是這樣的:這個男人的本能認知(基因中對異性的需要)以及熱認知(經年積累下來對什麼是美女的經驗),共同作用下,對這個女人做出了「性。感」的認知,從而激起了相應的慾望,從而產生了生理反應這一行為。(當然,對這個行為再認知後,這人還會選擇搭訕或放棄的行動。)

顯然這裡的感性認知是指的本能認知和熱認知,而慾望屬於認知導致的結果。

所以首先我們明確了:情感慾望作為認知導致的結果,顯然不能被包含在「感性認知」中,因為這是因果關係,而非並列關係。

然後我們有發展「熱認知」前邊已經歸於「理性認知」的範疇,這裡又被稱為「感性認知」是否有誤?

熱認知,是冷認知對相同事物進行多次認知後,所形成的基於經驗的快速認知模式。屬於理性認知。

冷熱認知的區別在於:前者重視精度,後者重視效率。人的大腦非常耗費能量,所以熱認知這種高效的模式必不可少。

熱認知雖然快速高效,節省能量。但是錯誤率明顯高於審慎的冷認知。

但無論如何,由於熱認知的誤差導致激起的不合宜的情感慾望,也屬於錯誤的理性認知導致的錯誤結果,當情感慾望對具體行為產生的「驅動力」消失後,理性會做出「反省」(將行為產生的結果當做事物再進行認知,會激起「後悔」這個情感,驅使這人修正的具體行為)。

此時,就只剩下本能認知了,而「感性」這個詞更適合於描述靈魂。將它等同於本能似乎太過輕賤了。

因此,最終我放棄了「感性認知」這個概念,同時也就沒有了介於感性與理性之間的「知性」。

上面這些內容規整到一起,就可以對題主的另一個問題給出回答:

信仰不可能建立在「懷疑」之上。懷疑是理性的產物,但是在信仰這個層次上,它總是對不同的信仰抱有「偏見」。

也許這一切都是因為那句話——人不可能否定自己。

這種回歸主題的方式是不是太愣了?


謝邀。

人都有信仰。懷疑主義也是一種信仰。信仰就是你行為準則的根本。無論哪種主義、宗教、黨派,甚至特定的人、事、物,都可以成為一個人的信仰。所以不要狹隘地將信仰理解成宗教信仰,也不要將宗教信仰和其它種類的信仰分得那麼清,它們對於我們的意義其實是一樣的。

我們都會在人生過程中逐漸形成自己的信仰,把我們認為對的東西全部吸收進來,所以信仰可以是很複雜的,一個人可以同時是宗教徒又是科學家,可以同時崇拜某個人又堅持某種主義,不同形式的信仰可以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就像不同顏色的顏料調和在一起,所以每個人的信仰都會有細微差別。我們認為一些信仰是理性的,其實所有信仰都是主觀的,只是在宗教中體現得特別明顯。因為宗教相較別的一些信仰,特別是自認為無信仰者的信仰而言,相當具體。我們可能一生都無法將我們的信仰總結成一句話,甚至一篇文章都做不到,但宗教信仰可以很簡單地具象化。這也是為什麼宗教信仰可以特別地狂熱、主觀,因為信仰的內容太具體了。我們說不清自己信仰什麼,所以反而不會陷入偏執。

人為什麼有信仰?在物質世界我們有雙腳,在精神世界,一片虛無,我們靠什麼穩穩地站著,不跌進虛無?正是信仰。我們用雙手感受物質世界,我們也用自己的信仰認識精神世界。我們無不是因為相信著什麼才能活到現在的。

人類會不由自主地尋找人生的意義,思考世界的真諦,還要試圖理解一切未知的,不確定的,不能理解的事。這幾件事情都異常困難,容易讓人感到自身的脆弱,特別是當你想到死亡這個話題。所以人總是需要一個動力,它必須是永恆不滅的精神火焰。為什麼說信仰是主觀的?就是因為這個「必須」,它毫無道理地必須存在,必須永恆。它沒有足夠的依據,也不能說服別人,但是它就是在你心中,不動不搖。許多人在經歷了巨大挫折之後會變了個人,有些說他們找到了人生真諦,有些意識到了一直忽略的東西,有些則選擇了宗教。因為在人生的巨大磨難中,他們心頭的精神火焰反而顯得明亮了起來,就像晴朗的白天和燦爛的星空你都不會注意到,但是狂風暴雨、巨浪滔天之時,你就會發現的那座燈塔一樣,他們的信仰一下子就具象化了,從此深信不疑。因為他們見識過那種只有自己知道,永遠不會熄滅的永動機。


瀉藥,此處所指的信仰或曰立場,是毫無意義的。

這個世界中的一切都只是如其實然的發生著,所以是毫無意義的,當我們在嘗試為實然世界建立必然性的時候,那種對確立某種最終解釋的信念應運而生,但這個在世界外的必然性因不在這個世界之內而無法被認知。能夠被我們所言稱的信仰,實際上都在這個世界上無所指稱,所以我可以負責任地說,信仰也毫無意義。

從另一個方面說,本質上信仰是在為了解釋事物的本質,而設立的對不可認知的本質的間接指代。但是因為它是一個間接指代,所以沒有實際意義。在事物的直接顯現與自明之外設立間接的事物,從長遠和本質而言是阻礙認知的。

所以,為了某種信仰激烈辯護甚至攻擊他人,不是信仰的錯,是人的錯。我只想說為了這種虛無的東西開撕有必要嗎。。。。

至於別人為什麼信仰,我不知道,我理解不了人為什麼要有信仰。人不是不持某種立場就沒法活,人完全可以沒有任何立場。這個情況下的人,康德把他叫做「先驗統覺」。這種情況下的,有接受知識的完整能力,但是又不具有任何知識觀念的,才是形而上學中最原始最本質的人。

那就再順便說一下,有立場和做出邏輯判斷是兩碼事。邏輯判斷和立場半毛錢關係沒有,價值判斷才有。針對於我做出了判斷這一點撕我的請不要進我評論區謝謝。

最後,信仰不是某種起源,只是一種對起源的解釋和指稱,信仰不是起源本身,必然性的起源本身是無法認知的,因為一切世界上的事件都是經驗事件,一切經驗事件都只具有實然性。我們在進行指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區分指稱的對象究竟是被指稱的對象還是用於指稱的現象本身。

先說這麼多。要是連「我們能知道什麼」都不討論而直接討論信仰,還是早點洗洗睡吧。一般認為信仰就是一種對不可認知事物的指稱。對我的說明有疑問的,請先翻《純粹理性批判》和《邏輯哲學論》。


第一部分問題:人為什麼信仰?不論信仰的是什麼也不許別人辯駁?

(「信仰」是一種討論有關實踐的,所以是倫理問題。所以說倫理觀點更貼合便於討論。)

聰明人的信仰是一種現實的生存策略主要解決的也是他們自己生存的價值問題。他們自己賦予她價值,賦予她意義。維護她,不容她被任何人褻瀆。有些人選擇了自己的觀點或自己認可的主義,有些人選擇了宗教。他們也明白這是這一種自我欺騙,但他們更明白自己騙自己總比別人騙自己要好。(所以聰明人扯這種問題。對不起:你水平太差。或者對不起:我們不在一個系統頻道上,我是這樣開始認為滴........)

蠢人的信仰也就是政治課本上說的「被奴役」(所以蠢人扯這種問題:各種神,佛,主義.......鄙視鏈條無邊無際)

兩種人的生存策略區別在於主動和被動。無信仰的人最難生存,難於選取一種策略,其中的聰明和愚蠢也在於「認知」的差距,在於選擇策略的主動和被動。

第二部分問題:懷疑主義怎麼樣?

(懷疑主義是討論「認知」的問題,這是一個哲學觀點的問題)

現實是什麼?我們能夠認識現實嗎?我們如何去認識現實?.......懷疑主義是笛卡爾在哲學討論這一系列命題後給出的答案————我們不能解決這些命題,前人的答案甚至思維模式都是值得懷疑的,對於現實存在問題我們應該懷疑他,沒有解決他們其中的任何一個問題,但我們可以通過懷疑解決一個現實問題:我懷疑這件事情,證明了我是存在的。即著名的我思故我在。

(所以題主你懷疑別人的任何觀點也好,信仰也好,在認知層面你只能證明一件事,你是存在的!.......證明不了對錯,也區分不出好壞:):))

認知是哲學主流問題之一,倫理學的信仰問題是哲學價值實踐方面的一個子話題。所以懷疑主義信仰並不衝突和矛盾。笛卡爾是一個懷疑主義也是一個聰明的上帝fans

以上


科學不是信仰,無神論不是信仰,不是每個人人都有信仰,也不需要每個人都有信仰。

無條件無理性的相信和服從就是所謂的信仰,所以反對某個答案,並非理性人都有信仰,恰恰相反,所有信仰,都有反理性的方面。


困境時尋求心靈安慰

迷茫時填補精神真空

日常中遵守道德規範

疑惑中思考生命存亡


推薦閱讀:

受過高等教育的基督徒,你真的相信神的存在嗎?
應該相信有神論還是相信無神論?
一些所謂無神論者所說的中國人大多是無神論者是否真正屬實?這是否是他們打壓其他信仰群體的借口?
明朝航海家鄭和到底是個穆斯林還是個佛教徒?

TAG:心理學 | 哲學 | 信仰 | 宗教 | 無神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