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魏則西事件,中國醫療改革到底應該怎麼改?

首先願則西能一路走好。反觀近幾年的醫療改革,似乎並沒有多大的變化,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大中城市看病難,私立醫院坑蒙拐騙,公立醫院掛羊頭賣狗肉,亂收費的現象,再加上互聯網的虛假宣傳,醫患關係緊張等等問題層出不窮。面對如此雜亂的醫療系統,不知多少病患即浪費了金錢也延誤了病情,面對這樣的情景我不禁要問中國的醫療改革究竟怎麼改才能給民眾一個優質的醫療環境,在此拋磚引玉,想聽聽大牛們的意見。


謝邀,我在另外一個問題的答案裡面提到了這方面。

這件事情歸根結底,還是得回歸到公立醫院改革上來,從胡、趙政府開始——國家提出醫療市場化,取締醫療行業的大鍋飯,醫生多勞多得——今天的一切其實都是註定的。

市場化重視的是利潤而非健康,醫療改革不砸錢是不可能有結果的。

只要決定層依然抱著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心態;

只要黨國依然抱著當年困難時期待遇不夠榮譽來湊的心態;

只要政策制定者依然揣著明白裝糊塗地制定醫療改革政策;

只要官僚們對待技術工作者的看法仍舊是愛乾乾不幹滾;

那麼我們的醫療就永遠是沒救的。

——————————

說白了,公立醫院就是福利性的東西,保障的是每個公民最基本的生存權和健康權。

健康本來就是非常昂貴的事物,醫、葯、檢查、器械都是多年來知識的積累和巨頭砸錢換來的進步,一味地提倡全民醫療提倡公益,無法盈利的項目巨頭們資本們憑什麼砸錢進去研究?

公立醫院改革後確保能把快死的人救活就夠了(參考美帝急診制度),剩下的要求生存質量的人,要求健康質量的人,用市場把他們引導到私人醫院方向,這才是改革唯一的出路。

歡迎轉載


短期來看,應該確立診療分級和醫保報銷分級制度。

社區醫院要承擔大部分基礎醫療和一些慢性病的管理,比如感冒發燒咳嗽這種,應該是去社區醫院看看開點葯就可以。

市級的小醫院應該負責普通簡單疾病的診療,比如一個闌尾炎手術,不需要一定去大醫院。一些小醫院不能處理的疾病,由醫生開轉診的醫囑,轉到上級醫院治療,為了避免出現醫生沒有允許病人轉診,病人要求醫生負責任這種情況,國家要對於轉診制定一個嚴格詳細的標準,比如哪些疾病可以轉診到上級醫院,比如病情處於什麼階段可以轉診到上級醫院。醫生只要按照標準執行即可。

省級的大醫院主要承擔下面轉診上來的疑難病症或小醫院不好處理的疾病。省級大醫院可以直接關閉普通門診,或者普通門診也開放,但要支付高額的專家挂號費,一些特殊門診,一些小醫院可能沒有,比如疼痛門診,造口門診等等,這些大醫院還是要開放的。也就是說,大醫院只處理急診和下面轉診的病人。

省級大醫院處理不了的疾病,可以轉診到北京上海一些水平更高的醫院。

這種情況下,大醫院可以把重點放在疑難雜症的治療,科研,教育上面,同時,因為醫學與經驗、看過的疾病關係密切,所以要加強上下級醫院的溝通,下面的醫院定期派人去上面進修學習疑難雜症處理,上面的專家定期去下面做專家門診並指導一些工作,不能與一線脫離。

醫保報銷也要分級,社區報銷比例最高,小醫院其次,大醫院應該減少一定的報銷比例。不同疾病報銷也應該不同,基礎醫療保健應該重點報銷,大病重病不應該主要靠國家醫療保險處理,應該主要由保險公司來做。當然,大病國家也是要有針對性報銷一定比例的,就以這次魏則西的癌症為例,癌症病人晚期很痛苦,一些止痛藥,國家應該報銷大部分,一些維持治療補液的葯,國家也應該報銷大部分,手術費報銷部分,普通的治療葯報銷部分,其他的治療費用比如進口葯生物免疫治療這種如果報銷就有過度醫療的嫌疑了。

長期來看,需要做的更多。

普及醫療和公共衛生教育。從各個行業做起,從幼兒園開始抓起,可以和生理保健的東西放在一起,包括一些簡單的急救知識,健康飲食,健康生活,疾病的預防和管理,一些基本的安全教育,這些要貫穿於整個義務教育階段,根據不同年級的需要和理解能力制定教材。

強調疾病的預防和健康的管理。實際上,等生病後治療花的錢,是高於平時做好疾病預防花的錢的,鼓勵大家定期體檢,普及公民健康教育,做好慢性病的管理,婦幼保健的管理,政府如果願意在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上投些錢,就可以在醫保上少投些錢,只是抓疾病預防和健康管理短期看不到效果,看不到政績。

加強對私立醫院的管理,政府可以允許私立醫院進入市場並市場化,但要嚴格細緻監管其行醫資質,包括這家醫院可以看什麼病,可以用什麼方法看病,可以開什麼葯,開什麼醫囑,什麼病可以開什麼檢查,政府都要細緻的評估監管,有許可證才可以做。總而言之,私人醫院作為逐利企業,你可以賣什麼要由政府批准,但是你賣多少錢政府不管,你賣的太貴,比公立醫院不報銷的全額費用還貴,大家自然就跑到公立醫院來了。

建立臨終關懷醫院。因為ICU的病人是不應該報銷太多的,事實現在ICU醫保報銷比例確實很低,因為擔心過度醫療,但是國家可以建立臨終關懷醫院,投入一部分醫保,鼓勵社會義工參與,引導大家正確認識死亡,把大家對臨終的觀念從不惜一切救命上面引導到確保生存質量上面。

減少對於幹部的醫療投入,這個投入真的太多了,然而這個基本不可能實現,你如何讓既得利益者吐出蛋糕,普通人無法想像那些幹部享受了多少醫療資源,我在ICU實習的時候,聽ICU的老師說,那些A類的病人,除了費用全免,政府每月還要給他們一筆錢(具體金額我記不清了,反正我當時覺得是一筆不小的錢,不是幾百塊那種),而這些病人本身,是躺著床上,靠著呼吸機心電監護營養液維持著生命,有很多都意識不清,去給他們吸痰口護,他們非常痛苦,我不知道他們是否想繼續活下去,但是我相信他們子女是一定很希望他們活下去的。再加上這些人之前在幹部病房的那些年(幹部病房我不了解),你們可以相象一下政府一些人員享有了多少的免費醫療,其中有多少是過度醫療。

綜上,是我個人看法,歡迎交流不同意見,人身攻擊拉黑。


瀉藥!

發現都沒人答,我先拋個磚。

1.針對目前老百姓病急亂投醫的現象,只能說是就醫環境太自由了。實行層層轉診制度,定點就醫,最起碼能解決亂就醫的現象。

2.先提高醫務人員的待遇,不光是工資,還有加班費什麼的,同時要包括榮譽感。救活了人還要挨罵,這我不同意。

3.提高醫保份額;整治藥品市場;加強自主研發……

這三條能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感。

4.慢慢公立醫院改革好一點的時候,看病就會變得跟國外一樣慢,這樣私立醫院就會雄起,尤其是優質的私立醫院,這個時候找私立醫院的都是有錢人了。

當然了,也不一定,說不定中國會出現物美價廉的私立醫院,為老百姓服務,跟政府搶錢。

誰知道呢。

但是啊,我覺得,目前中國的最主要問題是提高全民的素質,提高科學素養和學習能力,到時候,大多數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1、閹割公立醫院,使其廉價甚至免費,為所有公民提供急救等最基礎的醫療服務,為年輕醫生提供成長的舞台和機會。保證每個人最基本的生存權,促進醫生培養。

2、堅定引進社會資本辦醫,辦優質的、負責的民營醫院,參考和睦家,絞殺莆田系的生存空間。

開放副高及以上的醫生自由執業,多點執業,辦醫生集團,自行開診所,當合伙人。

最大限度使醫療市場化、規範化,促進醫療服務的供給與競爭。

3、加強基本醫學知識宣教,提高全民族醫學素養。


集權體制下,具有監管包括醫療監管職能的機構缺乏外部監督,


或許移動會是一個出口,畢竟現在中國搜索就百度一家獨大了,即使,現在出了這個問題,也並不能一下子就威脅到百度的老大地位。不過移動端就不一定了,現在移動端APP比較熱,大家也都在看這一塊。而且微信訂閱的也很多。如果這樣分散的話,就不會被百度壟斷,不過 ,這樣競爭也不一定就能保證行業變好。醫療這個行業本身就有些根深蒂固的問題。要連根拔起似乎根本就找不到可行的辦法。


說白了 體制問題 喊了幾年的醫療改革 背後就是利益的交換


醫療不是不可以市場化,但是政府要有調控價格的手段和監管的執行力。

前者嘛,美國奧巴馬是搞了套公立系統和私企競爭,印度是直接拿國外專利過期的葯來用。國內的市場化實際上搞成了利益集團寡頭壟斷,所以兩者都不可能搞。

後者嘛,因為不能做到依法治國,所以基本上都是比背景看後台。

所以市場化本質上就是政府甩包袱而已。草民們自求多福吧。


沒有合適的制度,有了制度人們不去遵守,怎麼改都改不了


魏則西事件在中國,真的只是冰山一角。這是整個醫療系統出現的問題。

在這個龐大的系統中,利益環環相扣,醫改何其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血塞通、血栓通成為我國所有內科醫生「不得不用」的「國家基本藥物」?
當今醫療價格應不應當交由市場調節?
如何評價方舟子開始批整個中國醫療不可救藥?
如何看待醫院被要求停用部分耗材的事件?
如何看待泉州開展單病種結算醫療「改革」?

TAG:醫療改革 | 魏則西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