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鋼琴上用C調 G調 F調彈同一個曲子 有區別么? 要是沒區別,為什麼譜子不都用C調寫?

在鋼琴上彈 C調 G調 F調 同一個曲子 有區別么? 要是沒卻別,為什麼譜子不都用C調寫? 聽上去好像就是 音高了 沒別的區別 感覺C調演奏指法簡單 。。 好像F 調 G調的指法 難點,, 求解釋 視頻最好

原題主的問題具有歧義,我來改下。分別是以下兩種:① 如果一段C Major的旋律可以在「不會影響原旋律的情況下」移調成為別的調性如G Major,為什麼我們對於每一首曲子都要選定特定的調性呢?② (對鋼琴來說) 因為C Major上不需要演奏黑鍵,以易演奏為原則的話,為什麼我們要刁難自己去演奏黑鍵?

望添加描述。


一、音高不一樣啊大哥!音高不一樣表示音色會不一樣啊大哥!

二、誰跟你說全白鍵好彈的啊大哥!

三、C大調也不一定全白鍵啊大哥!

四、你就不讓人家在樂曲中轉調了嗎大哥!

五、你就不能照顧一下一起演奏的Bb調薩克斯什麼的嗎大哥!

六、大哥!


沒視頻。全是文字。

樓主問了一個我初學音樂時也曾想過的問題。能有這樣的疑問根本原因在於,你是個相對音高的人。絕對音高的人問不出這種問題,他們還會滿臉困惑地反問你一句:這哪裡一樣了???

雖然你的聽力比不上絕對音高的人,但不要氣餒,你比他們多一項可學技能叫做:自由移調。。。(俗稱跑調)。

沒開玩笑,絕對音高的人很難隨意移調的。

好吧不扯了。其實這問題說簡單也簡單,往複雜了也難說明白。

譜子並不是不可以都用C調寫啊,簡譜不就是這樣一種記譜法嗎?但如果沒區別,又何必要在前面加上1=C呢?

這就是首調和固定調的區別,這兩家掐了數百年了,也還是共存得好好的。

但從五線譜來說,全用C調並不是個好主意。因為這種記譜法本身的發展、淘汰、轉調、和移調樂器、移調記譜的存在。牽扯律學、歐洲樂器學、音樂史。。不多說了。總之五線譜變成今天這樣的規則是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結果。

不過20世紀以後,隨著音樂變得越來越豐富複雜,線譜也的確產生了一種貌似「都用C調」的記譜方法,叫臨時變音記譜(沒有調號,變音全部以臨時升降號標記)。但跟你說的又不同,直觀上看似是C調,實際上只是把調號灑在譜子里而已,可能有調,也可能是無調性。好像現在有一部分總譜里的圓號就用這種記譜法。

至於鋼琴演奏。

我不記得是哪位鋼琴家跟我說過,他說最難的音階不是七升七降,而恰好是一個升降號都沒有的。

我自己其實也經常用C調彈各種曲子。因為是首調聽力。平時彈著玩的話,沒有任何問題,而且蠻鍛煉首調聽力和即興能力的。誰要告訴你這麼彈不對,你就說you can you up!這其實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不能說的秘密》里不是有一段黑鍵變白鍵的情節嗎?黑鍵練習曲變成C調的確是有一定難度的。

說C調簡單僅僅是因為,你習慣了。。。我最近還覺得降G調的五聲音階最簡單呢。。。

但正式演奏或者演唱可能就會碰到問題了。比如,

一場音樂會十個曲子你都用的是C調彈的,能顯得你水平高嗎?

一首歌本來是G調的,你用C調彈伴奏,先不說和不和的問題,歌手的音域能行嗎?

你非要用C大調彈降E大調夜曲,你考慮過肖邦的感受嗎?

另外,誰告訴你C調就沒有黑鍵了???說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他。

我只舉一個反例:《野蜂飛舞》

單純以易演奏為原則的話,音樂就不要發展了。

然後我要往複雜的說了,。。。

辯證來看

客觀上說:有區別,也有相同之處

1.因為音高(頻率)客觀存在地不同了。

你自己也說,「聽上去音高了」。不要說改成G調,F調,就算是整體提高或降低一個八度,你能說C調跟C調一樣嗎?客觀上,頻率都相差一倍了,顯然不能吧?你把一首歌移高一個八度唱唱看。唱得上去嗎?還一樣嗎?嗯?竟然假聲唱上去了?那來來,降一個八度如何??

2.相同之處在於,音和音之間的排序方法、內部關係、縱向和聲、橫向進行可以說都沒變。

移調前曲子是三分三十秒的時長,這地方是個切分節奏,那地方是個純五度上行,這些移調後依然成立。

移調前是個大三和弦,移調後絕不會變成小三和弦,可能唯一的不同就是,Cmaj變成Gmaj,或者Fmaj,也就是說名字不同了,音高位置不同了,也就造成所謂的色彩不同。有個概念叫做模進(移位)。下面再說。

主觀上說: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

1.相同處在於,同一首曲子,移調前是什麼樣,移調後聽起來還是什麼樣。

是憂傷的不會變成開心的,是緊張的不會變成舒緩的。以簡譜來說無非就是1=?的問題。以固定調來說,就是做了幾度模進的問題。

另外,和聲里講的首調模進就是介於嚴格模進和轉調移調之間的東西。

關於這塊涉及一些作曲知識。如果不明白的話,下次看情況再編輯答案或者加個圖。

(這裡想啰嗦兩句。中國人的「差不多」思維根深蒂固,但一個作曲家嚴謹與否正在於此。你把貝多芬的《月光》提高半個調彈給他聽,說沒什麼區別,他會跳出來打你的)

2.不同之處

這個就稍微有點玄乎了。對音樂色彩學有所了解的印象派和近現代大師們應該更能解釋這個問題。

我提出我的一部分觀點,僅供參考。

最簡單的不同之處就是大調和小調的不同,大調明亮,小調黯淡這大家都知道。

然後各個調性本身也具有不同的性格或是說色彩。

C大調雍和,D大調華麗,G大調莊嚴,降E大調憂傷,或者別的說法什麼什麼的等等

這個本身其實並沒有嚴謹的科學道理,更多的是一種主觀臆想,非要說有道理的話,我只能說可能你的樂感好。對這種主觀性太強的學說我從來是不贊同也不反對。

然後是一首完整音樂所展現出的超越聽覺的畫面感或是其它感受,代表人物德彪西。還有近現代的無調性、實驗電子音樂、先鋒派大師們。。。。

到這個層次真的就是大師了。一般人包括我也是暫時沒辦法很好地理解和解釋。扯得也多了。不做評論。

嗯就是這些了,貌似有點長,想到哪說哪,希望沒有浪費讀者的時間。


相比於弦樂器和管樂器,鋼琴移調相對容易,這就不容易體現出十二平均律的優越性。設置這麼多調性,而且可以讓他們互相轉換,主要就是為了解決不同調性樂器之間的協調問題。


謝邀!

為什麼不看我的專欄?為什麼不加我的微信號?為什麼不聽我的曲子?

碰到這種很專業的問題,估計知乎就沒幾個人能回答上來了。題主邀請我,可以說是邀請對人了!想回答這題的人,必須要學滿音樂20年。

對這個問題,我的專欄里的文章 《http://zhuanlan.zhihu.com/musicalscience/19964142 》早就有詳盡而深入淺出的闡述。

另外,歡迎欣賞我本人的作品:《蛤螞蛤螞》,《北京北》,《面朝大漠天氣晴朗》等等,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啟發!


當然有區別啦。

雖然自己樂理一塌糊塗,但是至少知道如果用不同的調性去彈奏同一段曲子,還是能體會出其中不同的情感色彩的。按照自己比較通俗的理解,大概就和用暖色調和冷色調給同一幅作品上色,給人的感覺肯定會有差異一樣。而每個調性都相當於美術作品中可以給人這種相同感覺的色彩。


首先最基本的用大腳趾就能想明白的問題:要是所有的調式都沒有區別,那以前那些作曲家是吃飽了撐的嫌演奏難度不夠高?

其次,雖然西洋調式(以自然大調式為例)都是以「全全半全全全半」的音程關係排列的,但是這只是代表了調式規格。那麼具體到每一個調,區別在哪兒呢?

區別在於絕對音高

但凡有接觸過那麼一點兒基礎樂理的人都知道:國際標準音a1=440Khz

我想那個物理課及格的初中生都知道它的含義。那麼問題來了:同樣是在調式音階上的la,C調和F調一樣嗎?答案顯然是不一樣的。

那麼區別就來了:不同頻率的聲音給人的聽覺感受是不一樣的,由此產生的情緒感受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同樣是大調,同樣是自然調,C調和F調的所調動的情緒就會有差異。

這就是差別。

PS:藝術學科也是一門綜合學科,不是說歌唱的多棒,樂器玩得多溜,就等於精通音樂了,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少年


最簡單的辦法,你把一首曲子整體下調兩個八度再彈,就會感覺超級難聽!

這是不改變調性的前提下,如果變了,微妙的差別也會感覺特別不舒服的。


大家都是兩隻眼睛一個鼻子那還要那麼五官最端正的活著剩下的都去死?或者是長得最標準的活著剩下都去死?

不恰當的強行比喻。

下面給你,拿去開心。

C大調,一個平穩,中庸的白色調性,如同山谷般的寧靜和晴朗。較一般大調更為寧靜(巴赫C大調前奏曲)。

  a小調,雖然寒冷,卻也從容,寧靜如雪地里的沉思。

  G大調興奮而有光彩,十分的活躍,可以說是充滿著動力的一個大調

  e小調通常具有不尋常的感覺,樂曲經常產生奇特的形態與魅力。

  F大調明朗而歡快,活潑風趣,甚至具有些許的諧謔性質,但有時也會蘊涵著一些隱隱的悲傷。

  d小調是陰鬱的小調,是充滿著浪漫主義的悲歌,抑鬱哀傷是其特徵。宛若孤單的走在一座廢棄的莊園。

  D大調最具透明而光亮的色彩,音響最純凈,是我們外在感覺最溫暖的一個調,恰如漫漫冬雪後的暖陽和它的溫暖。

  b小調也許受其大調的影響,它輕快卻不失華麗的感覺給人以輕鬆的氛圍。

  降B大調溫暖的大調,如果說D大調是照在身上的暖陽,一掃冬日的陰霾。那麼降B大調就是心中的一陣暖流,給予我們復甦的力量。

  g小調具有敏感的特性,但受小調的影響,略帶憂鬱和陰沉。

  A大調充滿了勃勃的生機,身邊充滿著明媚的陽光,能不為之興奮而活力無窮嗎?手臂舞起來吧,在這陽光下,盡情的歡笑,盡情的爽朗吧!

  升f小調絕望中的奮進,如江河般咆哮不止,奔流不息,讓所經過的一切地方,留下我的足跡和信仰。這是悲痛中崛起的力量!!!

  降E大調這是星空的旋律。明凈而充滿溫馨,是一個另人陶醉的大調。躺在草地上,剛剛刈過的牧草清香和微風輕輕的溜過臉龐,望著天空,去聆聽天使的聲音。

  c小調憂鬱中伴隨著莊嚴,這是虔誠的心傾訴著心中的渴望。

  E大調清新的大調,充滿著恬靜的田園風情。清風,牧童。一派閑情雅緻。

  升c小調如驚雷震天。當它的力量迸發之時,胸臆的悲憤溢於言表。它是痛苦的哀鳴,它是生命的呼喚!

  降A大調散發出陣陣的依戀與不舍,然而,豈能事事遂人心愿?

  f小調最具感情深度的調性,悲愴的小調,無比的沉重,悲壯,最具悲劇性的調性,使人為之唏噓。

摘自公眾號: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cwMzYwMw==mid=200934962idx=2sn=e4e6b0f9e4ba66ee0d31ac30bbb6d5d5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侵刪

創建於 2016-01-04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音高了」 就是最大的區別

唱的人唱不上去啊..


對十二平均律來說 這些調性除了絕對的高度不一樣之外 相對的高度都是一樣的 ,不會產生這麼多所謂的色彩,不能因為某些作曲家用某個調性寫作了部分的作品(例如貝多芬願意使用f小調來表現悲愴沉重的色彩),就把這個調性歸納為這個色彩,很多時候色彩並非是選擇調性的因素,更多的是因為樂器的音域,技術的難度以及作曲家個人對音高調式樂思的敏感度等等。


只吐槽一下2……

「以易演奏為原則」?!

其實多白鍵的曲子比黑鍵的難彈得多……試試把黑鍵練習曲全換成白鍵,或者《鍾》全換成白鍵來彈彈就知道了……(看過《不能說的秘密》吧……)

另外,識譜容易不等於就好彈……

肖邦練習曲中最難的幾首(op10: no 1, no 2, op 25: no 11) 都是C大調/A小調,而最簡單的幾首(op10: no 5, no 9, op 25: no 2, no 9)升降號都較多……題主喜歡彈哪種?


在西方音樂里轉調太普遍了,一種非常典型的寫法就是第一句主調,第二句就轉屬調了。所以想躲開黑鍵?你太天真了。西方音樂就是靠這樣轉來轉去搭建起來的。轉調帶來音樂發展的動力。否則那些動不動就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的曲子是怎麼寫出來的?全部都在一個調上完全不可能。

記得完整的「小巴赫」——安娜瑪格達蓮娜筆記裡面有一首彈唱的聖歌,三個降,我本想讓學生用首調唱,然後發現它每段都要轉調,一會兒屬調一會兒下屬調一會兒還小調,瘋了……最後還是唱固定調算了。

在西方音樂傳統中,關於調性有些約定俗成的習慣。比如C大調錶示純潔、光明,F大調代表春天、活力,C小調悲劇性,D小調是復仇,F小調是死亡……可能因為有些曲子太有名了,一聽到那個調,人們就會想到它,比如貝多芬的命運是C小調。

當平均律發展到後來,在鋼琴上無論彈哪個調都比較平均的時候,很多作曲家就喜歡用升降號多的調來追求一種與眾不同的色彩,比如肖邦就是典型。他的大部分名作都是三升三降以上的。可能是他覺得黑鍵少了以後,聽上去太」白「了,不夠優雅吧。


如果C調G調F調沒區別,那應該移一個八度也沒區別了。但你移個八度試試看,肯定不如原來好聽了。實際上用不著八度,很多曲子移兩度都聽起來沒有原來好聽了。人對音樂的感知是有個頻率範圍的。低音該在什麼位置,高音該在什麼位置,不能妥協。所以選擇主音以及音區的位置也是作曲的一部分。變了調實際上就違背了作曲者的意願。


音高也是一種色彩,大部分樂器,包括人聲,音高越高音色越明亮,比如G4就比G3明亮。

所以你把一首歌從C加一個純五度改G,整體變明亮了,它的色彩就發生了變化。

如果你不care這個色彩,把所有的歌都移成C調來彈,其實也沒問題啊,只是聽起來可能怪怪的,如果你連這個都不care,也可能你的歌手唱不了這個音域……


我就修改過的問題回答:

第一個問題:

從律制上講,目前使用的十二平均律,理論上,理論上,理論上是完全等分的。同時因為理論上十二平均律是等分的,所以從聽感上雖然每一個調都一樣,但除八度以外,每個音程都不完美。因此在實踐中調律在最後需要按要求修改一下。

那末對於一首曲子而言,但凡有調性,聽覺就會希望他的音程在調內傾向於完滿而不是十二平均律理論上的等分。同時在實踐上,歌者,小提琴演奏者,管樂演奏者或多或少會選擇中庸律而不是現代平均律。

因此為了服從聽覺雖然已經同行了十二平均律,在音樂片段的演奏中中庸律和純律一直都存在。這就很好說明為什麼調性性格說還長久不衰,因為還有一定的使用價值。這是其一。

即便調式不變調性變化,並且嚴格使用十二平均律,也並不代表效果完全一樣,應該說是表現同樣類型感情,並因調性不同出現程度上的變化。人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很大程度上收到音程拍音的左右,同一旋律,在C調和降D調上的感受應該是有程度差別的,因為拍音的頻率隨調性變化。這是其二。

第二個問題:我就這麼和你說,其實C調是最難彈的調,最符合手掌結構的,並且指法最簡單的調是E大調。不知道為什麼國內好像有以黑鍵數量決定難易程度的怪風。

最後補充,雖然說調性色彩說很流行,但是我還是要站出來抨擊一下,這個說法是基於中庸律說的,也就是海頓莫扎特貝多芬時代的律制。在現代的十二平均律里是完全不存在的,對,是完全不存在。如果你說現代十二平均律有細微的調間差別,我可以接受,但凡誰在我彈琴的時候說這裡是什麼調應該是什麼性格什麼色彩,我立馬讓他滾蛋。

有人說既然貝多芬聽到的是那個音效,我們不應該在鋼琴上儘力還原嗎?不好意思啊大家都沒那個本事。我覺得從音樂學和分析上這個東西多少還有作用,但是演奏實踐(非本真演奏)要再現它我覺得是多此一舉。首先我們的聽眾不是那會兒的文化背景了,音樂是活的,應該符合現在人的胃口才好,沒必要像學者一樣演奏,觀眾聽不出。

不知道有沒有噴到點上。


鋼琴是平均率樂器。換其他的樂器就不一定了。


以前有個傢伙告訴我鋼琴里每個調都是色彩分明的。

很可惜我沒能記下來。

憑印象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拿周董的青花瓷來說,試著彈完C大調以後接著再試試全黑鍵的#F調。

聽完之後你會發現全黑鍵的音比白鍵要柔和很多。

C大調是剛硬有力而#F是柔和溫暖的。

C大調是紅色的話則#F是春風拂面的綠色。

他解釋的風格很古風,唯心主義色彩,但是我當時一聽到這種說法的時候眼睛都亮了。

音樂果然太美了。


莫奈畫的那麼多個麥草垛,明明都畫的都是草垛,有些構圖還那麼相似,為什麼還要區分色彩?

(順帶一提,上面這張給我的感覺就特別C大調)

你看同一個場景,類似的構圖,調整了光影對比,筆觸,色彩,飽和度……卻能展現如此不一樣的效果。

調式也是一樣的:就像不會有人去問,『白天的草垛調色比較容易,為什麼還要專門畫夕陽西下時的草垛呢?不應該以好畫為基準么?』一樣,調式對音樂性極其重要。

所以為什麼C調也可以彈出一模一樣的旋律還要弄成D調呢?

因為,色彩質感不同。

就比如題主問的這三個調,

(對我來說)

C調是橙色

G調是紅色 ,而且又亮又厚

F調是紫色 ,還散發著夜晚盛開花香(讓我能和味道聯繫起來的調式不多,F調卻非常濃郁)

我個人彈奏的時候,調式還會影響到心臟的律動。

比如bB調會讓我的心揪起來,

#F則有一種在草原上行軍的感覺……

當然了,根據曲目的不同會有不同的感受,但我對各個調式的基本印象,基本為此。

我想演奏音樂的人都多少能懂我的意思,

不,應該一般人都會多少有這種感受,

無論是自己唱歌的時候,聽別人唱歌的時候,看他人演奏的時候。

——只是大家心中自己營造的世界觀不一樣罷了。

優秀的作品卻能將自己的世界觀中的能量傳遞給聽者演奏者……

所以調式是

藝術家創作的世界觀的一部分

都是草房子,幹嘛要調那種刁鑽的顏色?直接用擠出來的顏料不好么?

都是這個旋律,幹嘛一定要用指法刁鑽影響演奏準確度的E,直接用和弦使得上手勁兒的C不好嘛?

不好,

因為我想感受到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冬雪之上。

——————————————————————————

PS:有的人估計會說

答主,你說的這都是玄學。

科學證明,調式自帶色彩那都是腦聽,都是音樂界的星座學……

NO NO NO

我作為琴童合格為保證,我也好我身邊的鋼琴小夥伴小提琴小夥伴,都有和我一樣的體驗:而那個時候我們非常小,根本接觸不到系統的樂理知識,外界信息渠道也沒像現在這般發達。『調式自帶顏色』什麼的,無從自己瞎想像,瞎BB,瞎裝13:就是大家共有的體驗。

只是大家感受到的不同調式的顏色不一定相同。

(我曾經和我小學同學就C調到底是橙色還是綠色吵過架的)

這和科學樂理沒有關係,和『莫扎特希望這是藍色的,你偏要說是白的,這不瞎扯么』也沒關係。

這就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共感覺:

不同的調式就是會營造不同的氛圍——整體調高了半個音,就是會有不同的氛圍。

這個很好理解吧:顏色的變化說白了不也不過是波長的變化而已么?

但那又如何,我仍舊在#FFAEB9中聞到了甜美的果香。

我仍舊在D調上找到了那片鬱鬱蔥蔥的草原。


謝邀!看到網友音樂知識與悟性如此匱乏,感到十分痛心,我們專業音樂工作者也有責任,沒有做好普及工作。

快過年了,發個福利,給大家普及一下。

你說的是調性問題,調性是音樂中最重要的手段,幾千年智慧的人類才摸索出來的東西你這是想給一下子毀了呀!

在鋼琴上用 C調、 G調、 F調彈同一個曲調有很大區別,曲調整體的音高位置移動了(調性變化了)。就好像你在樓底下蹲著與你在泰山頂上蹲著不一樣,你還是你,都還是蹲著,但蹲的地方不一樣了。尤其是將兩者排序放在一起就更有表現力了,中間或許還可以加上你在中天門蹲著,似乎能更好滴說一個事了。

音樂很大程度上依賴調性和調性變化來表現。調性的變化可以類比音的變化、和弦的變化。

一個音就很好聽了,幹嘛換到另一個音?有了另外的音才可以確立前面音的意義,才有誰高誰低等問題。

一個和弦就很好了,幹嘛還找麻煩換和弦?與音關係同理。

一個調就很好了,幹嘛還換個調?與音、和弦關係同理。

這樣可以形成音與音、和弦與和弦、調與調的相互關係,使音樂有更豐富的表現力。

聽下面這個肖邦的例子:

18秒時候調性變了,你應該感覺到音樂姿勢變了,到35秒調性又變回來,情緒越發不同。

更重要的是開始的音樂和35秒後的是一樣的,但經過18秒後的調性變化,35秒後的音樂意義,表情、價值、功能完全不一樣了!這就是調性變化的神奇之一。

D大調瑪祖卡舞曲 Op33 No2 肖邦 魯賓斯坦

再聽《偶然》,1『35「處調性悄悄變化在無形當中,不僅調性變化,旋律也做了調整,表現力更強了。2』37」再曼妙地回到原調,令人擊節。

如春作品偶然藝術歌曲能看懂樂譜的朋友可以做更專業、細緻的了解。

作品前面是很微妙的羽調式與a和聲小調的混合體,帶有中西文化融合的徐志摩的味道。到25小節轉調到e羽調與和聲小調的混合調式。

調性也是音樂結構形成的基礎,尤其是過去。由於調性如此強大,所以到了叛逆的20世紀前後,很多作曲家試圖挑戰、破壞它,比如瓦格納用半音化、推遲主和弦、迴避主和弦等手段,薩蒂用多調性的手段、德彪西用泛調性的手段,勛伯格用消解調性(無調性)的手段來挑戰或破壞它,但都還沒能很好地找到更好的結構大型音樂作品的手段,只能寫點短小的東西,比如勛伯格的作品,沒有調性,再大了就沒有結構力量了,只能寫短小的音樂。

到了1960年代左右,很多作曲家發現,逃離調性是很困難的,很多人又重回調性,當然調性形成的方式與以前不同了。


鋼琴方面沒什麼研究,但在人聲尤其合唱就有很大的區別。舉一首老掉牙的合唱曲《半個月亮爬上來》,如果把G大調強行平行移動到F大調,整個聽感就很不一樣,從原本的稍明亮稍活潑的色彩,變成比較陰柔寧謐的味道。究其原因主要是換聲的問題,音區變高,需要混頭聲的比例就越大。

此外,人耳對音高的解析度(即聲音頻率對心理聽感)並不是一個線性關係,以前看過一本書上有個圖,但書已經捐了沒辦法翻出來了。希望有其他人貼圖出來,蠻經典的。


推薦閱讀:

有個奏樂器特別難聽的親戚朋友是種怎樣的體驗?
在大學的藝術學習中,你都遇到些什麼?
流行音樂創作中的「鉤子」(hook)是一種什麼技巧 ?
哪種樂器最適合挖掘大腦潛力,提高大腦的功能?

TAG:音樂 | 鋼琴 | 樂理 | 鋼琴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