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中國的神盾艦這麼粗糙?

這裡有張照片,艦橋部位明顯凹凸不平,從鋼板的接縫也可以看得出來。是故意做成這樣減少電磁反射特徵嗎?還是工藝不行?


謝邀,

首先,先糾正一下,這個不是神盾艦,神盾艦指的是052C和052D型,你這個照片也沒個全景,不過我覺得應該是054A護衛艦。

樓下的專業人士糾正了我一些錯誤,在此表示感謝。所以不要迷信答案,有時候業內業外認識差別是非常大的,而且軍用和民用也是不一樣的。

我得澄清一下,我不是來跟你「比爛」的,不過我還得必須得給你看幾張圖,然後才能講道理,不然沒有說服力。

美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看船舷的波紋狀蒙皮。

又是阿利伯克驅逐艦,看上層建築的蒙皮焊接,還有船舷上巨大的鉚釘。

還是阿利伯克級驅逐艦,威廉姆勞倫斯號。還是看船舷,這可是船廠拼裝狀態。

自由級瀕海戰鬥艦,還是看船舷。

丹佛號船塢運輸艦,看船舷

英國45型驅逐艦,看艦島上層建築…………還有船舷

再給你看個比較過分的……台灣海軍沱江號艦

毛子瓦良格號上的AK630近防炮,炮不是重點,重點是地下的鋼板蒙皮。

還有更嚇人的,這是美軍潛艇……不過這個不是焊接鋼板,是潛艇專用的消音瓦。

啊?還想看?BOOM!(這個圖忘了出處了,可能是跟其他船撞了還是怎麼回事來著)

好了,圖看完了,該講道理了。

我給你看了這麼多,無非就是想給你說明,英美軍這些老牌強國其實艦艇製造技術非常垃圾,根本不值一提。

屁!那是不可能的!

你看到的這些看起來並不好看的細節,其實都是不影響實際技術水平的。原因我詳細給你展開講。以我了解的知識,其實船都這樣,因為船板都是一塊一塊焊到船身內的肋骨上的,當然,這主要是對於民船和飛機來說的,而換到軍用船舶會有所不同,可能更偏愛正造法。(先按照船底的外輪廓把胎架搭好,再在上面造分段)

但是總之,涉及到船板焊接整合,算是船的弧度,所用的鋼板面積就不一定完全吻合,再加上焊接過程的誤差,一塊船板尺寸大差一點點,就會凸起;小一點點,就凹陷。所以新船也是都這樣的。只不過是好的船廠能控制的更理想一點而已,也無法根除這個問題。我看到的一個專業解釋是,鋼板焊接後本身就會產生收縮和變形,通常外板在拼板時會加放焊接收縮量,帶有線型的分段外板在胎架上會加反變形值,以免焊接收縮引起外板線型。另外經過熱工作業(我們都知道熱工作業隊金屬的高溫作用會使金屬產生或大或小的形變)的甲板無可避免出現或多或小的變形,這樣就形成了船舶外表面的皺褶。

另外軍艦的蒙皮,好吧,我不能確定那個是不是蒙皮,(軍艦好像現在開始模塊化建造,貼蒙皮這個說法是不是還適合我已經不太確定)都是一塊一塊的鐵版拼接的,從主船梁接船面梁再焊接到蒙皮上,但是大面積的焊接會有張力問題,因為焊肉冷後這個張力必須要釋放,再牛的造船廠也不可能把船面弄的像鏡子一樣,除非弄成鉚接。但是鉚接本身就有封閉性的問題,而且國產戰機經常因為用鉚釘被人噴了,要是真用了,那畫面太美。不過根據有知友跟我說鉚接其實在技術上反而是形變最小的一種手法,只是要用沉頭鉚,才能有一個較為平滑的船體表面。如果不是沉頭鉚,會給人粗糙的感覺。基本上所有大面積焊接的東西都有這個問題,正常現象不影響質量。這是焊接工藝造成的變形現象,巨大的鋼板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完成焊接,必然就會產生一些不平。

所以這個問題越是大型艦船越是明顯,大型船廠工藝比較先進,可以做得好一些,還是不能完全避免,然後就要靠泥瓦工一般的工藝,靠打磨和填膩子填補了。所以類似於這種工藝問題,至今全世界都無解,而且這個問題也沒什麼影響就不去管他了。

然後還有一個因素就是軍艦要求很高的快速性,對艦體自重的控制很嚴。減重的同時還要加強強度,就必須要使用有薄又高強度的特種合金鋼材,這種鋼材都是標號的,普通鋼鐵廠是做不出來的,船用鋼本身也是國防工業的一個大塊。特種合金鋼板由於配方各國不一樣,具體到每個廠子可能還不一樣,所以物理特性表現出來就是焊接間隙不好控制,更容易出現這種不齊整的情況。不過雖然不齊整,但是軍艦本身材料的高強度彌補了這種工藝上的天花板缺陷,所以軍艦本身的質量還是有保證的。

這個問題如果細化到國產艦艇上,首先還真有一部分工藝問題,不過這個問題遠沒有你想的那麼嚴重。美國幾十年的造艦經驗,在外觀處理和工藝上確實比中國先進,所以美國的艦艇外觀的平滑度可以做的稍微好一點,但是如果你用高解析度的相機,順著光源方向拍照,美國艦艇的這個問題也會暴露出來。再加上美軍宣傳部門高超的圖像處理技術和美軍制式的深灰色純色塗裝(這個塗裝非常好用,遮醜一絕),很大程度上掩蓋了這個問題。而中國裝備設計領域一向對塗裝這個東西的審美非常畸形,導致中國艦艇迷戀白色塗裝(白色是最不遮瑕的顏色),更加凸顯了這個問題。

總之看到一條焊縫就前思後想實在犯不上,有機會上052還是好好玩一圈才好,這種機會可不是誰都有。

那為什麼我給你看的圖跟你印象中的美軍軍艦不一樣,以至於讓你一直覺得中國軍艦工藝很差呢?因為解放軍這幫拍片的人真的不會搞啊,除了會玩那種超長時間曝光人都變成虛影車燈都變成光束的殺馬特攝影技巧之外,對於修圖和調光技術真是差的可以啊!

反觀美軍,你看的圖片大多都是美國軍方宣傳部門美化修圖修過後的作品,所以無論是角度,調光,細節優化,還是構圖都是上乘的。而如果你近距離觀看,就能發現,高科技武器一樣有各種小瑕疵,新聞圖片經常是不夠客觀的。

本人不是業內人士,所以恐怕所言也跟真實情況有所出入,望大家酌情食用。評論區有幾位業內人士糾正了我的一些錯誤和補充了很有意義的知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翻看評論區。

歡迎補充和糾正


從來沒拿過這麼多贊!!!!船舶的圈子比較小,相對封閉,所以了解的比較詳細的人僅限圈內人士,我算不上正經軍迷,但是如果大家對造船相關的有什麼問題可以問,我會知無不言的,但是最好別問軍品方面的,第一接觸的實在不多,第二我怕說多了被查水表,但是軍品和民品在建造過程當中其實沒有差別,只是軍品要求高,幹得細,出活慢而已,另:我是搞船體的,相關工作除了結構設計和計算方面,基本都接觸過,所以只限船體。

===================上面是廢話,以下是主菜==================長文預警,無圖預警,答主語文廢柴,語言組織能力有限,希望見諒,其實造船好像感覺很牛逼,當真的進入這行之後你會發現,現場生產真的就跟小時候搭積木一樣簡單!!!

由於其他答主的一些回答有些離實際有些出入的地方,我為大家普及一下在造船廠中一艘船建造的過程(依據國內民品經驗,軍品民品流程相似,差別只在一些工藝標準要求和材料方面,所以不做具體的特殊說明),我們只談船體方面,機、管、電、居不是我的專業,所以不敢妄談。

某公司需要建造一條貨運船,招投標談合同不提,直接從設計開始:

首先是詳細設計,船廠根據船東(需要這條船的公司,軍品是部隊指派的軍代表,此外,民品方面還有第三方船級社指派的船檢作為產品監理)的要求進行粗設計,主要是大致表示出主船體的主尺度和線形、各個位置的節點形式結構形式等等,然後轉由工藝/工法設計人員進行分段劃分、組立建造順序設計,再轉入船體生產設計人員進行具體的每一個分段的結構設計、建模、材料選擇,然後出生產設計圖,物資部門進行設備鋼材等的採購。

然後,採購來的鋼板先是到鋼加工部門進行打砂除銹、校平,塗一層車間底漆之後進行切割,切割好的鋼板,會按照技術部門設計的組立流向發往不同的工段,該壓型的壓型,該拼型材的拼型材。

再然後壓好了型的板材型材送到小組立拼裝工段進行小組立組裝,所謂小組立,就是一些由板材型材拼裝而成的小的部件,比如說一個艙壁,在小組立階段需要進行艙壁的拼板,拼好了之後將扶強結構焊到上面(我們叫壓梁,翻譯成書面語言還真有點不知道該怎麼說,湊合理解吧),分段上某些大型的構件,也需要提前組裝,根據噸位尺寸以及構成(有些是由小組立裝配而成)形成中組立,然後再將這些小組中組送到大組立工段進行分段建造。

分段的建造方法主要有三種,正造側造反造(依據最簡單的裝配、焊接形式選擇),分段是在特定的、符合胎板線形的(胎架上面的第一層板,我們稱之為胎板)胎架上面進行分段的建造,小組立拼裝好之後形成中組立,下胎上托架,該舾裝舾裝,該塗裝塗裝,該修的修,該改的改,然後等著進入下一個流程——轉送船台。

分段到了船台,不是所有的都立刻進行吊裝搭載的,還有部分需要進行總組,也叫預合攏,說白了就是幾個分段先在船台下面進行搭載,形成一個更大的分段,然後這幾個分段再進行整體吊裝。

到了搭載階段,就是把之前做好的分段,按照一定的順序用起重設備吊到船台上,就像拼樂高玩具似的一塊一塊弄上去,形成船。

以上就是整個船的一個大致的建造過程,下面要說的是在這中間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檢驗一個造船廠的工藝技術水平的主要指標有兩個(我認為):第一是分段的建造精度,第二是變形的控制能力。

第一暫且不說,我們來談第二個

首先我們要知道,鋼板是軟的,一塊鋼板,兩端用東西支起來,在中間沒有任何加強結構存在的情況下,中間會凹進去,時間長了,你再把它立起來,那這塊鋼板就沒有放在平面上面那麼平了,中間會凹下去,這就是分段會變形的一個原因。一般工廠的設計人員會出兩份和分段建造關係不是很密切的圖,但是卻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分段的這種變形,那就是下胎/搭載的吊運方案以及分段運輸方案,分段從胎架上吊下來,所有的吊點必須是強結構,如果吊點是在普通的鋼板上並且下方以及左右沒有加強結構,那就真的會像塑料布(紙就直接撕裂了)糊的一樣,被拽出一個大包。

然而,以上所說的這種變形,通過加裝加強結構是可以控制的,但是下面這種變形就沒有那麼容易控制了,那就是焊接變形。

我們又知道,金屬的熱脹冷縮性也是非常強的,而且金屬冷縮的時候的力非常非常大!大到什麼程度呢?想像一下,在一塊300mm*300mm見方,10mm厚的一塊鋼板上面,在同一面的任意位置,快速的焊10-15條焊肉,等鋼板冷下來之後,你會發現,這塊鋼板會在被焊的那一側整個都凹下去,如果焊肉夠大,會變得像揉成團在展開的紙一樣,這是因為金屬既是軟的,又有很強的熱脹冷縮性,所以才會出現這種情況。這種變形基本屬於不可控的,以往都是憑經驗、總結來進行防範,現在個別船廠有自己的焊接實驗室,對各種型號的焊材、母材進行測試,來確定反變形量的大概範圍。

題主所說的那種波浪變形,就是屬於這種焊接變形,目前這種變形屬於世界難題,各個國家各個船廠只能盡量的把這種變形控制到最小,但是不能消滅。

船在海中航行的時候,主要的承力結構就是船體,所以絕大部分的大型結構都是在船體內部,什麼肋板縱桁,都是主要的加強結構,這些結構往往塊頭特別大,在焊在外板上的時候需要的焊腳高度(可以理解為我需要在這裡焊厚的焊肉)要求就會比較高,在這裡有必要說一下焊接的原理——通過大電流加熱(需焊葯配合)使焊材和母材融化,冷卻後融合在一起,這個溫度是相當的高的,在這些金屬冷卻之後,就會進行收縮,哪邊的融化金屬多他就往哪邊縮,這時候就像前面說的那塊300*300的鋼板一樣,變形了。

當兩個大型結構焊接到船體外板上時,這兩個結構根部與外板連接部位的焊肉就會收縮,把兩側的鋼板拉近,這兩個結構的外側的外板就會翹起來(假設就這一塊板,旁邊沒有連接部位),而兩個結構中間的外板,就會向有結構的一面凹陷,形成瘦馬變形,這也就是出現題主所說的那種波浪的原因。

在船的分段的所有結構都焊接完畢並且都已經完全冷卻之後,工人會將外板上的所有有結構的位置的反面用火烤一遍,通過外板本身的熱脹冷縮,來消除一些焊縫收縮所產生的變形。

另外,前面有位答主提到了焊接收縮餘量,這是用在什麼地方的呢?當然不是所有的焊接位置都有這麼個東西,這種餘量大部分都是用在大塊的板材對接的位置,一般不會超過3mm,用這個是為了防止板材拼接之後焊縫收縮,造成板材拼裝之後的實際尺寸比理論尺寸小,所以才會加入這種餘量的。

暫時就想起來這麼多,想起來的時候再來更

=======================以下是加班偷懶時候的答案============================

我在造船廠工作,主要負責船體部分,題主的圖片中所說的那個條紋是分段之間的焊縫。現代造船是採用分段建造法,先把整條船分割成不同的結構單元,然後在船台或者船塢內進行合攏。

那條焊縫應該就是尾樓的兩個分段之間的焊縫。由於上層建築不是主要的承力結構,對結構強度以及焊接強度的要求沒有主船體要求的那麼高,所以有些部位會要求採用間斷焊的形式(主要是艙壁上面的扶強材,不過應該是被包住的,看不見),從這條焊縫看確實好像做的不是太好,不過離的有些遠,看不太清楚,不好做判斷。

還有你說的那個不平,我們叫瘦馬變形,是由於艙壁後面的扶強結構焊接導致的,雖然從工藝的角度上盡量減小,但是就目前的工藝技術來說,全世界沒有一家船廠能避免這種變形,只能盡量的控制,在這方面都有相應的標準,控制在6毫米以內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主船體部分,上層建築可能要求更寬容),不過這種現在在圖片里也看不太出來,不知道你說的是不是這個

題外話:我沒幹過軍品,對軍品實行的標準不太清楚,上面說的都是針對民品,但是軍品和民品的主要區別(船體方面)還是在主船體上,也就是主甲板以下,由於軍艦經常需要在惡劣海況下作業,並且需要應對各種複雜海況,所以主船體的結構強度要求特別高,而且結構相對複雜,加強結構多,船體細長,結構密集,都會對焊接過程中的變形控制造成比較大的困難,雖然對這些變形都有應對措施,但是還是多多少少會存在一些,這都是難以避免的。我曾經參與過的一條船,就是因為外板瘦馬變形其中有一段比較嚴重,船東看著不爽,要求用用膩子找平,然後再上最後三度漆。

有機會的話你可以到船廠去看看,一般大型船舶的平行中體部分的外板都存在這種情況,但是完全不影響船舶的正常使用。

但是那個焊縫好像確實有些問題,就是有點看不清,不過只要沒有裂紋沒有沙眼,還是完全沒問題的,軍品的焊縫好像都是100%做探傷的,軍代表能夠簽字,就說明是完全合格的產品

==================我就是不告訴你們我每次在哪裡更新=====================

就著這個問題,說的好像有點跑偏,那現在就就著這個跑偏的勁兒,就再講點跑偏的東西,誰讓你們這麼多人點贊了呢?!

我再說說龍骨這個東西!

龍骨大家百度也百度得到,不過我剛剛也百了下,百科裡面說的龍骨,是老舊的東西,在現代造船體系裡面,龍骨已經進化沒有了!!

老式的龍骨,是針對老式的木質結構船舶的一種強結構,主要是連接船的艏柱和艉柱之間的支撐結構,主要是一根又長又粗的木頭,或整根或拼裝,形成的支撐整個船的一根強結構,就好比人的脊柱,支撐人能夠直立,而由這根龍骨所引出的肋骨之類的東西,就和人的肋骨一樣,人的肋骨撐起人的胸腔,船的肋骨撐起船的艙室。

但是在現代的鋼質船舶,這種大型的強結構已經消失了,而普通民用船舶和龍骨沾邊的,就只有平板龍骨和舭龍骨,平板龍骨是船體外底板中部的一列板,是平的,沒有立體結構,有些人可能會問,那正中間那列立著的板不叫龍骨么?對不起,那個我們不叫龍骨!那是中底桁,是水密結構,主要作用分隔管弄(船中間走管路的位置,屬於完全水密的艙室)的一個結構。平板龍骨呢,就是一塊外板,但是對平板龍骨也是有一定的要求的,就是不允許出現縱向的焊縫。

然而,然而!!由於現在的船越來越大,這種平板龍骨也在船舶的進化過程中消失了,在現代船舶中,你可以當整個船的底部是船的龍骨,甚至是整個船身當作龍骨,因為在船的航行過程中,整個船的中間的平直部分都參與受力,波浪的力會被分擔到整個船的中部的所有結構上面!好吧,我不是專業研究船體受力分析的,而且在學校學的那些東西早就還給老師了,這部分就不多說了,如果哪裡不對歡迎指正。

我們再說回龍骨,額,龍骨好像沒什麼好說的了,那就說說船在合攏的時候的搭載順序好了。

首先,在船合攏之前,船台/船務裡面是任何凸起物都沒有的!只有船台線!船台線的作用,屬於基準線,一共三條,一條在船中,另外兩條是船的舷側在船台上面的投影,所有的分段合攏,都是以這三條線為參照物,然後我們會弔上去第一個分段,這就是基準段,標誌著整個船體的合攏階段的開始。

這個基準段通常都是底部分段,然後和舷側甲板分段形成環形段,這個環形段就是整個船的基準(嗯,好像說重複了,就這麼著吧)。

以基準段為基準,從兩側開始同時吊裝,但是為了保證基準段不被帶跑,兩側的搭載速度還是要被控制一下的。

我為什麼要說這個搭載的基準段呢?因為,如果這條船上面存在平板龍骨,那麼,平板龍骨是被預先裝到這些分段上面的!好吧,總算繞回來了。

說這麼多,主要還是要表達,現代造船中,龍骨的概念已經被極度弱化了,支撐整條船的主要受力結構,就是船體本身,如果你們真的看過整條船的話,無論是軍艦還是貨輪,艏部和艉部中間的船體部分的底部都是平的,我個人認為,這是船舶建造進化的必然結果,如果存在龍骨那樣的主撐力結構,那麼一旦這個結構受到損傷,撞擊或者是高強度作業帶來的硬性損傷,那整條船就意味著報廢,因為這種強力結構是沒法進行更換或者修補的,現在這種結構已經消失了,那麼一旦船底受到傷害,那就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修補更換,龍骨的取消和雙層船殼的出現是具有同樣意義的!

那來說說舭龍骨,這東西是在船的兩側舭列板上的一列類似於翅膀的東西,是突出於船本身的,通常都是以球扁鋼、扁鋼等片裝的型材來充當,主要作用是提高船的穩性,減少船在航行過程中的左右搖擺。


卸腰~

已被封號的楊愛紅零號機(或者初號機?)曾經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我懶得去翻了。此問題下@陸二狗子 的回答更詳盡,大家去給他點贊好了。

我在這裡要強調的是,目前最高贊的@Wei William 以及指責其Ctrl+C/Ctrl+V的@湯姆克魯斯 的回答中,乃至我所接觸到的不少「軍迷」的言論中,一次次地出現了這樣的誤解:現在造船還是先搭骨架,再蒙皮。

歷史上,造船確實是先搭骨架、再蒙皮。但那已經是很早很早以前的老黃曆了。現在造船都是分段建造,也就是「搭積木」。(具體流程見@陸二狗子 的回答。)「鋪設首根龍骨」之類的說法雖然還在某些軍事科普雜誌和節目中沿用,但實際上指的是吊車把第一個分段放進船塢/放上船台。

不同的部位結構和設備複雜度不同,不同的吊車起吊能力不同,具體施工進度也可能不同,所以放進船塢/放上船台的分段也有大有小、有輕有重。但無論大小輕重,每個分段都是包含了板材、骨材等各種結構的一整塊「積木」,不會出現先在船塢里/船台上把骨架搭好、再把外板一張張安裝上去的情況。而每一個分段,在分段車間里製作時,也往往先放最下面的板、再在板上焊骨材,如果上面還有板、那再繼續焊板,也不會出現先焊個骨架、再把板焊上去的情況。

順便一提,「八月航母上船台」這個梗流傳甚廣,但近幾十年來各國的航母沒有在船台上造的、都是在船塢里造的。船台是一頭高出地面、一頭伸進水裡的長斜坡,船塢是在岸邊挖的一個大坑、由閘門實現與水體的隔絕與聯通。船塢更便於施工和精度控制,而且船被拖船拖出塢也比從船台上滑下水更可控、更安全,當然啦就視覺效果而言還是船台下水更壯觀。

——

呃,還是忍不住翻了一下我以前的回答,發現那個類似的問題不是零號機或初號機答的、而是現役的二號機答的,見《為什麼海軍軍艦艦體的鋼板都不平整,而且大多向內部凹呢?是因為工藝不好還是海浪拍打變形所致呢? - 楊愛紅的回答》。

——

最後表明立場:平頂船最合理的歸宿就是打開通海閥擱海底作人工漁礁!

多鉚蒸剛,炮塔至大!

億萬星辰,億萬炮塔!

多鉚蒸剛,炮塔至上!

億萬炮塔,億萬榮光!


LPD17,2008年第一次戰鬥部署時內部管路照片。


算不上答案,對問題事件介紹了一下---------------------------------------------------------------------------------------這是前幾天到印尼訪問的中國艦隊。

----------------------------------------------------------------------------------------------------------------------------------------

1月24日,中國海軍濟南艦駛入印度尼西亞雅加達港口。當地時間24日上午,中國海軍152艦艇編隊抵達雅加達港,開始對環球訪問的最後一站印度尼西亞共和國進行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印尼當地群眾、華人華僑等到碼頭迎接中國海軍的到來,並登艦參觀。

152濟南號導彈驅逐艦簡介:根據中國海軍命令,2011年12月,91991部隊新052C型區域防空導彈驅逐艦(北約代號旅洋II級,英文:Luyang II)152號被正式命名為「濟南艦」。152濟南號導彈驅逐艦計劃2013年服役。韓旭東一行此次來濟南,是為了通報152濟南號導彈驅逐艦有關情況,建立152濟南號導彈驅逐艦與濟南市艦市共建關係,為今後更好地開展雙擁共建工作、密切軍政軍民關係創造條件。

548號益陽艦屬054A型護衛艦,廣州黃埔造船廠製造,2006年開工,2009年11月16日下水。


地球人的軍艦都是這樣。


因為妹子精緻給顯得!

有妹子你還看船,你一定是單身死宅軍迷程序員吧!

另外,這不是神盾艦


哪來的小姑娘??????_??????


目測這個型號不是中華神盾,都這麼凸了,明顯是36D嘛!


這是來曬胸的吧


這是高票答案

本答案

時間看的很清楚,早一天哦!

沒什麼別的意思,只是不希望被人誤會。

軍艦的「蒙皮」都是這樣的,一塊一塊的鐵版拼接的,主船梁接船面梁再焊接到蒙皮上,但是大面積的焊接會有張力問題因為焊肉冷後這個張力必須要釋放。再加上軍艦會用一些特種合金,這些合金焊接性能比較差,再牛的造船廠也不可能不穿面弄的像鏡子一樣 除非弄成鉚接 , 所有大面積焊接的東西都有這個問題 正常現象不影響質量

有心的可以找找美帝的伯克,提康也是一樣。


該凹的凹,該凸的凸,顏好。還可以呀



這並不是神盾艦

這是054A


題主是指哪個凹凸不平,這圖片看得我有點慌。


這大的簡直兜不住啊(*′ω`*)對了,你們在討論什麼?


我打包票,這是054A型護衛艦。其實你遠遠看去,054A還是蠻好看的,質量也比往前的護衛艦好多了。這張圖明顯是妹紙的胸更好看嘛



推薦看一下三體同人短片《水滴》~


樓主的照片應該是海軍濟南艦、益陽艦訪問印尼的照片,這個大胸妹我印象很深,這應該是在益陽艦上照的,該艦屬於054A。

還有大家都誇這妹子盤正胸大,但沒看身高嗎,感覺最多1米55,外行看胸,內行看腿,明顯這妹子的腿和她的胸器不可同日而語。


推薦閱讀:

殲15座艙前面那個圓圓的東西是什麼啊?
請問殲20座艙蓋上的波浪形條狀是什麼東西?
為什麼海軍軍艦艦體的鋼板都不平整,而且大多向內部凹呢?是因為工藝不好還是海浪拍打變形所致呢?
在庫茲涅佐夫航母誕生之前,蘇聯是在條件上真的做不出航空母艦還是故意為之?
為何殲十系列海軍航空兵主要裝備殲十B而空軍主要裝備殲十?

TAG:工業 | 軍事 | 海軍 | 軍事裝備 | 軍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