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生活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如題


我算是上海的本地人吧,不是廣義上的上海人,那種自小生活在高樓和車流之間說著一口「阿拉、 儂好」這類標籤型的上海人,事實上住市區的上海人管我們這些住郊區的叫鄉下人…甚至連方言都不一樣,我們這邊講「本地話」 市區人說的就是常聽到的「上海話」

然而即使是郊縣(現在上海所有郊縣除了長江出海口的三個島以外全部撤縣建區了)因為處於一線城市 貿易中心 引來了無數的進出口加工企業圈地建廠,ZF以每畝地180元一個月價格從本地人手裡征走再以不知道什麼價格承包給企業… 屋後的小路一再擴建,車流日夜不息,70年代的農家小舍嘎吱作響… 以後幾年隨之而來的是人口的倒灌… 你可以想像一下一個一萬人的小鎮短短几年裡湧進來三四萬外來人口是什麼景象… 能搬走的全部都搬走了 或者運氣好的趕上拆遷搬進城裡告別了髒亂差的生活… 我爺爺就屬於脾氣倔,捨不得這過了一輩子的耕鋤生活成了村裡幾戶留守人家之一… 用自己已經不太清楚的思維艱難的學習如何用普通話和人交流…每個月回老家探望老人的時候會先到鎮上的超市菜場買點東西帶回去,看著那些天南地北的人,聽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口音,恍然間彷彿我才是那個背井離鄉的人…

我依然記得我小時候和幾個鄰家的玩伴 去附近的河裡游泳、挖紅蚯蚓、到田間的水渠里釣小龍蝦、爬樹掏鳥窩最後讓馬蜂蟄了個大包、偷家裡的紅薯自己出去烤… 快日落的時候爺爺蹬著自行車從鎮上回來,車頭上掛著兩瓶玻璃瓶的檸檬汽水……

貌似有點跑題了,很多人來北上廣打拚都會說「實在不行我就回去。」 而我的故鄉永遠回不去了……

我永遠懷念小時候站在鄉間的田埂上,把手放到稻穗的穗尖上,迎著微風慢慢向前走的感覺…


廣州出生廣州大。女。

手機打字,我決定很隨便地打,格式什麼的不管了。

一、廣州對我而言不是奮鬥的舞台而是家

很多人考大學拚死了也要考去所謂的一線城市,就是為了在大城市中找到一個發展甚至發財的機會。他們來這裡多是抱著搏殺一番的心態,出門在外都是戰鬥模式,用著最努力的姿態去學習,去交際,去工作。但對於我來說,這裡就是我家啊。我生於斯長於斯,珠江新城以前是怎麼地荒蕪而如今卻高樓林立,一德路以前是怎麼地車水馬龍現在卻大多鋪頭關門大吉。無論我是否需要金錢需要地位或者有多麼迫切地想要成功,我心裡都知道有這麼一個底,就是我再怎麼倒回去,也只是回到這個城市的某個小角落某個小樓里那個從窗口就能看到兒時珠江新年煙花的屋子。哪怕心情很糟糕那怕貧窮潦倒,樓下的粥粉面檔阿姨總是肯給我賒數吃牛腩粉的經歷也會治癒和撫慰我。這樣子的二十年的歸屬感和勇敢是我有幸出生於此能把這裡當做家而不是戰場的身份帶來的。我不需要為了融入這個社會,每天梳妝打扮為和這裡的本地人衣著相似,也不需要努力學習廣粵,更不需要擔心那家腸粉鋪會不會不幹凈吃壞了肚子還要回老家拿醫保看病。我的戶口醫保,我的房子,我的學籍,我的朋友家人都在這裡,這裡是繁華是破落都是和我息息相關。廣州人有義務對這個城市以各種形式負責,而來這裡稍作停留的人們,可能只是淘金者,卷夠了財富就一鬨而散,最後守住這裡的美好和噩夢還是我和其它廣州人。

二、我並不無差別排斥外地人

因為我在大學裡認識很多很好很善良的外地來的同學們,他們帶著自己身上那個XX市的標籤給我展示了這裡沒有的風土人情,讓我感受美好的祖國大地孕育出來的文化差異。然而,雖說感謝大量外來務工人員為輕工業作出的貢獻,我還是不喜歡看到有些人著外地的方言在上下九吃一串炸魷魚扔一串的人,明明垃圾桶就在旁邊卻把珍奶吸管扔在腳邊的人。他們可能也是很和善很友愛的,又或者說甚至父輩的本地人也可能會這麼干,但對於我來說這樣的行為就是很讓人感覺不舒服。然而大多數時候都是由外地人來實施的話,不能不理解為什麼有些人會無差別排外了。那樣是不對的,很多人很無辜,也有很多人自拆招牌。其實我歡迎大家,也同時謝謝大家對部分排外人員的容忍,更拜託大家遵守秩序和規則好嗎?

三、我不怎麼喜歡大都會的感覺

沒錯,那種石屎森林高樓林立的感覺好像好曼哈頓好高端的樣子。可是對於我來說,那就是一個噩夢,塞車塞成狗,還很大塵很吵。之前媽媽做的那份工就在那頭上班,回家明明距離不遠卻要兩小時,真的累覺不愛。為了當大都會,拆拆拆的後果就是騎樓被改造成四不像,有些馬路拓寬後居民睡得也沒怎麼好過。可能我家並不是當中受益人,除了有個大都會的名號比較長臉和買東西比較方便之外,當中辛酸老廣才明白。

四、這麼多吃的喝的,就是一種幸福

我知道全球各地都有很多很多的美食。問起每個人故鄉美食都肯定如數家珍地給我安利。廣州也不例外。而且難得獲得「食在廣州」的美稱實在屬幸運。喝個早茶出來能去一些小商品逛三四圈,再去小西點屋進行下午茶,然後出門左轉去下市場買一斤半的新鮮蝦回家,花一個小時處理一下蒜蓉蒸熟開飯,吃飽約鄰居下樓茶葉鋪喝個茶消消滯和茶葉老闆吹吹水的一天是多麼愜意啊。

我愛廣州


以為微信朋友圈才是主流

到了外地以後發現大家都在玩QQ空間


可能就是,咱們能退而回家,他們只能拼搏在一線


電影看的多,補課補得少。


被老家人認為是北京人 被北京人認為是外地逼


我覺得這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受。每個城市一樣,都有富裕和貧困的人,從小在不同階層長大的人,生活的世界是不一樣的。一線城市裡的底層人生活,比小城市的寬裕家庭困難的多。不是所有一線大城市的原住民都很有錢,我原來的女朋友就是深圳原住民,但是家裡還不如我這個背井離鄉打工的。我上大學的時候也很驚訝有個外地同學居然第一次知道有洗熱水澡的,他是他們村第一個大學生,我另一個同學來自國家級貧困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去他們那考察,得出結論是此地不適宜人類居住,整體給搬遷了。剛參加工作時,和香港同時聊天,被問到來深圳感覺什麼最好,我說這裡的公園不收費,他們被震驚了:什麼,你們內地的公園還要收錢的嗎,這可都是拿納稅人的錢蓋的!當然現在我老家的公園也早就免費了。我剛到深圳的時候也被這裡的發達所震撼,以至於後來去香港玩,剛下車也覺得香港不過如此,旺角也是如此破,不過在維多利亞港看對岸中環夜景時,還是被震撼到了,再後來去澳門玩,看到賭場酒店的奢華,又覺得這他媽才是資本主義啊!在上海坐出租,會感覺到上海的哥的嚴重自豪感,常跟我說,那些老外到了上海跟鄉下人進城一樣,跟上海本地的同事聊天,他們常常嘲笑北京,還真把自己當老大了。去到北京跟當地人聊天時,又會常常給我感覺他們彷彿在說,你們外地人真沒文化,我們大北京怎樣怎樣。跟香港的朋友聊天,說真羨慕你們從小有這麼好的生活環境,他們會說沒有啦,過幾年就被深圳超過了。身邊也有來自新疆西藏的朋友,跟他們說你們家真漂亮啊,又上旅遊雜誌了,他們會癟癟嘴,說從小也不覺得有什麼特別啊,不過聽你這麼說,回想起來也確實比這有特色罷了。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三六九等,和自己的文化特色,生活在其中不會覺得有什麼特別,只有我們這種外來人才有特別的感受。


深圳也算一線吧

小時候在寶安住,107國道經常修路。

107終於修好了之後,我搬家了= =

後來去福田上高中,深南大道經常修路。

深南大道修好了,我高中也畢業了= =

現在上班經濱河大道,也是天天修路(修地鐵)

怎麼修路這種事都讓我遇上了呢?


對乾淨幾乎無異味的廣州地鐵有種說不出的、踏實的感覺。


是小時候有好吃的早餐、有親切熟識的鄰居、並且從小吃日料看車水馬龍高樓大廈一點點建起感到很幸福能生活在這片土地上。長大以後,看著各地的人湧入、不管是浙江台灣外籍的富商、還是安徽河南的務工人員、我都知道:我親切的家鄉不再是我的了。是熟悉了熱鬧便捷快節奏的生活、到一個安靜的城市或小鎮度假時覺得暫時的安寧無比的愜意、但在那裡生活太久以後、依然懷念大城市的繁華、有時候,即使是看著車流人流和夜晚華燈初上的景象都覺得無比親切和幸福。是五穀不分的文盲、甚至從未去過農田、但熟悉各國美食和零食。是覺得只有直接到自己家鄉的飛機叫直飛、不理解坐了火車飛機再一路坐公車或者不能坐飛機直達到家的回途艱程。大城市的人也太多太多了、有小市民、有精緻的小資、也有文青。於是我不再寫了、因為我只想寫大城市、而不是我自己。


家住廣州,土生土長的廣州人。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周總理看到水上人生活環境艱苦,所以號召珠江兩岸的旦家人上岸。

要知道,解放前水上人是不能隨便上岸,而岸上人也很看不起水上人。

可是珠江水道交錯,過河擺渡誰都需要水上人。

我的爺爺奶奶就是水上人。 有時在沙面,奶奶就會指著一邊堤岸,「以前我和你的阿太(奶奶的養母)的艇就靠在這裡。」 或許因為以前沙面有福音船傳道,所以家中不少祖輩信奉基督教。

從浮萍到紮根,從開枝到散葉。 經過拆遷搬家,最後我們住上高樓。

九層的老式房子,沒有電梯。

我們住在九樓,足足住了二十年。買不起小區的商品房,不夠申請經適房和廉租房的標準。

我一天天長大,而奶奶也一天天老去。

而爺爺等不到我們住電梯樓的那一天。

每一次回家爬著九層樓梯,都會想著,老子遲早要買上一套電梯房。逼著自己一步一步往上爬。

外地人來廣州是闖蕩,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可以衣錦還鄉,也可以志在四方。我們則是為了生存,在廣州活不下來,我們沒有老家能回去了。


二十大幾歲才搞清楚地級市和縣級市是什麼概念


一個人出生在哪裡,生活在哪裡,就會覺得那裡才是家。

我慶幸我生活在成都,不是一線,但這裡五光十色,什麼都有。這些年成都人是越來越時髦了。我們既能面對北上廣的繁華與現代做到不卑不亢,也能面對有些小縣城的秩序混亂與落後而雲淡風輕。

我們不排外,不會有特別的優越感,因為我們知道我們的上一輩人上上輩人,或者我們身邊的朋友,都也許來自曾經的田野。


我覺得唯一的可能就是去青島吃大蝦不嫌貴


算是從小在廣州長大的吧,見證了市區從東山越秀海珠荔灣一小塊逐漸擴大到天河白雲番禺南沙的變遷~

從小覺得這個城市就很適合生活,物價不貴,高中低檔消費一應俱全,人也很有人情味,所謂宜居城市,就想一輩子不離開~

另外,在這生活久了,一直覺得交通便利、有水有電是理所當然的,直到上了班以後,才發現還有很多地方連水電公路都不通,路也是破破爛爛的~


當去到二三線城市時 很能體驗到那種差異 我初一第一次離開深圳去開平 一路上一個大廈都沒看見真的特別讓我詫異驚訝


很多東西我可能理解得比較狹隘,但是我能理解香港人對大陸的歧視甚至仇視。因為外地人,深圳從一個小漁村,變成一個國際城市,包括我父母,也是在我6個月的時候,才來到了深圳。因為從小就在這裡的緣故,我會認為這裡才是我的家鄉,我對這片土地有著很強烈的認同感。我住在寶安,在我小學 初中以前,還能周圍用廣東話交流,各種服務業,各種同學,也都是用廣東話交流。然而到了後來,隨著經濟發展越來越快,粵語已經成了深圳強勢的非主流語言,這是讓我痛心的,你們能夠體會在自己的家,竟然不能說自己家鄉話的悲哀嗎?因為是一線城市,我買不起房,因為在一線城市,我不能在街上用家鄉話跟別人交流,因為在一線城市,我更像那個漂泊的人。


在深圳。我有種我和深圳一起成長的感覺。看著她一直在變化。當我離開她時,我會忍不住想念她,無論走到那裡,都會忍不住懷念她,但是,回到深圳,卻總是嫌棄她,因為,我希望她更好。


上了大學,第一次聽說有七位的座機號碼,甚至還有六位的;第一次聽說某某地方現在都沒有地鐵;第一次聽說在小城市上班中午是可以回家吃飯的,等等等等。知道了現在有的東西在某些地方並不是常態。

說句跑題的,從來不覺得自己說話北京腔,畢竟和那種衚衕大爺還是有很大區別的,但是還是經常被人一耳朵聽出是北京的,也是挺有意思的~


那都二十年左右的事了巴。

倒馬桶,棚戶區(雖然是蓋的小樓,但也在棚戶區),家長里短,鄰居小市民挑撥離間,實話說我一進弄堂就心慌氣短。

小市民生活影響了三觀。難以磨滅。

除了浦西內環都不是上海。很多地方一年沒去就翻天覆地了。

讓又愛又恨的上海


推薦閱讀:

以勤勞而言,窮人和富人有多大差別?
動物保護主義者是否更傾向於保護他們認為長得可愛的動物?
大同社會能達成嗎?或者說怎麼達成,目前有什麼方法嗎?
在沒有深入了解一個人時,如何評判一個人的工作能力或潛力?

TAG:生活 | 社會學 | 社會 | 人文 |